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

合集下载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内分泌系统就像是一座复杂而精密的城市,每个腺体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维持着身体的平衡。

它通过激素这一“信使”来调节我们的代谢、情绪、成长和生殖等各个方面。

简单来说,内分泌就像是一个大指挥家,协调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的生活如同一场和谐的交响乐。

咱们先来聊聊内分泌腺体,这些小家伙们可真是不可或缺。

从脑部的垂体到脖子上的甲状腺,再到肾上腺和胰腺,每一个腺体都有它独特的角色和重要性。

你知道吗?垂体被称为“主腺”,它就像是一个总调度员,发出各种激素指令,影响着其他腺体的工作。

而甲状腺呢,负责制造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简单来说,就是决定你能不能高效地消耗能量,想想看,如果这个腺体出现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再说说胰腺,嘿,这家伙可是与糖尿病息息相关。

它负责分泌胰岛素,帮助我们身体吸收糖分,保持血糖的稳定。

要是胰腺工作不正常,血糖就会飙升,那感觉就像是坐过山车,时而高亢,时而低落,真是让人心慌。

而肾上腺则是身体的“应急处理中心”,在你面临压力时,会迅速释放激素,像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帮助你应对挑战。

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比如说,压力过大、饮食不当或者生活作息紊乱,都可能打乱这一切。

就像一个钟表,齿轮要精准运转,才能显示正确的时间。

倘若某个部分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受到影响,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了。

激素可谓是内分泌的主角,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功能。

比如,生长激素,顾名思义,主要负责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如果成年人也分泌过多,那就可能导致巨人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雌激素和睾酮则与性别特征和生殖相关,雌激素让女性更有女性魅力,睾酮则是男性的标志。

