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究与应用》第五章,主题为“身高比一比”。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了解和感知身高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身高的能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身高的差异。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身高比较的任务。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优势和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身高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难点: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身高比较的任务,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测量身高的尺子、记录身高的表格、贴纸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自己的身高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站在墙边,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在表格上。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张身高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上的身高差异。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身高的高低、长短等。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成小组,互相测量身高,并用语言描述身高差异。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测量方法和描述方式。

4. 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共同完成身高比较的任务。

教师提供贴纸作为奖励,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身高比一比1. 身高的高低2. 身高的长短3. 身高的差异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测量家人的身高,并用语言描述身高差异。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测量和比较身高的活动?他们是否能够用语言描述身高差异?是否有幼儿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困难?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身高的影响因素,如遗传、营养等。

也可以组织一次身高知识竞赛,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身高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世界》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身高,学习如何比较身高,了解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身高是一种身体特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身高。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比较身高,并能进行基本的身高比较。

3. 了解身高与年龄、营养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关注身体健康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高比较的方法,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身高,进行简单的身高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米尺、直尺。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谁更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身高的差异。

2. 讲解身高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身高尺、米尺等工具,引导学生认识身高,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身高。

3. 学习身高比较方法(10分钟)(1)教师演示使用米尺、直尺进行身高比较的方法。

(2)学生分组,用米尺、直尺进行身高比较,并记录结果。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身高是1米,小红的身高是1.2米,小华的身高是0.9米。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比较一下他们的身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强调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5.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高概念2. 身高比较方法3. 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身高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与家人或同学比较身高,填写身高比较表格。

2. 答案:(1)学生完成身高测量,记录结果。

(2)身高比较表格如下:姓名身高(米)甲 1.2乙 1.0丙 0.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身高的概念和比较方法,以及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1. 教案概述
1.1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到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3.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
1.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身高测量方法;
3.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1.3 教学重点
1.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测量身高的方法。

1.4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思考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2. 教学过程
2.1 导入环节
利用不同的身高让学生感受身高的差异,让学生思考身高的重要性。

2.2 正文环节
1.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这个环节能够通过简单的例子来让学生认识到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身高测量方法:
这个环节可以利用测量尺等工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测量自己和同学的身高,并进行身高比一比的运算。

3.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丰富的活动来让他们意识到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例如,按照身高排队,显示身高数据等等。

2.3 结束环节
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意识到身高比一比的应用和身高测量方法。

3.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上,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比较轻松易懂。

测量身高的方法需要学
生利用测量尺等工具来操作,因此,需要老师讲解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

在身高比一比的应用上,进行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身高数据进行比较和排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需要加强的是让学生思考身高比一比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选择足以测量身高的工具。

2.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并记录数据。

3.能在小组内进行身高比较并进行数据分析。

4.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释。

二、教学内容1.工具和技能:尺子、量角器的使用。

2.测量身高:认识各种测量身高的方法。

3.身高比较:分组比较身高,小组内讨论身高数据。

4.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展示身高数据。

5.知识推断:探究身高与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打破冰通过简单的活动打破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学习知识1.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展示工具,让学生认识和选择测量身高所需的工具和技能。

2.让学生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进一步了解身高数据的组织和分析。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比较身高数据,讨论数据的含义和展示方法。

3. 培养技能1.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对自己的身高进行测量,同时也可以测量同桌或身边的同学。

2.学生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将数据通过制作柱状图或折线图进行展示。

3.学生使用所学知识推断和解释观察到的数据。

4. 总结归纳1.让学生回归教学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做一个总结。

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地测量身高和记录数据。

2.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比较身高数据,并利用图表展示身高数据。

3.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释。

五、教学延伸1.让家长一起参与,可将此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的介入。

2.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如数学辅助测量、语文辅助撰写实验报告。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9篇)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9篇)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篇1教学目标: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教学准备: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

(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

)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名称:身高比一比教案时间:1课时(40分钟)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高。

2. 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1. 板书:身高比一比2. 身高测量工具:尺子、卷尺3. 名牌或贴纸,用于写上学生的名字4. 身高比一比的数据表格教学过程:引入活动(3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身高的概念,征求他们对身高的看法,了解学生对身高的认知。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班上谁最高?”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身高的观察和判断。

