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天命”思想综述

合集下载

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

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

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密不可分。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有通过道德实践,人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1. 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学到东西。

他告诫学生:“君子先行其言,而后言之。

”也就是说,要先行实践,然后再将实践的成果转化为言语传授给别人。

2. 天命观的基础孔子的天命观是基于他对人生本质的理解。

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在于追求道德。

只有追求道德,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天命,找到自己的命运所在。

3. 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孔子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也就是说,缺乏信仰,人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4. 道德实践的威力在孔子看来,道德实践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将自己的行为也变得正义和道德,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5. 对天命的考虑在孔子的教诲中,对天命的考虑一直贯穿着。

他认为,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也就是说,追求正义的同时,也要推广正义。

综上所述,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和道德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道德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有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天命,找到自己的命运所在。

我们在今天也可以看到,在现代的社会中,只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积极地投身道德实践,就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一段杰出的角色。

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

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

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主要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儒家思想。

首先,孔子强调天命思想。

他认为,人们的命运由天地间的力量决定,上天给予人们不同的天命,而人们要根据自己的天命来做事,以实现个人的价值。

这种观念要求人们要有敬畏之心,顺应天命的安排。

其次,孔子提倡仁义道德。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培养和发展这种善良的本性。

他主张人们要尽忠尽义,践行道德原则,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认为,仁者爱人,而义者行义,要求人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且要遵守道德规范。

第三,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提倡“以教育兴国”,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以建设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社会。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品德修养,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他还主张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最后,孔子重视仪礼制度。

他认为,仪礼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

孔子提倡人们要遵守礼仪规范,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权益,以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

总的来说,孔子的思想强调天命、仁义道德、教育和仪礼制度。

这些思想不仅对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后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通过他的思想引导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孔子的思想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石。

因此,可以说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其核心是崇尚仁义、重视教育和仪礼制度,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认为自己的天命就是恢复和秉承反映在周礼中的文命。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在孔子眼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将天与时结合起来,天以时行。

孟子更是将天与时密切联系起来,他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也”。

即孔子是最能把握天时尺度的人。

所以孔子的天命就是时命。

古人将天与理同用,性与命相对,中间以时为纽带。

每个人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要领会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

由此,上应时代,下安个体。

在孔子那个时代,有人就认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即孔子是秉承中华文明精微的人,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代表。

但孔子所言的天命,并不是只有伟大人物才有的。

使命有大小,主体有不同。

每个个体都要参究自己的天命。

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岁就应当知道自己的天命。

这是他文化生命的成熟期。

揭示了人到五十,由四十不惑而进一步参悟到事物的背后有天理的必然,而不去违逆天命。

同时要从自身的禀赋出发,在自己身上体会到生命到五十岁时的优劣与时代使命的交合。

孔子的天命观揭示了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使命,让我们不要去叹息时代不好,而要与时同命,领略时代的使命,做自己生命范围内的事,以印鉴人生的时命与光彩。

所以,天命所在,时命所显,时代与天命的内涵要与主体生命相印证。

概括孔子的天命观

概括孔子的天命观

概括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的天命观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都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他认为人的命运受到天意的支配,而人们应该顺应天命,以遵循天道。

孔子认为,天命是一种真实存在,是超越人类能力的神秘力量。

天命涵盖了万物的命运,包括人类社会的兴衰和每个人的命运。

他认为,天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力量,即使一个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社会,孔子认为天命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和治理能力。

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遵循天命,尊重天的意志,那么它将会繁荣昌盛。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遵循天命,那么这个国家将会衰落。

对于个人,孔子认为天命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境遇。

他认为,一个人的出生、职业和身份都是由天命决定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放弃努力,而是应该顺应天命,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天下作贡献。

总之,孔子的天命观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天命,以达到和谐、平衡和发展。

论孔子的崇古与天命思想

论孔子的崇古与天命思想

论孔子的崇古与天命思想在先秦崇古观念的背景中,孔子缘于对社会秩序的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古制传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此种品格在《公羊传》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论语》亦表明其崇古的态度。

同时,在《论语》和《公羊传》中也显示了孔子理想的天命根据,天命是孔子推行其政治理想的信念所在。

标签:孔子;崇古;天命崇古观念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的积累有关,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孔子的崇古思想便在此背景下产生。

