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专题过关检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学文档
【精品】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含解析
精品历史备考资料专题质量检测(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重庆高考)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3.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4.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5.下图是18世纪中期苏州籍画家徐扬所作的《姑苏繁华图》(局部),它完整地表现了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的市井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①建筑艺术②商业发展③民间风情④文人意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下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综合学...docx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综合学案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专题学习方法指导】(一)整体感知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
尤其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方 面如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 古代文化灿烂辉煌。
中国古代艺术种代国学术化古中的科技与文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纸的发明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火药的发明和实用 印刷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中国发明史 古代科技珍闻 中国古代艺术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画中有诗 金声玉振 宫廷舞和民间舞 戏曲 中国艺术史的概貌 中国古代艺术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诗的经典 楚辞的魅力 汉赋的风采 李杜诗篇万口传 宋代词苑 元曲与市民社会中国古代文学史扫描 中国古典文学精品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中国书法、篆刻、绘画、雕塑、艺术门类齐全。
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文学体裁丰富,佳作迭现。
上古的神话、先秦诗歌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
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
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基本脉络,了解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从科学与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3专题检测卷: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经济停滞倒退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D.国家分裂、国力衰弱2.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理学思想的影响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3.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
由此可知( )A.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B.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作品C.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D.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4.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
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念出现的背景是( )A.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B.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C.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5.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
”这句话中提到的技术是( )A.印刷术 B.火药C.造纸术 D.指南针6.《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
”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
但是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
这反映了(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7.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新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检测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应首先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2.假如老师让你到图书馆查阅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你应该找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4.四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
你觉得哪一项不合适( )A.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B.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堡垒的致命武器 D.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5.对下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由甲骨文到隶书 B.秦统一文字为小篆C.由小篆变为隶书 D.汉字演变由繁到简6.右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
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
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A.战国 B.秦朝C.东晋 D.东汉末年7.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8.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9.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 )A.诸宫调 B.散曲 C.宋杂剧 D.元杂剧10.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A.生 B.旦 C.净 D.丑11.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 )A.刚强骁勇 B.阴险狡诈C.凶狠残暴 D.刚烈正直12.每年端午节时,汨罗江畔,总是人头攒动,万船竞发。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检测(含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应首先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2.假如老师让你到图书馆查阅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你应该找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4.四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
你觉得哪一项不合适( )A.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B.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堡垒的致命武器 D.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5.对下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由甲骨文到隶书 B.秦统一文字为小篆C.由小篆变为隶书 D.汉字演变由繁到简6.右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
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
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A.战国 B.秦朝C.东晋 D.东汉末年7.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8.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9.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 )A.诸宫调 B.散曲 C.宋杂剧 D.元杂剧10.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A.生 B.旦 C.净 D.丑11.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 )A.刚强骁勇 B.阴险狡诈C.凶狠残暴 D.刚烈正直12.每年端午节时,汨罗江畔,总是人头攒动,万船竞发。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章末检测: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答案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元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3.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A.8世纪中期 B.11世纪中期C.14世纪中期D.15世纪中期4.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
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很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科举考试只考儒学经典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比较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7.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却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为根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汉赋尤其是武帝时期的大赋大多描写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富、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街衢的繁荣以及赞颂武帝的文治武功这表明()A. 儒家思想影响文学取向B. 汉代文学形式辞藻华丽C. 汉赋均以歌功颂德为主D. 社会环境影响文学创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期经济富饶汉赋“大多描写国土的广阔、宫苑建筑的华美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其辞藻形式华丽、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2.《汉书•扬雄传》载“雄以为赋者将以风(讽谏)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由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材料中强调()A. 统治者对汉赋发展的影响B. 时代变迁影响汉赋内容、风格C. 汉赋发挥的功能与价值D. 汉赋内容丰富、气势宏大的特点【答案】C【解析】A只是材料中提及部分信息故排除材料中没有说明时代变迁故B排除材料说明杨雄做汉赋进行讽谏导致该文学特色夸张之词后来汉武帝喜欢神话汉赋正迎合了皇帝的心里说明汉赋发挥的功能与价值故C项正确D属于汉赋的特点与材料中形成和发展的价值不符故排除故选C3.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 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D而排除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故选D4.周代的采诗官每年春天深入民间征集抒写民情民愿的诗“采诗采取怨刺之诗也” 国家如没有重大的政德和军功事件发生泛泛的歌功颂德作品被视为“下作” 不在征集采撷之列这反映出当时A.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 统治者高度重视民情C. 诗歌题材比较单一D. 政治统治出现衰败趋势【答案】B【解析】材料“周代的采诗官每年春天深入民间征集抒写民情民愿的诗”体现的是统治者对民情的重视 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诗歌体裁比较广泛 C排除故选B5.五代、宋朝的“音乐文学” 上承于诗下沿为曲在这一“音乐文学”的创作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是()A. 屈原B. 司马相如C. 苏轼D. 