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

合集下载

FTTR新一代家庭千兆全光组网白皮书

FTTR新一代家庭千兆全光组网白皮书

白皮书0711*******.1网线组网2.2无线组网2.3电力线组网2.4光纤组网2.5方案对比FTTR解决方案131414151516171718181818193.1FTTR方案的构成3.1.1主光猫3.1.2从光猫3.1.3家庭光网络3.1.4云端管理平台3.2FTTR方案的特点3.2.1高带宽:真千兆到房间3.2.2好体验:无缝漫游、无感知切换3.2.3智运维:网络可视可管3.3FTTR可成为家宽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3.1FTTR为家宽业务建立起用户体验优势3.3.2FTTR是支撑家庭创新业务的重要网络基础034.3施工指南4.3.1暗管施工方案4.3.2明线施工方案(PVC透明防水贴)4.3.3光缆面板安装4.4验收指南2323242626FTTR商业模式与产业生态3737396.1后装与前装商业模式6.2产业生态建设总结与展望39FTTR实践案例27272933355.1大平层:某248㎡大平层FTTR改造实例5.2复式:某320㎡二层复式FTTR改造实例5.3别墅:某200㎡三层别墅FTTR改造实例050607通信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根基,光纤宽带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只有无线通信与光纤宽带并驾齐驱,5G与F5G协同,才能为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保驾护航。

目前,5G无线通信建设如火如荼,光纤宽带网络也进入F5G时代,呈现出全光联接、超高带宽、云网融合、智能化和极致体验等发展趋势。

放眼全球,光纤接入已成为固定宽带网络建设的主流,光纤到户渗透率全球平均水平已达到65%。

近年来,我国的光纤宽带发展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设施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水利设施智慧环保设施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医院智慧学校智慧健康养老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光纤宽带和骨干网物联网5G 数据中心云计算/智能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1.3家庭网络问题影响体验,业务呼唤“真千兆”人们不断提升宽带套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包括更高的网络速率,更好的网络覆盖。

A1-2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VoLTE终端分册

A1-2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VoLTE终端分册
单无线电LTE方案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档:
主卡
本文档中的主卡是指,双卡终端当前设置下能使用4G/3G/2G网络的用户卡。
副卡
本文档中的副卡是指,双卡终端当前设置下仅能使用2G网络的用户卡。

本文档中的模是指,终端所支持的制式。

本文档中的待是指,所对应的制式能够监听寻呼,并进行更新等维持注册关系。
3GPP长期演进技术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频分双工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时分双工
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
SVLTE
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
LTE与语音并发方案
SRLTE
Single Radio LTE
1)终端应内置APN配置表,并根据所使用的卡IMSI账户(卡类型至少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卡),自动配置并使用APN,应支持的IMSI账户如下:
需要支持自动配置的账户
内地和澳门地区
1、必选支持卡账号46003、46011;
2、推荐支持卡账号45502、45507;
其他地区
1、必选支持卡账号20404、46003、46011
2、推荐支持卡账号45502、45507、45403、45404。
2)终端应支持用户新增其他APN,此类APN可以修改、删除;
3)对于中国电信用户卡,终端应支持以下自动配置:
序号
APN类型
APN名称
功能说明
1
IMS
IMS
1、基于IMS的VoLTE语音、视频、短信等业务

中国移动网络技术白皮书(2020年)

中国移动网络技术白皮书(2020年)

中国移动网络技术白皮书(2020年)目录一、网络技术发展之势 (4)二、网络技术发展之策 (6)(一)求解最大值问题(Maximization),追求极致网络 (6)1.性能提升 (6)2.能力增强 (7)(二)求解最小值问题(Minimization),追求极简网络 (9)1.简化制式 (9)2.节能降本 (9)3.降复杂度 (10)(三)求解化学方程式(Fusion),追求融合创新 (11)1.云网融合 (11)2.网智融合 (12)3.行业融通 (13)三、结束语 (16)缩略语列表 (17)一、网络技术发展之势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爆发拐点,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造福于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