探究活动(25分钟):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身高。

2. 小组成员依次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进行测量。

3. 将每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在数据表格上。

4. 小组内成员比较身高的高低,找出最高的学生和最矮的学生。

讨论总结(7分钟):1. 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汇报最高和最矮学生的身高。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身高的人呢?身高和什么因素有关?3. 引导学生探究身高与基因、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人类身高分布的特点。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身高差异较大的成员,以他们的身高为基准,测量和比较其他组员的身高。

2. 小组成员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总结出比较身高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探究活动,总结了解身高的重要性和测量身高的方法。

2. 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测量和比较身高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身高的差异,认识到不同人的身高是因为基因、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量的比较》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身高这一量的概念,学会比较身高,并能够运用比较结果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身高的概念,理解身高是一个可以比较的量。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方法,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高,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运用身高比较结果,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身高比较的方法,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推理。

重点:掌握身高的概念,学会比较身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测量尺、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小木棒、绳子、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观察队伍中的身高差异。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站得高,有的站得低呢?”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等教具,讲解身高的概念。

讲解身高比较的方法,如直接比较、工具比较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身高测量尺,演示如何测量身高。

讲解如何用比较结果进行简单推理。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用小木棒、绳子、直尺等学具,测量自己与同伴的身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及比较方法。

2. 身高比较的简单推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人或同伴的身高,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身高。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运用身高比较结果,进行简单推理。

答案:例如,同伴A比同伴B高,那么同伴A的脚可能比同伴B的脚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身高现象,如植物的高低、建筑物的不同高度等,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依据教材第五章《比一比,量一量》中的第二节“身高比一比”。

内容主要涉及对身高的观察、比较和简单的测量,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认识和了解身高的概念,同时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幼儿能够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比较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幼儿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不同物体的长短,并能够将此方法应用于测量同伴的身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对自我和同伴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运用比较的方法测量身高。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准确地进行测量,并能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测量带、身高墙贴、磁性教具等。

2. 学具:小木棒、绳子、标记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通过比较身高选择合作伙伴。

提问:“为什么你们会找和自己身高相近的朋友呢?”引导幼儿思考身高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身高墙贴,讲解身高的测量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和测量带进行身高比较。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小木棒和绳子进行小组内身高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4. 小组合作(10分钟)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其他组员用自制的测量工具测量代表身高。

记录测量结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中心主题:身高比一比2. 副比较与测量3. 内容简述:身高的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方法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家里的物品,比一比谁更高?答案示例:我测量了桌子,它比我的身高矮。

2. 家庭作业: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对测量方法的理解程度。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教案活动背景在大班科学教学中,身体的发育和生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身体生长的差异,我们安排了一次“身高比一比”的活动。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懂得不同的运动习惯、营养和生活环境等都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活动准备与实施活动准备•准备一系列有关身体生长的图书,如《我是谁》、《成长日记》等;•准备一个身高测量仪;•准备一张大的纸板,用于记录幼儿测量数据;•准备七个装满不同物品的盒子,例如石头、泡沫、球等;•准备纸和笔。

活动实施1.引导幼儿进行班内身高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大纸板上。

2.放置七个盒子,并邀请幼儿一个一个地从盒子中选取一个物品,然后将物品按照自己的喜好放到纸板上的相应位置上。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多高的人比较容易拿重的东西?高矮与体能和健康有什么关联?3.在幼儿记录完所有数据之后,老师可以将他们的身高与物品的分布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引导幼儿提出各种不同的结论,例如:跑步会使人变高;吃蔬菜水果会帮助促进身体的生长等等。

4.结束活动后,老师可以与幼儿讨论所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到生长与生活习惯、营养等因素的关系。

教学反思在此次科学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学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真相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同时,收集测量数据的过程也能够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分类、组织信息,提高观察和比较物品特征的能力。

此外,安排本活动也能够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的课程内容,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动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意味着其科学性和严谨性。

