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的核心特征与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大学)工商企业管理形考2答案《企业文化》2022秋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大学)工商企业管理形考2答案《企业文化》2022秋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大学)工商企业管理形考2答案《企业文化》2022秋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1.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2.企业文化积累量及速度与企业发展成反比。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3.企业整体价值观念是企业的基本信念、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它与企业精神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主体行为,即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5.企业文化的选择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冲突过程。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6.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7.企业精神是一种个性精神,它反映了不同员工的独特个性。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8.企业理念可以引导企业的行为方向,又可以引导和激励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把企业员工的一切行为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方向上,这就是理念识别系统的激励功能。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9.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与实践者。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10.集体主义是东方文化的特征。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11.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体现着强烈的“群众意识”,可以改变那种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念的一盘散沙状态,把员工的个人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12.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体原则就是坚持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

判断题(5 分) 5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13.环境形象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媒介和手段。

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中古东方文学是指公元 5 世纪至 15 世纪的亚洲文学,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宗教色彩浓厚:中古东方文学深受宗教影响,尤其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宗教教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元素。

2. 文学形式多样:中古东方文学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

其中,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如印度的梵文诗歌、中国的唐诗宋词等。

3. 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中古东方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4.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中古东方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成为了印度文学的经典之作,中国的四大名著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古东方文学是亚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期末考试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期末考试
B、
单摆运动
C、
量子力学
D、
落体定律
我的答案:C
27以下哪一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1.0分)
A、
深度和广度
B、
有机合成材料
C、
信息革命萌芽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8以下哪一项是科学一体化的标志:()(1.0分)
A、
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
B、
学科之间的渗透
C、
横断学科的出现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非A和非B
我的答案:C
2220世纪地质学发展的内容不包括()。(1.0分)
A、
统一现象
B、
想象理论
C、
模拟实验
D、
比较分析
我的答案:B
23下面哪一项不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的因素:分)
A、(1.0()梵蒂冈的支持
B、
城市的兴起
C、
独特的地理位置
D、
厚重的历史
我的答案:A
24希腊罗马文明的盛衰过程中,公元前3世纪到纪元是以下哪一时期:()(1.0分)
A、
新星升起时期
B、
希腊化时期
C、
走向黑暗的罗马时期
D、
中世纪时期
我的答案:B
25在中世纪的背景下,分工的好处是()。(1.0分)
A、
掌握知识和提炼知识
B、
删除知识和神化知识
C、
掌握知识和神化知识
D、
神化知识和提炼知识
我的答案:A
2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牛顿综合科学的范畴:()(1.0分)
A、
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A、
启蒙运动
B、

东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东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东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东方文明,也被称为东亚文明,指的是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文化和文明。

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古代,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东方文明不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

下面,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来论述东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历史东方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

在中国古代的商、周、秦汉等朝代,中国的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也在和中国的交流中逐渐吸收和发展了东方文明的许多元素。

例如,日本的万叶集就是一部使用汉字流传下来的古典诗歌作品,它们体现了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东方文明的发展始终秉持着一种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了技艺、卓越和稳健的实践,这些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文化东方文明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包括语言文字、礼仪、美学以及哲学等方面。

例如,在语言文字上,东亚地区的国家使用的是汉字及其衍生的汉字组成的文字系统,这种文字是一种非音节文字,它的构成原理基于象形、指事和会意等方式。

在美学方面,东方文明是一种融合了自然和人力创造的美学体系,它注重以自然为基础,将美的行为和艺术品融入自然之中。

在礼仪方面,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不断融合反映了东方文明中重视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认为,人们应该要尽可能和谐地相处,崇尚正义和仁爱,在这方面,儒家思想与其他文化相互交叉,不断吸收发扬。

科技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许多灵活、适用的科技在当时得到了大量的发展和运用。

东方文明的科技成就不仅在古时代,如著名的四大发明,还在现代,东方国家在数字、电子、半导体和先进的制造技术等方面享有盛誉。

东方文明的电子产品在全世界都深受欢迎,例如日本的数码相机、中国的智能手机,这些产品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一直走在业内的前列。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

东方地区包括了中国、印度、日本、朝鲜半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
制度。

这些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
应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东方文明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发展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东方地区
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在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起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

例如,佛教起源于印度,通过中国传播到其他东方国家,影响了这
些国家的宗教观念和文化。

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教义都对中
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品德和品质。