可别小看这些激素,它们的波动能影响情绪,甚至关系到你的心理健康。

许多人在经期前或更年期时,情绪波动较大,往往与激素变化有关,这时候真得多加关心自己,保持心情愉悦。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第四节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遗传为基础、病毒感染为诱因 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减少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肥胖或超重或其他原因所致胰岛素作用不敏感 遗传性β细胞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代偿能力受限
表现为:
甲状腺毒症(高代谢症候群) 伴有或不伴甲状腺肿大 伴有或不伴突眼 该病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女性发病率是男
性1~6倍
在老年和小孩甲状腺毒症可不明显或不典型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诱因:应激状态、严重躯体性疾病、口服过量 甲状腺激素、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血 糖升高性疾病
急性血糖紊乱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高血糖 高渗昏迷
皮脂腺腺癌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致慢性并 发症,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和寿命
促激素
外周靶腺体激素 把组织信号
肾上腺
性腺
甲状腺
机体内环境 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调节 垂体-甲状腺轴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主治医师 (内分泌学)-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总论(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内分泌学)-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总论(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内分泌学)-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总论1、用于甲状旁腺扫描的是A.IB.99mTCC.I间碘苄胍D.I-胆固醇E.MIBI2、用于嗜铬细胞瘤扫描的是A.IB.99mTCC.I间碘苄胍D.I-胆固醇E.MIBI3、用于上肾上腺皮质扫描的是A.IB.99mTCC.I间碘苄胍D.I-胆固醇E.MIBI4、测定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应取血三次,等量混合后测量较准确A.激素的脉冲式分泌B.免疫-内分泌调节C.下丘脑对内分泌的调控D.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向调节E.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5、地塞米松抑制试验A.激素的脉冲式分泌B.免疫-内分泌调节C.下丘脑对内分泌的调控D.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向调节E.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6、Addisson病的相关病因A.激素的脉冲式分泌B.免疫-内分泌调节C.下丘脑对内分泌的调控D.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向调节E.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7、蛋白质在体内合成和储存的形式是A.氨基酸B.脂肪C.蛋白质D.糖原E.脂肪酸8、糖类在体内合成和储存的形式是A.氨基酸B.脂肪C.蛋白质D.糖原E.脂肪酸9、脂类在体内合成和储存的形式是A.氨基酸B.脂肪C.蛋白质D.糖原E.脂肪酸10、必需氨基酸是B.苯丙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门冬氨酸11、婴幼儿所特有的必需氨基酸是A.组氨酸B.苯丙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门冬氨酸12、成人所特有的半必需氨基酸是A.组氨酸B.苯丙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门冬氨酸13、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A.组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门冬氨酸14、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A.组氨酸B.苯丙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门冬氨酸15、白化病的病因是A.膜转运异常B.合成酶缺乏C.羟化酶缺陷D.转移酶缺陷E.酪氨酸酶缺乏16、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A.膜转运异常B.合成酶缺乏C.羟化酶缺陷D.转移酶缺陷E.酪氨酸酶缺乏17、半乳糖血症的病因是A.膜转运异常B.合成酶缺乏C.羟化酶缺陷D.转移酶缺陷E.酪氨酸酶缺乏18、胱氨酸尿症的病因是A.膜转运异常B.合成酶缺乏C.羟化酶缺陷D.转移酶缺陷E.酪氨酸酶缺乏19、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病因是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铜代谢异常C.铁代谢异常E.嘌呤代谢异常20、贫血症的病因是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铜代谢异常C.铁代谢异常D.L啉代谢异常E.嘌呤代谢异常21、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是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铜代谢异常C.铁代谢异常D.L啉代谢异常E.嘌呤代谢异常22、血卟啉病的病因是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铜代谢异常C.铁代谢异常D.L啉代谢异常23、痛风的病因是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铜代谢异常C.铁代谢异常D.L啉代谢异常E.嘌呤代谢异常24、戊糖尿症的治疗A.替代治疗B.调节治疗C.食饵治疗D.组织移植E.无需治疗25、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A.替代治疗B.调节治疗C.食饵治疗D.组织移植E.无需治疗26、血友病的治疗A.替代治疗B.调节治疗C.食饵治疗D.组织移植E.