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

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

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一、什么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机械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它涵盖了从基本原理到复杂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力学、材料科学、热力学、机构学、动力学、传动和控制系统等。

二、简述机械设计的过程。

机械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的目的和需求,考虑设计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等要素。

2、概念设计:根据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概念设计,包括机构形式、运动方案、结构布局等。

3、详细设计:对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包括机构尺寸、材料选择、热力学分析、动力学仿真等。

4、校核和验证:对设计进行各种校核和验证,包括强度校核、刚度校核、稳定性校核等,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试制和试验:制造和试验设计的机械系统,以验证其性能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6、改进和优化:根据试制和试验的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三、什么是机构?列举几种常见的机构。

机构是机械系统中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或转换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机构包括:1、连杆机构:通过连杆的组合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如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等。

2、凸轮机构:通过凸轮的转动实现指定运动,如盘形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等。

3、齿轮机构: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如圆柱齿轮机构、圆锥齿轮机构等。

4、螺旋机构:通过螺旋的转动实现直线运动或角度运动,如螺纹丝杠机构、螺旋压力机等。

5、摩擦传动机构:通过摩擦力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如带传动机构、摩擦轮传动机构等。

6、液压传动机构:通过液压油的传递实现运动和力的控制,如液压泵机构、液压缸机构等。

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库一、什么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力学性质、设计方法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工程师在设计机械设备时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824机械设计基础

824机械设计基础

824机械设计基础
824机械设计基础是指机械设计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机械
设计中,常常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首先,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如材料力学、机械力学、工程热力学等。

这些原理是机械设计的基础,能够帮助设计师理解各种力学和热力学现象,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计算。

其次,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元件和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

机械元件是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轴、齿轮、联轴器等。

机械设计基础教会设计师如何选择适当的元件类型、尺寸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它们的设计和计算。

此外,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常用的机械设计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CAE)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和优化。

机械设计基础会教导设计师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软件,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824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学科的基本教育内容,它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元件和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机械设计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后续的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局部自由度: 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
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优点:(1)面接触低副,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轻,寿命长,传力大。(2)低副易于加工,可获得较高精度,成本低。(3)杆可较长,可用作实现远距离的操纵控制。(4)可利用连杆实现较程。推程运动角δt;3远休止:从动件在远复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缺点:(1)低副离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远休止角δs;4回程:从动件由远离中心位置向中心位置运动的过中存在间隙,精度低。(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程。回程运动角δh;5近休止:从动件靠近中动功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整心位置停留不动。近休止角δsˊ;6行程:从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用 h 表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构成:整转示。7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S2与凸副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类型判定:(1)轮转角δ1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从动件位移
型:(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个构件(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 1 基圆: 以凸轮最小向径为半径作的圆,用
为(m-1)个。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rmin表示。2推程:从动件远离中心位置的过
速场合) 3、简谐运动规律:
动,这种位置我们称为死点γ=0。解决办法:?1)]
2?t
22 ?h?1??h?1?
cos(?1)v2?sin(?1)a2?2s2?
[1?cos(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大全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大全

机械设计第一部分;1.1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1.2.机器:有若干个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人为组合体,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代替人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1.3.机构:有若干哥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认定为组合体,再机器中起着改变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的作用。

1.4.构件:机器中的运动单元体。

1.5.零件:机器中的制造单元体。

1.6.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了工作能力。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裂,变形。

磨损。

打滑,过热,强烈振动。

1.7.工作能力: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

1.8.计算准则:针对各种不同的失效形式而确定的判定条件,主要有强度计算准则,刚度计算准则,耐磨计算准则和振动稳定性计算准则。

1.9.机械设计师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a.根据使用报告要求,选择零件的构建类型,b.根据工作要求,对零件进行受力分析 c.根据受力情况对零件进行应力分析 d.根据工作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材料 e.根据零件所受荷载,进行失效形式分析。

f.根据计算准则和设计方法选用计算公式。

g.根据数据确定零件的组要尺寸 h.绘制零件工作图2.1运动副:机构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服。

运动副分类:高副和低副(转动副,移动副)2.2机构运动简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的运动副,并按比例各运动副位置,表示机构的组成和传动情况。

这样绘制出的简图就称为运动简图。

2.3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步骤:a.分析构件和运动情况 b.确定构件数目,运动副类型和数目c.测量运动尺寸 d.选择视图平面 e.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4 绘制和使用机构运动简图应注意哪些:a.熟识常用的运动副的符号和表示 b.再机构运动简图中,应标出各运动副的位置机与运动有关的尺寸 c.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比例尺2.5自由度:机构的的自由度是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2.6约束: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3个自由度。