古代东方文明的发展还表现为优秀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东方地区的人
们在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等艺术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中国的宋词
和唐诗、印度的古典舞蹈和音乐、日本的浮世绘和和歌等都是东方文明中
的杰出艺术作品,展示了东方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总的来说,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是多样性、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发
展以及农业的兴盛。

这些特征使得东方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世界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方的美学原理论始于

东方的美学原理论始于

东方的美学原理论始于东方的美学原理论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在东方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朴实自然的审美取向是其核心观念。

东方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他们强调了“非为而为”的自然追求,即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创造美。

首先,东方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东方美学注重自然的表现和尊重自然的力量。

其审美观念认为美是自然的表现,美在自然中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们应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其次,东方美学强调朴实自然的审美取向。

东方的美学追求的是与现实世界一脉相承的真实美,重视朴实自然的美感体验。

这种美学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被广泛应用于绘画、诗词、建筑等艺术形式中。

例如,在中国画中,常常通过简约、意境、留白等手法表现富有哲理和禅意的美。

再次,东方美学注重审美的内在意境和精神体验。

相对于西方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审美观,东方美学更注重审美对象的内在含义和情感,强调审美的感受和体验。

东方美学强调审美的精神追求,追求净化心灵和内心的平静。

这种审美追求体现在东方传统建筑和园林中,通过设计与意境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具有内在美感和情感共鸣的空间体验。

最后,东方美学还注重传承和演化。

东方美学传统是一个不断演化和传承的过程,它吸纳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形式和理论观点,推动着东方美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同时,东方美学也在与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美学的交流中取得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这种传承和演化的特点使得东方美学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包容性。

综上所述,东方美学原理论始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朴实自然的审美取向,注重审美的内在意境和精神体验。

东方美学是一个传承和演化的过程,它与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美学的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不断发展和创新。

东方美学对于世界美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超星东方文学史答案

超星东方文学史答案

1马克思主义提倡成为中国文化根基的是()的实用文化。

∙∙∙∙ A、道家B、儒家C、佛家D、法家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东方”形成的主义从()时期就开始了。

∙∙∙∙ A、清代中国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希腊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希腊文化自身的源头在东方。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我的答案:√1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是三权分立的()。

∙∙∙∙ A、条件B、前提C、基础D、核心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东方文化最大的特点是()。

∙∙∙∙ A 、久远B 、政治性C 、多样性D 、传统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3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 A 、学习B 、模仿C 、注经D 、著述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4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

()我的答案:√1下列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特点是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

∙∙∙A 、亚细亚生产方式B 、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C 、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D 、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2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

∙∙∙∙ A 、非洲生产方式B 、欧洲生产方式C 、亚洲生产方式D 、西方生产方式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批判》一书分析了东方专制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东方社会长期以来都是重农抑商。

()我的答案:√1下列国家中属于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是()。

∙∙∙∙ A 、越南B 、泰国C 、朝鲜D 、俄罗斯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2西方权利中在法律框架内独立于行政权的是()。

∙∙∙∙ A 、立法权B 、行政权C 、舆论权D 、司法权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3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专制主义是相辅相成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宗法制传统社会中家和国是一种异构同形关系。

古代东方文学

古代东方文学

古埃及神话

古代埃及神话是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神话,是多 神信仰与主神信仰的神话,与古埃及宗教有极密切 的关系。有多少种图腾崇拜,也就有多少种神话,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一个或几个神管理,如太阳神 拉,水神努,尼罗河神、土地及丰收之神、繁殖之 神、冥王奥西里斯,恶神赛特,死神内布其司,地 神该伯(又名赛伯),牛神哈辟,落日之神拉台谟, 智慧与司书之神托司,爱情女神赫托尔,战神贺鲁 斯,还有永生凤凰、斯芬克斯等。拉和奥西里斯是 其中两大主神。
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多源发展相互交流2偏重表现追求主体内在的主观真3载道教化惩恶劝善的文学观念4民间文学具有突出地位5和谐温雅恬静的整体艺术风格东方文学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现代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古代埃及文学古代巴比伦文学古代希伯来文学古代印度文学金字塔古代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

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二)歌谣
劳动歌谣和爱情歌谣是古代埃及文学中最令人瞩目 的成就之一。最早的歌谣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000— 前3000年间。 劳动歌谣中最著名的是公元前16世纪(第18王朝) 刻在帕赫里墓壁上的3首短歌谣:《庄稼人的歌 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 情歌是古埃及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埃及爱情 歌谣都是用笛子和竖琴伴奏,可以歌唱的。歌中的 情侣往往以兄妹相称。

