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趋同现象
趋同论的概念
趋同论的概念
趋同论(convergence theory)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认为不同社会体系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会逐渐趋向相似或一致的状态。
这种趋同是由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信息交流的影响而发生的。
趋同论认为,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联系的日益紧密,不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经济方面,趋同论者认为,经济体系的不同部分将逐渐采用相似的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政治方面,趋同论者认为,民主政治和人权的普遍价值将在各国之间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实施。
文化方面,趋同论者认为,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不同文化将相互交流和融合,导致文化差异的减少。
然而,趋同论也受到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不同的社会和国家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难以完全趋同。
此外,趋同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同质化”,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同时,趋同论也忽视了全球发展中仍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问题。
总而言之,趋同论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试图解释社会和经济领域中的全球化趋势。
尽管存在批评,但趋同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对于不同社会的影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增加。
文化趋同论的观点
文化趋同论的观点引言文化趋同论是指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趋向统一的现象和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流的加深,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逐渐减少,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依次被国际化的主流文化所淹没。
然而,文化趋同论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不同派别对其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
文化趋同的因素文化趋同的现象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是文化趋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随之增加。
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文化信息传播更加便利,促使文化的整合和同化。
2. 大众媒体的影响大众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也是导致文化趋同的重要原因。
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媒体工具可以迅速传播各种信息和文化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消除了时空障碍。
国际化的媒体巨头和文化产业对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进行了广泛影响,强化了主流文化的统一性。
3. 经济一体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化和交流的加深。
经济一体化推动了道德、行为和价值观的同质化,导致文化的趋同。
文化趋同的影响文化趋同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文化趋同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原本独特的本土文化逐渐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文化的同质化。
这可能会使人们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导致文化的流失和退化。
2. 跨文化交流的加深尽管文化趋同减少了文化多样性,但它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加深。
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增加,人们更容易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并在不同文化之间形成新的交流和融合。
这对于促进文化的互相借鉴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3. 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趋同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文化差异的减少,不同地区的市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了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然而,这也可能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导致本土产业无法与国际市场竞争。
现代社会的“同质化”趋势和“多元化”声音是怎样的?
现代社会的“同质化”趋势和“多元化”声音是怎样的?在当代社会,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同质化和多元化的讨论。
同质化指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和观念等方面趋同的现象,而多元化则强调人们在文化、认知和审美等方面拥有各自的独特性。
那么,现代社会的“同质化”趋势和“多元化”声音究竟是怎样的呢?一、同质化的趋势近年来,“同质化”的倾向不断增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人们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选择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标准和颜色,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大众文化”。
例如,大众化的流行音乐、时尚、快餐等一系列现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相似,这种现象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尤其明显。
这种趋同的倾向甚至一直被认为是当代社会一项不可避免的趋势。
可以说,同质化是一个具有全球性、深度和可持续性的现象。
同质化的趋势背后,既有市场竞争压力的原因,也有传媒的传播力量和社会变革的客观需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同质化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例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变得渐行渐远,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也受到挑战。
二、多元化的呼声尽管现代社会存在同质化的趋势,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人们应该保持文化多样性。
多元化,指的是文化和社会种族、性别、年龄、地域、教育背景等多维度的差异和多样性,并肩支持和掌握它们。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多样性”。
在当代社会,多元化的呼声正逐渐强调在文化、美学和价值观念方面发扬人类的多样性。
它发挥了解决新兴社会矛盾、保护文化多样性等诸多重要作用。
例如,多元文化是一个开放、创造性的环境,在这里人们可以不断地创建和发展自己的信仰和独特的文化,这样的多元化具有巨大的创新力。
