2017年历史继续教育笔记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重要的国际会议1、巴黎和会(时间、参加国、操纵国、主要内容-条约、影响);2、华盛顿会议(背景、目的、时间、参加国、内容—条约、影响);3、慕尼黑会议(时间、参加国、内容、影响)4、开罗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5、德黑兰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6、雅尔塔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7、波茨坦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8、万隆会议:①、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民的新局面;②、时间、地点;③、决议④、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出来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会议”。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二):宋明理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3、主要内容:--(P课文第16-17页)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P课文第18页)历史作用: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017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

2017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

2017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隋唐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

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

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

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

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

核心是盛与衰。

2017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

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

艺术和文学的著名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量,考⼊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2017年成⼈⾼考⾼起点《历史》知识要点》供您查阅。

【知识要点⼀】《⼤*书》 资产阶级⾰命的背景: 16世纪,英国处在封建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产发展的过程中。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从地中海区域移到⼤西洋沿岸,对英国⼯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纺织业成了英国的主要⼯业部门。

出现了靠圈地养⽺发财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从16世纪起,英国利⽤它处于⼤西洋航路中⼼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开展殖民活动,进⾏殖民掠夺。

通过残酷剥夺农民⼟地和进⾏殖民掠夺等⼿段,英国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坚信“君权神授”,认为任何限制君权的事都是错误的。

但是,英国议会已经形成⼀个传统,不得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制订法律,不得征税。

因此国王詹姆⼠⼀世与议会之间关系紧张。

1525年继位的查理⼀世仍然独断专⾏,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征税,曾经⼏次解散议会,甚⾄长期不召集议会。

他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民还把持和出售肥皂、盐、酒、煤和铁的专卖权,搜刮⼤量⾦钱。

造成⽣产和贸易混乱,⼯商业萧条,⼤量劳动者失业。

英国社会的各种⽭盾激化,资产阶级⾰命条件⽇益成熟。

⾰命的发⽣: 1638年,苏格兰⼈民⾸先起义,反抗查理⼀世的统治。

查理⼀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召集长期关闭的议会。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同代表封建势⼒的国王进⾏⽃争,并且得到了⼈民群众的⽀持。

新议会于1641年通过《⼤*书》,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A.监督国王⼤⾂们的活动; B.取消国王的专卖权 C.宣布未经议会同意就擅⾃征税为⾮法⾏为。

⽃争历经反复。

查理⼀世不⽢⼼丧失⾃⼰的权⼒,于1642年初带兵闯⼊议会,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的代表⼈物,但扑了空。

2017历史(人民版)总复习知识点

2017历史(人民版)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㈠:古代部分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②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③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④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⑤.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⑥.局限:2.宗法制:①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内容:③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④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朕、制或诏、玺)2.秦朝的中央机构: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3.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

③特点优点和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有一定任期,不得世袭。

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2000字(合集四篇)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2000字(合集四篇)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2000字(合集四篇)【篇一】继续教育读书笔记2000字“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并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当我认真理解了继续教育后,联系自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评课”与“议课”的区别:“议课”是围绕观课说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

“评课”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善、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并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忙,求得发展。

二、“评课”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各自形式的公开课、观摩课等等,常会以不一样的方式和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说几句好话,提一点期望,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

我觉得在教学中,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践,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如果都说些没有意义的话,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课堂教学终究是一线教师自我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评课者真实的心声,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有所理解,同时有所理解,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付诸于行动。

三、“议课”十分有意义。

“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议”强调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

“议课”我觉得更能让教师得到提高,更能有说服力,因为有时评课者并不了解学校的情景、学生的情景以及教学进度等情景,往往对上课者提出的要求过高,这样如果只评不议,也许会让教师觉得委屈,甚至不理解,从而打击了进取性。

2017高中学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2017高中学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2017高中学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2017高中历史有哪些必背知识点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2017高中学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中学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2017高中学考历史知识点2017高中学考历史知识点。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2017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0XX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89年9XX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XX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XX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世纪前47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17年历史中考知识点

17年历史中考知识点

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新区。

形成点(5个)、线(14个)、面(3区)开放新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内地(2)对外开放的意义: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引进外资、培养人才,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加速我国经济发展。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1、科技(1)袁隆平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称为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即《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出台。

2、教育(1)战略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普及九年义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

(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1.一国两制的构想: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交往。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1971年重返联合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党的十五大江泽民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必记知识3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必记知识3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必记知识(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3)“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4)学术逐渐下移,出现私人讲学。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百家争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黄宗羲:①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情的了解,倡导经世致用;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王夫之: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1、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奠定基础。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2、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现状;(3)意大利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丰厚的文化遗产。