(四)神话剧
神话意识深深渗入埃及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
生活之中,每逢重大的喜庆节日,常常演出 由神话故事改编的戏剧,甚至国王和王后也 会兴致勃勃地亲自扮演剧中的神灵。这种神 话剧既有宗教或仪式的意味,又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
(五)箴言
古埃及每个时期都有训言、箴言之类的教谕
文学,它们大多出自统治者和奴隶主之手。 后世把教谕文学上溯到古王国时期。 《普塔霍蒂普箴言》就是古王国时期的箴言, 约产生于公元前2800年。据说在著名的所罗 门的《箴言》中可以看到古埃及大臣普塔霍 蒂普箴言的影响。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学号:20101300xxxx 姓名:xxx系:经济管理系年级:10级性别:女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中国文明这四大文明。

古代东方文明有五大基本特征:1、以农业为基础,大河灌溉。

古代东方文明都属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文明在产生的时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西亚文明产生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最适合发展农业。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之后,文明率先在农业生产效率高、人口稠密的大河流域产生。

处于修建和管理水利灌溉工程,统治众多人口和辽阔大陆地域的需要。

这些文明一般都采用了中央集权君主关系政体。

所以,经济上的大河农业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而灌溉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日益加深,是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耕,从事手工业、商业、社会管理、宗教祭祀等活动。

这样,直接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与文化领域的创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2、君权神化。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

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

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它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

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他集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大权于一身。

建立了一套直接接受国王统治的官史制度;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支柱;借助神权巩固自己的势力;使王权和神权结合。

3、土地王(国)有化(没有私有制是古代东方的特点)。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古代文明的比较学号:xxxx 姓名:xxx系:经济管理系年级:10级性别:女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中国文明这四大文明。

古代东方文明有五大基本特征:1、以农业为基础,大河灌溉。

古代东方文明都属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文明在产生的时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西亚文明产生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最适合发展农业。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之后,文明率先在农业生产效率高、人口稠密的大河流域产生。

处于修建和管理水利灌溉工程,统治众多人口和辽阔大陆地域的需要。

这些文明一般都采用了中央集权君主关系政体。

所以,经济上的大河农业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而灌溉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日益加深,是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耕,从事手工业、商业、社会管理、宗教祭祀等活动。

这样,直接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与文化领域的创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2、君权神化。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

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

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它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

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他集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大权于一身。

建立了一套直接接受国王统治的官史制度;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支柱;借助神权巩固自己的势力;使王权和神权结合。

3、土地王(国)有化(没有私有制是古代东方的特点)。

有禅意的东方美学名词解释

有禅意的东方美学名词解释

有禅意的东方美学名词解释东方美学一词广泛用于描述东方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艺术理念。

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内省和平和的状态,具有超越日常生活的感官体验。

东方美学的基本原则是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它强调对自然界、人类和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连接。

本文将解释东方美学中常用的几个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东方美学的内涵。

禅意(Zen)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禅身份于中国佛教,它强调直接经验和内观。

禅意强调去除思维的杂念、关注当下和超越表面现象。

在艺术和审美领域,禅意被运用于表达纯粹和自然状态下的美。

自然(Nature)是东方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和谐而相互依存的。

自然被认为是永恒和完美的,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美。

东方美学中的自然观念是有机的、充满生机和神秘感的。

空灵(Transcendence)也是东方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表达了超越个体意识、超越物质世界的状态。

空灵意味着超越一切限制和束缚,与宇宙和谐共舞。

在东方艺术中,空灵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简约而又富有灵性的。

静默(Silence)在东方美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静默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东方文化教导人们通过静默来与内心对话和感受世界。

在艺术中,静默可以通过简单、纯粹和空旷的构图来表达。

一切皆空(Emptiness)是禅宗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超越了物质和个体的存在,以及对所有事物的执着和執著。

一切皆空与空灵联系在一起,强调超越有限的视野和观念的重要性。

在艺术中,一切皆空的概念可以引发思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平衡(Harmony)是东方美学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平衡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因果律、阴阳理论和整体性观念。