当它与另一构件组成运动副后,构件间的直接接触使某些独立运动受到限制,自由度减少。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以下是一些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构件:由若干个零件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齿轮、轴、联轴器等。

-自由度:机构具有的运动自由程度。

-原动件数:机构中驱动其他零部件运动的零部件数量。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

构件是运动的单元。

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

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机械中的零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零件,它在许多机械中都会遇到,如齿轮、螺钉、轴、弹簧等;另一类称为专用零件,它只出现在某些特定机械之中,如:汽轮机的叶片、内燃机的活塞。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低副分转动副和移动副固定构件(机架):用来支承活动构件(运动构件)的构件。

原动件(主动件):运动规律已知的活动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随原动件运动而运动的其余活动构件。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低副分转动副和移动副构件K,活动构件n=K-1,自由度总数3n,低副,高副,运动副约束总数2+计算平面自由度的公式:F=3n-2-压力角:作用在从动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α称为压力角。

传动角:习惯上用压力角α的余角γ(即连杆和从动摇杆之间所夹的锐角)来判断传力性能,γ称为传动角。

急回特性可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或称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即,与K一一对应,称为极位夹角。

越大,K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

死点:机构的这种传动角为0的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死点位置会使机构的从动件出现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现象。

曲柄:能绕机架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摇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摆动的连接杆。

铰链四杆机构分类:1曲柄摇杆机构两连架杆中一为曲柄一为摇杆。

2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曲柄。

3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摇杆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准则(要会指出曲柄还是摇杆)1若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另外两杆长度之和A若最短杆为机架,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B若最短杆对面杆为机架,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C若与最短杆相邻杆为机架,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其中最短杆为曲柄,其对面杆为摇杆)2若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另外两杆长度之和,无论取哪个杆作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问题及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问题及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问题及解答一、机器与机构(一)名词解释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2.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二)简答题:1.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机构不能作为传递能量的装置。

2.构件与零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构件运动的最小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3. 何谓标准件?它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试列举出五种标准件。

答: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通用性。

例如:螺栓、螺母、键、销、链条等。

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二、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一)名词解释1.强度极限:材料σ-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2.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3..塑性变形: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4..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5.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6.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7.许用应力: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8.安全系数:材料的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9.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10.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11.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12.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13.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14.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构:是由若干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而成。

构件:组成机构的运动单元。

零件:机器中不可分拆的基本制造单元。

常用机构:各种机械中普遍使用的机构。

通用零件:各种机械中普遍适用的零件。

平面机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所构成的运动副。

低副:面接触自由度(F):构件做独立运动的可能性。

约束:对构件独立运动所加的限制。

机架:机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它支撑着其他活动构件。

原动件:机构中按给定的运动规律独立运动的活动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随原动件运动的其余活动构件。

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F〉0且F=原动件个数。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1.采用低副连接,是面接触,故压强小,耐磨损,而且接触面为平面或圆柱面,容易制造并能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

2.容易实现转动和移动,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以及两者间的转换,还能满足构件若干给定位置或轨迹等运动规律的要求。

3.低副中存在的间隙不易消除,因而会降低运动精度,不适用于运动要求精确和高速的场合。

四杆机构有曲柄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取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的曲柄摇杆机构;取最小杆为机架的双曲柄机构;取最短杆的对边杆为机架的双摇杆机构。

)急回特性:指当原动件曲柄作等速转动时,从动件的平均速度和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不相同,后者比前者大。

止点位置:连杆与曲柄共线,传动角等于0,连杆加于曲柄的力恰好通过转动中心,因此无论作用力多大也不能推动曲柄转动的位置。

极位夹角:在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对应曲柄间的锐角。

摆角:曲柄在转动一周过程中两次与摇杆共线,摇杆间的夹角。

压力角+传动角=90度凸轮机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高副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从动件易于实现某种预期的较复杂的运动规律。

缺点:凸轮工作轮廓的加工较为复杂,而且和推杆之间为高副接触,易磨损,所以一般多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机械设计 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1.1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1.2.机器:有若干个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人为组合体,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代替人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1.3.机构:有若干哥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认定为组合体,再机器中起着改变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的作用。

1.4.构件:机器中的运动单元体。

1.5.零件:机器中的制造单元体。

1.6.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了工作能力。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裂,变形。