关汉卿【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A项错误司马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B项错误关汉卿是元代的文学家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是宋朝的“音乐文学” 即宋词的代表故C项正确故选C6.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 加速了社会转型B. 冲击了贵族政治C. 促进了民族认同D. 推动了战国变法【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中可以看出从“蛮夷”到“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ABD在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C7.从唐代至明清官方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有三个周期在唐代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关系从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官方崇拜受到了佛教化和道教化关羽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唐代以来对关羽崇拜的变化()A. 推动了儒学和佛教、道教的深度融合B. 可以看出政府对民间文化崇拜加强了掌控C. 表明官方非常重视英雄人物的社会价值D. 说明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走向逐渐一致【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提及儒学、佛教和道教的深度融合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从唐代至明清官方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有三个周期……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可知对关羽的崇拜在唐代时官方崇拜和民间崇拜几乎没有接触到明清时期的官方崇拜和民间崇拜都受到民间文化的影响这表明唐代以来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走向逐渐一致故D项正确故选D8.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的这一特点根本原因是()A. 专制主义强化B. 拜金主义盛行C. 商品经济发展D. 轻商思想淡化【答案】C【解析】文学是社会的镜子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世俗的现实生活这种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观念和形式内容的变化世俗小说更加繁荣故C正确ABD项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不是材料所涉现象的主要的原因排除9.有学者指出从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 “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A. 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 冶铁技术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C. 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D. 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和推广【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方面的飞跃发展的根源是生产力进步突出代表是冶铁技术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出现了铁农具 B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其不是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并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C高产作物引进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故选B10.下图为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水阁清幽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馆该画描绘了深山隐居之景是元代山水画的重要代表该画()A. 对景物的描绘细腻逼真B. 展现了浓郁的异域风情C. 迎合了市民的审美取向D. 将多种艺术元素相结合【答案】D【解析】山水画重在表达意境之美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异域风情故B项错误图片描述的是山水风光与市民的审美取向无关故C项错误该画的笔法与黄公望其他典型作品有所不同除山石轮廓及房屋树木多以勾点法之外山石纹理则多用拖擦的笔法 D项正确故选D1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 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的科技具有重大影响B. 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 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即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AB两项不符合“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应排除C项指明了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作用正确火药、罗盘针、印刷术并不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故D项错误12.“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形成于()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戏曲形式是京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唐代诗人元稹为白(居易)诗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馆骤)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这反映出唐朝后期()A. 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导B. 社会等级差别日渐消失C. 现实主义文学广受欢迎D. 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答案】C【解析】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反映现实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故C项正确唐诗属于士文化唐朝时世俗文学尚未成为“文化主导” A项错误“等级差别日渐消失”不符合史实 B项错误白居易的诗对社会各阶层影响广泛与商品经济产生密切联系但其体现的核心观念仍属于儒学范畴 D项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特点和成因14.(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答案】(1)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各尽其用社会安定【解析】(1)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思想传统中最后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同社会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 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本题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答案】(2)特点将传统思想与唯物史观相结合将中国现实与人类目标相联系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成因近代各种救亡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解析】(2)李大钊把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大同”思想依据“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可以看出李大钊把传统思想和唯物史观相结合依据“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考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李大钊将中国现实与人类目标相联系依据“并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具体途径”可以得出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成因主要考虑近代时代背景的影响以及儒家“大同”社会思想的传承【答案】(3)为人类和平发展、当代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解析】(3)中国优秀文化是智慧的包容的能够在中国优秀文化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方案15.(1)上述材料均涉及中国古代的科技问题其观点所具有的共识之处有哪些?15.(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15.(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答案】(1)都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卓著而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逐渐停滞落后【解析】(1)“共识之处” 由材料一“但当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材料二“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材料三“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也先进得多……接着中国就不再富于革新精神”可以概括得出三则材料均认识到中国传统科技的卓越成就并在近代走向落伍【答案】(2)认识都认为在18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理解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来源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对科技发明的需求有限从而制约了科技进步【解析】(2)“共同认识” 从材料一“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知识思想力量的减弱”、材料二“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可知两者都认为18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经济的特点角度分析【答案】(3)原因缺乏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专制制度对科技人才的束缚相对封闭和相对富庶的大陆造成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解析】(3)“原因”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缺乏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专制制度对科技人才的束缚、相对封闭和相对富庶的大陆造成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角度回答16.(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16.(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6.(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秦王秦始皇功绩统一中国【解析】(1)本小问的人物及其功绩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秦王的统一【答案】(2)辅佐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措施汉武帝设立中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解析】(2)第一小问的职责依据材料二“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总百官治万事”可以得出职责是辅佐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第二小问的措施结合汉代、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答即可【答案】(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或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说明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析】(3)第一小问的职责依据材料三可以得出职责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第二小问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7.(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未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原因有哪些?17.(2)举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史事(三例)【答案】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解析】本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史实解答即可【答案】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为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基础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解析】本小问的史实结合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的影响解答即可。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四大发明是世界对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高度肯定。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造纸术最早问世在105年B.火药在东晋时期已经出现C.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中已普遍使用D.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很大解析:我国造纸术在西汉早期已经出现,105年蔡伦发明的“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四大发明的史实相符。