无需治疗27、苯丙酮尿症的治疗A.替代治疗B.调节治疗C.食饵治疗D.组织移植E.无需治疗28、痛风的治疗A.替代治疗B.调节治疗C.食饵治疗D.组织移植E.无需治疗29、痛风的治疗A.别嘌呤醇B.青霉胺C.抗血友病球蛋白D.青霉素E.凝血酶30、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A.别嘌呤醇B.青霉胺C.抗血友病球蛋白D.青霉素E.凝血酶31、血友病的治疗A.别嘌呤醇B.青霉胺C.抗血友病球蛋白D.青霉素E.凝血酶32、需与细胞膜受体结合才发生效应的激素是A.血管加压素、胰岛素B.生长激素、三碘甲腺源氨酸C.前列腺素、盐皮质激素D.催乳素、1,25-二羟维生素D3E.血管加压素、糖皮质激素33、以下哪个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需要G蛋白的参与A.乙酰胆碱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生长激素34、在不同细胞可降解为多种激素的物质是A.胆固醇B.前胰岛素原C.前甲状旁腺素原D.包氨酸E.鸦片-黑素-促皮质素原35、作用于细胞核受体发挥作用的激素是A.前列腺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E.肾上腺素36、在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枢纽作用的组织是A.下丘脑B.神经垂体C.内分泌腺D.腺垂体E.垂体、门静脉系统37、以下属于下丘脑激素的是A.生长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黄体生成素D.生长激素释放激素E.促卵泡素38、可促进免疫应答的激素是A.性激素B.糖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前列腺素EE.肾上腺素39、需经过DNA转录、翻译等过程合成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甲状腺素E.甲状旁腺素40、以下有助于确定内分泌功能障碍病变部位的是A.影像学检查B.靶腺及上级腺体的激素测定C.有相应的典型症状和体征D.血液中相应激素水平的测定E.基础状态下,所影响的代谢物质的测定41、可动态测定腺体分泌情况的是A.上级腺体激素测定B.用促激素试验探测靶腺反应C.24小时尿中激素测定D.特异抗体测定E.激素基础水平测定42、下面属于内分泌障碍病因诊断的检查是A.核素扫描B.自身抗体检测C.CT、MRID.静脉导管检查E.激素水平测定43、关于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对神经系统进行调控B.介导免疫系统的调节C.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D.只对有其受体的细胞起作用E.可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44、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内分泌障碍的最佳方法是A.病理活检B.靶腺激素测定C.核素扫描D.激素代谢物的测定E.上级腺体激素的测定45、下面关于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A.治疗以根除病因为主B.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C.替代治疗为主D.治疗以预防为主E.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46、对内分泌功能减退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A.放射治疗B.手术切除增生组织C.化学治疗D.支持治疗E.替代治疗47、下面属于替代治疗的是A.他巴唑治疗Graves病B.甲状腺素治疗黏液性水肿C.米非司酮治疗Cushing综合征D.嗅隐亭治疗泌乳综合征E.米托坦治疗肾上腺皮质癌48、以下哪个器官不含内分泌组织A.肾脏B.心脏C.胃肠D.骨E.脑49、以下哪项检查不是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学检查A.白细胞染色体检查B.细针穿刺细胞病理活检C.受体功能研究D.激素受体抗体测定E.视野检查50、属于营养性疾病的是A.Cushing综合征B.糖尿病C.维生素D缺乏症D.肥胖症E.弥漫性肝损害51、每克碳水化合物能产热量是A.9.0kJ/gB.7.0kJ/gC.16.7kJ/gD.37.7kJ/gE.29.3kJ/g52、每克蛋白质能产生的热量是A.16.7kJ/gB.29.3kJ/gC.9.0kJ/gD.7.0kJ/gE.37.7kJ/g53、每克乙醇能产的热量是A.7.0kJ/gB.9.0kJ/gC.29.3kJ/gD.37.7kJ/gE.16.7kJ/g54、以下食品的生物效价从高到低为A.牛肉、牛奶、玉米、根类、豆类B.牛肉、牛奶、豆类、玉米、根类C.牛奶、牛肉、豆类、玉米、根类D.牛奶、牛肉、玉米、豆类、根类E.牛奶、豆类、牛肉、玉米、根类55、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B2B.维生素AC.维生素B12D.维生素B6E.维生素C56、维生素D3前体,在下列哪个部分形成A.脾B.肝C.肾D.胰E.皮肤57、以下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KB.维生素DC.维生素CD.维生素BE.维生素A58、以下不是维生素的是A.泛酸B.B族维生素C.生物素D.叶酸E.肌酸59、以下属于维生素的是A.脂肪酸B.三磷酸腺苷C.氨基酸D.生物素E.肌酸60、原发性营养失调的原因有A.单纯性肥胖症B.肿瘤晚期C.肥胖症D.消化道疾病E.肾病综合征61、苯丙酮尿症的最佳确诊时间是A.出生后5周B.出生后3周C.出生后1周D.出生后4周E.出生后2周62、对中间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代谢产物的质和量控制B.代谢产物可被机体重新储存或重新利用C.受酶激素、神经内分泌的调节D.受基因控制E.代谢产物均以水、二氧化碳排出体外63、人每日所需的能量是A.体力活动所需能量B.以上都包括C.生长、发育所需能量D.消化、吸收所需能量E.基础能量64、营养疾病和代谢疾病的特点是A.与环境因素无关B.目前无治疗方法C.早期治疗,病理也不可逆转D.有的疾病完全无害E.与年龄、性别无关65、下述激素中是甾体激素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甲状腺激素E.前列腺素66、在内分泌疾病功能减退中首选的治疗是A.对症治疗B.病因治疗C.替代治疗D.支持治疗E.放疗及化疗67、下述激素不是肾脏产生的激素的是A.肾素B.前列腺素C.二羟维生素DD.促胰液素E.缓激肽68、对于生长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理水平可加强葡萄糖的利用B.促进脂肪的合成C.加速蛋白质的合成D.过量时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E.促进骨、软骨、肌肉的分裂增殖69、神经内分泌细胞指的是A.神经垂体B.腺垂体C.下丘脑D.垂体门脉系统E.胰岛的C细胞70、内分泌疾病诊断中,往往首先易于确定的是A.病因诊断B.病理诊断C.功能状态D.细胞学E.物理诊断发现71、内分泌疾病激素替代治疗原则是A.服药至青春期可停药B.症状缓解即可停药C.女病人妊娠哺乳期应停药D.患有其他急性病时停药E.终生服药。