磨损。

打滑,过热,强烈振动。

1.7.工作能力: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

1.8.计算准则:针对各种不同的失效形式而确定的判定条件,主要有强度计算准则,刚度计算准则,耐磨计算准则和振动稳定性计算准则。

1.9.机械设计师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a.根据使用报告要求,选择零件的构建类型,b.根据工作要求,对零件进行受力分析 c.根据受力情况对零件进行应力分析 d.根据工作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材料 e.根据零件所受荷载,进行失效形式分析。

f.根据计算准则和设计方法选用计算公式。

g.根据数据确定零件的组要尺寸h.绘制零件工作图2.1运动副:机构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服。

运动副分类:高副和低副(转动副,移动副)2.2机构运动简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的运动副,并按比例各运动副位置,表示机构的组成和传动情况。

这样绘制出的简图就称为运动简图。

2.3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步骤:a.分析构件和运动情况 b.确定构件数目,运动副类型和数目 c.测量运动尺寸 d.选择视图平面 e.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4 绘制和使用机构运动简图应注意哪些:a.熟识常用的运动副的符号和表示 b.再机构运动简图中,应标出各运动副的位置机与运动有关的尺寸c.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比例尺2.5自由度:机构的的自由度是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2.6约束: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3个自由度。

当它与另一构件组成运动副后,构件间的直接接触使某些独立运动受到限制,自由度减少。

机械设计基础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基础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基础基本概念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制造工程的基础,通过系统性、全面性地讲解机械设计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初学者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机械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下面将从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定义、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机械设计基本计算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定义1.机器零件机器零件是指构成机器结构的原始构件,它们是按一定规定缺陷加工而成的,并通过连接、组合、固定等方式组成一定的构件。

2. 自动生成部件自动生成元件一般是指按照设计要求,由设备自动控制的设备或机床上加工完成的机器零件或零件组合。

3.铸造件铸造件是指由铸造厂使用铸造工艺生产的一系列复杂工艺的机器零件。

4.焊接件焊接件是指通过焊接的方法将两个机器零件、杆或板组合成整体,它具有焊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广泛用于各种机器和结构中。

5.锻造件锻造件是指机械零件通过高温、高压等复杂工艺处理得到的一种机械零件。

二、机械设计基本原理1.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指机械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对成本的控制等,对于机械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目标的制定需要明确,而且要准确详细。

2.材料选择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材料、强度、密度等特性不同,从而也会影响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3.构件选择在机械设计中,构件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构件主要应用在不同的机器上,选择正确的零件可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4.动力峰值动力峰值指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力或扭矩值。

在机械设计中,必须确定动力峰值,才能确保机器正常运行。

5.强度分析强度分析是机械设计的重要部分。

强度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强度分析和动态强度分析。

静态强度分析主要是对机械零件在单次受力作用下的强度进行分析,而动力强度分析主要是在机械零件长期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震动和冲击等复杂情况下的强度分析。

6.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制定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包括机械结构的形式、尺寸、工艺、工作原理、配件等,所有元素都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的设计方案。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是指在机械设计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从宏观角度来看,机械设计是指将物体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

而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则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

首先,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了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等内容。

在设计一个机械装置时,设计师首先要明确所使用的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如强度、硬度、韧性等。

这需要设计师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指标,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材料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机械构件的设计原理和制图方法。

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机械构件的结构设计原理,比如轴、轮、齿轮等。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掌握机械制图的规范和方法,以便准确、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方便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和组装。

此外,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到机械传动、机构设计、机械原理等内容。

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机械传动形式和其工作原理,以便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掌握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比如滑块机构、连杆机构等,以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机械结构。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是设计师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

通过对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构件设计原理、机械传动等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总结第三章: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1、杆长条件: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2、最短杆是连架杆或机架。

(组成周转副的两杆中必⼀个是最短杆)压⼒⾓:在不计摩擦⼒、重⼒、惯性⼒的条件下,机构中驱使从动件运动的⼒的⽅向线与从动件上受⼒点的速度⽅向线所夹的锐⾓。

极位夹⾓: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时曲柄之间所夹锐⾓称为极位夹⾓急回运动:在曲柄等速回转的情况下,摇杆往复摆动速度快慢不同的运动,称为急回运动死点位置:指从动件的传动⾓=0°(或=90°)时机构所处的位置。