因为结论是根据活动中测量的数据和幼儿们的经验、想象力以及解释方式来标定的,不同的幼儿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让幼儿用科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科学菌落的应用与局限性。

大班科学教案比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教案比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教案比身高比一比一、引言在大班科学教学中,引入身高比一比这个实践性活动,不仅是让孩子从身体的特征入手,了解每个人的身高差异,更是让孩子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测量和分析等科学素养。

通过这个实践性活动,既能增强孩子的数学能力,又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二、目标1. 培养孩子对身高差异的观察能力;2. 培养孩子测量身高的技能;3. 培养孩子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 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1. 学习型环节(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猜测不同人的身高差异。

(2) 提问:教师提问孩子们如何测量身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回答。

(3) 探究:教师带领孩子了解身高测量的方法,如用直尺或卷尺等工具,让孩子们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测量。

(4) 实践:孩子们分成小组,相互帮助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2. 比较分析环节(1) 数据整理:教师带领孩子们将测量结果整理出一份数据表格,记录每个同学的身高。

(2) 分组讨论:孩子们在小组内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类讨论,找出身高相近的同学,形成小组。

(3) 图表制作:每个小组根据测量数据制作一个柱状图或折线图,将每个小组的身高差异形象化。

(4) 比较分析: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小组的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身高的差异和规律。

3. 结论阐述环节(1) 结果总结: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身高比一比的结果,例如哪个小组的身高最高,哪个小组的身高最低等。

(2) 规律发现: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身高与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身高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3) 结论阐述: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果的阐述和表达。

四、教学特点1. 实践性强:通过测量身高、比较分析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2. 合作性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身高比较,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身高比一比”。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身高的差异,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理解身高测量方法,学会使用直尺等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认识到身高的个体差异。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认识到身高的个体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身高测量仪、教学课件。

学具:幼儿用直尺、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观察彼此的身高差异。

提问:“为什么我们站在一起,有的高,有的矮呢?”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身高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讲解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强调测量时要注意的事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用直尺测量组内同学的身高,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讨论与分析(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测量结果,讨论身高的个体差异。

引导幼儿思考: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对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身高比一比2. 身高测量方法3. 身高个体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用直尺测量家人的身高,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身高测量方法,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长度,学会用直尺进行测量,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身体的变化》,具体内容为“身高比一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并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身高的概念,了解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方面。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尺子、绳子等)进行比较,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工具进行比较,并准确描述比较结果。

重点: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绳子、贴纸等。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根绳子、若干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幼儿到讲台前,与教师比较身高。

(2)讨论:为什么他们的身高不一样?什么是身高?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身高的概念。

(2)展示如何使用尺子、绳子进行比较。

(3)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使用尺子、绳子进行比较。

(2)记录比较结果,并用语言描述。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1)每组汇报比较结果。

(2)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身高不一样?身高与什么因素有关?5. 游戏环节(5分钟)(1)身高排序游戏:幼儿按身高从矮到高站成一排。

(2)比比谁最高:邀请两位幼儿进行身高比赛。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2. 比较身高的方法3. 语言描述比较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比较身高,记录比较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身高的概念和比较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语言描述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讨论:身高与遗传、营养、运动等因素的关系。

(2)家庭作业:观察家人的身高,探讨身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后续活动:开展有关身体其他方面的比较活动,如体重、视力等。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健康成长》单元第二章节“身体的变化”。

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游戏,让幼儿认识和理解身高的概念,并能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差异。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身高这一身体特征,并理解身高会随着成长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学会用身高作为评价标准。

3. 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身高的概念,并能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身高作为评价标准,并在游戏中体会到身高差异带来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米尺、贴纸、画纸、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身高测量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请几位幼儿站起来,比较他们的身高,让幼儿观察身高差异。

2. 讲解身高概念(10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身高的概念,身高是身体的长度,是从脚底到头顶的距离。

3. 身高测量实践活动(10分钟):每个幼儿拿一份身高测量表,自行测量身高,并用彩笔在身高测量表上标记。

4. 比较身高差异(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站在一起,比较他们的身高,让幼儿观察和理解身高差异。