3、人文主义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4、“文学三杰”是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5、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欧洲宗教改革开始。

影响:(1)形成了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三大新教派;(2)解放了人们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1、分封制的影响(1)西周初期对当时的影响①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

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

②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

(2)对后世的深远影响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很多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的影响(1)对当时:保证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及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①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修订家谱、追根寻祖等社会习俗。

③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因素。

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

自给自足特点、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害。

4、《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

(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5、从时代背景角度说明儒、法、道、墨家思想主张的特点(1)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反映了面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剧烈,希望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愿望;战国时期的儒家孟子、荀子分别主张“仁政”“仁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继续教育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1本文主要介绍了继续教育硕士学位课程中应用的三种技术:blog、学习对象、e-portfolios,以及对它们在课程中应用和相应文献的反思,但是本文中的提到技术应用的对象和研究范围还主要是参与本在线课程的成人学习者,但这些技术对于所有的在线成人学习者乃至整个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并不一定适用。

本文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数字化时代的成人学习,成人学习理论,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在先学习技术,以及作者对于实践的反思。

下面简单介绍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数字化时代的成人学习首先在线学习以其灵活性、以学习者为中心、资源的丰富和便利性的特征,被认为比较适合于成人的专业更新、终身学习以及其他形式的正式学习。

但是成人对于ICT的应用有一定的缺陷和限制,这里特别提到了一个词“early adopters”,字面意思是早期的采纳者,即那些在90年代注册学习第一门在线课程的成人。

这部分人可能对ICT有畏惧感或者不愿意去应用这些新技术。

因此去了解这部分成人进行数字形式的学习的优缺点是比较重要的。

其次在线课程的同样要考虑的问题:学习者特征和背景,应用技术的可获得性问题等。

由于以上的问题,①本文的内容就是:从个人的经验和实践出发,结合对一些文献了理解,对如何把成人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在线的学习环境中提供个人的看法,对自己曾经应用到成人在线教育中的一些学习技术给出一个批判性的评价。

②本文的思路:首先给出一些成人学习理论的框架然后引出与成人学习者课程设计相关的一些原则。

第二部分成人学习理论① 是否成人学习与青年学习有所不同的辩论?作者没有明确的答案,个人也认为应该仔细的研究,这个与其特征有关。

② 经验学习理论,此理论将成人学习过程描述为一个循环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从个人经验出发,通过反思形成概念然后实践。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古代部分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内容: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周王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作用: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但是到西周后期,由于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落,分封受到破坏,导致出现春秋战国分裂混战的局面。

(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3)两制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

后来,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地方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后世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4、从汉到元(清)政治制度的特点:(1)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和斗争: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

(2)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

(3)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5、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9篇)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9篇)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9篇)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远程网络继续教育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远程网络资源,我学习了“职业理解与认识”等九门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远程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

我惊喜的发现,给我们指导的专家老师们,无疑都是我们每位学员治学的楷模。

在研修培训中,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经过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在这次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怎样处理教材的重难点,备学生,这是我备课的困难点,但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哪些是语文备课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如何备学生。

这次网络学习不仅使我在师德修养、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已。

总之,在这次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研修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通过研修,激发了我持续前进的动力,加快了继续努力、力求完美的步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经常性的进行研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争取有更多的、更新的教研成果。

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和心得篇3通过这个学期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受益颇多。

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更好的胜任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它是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现把一学年来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行动,增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历史17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7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7课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1.1 早期人类的生活和文化早期人类主要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中,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以打猎、采集果实为主要生产方式,建立了简单的社会结构和符号语言。

在文化方面,他们绘制了壁画,雕刻了玉器和陶器,创造了一系列的宗教神话和习俗。

1.2 早期文明的发展随着气候、生产力和技术的改变,人类开始逐步定居,农业文明逐渐兴起。

这导致了城市的形成,社会分工的细化,实行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并且建立了法律和道德规范。

1.3 早期文明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早期文明的发展给世界的经济、科技、宗教、文化和政治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农业文明导致社会的城市化,使贸易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宗教则带来了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古代中国2.1 甲骨文化的兴起甲骨文化是中国的一种古文字,它是中国先民用龟甲、兽骨等物品刻划的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

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

例如:夏朝的王朝制、商朝的青铜制器、周朝的封建制度等等。

这些历史时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变革,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古代印度3.1 古代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古代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

例如: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等等。

3.2 古代印度文明的影响古代印度文明对于世界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古代印度的佛教传播到中国和东亚地区,对于中国和东亚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课历史总结知识点

17课历史总结知识点

17课历史总结知识点本课程是一门关于世界历史的课程,内容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和事件。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了解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本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的发展我们学习了在古代世界中,许多重要的文明如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等的发展和兴起。