(不考虑构件的重⼒、惯性⼒和运动副中的摩擦⼒的影响)死点位置的克服办法:(1)利⽤飞轮惯性来克服死点位置(2)利⽤机构错位排列法来克服死点位置。

第四章:从动件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及加速度的变化率(跃度j)随时间t 或凸轮转⾓φ变化的规律。

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线图来表⽰,是凸轮设计的依据。

从动件在运动起始位置和终⽌两瞬时的速度有突变,故加速度在理论上由零值突变为⽆穷⼤,惯性⼒也为⽆穷⼤。

由此的强烈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在运动规律推程的始末点和前后半程的交接处,加速度虽为有限值,但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理论上为⽆穷⼤。

由此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除要考虑刚性冲击与柔性冲击外,还应该考虑各种运动规律的速度幅值、加速度幅值及其影响加以分析和⽐较。

对于重载凸轮机构,应选择值较⼩的运动规律;对于⾼速凸轮机构,宜选择值较⼩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互相啮合的⼀对齿轮,在任⼀位置时的传动⽐,都与其连⼼线O1O2被其啮合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成反⽐。

这⼀定律称为: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渐开线的性质:(1)NK = N K0,(2) 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切于基圆的直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法线。

与基圆的切点N为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中⼼,⽽线段NK 是渐开线在点k处的曲率半径。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复习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复习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一、名词解释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2.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自由构件在平面内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

8.约束: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

9.运动副:构件之间的接触和约束,称为运动副。

10.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1.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2.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3.屈服极限:材料在屈服阶段,应力波动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以σs表示。

14.强度极限:材料σ-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15.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16.塑性变形: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17.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18.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19.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20.许用应力: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21.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22.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23.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24.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25.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26.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27.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8.轴力: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问题及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问题及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问题及解答《机械设计基础》问题及解答⼀、机器与机构(⼀)名词解释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具的统称。

2.机器:是执⾏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零件组成,能独⽴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批量制造的常⽤零件。

(⼆)简答题:1.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机构不能作为传递能量的装置。

2.构件与零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构件运动的最⼩单元,⽽零件是制造的最⼩单元。

3. 何谓标准件?它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试列举出五种标准件。

答: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批量制造的常⽤零件。

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通⽤性。

例如:螺栓、螺母、键、销、链条等。

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周期。

⼆、静⼒学与材料⼒学(⼀)名词解释1.强度极限:材料σ-ε曲线最⾼点对应的应⼒,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应⼒。

2.弹性变形:随着外⼒被撤消后⽽完全消失的变形。

3..塑性变形:外⼒被撤消后不能消失⽽残留下来的变形。

4..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5.断⾯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积,A1为试件断⼝处⾯积。

6.⼯作应⼒:杆件在载荷作⽤下的实际应⼒。

7.许⽤应⼒:各种材料本⾝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应⼒。

8.安全系数:材料的极限应⼒与许⽤应⼒之⽐。

9.正应⼒:沿杆的轴线⽅向,即轴向应⼒。

10.剪应⼒:剪切⾯上单位⾯积的内⼒,⽅向沿着剪切⾯。

11.挤压应⼒:挤压⼒在局部接触⾯上引起的压应⼒。

12.⼒矩:⼒与⼒臂的乘积称为⼒对点之矩,简称⼒矩。

13.⼒偶:⼤⼩相等,⽅向相反,作⽤线互相平⾏的⼀对⼒,称为⼒偶14.内⼒:杆件受外⼒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第零章绪论1.机器: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

原动机:将其他形式的能量变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工作机: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者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机器2.机器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

3.机械设计基础主要是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4.机械设计是指规划和设计实现预期功能的新机械或者改进原有机械的性能。

5.设计机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使用性能,安全,可靠耐用,经济,符合环保要求。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自由度:构件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2.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3.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转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在平面内相对转动,这种运动副称为转动副。

移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沿某一轴线相对移动,这种运动副称为转动副。

4.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5.机构运动简图:表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关系的简化图形。

6.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用转动副连接就形成了复合铰链。

7.局部自由度: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的出现可以减少磨损。

8.虚约束:重复而对机构不起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

虚约束对运动不起作用,但可以增加机构的刚性或使构件受力均衡。

9.瞬心:平面内做相对运动的两个构件,在任一瞬时,其相对运动可以看作是绕某一重合点的转动,该重合点称为速度瞬心,简称瞬心。

瞬心是两构件上绝对速度相同的重合点。

如果两构件均为运动的,则其为相对瞬心。

如果有一个静止,则其瞬心为绝对瞬心。

10.三心定理:作相对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这三个瞬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全部用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2.整转副: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能做整周相对运动,该运动副称为整转副,否则称为摆转副。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总结第三章: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1、杆长条件: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2、最短杆是连架杆或机架。