加快推进5G 为代表的国家新基建战略,引领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

面向近中期网络技术发展,中国移动认为以下技术发展趋势值得关注:性能极致化:随着移动通信每十年一代的快速发展,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通信网络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性能,延伸网络覆盖,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万物互联多样化通信需求。

算网一体化:从云计算、边缘计算到泛在计算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个性化的算力服务。

算网一体化已经成为ICT发展趋势,云和网络正在打破彼此的界限,通过云边网端链五维协同,相互融合,形成可一键式订购和智能化调度的算网一体化服务。

平台原生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5G云化的浪潮下,产业融合速度加快、网络业务迭代周期缩短。

云原生理念及其相关技术提供了极致的弹性能力和故障自愈能力,获得业界认可。

未来云平台将向云原生演进,为电信网元及应用提供更加灵活、敏捷和便捷的开发和管理能力。

网络智能化: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人工智能的完善成熟促使其与网络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网络智能叠加,而是实现网络智能的内生化,切实提升网络运维效率和运营智能化水平,达到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

MIMOe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

MIMOe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
3
中国普天
MIMOe 系统技术白皮书
室内覆盖是运营商竞争的关键之一,据现有的数据统计分析,3G 业务有 70%发生在室内,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 4G 90%的业务将发生 在室内。 目前全部的室内分布系统均只有单通路, 不支持 MIMO 技术, 使得 4G 无线系统提供的技术能力减半,无从充分发挥 4G 的优势。 为 解决上述问题, 移动只有 2 个办法, 建双路室分或新技术在原有室分 上实现双路传输。 我们配合中国移动厦门市公司在 2012 年上报移动集团的重点项 目, 开始研发在原有室分系统上实现双路传输的新技术, 并在厦门完 成了新技术的现场实验, 实验效果优异。 对比测试数据是由国际知名 的通信公司作为基站生产商来做出汇总。 这个新技术, 我们把它命名 为 TD-LTE 室内覆盖 MIMO_e 系统,简称为 MIMO_e 系统。
4Hale Waihona Puke 中国普天MIMOe 系统技术白皮书
的实现, 和 4G 技术体制无必然联系。 这意味着, 凡是部属的 4G 系统, 都可以采用 MIMO_e 产品,以延展 4G 覆盖。MIMO_e 产品对现有的 2、 3G 室分不产生影响。 根据现有 3G 系统室分部属的数据, 一般初期部属阶段室内站点约 占基站总量的 20%左右,后期将达到 40%以上,在一线大城市这些 数字将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国移动室分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重要的政 府机关、大型公共场所、5A 写字楼、校园等部属建设双路室分。
5
中国普天
MIMOe 系统技术白皮书
2、系统拓扑图
3、系统功能介绍
� 有源补偿现有线缆损耗 � 独特同步技术 � 功率自适应 � 独特多路功率平衡技术 � 扩展版本实现对室分系统各个远端的监控 4、产品方案规格

统一的以太无损网络测试技术白皮书v2.0-2020.11.19

统一的以太无损网络测试技术白皮书v2.0-2020.11.19
3.1 网络流量控制 ......................................................... 6 3.2 以太无损网络测试现状和难点 ........................................... 7 4 统一的以太无损网络测试 ................................................. 10 4.1 测试思想变革 ........................................................ 10 4.2 关键参数 ............................................................ 11 4.3 RoCE 性能指标 ....................................................... 12 4.4 通用测试仪表 ........................................................ 17 4.5 测试实践 ............................................................ 18 5 结束语 ................................................................. 19 6 缩略语列表 ............................................................. 20
4
能降低网络复杂度和运维成本,又能在 5G 时代做到云网融合,提高业务的拉 通效率。
图 6 独立组网与融合网络对比
5

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云网融合2030 技术白皮书2020年11月为促进从传统电信企业向智能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电信在2016年发布了《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白皮书》,实施了网络重构计划,历经四年多的努力,已经促使传统上比较僵化封闭的网络架构,正逐步向简洁、敏捷、开放、集约的新型网络转变,基本上达到了阶段性的预期目标。

