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说课稿10篇
初中音乐《长江之歌》说课稿
《长江之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母亲河礼赞》。
《长江之歌》是电影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二、说学情:七八年级的学生中一大部分已处于变声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的声音不稳定,发声持久性差,唱歌费力,还有他们虽然喜欢听影视音乐,但更多的是关注剧情,就音乐与画面,音乐与剧情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长江之歌》旋律,用亲切,真挚的感情演唱。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音乐体验,歌唱模仿,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分小组合作,综合利用音乐知识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B.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C.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1四、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旋律的音准和情绪。
2)教学难点:掌握歌唱的方法,歌曲的曲式结构。
五、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运用整体感知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视听法等六、说教学过程1).导课:本课的导入我采用长江风景图片。
2)、歌曲简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3)、歌曲欣赏:欣赏《长江之歌》。
4)、小组讨论:问:歌曲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5)、歌曲学唱:本课的重点,首先随录音模唱,通过第一遍模唱,使学生熟悉旋律,找出换气点,第二遍模唱,我会指导学生吸气如闻花香,呼气如吹灰的方法来演唱,第三遍模唱让学生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6)师生互动:教师领唱,男女生分组展示。
7)、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七.教学展望:1)音乐课堂具有富有个性、充满快乐、富有想象、动态生成、富有创意、充满意境的课堂。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足和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3。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优秀10篇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优秀10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一之四佚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1. 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 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吗?同学回答(略)2. 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到过或是在电视上见过呢?同学回答(略)3.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
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 第一句中:“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二、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幻灯片)三、由教师范读来训练学生“正确、清楚”的朗读能力。
1. 教师范读前四句,请同学说说老师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 教师总结如何朗读,然后让学生全班齐读前四句,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
3. 运用齐读,散读等朗读全文。
四、听录音朗读1. 先听录音,然后跟读。
2. 对比同学们自己所读的语气语调,请同学们作一些评价。
3. 以个别、分组、全班的形式来朗读。
五、作业:1. 抄写词语、解释2. 练习册P1/一3.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长江之歌教案(多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长江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长度等。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在中国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和年径流量。
长江在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通过地图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长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长江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长江基本情况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长江在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第二章:长江的起源和发展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2.2 教学内容长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的事实和证据。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通过地图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2.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长江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长江是中国最长河流的认识。
第三章:长江的地理特征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河流形态、流域地貌等。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2 教学内容长江的河流形态和流域地貌。
长江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河流形态和流域地貌。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长江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长江地理特征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长江流域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认识。
第四章:长江的经济价值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经济价值,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等。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2 教学内容长江的农业、工业和交通价值。
长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经济价值。
《长江之歌》说课稿
《长江之歌》说课稿《长江之歌》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次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中的一课,《长江之歌》主要是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学会唱《长江之歌》和初步了解我们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况,据综上所述,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过程和目标: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此歌曲,让我们更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对音乐文化知识的理解《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此歌,使学生们懂得喜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
《3》能力目标:通过听和学《长江之歌》,了解我国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歌曲的情感处理与音乐的表现风格特点。
4、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粉笔、黑板擦、二、说学情要把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应当要注意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大多数从小对音乐的接触太少,因此对音乐就不怎么感兴趣,想要学生掌握好节奏和一些音乐作品,我们就应该学习音乐方面有关的知识,音乐伴随着学习,可以减轻学习中的压力。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就会明显。
三、说教法通过对此歌的欣赏与学习,引导学生对长江的赞美,赞美它那魂魄的气势,赞美它那像母亲一样滋润祖国的每一寸大地,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赞美音乐给大家带来的美,从而增强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富有创造力的想像。
四、说学法按照新课程的教学标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能轻松的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利用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等多种实践方法、过程,对歌曲《长江之歌》的了解与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音乐与图片,播放《赞美长江》歌曲视频,提问长江发源于哪里?又流经过哪些省、市、自治区?2、要求学生们说出歌曲的情绪和特点。
