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精选5篇)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精选5篇)《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的教学,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到了溶液的酸碱性和用酸碱指示剂能够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同学对于现象观察的不明显,导致在部分颜色上存在差异,但经过多次实验后,还是掌握了正确的变色规律。
通过课后的练习反馈,学生基本掌握了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在创设情境导入中,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山楂和橘子等有酸味的水果为例,让学生谈谈水果有酸味及酸味不同的认识,找出认知的起点,站在化学的角度来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在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导入时,以生活中化学现象:浓的白醋比稀的白醋酸味重,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通过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渗透定性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是不够的,还必须定量来认识。
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现象提炼为化学问题,然后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最后用化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即“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通过学习,溶液的酸性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碱性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有利于学生养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学科思维方式。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还渗透了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
在测定PH时,有一组学生测试出的食盐水或蔗糖水的pH值呈酸性,跟其它组的结果不同。
让学生来寻找导致这个错误的结果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得出除了视觉本身的误差外,还可能是由于样品被污染,在测试前一种酸性溶液的'pH后,玻璃棒没有洗或没有洗干净,也可能玻璃片不干净或不干燥就进行下一种溶液的测试。
抓住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测定结果的错误,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规范严谨的重要性。
本节课学习重点是溶液酸碱性及检验方法,难度不是很大。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初中化学 第十单元课题二(2)酸碱中和反应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方案(含评价与反思)初中化学第十单元课题二(2)酸碱中和反应本文档介绍了针对初中化学第十单元课题二(2)酸碱中和反应的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的背景和目的。
本次作业设计的背景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不深入,无法准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问题解答和实际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我们设计了这个双减分层书面作业。
本次作业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使学生在进行书面作业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层次,并且逐步提高自己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完成这个作业,学生可以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自主研究和探究的能力。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本次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评价与反思部分。
本次作业的任务是让学生研究和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
通过设计实际案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索的方式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
同时,他们还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其合理性。
研究目标: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学会通过实践和观察提出科学观点并解释其合理性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确保每个小组有一定的合作氛围和交流空间。
案例选择:选择一个有足够实际性和趣味性的案例,例如饮品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中和反应等。
确保案例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案例研究: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研究,了解与案例相关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步骤。
可以提供参考资料和引导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案例的需求和目标,设计一个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并列出实验所需材料、仪器和步骤。
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现有材料和设备,培养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水溶液的酸碱性作业设计方案》
《水溶液的酸碱性》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观点,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方法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设计内容:1.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性的基本观点,学会应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性测试,并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 实验原理:酸碱性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酸性溶液中H+浓度高于OH-浓度,碱性溶液中OH-浓度高于H+浓度,而中性溶液中H+和OH-浓度相等。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械和试剂:酸碱指示剂、盛有不同pH值溶液的试管、滴管、PH试纸等。
(2)将不同pH值的溶液依次加入试管中,加入少许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3)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记录实验结果。
(4)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结果。
三、实验要求: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恪守实验室规定,戴好实验手套和眼镜。
2.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械的清洁和归还。
四、实验评判:1. 实验结果准确,数据记录完备。
2. 对实验现象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3. 能够正确应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性测试。
4. 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水溶液的酸碱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方法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六、延伸拓展:1.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酸碱性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
2. 可以让学生探究不同因素对酸碱性的影响,如温度、浓度等。
3.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酸碱性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加工、环境珍爱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8.1溶液的酸碱性
(3)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化工厂、开展环保主题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现象,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水的碱性等,引发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思考。
2.提问:“大家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吗?”“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6.小组讨论:各小组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讨论并总结酸碱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下节课由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溶液的酸碱性,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溶液的酸碱性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通过多媒体展示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碱性判断方法。
3.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酸碱滴定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4.讲解酸碱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缓冲溶液的特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溶液的酸碱性概念,掌握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难点:酸碱平衡的理解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pH值的测定,以及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
难点:准确把握实验操作要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重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题目,如:“如何正确使用酸碱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初中化学 第十单元课题二(2)酸碱中和反应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方案(含评价与反思)初中化学第十单元课题二(2)酸碱中和反应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酸和碱的认识,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性质。
2. 新知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教学,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介绍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演示,如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利用指示剂显示中和点。
4. 学生实验(3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每组选择一种酸和一种碱进行反应,观察反应过程和结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报告(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实验结论等。
6. 拓展延伸(10分钟):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中和水质、中和胃酸等,并和学生展开讨论。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评价与反思:1. 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反思:本节课的实验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需要在实验前进行安全提示和实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要点,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实验数据。
另外,教师在课堂授课时需要讲解的内容要简洁明了,适当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课堂小结时,可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初中《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
初中《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学问题的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实验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难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实质区别,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1.1利用实物和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师生互动:提问学生酸、碱和中性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知识讲解与探究(30分钟):2.1呈现活动:准备三个相同体积的溶液,标有编号的试管,一号试管标有“酸”,二号试管标有“碱”,三号试管标有“中性”。
泡红色的蓝花,蓝色的红牙签和中性期约纸各一小段放入不同试管中,观察变化。
让学生用手指将试管摆动,观察液体的运动情况。
2.2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并总结特点。
2.3教师解释酸、碱和中性溶液的实质区别: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2.4学生独立探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酸碱指示剂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鉴别作用并总结实验结果。
3.拓展应用(20分钟):3.1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准备一些不同的物质或食物,并利用酸碱试纸测试它们的酸碱性。
每个小组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物质或食物的酸碱性。
3.2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总结的物质或食物的酸碱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4.归纳总结(15分钟):4.1教师总结讨论: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总结,引导学生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4.2整理笔记:学生利用书本和课堂讲义,整理归纳刚刚讨论过的酸碱性知识,并进行小结。
5.练习巩固(20分钟):5.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巩固和检测学生对酸碱性知识的掌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化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教学案例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导入,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溶液酸碱性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通过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以下问题:
1.不同酸碱性溶液对指示剂颜色的影响有何不同?