随着云网融合新时代的来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网信立国的战略,履行在社会经济数字化升级和新基建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电信与时俱进,提出和发布“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本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云网融合的内涵、意义、需求、特征、愿景、原则等,在此基础上,还系统介绍了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的技术架构、三阶段发展路径和目标,对云网融合未来演进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中国电信的实践需求,提出了近期将开展的关键举措及六大技术创新方向。

本白皮书既是对《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白皮书》的升级,也是新时期对云网融合技术内涵的升华。

中国电信将持续深入的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和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云网融合的意义和愿景 (1)1.1云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1.2云网融合的需求 (3)1.3云网融合的发展愿景 (9)二、云网融合的目标技术架构和发展阶段 (14)2.1云网融合发展原则 (14)2.2云网融合的目标技术架构 (14)2.3云网融合发展阶段 (16)三、云网融合的近期关键举措 (20)3.1优化云资源池技术架构与布局 (20)3.2创新组网方式 (20)3.3加速网络云化 (21)3.4攻关云PaaS能力 (21)3.5打造云网操作系统 (22)3.6构建端到端的云网内生安全体系 (22)3.7推进云原生改造 (23)3.8云网融合最佳实践-5G (23)四、云网融合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 (25)4.1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泛在连接 (25)4.2云网边端智能协同 (27)4.3数据和算力等新型资源融合 (28)4.4云网资源一体化管控的云网操作系统 (30)4.5一体化智能内生机制 (33)4.6端到端安全内生机制 (34)五、云网融合的未来展望 (37)附录1:术语 (38)附录2:名词解释 (41)一、云网融合的意义和愿景1.1云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1.1云网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云网融合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深刻变革,在发展历程上要经过协同、融合和一体三个阶段,最终使得传统上相对独立的云计算资源和网络设施融合形成一体化供给、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的体系。

中国电信全网通六模终端白皮书(联合发布版)2015-12-11

中国电信全网通六模终端白皮书(联合发布版)2015-12-11
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 布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 1 3.1 缩略语.......................................................................... 1 3.2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等级 ............................................................................ 2 5 要求编号说明 ........................................................................ 2 5.1 要求编号组成 .................................................................... 2 5.2 分类与子类编号的对应 ............................................................ 2 6 双卡六模 ............................................................................ 3 6.1 形态及模频 ...................................................................... 3 SIXM-01001 SIXM-01002 SIXM-01003 SIXM-02001 SIXM-02002 SIXM-02003 SIXM-02004 SIXM-02005 SIXM-02006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终端制式要求 ................................................ 3 各制式频段要求 .............................................. 3 各制式协议版本 .............................................. 3 终端物理卡槽要求 ............................................ 4 终端主副卡切换功能 .......................................... 4 各种卡组合下的终端工作模式 .................................. 4 双卡双通终端待通要求 ........................................ 5 双卡单通终端待通要求 ........................................ 8 制式间互操作及切换要求 ..................................... 10 载波聚合 CA 要求 ............................................ 11 中国联通 VoLTE 要求 ......................................... 11

中 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

中 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本白皮书将详细介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核心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一)1G 时代20 世纪 80 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诞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主要提供语音通话服务。

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通话质量不稳定,且只能进行简单的语音通信。

(二)2G 时代20 世纪 90 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出现,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不仅提高了通话质量,还支持短信等简单的数据业务。

(三)3G 时代进入 21 世纪,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实现了更高速的数据传输,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得以普及,如手机上网、在线视频等。

(四)4G 时代近年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带来了更快的网速和更丰富的应用,如高清视频通话、移动支付、在线游戏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核心技术(一)5G 技术1、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显著提高了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为用户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2、超密集组网(UDN)技术通过增加基站密度,缩小基站覆盖范围,提高频谱复用效率,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

3、网络切片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切片,每个切片具有独立的网络资源和服务质量保障,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二)物联网技术1、窄带物联网(NBIoT)具有低功耗、广覆盖、大容量等特点,适用于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停车等物联网应用场景。

2、增强机器类型通信(eMTC)支持中低速率、移动性较强的物联网设备,如物流追踪、智能穿戴设备等。

(三)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云化的网络架构,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效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部署的敏捷性。