5. 身高比较游戏(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身高比一比的的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互相比较身高,并选出最高的小组成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身高概念、身高测量、身高比较、身高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测量家人的身高,并用彩笔在身高测量表上标记。

2. 答案:幼儿需提供家人的身高数据,并正确标记在身高测量表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需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幼儿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

2. 拓展延伸: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身高数据,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身高与健康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身高概念的认识和身高比较的实践操作展开。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科学探究》第四章《比较与测量》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身高的比较方法,了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使用工具测量并比较身高,理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身高比较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重点:掌握身高比较方法,了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测量工具(如直尺、软尺等)、教学图片。

2. 学具:每组一把身高尺、一把直尺、一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比较他们的身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身高比较的兴趣。

2. 教学活动(10分钟)(1)教师演示:使用身高尺测量两名幼儿的身高,并记录在黑板上。

(2)讲解身高比较方法:将幼儿分组,每组用直尺测量组内成员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3)幼儿操作:幼儿用直尺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在记录表上,与组内成员比较。

3. 例题讲解(5分钟)结合教材,讲解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分析。

4. 随堂练习(5分钟)① 教师出示教学图片,请幼儿比较图片中人物的身高。

②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为什么有些人高,有些人矮?”六、板书设计1. 身高比较方法:(1)直接比较:两人站立,比较身高。

(2)工具比较:使用身高尺、直尺等工具测量身高,进行比较。

2. 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用自己的身高尺测量家人或朋友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2)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身高,思考身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 答案:(1)略。

(2)身高的高低与遗传、年龄、营养等因素有关。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比较与测量》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用目测、排列、测量等方法比较身高;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知道身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差异。

2. 培养幼儿用目测、排列、测量等方法比较身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如目测、排列、测量等。

难点:让幼儿理解身高的概念,能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幼儿用书、卡片、磁性教鞭。

学具:直尺、绳子、幼儿用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身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身高的差异。

2. 目测比较(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身高不同的卡片,让幼儿通过目测判断哪张卡片上的人高。

3. 排列比较(5分钟)教师将全班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用排列的方法比较组内成员的身高。

4. 测量比较(10分钟)教师示范使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并指导幼儿用直尺或绳子测量自己的身高。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例题,讲解比较身高的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2. 比较身高的方法:目测、排列、测量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家庭成员的身高,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用直尺或绳子测量自己和好朋友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家庭成员身高比较图。

(2)自己和好朋友身高的测量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本节课中注意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课后可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身高调查”,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身高,还有哪些特征可以用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理解身高这一概念,并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学生的身高,学会用一些简单的单位(例如米、厘米、尺寸)来表达身高。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身高的概念和意义2.身高的量化表示3.身高比较和分组教学步骤1. 学生出示各自的身高首先,老师会要求学生排队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站好,然后让他们出示自己的身高。

在此过程中,老师会鼓励学生用一些简单的身高计量单位来描述他们的身高,并帮助学生理解身高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

2. 组织身高比较活动接下来,老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用尺子和卷尺等工具来量测彼此的身高,并将结果记录在一个表格上。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组别,或者在组别中随机配对。

3. 制作身高柱状图根据记录下来的身高数据,老师将通过使用手工制作或者电脑绘图软件等方式,为学生制作一个身高柱状图。

在此过程中,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图表中标注出自己的身高和他们所属的组别,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高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4. 分析身高数据和寻找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身高柱状图,老师帮助学生寻找身高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并引导学生探讨一些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例如遗传、生活习惯、营养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一些有趣的身高数据,例如全球平均身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身高差异等,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教学评价在本节课中,老师将使用以下评价工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1.学生学习笔记或完成的练习题等2.学生在班内讨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3.学生参加身高比较和制作身高柱状图的表现和能力教学小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记录和比较身高数据,以及通过制作身高柱状图和讨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高概念和用简单的单位来量化身高数据。