在《公羊传》和《论语》中,不但表明了孔子的崇古思想,而且还透露出了其超越的天命根源。

一、先秦的崇古观念崇古不外是推崇古代经验,以及古代人格典范。

就古代经验而言,常表现为对典籍的重视。

中国人的典籍意识很早就有,例如《尚书·多士》就有“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早期的典籍意识是春秋战国以后经典及经的观念形成的前奏。

典籍中含有先前人们的经验总结,是文明传承的载体,典籍的形成表明了人们对以往政教经验的尊重。

而理想的人格典范,则表现为一种圣王、仁人观念,典籍与圣王的关系相当紧密,在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中,整体上弥散着一种古代圣王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思想家对历史典籍中的圣王事迹和言论的不断重提中得到强化。

在先秦诸子思想开启的过程中,崇古的观念已然形成了一种表达思想的背景,《墨子·公孟》中,墨子批评公孟子曰:“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

考察春秋战国的典籍对古代的称引,便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墨子》引《诗》者十则,引《书》者29则,特别是引《书》者,多与传世本相异,此种相异,未必是《墨子》有误引,罗根泽谓:“古人引书,不沾沾于旧文,故字句每有改窜,然悬殊至此,则不能一委于引者所改窜也。

”[1]说明在墨子时代,《诗》、《书》等典籍的内容可能远比传世内容丰富,亦可以想见当时典籍有相当程度的流布。

对此,在《左氏》、《国语》、《论语》、《孟子》、《荀子》等作品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并且常有引用古代人物、圣王之语的情况。

浅析孔子的天命观

浅析孔子的天命观

浅析孔子的天命观1000字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人,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其中之一便是天命观。

他认为人类的生命之路是被天命所决定,相信天命可以指导人类的行为,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本文将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孔子的天命观。

首先,孔子的天命观来源于传统的儒家思想,包括仁爱、礼义、忠诚、孝道等等。

这些思想并不是孔子所独创,而是儒家学派几位先贤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重要思想。

孔子的天命观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受到了道家思想、阴阳五行等其他思想的影响和融合。

其次,孔子的天命观注重人与天的关系,强调天命的正义和不可抗拒性。

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应当与天道相符,否则就会遭到天道的惩罚。

天命就像一个无形的法则,它可以调整人类社会的秩序和纠正人类的错误行为,以达到大道的和谐。

再次,孔子的天命观强调人类的责任,使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孔子认为,在天命的引导下,人类有责任成为道德之人,影响周围的人并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通过成为道德之人,人类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准确地辨明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最后,孔子的天命观表明了一种文化价值观。

孔子的天命观深化了中国尊重先祖和自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

这种文化价值观穿透了中国古代社会,影响了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天命观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

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封建社会,还为现今人类社会所崇尚和借鉴。

孔子的天命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宝贵的智慧,具有不朽的文化价值。

论述儒家天命观

论述儒家天命观

论述儒家天命观儒家天命观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命运受到天的支配,并强调要遵循天命的安排,追求和谐、正义和道德的生活。

儒家天命观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人类也是天地间的一部分。

天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威和智慧,它决定人类的命运和发展。

儒家经典《礼记》中说:“天覆载是以承载,地坼裂是以震动,百谷既秀是以时生,圣人之行天下是以称王。

”这句话强调了天的作用,圣人之行世界,依赖于天命。

天命观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一定的道德要求。

儒家认为,人类生活必须符合天理,即符合天的意志和秩序。

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儒家强调,要追求和谐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只有在和谐的基础上,人类才能获得幸福和成就。

儒家天命观对于社会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强调君主的责任是承担天命,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君主要遵循天命,行天子之道,以仁义为准则来治理国家。

儒家认为,如果君主能够符合天理,得到了天命的认可,社会将会稳定和富足。

然而,儒家天命观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儒家天命观强调天的支配,可能会被一些人解读为对个体自由意志的限制。

另一方面,儒家天命观强调遵循天理,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天理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这可能导致不同学派的解释和争议。

总之,儒家天命观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命运受到天的支配,要遵循天命的安排,追求和谐、正义和道德的生活。

儒家天命观对于个体道德追求、社会治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儒家天命观也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

孔子的天道观

孔子的天道观

孔子的天道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孔子对于天的基本认识是,天是一种外在于人类的存在,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因此,孔子有“天丧予”、“天厌之”等话语,表达了对天的敬畏和无奈。