内分泌总论

内分泌总论

内分泌总论1、概述,内分泌学的发展,激素的作用机制,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

2、内分泌病的分类,内分泌病的诊断原则,内分泌病的防治原则。

[概述]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及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或细胞(心、肾、脑等)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主要是通过各种激素,调节体内的代谢过程、各脏器的功能、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等生理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分泌学的发展]由腺体内分泌学研究发展到组织内分泌学研究,至目前的分子内分泌学的研究。

临床内分泌学与临床各科的关系,与前期基础学科的联系。

[激素的分类与生化] (1)肽类激素:激素前体(蛋白质肽)——活性激素。

如胰岛素(2)氨基酸类激素:T3、T4(3)胺类激素: 肾上腺素、多巴胺(4)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的作用机制]阐述激素-细胞膜受体-第二信使的作用机制,介绍G蛋白在其中的作用;阐述激素-细胞内受体-mRNA的作用机制,介绍热休克蛋白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一、9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ADH、催产素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内分泌腺的激素也可调节下丘脑及神经系统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指下丘脑、垂体、与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负反馈、正反馈三、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可促进一些激素的分泌,如白细胞介素-1和2可促进CRH、ACTH、皮质醇、PRL等分泌。

内分泌激素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如糖皮质激素可全面抑制淋巴因子合成及其效应等。

[内分泌病的分类]1、按功能可分为亢进、减退与正常;2、按病变的部位分类:原发性:发生在腺体本身继发性:继发于上一级的调节组织,如垂体功能减退所致的甲减[内分泌病诊断原则]强调以临床症群为主要诊断依据;概括介绍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一、功能诊断: 1、典型症状和体征。

2、实验室检查(1)代谢紊乱证据:如血糖增高提示胰岛功能有问题。

(2)激素水平测定:如血浆GH、PRL、ACTH、INS、T3、T4、 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等测定。

内分泌疾病总论

内分泌疾病总论
肿瘤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病因治疗
内分泌疾病典型外貌
侏儒症 肢端肥大症
甲亢
巨人症
皮质醇增多症
Addison病
呆小症
谢 谢!
蛋白磷酸化
磷酸化介导的生物作用
酶活性增强或抑制;DNA和RNA 合成;蛋白合成;膜功能:葡萄糖、 氨基酸转运;细胞生长和分化
图7-1-1 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非磷酸化介导的 生物作用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质或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视黄酸
二聚体 类固醇反应元件-转录因子
细胞质 结合
类固醇
激素的分类
按产生的部位分: 下丘脑的神经激素
ADH,催产素
释放激素
下 丘 脑 释 放 激 素 : TRH , GnRH,CRH,GHRH,PRF
下 丘 脑 释 放 抑 制 激 素 : GHIH , PRL-IF
激素的分类
垂体激素 GH,PRL,LH,FSH,TSH,ACTH
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T3,T4 甲状旁腺:PTH 肾上腺: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 性腺:T,DHT,E , P 肝脏:IGF 肾脏:1,25(OH)2D3 胰腺:胰高糖素,胰岛素,生长因素
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预防:如缺碘性甲状腺肿、 sheenhan syndrome 功能亢进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抑制激素合成分泌 ,如奥曲肽、溴隐亭、 赛庚啶、 酮康唑、抗甲亢药
米非司酮----阻断糖皮激素受体 酚妥拉明----阻断a受体 其他化疗
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功能减退治疗措施: 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 或补充治疗(substitution therapy) 内分泌腺组织移植

第一章 内分泌总论

第一章 内分泌总论

二、功能亢进的原因 1.内分泌腺肿瘤(或增生) 2.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3.激素代谢异常 4.医源性
三、激素的敏感性缺陷
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临床上多表现为功能减退或正常,激素水平异常 升高。(假性甲旁减、肾性尿崩症)
诊断标准



一、功能诊断 二、病理诊断 三、病因诊断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总论
欧阳金枝
学时数:1学时
讲授目的和要求
1.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生理和生化的理论基础。
2.掌握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诊断标准
治疗
概 述

内分泌系统 组成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肾上腺 胰岛泌动态试验 1)兴奋试验 2)抑制试验 3)激发试验 4)拮抗试验 5)负荷试验 ACTH、TRH 地塞米松、T3、可乐定 胰升血糖素 胰岛素低血糖 安体舒通、Regitin 葡萄糖
二、病理诊断 病变部位和性质





1.影像学检查 CT 、MRI、蝶鞍 X线片 2.放射性核素扫描 甲状腺、肾上腺 (皮质、嗜铬细胞瘤) 3.超声检查 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 4.细胞学检查 5.静脉导管检查
三、病因诊断

1.自身抗体检测

2.染色体检查
3.HLA鉴定

治疗
原则: 病因治疗 纠正功能紊乱
一、对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1.手术 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和增生 2.放射治疗 破坏肿瘤或增生的组织,抑制分泌功能 X刀、γ刀、深度X线等治疗内分泌肿瘤 3.药物治疗 抑制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抑制激素的作用 4.核素治疗 破坏肿瘤或增生的组织,抑制分泌功能 131I治疗甲亢 、131I-MIBG 治疗嗜铬细胞瘤 5.介入治疗

内科学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 英文课件2018

内科学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 英文课件2018

Pulsatile and Rhythms Secretion
① Pulsatile or cyclic secretion: likes a wave
T4 change in season
FSH, LH, E, and P change in wks
Insulin, PRL, GnRH from min. to hr.
Galactorrhea
Symptoms & Signs
Symptoms & signs Diseases
Proptosis
Hypokalemia
Graves’ disease, Obital tumor
Primary aldosteronism,
Paralysis
Acanthosis nigricans
Peptide or Catecholemine
Hormone
Classification
① Peptides or Proteins: GH,Insulin
② Amine or Amino Acid Analogs: TH Catecholamines,E, NE ③ Steroids: Cortisol, T, E,VitD
Testosterone
Endocrine Cells & Hormones
Adipocytes
Leptin, Adiponectin, Resistin, Visfatin et al
Endothelium cells
NO,Endothelin
APUD cells
(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Diagnosis of Endocrine Diseases (1) Symptoms--- Strange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在医学的广袤领域中,内科学就像一座大厦,而内分泌学则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楼层。