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交流能力,同时也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幼儿园: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幼儿园: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尺子,尝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2.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测量方式。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难点:能够互相测量身高并进行比较三、活动准备:和保健医生联系,取得配合;测量用的尺子;记录纸和笔;四、活动过程:(一)队伍排一排——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排个队,从矮到高,请你们想办法比一比你和其他小朋友的身高,看看应该怎么排呢?这两个小朋友没办法比较谁高谁矮,我们能用什么工具来帮助他们准确地比较呢?(引出尺子)(尺子是量身高最精准的工具)(二)(1)了解尺子上的数字、短长刻度那你们认识尺子么?尺子上有什么?数字都一样么?是怎么变化的?(从小变到大)大、小代表什么?尺子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线条是一样长的么?这些线条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2)夹夹子你们在幼儿园量身高是谁给你们量的呢?(蒋老师)量身高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我从蒋老师那里拿到了三个小朋友上一次测量的身高,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个是谁(放入照片和名字)。

他的身高是多少呢?(待填充)谁能帮我在身高尺上把()夹出来?第二个小朋友是谁呢?那我们来看看他的身高是多少?他比()高还是矮?谁来快速地帮我找一下?第三个小朋友是谁呢?()那他们三个排队的话,谁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呢?那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来比赛,看谁夹得又快又准。

谁来?(请小朋友说出夹夹子的更简单的方法)有趣的事情不能我和个别小朋友做,我在你们的椅子里准备了班级里其他几个小朋友的身高数字,请你们来给这两个小朋友夹一夹身高,比较一下,哪个小朋友高一点。

(3)幼儿操作你夹的是谁的身高?他的身高是多少?你们谁拿到的小朋友的身高是比这个小朋友高的?是多少呢?(三)合作测量幼儿身高好了,那我们现在用这个方式,来给我们的小朋友从矮到高再来排一排吧。

我这里有很多不干胶,请你们三个人一组,互相帮助,给你的同伴测量身高,我们刚刚说过测量身高是怎么测的呢?那请你们一起合作来测量一下,然后把你的身高结果写在这张不干胶上,然后我们再来排个队吧!。

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活动目标:(一)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二)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已的比较方法。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难点:用绳子测量、比较身高。

活动准备:(一)和保健医生联系,取得配合。

(二)测量用的绳子和其他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的材料。

(三)记录纸和笔。

(四)幼儿用书第1册第25-27页。

活动过程:(一)比比谁高(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测量有一定的经验,而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自己到底有多高、班里的同伴谁高谁矮都有了探索的兴趣。

先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比较身高,从而引发他们对本活动的兴趣。

)1.测量身高方法多。

(1)今天我们来比比大家的身高,请你找个朋友想办法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鼓励幼儿结伴后用各种方法比较身高。

)(2)交流分享经验。

说说你和好朋友是怎样测量身高的。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如:背靠背站立后目测比较;躺下来后请其他同伴在地上画记号,再进行比较;使用教室里的身高尺图进行测量比较。

(二)绳子量身高(设计意图:使用绳子作为统一的活测量工具来测量和比较身高,让孩子们突破测量这一难点。

)1.量一量。

(1)这里有绳子,请每人拿一根,和你的朋友互相用绳子来量量身高吧!(幼儿使用绳子量身高:一名幼儿笔直站立,其他幼儿帮助把绳子从头顶垂落下来,到地面后在绳子的相应部位做上记号或者直接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2.比一比。

请一个组的小朋友把量出你们身高的绳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谁高谁矮。

(引导幼儿把记录身高的绳子一头对齐,排列在地板或者固定到墙面上,进行比较。

)3.高矮来排队。

把你们的绳子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排,然后你们也来排队!(每一组幼儿把绳子按顺序排列,再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让其他小组检查是否正确。

)4.谁最高?我们全班,谁的个子最高?(每个组选出自己组里最高的幼儿,再次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教学反思)-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活动目标一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二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已【大班健康教案:。

】的比较方法。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某天有个朋友告诉我,她觉得自己其实不爱孩子。