答案:A2.1930年,甘肃居延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汉代木简,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
下列有关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C.木简上面的文字应该是小篆D.木简仍然是重要的书写载体解析:汉代木简记录“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等信息,说明它在当时是重要的书写用品,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D3.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用“殃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树和枣树。
这表明宋代(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B.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C.毕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D.刻书风行一时解析:宋代用“殃及梨枣”讽刺“刻印无价值的书”,反映了当时雕版印刷书籍的现象依然盛行,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联系不大,B、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
答案:D4.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垄断科研活动B.实用技术相对发达C.科学实验备受重视D.科学理论体系完整解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古人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强调实用技术的直接产物,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不符。
答案:B5.右图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局部,其书法特点是( )A.工整清晰,飞洒活泼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字形方正,规矩严整D.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解析:图文材料中“永和九年”等字体,体现了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的特点,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草书的主要特点,C项是楷书的主要特点,D项是小篆的主要特点。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右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A.印刷术B.造纸术C.丝绸织造D.瓷器制作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足火、压制、烘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
故选B项。
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东汉末年的战争中已开始使用火药箭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A项应是东汉而不是西汉;B项应是宋朝;C项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才开始使用火药箭,只有D项符合历史事实。
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答案A 解析关键信息:经验工艺的水平上、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A项正确。
B、C、D三项无从体现。
4.位于岱庙东御座内的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
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下列图片上字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答案A 解析有两种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字体的特点,二是根据题干中“秦”这一信息判断;备选项中,楷、行等书体皆在秦代以后出现,隶书是秦后期出现的非官方字体,而篆书属秦朝官方字体,故选A。
5.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以下对两幅书法作品的鉴赏较贴切的是()A.图1是草书作品,“线条流畅,任情纵性”B.图1是行书作品,“既工整又活泼”C.图2是隶书作品,“笔意秀劲,韵致超逸”D.图2是楷书作品,“飞洒活泼,富于图案美”答案B 解析图1为颜真卿行书作品《祭侄文稿》,与《兰亭序》并称“行书双璧”;图2是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刚劲婉润,兼有隶书味道。
高考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民版必修3(1)
2014届高考历史专题过关检测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答案 C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东汉末年的战争中已开始使用火药箭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A项应是东汉而不是西汉,B项应是宋朝,C项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才开始使用火药箭,只有D项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 D3.“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
A.都城不在洛阳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雕版印刷制品最早出现在唐朝,故西晋时期不应该出现“竞相刻板印刷”的现象。
答案 C4.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秦朝始创小篆,并成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分别是甲骨文、草书、楷书。
答案 D5.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
平假名あぃうえおかきくけこ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解析 本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将日本文字与中国书法联系在一起,颇有创意。
依据题干“唐 代”的限制可排除A 项,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B 、C 、D 三项均为唐代书法家, B 项颜真卿擅长楷书、行书,C 项柳公权擅长楷书,D 项怀素擅长草书。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当堂达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篆书B.楷书C.甲骨文D.隶书答案:C2.下列汉隶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B.雄放洒脱,浑厚深沉C.笔势飞动,意绪狂放D.注重法度,雍容大度答案:B3.如图为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图》,它是中国文人画中的精品。
此画( )①属于写意画②讲究色彩绚丽,丰富多彩③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④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为一体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4.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①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②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③战国时期的冶铸技术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答案:B5.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
由此可知( )A.京剧由徽剧、汉剧合并而成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C.京剧形成于乾隆五十五年D.京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走向成熟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的内容“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道光年间……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
由此可知京剧的形成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6.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文征明书《后赤壁赋》材料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苏轼材料三京剧,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的上海报《申报》上,之所以叫京剧,是出于各地观众对于它出自北京的称谓,充分体现了它鲜明的地域特征。
人民版必修3专题过关检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过关检测(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其中“书”的材质应为()A.龟甲兽骨B.丝帛C.竹木简D.植物纤维纸解析:选C《庄子·天下篇》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龟甲兽骨是殷商时期的,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书”的材质是丝帛、竹木简,竹木简笨重,而丝帛轻,又从材料“其书五车”可以判断是竹木简,故B项错误,C项正确;植物纤维纸出现在西汉时期,故D项错误。
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关。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乙都正确C.甲错误,乙正确D.甲、乙都错误解析:选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传统的小农经济的阻碍等,四大发明并未在古代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有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故甲、乙的观点均正确,故选B项。
3.“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火药在军事战争上广泛使用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C.戏曲艺术此时已被推向成熟D.小说创作数量繁多、蓬勃发展解析:选B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4.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过关检测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过关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17世纪传入欧洲,并被西方国度称作〝西方医学巨典〞的中国著作是A B C D【答案】A【解析】«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
这本药典严密的迷信分类、包括药物的数目之多、文笔的流利生动,都远远超越现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17世纪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几国文字,在国外发生庞大反响。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天工开物»是手工业方面的专著,«四书集注»那么是文明典籍。
【答案】D【解析】略3.在中国现代汉语中,孟、仲、季区分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答案】A【解析】孟、仲、季区分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一年为四季,而阴历夏季包括四、五、六三个月,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也就是指阴历的五月份,故此题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契合题意,扫除BCD项。
4.有西方学者以为:〝近代世界赖以树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能够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其中欧洲人自创了中国的技术从而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的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答案】D【解析】试题剖析:此题主要考察印刷术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