东方美学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存,追求与环境互为一体的存在。

艺术中的平衡可以通过元素的对称和有序排列来实现,营造出和谐而宁静的感觉。

细腻(Subtlety)在东方美学中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美。

细腻强调通过微妙而凝重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东方文学史版本二满分答案

东方文学史版本二满分答案

绪论(一)1.古希腊人把东方政治概括为下列哪个概念:()C东方专制主义2.中国的文化是一种:()B 实用理性文化3.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把自己定义为下列哪一个字:()A 中4.“东方”一词来源于?D 希腊5.希腊文化是一种?A 求知理性文化6.将东方政治概况为“东方专制主义”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哪本书?C 政治学7.东方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是?D 亚细亚生产方式8.东方相对独立的三大文化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D 日本文化体系9.下列国家不属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是?C 印度10.“东方”首先是一个国际地理的规定,是以西经20°和东经多少度为界?C 120°11.希腊文化的源头在东方。

对12.东方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

错(希腊)13.要评判一种文化,首先要定性然后再定位?错(先定位再定性)14.“东方主义”是20世纪在美国的东方人提出的概念?对15.总体看来,并不存在同一的东方文化体系。

错16.西方-欧洲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前后一致性。

对17.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四方都是不开化的地方,只有“中”才是文明的。

对绪论(二)1.18世纪末以后,西方人认为东方人种最大的毛病是:()B 政治专制导致的愚民2.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指的是:()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3.希望聘请中国皇帝到德国去治理的人是?A 莱布尼茨4.希腊的政治制度是?C 奴隶制民主政治5.关于“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D 西方革命一般也是改朝换代?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琼斯认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基础是什么?D 国王是土地的唯一所有者7.“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在下列那本书中提出来的?D 《政治经济学批判》8.提出“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家”的是哪位欧洲理论家?C让。

波丁9.在西方,最早主义到东方专制制度的是谁?B 亚里士多德10.欧洲的好战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在欧洲的国家林立的局面。

对11.西方社会从古至今一直是否定东方专制主义的。

东方文化的特色消费行为

东方文化的特色消费行为

3. 关系文化与关系消费
中国人送礼的行为规范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礼品反映送 礼者对受礼者的地位尊重程度,而并不反映送礼者的经济能力 (往往超能力送礼)。 案例10-2 团结村的婚庆礼俗消费
根文化深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底层,影响着人们消费的方方 面面,催生中国人独特的根消费。基于延续目的的投入和花费, 超越经济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消费、购房消费、祭祖消费、仪 式消费、节庆消费等。
1. 脸面文化与面子消费
林语堂1935年在其成名作《吾国吾民》中说:“面子”是 同志中国人的三位女神中最有力量的一个,是“中国人社会交 往中最细腻的标准”。
一些学者认为“面子”源于中国的耻感文化。
面子消费
策略1 开拓礼品大市场 策略2 开发送礼的好产品 策略3 开发个性化礼品、以尊贵体面或心理满足争取消费者 策略4 适度的礼品包装 策略5 礼品广告投放集中在节日 策略6 礼品市场要重点打假
教育消费
根文化在教育消费领域表现最明显。常常听到有些中年父 母慨叹道:我们这一代就算了,寄希望于下一代吧。中国人在 培育后代方面,可以用“舍得花血本”来形容。 延伸阅读10-2 中国的重教育传统和教育消费 案例10-3 张姐与她的儿子
仪式消费和节庆消费
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添丁满月、新房搬迁、升学高就都 构成了中国人仪式消费的内容,这些仪式多与根文化相关。
进行小组演示和讨论。 5. 上网进行自我测试:你是否为“面子”所累?
崇拜消费
崇拜消费又称神圣消费,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尊重或敬畏地 对待物品和事件,而区别于普通消费或世俗消费。
延伸阅读10-3 回家过年与2015年春节电子红包喜洋洋
小结
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性 中国人的面子消费与关系消费、根消费 本土化的消费行为概念有助于启发在中国

东方文化社会现象研究报告

东方文化社会现象研究报告

东方文化社会现象研究报告东方文化社会现象研究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东方文化中的一些主要社会现象。

通过对东方文化核心价值观、社会结构以及传统习俗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东方社会中的一些独特特征和问题,以期加深对东方文化的理解。

一、东方文化核心价值观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家庭、孝道、友情、扶弱济困等。

家庭在东方文化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家人之间的亲情和互助是东方社会的基石。

孝道作为东方文化的核心,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是一种传统美德。

友情在东方社会中同样很重要,朋友之间的信任和支持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东方文化注重扶助弱者,强调社会责任和同情心。