同时,多元化也展示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这在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非常重要。
在这种意义下,多元化每一种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能推动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也能让我们更加谦虚、宽容和尊重其他人。
三、结语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同质化”趋势和“多元化”声音是文化界的两个热门话题。
论中国与西方长期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
论中国与西方长期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探讨中国和西方的发展趋同和趋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和西方在长期发展中的趋同和趋异,并分析其原因。
一、经济发展趋同在经济领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同明显。
中国的崛起以及对全球经济的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同时,中国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和外资的增长,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西方国家虽然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仍然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持。
因此,在经济层面上,中国和西方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二、政治发展趋异在政治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异明显。
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稳定、执政能力强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相对较为开放和自由,这种特点允许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多样化观点的表达。
由于历史、文化、国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势存在巨大的差异。
三、文化发展趋异在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更为明显的是文化发展趋异。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
而西方国家则注重个人主义和创新,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较大。
四、原因分析经济领域的趋同得益于全球化的趋势和对全球市场的互相依存。
政治和文化的趋异则是由各自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发展差异较大,难以达到完全趋同。
五、对策建议在实际合作中,中国和西方国家可以借鉴彼此的经验,发扬优点,化解差异。
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中国应该进一步放宽对民间组织的限制,在此基础上建造更为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
而西方国家也可以从中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中吸取启示,加强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更好地认知中国。
总体来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不同方面的发展趋异具有相对稳定的趋势。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差异、转化优势,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文化趋同的概念
文化趋同的概念文化趋同是指在不同文化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现象,最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出现趋同的现象。
这种趋同可以包括各方面的文化元素,如价值观、习俗、服饰、语言、美学等。
文化的趋同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人们通过各种交流和交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受到影响和改变,趋于一致。
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这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容易。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趋同趋势更加明显。
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和便捷,导致文化元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传播、移民、旅游等因素都在推动着文化的趋同。
例如,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产品和信息,这使得文化的融合更加深入和普遍。
文化的趋同不仅存在于全球范围内,也存在于国家内部、地区间的不同文化之间。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各个地区的文化之间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
这是因为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彼此的文化,地域差异逐渐减少。
文化的趋同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积极方面,文化趋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使得人们能够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元素,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文化的趋同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减少冲突和误解。
然而,文化的趋同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文化的趋同可能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各地独特的文化特点可能会逐渐消失或淡化,导致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
其次,随着文化的趋同,一些文化可能对另一些较为强势的文化产生依赖,使得一些文化处于被边缘化或遗忘的状态。
在面对文化趋同的问题时,应该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既要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独特性,也要积极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国人口消费习惯转变
中国人口消费习惯转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影响着中国国内的经济,还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人口消费习惯的转变首先体现在消费结构的变化上。
过去,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品和必需品的消费上,如食品、衣物等。
然而,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环保和品质消费,例如有机食品、绿色家居产品和高品质的服装等。
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市场上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