继承周公的思想体系: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理论体系,将天道和人道结合起来,把天人之际发展为“人人之际”。

他认为,身负天命的人,应该积极主动,后天努力拼搏。

这体现了孔子对于天命的理解和使命感。

敬天畏命:孔子主张敬天畏命,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遵守天道。

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味着如果违背了天意,就无法得到天的保佑。

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虽然孔子强调天的力量和威严,但他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人也可以影响天道,让天道更加符合人的需要。

总的来说,孔子的天道观体现了对天的敬畏和对人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遵守天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综述孔子哲学的基本内容,并谈谈他对今人的启发和意义

综述孔子哲学的基本内容,并谈谈他对今人的启发和意义

综述孔子哲学的基本内容,并谈谈他对今人的启发和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几个思想家之一。

孔子哲学包括儒家哲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之学和社会伦理之学,用以修身立命的本体之学、价值之学、人生哲学、人身修养之学,内在超越的哲学以及沉思的哲学。

*孔子的天命思想认为天命可畏,不可抗拒。

他相信天命正道和人生的使命,认为按照天命而行动是神圣的,只有知天命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人生使命。

孔子“仁”的思想从本质上理解是“爱人”的意思——从爱自己父母兄弟进而扩大到其他的人,孝敬父母,亲爱兄弟是仁爱的本源、根本;从人际关系上理解是“忠恕”——“忠”是指尽己为人,“恕”是指推己及人;作为统治者,仁是能够作到“恭、宽、信、敏、惠”;仁也是积极地遵守和维护社会道德秩序,按照礼,即等级制度相关的礼节文饰、道德规范的规定去做事;孔子还认为为仁由己,做一个仁人,要从自我内心作起,反对假仁假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孔门弟子在先做到了孝、弟、信、亲仁的基础上,如果行有余力的才可以学习文学。

他也开展全面教育,提倡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

另外,他认为人生下来比较接近,只是后天的习染教育导致了人的差异,通过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培养智慧,辨别是非善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孔子在教学上,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和学的关系是“教学相长”。

孔子的政治思想包括先富后教思想,实行“德政”思想和正名思想,以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孔子的君子思想是其经常提到的思想。

君子要具有作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良知和责任,以及高尚的品德,即中庸,作风温良。

*孔子的哲学思想千百年来影响着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在今天仍有着深远的意义。

*孔子“仁”的思想从爱自己,父母,兄弟,进而扩大到其他的人,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和谐友爱的整体,有利于当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孔子思想体系归纳总结

孔子思想体系归纳总结

孔子思想体系归纳总结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之一。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的自身修养和社会道德,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和价值观,形成了庞大而丰富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对孔子思想体系进行归纳总结。

一、天命与道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天命与道统。

孔子认为天命是人类生活和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是人所不能违背的力量。

而道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和治理个人生活的方法和准则。

二、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和自我约束,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即保护和帮助他人,并追求和谐与公正的社会关系。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倡导行为合乎道义、符合公众利益。

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旨在营造一个有序、和谐、快乐的社会。

三、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关系孔子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原则。

他强调君臣、父子和夫妇之间应该尊重和维护各自的权责关系。

作为君主,应该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引导他的臣民。

作为父亲,应该充当一个德行高尚的榜样,教育和培养子女。

作为配偶,夫妇间应该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主张从个人修身开始,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扩展到家庭生活,影响整个社会。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修养:仁爱、义理、诚信和尊重他人。

孔子认为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可以使整个国家得到和平与繁荣。

五、教育教育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注重培养身心健全、有德有才的人才。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塑造良好的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同时注意发展智慧和才能。

他提倡以“礼”为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人的修养和纪律,通过学习先贤的经典著作和进行面试来开展教育。

六、思辨与实践相结合孔子的思想体系强调思辨和实践的相结合。

他认为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依赖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强调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理论,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思考。

孔子“天命”思想综述

孔子“天命”思想综述

摘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观念,也是天人关系的一个侧面体现。

但学术界对这一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宗教说、道德说、客观说和分立说。

这四种观点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也都得到一批学者的支持。

对天命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做是学界针对不同问题的矫正,但孔子天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需要从天命演变历程和孔子“一以贯之”的哲学体系的高度重新解读。