2023最新-《长江之歌》教案【优秀8篇】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长江之歌》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本课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结构1、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四、主要教学过程说明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五、教学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六、关键处处理: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七、教学准备: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8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8篇)长江之歌篇1教材简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qing和豪迈。
《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
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
(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
(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三、初读课文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赞美、依恋)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小学语文《长江之歌》说课稿
《长江之歌》说课稿一、说教材《长江之歌》选自苏教版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都侧重于写景,写作特点也大致相同,都采用优美准确、具体可感的语言来描绘,为读者展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创设一种种各具特色的意境,从而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结构分析]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时间] 两课时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让学生把好词好句好文章熟记在心。
教法措施: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的语境理解诗句的意思。
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内化,读中积累。
说学法: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我的教法,以及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说课稿《长江之歌》
小学语文说课稿《长江之歌》小学语文说课稿《长江之歌》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长江之歌》,欢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江之歌》,我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设计特点。
一、说教材《长江之歌》是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这是一首抒情诗,歌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根据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字音,积累“丰采”等词语。
能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结合有关长江的资料理解“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等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课文通过对长江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深入理解诗歌意思,体会长江的宏大气势。
教学难点定为紧扣中心句,通过文本的细读、资料的交流、影片的欣赏和歌曲的学唱体会情感,引发共鸣。
二、说教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主要采用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2.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三、说学法在学法设计上,主要采用欣赏、思考、讨论和朗诵的形式。
本课主要是通过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欣赏和朗诵诗歌来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我设计了《长江之歌》专题网站,网站分为6个版块:“了解长江”“初读感知”“细读感悟”“精读入情”“拓展学习”“练习巩固”。
上课伊始,我请学生欣赏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片断。
本课是198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此片当年创下了至今仍无法打破的40%的收视率,以此为本课的切入点,配上当年主持人陈铎和虹云老师极富激情的解说以及精美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被这幅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折服。
《长江之歌》说课稿
《长江之歌》说课稿高中音乐鉴赏《长江之歌》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音乐鉴赏《长江之歌》,这是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里的欣赏曲目,一、说教材教学目的:1.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2、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学唱《长江之歌》教学难点:1、《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
(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由王世光作曲,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
它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长江比作为一位伟人,这样的比喻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它不止是在歌颂长江,更是献给祖国母亲的颂歌。
二、说教法本单元以鉴赏活动为主,结合聆听音乐作品的分析认识活动,学习探究音乐要素的内涵及其所发挥的艺术作用,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鼓励学生自主性得探究性地参与学习,采用比较法,练习法,启发联想,分段教学法。
三、说学法要鼓励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得参与学习,许多文字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
怎样欣赏音乐的相关知识,可在学生认识实践活动中加以提高,在前后对比中认识,在学习名人格言和本课导言中认识。
并大胆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和体验下歌颂祖国的爱国豪情。
四.教学程序1、导入: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一段音乐片段《龙的传人》(老师演唱),你们知道歌曲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对了,这首歌曲主要是在赞美咱们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感受另外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页《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教案(多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长江的概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等。
2. 培养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地理位置和发源地2. 长江流经的省份和重要城市3. 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4. 长江的地理意义和作用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长江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和发源地,引导学生观看长江地图。
3. 介绍长江流经的省份和重要城市,引导学生了解长江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
4. 讲解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水系特点。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地图,找出长江流经的省份和重要城市。
2.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第二章:长江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长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水资源特点和利用2. 长江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3. 长江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4. 长江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长江资源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长江的水资源特点和利用,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 介绍长江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4. 讲解长江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 讨论长江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水资源特点和利用,并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 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并思考如何在农业发展中保护土地资源。