IMT-2020(5G)推进组-5G概念白皮书

IMT-2020(5G)推进组-5G概念白皮书
在全球业界的共同努力下,5G愿景与关键能力需求已基本明 确,预计2016年将启动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为使5G技术研发和标 准化形成合力,需尽快明确5G概念、技术路线与核心技术,这将 对凝聚全球业界力量,推动5G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白皮书从5G愿景与需求出发,分析归纳了5G主要技术场 景、关键挑战和适用关键技术,提取了关键能力与核心技术特征 并形成5G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与产业趋势,提出了5G 适合的技术路线。
5
IMT-2020(5G)推进组 5G概念白皮书
的会话控制、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并构建面向业务的网 络能力开放接口,从而满足业务的差异化需求并提升业务的部署 效率。转发云基于通用的硬件平台,在控制云高效的网络控制和 资源调度下基于“三朵云”的新型5G网络架构是移动网络未来的发展方 向,但实际网络发展在满足未来新业务和新场景需求的同时,也 要充分考虑现有移动网络的演进途径。5G网络架构的发展会存在 局部变化到全网变革的中间阶段,通信技术与IT技术的融合会从 核心网向无线接入网逐步延伸,最终形成网络架构的整体演变。
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是 5G新拓展的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支持地物联网 及垂直行业应用。
• 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 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 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这类终端分布范 围广、数量众多,不仅要求网络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 力,满足100万/km2连接数密度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证 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8
IMT-2020(5G)推进组 5G概念白皮书 综合5G关键能力与核心技术,5G概念可由“标志性能力指 标”和“一组关键技术”来共同定义。其中,标志性能力指标为 “Gbps用户体验速率”,一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 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4G手机终端(加TDD、SRLTE)分册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4G手机终端(加TDD、SRLTE)分册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4G 手机终端分册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 1 3.1 缩略语................................................................. 1 3.2 术语和定义 ............................................................. 2 4 要求等级 ................................................................... 2 5 要求编号说明 ............................................................... 2 5.1 要求编号组成 ........................................................... 2 5.2 分类与子类编号的对应 ................................................... 3 6 终端类型与缺省功能 ......................................................... 3 4GMP-00001 4GMP-00002 [必选] [必选] 手机单双卡制式形态要求 ................................... 3 手机基本功能模块要求 ..................................... 3

5G总体白皮书2.0 中文版 v1

5G总体白皮书2.0 中文版 v1

摘要5G致力于应对2020后多样化差异化业务的巨大挑战,满足超高速率、超低时延、高速移动、高能效和超高流量与连接数密度等多维能力指标。

FuTURE论坛5G 特别兴趣组(SIG)围绕着“柔性、绿色、极速”的5G愿景,以“5+2”技术理念,重新思考5G网络的设计原则:1)香农理论再思考(Rethink Shannon):为无线通信系统开启绿色之旅2)蜂窝再思考(Rethink Ring & Young):蜂窝不再(no more cell)3)信令控制再思考(Rethink signaling & control):让网络更智能4)天线再思考(Rethink antennas):通过SmarTIle让基站隐形5)频谱空口再思考(Rethink spectrum & air interface):让无线信号“量体裁衣”,以及6)前传再思考(Rethinking fronthaul):通过下一代前传接口(NGFI)实现柔性无线接入网(RAN)7)协议栈再思考(Rethinking the protocol stack):实现差异化接入点灵活配置以及BBU和远端无线系统功能优化围绕上述理念,FuTURE论坛5G SIG 在5G网络架构、RAN和空口研发方面的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白皮书对相关成果做出总结,特别介绍了用户中心网络(UCN)和软件定义空口(SDAI)两个核心概念。