这些文明在早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埃及文明中,我们了解了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建筑技术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成就,这些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我们学习了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等古代国家的兴起和衰落,了解了这些国家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中,我们了解了古印度和古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两个古代国家在宗教、哲学、科技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兴起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为后人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古代世界中最重要的两个古典文明,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为后世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古希腊中,我们学习了雅典民主的发展和兴起,了解了希腊城邦之间的政治争斗和军事冲突,以及希腊人在哲学、数学、医学和文学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在古罗马中,我们了解了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起和繁荣,了解了罗马的征服和统治带来的影响,以及罗马的法律、建筑和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成就。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的成就对于后世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世纪的欧洲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教会在政治和宗教方面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对欧洲社会的组织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欧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如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的传播和宗教改革等。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总路线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

分布:主要项目都集中在适合重工业发展的东北地区。

评价: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农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走统购包销、加工定货、公私合营道路。

意义: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

基本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实现了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笔记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笔记

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
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 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
裙带关系 ,,
积极: 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
B、设内阁:①、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内阁是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 ⑵、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①、时间、目的:清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 旨意办事。(军机大臣基本职能: 只是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连建议权也没有。 )
◇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封制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 含
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 义
国的制度
目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
同 特 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
点 点 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
关系联系在一起。
③、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拓展: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
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
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历史继续教育笔记一、“以学定教”的规律、内涵、类型与特点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

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秩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

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的事情,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

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

维果茨基据此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

”实际上,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

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

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是怎样地依靠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指出,学生的独立性包含这么四层意思:第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第三,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表现在: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自己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啰嗦;自己相信自己能想出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再叫别人提示;自己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

实际上,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

第四,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者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成绩。

根据我们实验的体会,先学之“学”具有以下的特性:第一,超前性。

从时间上讲,先学与预习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先,学生复习和作业在后,也即学生的学习只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

教育心理学认为,这种缺乏学生对知识独立建构的所谓的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的形式上的学习。

而“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第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先学最为本质的特性。

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

在我们实验中,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独立阅读教科书,并独立完成课本作业。

从这个角度上讲,先学与传统预习有本质区别: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传统预习通常是指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之前的准备活动,预习具有从属性,从属于课堂教学,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不是学生赖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环节。

第三,异步性。

先学的异步性区别于传统学习的“齐步走”。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

先学则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就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纲学习。

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潜质不一样,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进度不一。

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应做到该统一的统一,不一定统一的可以不统一。

后教之教具有以下特性:第一,针对性。

后教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针对性,即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否则,教师依然故我,面面俱到,系统讲授,那就失去了让学生超前学习的意义,失去了教学的针对性。

那么,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首先,必须对学生的超前学习进行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这既是展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肯定他们超前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问题的过程。

其次,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凡是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继续让他们自己去独立解决;凡是他们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

这是更深层的针对性,即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

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第二,参与性。

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参与性的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强化师生互动的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多属被动的行为,是在教师的意志控制下按照教师的预设行为进行的,课堂上学生没有自主,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权利。

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式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与性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不应局限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而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不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也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展开师生互教互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也参与评价。

第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针对性和参与性的必然结果,教师不可能预先设定学生先学存在的所有问题,而学生在参与性学习中的各种即兴表现和自由发挥更是教师所难于预料的,这对以教案为本位的传统教学无疑是一种反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但是,正是这种开放性真实展现了教学过程中本应存在的生动性、复杂性、生命性、挑战性和生成性。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应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有:尝试教学。

“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尝试教学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洋思”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杜郎口”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个“三”指的是课堂教学三个追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指的是“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六是指六个教学步骤,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

其主要的步骤:第一,启发。

就是提示当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阅读课本。

就是学生自己读课本。

第三,练习。

既然读懂了课本,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题;第四,当时知道结果。

这一步很重要,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当场核对或订正答案。

第五,小结。

教师下课之前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

黎世法老师倡导的“异步教学”。

其主要的步骤:第一步,自学。

就是自己读课本。

第二步,启发。

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

第三步,复习。

回头梳理一下自己已经学了哪些内容,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第四步,作业。

其实也就是练习。

第五步,改错。

这一步相当于卢仲衡老师倡导的“当时知道结果”。

学生做了练习之后,同学之间相互改错。

第六步,小结。

这几项教学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遵循了“先学后教”这一教学规律。

二、“寓教于乐”是学生热爱学习的敲门砖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古诗《草》教学片断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 )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好。

(生背诵 )我的女儿真能干,老师刚教完就会背。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 )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答:《草》, )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

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

(众笑 )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

(众笑 )谁愿意背给奶奶听? (指一生到前面 )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