第三章:长江的生态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包括水质、湿地、生物多样性等。
2. 培养学生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和保护2. 长江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3.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4.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了解和关注。
《长江之歌》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江之歌》,「说教材」《长江之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共有的4篇课文,都是围绕“壮丽山川”这一主题而组织的。
这些课文虽表达了相同主题,但写作的方法却各具特色。
今天所说的《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是诗歌这一特点,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现代诗的特点,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难点是感悟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说教法」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诗歌之精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朗读教学为主,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反复吟咏,体会诗歌的韵律,意境以及蕴含的情感。
「说教学过程」本篇课文属于特殊性的歌词,让学生在音乐中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显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歌词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深刻的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说长江、看长江二读长江、品长江三吟长江、颂长江四、拓展延伸一说长江、看长江1、问题引导,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你见过长江吗?有何感受?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长江,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长江之歌说课稿
长江之歌说课稿一、说教材《长江之歌》是一首描绘我国长江壮丽景色和伟大历史意义的诗篇,由毛泽东同志所作。
本文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对中国地理、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篇章。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示我国大自然的瑰丽。
2.阐述长江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赞美长江,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主要内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
第二部分(3-4节):阐述长江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部分(5-6节):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的基本地理知识,如发源地、流经省份、全长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对长江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四、说教法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并结合我的独特教学风格,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启发法:在课堂导入和课文讲解过程中,我将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我会询问学生:“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或者“你们认为长江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母亲河?”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10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10篇)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在授课前,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教学更有效率。
通过撰写教案,让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控,教案一定要手写吗?有参考的模板吗?经过搜索整理,编辑为你呈现“长江之歌教案”,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长江之歌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2)出示挂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请生说说: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3)师总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
与黄河一起,被称为母亲河。
2、初读指导(1)学生自学生字词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描红生字,师巡视指导,注意生书写姿势。
③生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2)检查自学效果①出示生词,指名逐词读,评议、正音。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
(5)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3、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课文从哪几个角度写长江?四、感悟内容:(一)朗读感悟第一节: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3、精读第一节:①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②交流。
长江之歌 教案(优秀10篇)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10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一《长江之歌》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应明确、集中,不宜要求过高。
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写为:①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连贯,并注意音量的变化。
②体会作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这样,看似起点低,但严格要求可打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思想教育体现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
2、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把握。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和把握恰当的音量,这三者之中,重点应是把句子读连贯,难点是把握恰当的音量。
因为音量的把握与领会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应设置训练的阶梯、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师生操作。
3、以训练为中心,删除繁琐的讲解。
整堂课应以朗读训练为中心,读的时间应占整堂课的时间,教师的讲解只是适当点拨。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逐步提高。
至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应尽量精简,水到渠成,画龙点晴。
其他如段意的概括、写作特点的分析等等,则一概删除。
4、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
有些教师本身的普通话不够好,朗读水平也不高,那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中朗读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以及其他辅助手段。
这样既可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又可弥补教师自身的弱点。
朗读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领读、齐读、范读、听录音等等。
一、读准字音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
第一遍,学生看课文及汉语拼音;第二遍,学生轻声跟读。
2、着重读准下列几组字。
(1)从走采族赞(平舌音)(2)山春汁长尘纯(翘舌音)(3)奔亲新(前鼻音)(4)丰惊情声清(后鼻音)(5)乳女恋(区分声母r、n、l)(6)哺育磅礴荡涤(生词)(7)(你)的(荡涤)着(轻声)3、选几名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
二、把句子读连贯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五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长江之歌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长江之歌全国通用一、背景介绍作为一个拥有众多美景的大国,中国有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地方。
而其中最令人称赞的自然景观之一,无疑是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长江。
中国长江,又称长江之母、金沙江、长水,是中国流域面积最大、水位最高、水草最丰富、流经城市最多、跨度最大的河流。