关键词:孔子天命思想综述《论语?为政》记录孔子之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这无疑是孔子对其一生学问境界的高度概括,也是后代学者把握孔子学说脉络的指向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孔子自言“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必然是从四十不惑到六十耳顺中间的关键一环,那么“不惑”之后又提升一层境界的“知天命”是什么呢?又是如何引导出“六十而耳顺”的呢?在“一以贯之”的孔学体系中又占据什么地位呢?这是研究孔子学说的深层次问题,但又是把握孔子学说方向的基本问题。

综观学界对此“天命”的解读,可谓是观点纷纭而又相距甚远,概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孔子天命思考是透露宗教情怀的上天意志,即宗教说[2];天命已经转化为人文精神的超验道德,即道德说[3];天命是不为人所支配的偶然或必然,即客观说[4];天命是在客观限制下发挥人文主宰自觉的义命分立,即分立说。

一、宗教说在以“天命”为上天意志的主张者中,冯友兰是显著人物,其认为孔子所讲的天“乃有意志之上帝”,天命即指“上帝之意志也”[2]。

冯友兰自西学归来首次完整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其所具有的影响力由之可管窥一斑,其天命观点在学界素有影响。

如常森认为:“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指以上帝为核心的诸神的旨意,是指神这种终极存在对此岸世界的不可违逆的规定。

”[3]张守东在考察孔子价值来源后表示孔子的天命观继承于西周,“即天是历史中的上帝,是拟人化的神,是自然界的主宰”[4]。

儒家对待天命的三种态度

儒家对待天命的三种态度

儒家对待天命的三种态度
儒家对待天命有三种态度,分别是畏天命、知天命和乐天命。

畏天命是先秦儒家对待天命的基本态度。

《论语·季氏》中记载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德行高尚、内外兼修、智慧通达、有理想、有情怀的人,也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人。

知天命是指了解和认识天命,并顺应天命。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敬畏天命,而小人则不了解天命,也不敬畏天命。

乐天命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认为人应该欣然接受天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儒家的天命观强调人应该尊重和敬畏天命,同时也鼓励人们积极探索和理解天命,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论语》中的天命观阳淼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贯注“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论语〉〉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孔子天命体认敬畏持守道德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

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

《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

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1]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

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

<<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

”[2] 天的本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也。

以为凡高之称。

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

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

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

故从一大。

”[3]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

在注释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

周人的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

孔子自然观

孔子自然观

孔子自然观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他对天命、道德、礼仪等方面的思想中。

以下是孔子的一些关键自然观点:
1. 天命观:孔子认为人事的成败和命运的起伏都受到天命的支配。

他主张顺应天命,即顺应自然法则,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在孔子看来,天命并非宿命,而是一种合乎道德的命运观。

2. 道德观:孔子强调人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

他认为,人应当追求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以维护社会和谐。

这种强调道德行为的自然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追求善行的本能。

3. 礼制观:孔子提倡礼制,认为人类社会需要一套规范行为的制度来维持秩序。

这种礼制观念表达了对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相互关联的信念,即通过社会礼仪来实现天道的体现。

4. 教育观:孔子强调教育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和社会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天命,培养正直和仁爱的品质。

5. 仁爱观:仁是孔子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代表着对人的关爱、仁慈、宽容的品质。

孔子认为,仁爱是与天命相一致的,是人类天然的道德本能。

总体而言,孔子的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认为,人应当通过正直、仁爱的行为,顺应天命,维护社会秩序,以实现人类个体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这些观点为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孔子对天、命、鬼神的态度

孔子对天、命、鬼神的态度

《论语》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上孙老师的课,结合自学《论语》全书,我对于孔子的思想体系有了基本的了解。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用夫子自己的话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1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道:“是故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立己达,忠也。

立人达人,恕也。

”2孙老师在《论语说略》中谈到:“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

”3仁爱的范围更宽泛些,它包含了“忠恕”的意思。

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主要表现为伦理形态,孔子思想的诸方面多与“仁”有关。

《论语》全书都是围绕着一个“仁”字在讲述夫子对于学习知识、为人处事、社会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关系等的看法,其中也勾勒出了一幅夫子理想的“大同社会”图。

《说文》:“仁,亲也。

”可见,仁的本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孙老师在《论语说略》中这样说道:“孔子的仁学实际是人学,他重视人,爱惜人才,强调人要自重自律,修养完美的人格;强调人要积极用世,追求充实的人生;强调推己及人,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样就必然要提出一个问题,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天,天命,神灵”,究竟孔子对天、天命、鬼神的态度是什么呢?天与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是不迷信的。