内分泌系统宛如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通过分泌各种激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着微妙而关键的调节。

首先,咱们来聊聊啥是内分泌系统。

它是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组织和细胞所组成,包括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等。

这些腺体就像一个个小工厂,不断地生产和释放出特定的激素,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信使”。

它们的种类繁多,作用各异。

有的激素负责调节生长发育,比如生长激素;有的激素参与代谢的调控,像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还有的激素影响着生殖功能,比如雌激素和雄激素。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堪称精妙绝伦。

它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反馈调节系统,就像是一个智能的自动控制系统。

当体内某种激素的水平过高或过低时,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来调整激素的分泌量,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比如说,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感受到这种变化,然后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降低;而当血糖过低时,胰岛α细胞则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升高。

内分泌疾病,是由于内分泌腺体或组织的功能异常、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所导致的。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还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诊断内分泌疾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比如,怀疑有甲状腺疾病时,可能会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怀疑糖尿病时,会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治疗内分泌疾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激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往往需要补充相应的激素,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而对于激素分泌过多的疾病,则可能需要采取抑制激素分泌、破坏部分腺体组织或者使用药物来对抗激素的作用等方法。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2024/6/19
33
内分泌疾病分类(一)
内分泌疾病分类: 按功能分类 功能减退
内分泌疾病
功能亢进
2024/6/19
内分泌腺破坏 内分泌激素合成缺陷 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内分泌腺肿瘤 多内分泌腺瘤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激素代谢异常 医源性内分泌紊乱
自身免疫、基因异常
内分泌疾病分类(二)
按病变的部位分类
磷酸化途径: 激素-受体复合物 受体构象改变和二聚体化
细胞内
第二信使:cAMP, Ca,IP3三磷酸肌醇和 DAG二酰基甘油等· 细胞质蛋白磷酸化
核内
转录因子磷酸化,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代谢改变、细胞生长分化
非磷酸化途径:Ras连接通路、JAK-STAT通路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质或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视黄酸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三)
三、激素在靶组织抵抗
激素突变或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障碍导致激素在 靶组织不能实现生物学作用,临床大多表现为功 能减退或正常,但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增高。
内分泌疾病诊断
完整的内分泌疾病诊断包括: 功能诊断 定位诊断 病因诊断
一、功能诊断
(一)、 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和体征对内分泌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1)闭经、月经过少、性欲和性功能改变、毛发改变:
(二)、实验室检查及资料分析
1.代谢紊乱的证据:各种激素可以影响不同物质代谢:如糖 、脂、蛋白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测定血糖、血脂、 血电解质、酸碱度
2.激素血液测定:血液激素浓度测定是内分泌给你的直接证 据。第一代放射免疫测定法已逐步淘汰,第二代免疫法的 敏感性进一步提高,第三代免疫化学发光法,以酶标记代 替同位素标记,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至超微量水平。测定法 血皮质醇、性激素及尿代谢产物,如17-羟皮质醇,VMA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下丘脑: 释放激素/抑制激素-腺垂体-靶腺 视上核(AVP)室旁核(催产素)-神经轴突-神
经垂体
神经冲动→分泌N递质→影响神经内分泌细胞
2023/10/21
17
内分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CRH、F、T3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系统和 交感神经系统
一些内分泌激素(E2)在神经系统以神经 介质的形式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
2023/10/21
15
内分泌疾病
1.概述 2.激素的分类与代谢 3.激素的作用机制 4.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5.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6.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方法 7.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原则
2023/10/21
16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的互相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来支配内分泌活动
调节细胞分化、繁殖、移行、凋亡和免疫
自分泌(autocrine) 胞内分泌(intracrine)
2023/10/21
4
内分泌学的发展史
腺体内分泌学 组织内分泌学 分子内分泌学
2023/10/21
5
内分泌疾病
1.概述 2. 激素的分类与代谢 3.激素的作用机制 4.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5.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6.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方法 7.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原则
四次穿膜受体
配体把闸离子通道 ligand-goated ion channel
胞内受体超家族
细胞质受体
细胞核受体
2023/10/21
11
激素信号的膜受体后转导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
激素
(+) ATP
+ Gs/Gi AC
(+)