UCN架构有如下四个特征:•RAN重构:为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接入技术组合、提升组网效率,传统的蜂窝边界将允许动态重构调整、传统的协议栈以及基带功能将被切分并以最优的方式分布在重构的RAN网络节点和相关子系统上;•边缘提升:以支持超低的端到终端延迟(低至1ms),高效的数据分流、分发、本地移动性、各种边缘业务(包括RAN上下文开放使能的跨层优化),以及移动边缘云;•CN-RAN再划分:以支持融合多制式技术、低的端到端延迟(不超过10ms),并充分利用控制转发分离(SDN)和软硬件解耦(NFV)的优点;•网络切片即服务:支持通过SDN/ NFV实现多个垂直子平台,并能够通过一种更强大的水平平台实现多个垂直子平台的融合;对于有效地满足“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lte协议白皮书

lte协议白皮书

lte协议,白皮书篇一:赛迪顾问-LTE技术演进白皮书(XX年)LTE技术演进白皮书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重要发现:1、 XX年LTE概念被正式提出,在LTE规范制定过程中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企业提供了相关技术文稿,LTE已成为由全球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国际通用标准。

2、在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过程中,包含着很多技术的发展,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技术是多址技术,多址技术的发展引领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

3、区别于前三代移动通信系统,LTE最显著特征是采用了OFDM/OFDMA/SC-FDMA技术。

OFDM技术引领LTE进入移动标准新世代,没有OFDM就没有LTE。

4、 LTE-TDD和LTE-FDD同样使用OFDM接入方案,共用一套信道带宽,拥有同样的子帧时长定义的两种双工系统方式。

LTE-TDD和LTE-FDD差别主要在于对频谱的利用上,LTE-TDD使用非对称频谱资源,LTE-FDD使用对称频谱资源。

5、 XX年全球LTE手机终端销量超过2亿部,预计2018年全球LTE手机终端销量超过10亿部,以平均每部LTE手机XX 元计算,2018年将实现超过2万亿元销售额。

随着国内终端生产企业在全球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届时中国厂商有望分享40%(即8000亿元)以上的市场商机。

一、LTE是由多国企业参与制定的国际通用标准1、什么是LTELT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主导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关注的核心是无线接口和无线组网架构的技术演进问题。

2、LTE的历史及演进? LTE的提出XX年11月,3GPP在加拿大举办研讨会,讨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中国电信低时延光网络白皮书_Release

中国电信低时延光网络白皮书_Release

低时延光网络技术白皮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16年6月目录1概述 (1)2低时延的业务需求 (1)2.1金融/交易类业务对低时延的极致需求 (1)2.24K/8K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业务的高吞吐量需求 (3)2.3实时性云业务的低时延需求 (4)2.45G移动通信的低时延承载需求 (5)3光网络的时延优势及构成分析 (6)3.1光网络的时延优势 (6)3.2光网络时延构成分析 (8)3.3光网络设备时延的构成分析 (10)3.4光网络时延性能的显性化监测 (12)4光网络时延的优化举措 (13)4.1光网络时延优化的基本举措 (13)4.2光网络时延优化的高级举措 (14)4.3总结 (15)图表目录图 1 纽约至芝加哥微波中继电路时延性能示意图 (2)图 2 ITU-R M. 2083定义的IMT-2020(5G)关键能力指标 (5)图 3 OSI七层模型时延比较示意图 (7)表 1 网络电路时延分析 (7)表 2 非相干光网络电路时延分布量化分析表 (8)表 3 相干光网络电路时延分布量化分析表 (9)表 4 SDH承载的FE业务时延测试结果表 (11)表 5 FEC不同工作模式时延结果 (12)图 4 OTN时延测试(DM)技术原理示意图 (13)1近几年来,网络时延(Delay/Latency)性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通信业界的新热点。

低时延网络也成为运营商所关注的发展方向。

光传送网作为最基础的承载网络,在各类通信技术中拥有最低和最稳定的时延性能。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信网络开始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某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业务对网络时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需求,某些需求甚至到了现有光传送网络技术和组网结构无法满足的程度。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低时延业务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光传送网络的低时延优化技术,以更好的满足这些低时延业务的需求。