(组成周转副的两杆中必一个是最短杆)压力角:在不计摩擦力、重力、惯性力的条件下,机构中驱使从动件运动的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受力点的速度方向线所夹的锐角。

极位夹角: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时曲柄之间所夹锐角称为极位夹角急回运动:在曲柄等速回转的情况下,摇杆往复摆动速度快慢不同的运动,称为急回运动死点位置:指从动件的传动角=0°(或=90°)时机构所处的位置。

(不考虑构件的重力、惯性力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力的影响)死点位置的克服办法:(1)利用飞轮惯性来克服死点位置(2)利用机构错位排列法来克服死点位置。

第四章:从动件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及加速度的变化率(跃度j)随时间t 或凸轮转角φ变化的规律。

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用线图来表示,是凸轮设计的依据。

从动件在运动起始位置和终止两瞬时的速度有突变,故加速度在理论上由零值突变为无穷大,惯性力也为无穷大。

由此的强烈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在运动规律推程的始末点和前后半程的交接处,加速度虽为有限值,但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理论上为无穷大。

由此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除要考虑刚性冲击与柔性冲击外,还应该考虑各种运动规律的速度幅值 、加速度幅值及其影响加以分析和比较。

对于重载凸轮机构,应选择 值较小的运动规律;对于高速凸轮机构,宜选择值较小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互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在任一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其连心线O1O2被其啮合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成反比。

这一定律称为: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渐开线的性质:(1)NK = N K0,(2) 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切于基圆的直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法线。

与基圆的切点N为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中心,而线段NK 是渐开线在点k处的曲率半径。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一、名词解释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2.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自由构件在平面内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

8.约束: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

9.运动副:构件之间的接触和约束,称为运动副。

10.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1.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2.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3.屈服极限:材料在屈服阶段,应力波动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以σs表示。

14.强度极限:材料σ-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15.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16.塑性变形: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17.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18.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19.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20.许用应力: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21.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22.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23.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24.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25.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26.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27.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8.轴力: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分支,它包括了机械元件、机械装配和机械系统的设计。

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决定了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材料选择、机械传动、机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根据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把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最终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性能优良、寿命长的机械产品。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运动学和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原理,才能设计出满足技术要求的机械产品。

二、材料选择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材料的机械性能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机械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材料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屈服点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机械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材料的选择原则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经济合理、易于加工和制造等。

通常情况下,常用的机械材料有钢、铝合金、铜合金、塑料等。

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充分考虑上述原则,选取最适合机械产品的材料。

三、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1.机械传动系统的类型机械传动系统是机械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包括了各种传动装置、传动链条、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不同类型的机械传动系统适用于不同的机械产品,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系统。

2.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原则在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如传动效率高、噪音低、运行平稳、寿命长等。

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考虑这些原则,结合具体的机械产品需求,设计出性能优良的传动系统。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基础进行概述。

一、机械设计的定义机械设计是指将机械产品的功能需求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并使其能够在工程和制造环境下正常运行的过程。

机械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制造成本、材料选择等因素,并运用相应的设计工具和软件进行设计。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1.功能性原则:机械产品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其功能性,即产品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预期的功能。

2.可靠性原则:机械产品需要在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下保持高可靠性,设计中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

3.可制造性原则:设计的产品需要能够在实际的制造环境中进行批量生产,并便于组装和维修。

4.成本效益原则:机械产品的成本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材料和加工成本,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机械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和环节,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机械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了解用户的特殊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

2.产品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和创新点。

可以通过手绘草图、三维模型等方式表达设计概念。

3.详细设计:在产品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细化设计,并进行功能分析和计算。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工艺和结构形式。

4.工程图纸设计:根据详细设计结果,制作工程图纸,包括零件图、装配图和总图等。

工程图纸是指导产品制造和组装的重要依据。

5.模型制造和测试:根据工程图纸,制造产品的样件或原型,并进行功能测试和实验验证。

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

6.批量生产:在样件或原型通过测试后,可以进行产品的正式生产。

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2。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
5。

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7。

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自由构件在平面内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

8.约束: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
9.运动副:构件之间的接触和约束,称为运动副。

10.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1.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2。

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3.屈服极限:材料在屈服阶段,应力波动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以σs表示。