受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cAMP 蛋白激酶磷酸化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基础知识
内分泌疾病概况
激素产生过多 ➢ 内分泌腺肿瘤;多内分泌腺肿瘤病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自身抗体产生;基因异常;外源 性激素过量摄入
激素产生减少 ➢ 内分泌腺破坏:自身免疫损伤、肿瘤压迫、感染、放射损伤、手术切除、缺血坏死等;内 分泌激素合成缺陷;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激素在靶组织抵抗 ➢ 激素受体突变或者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障碍导致激素在靶组织不能实现生物学作用。临床 大多表现为功能减退或功能正常,但是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增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分类
营养疾病 ➢ 蛋白质营养障碍;糖类营养障碍;脂类营养障碍;维生素营养障碍;水、盐营养障碍 ➢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复合营养障碍
代谢疾病 ➢ 蛋白质代谢障碍;糖代谢障碍;脂类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无机元素代谢障碍 ➢ 其他代谢障碍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 ➢ 临床内分泌疾病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功能诊断 ➢ 激素相关的生化异常;激素测定 ;激素代谢产物测定;激素的功能试验
定位诊断 ➢ 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细胞学检查或者活检;静脉导管检查
病因诊断 ➢ 自身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查
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功能亢进 ➢ 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和增生 ➢ 放射治疗破坏内分泌肿瘤或增生的组织,减少激素的分泌 ➢ 针对内分泌腺的药物治疗 ➢ 针对激素受体的药物治疗 ➢ 针对内分泌肿瘤的化疗
功能减退 ➢ 外源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 ➢ 直接补充激素产生的效应物质 ➢ 内分泌腺或者组织移植
代谢性疾病
营养素分类 ➢ 宏量营养素 ➢ 微量营养素 ➢ 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
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营养疾病 ➢ 原发性营养失调 ➢ 继发性营养失调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护理ppt课件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护理ppt课件
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 有阳痿
造血系统:白总降低,淋巴细胞增多,血小 板寿命缩短,可出现紫癜
胫前粘液性水肿
H
35
甲状腺肿和眼征
甲状腺肿: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有震颤 和血管杂音
良性突眼:表现为:①眼球向前突出(18mm 以内) ②瞬目减少;③睑裂增宽;④辐辏不良; ⑤上视无额纹出现、下视上睑不能随眼球下落
H
31
病因和病机
尚未完全清楚,近代研究认为本病是在遗传基础 上,因精神刺激、创伤、感染等应激因素而诱发, 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功能缺陷所导致的 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Ts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减低,从而降低了Ts对Th (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抑制,特异性B淋巴细胞 在Th的辅助下产生一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包括 有TSH受体抗体(TSAb、又叫甲状腺刺激性抗 体),该抗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TSH受体,模 仿TSH样作用,导致TH分泌增多和甲状腺肿大。
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棕褐色,特别 是在受压、受摩擦部位、皮肤皱折处等明显。
H
12
常见症状 -身材矮小
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均值3个 标准差
原因:
GH或GHRH缺乏:表现为最终身高小于130cm, 身体比例适当,智力无障碍,但面容幼稚、皮肤 细腻,性幼稚,第二性征缺如,常有不育等。
机制: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碘化 物形成活性碘等,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并有轻度抑制免疫作用。
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甲基硫氧嘧啶最 多见、丙基硫氧嘧啶最少见,多发生在初治的 2~3月内
适应症:轻症;20岁以下;孕妇;合并严重心 肝肾病不宜手术者
食物:如萝卜、卷心菜、核桃 药物:如磺胺类、硫脲类、锂盐、过氯酸盐、硫

内分泌系统总论(Endocrinology)

内分泌系统总论(Endocrinology)
55
The diagnostic routine of Endocrine diseases(1)
一、功能诊断(functional diagnosis)
1、病史、症状、体征:体型、生活规律变化 2、代谢紊乱的证据:各种生化指标 3、激素及其代谢物的浓度 4、动态功能测定:兴奋试验,抑制试验
History of Endocrinology
1982-1984年发现前列腺素和心钠素 20世纪70-80年代神经内分泌学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分子内分泌学 1999年提出传统内分泌学和广义内分泌学 内分泌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及相互发展
内 容(Contents)
内分泌的历史 内分泌学的基本概念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内分泌的诊断 内分泌的治疗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Cushing Syndrome
Cushing Syndrome
The diagnostic routine of Endocrine diseases(2)
二、病理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
1、放射学检查:X线片、CT、MRI 2、放射性核素检查 3、超声波检查 4、细胞学检查 5、静脉导管检查
PRH(PIH)---PRL---Breast(乳房) ---Development(发育)
3、Endocrine and immune regulation 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调节
Nervous
Immune system
神经节介质肽类激素 抗体
共同受体
Endocrine system
46
内分泌学概念
拮抗作用
action )
•不同激素作用时限不同-- MS,S,MIN,H,Da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机体为了维持与实现其正常的物质、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思维和运动等功能,必须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网络的严密调控下,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抵御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侵袭,保持身心健康。