江面总宽度达到1.5千米,平均水深以及水德量也是中国水系中排名第一。
江水穿越着中国东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并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深厚的文化与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故乡就在长江旁边,为什么我们不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一起体会长江之美呢?二、推荐歌曲介绍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长江之美,我今天想向大家推荐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一首描绘长江壮观的歌曲,每一句歌词都真实地描绘了长江的色彩、气息、声音和文化。
这首歌曲以音乐和歌声的形式,将我们带到了长江边,将我们的视线指向那些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那股来自大自然的力量。
通过听这首歌曲,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长江之美,更可以了解到长江背后的历史文化,让我们更好地爱上长江之美、了解长江之美、传承长江之美。
三、歌曲演唱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长江之歌,我要请同学们上台演唱这首歌曲。
即便你的嗓音并不出色,更让人欣喜的是,这首歌曲非常好唱,并没有过于高亢的音符和技巧难度,所以大家无需担心过分。
在演唱前,我们先一起看一下歌词。
长江啊长江,从哪里来?云雾迷漫的地方,腾起哺育的涟漪。
长江啊长江,你要往哪里去?你就那样自由自在,融入世间的烟雾。
长江啊长江,你的脉搏跳动得如此有力,你的真挚纯朴,给了这片红土无限的活力。
长江啊长江,你的养分充盈得如此饱满,你的美丽壮观,升华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遐想。
长江啊长江,你的声音如此多情,跌宕起伏的音调,唱出了历史的洪流、文化的盛宴。
长江啊长江,你的背后藏匿着那么多传奇,留下了历史文化的印记,永载在人民的心上。
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歌曲的基本内容,接下来请我的同学们在我的带领下进行歌曲演唱。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长江之歌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它气势宏大,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奔腾不息、源远流长的情景,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搜集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
2.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收获和感受。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长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重难点分析:●课文中有几个词是关键词,例如“磅礴”“灌溉”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词,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长江之歌》的教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效果才会让人满意。
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
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长江之歌说课稿
《长江之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写诗赋词赞美长江,胡宏伟先生也为长江写下了这样的赞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交流的题目就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母亲河单元的《长江之歌》。
我解说的流程是:一、说教材《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气吞山河的气概。
第二节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诗歌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
并且使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二、说学习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班学情,我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磅礴气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赞美长江之情。
2:通过学习,明白“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3:结合阅读,学习课文横向写、纵向写、前后对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比喻、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说学习方法这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并穿插各种各样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长江一泻千里、雄伟壮观的磅礴气势。
四、说教学设计在深入研究教材,制定学习目标之后,我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计如下,一共有六个环节:环节一、兴趣先导,整体感知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营造激情气氛,让学生观看长江的图片资料。
整体感知长江的秀美和壮丽,以下表现的就是长江的图片资料。
环节二:目标引领,先学后导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一,在这个环节我还设计了两道检测题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环节三、小组合作,突破难点分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静心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将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并做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之歌》说课稿10篇《长江之歌》说课稿1一、说教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长江之歌》主题歌歌曲。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国篇的第一课中的一首诗歌。
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
其中既涉及她的发源和流向,又关注她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学习这首歌词,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全诗共有两小节。
第一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彩多姿。
第二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二、说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两个生字、新词,理解“尘埃”“荡涤”“灌溉”“臂膀”的意思。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怀。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会歌词包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的重点是: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尤其是领悟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操。
三、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在检查预习时,可以先指名分小结试读课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梳理出需要理解的重点内容。
为进一步精读品味做作好准备。
在精读第一小节时,可以从探讨“走”与“奔”,“风采”与“气概”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入手,启发想象,练习句子。
第二节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由于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而昭阳区地处长江上游,可以借助特殊的地理环境创设情境,增加具体直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了解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感受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以读助讲,导引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感情调子,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学生为主体。
坚持以学生的自我领悟为主,引导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主要从“走”与“奔“在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同来探究,同时,从“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理解其含义,联系上下文展开讨论,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反复、大量朗读,在朗读中更好地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说教具准备昭阳区的地图和长江流域的地图,还有收音机。
六、说教学过程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新课导入阶段、学习阶段、评价阶段。
1、新课导入阶段: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在音乐声中导入新课。
(通过音乐的播放,达到对教材的熟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的气氛较为融洽。
)2、简介:长江和黄河3、出示:课文《长江之歌》。