他指出:“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相信卜筮,相信鬼神,孔子却想不出它们存在的道理。

所以他不讲“怪、力、乱、神”。

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的。

“他甚至认为:“孔子虽然不大相信鬼神的实有,却不去公开否定它,而是利用它,企图藉此维持剥削者的统治。

”4我是不同意杨先生的这种看法的。

孙老师认为孔子是宿命论者,也是有神论者。

5我认为,孔子不仅信神,而且敬神,他把神摆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上,相比起来,他更重人事,因为只有人事才是可以操作的,天命却不可违。

孔子提倡的君子的德行正是天命的直接体现。

杨先生对“天”和“命”的出现的次数以及含义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下面我参照杨先生的统计方法来说明我的观点。

《论语》中,单言“天”字的,且是属于孔子原话的,共九次分别列举如下:1、《八佾》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浅谈孔子天命观

浅谈孔子天命观

浅谈孔子天命观内容摘要:天命观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但由于史料匮乏,社会环境复杂等等原因历来饱受争议。

是否信奉鬼神之说,天命与人事的主宰支配关系等问题即都源于对孔子天命观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将从孔子天命观的思想源头、本质和现世意义等方面,结合大家之说,浅谈笔者对孔子天命观的认识。

关键字:孔子;天命观;儒家思想一、孔子天命观的思想起源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对祭祀的记载,甚至有人认为汉字的产生顺应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

殷商时代,祭祀卜筮之风达到一个高峰。

据已经出土的文物,我们不难得出“殷人万事求卜”,“卜"即叩问天神之命。

在科技尚未萌芽之时,对天命鬼神的这些祭祀活动并非是现代人看来的一种仪式,而是整个民族的命脉与精神支柱.这种超越感知能力的力量在解决未解的现实问题时,往往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对此的推崇可想而知。

最明显的便是周对殷商的氏族宗教制度的因袭继承,即所谓“周因于殷礼”.周朝对天命的重视程度不减反盛。

在《周书·康诰》中有:“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此中提及的天帝关系,即反映了周人的天命观。

引用郭沫若先生对周人天命观的总结:“宇宙之上有至上神主宰,曰天,曰皇天,曰皇天王……上帝能命,有赐人以福佑,有威可畏,祸乱自天而降。

帝之所在曰帝所,亦曰上,亦曰天。

人受命于天曰命.死后其灵不灭曰严,亦谓之鬼,能降子孙以福佑.1"而孔子正是生活在这样宗教祭祀氛围浓烈的东周时期,其思想的诞生基础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生活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由此,孔子天命观的思想来源决定了孔子不会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不信天命,甚至唯物思想。

相反,孔子之天命观最基本的便是对鬼神天命的认同,推崇“敬天事鬼神"之礼。

又以《论语》为例,据统计其中记录孔子“论天”12次,“论命”5次,可见对于天命鬼神一说,孔子并非完全摒弃不谈,还是颇有见地的。

二、孔子天命观的本质内容和特点孔子的天命观虽然源于周的祭祀宗族礼仪,但并非完全认同和吸收.相比周人对鬼神的盲目迷信和绝对服从,孔子对待天和鬼神是敬而不耽,信而不淫.首先,在对“天命”的定义上,孔子并不将天归为一种喜怒无常,无德无仁的主宰,并非是需要过分谄媚才能满足的对象。

孔子思想主张总结

孔子思想主张总结

孔子思想主张总结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思想主张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思想主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仁爱与人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认为“仁者爱人”,强调尊重他人,培养善良的品德。

他提倡在人际关系中发扬“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道德规范,强调各个角色之间要相互关心、理解和扶持。

二、天命与明君孔子主张君主应该是一个有德行和智慧的人,他认为天命的存在需要通过明君的治理来实现。

他强调君主应以身作则,以德治国,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和良好的治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强调最重要的是自身修养和完善,他提倡修身养性,追求人格的完善与升华。

他认为人们应该亲近美德,远离邪恶,通过自我教育来优化个人素质。

他还主张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只有家庭和睦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四、教育与文化孔子被尊称为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系。

他提倡实事求是、以学为本,认为教育是改变个人和社会的关键。

他主张以礼治教,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使之成为有用于社会、有道德修养的人。

五、礼制与道德孔子提倡礼制,他认为礼仪是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础。

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守社会礼仪,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并减少冲突和纷争。