本白皮书将首先分析低时延业务需求和降低网络时延的现实意义,然后量化分析光传送网络中的时延分布,最后提出光传送网时延性能优化策略。

TopADS3000产品-技术白皮书

TopADS3000产品-技术白皮书

天融信异常流量管理与抗拒绝服务系统(TopADS系列)技术白皮书天融信TOPSEC®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华控大厦100085电话:(86)10-82776666传真:(86)10-82776677服务热线:400-610-5119800-810-5119Http: //目录1拒绝服务攻击背景 (1)1.1拒绝服务攻击定义 (1)1.2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现状 (2)1.3僵尸网络现状 (3)1.4典型DD O S攻击原理 (4)2产品概述 (8)3产品技术架构 (9)4产品主要功能 (10)5产品优势与特点 (11)5.1先进的新一代S MART AMP并行处理技术架构 (12)5.2全面的拒绝服务攻击防御能力 (13)5.3全64位的原生IPV6支持 (13)5.4完善的应用层攻击防御功能 (13)5.5灵活多样的部署方式 (14)5.6针对运营需求的大客户两级保护对象策略 (14)5.7高可靠的业务保障能力 (15)5.8可视化的实时报表功能 (15)6产品典型部署方案 (15)6.1在线串接部署方式 (16)6.2旁路部署方式 (16)7产品型号和规格 (17)8产品资质 (18)1拒绝服务攻击背景1.1 拒绝服务攻击定义拒绝服务攻击(DOS)定义。

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简称,即拒绝服务,造成DoS 的攻击行为被称为DoS攻击,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最常见的DoS 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

带宽攻击指以极大的通信量冲击网络,使得所有可用网络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后导致合法的用户请求就无法通过。

连通性攻击指用大量的连接请求冲击计算机,使得所有可用的操作系统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终计算机无法再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指借助于客户/服务器技术,将多个计算机联合起来作为攻击平台,对一个或多个目标发动DDoS攻击,从而成倍地提高拒绝服务攻击的威力。

OTN白皮书

OTN白皮书

最新的 OTN 性能 (G.709)Recent Features of OTN (G.709)2介绍OTN , 即光传输网络,来源于2001年初国际电信联盟所下的定义,目的是提供涵盖光网络的所有特征例如速率,格式和光波分复用等各个方面的一套建议。

在G.709建议方案里还涉及了对OTN速率,格式的选择以及当时的设想客户,G.709第一版中列出了诸如STM-N ,ATM ,IP和以太网等客户信号选项,如图1所示。

Clients (e.g. STM-N, ATM, IP , Ethernet)OPUkOTUkVOTUkOTUkVOTUkOCh OChrO C hs u b s t r u c t u r eOPSnOTM-0.m, OTM-nr.m Figure 6-1/G.709/Y .1331 - Structure of the OTN InterfacesOTM-n.m T1543480-01OMSnOTSnODUkODUkPODUkT Full functionality OTM interfaceReduced functionalityOTM interface图一: OTN接口结构示意图(摘自ITU-T G.709/Y.1331规范 2001年2月版)在这些客户信号中,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STM-N是最常见的。

通常情况下, 许多OTN设备的部署时,都被要求提供STM-N客户端信号的透明传输机制。

自从OTN设备被首次启用之后,网络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OTN也随之得到了提升以便保持同步。

2009年12月发布的第三版G.709,连同2010年7月发布的附件1, 则定义了一些改进后的OTN新特征。

新特征包括:•New Client Signals• ODU0 (and TTT—first defined in Amendment 3 of G.709 Issue 2)• GMP• ODUflex (CBR) and ODUflex (GFP)• Hitless resizing of ODUflex (GFP)• 1.25Gb/s Tributary Slots (PT=21)• OTU/ODU/OPU4• Multistage Multiplexing •Delay MeasurementRecent Features of OTN (G.709)新的客户信号从第一次部署OTN设备用于SDH和SONET信号的传输开始,以太网不断突破企业领域的应用界限,向公共网络领域延伸。

EOC技术白皮书

EOC技术白皮书

EOC技术白皮书目录1EOC技术介绍 (2)1.1有源EOC介绍 (2)1.1.1MoCA (3)1.1.2降频WiFi (4)1.1.3HomePlug (5)1.1.4HomePNA (7)1.1.5ECAN (8)1.1.6IEEE P1901 (8)1.1.7G.hn (9)1.2无源EOC (9)2各种EOC技术的比较表 (10)3EOC技术的发展动向 (14)1 EOC技术介绍EOC原是源于欧洲一些厂家,原文是“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