2.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
3.如何正确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分享实验心得,从而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几名学生代表各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然后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针对溶液酸碱性的关键知识点,我会进行梳理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机会,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实施差异化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增强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8.1溶液的酸碱性》作业设计5、(链接中考改编)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象是()答案:A设计意图:明确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反应的实质,能够建立起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关系。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8.1溶液的酸碱性》学生作业单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题组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1、(改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
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A.稀盐酸、酚酞溶液B.NaOH溶液、酚酞溶液C.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D.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题组二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选编)一些物质液汁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B、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常吃苹果和葡萄C、牛奶和鸡蛋清为碱性D、鸡蛋清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题组三溶液pH的测定方法3、(改编)下列有关pH试纸测定白醋酸碱度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把镊子夹取试纸,直接浸在白醋中进行测定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试纸上C、用蒸馏水清洗玻璃棒,再将白醋滴在pH试纸上进行测定D、测定结果为pH=2.5题组四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4、(改编)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
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会是pH 7(填写“<”“=”或“>”),从而肥皂水显性。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8.1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酸碱性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亮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5.反思与评价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溶液的酸碱性有着一定的好奇心,但他们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因此,本案例将采用“问题驱动法”,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式,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溶液酸碱性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二是酸碱性溶液的制备与性质;三是酸碱性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并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酸碱性溶液的微观结构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本质。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醋会让人觉得酸?”“肥皂水为什么能去除油污?”等,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思考、讨论和实验。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1.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问题。
2.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实验成果。
3.学会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对化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在九年级二班班上了《溶液的酸碱性》一节探究课,总体感觉还不错。
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历出发,提出问题:如何断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展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讨论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
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本节课我以学生分组进展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且能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授课过程中,我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历出发,比方: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显什么颜色,和向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显什么颜色,后说明了这些溶液显什么性,因为这些内容是上学期学过和知识,从而获取对酸和碱的感性认识。
然后,给学生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我准备了醋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石灰水、碳酸钠、肥皂水等几种溶液,进展学生分组实验,对几种溶液进展酸碱性的测定,断定哪些物质显酸性,哪些物质显碱性。
归纳总结出,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颜色变化规律,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理解。
然后,又给学生,对这些溶液进展PH的测定。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实验前,我增加了一个环节,就是先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液体的pH范围进展猜想。
在有了猜想、想法之后,再请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正确与否。
一方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观察才能,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最后,归纳总结,出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根据教育部门推行落实的“双减”政策和教育部的“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本人对《常见的酸和碱》该节课的作业部分做了如下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碱能与指示剂作用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酸或碱的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中设计以下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熟记常见酸喊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二.课标要求:(1)知道常见的酸和碱的,要性质制用途,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浴液中的变色情况。
三.核心素养: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3.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四.作业时长:15—20分钟五.作业设计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化学作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化学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这个变化过程比学习知识的过程更重要,更具有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六.化学作业设计的内容本节采用分层的理念进行作业设计,将作业分为一类抓阅读、二类抓基础、三类抓巩固、四类抓素养、五类抓实验五大类,既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掌握,又使得学有余力的孩子的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
(一)阅读作业。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8.1 溶液的酸碱性初中化学一、作业设计目标1.巩固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能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加深对pH值与溶液酸碱性关系的了解,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能根据测量结果对某些问题初步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作业设计内容【任务一】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基础性作业1.常用指示剂:紫色_____溶液和无色_____溶液。
2.苏打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研究小组向某品牌苏打水样品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该苏打水呈 ( )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判断3.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中性B.该溶液一定是一种碱的溶液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拓展性作业4.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该同学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据此可推断肥皂水显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5.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
【任务二】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基础性作业6.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_______之间。
(1)酸性溶液的pH_______,pH越_______,酸性越强。
(2)碱性溶液的pH_______,pH越_______,碱性越强。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常见的酸和碱