孔子追求高尚的品德,认为道德修养是每个人应该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道德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通过提倡仁爱、明君、修身齐家治国、教育与文化、礼制与道德等方面的理念,提出了一种人伦观和社会治理理念,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对道德修养、人际关系、教育和治理等方面的思考与倡导,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伦理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孔子的天人观的特点在于保留了天的有意志的属性而使之伦理化,反过来用这个天来为自己的伦理思想做论证,表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倾向。

他曾说:“天生德于予。

”“五十而知天命。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是认为,尧在人事上的伟大功业是由于取法于天,则天而行,孔子自己的道德智慧也是由天所赋予的。

孔子进一步指出,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必须认识天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天作为一个冥冥中的主宰,对人们实行道德上的监督。

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虽然孔子把天看做道德理想的最高依据,但是反复强调,实现道德理想主要依靠人事上的主观努力。

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下学指学于通人事,上达即达于知天命。

只有通过下学的功夫才能知天命,这就是孔子天人观的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1学术观点:孔子的天命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1学术观点:孔子的天命观

学术观点:孔子的天命观
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天命观有进步意义。

自西周时期始,天命论观点一直占统治地位,天是人格化了的神。

到了孔子时代,虽然他也讲天命,但并没把天人格化,甚至在不少地方还表现出对天、对命的怀疑,他的仁学思想的提出,就是引导人们从对天国的崇尚转向求助于人的主观精神。

孔子也讲“命”,但这种“命”是一种超然的神秘力量,它就存在于人世间,体现于国家兴亡、人事变革之中。

这其实是用神秘的字眼去形容那种当时无法认识的客观规律。

在当时天命论盛行的情况下,仁学对人的肯定,对理性的强调,无疑是对传统天命论作出了大胆挑战,也作了某些否定。

尽管这种挑战是不自觉的,但仍有积极意义。

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天命观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没有脱离宗教有神论的藩篱,把好人不得好报归之于天命,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归之于天命。

另一方面孔子天命观中有新因素,认为天意是通过自然界的运行变化反映出来。

孔子对天进行非人格化的改造,使其有可能超越殷周的天命观。

在孔子的天命观中,天命主要不是指天主宰人类的生命寿夭、凶吉祸福、贫富贵贱,而是指天赋予人以某种东西。

如“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然,这也说明孔子尚未逃出天命的窠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观念,也是天人关系的一个侧面体现。

但学术界对这一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宗教说、道德说、客观说和分立说。

这四种观点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也都得到一批学者的支持。

对天命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做是学界针对不同问题的矫正,但孔子天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需要从天命演变历程和孔子“一以贯之”的哲学体系的高度重新解读。

关键词:孔子天命思想综述《论语?为政》记录孔子之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这无疑是孔子对其一生学问境界的高度概括,也是后代学者把握孔子学说脉络的指向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孔子自言“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必然是从四十不惑到六十耳顺中间的关键一环,那么“不惑”之后又提升一层境界的“知天命”是什么呢?又是如何引导出“六十而耳顺”的呢?在“一以贯之”的孔学体系中又占据什么地位呢?这是研究孔子学说的深层次问题,但又是把握孔子学说方向的基本问题。

综观学界对此“天命”的解读,可谓是观点纷纭而又相距甚远,概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孔子天命思考是透露宗教情怀的上天意志,即宗教说[2];天命已经转化为人文精神的超验道德,即道德说[3];天命是不为人所支配的偶然或必然,即客观说[4];天命是在客观限制下发挥人文主宰自觉的义命分立,即分立说。

一、宗教说在以“天命”为上天意志的主张者中,冯友兰是显著人物,其认为孔子所讲的天“乃有意志之上帝”,天命即指“上帝之意志也”[2]。

冯友兰自西学归来首次完整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其所具有的影响力由之可管窥一斑,其天命观点在学界素有影响。

如常森认为:“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指以上帝为核心的诸神的旨意,是指神这种终极存在对此岸世界的不可违逆的规定。

”[3]张守东在考察孔子价值来源后表示孔子的天命观继承于西周,“即天是历史中的上帝,是拟人化的神,是自然界的主宰”[4]。

朱俊艺分析《论语》语句后说:“孔子以天为最高主宰,天为百神之大君”,“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体现天的意志”[5]。