最早的EOC实际上是下文讲的无源EOC或基带EOC。

现在则将所有的在Cable上传输数据的技术都称为EOC。

EOC(Ethernet Over Coax)主要可分为基带传输、调制传输应用两类,其中又可细分出很多具体的标准/非标准技术,目前中国市场常见的EOC技术具体分类如下:1.1 有源EOC介绍现在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尽管有人也称之为“Ethernet over Coax”,但是与真正的EOC(基带EOC/无源EOC)有非常大的差别,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可称之为“EOC”的。

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HomePNA over Coax、HomePlug BPL over Coax、HomePlugAV over Coax、WiFi over Coax、MoCA -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我们暂且总称之“有源EOC”或“调制EOC”。

HomePNA、HomePlug BPL、HomePlug AV和WiFi(Wireless LAN,Wireless Fidelity)都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家庭联网技术,他们的发展均有数年的历史,MoCA则是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推出的基于同轴电缆的联网技术,是四种技术中最年轻的。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中国电信业2024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以国内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为
基础,结合中国电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际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下
是简要介绍:
一、数字化助力电信业转型
当前,数字技术和业务正推动着世界各地电信业发展。

从发展视角来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转型将是电信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电信业数字化发展的重点
(1)深化基础技术体系发展,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快网络和服务
技术升级换代;
(2)加强大数据技术改造,加快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落地,开发出更
加丰富的服务;
(3)坚持开放合作,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合作,推
动电信行业的转型;
(4)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合规及法律领域的,保障行业健康
发展。

三、数字化带来的机遇
(1)数字技术的实施,将推动电信行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2)大数据应用,有助于提升电信企业的业务多样性与经营能力;
(3)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有助于电信业保障网络环境安全;
(4)产业智能化,将为电信行业提供更多智能服务。

LTE宽带集群通信(B-TrunC)技术白皮书_2016

LTE宽带集群通信(B-TrunC)技术白皮书_2016
本白皮书主要介绍了宽带集群技术发展、B-TrunC 技术标准和演进、系统 架构、业务功能和性能、关键技术、工作频段等内容,可以作为宽带集群通 信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
目录
1 宽带集群发展概述 ................................................................ 1 1.1 集群宽带化发展趋势 .......................................................... 1 1.2 宽带集群 B-TrunC 技术特征 .................................................... 2
前言
发布《LTE 宽带集群通信(B-TrunC)技术白皮书》,旨在与业界分享宽 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在宽带集群通信技术上的研究成果。
随着全球公共安全、政务、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用户在 传统的语音集群基础上,对于宽带无线数据业务、多媒体集群调度的需求极 为迫切。LTE 以其技术和产业优势成为无线专网宽带技术的选择,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技术也成为全球无线专网发展共识。我国率先开展了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 B-TrunC 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立足自主创新,紧密联系行业 应用需求,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目前 B-TrunC 一阶段行业标准已经正式发 布,并成为 ITU 推荐的首个公共保护和救灾(PPDR)的宽带集群空中接口标 准。随着工信部发布了宽带数字集群专网频率规划,B-TrunC 获得 1.4GHz 和 1.8GHz 频段的政策支持。目前 B-TrunC 系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 政务、交通、能源等行业。
3.1 本地组网架构 ................................................................ 8 3.2 漫游组网架构 ............................................................... 11 4 宽带集群 B-TrunC 业务功能和性能 ................................................ 13 4.1 业务功能和要求 ............................................................. 13 4.1.1 宽带数据和集群业务并发 .................................................... 13 4.1.2 集群语音业务功能 .......................................................... 15 4.1.3 集群多媒体业务功能 ........................................................ 16 4.1.4 集群数据业务功能 .......................................................... 19 4.1.5 集群补充业务功能 .......................................................... 20 4.2 宽带集群 B-TrunC 业务性能要求 ............................................... 23 5 宽带集群 B-TrunC 关键技术 ...................................................... 24 5.1 高频谱效率的空中接口单小区组播技术 ......................................... 24 5.1.1 空中接口集群组播技术概述 .................................................. 24 5.1.2 MAC 层的集群增强 ......................................................... 25 5.1.3 物理层的集群增强 .......................................................... 27 5.1.4 RRC 层的集群增强 .......................................................... 28 5.2 低时延高可靠的专业级集群呼叫控制 ........................................... 28 5.3 面向行业应用开放的调度业务 ................................................. 33 5.4 多维优先级保障机制 ......................................................... 33 6 宽带集群 B-TrunC 工作频段 ...................................................... 35