2. 电子商务的兴起另一个显著的转变是中国人口在消费方式上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这不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跨境电商也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这种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中国人口提供了更多的消费渠道,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消费习惯的转变。
3. 品牌意识的提升随着中国人口的消费能力的提高,他们对品牌的重视也在增加。
以前,中国人口普遍认为国外品牌更加信赖和优质。
然而,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国内品牌产生信任和认同感。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品牌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现在,中国消费者更加关注品牌的口碑和信誉,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4. 旅游消费的增加中国人口消费习惯的转变还表现在旅游消费的增加上。
过去,由于经济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少有中国人选择出国旅游。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航空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出境旅游。
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探索新的目的地,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俗。
这种旅游消费的增加不仅推动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也对中国国内的旅游和相关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人口消费习惯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消费结构的变化上,还包括消费方式、品牌意识和旅游消费的增加。
中国人生活观念的变化
中国人生活观念的变化
中国人生活观念的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观察。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变化:
1. 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品质、品牌和服务,而不仅仅是价格。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 健康观念:中国人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
3. 教育观念: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形式和规模。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
4. 社交观念: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人的社交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人们更加注重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也更加注重社交活动的质量和意义。
5. 价值观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也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尊重。
总之,中国人生活观念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消费观念、健康观念、教育观念、社交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趋同性
趋同性趋同性是指事物或现象相互接近、趋于一致的状态或趋势。
在社会学中,趋同性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某种情境下,倾向于遵循主流规范、价值观或行为模式,以实现社会认可和集体认同。
趋同性可以在不同层面观察和探讨。
首先,在文化层面,趋同性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这导致文化之间的趋同性增强,人们开始接受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甚至在某些方面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例如,西方文化的流行对全球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地方都开始接受西方方式的饮食、服饰和娱乐方式。
其次,在经济层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趋同性增强。
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越来越相似。
例如,全球消费趋势的趋同性日益明显,跨国品牌的普及使得人们在购物时可以购买到相似的产品。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相互联系,也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同步化和趋同性。
再者,在科技层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迅速获取和共享信息。
这加速了知识和创新的传播,使得不同地区的科技水平逐渐接近。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这促进了科技趋同性的发展。
此外,人们对于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逐渐趋同,例如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
但是,趋同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趋同性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减少。
当人们过于追求趋同,放弃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个性时,可能会造成文化同质化的现象。
这可能导致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多样性减弱,限制了社会的发展潜力。
其次,趋同性也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和对立。
当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发生冲突时,社会可能出现分裂和对立的局面。
同时,趋同性加强了社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那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个体或群体来说,可能会面临排斥和边缘化的风险。
为了应对趋同性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语言趋同现象例子
语言趋同现象例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言趋同现象是指在不同语言之间出现相似或相同的现象,这种趋同可以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体现出来。
语言趋同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能是由于相似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导致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语言趋同现象。
我们可以从语音方面来看语言趋同现象。
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会出现相同音素或音节,这种现象被称为“音素拟态”。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m”这个音素,而在日语中也有类似的音素“ん”(n)。
这种音素的相似性可能是由于发音器官的相似性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相同的语音规律导致的。
语言在语法方面也会出现趋同现象。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趋向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语法趋同”。
在英语和法语中都有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基本词类,而它们的句法结构也有相似之处。