依据资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时期印刷了少量的书籍,所以是印刷术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选D是契合题意的,正确;资料反映的是印刷术而非指南针,选项A不契合题意,扫除;资料反映的是印刷术而非火药,选项B不契合题意,扫除;资料反映的是印刷术而非造纸术,选项C不契合题意,扫除;故此题选D。
考点:西方人文肉体的开展•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印刷术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5.〝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2019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重庆高考)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3.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4.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5.下图是18世纪中期苏州籍画家徐扬所作的《姑苏繁华图》(局部),它完整地表现了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的市井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①建筑艺术②商业发展③民间风情④文人意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下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检测)
1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 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派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主要表明()《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
这些书籍应是()A.雕版印刷物B. 双色印刷物C. 泥活字印刷物D. 木活字印刷物4•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B.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四诊疗法D. 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5•在敦煤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批性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 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A. 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C.活字印刷有助提高效率2 •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形成C.音乐属于板腔体D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D•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B.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优点•正式形成于明朝3.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性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6 •我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一诗一一词一一曲一一小说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④城市经济的繁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7•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4项。
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以上现象说明()A.科技传播有很强的圭寸闭性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8. 明清时期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③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科学巨著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④D.①③④9. 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是()A.贾思勰B. 孙思邈C. 宋应星D. 徐光启10.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是()A.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B.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C.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D.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11. 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过关检测(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其中“书”的材质应为()A.龟甲兽骨B.丝帛C.竹木简D.植物纤维纸解析:选C《庄子·天下篇》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龟甲兽骨是殷商时期的,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书”的材质是丝帛、竹木简,竹木简笨重,而丝帛轻,又从材料“其书五车”可以判断是竹木简,故B项错误,C项正确;植物纤维纸出现在西汉时期,故D项错误。
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关。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乙都正确C.甲错误,乙正确D.甲、乙都错误解析:选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传统的小农经济的阻碍等,四大发明并未在古代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有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故甲、乙的观点均正确,故选B项。
3.“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火药在军事战争上广泛使用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C.戏曲艺术此时已被推向成熟D.小说创作数量繁多、蓬勃发展解析:选B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4.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
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D.卓越非凡,鹤立鸡群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可以看出材料主旨即在强调古代中国科技的独创性,B项符合题意。
5.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选B本题材料“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反映了《诗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因此选B项。
6.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她”是()A.北方民歌B.骚体C.宋词D.明清小说解析:选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指宋词。
7.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解析:选C《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市民的文化心理需求,因此排除①④。
西汉的赋气势磅礴,反映了西汉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的时代特征;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为C项。
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诗赋③元曲④小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D注意题干要求的时间是“北宋到明清”,特点是“市民文化”。
诗赋的流行时代是汉唐,并且不是适应市民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
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解析:选D明清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需要,“自豪感”说法有误,答案选D项。
10.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
由此可知()A.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B.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作品C.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D.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解析:选A根据材料“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可知,传统中国的人物画是对整个社会阶层的描绘,而忽视人物个性表达。
1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社会蕴涵着深刻的危机。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从而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故选C项。
12.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选C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创作繁荣起来。
题目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C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未涉及小说传播宗教的内容,也没有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A、B、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
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
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
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
……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的画面。
……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除李白和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如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白居易、韩愈、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我国文学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二》材料二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
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
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
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斐然的主要因素。
(6分)(2)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9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5分)解析:第(1)问和第(2)问中的“特点”从材料一、二中分别概括即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唐代诗歌艺术和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第(3)问,根据前两问中关于“原因”的分析,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进行概括。
答案:(1)特点:诗人和作品众多,内容广泛,创作艺术高度成熟,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空前繁荣。
因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选官制度的促进和教育的发展等。
(2)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浩繁;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
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3)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学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
14.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
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