周会民通过对徐复观《释“五十而知天命”》的再思考,认为“孔子五十所知的天命乃是西周传统的天命,它决定人事成败、吉凶及自然界一切”[6]。

此等以“上帝意志”解释天命的观点为孔子价值来源寻找了一个超验归宿,有合理之处,可供参考,但也遇到难以回避的矛盾:天作为有意志的上帝、神,是人世价值和道德的来源和保证,孔子当宣扬并接近此百神之君,何以“敬鬼神而远之”要远离道德来源的神呢?由上帝设有的西方道德也与“为仁由己”的精神不相吻合,以“天命”为“上帝意志”的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到孔子对从西周开始高扬的人文精神的继承。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孔子的天命是一种泛神或无神的宗教主张。

冯契看到孔子学说的理性主义表现,认为“孔子天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天是人的理性和主观精神的绝对化,有泛神论色彩”[7]。

郝大维、安乐哲在《通过孔子而思》一书中表述了一种不同的“天命”,“‘天命’特指从特定视角建构的存在整体的诸因果条件”,儒家的宗教性不是强调对神的崇拜,而是“在其促成和决定整体意义和目标的过程中,人成为‘神’”[8]。

安乐哲在《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中指出:“古典儒学既是无神论的,又具有深刻的宗教性,……是一种没有上帝的宗教。

”[9]赵法生在激进与保守中选择了“中道”,认为“孔子的天尽管是超越于人之上的,但并不像人与上帝那样是一种完全相异的关系,人与天不一不异”[10],孔子天命观的超越与基督教的外在超越是不同的。

这一部分学者看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与西方神学的不同,孔子天命观难以用西方上帝、至上神等概念表述,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反省中国文化自身的表现,是重新看待中国哲学的开始。

对此泛神或无神论色彩的宗教性,如孟子所问:“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11]儒家的这种情怀是在天身上,还是在崇敬天的人身上呢?与西方二元分立的哲学思考进路不同,西方传统将人精神的灵动性交给了上帝、交给了宗教,以至于西方近代历史上会出现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而中国哲学始终没有将人虚灵不昧的精神物化,保持着人的主宰人文精神,虽然可以与西方宗教比较研究,但“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12],学者不可将中国哲学独特的灵动性划归为宗教。

二、道德说与将天命归为宗教性的上天意志观点不同,以新儒家为主体的一批学者认为天命下贯为性,是道德的超验存在,是价值的来源。

如徐复观指出:“孔子的所谓天命或天道或天,用最简捷的语言表达出来,实际是指道德的超经验的性格而言”,“道德的普遍性、永恒性,正是孔子所说的天、天命、天道的真实内容”。

又说:“他(案指孔子)的知天命,乃是对自己的性,自己的心的道德性,得到了彻底的自觉自证。

”[13]唐君毅认为“孔子之天非一人格神,亦仍可为人所敬畏之一真实之精神的生命的无限的存在”[14],他由《孟子?万章》中“无义无命”一句为契机,认为“孔子之言命,乃与义合言”[15],孔子的知天命就是知晓人之义的当然所在。

牟宗三认为“天德、天命、天道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尽管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认为孔子的天有宗教人格神的因素,“孔子所说的天比较含有宗教上‘人格神’的意味”[16],但在其稍后的《心体与性体》中他转向强调孔子之天的形而上实体的涵义:“……孔子说‘知天命’、‘畏天命’、‘天命’,以及慨叹语句中的‘天’,则是表示一‘超越的限定’义,……乃是‘实体带着气化、气化通着实体’的‘天’。

”[17]今学者冯晨亦是表示“天命是仁的超越的、外在的表现方式;仁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的生命之源”,“对天的崇高性和权威性的感觉,当然来自于具有崇高感和权威感的人”,“天的内涵不外在于人”[18]。

此观点消解了西方神学中以绝对完全、独立自主之概念规定天为一人格神或上帝之说,将天道转化为人之道德本性之中,继承了中国独特的追求真理之路,突显了人的主体主宰性。

但是,这种天命既已是人的道德性、是仁超越的外在表现,摄天于人,那么人的认知是否会局限为日常伦理道德而堵塞了科学知识增长的进路?同时,人的道德又何以挂搭、何以培养呢?匡亚明对仁的根源分为两种:历史根源和个人经历根源[19]。