LTE宽带集群通信(B-TrunC)技术白皮书_2016

LTE宽带集群通信(B-TrunC)技术白皮书_2016
表目录
表 1:集群语音业务 ................................................................................................................................ 13 表 2:集群多媒体业务 ............................................................................................................................ 13 表 3:集群数据业务 ................................................................................................................................ 14 表 4:集群补充业务 ................................................................................................................................ 14 表 5:宽带集群 B-TrunC 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23 表 6:宽带集群 B-TrunC 主要工作频段................................................................................................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
本白皮书旨在介绍《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的背景和目的。

本白皮书旨在概述《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所涵盖的技术内容。

以下是白皮书中所介绍的主要技术概述:
天翼高清软终端的定义:介绍了天翼高清软终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

技术原理:详细说明了天翼高清软终端的工作原理、体验优势以及与传统终端的比较。

系统架构:介绍了天翼高清软终端的系统架构和组成要素,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云服务等。

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天翼高清软终端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如视频编解码、网络传输、流媒体播放等。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说明了天翼高清软终端在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的设计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了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包括更高的清晰度、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智能的应用。

通过本白皮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读《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

本文档旨在说明《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中所提到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在该白皮书中,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被提出作为一种创新的终
端技术解决方案。

它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电视直播和点播: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通过高效的数据传输和
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更清晰的电视直播和点播体验。

用户可以享受到高清、无卡顿的视频内容,丰富的媒体资源将更好
地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视频会议:在企业和教育领域,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可以提供
高质量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的传输算法和稳定的网络连接,用户可以进行高清的实时视频通话,促进远程协作和沟通。

云游戏: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为云游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轻松享受到高质量、无需下载的游戏体验。

减少了硬件设备的要求,提高了游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远程医疗:借助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在医疗领域可以实现远程门诊和医生远程指导。

高清的图像和稳定的传输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工具,同时也使患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智能家居: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智能家居领域。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高效的通信和智能的数据处理使得智能家居系统更加智能、方便和舒适。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在以上应用场景中的出色表现,反映出其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将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推动不同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所涉及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对相关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该技术发展前景的展望:
视频传输质量提升: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通过优化视频编解码算法、网络传输协议等方面,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视频传输体验。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和终端硬件性能的提升,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将为用户带来更清晰、流畅的视频观看体验。

移动终端应用升级: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为移动终端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视频处理能力和增强现实功能,将为移动应用开发带来更多可能性。

移动终端上的视频通话、视频会议、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改善。

视频监控安全性提升: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通过加密传输、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

在公共安全、企业安防等领域,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网络游戏体验提升: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能够降低网络游戏的延迟和丢包率,提升游戏的画质和操作的灵敏度,为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网络游戏行业将会因为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应用而得到全面的进步和改善。

教育和远程办公改进: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发展将为教育和远程办公提供更便利、高效的工具。

通过高清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工作交流。

总之,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将对视频传输、移动应用、安防监控、网络游戏、教育和远程办公等领域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文对《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的主要观点和对行业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总结。

以下是结论:
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出现为行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该技术通过提供更高质量、更具交互性和更丰富体验的终端设备,为用户呈现出更加精彩的内容和服务。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在带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天翼不仅在终端设备的性能、功能和用户体验方面不断创新,还与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合作共赢,在内容生态和服务平台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推动作用将继续增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天翼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同时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发展与繁荣。

综上所述,《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以其独特的观点和价值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该白皮书的发布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以及促进产业协同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推动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综上所述,《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以其独特的观点和价值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该白皮书的发布对于推动行业
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以及促进产业协同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推动高清软终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