在很多语言中都存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都是一致的。
语言趋同现象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象,它反映了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影响和融合。
通过研究语言趋同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语言趋同现象,从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2000字符】第二篇示例:语言趋同是指不同语言在长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逐渐趋于相似的现象。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语言趋同现象并不罕见,它既是语言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相互学习的表现。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语言趋同现象的例子。
最典型的语言趋同现象之一就是克里奥尔语的形成。
克里奥尔语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语言的接触过程中,人们创造的全新语言,其中融入了各种语言要素。
克里奥尔语通常是为了在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而产生的。
海地的克里奥尔语就是由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和非洲原住民语言等多种语言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在克里奥尔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共同特征,例如语法简单、词汇繁多、发音固定等,这些特征都是不同语言在长期接触交流中相互影响的结果。
趋同名词解释
趋同名词解释1、趋同,汉语词汇。
最早由意大利语的及物动词foto,其中的意思是“朝向,像,使相似”。
指语言中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逐渐变得接近的过程,即句子结构规则或常用词义项趋于相似的现象。
趋同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语言内部发生变化,导致句子结构发生相似;二是指这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而扩大。
趋同,不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目前,学术界对于趋同的解释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归因论,认为趋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解释其原因。
另一类是解释论,认为趋同是受到人类智力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影响,来源于语言学习,并把它归结为语言规则的发展。
趋同,最初见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欧洲。
一种解释:语言内部发生了变化,语言系统中某些原本不同的成分通过语音、语法、语义等各方面的逐渐演变与融合达到相似,成为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新语言单位。
是指语言中的某一部分逐渐与别的部分趋同。
一般认为这一现象是由语音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有的观点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词义的变化,尤其是词的实际义与虚词义的融合;还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语法的发展和词法的发展有关,尤其是语法体系与语法意义之间的互动关系造成了词义上的趋同。
总之,语言的变化使各部分之间相似度增加,趋同就是语言结构的融合和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的协调,表现出来的就是语言系统的整体相似性。
趋同作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语言学现象,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语言的产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这里所说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语言环境。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民族语言往往要经过若干阶段才能形成和发展为语言。
当这种语言逐渐形成和发展以后,它的内部就必然产生诸如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促使它的结构系统越来越趋同。
此外,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语言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流,如果双方的语言系统都在不断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就必然产生互相渗透、互相借鉴的情况,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最终趋同。
趋同特征名词解释
趋同特征名词解释
趋同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趋同可以发生在任何类型的事物之间,包括人类行为、自然现象、文化习俗、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等。
趋同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从最基本的物理层面到最抽象的社会层面。
在物理层面,趋同可以表现为两个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的相似性。
在社会层面,趋同可以表现为两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思想、文化习俗等的相似性。
趋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
例如,当我们发现两个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趋同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此外,趋同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事物
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趋同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可以发生在任何类型的事物之间,从最基本的物理层面到最抽象的社会层面。
因此,趋同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语言趋同现象例子
语言趋同现象例子
《语言趋同现象:跨越文化的交流》
语言趋同现象是指不同地区或国家的语言在长期交流和接触下出现相互影响和相似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常常会出现在跨文化的交流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趋同不仅在词汇和语法上呈现出相似化,还表现在语音、发音,甚至是社会文化意义上。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语言,不仅在词汇上对其他语言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语言对英语的借词和影响。
比如在很多国家的饮食文化中,英语的“burger”、“pizza”等词汇已经成为常用词;另外,一些国家甚至
会直接使用英语单词进行交流和表达。
另外一个例子是亚洲不同地区之间语言的趋同现象。
在东亚地区,由于历史上的交流和接触,日语、韩语、中文等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似化的趋势。
比如日韩两国的语言中出现了很多相似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种现象部分上是受到了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由于文化和经济交流的结果。