而内分泌系统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三大调控系统之一,通过分泌经典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等传递机体内细胞间信息、实现其生物学作用,达到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的目的。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调控】内分泌系统由经典内内分泌腺、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APUD系统)和具合成和分泌激素能力的其它细胞和组织等组成。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一) 经典内分泌腺:经典的内分泌腺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能特异性地分泌一些经典激素、经血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和细胞,实现其生物学功能的腺体。

主要包括:1、垂体;2、甲状腺;3、甲状旁腺;4、肾上腺;5、性腺(睾丸或卵巢);6、松果体等。

(二) APUD (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外、各组织的、具摄取胺前体物、脱羧后、生成肽类或胺类旁分泌激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主要分布于胃、肠、胰、肾上腺髓质和神经组织内。

(三) 其它具合成和分泌激素能力的细胞和组织:机体绝大多数组织均含有合成和分泌激素的细胞如脂肪细胞、胰岛细胞、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心房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脏的Kupffer细胞、皮肤和血管的成纤维细胞、T淋巴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等。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一) 经典激素的反馈性调节经典的内分泌系统存在下丘脑-垂体至靶腺之间,严密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馈调节机制,如CRH-ACTH-F的肾上腺皮质轴;TRH-TSH(促甲状腺激素)-T3、T4的甲状腺轴,GnRH-FSH、LH-E2、P或T的性腺轴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下丘脑神经释放或抑制激素直接调控垂体前叶促激素的释放和抑制,而垂体前叶促激素一般均是呈正向调控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外周靶腺激素的水平又可反馈、影响下丘脑或/和垂体前叶促激素的分泌,而其绝大多数是负反馈,正反馈较少,如月经中期的E2和P对FSH、LH的正反馈调节。

注:分泌CRH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为四十一肽,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腺垂体合成与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为下丘脑中促垂体激素的一种。

由下丘脑分泌的TRH经垂体门脉运至腺垂体,作用于腺垂体的促甲状腺细胞,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蛋白激酶系统,使促甲状腺细胞合成与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并维持其正常分泌。

TRH还能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PRL)。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FSH: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简称LH,促性腺激素的一种。

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来自卵巢。

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

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

女性血T正常浓度为0.7~3.1nmol/L。

血T值高,叫高睾酮血症,可引起不孕(二)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网络性调节现在认为:机体一切生命活动均依赖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网络性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向下丘脑下达指令信号,下丘脑接受指令后通过一些神经激素多肽、神经递质调控垂体前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最终影响靶腺的功能状态,而免疫系统不仅其免疫应答、调节、监视等功能均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而且许多免疫细胞又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合成和分泌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等。

而许多激素本身也具有某些免疫活性和功能,如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

另外,许多激素的分泌还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点,如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F)的早高晚低的昼夜节律。

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既是与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钟”有关,也与下丘脑以上的神经系统的调节相关。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激素分泌的正常昼夜节律改变,往往比激素分泌绝对水平的改变更灵敏,更具诊断价值。

(三) 局部组织的旁分泌/自分泌调节除了经典激素通过血循环影响靶细胞功能外,局部激素旁分泌和自分泌的作用是一些重要组织和器官中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调节方式,如胰腺A、B、D细胞之间通过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随时协调三类细胞对血糖水平的精细而快速调节。

【激素的分类、合成、分泌转运和降解】一、激素的分类:现代分子内分泌学的进展,对激素的定义有了新的更广义的理解,原先经典激素的定义为:体内特异的内分泌腺体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经血循环到达其靶器官或组织,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微量活性物质。

目前已扩展成广义的激素定义,即:任何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非营养性微量的,经自分泌、旁分泌或经典内分泌作用途径,在组织和细胞间起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

实际上,已包括经典激素、神经多肽、细胞和生长因子和神经递质等。

目前已知有200多种。

其分类原先依据其化学结构,现为了更有利于其作用分子机制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可分为水溶性或亲水性激素和脂溶性或亲脂性激素两大类:(一) 亲水性激素:均由氨基酸残基作为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包括多肽和蛋白类激素,它们主要通过与其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二) 亲脂性激素:包括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的激素,如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等。