14.强度极限:材料σ-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15。

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16。

塑性变形: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17。

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18.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19.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20。

许用应力: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21。

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22.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23。

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24.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25。

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26.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
27.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8。

轴力: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29.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30.应变:ε=Δl/l,亦称相对变形,Δl为伸长(或缩短),l为原长。

31。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32.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33。

刚度: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4.稳定性:受压细长直杆,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其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35。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在表面压出凹陷印痕的能力。

36.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破坏能力的指标.
37.弹性系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8.虎克定律:在轴向拉伸(或压缩) 时,当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伸长(或缩短)Δl与轴力N及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A成正比。

39。

重心:整个物体的重力是物体每一部分重力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40。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拉(压)杆的实际工作应力必须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应力。

41。

剪切强度条件:为了保证受剪构件在工作时不被剪断,必须使构件剪切面上的工作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42。

挤压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构件局部受挤压处的安全,挤压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43。

圆轴扭转强度条件:保证危险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44。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梁的安全,应使危险点的应力即梁内的最大应力不超过材料许用应力。

45.中性层:在伸长和缩短之间必有一层材料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这个长度不变的材料层称为中性层。

46。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47.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起重机必须在各种不利的外载作用下,抵抗整机发生倾覆事故的能力,称为塔式起重机的整机稳定性。

48.空间力系:物体所受力系的各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此力系称为空间力系。

49.自锁:当主动力位于摩擦锥范围内,不论主动力增加多少,正压力和磨擦力的合力与主动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不会产生滑动,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50.功:当力的作用点或力矩作用的物体在其作用方向发生线位移或角位移时,力或力矩就要作功。

功率:力或力矩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

5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52.位移:表示动点几何位置的变化。

路程:动点沿轨迹运动时在给定时间内累计的轨迹弧长.
53。

速度合成定理: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牵连速度和相对速度的矢量和。

54.刚体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各个质点的质量与该质点到轴线距离平方成正比。

55.刚体的平面运动:当刚体运动同时包含平动和在平动平面内的转动时,即为刚体的平面运动.
56。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当机构给定主动件运动规律的数目等于自由度数时,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57。

死点位置:当曲柄摇杆机构的连杆和从动件共线时,即为死点位置。

58。

急回性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摇杆往复摆动时所需时间一般并不相同,要求返回空行程明显快于工作行程。

59。

凸轮基圆:凸轮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作的圆.
60.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从动件一个工作循环的位移时间曲线.
61。

间歇运动机构:指专用于产生从动件间歇运动的机构.
62。

弹性滑动:带具有弹性,紧边拉力大,应变大,松为拉力小,应变小。

当带由紧边侧进入主动轮到从松边侧离开主动轮有个收缩过程,而带由进入从动轮到离开从动轮有个伸长过程。

这两个过程使带在带轮上产生弹性滑动。

63。

打滑:由于张紧不足,摩擦面有润滑油,过载而松弛等原因,使带在带轮上打滑而不能传递动力。

64.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一对定速比传动齿轮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始终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定点。

65.节点:啮合线与两轮连心线的交点必是定点,即为节点。

66。

节圆:过节点作一对相切的圆,称为节圆.
67.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乘模数的圆,称为分度圆。

68。

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的模数必须相等;两齿轮的压力角必须相等。

69。

连续传动的条件:一对齿轮必须满足正确啮合条件,而且重合度ε>1。

70.根切现象: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齿数太少,刀具会把轮齿根部齿廓多切去一部分,产生根切现象。

69。

变位齿轮:采用齿轮刀具变位的方法,即把齿条刀具的中线移动一段距离,加工出来的齿轮。

70。

蜗杆传动的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主平面。

71。

轮系:机械传动系统中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

72.定轴轮系:轮系齿轮轴线均固定不动,称为定轴轮系.
73。

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绕其他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74.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压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75。

静压传递原理:液压系统可看成密闭容器及静止液体,当一处受到压力作用时,压力通过液体传到连通器中的任意点,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压力总是垂直作用在容器的内表面上,这原理称为静压传递原理。

76.螺纹公称直径:螺纹大径.
77。

心轴: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78.传动轴:仅传递扭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79.转轴: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称为转轴.
80。

轴承的接触角:滚动体与外圈滚道接触点的法线与轴承回转半径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 81。

弹簧的特性曲线:表示弹簧载荷和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

82。

弹簧刚度:弹簧的载荷增量与变形增量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