其实是一种,历史根源是当时参与者的个人经历。

那么,在个人道德指导下的个人认知经历又如何发显人本有的道德呢?“罪恶纯粹是由道德意识中的道德的善映照出来的”,很遗憾,牟宗三认为道德意识是自存的,牟宗三错误的逻辑推理掩盖了罪恶的客观依据,也就不能分析道德意识存在的客观基础,只能说“‘天命’的观念表示在超越方面、冥冥之中有一标准在,这标准万古不灭、万古不变,使我们感到在它的制裁之下”[20]。

三、客观说杨伯峻直言“孔子是不迷信的”,认为庄子所说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就是指孔子。

孔子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阙疑态度,并用孟子“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的论点就说孔孟天命观:“把一切偶然性,甚至某些必然性都归之于‘天’和‘命’,这就是孔、孟的天命观。

”[21]钱逊称孔子“把人力所不能支配的事,归之于天命”[22]。

黎千驹认为:“孔子不承认具有支配一切的神威,因此《论语》中的‘天命’是指人力所不能支配的自然发展规律。

”[23]这种主张忠实于文本字义的辨析,以现代语言尝试理解孔子天命,破除历史上加在孔子学说上的偏见和封建迷信色彩,为重新认识孔子学说提供新的视角。

但是,顺此思路,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对认识世界是否还留有空白?不为人支配的偶然或必然又是什么?是历史原因还是人生理认知问题?不单孔子学说,今天我们确立的知识又有多大程度的准确性和必要性?钱穆于是认为“孔子实有一极高无上之终极信仰”[24],廖名春从上博《诗论》指出“诚”的精神归宿[25],但这并不能增长我们对不为我们支配的偶然或必然的认识。

四、分立说劳思光以“义命分立”来解释孔子天命,他认为“‘知天命’者,即是知客观限制之领域是也”,孔子的人文主义体现在以自觉主宰在客观的自然事实上建立社会秩序,所以他又明确说:“有智慧之圣哲即必须明分此中分际或界限:一面知如何人能负责,应负责任,另一面之人之存在之限制性;两面俱明则即是‘知天命’。

”[26]蔡仁厚表示孔子的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天之所命、性之所命的天命性命之义,是命令义;另一种是命运、命遇、命限的命定义,是一种客观的限定、限制[27]。

西方汉学家史华兹认为孔子五十知天命是指孔子已清楚地明白什么是他所不能控制的和什么才是孔子真正所能控制的[28]。

李泽厚认为“知天命是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劳之无限追求,这是中国式的‘天命’顺命的情感超越”[29]。

蒙培元则将“天理解为创造生命的有价值意义的有机自然,其生命创造的价值即表现为向善的目的性,知天命就是对仁德的根源性的体认”,领悟仁以为己任的使命,同时蒙培元也认为孔子学说中还有“受制于客观环境的各种机遇而被归结为前定者,即所谓命定论”[30]。

梁涛从竹简《穷达以时》分析,认为:“孔子的知天命不仅仅是对主宰天或道德天而言,之天有命于己,更重要的,它是读命运天而言,是对命运有一种达观的理解,知道如何去对待、面对它。

”[31]晁福林通过《诗论》对《诗?兔爰》的评价试图说明孔子在劝告人们应当顺从天命的前提下更强调人们在天命时遇面前要自强不息,积极奋斗,以彰显人的自由主宰精神[32]。

王夏群同样认为“孔子对待天命包含尊重天命的权威性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33]。

此类观点是对孔子天命思想认识的深入,既看到人的主宰自觉又考虑到客观限制,兼而不废。

但是,一体的自然世界是怎样统合人的主宰自觉和客观限制的?此主宰自觉与客观限制又都是如何存在的?在客观限制下,人的主宰自觉又是如何能为主宰自觉的?由上述的分析,目前学术界对孔子“天命”的解读是多样的,这种对“天命”多样化的解读,是基于对孔子“天”的观念的不同认识,也是对孔子学说精神指向的不同认识。

各种理解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参考价值,但在孔子的语境里“天命”是否可以多样化解读呢?能否做出统一的或者说是融合各方观点的新解读方式呢?这显示出学界仍然需要梳理孔子学说体系,从孔子之前思想演变历程中和孔子自身学说体系中阐述孔子“天命”的含义,解构孔子“天命”背后的天人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