因其分子较小,又是亲脂性,故可直接通过双脂层细胞膜和核膜,直接进入细胞和核内,与其细胞浆或核受体直接结合,影响及调控其靶基因转录。

二、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和降解亲水性激素由其基因所编码、转录和剪接为成熟mRNA后,运至核糖体粗面内质网,表达翻译出肽链,一般先形成分子较大的前体物(前激素元),后经一系列的酶促分子修饰,加工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然后,以分泌颗粒形式贮存于囊泡中,一旦需要,经囊泡移向质膜,与质膜融合经胞吐作用释出。

这类激素,一般不具有血浆内转运或载体蛋白,故其半衰期较短,一般约3~7 min,多数在肝、肾、外周组织和分泌细胞本身内,经水解酶作用而降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亲脂性激素如类固醇激素,在其特异性组织细胞内,由其共同的前体物质-环戊烷多氢菲,经一系列酶如链型酶、羟化酶、脱氢酶、异构酶的酶促作用,形成各种激素,而甲状腺激素由酪氨酸经碘化,偶联而成,活性维生素D是由胆钙化醇经肝和肾内,先后羟化为25-(OH)D3及1.25-(OH)2D3的活性形式。

类固醇激素分泌入血后,血浆中一般都存在有与其特异性结合的载体转运蛋白,如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皮质醇结合球蛋白等,故其半衰期一般较长,多数为数小时,少数可达数周以上。

多数激素一般都在肝、肾和外周组织中降解为无活性代谢产物而排出,因此肝、肾功能障碍将会影响这些激素的生物活性和持续作用时间。

【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认为:所有的激素,无论是经典激素,还是生长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都是经过与其特异性(细胞膜上、胞浆内或核内)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其一定的生物效应一、亲水性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亲水性激素因其非脂溶性,而其分子又较大故不能穿透脂质膜进入胞内,其作用只能通过与其特异性膜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系统,将其生物信息传至其靶基因,实现其生物学效应。

(一) 膜受体一般由胞外域、穿膜域和胞内域三部份所组成。

受体胞外域的主要功能是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穿膜域与其受体的固定、聚集及信号转导有关,而胞内域则主要参与信号转导。

按穿膜域的结构及其信号转导的特点又分为三类:单穿膜、四穿膜和七穿膜片段受体。

(一) 核受体1、核受体的分类:本质上,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性核转录因子。

依据其结构功能及同源性,可分为三类:(1) I型核受体,又称类固醇受体,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2) II型核受体,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TR)、维生素D3受体(VDR)和维甲酸受体(RXR);(3) 孤儿受体:指目前尚未发现其配体的核受体。

2、核受体的结构:典型的核受体按其功能可分为5个功能区。

氨基端为A/B 区,又称转录激活区,它可与转录起始复合物、辅激活因子等相互作用,发挥调节转录活性的作用;C区位于A/B区的羧基侧最保守,主要功能是与DNA结合,故又称DNA结合区(DBD),含有锌指结构、P、D、T和A盒等特征性、功能性结构;E区的主要功能是结合配体,故又称配体结合区(LBD)。

D区位于C区与E 区之间,又称绞链区,它能使核受体发生弯曲、旋转等立体构象改变,从而促使二聚体的形成并与DNA上反应元件相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羧基端的F区功能不明。

3、核受体的活化:新表达合成的核受体一般不具有与其配体高亲和力结合的活性,必需经过一系列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介导的作用,立体构象改变后才具有活性,此过程成为受体的活化。

(二) 基因组机制亲脂性激素的基因组作用是通过与其核受体结合启动的,核受体本质上是一类反式作用的基因转录因子,当其与其特定的DNA序列(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后才能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元件呈回文结构,由2个长6 pb,间隔3 bp的反向重复序列所组成。

配体依赖性核受体多以同或异二聚体的形式与其激素反应元件相结合。

而少数孤儿受体,如NGFI-B等则以单体形式与其反应元件的半位相结合。

(三) 非基因组机制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前者是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介导的,而后者是与其细胞膜直接的非特异性作用,其机制至今未明,可能是其作用通过直接影响膜脂的流动性而实现的,此类作用一般需较高的激素浓度。

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3均可通过特异性非基因组作用而发挥某些效应,如盐皮质激素可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Na+/H+交换作用;雌激素促进子宫肌细胞Ca2+内流的作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