指导朗读。
4、学习阶段:(1)教师出示地图,指出金沙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转载于: :长江之歌说课稿)以及金沙江和长江的交汇是哪儿。
还有长江流经哪些省、市、自治区。
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也让学生到地图前指一指长江流经哪些省、市自治区。
(地图的使用,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江的印象,知道“母亲河”流经的地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一些有关长江的资料,并讲解。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入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流域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
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3)自由诵读课文后共同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注意正音:“乳”读作rǔ,“哺”读作bǔ, “埃”读作āi。
涤荡:冲洗,清除。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尘埃:细小的尘土。
臂膀:手臂,胳膊。
指导书写:“灌溉”与水有关,部首都是三点水,注意把“溉”与“概”“慨”区别开。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的教学,主要探讨“走”与“奔”,“风采”与“气概”再是句中所表达意思入手,练读句子,在学生的脑海里展示出长江健美而奔放的的风姿。
引导从“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去领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从“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中体会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推动着新时代的发展。
体会“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然后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见解。
教师点拨:从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彩多姿、巨大贡献等方面来体会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时,主要要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议。
力求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效果。
5、评价阶段:理解“我们赞美你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师总结: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眷恋、热爱之情。
6、出示(课件):长江沿岸美景七、作业对于作业的布置主要考虑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完整的默写全诗,同时也要达到背诵的目的。
1、搜集描写长江的诗句。
2、默写全诗。
八、板书长江之歌对长江的风采的描绘《长江之歌》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
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
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前后两次出现,重复吟唱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2句表达了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
反复吟唱的艺术渲染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这2遍重复是感情的升华,语气第2次比第1次更强烈、更激情,令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
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只需对个别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如:乳(rǔ)、哺(bǔ)、涤(dí)等。
对于词语理解,五年级学生已习得了不少方法,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学,而在课堂中就可以争对个别重点字词结合课文加以理解,如:丰采、哺育、荡涤、磅礴等。
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感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为这是一篇主题鲜明、琅琅上口的诗歌,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而对于诗歌中较难理解的重点诗句,则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诗句,与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对于这些较难理解的重点诗句,如:“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等句,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并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最终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仅仅是对诗句内容的肤浅理解,而更进一步落实到思维的训练,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根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目标一: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字音,积累“丰采”等词语。
能在阅读或预习中自主识字,并读准字音,如乳(rǔ)、哺(bǔ)、涤(dí)、赞(zàn)等;能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如:丰采、哺育、荡涤、磅礴等。
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不像低年级一样,会在课文后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年级的生字教学就没有必要了。
对于一些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教师仍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而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教师应结合语境,联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
目标二:能朗读和背诵课文。
结合有关长江概况的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句的意思。
本诗歌原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诗词意境博大深邃,主题鲜明、气势磅礴,节奏感强,极富感染力,读来琅琅上口,充满激情。
而且《长江之歌》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雄壮宏伟,似长江般汹涌奔腾。
这样的诗歌,学生们极易投入热情,他们也爱读、爱背、爱唱,通过学习诗歌,最后让学生们朗诵或演唱,不仅能使学生们油然而生豪迈的爱国热情,更能让学生体悟语境之美以及语言之精髓。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查找资料,特别是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这样在课上就可以让学生结合预习,结合有关长江的发源、流域、资源以及长江的历史、文化等,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这样,在理解诗句“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时,就可以从长江的发源和流域谈起;理解“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时,就可以结合长江的历史(长江炎黄子孙的关系、长江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关系)来理解。
这样,文章重点诗句的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目标三:知道课文通过对长江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江之歌》气势高昂,节奏鲜明,主题明确,全诗紧紧围绕母亲河──长江展开,歌颂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以及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全诗满溢着中华儿女对母亲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应注重让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体会、感悟诗歌情感。
所以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关键句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同桌合作朗读,经过反复朗读、背诵、朗诵之后,可以让学生学唱《长江之歌》,高昂的歌词与激越的旋律相结合,势必带给学生刻骨铭心的感受。
四、教学设计在深入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之后,我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学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三点:(一)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营造激情氛围本诗是《长江之歌》的歌词,歌颂了滔滔不绝、气势磅礴的母亲河──长江。
在引入时,播放长江江水奔腾入海的录像,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被这幅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折服,并利用地图,加深学生对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整个中国的印象,进而油然而生豪迈情怀,利于诗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