语言趋同现象的出现既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也为语言本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然而,同时也会引发一些文化和语言的失落感,因为趋同现象也意味着原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逐渐变得模糊和淡化。
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平衡语言趋同和保护本土文化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趋同效应的反义词
趋同效应的反义词趋同效应是指个体或群体在一定情况下呈现出相似的行为、观点或态度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社会压力、归属感或信息获取的偏向性而产生的。
然而,世界上也存在着与趋同效应相对应的反义词,即个体或群体表现出差异化的行为、观点或态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趋同效应的反义词,即个体或群体的异质化行为现象。
反向趋同效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倾向于表现出与大众行为、观点或态度的差异化现象。
与趋同效应相比,反向趋同效应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表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向趋同效应的例子:1. 反向时尚趋势:在时尚领域,趋同效应通常是人们为了追随潮流而选择相似的服饰、发型或配饰。
然而,有时也会出现反向时尚趋势,即一些个体或群体选择与主流时尚相反的服装风格,以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
2. 反向消费趋势:在市场经济中,趋同效应往往会导致人们追求同一品牌、同一种消费方式。
然而,有些人选择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方式,例如购买独特的手工艺品、定制化的产品或非主流的品牌,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3. 反向意见趋势:在社交媒体和公共场合,人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的影响,形成一种主流的共识。
然而,有些个体或群体选择持有与主流意见相反的观点,以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
4. 反向政治趋势:在政治领域,趋同效应往往会导致人们倾向于支持主流政党或候选人。
然而,有些人选择支持较小的政党或候选人,以表达对主流政治体系的不满或追求政治多样性。
5. 反向社会行为趋势:在某些社会情境下,人们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或获得他人的认同。
然而,有些个体或群体选择表现出与主流社会行为相反的行为,以突出自己的独特性或抗议社会规范的束缚。
总的来说,反向趋同效应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与主流行为、观点或态度的差异化现象。
它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自我表达和对主流的反抗。
反向趋同效应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为个体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实现个性化的机会。
1、文化趋同化
1、⽂化趋同化在⼈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和民族⽂化。
⽬前,这⼀现象正在发⽣逆转,出现了民族融合和⽂化趋同的新趋势。
(1)动物的趋同适应现象与⽂化趋同化在讨论⽂化趋同化之前,先来讨论⼀下⼈类为什么会存在各种不同的民族⽂化。
其实,民族⽂化的形成根源于⼈的动物性,根源于动物的趋同适应现象。
⽣物学的研究和理论表明,所有的动物都有趋同适应现象:亲缘关系很远的不同种类的⽣物(种类相同的就更不⽤说了),如它们长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就会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式。
例如,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象、海豹及鱼类的鲨鱼等,虽然它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因它们长期⽣活在海洋中,就形成了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适应于海洋的⽣活习性,如都喜欢游泳、潜⽔和集体活动等。
这种趋同现象常常在外貌上也适⽤,例如鲸、海豚、海象、海豹及鲨鱼等的⾝躯也都形成了适合在海洋游泳的纺锤形。
树上的⾍⼦通常都是绿⾊的,⽽⼟⾥的⾍⼦则通常都黄⾊的,等等。
⼈也是⼀种动物,尽管⼈类⽐普通动物⾼级了许多,神圣了许多,但⼈作为动物,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同适应现象。
长期⽣活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中的⼈们,必然形成相同或相似的⽣活和⾏为习惯,形成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式和理念,他们也因⽽形成了⼀个民族,形成了他们民族的⽣活传统、风俗习惯,形成了他们民族的语⾔、艺术和哲学等等,亦即形成了他们的民族⽂化。
另外,⼀个民族除了有他们⾃⼰的民族⽂化以外,通常还有他们民族所独有的外貌长相特征,例如蒙古族⼈、壮族⼈、汉族⼈等就具有不同的长相特征。
近代以前,不同区域、国家的⼈们由于区域隔阂和国家隔阂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交流不多甚⾄根本就没有交流,使不同区域、国家的⼈们长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民族、国家民族,并相应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化、国家⽂化。
地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性民族和他们的民族⽂化,如中国的维吾尔族、藏族、壮族等,再如美国的切罗基族、纳⽡霍族、苏族等;不同的国家也相应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性民族和⽂化,如中华民族和中国⽂化、美利坚民族和美国⽂化等等。
补充人类社会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案例。
补充人类社会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案例。
人类社会中的趋同/异演化现象趋同演化和趋异演化是生物学中的现象,趋同演化是指两种没有亲缘关系的动物在同一种环境中会演化出相似的形态。
例如鲸与鱼,鲸和海豚是胎生哺乳动物,与鱼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但在水中的环境中却演化出了相似的形态,如四肢演化为鳍、翅,身体为流线型以适应水中活动,但是尽管相似两者却又有本质不同,鲸是胎生哺乳动物,没有腮和鳞片,游动方式为尾部上下摆动,鱼类则有鳞片有腮,为卵生动物,游动方式为尾部左右摆动。
上边是趋同演化而趋异演化则恰恰相反,同属一种科属的有很大亲缘的甚至是同一种的生物在不同环境下会演化出不同的形态,由于我对生物学不太了解所以只能举出两个很常见的动物,那就是家猪和狗,据我所知这世界上本来是没有狗和家猪这种动物的,只有狼和野猪,而现在的狗和猪都是由狼和野猪在与人类的共同生活中演化而来,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驯化,家猪少毛无獠牙,身体大四肢长头小,野猪多毛有獠牙,身体短小头部较大,经过几年前的驯化两者已经有了明显的形态变化。
上边说了那么多既不专业又没用的废话就是想说环境对动物形态生活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自然关系还是人为环境都是如此。
至于为何会如此那就用到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生物多生多养,总有基因突变,而适应环境的变异种会生存下来繁衍后代,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异种则会被自然淘汰无法繁衍后代。
少数成功演化的物种会有大数目的后代,与其同时代的不预备演化优势的大多数物种没有后代。
说完动物了,再说说人的生物学演化,抛开神学来说,现在的智人都属于同一种生物,短期内拥有同一个祖先,发源于同一个地方,然后通过迁徙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发现的其他人属物种,在长期内或许和现在的智人拥有同一个祖先,但显然是和智人平行发展并被灭绝的物种,而不是现在活着的人的祖先,正如大多数美国人都是盎格鲁撒克逊移民的后代,而不是美洲原住民的后代。