D.与镁反应放出氢气答案:C第二部分拓展类作业题号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及来源5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红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红色的干燥棉球。
打开弹簧夹,发现①比④先变蓝,②③不变色。
该现象不能说明 ( )A.氨气极易溶于水B.氨气能与水反应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答案:A设计意图:巩固溶液的酸碱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来源:鄂尔多斯2016中考题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的pH=7。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是。
进行实验②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②再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拓展若要验证猜想Ⅱ正确,在实验②中还可以用以下 (填序号)代替Na2CO3溶液。
A.ZnB.CuC.CuOD.BaCl2溶液交流提升在探究该中和反应的产物组成时,只需一步就可达到目的: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现象即可。
答案:Na2SO4和NaOH;Na2CO3+H2SO4===Na2SO4+H2O+CO2↑;AC;紫色石蕊设计意图:巩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鄂尔多斯 2018中考题7 以稀硫酸为例,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体现了酸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 X 与图中所给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图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若X 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Ba(OH)2 反应,则 X 可能是(填化学式)。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初中化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初中化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初中化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7.4结晶现象一、教材分析本节作业设计对应教材为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的第四节结晶现象,作业设计为课后作业。
教材内容如下:二、设计思路根据教育部门推行落实的“双减”政策和教育部的“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为体现出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又能体现“双减”的提质减负,在有效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人对《结晶现象》该节课的作业部分做了如下设计: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两种结晶的方式:冷却结晶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学会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结晶;在进行实验除去粗盐中难容性杂质的方法中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的细节,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中设计以下重点:1、学会从溶解度曲线中判断得到某种晶体的方法以及原因;2、过滤的重点“一贴、二低、三靠”;3、蒸发的停止以及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三、课标要求:1、认识晶体并了解结晶现象。
2、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四、作业目标:1、必备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2、关键能力:体验粗盐提纯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3、核心价值目标;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五、作业类型:1、基础类: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提高读题审题的能力;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考察。
2、知识拓展类:通过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完成思维导图。
3、实践拓展类:分组实验粗盐提纯(必做);对物质硫酸铜或明矾进行结晶(选做)。
六、作业时长:15分钟七、作业内容:1、(改编)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则冬天捞碱使用的结晶方法是();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是()A、蒸发溶剂B、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C、冷却热饱和溶液D、加热饱和溶液【答案】C;A【设计题图】了解不同的物质结晶的方法不同,夯实基础知识。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一、设计背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更加系统的评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我校决定开展“双减”作业设计活动。
其中,双减作业包括减负作业和减难作业。
本次设计的化学作业主要是减难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挑战性和自主性。
二、设计目标1.提供一个锻炼学生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3.激发学生对化学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设计内容1.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实验2.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观察酸碱中和的现象,掌握酸碱中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实验材料:试管、试管夹、PH试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
4.实验步骤:a.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b.在另一根试管中倒入适量的醋酸;c.用PH试纸测试两种溶液的PH值;d.将醋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e.当PH值为中性时,停止滴加醋酸。
5.实验报告:a.实验目的;b.实验步骤;c.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d.结论及实验心得。
四、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过程中需认真观察记录,准确测量数据,并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3.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结论及实验心得等内容,要求语言表达清楚、逻辑性强。
五、设计评价1.实验操作(10分):包括实验设备的准备、实验步骤的规范、实验技能的掌握等方面;2.数据处理(10分):包括数据准确性、数据处理方法、结果分析等方面;3.实验报告(10分):包括实验目的清晰、实验步骤详细、实验过程记录完整、结论明确等方面;4.实验思考(10分):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心得及未来展望等方面。
六、设计总结通过本次“双减”作业设计,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和实验思考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的兴趣和自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8.1溶液的酸碱性》作业设计
5、(链接中考改编)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象是()
答案:A
设计意图:明确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反应的实质,能够建立起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关系。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8.1溶液的酸碱性》学生作业单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
题组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改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
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A.稀盐酸、酚酞溶液
B.NaOH溶液、酚酞溶液
C.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
D.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题组二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选编)一些物质液汁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B、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常吃苹果和葡萄
C、牛奶和鸡蛋清为碱性
D、鸡蛋清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题组三溶液pH的测定方法
3、(改编)下列有关pH试纸测定白醋酸碱度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
A、把镊子夹取试纸,直接浸在白醋中进行测定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试纸上
C、用蒸馏水清洗玻璃棒,再将白醋滴在pH试纸上进行测定
D、测定结果为pH=2.5
题组四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4、(改编)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
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会是pH 7(填写“<”“=”或“>”),从而肥皂水显性。
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溶液(化
学式C
20H
14
O
4
),肥皂水呈色。
酚酞是由种元素组成的,每个酚酞分子是
由构成。
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选做)
5、(链接中考改编)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
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象是()
6、(链接中考改编)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的汁液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应用与拓展】
在凉拌紫卷心菜中加入食醋,紫卷心菜变红的原因是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自己购置的苏打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蓝色。
则该苏打水呈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反思与评价】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__。
第三部分实践性作业(至少选其一)
1、(创编)用广泛pH试纸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如:矿泉水、汽水、肥皂水、柠檬汁、洗洁精等)的pH值;
2、(创编)查阅资料自制指示剂,检验家中的常见物质(如:矿泉水、汽水、肥皂水、柠檬汁、洗洁精等)的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