不爱孩子四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简直太奇怪了。

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个特别好的妈妈。

我身边好几个妈妈都把她当成育儿达人,买孩子用品都会先听她的意见。

但她自己心里感觉,对孩子的爱正在迅速消退。

她越来越容易对孩子发脾气,甚至越来越希望自己没有生过孩子。

有天下午,她家宝宝从小板凳上跌了下来,把膝盖磕破了。

听见孩子跌倒、哭泣,她第一感觉不是心疼,而是烦死了。

她走到孩子身边,看到孩子膝盖在流血,觉得更烦躁。

她一边极其不耐烦地帮孩子处理了伤口,一边威胁孩子:你以后再敢爬上凳子,摔死了我也不管。

晚上躺在床上想起这件事,她觉得自己好像太不像个妈妈了。

看见自己孩子受伤了,不是应该感觉难过吗?和孩子一起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身上像捆了无数条绳索,被拖着不断往前走。

她不敢告诉别人这种感觉,怕别人觉得她心理变态。

而且她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差每天很疲倦,早上醒来像睡了个假觉;觉得自己抵抗力在下降,常常感冒,嗓子疼;和别人讲话时常心不在焉,做什么事都没劲听完她的描述,我感觉她并不是什么心理变态,而是患上了在妈妈中常见的一种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

02很多人听说过产后抑郁症,但却不知道,相比于产后抑郁症,妈妈们更可能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

这种综合症被称为医学上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

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持续的、不明原因的疲倦感,怎么休息都不管用。

哪怕晚上已经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起来不久就觉得疲倦。

除了持续的疲倦,这种综合症还有以下常见症状: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常感觉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或者头晕;频繁或者反复嗓子疼,有点像感冒了(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感冒,所以才疲倦);淋巴肿大;抑郁。

某些人还会有以下症状:感觉自己生活在迷雾里;平衡性变差;容易过敏;肠易激综合征(腹泻或便秘但无病理性变化)盗汗;视力问题(对光敏感,视力模糊,眼干)其他情绪问题(易怒,情绪大起大落,焦虑,惊恐发作等)慢性疲劳综合症是如何在妈妈们身上发生的?一位专门研究母亲中的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心理学家VG发现,为人之母必须要做很多重复性的、缺乏价值感的琐屑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身高比一比》
活动目标(一)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二)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已的比较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难点:用绳子测量、比较身高。

活动准备
(一)和保健医生联系,取得配合。

(二)测量用的绳子和其他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的材料。

(三)记录纸和笔。

(四)幼儿用书第1册第205-27页。

活动过程
(一)比比谁高(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测量有一定的经验,而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自己到底有多高、班里的同伴谁高谁矮都有了
探索的兴趣。

先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比较身高,从而引发他们对本
活动的兴趣。


1.测量身高方法多。

(1)今天我们来比比大家的身高,请你找个朋友想办法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鼓励幼儿结伴后用各种方法比较身高。


(2)交流分享经验。

说说你和好朋友是怎样测量身高的。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如:背靠背站立后目测比较;躺下来后请其他同伴在地上画记号,再进行比较;使用教室里的身高尺图进行测量比较。

(二)绳子量身高(设计意图:使用绳子作为统一的活测量工具来测量和比较身高,让孩子们突破测量这一难点。


1.量一量。

(1)这里有绳子,请每人拿一根,和你的朋友互相用绳子来量量身高吧!(幼儿使用绳子量身高:一名幼儿笔直站立,其他幼儿帮助把绳子从头顶垂落下来,到地面后在绳子的相应部位做上记号或者直接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2.比一比。

请一个组的小朋友把量出你们身高的绳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谁高谁矮。

(引导幼儿把记录身高的绳子一头对齐,排列在地板或者固定到墙面上,进行比较。


3.高矮来排队。

把你们的绳子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排,然后你们也来排队!(每一组幼儿把绳子按顺序排列,再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让其他小组检查是否正确。


4.谁最高?
我们全班,谁的个子最高?(每个组选出自己组里最高的幼儿,再次进行比较。


(三)到底谁最高(设计意图:用标准的仪器进行测量,一方面是让幼儿获得关于自己身高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带幼儿到保健室,请保健医生使用测身高的仪器给每名幼儿进行测量,让幼儿用纸笔记录下自己的身高数据。

2.再来比一比。

医生为我们每个人测出了精确的身高数据,这次我们再来比比,全班小朋友到底谁最高?(共同比较数据,并在幼儿用书上记录下自己的身高和好朋友的身高,找出全班最高的幼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