这就是刘淑娟所谓的5%继承95%,95%的人没有后代。
趋同适应的例子
趋同适应的例子
趋同适应是一种行为,它指的是一个人会根据他周围的人的行为和思想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行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周围的人。
例如,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认为穿着正式的衣服是很重要的,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融入这个社会,他就会开始穿正式的衣服。
这就是趋同适应的一个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拥有一个家庭是很重要的,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融入这个社会,他就会开始考虑结婚和拥有一个家庭。
这也是趋同适应的一个例子。
趋同适应是一种有用的行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周围的人。
但是,也要记住,趋同适应不是一种完全正确的行为,它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结果。
因此,在采取趋同适应行为时,应该谨慎行事,以免出现不良的结果。
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看中西文化趋同现象
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看中西文化趋同现象關键词:文化互相影响文化趋同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民族文化经历了历史以来最为广泛的、深刻的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历程,现已呈现出全球文化朝着强势文化(英语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趋同现象。
历史上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比比皆是,与差异相比,文化趋同的现象起着主流作用。
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两种陌生的文化一旦交流,一般来说至少要经历过五个阶段:撞击→吸收→改造→融合→同化。
所谓文化趋同(Culture Assimilation),是指不同种族或民族间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的文化传统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手段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演越烈,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彼此接纳,相互交融,舍异趋同和求同存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里所说的“舍异趋同”一方面是指在吸收接纳其他民族某些文化传统的同时,逐渐舍弃本民族的某些过时的、特别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文化习俗。
比如,中国人早已舍弃了男人留大辫子、女子裹脚的陋俗,八抬大轿迎取新娘的传统习俗也在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城市销声匿迹。
另一方面是指在吸纳其他民族某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习俗的同时,暂时忽略本民族的相应习俗,或者说在保存本民族相应的习俗、传统的同时去接纳其他名族的某些传统,特别是优良传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的传播、网络的普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广泛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趋同现象随处可见。
穿西装、系领带已习以为常;“股票”、“基金”、“信用卡”已不陌生;像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普遍人群的厚爱;学分制管理模式在各个大学校园应用;过生日送生日蛋糕或鲜花也很流行;五天工作制和周末的概念与西方相吻合;不少的中国人笃信基督教;有的中国新郎新娘举行中西合璧式的婚礼,甚至举行纯粹的西式婚礼;很多人喜欢吃西餐、穿西装、欣赏西方绘画、聆听西方的音乐、观看踢踏舞或芭蕾舞;一些属于地道的西方人的运动项目如网球、高尔夫球等如今也在中国也大行其道。
趋同的例子
建筑文化的趋同尽管世界上不同建筑文化体系显现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是影响它们发展的规律总是相同的。
可以说,建筑文化的发展有着若干规律,但都可以归结为内在的动力和外来的因素两方面:其内因(内在动力)是技术和审美的矛盾,即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外因(外在动力)是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渗透、融合、叠加、同化等等。
先从外因来看,历史上建筑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受交流、渗透的影响。
人类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
在史前时代,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村落,都会有自己相当独特的文化特征。
逐渐接触之后,许多地区性的文化终究融合为几个主要的大文化。
虽然,每一个主要的文化内部,仍旧不免有小异之处,而在一个大文化的笼罩地区内,若干生活规范及思想方式,总有其一致性。
大文化和大文化之间终究也会有交流、接触的机会,那时观点的歧异、生活方式的不同,就都会造成彼此之间有所取舍的情形。
以中国文化为例,就是一种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上,蒙、藏、满、壮等数十余种民族文化尽管足以与汉文化竞争,但仍以各种方式接触交流,且终渐融合为中华民族文化,这在梁启超的一篇中国史论中有述。
建筑文化就是在这种持续的动态的接触与交流中发展的。
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还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是建筑文化发展规律中很重要的一点。
人们往往只注意了一种建筑文化从其他建筑文化吸收精华、优势的现象,而忽略了一种建筑文化在接受了另一种建筑文化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融会贯通、发扬光大,然后再流回来源的建筑文化中去的“文化倒流”现象。
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流融合下,世界建筑文化将会越来越趋向一致。
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各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每个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日益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各种文化、意识、世界观相互渗透和融合。
信息传播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某一种类型的建筑文化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越地域界限,达到地球每一个角落。
而在这种竞争、比较、渗透的格局中,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都在寻求新的突破,建筑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变异------一种统一而多样的世界性的建筑文化将逐渐形成。
趋同的城市不同的自己
趋同的城市不同的自己
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这些特点和魅力将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分开来,使其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趋同现象正在逐渐出现。
城市的建筑、文化、习俗等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使得人们难以辨别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别。
然而,即使城市之间趋同度很高,每个人在不同的城市中都有独特的经历和感受,这
使得每个人在相同的城市中都能有不同的自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两个人在同一
座城市里生活和工作,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却会对同一件事情有
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因此,即使城市之间趋同度很高,每个人在不同的城市中都会有不同
的自己。
此外,城市的趋同现象也不是普遍的,不同的城市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例如,纽约和巴黎是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它们在建筑和文化方面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纽约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每天都有大量的商人和游客在这里工作和
旅游。
而巴黎则是一个充满艺术和浪漫气息的城市,建筑风格优美,并且是世界上最受欢
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虽然这两个城市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但它们在很多方
面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
总之,城市之间的趋同现象不可避免,但每个人在不同的城市中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
感受,这使得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他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们的不同之处。
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
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趋同现象
作者:林振宇
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07期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事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
细心地琢磨一下,国人确实有这个特点,凡事都喜欢“趋同”,就是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尽量从众,以致“与众相同”,说白了就是人家想啥我想啥,人家干啥我干啥,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跟风”、“随大流”。
这一现象有种种表现。
比如说,人家买基金赚钱了,我也买基金;人家买股票发家了,我也买股票;人家学外语、计算机,我也跟着学;人家出国、考研或是考公务员,如果条件具备,那么也别落下我一个,于是,社交上出现了“基金热”、“股票热”、“外语热”、“计算机热”、“出国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等现象。
就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来说吧,曾经有段时间,“松糕鞋”、“体型裤”、“迷你裙”很受女士们
的青睐,于是满大街的女人都穿,成为一种时尚。
对于男士们而言,“喇叭裤”、“双排扣的西装”曾是男士们的最爱,于是满大街的男人都穿,成为一种潮流。
不知何时,“麻辣烫”深受人们的欢迎,不仅南方人喜欢吃,北方人也喜欢吃,“既然大家都吃,我也来尝尝”,很多人就是抱着这种趋同的心理凑热闹,这下子可成全了一部分生意人,麻辣烫馆子开得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生意火爆。
现如今,买房子如刚出炉的芋头依然很热,尽管房价被地产商们炒得如燃烧的火焰,越烧越高,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但人们的购房热情不减,“看着别人买房自己也得抓点儿紧买,听说房价以后还要涨,买晚了可就吃亏了”,于是,一些人跟风似的买房。
中国人的生活富裕了,手里有了钱,于是,有的人开始购买私家车,每天上下班开着车很方便,也很时尚,有些人便纷纷效仿,社会上购买私家车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中国人在文化领域里也存在趋同现象。
记得我年少的时候对武侠小说很着迷,可是,看过几本以后我却不感兴趣了,原因是作者在这些武侠小说中所虚构的情节有着惊人的相似,大抵都是指写主人公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少年,身负血海深仇,为了寻找仇人报仇血恨,在江湖上行走而被神秘人追杀,后来九死一生,不是误食仙草、巧遇名师,就是得到秘籍和宝藏,然后学得一身绝世武功,这时候总会赢得美女的芳心,后来的结局当然是“大圆满”了,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功成名就,妻妾成群。
再看看国内导演们拍的影视剧,也有一个趋同的现象,那就是好人坏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好人是绝对地好,坏人是绝对的坏,而且在许多枪战片中,好人中数枪而不死,坏人一弹就毙命了,不少
人都说,“国内拍的电影或电视剧,看了开头就知结尾,没意思”,对此我也深有同感,这都是导演们趋同造成的。
近年来,中国人看外国人过“圣诞节”、“情人节”很热闹,于是在国人也过起了外国人的传统节日,成为中国人文化趋同的一大现象。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确实有趋同的习性。
趋同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好,有时仍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说,在社会普遍认可的法律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如果人们趋同地遵守,将会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可是,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的趋同则是一种盲从,暴露了中国人缺乏理性的判断和独立思考的弊病,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令人担忧。
举个例子,有个地区看到其他地区种苹果挺赚钱,于是该地区就号召农民们把耕地都栽上苹果树,后来苹果大丰收了,原本以为能卖上个好价钱,可是农民们却犯愁了,原因是家家户户都种苹果,导致苹果市场供大于求,苹果不但卖不出去,都烂在了地里,教训深刻啊!这种趋从就是不遵循市场规律的盲从,结果吃了大亏。
那么,中国人的趋同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恐怕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和教育有关。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包容着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任其自由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可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文化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一直影响了国人几千年。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凡事都喜欢“同一”,在思想上“趋于一致”,而不推崇个性的张扬,倘若有人违之,则被视为另类,甚至会被群体孤立和排挤,于是,迫于群体的压力,国人不得不从众。
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文化心理,还是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兴趣爱好,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就好像是从同一条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产品,很难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
因此,如果不改变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教育,中国就不会诞生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爱因斯坦、牛顿、卢梭、达尔文、凡高等特立独行的大师,而只会在中国历史上诞生像孔子这样的儒家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