二、东方社会结构东方社会的结构主要由家庭、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构成。

家庭是东方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社会关系的根基。

封建制度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由封建统治者和子民(农民、士人、工匠等)构成。

儒家思想在东方社会中深深根植,强调人的性格完善和道德修养,塑造了东方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东方传统习俗东方文化中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每个习俗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春节是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时候进行祭神、贴福字、放鞭炮等活动。

婚礼习俗也是东方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过门、敬茶、拜堂等环节。

丧葬习俗以及祭祀仪式也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

四、东方文化的现代挑战尽管东方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和价值观,但面临着一系列现代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快速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很多东方家庭的传统结构和价值观受到了影响。

另外,新一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东方文化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结论:东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结构和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东方社会的特色。

这些特征既是东方社会的优势,也是面临现代挑战的焦点。

在保护和传承东方文化的同时,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以确保东方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综上所述,东方文化以其丰富的传统和价值观在东方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谈谈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你的理解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以自然、和谐、礼仪、忠诚、敬畏神明等特征深入人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独具一格的东方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并展示个人的理解。

1. 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其文化已经传承了5000年。

这个传统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传统感。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忠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文学艺术、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历史渊源悠长,包括夏、商、周、秦、汉、唐等各个朝代。

每个朝代都留下了不同的文化、艺术和建筑遗产。

例如,唐朝的壁画、宋朝的雕塑、明清的建筑、清代的诗词歌赋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西安的兵马俑、故宫的紫禁城、黄山的奇峰、杭州的西湖等现在仍然吸引着大量游客。

2. 自然与和谐的观念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在人与自然之间追求和谐发展的均衡状态。

中国文化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崇尚自然之美,注重和谐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这种观念与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不同,更加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与合作。

例如,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作品中经常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花鸟、云烟等。

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也强调人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且互为整体,相互内蕴,在这一思想中,人们自觉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弘扬安居乐业、和衷共济的精神。

3. 礼仪与人文背景中国是一个奉行礼仪文化的国家,这种文化特色从古至今一直被奉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征。

礼仪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显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文色彩。

中国文化中的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和亲情、友情、爱情有关。

中国传统社会中,长者的尊重、家庭的和谐、婚姻的圆满、足以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家庭公德和社会文化,礼仪之外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素质。

东方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东方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东方文化的核心特征及表现形式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个人的性格秉性、生活习惯、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甚至每个国家的政治策略都和文化有关系。

文化早已深入人心,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当个地区当个时代的文化的特征。

中国明显的东方的国家,又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底蕴,文化丰富多彩。

就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其中的精髓。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在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不可企及的高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整本书鲜明的表现着当时的文化的文化特征、及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艺术结构《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

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

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

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

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

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

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

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

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

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

这也是当时文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二、人物形象《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

古代东方文化的特点

古代东方文化的特点

1、古代东方文化的特点;2、对比古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3、伊斯兰文化圈的特点;4、印度教文化圈的特点;5、俄罗斯历史文化特点;6、古希腊艺术的特征;7、罗马法的特点和影响;8、基督教的特点;9、十字军东征的影响;10、教父哲学的基本内容;11、哥特式建筑的特征;12、人文主义思想和作品的特征;13、启蒙运动的背景、思想内容和影响;14、洛克;15、孟德斯鸠16、卢梭17、魁奈复习要点:1、成长于大河冲击平原上,河流成为文明的摇篮;内陆文化,相对封闭;农业文化。

2、东方大和内陆文化,西方海洋多岛文化;东方封闭的农业文化,西方开放的商业文化;东方哲学论理性文化,西方科学知识型文化;东方集体主义,西方个人主义和冒险精神。

东方君主专制,等级制,西方民主政治,重法治。

3、民族繁多,具有不同的文化,因此伊斯兰教内派别复杂;伊斯兰教不区分宗教和世俗领域,因此穆斯林国家具有宗教性;服饰特色,丰富多彩;妇女地位较低,宗教节日。

4、多样性的文化;宗教处于重要地位;经典众多,泛神教;内部分成不同教派;宗教仪式繁琐;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两者相得益彰,维系着印度社会与文化传统,种姓制度是世俗生活的核心。

5、村社传统;东正教;专制主义。

6、重视人本身;对作品比例的独特关注与重视;突出理性;美与实用性的结合。

7、特点:内容丰富,体系完备;适应性,世界性;影响:为资产阶级提供武器,是资产阶级法制思想的渊源和立法范本;全人类的遗产。

8、重理性;信奉普济主义;9、给东方带来灾难,东方文明遭到践踏;给西方带来变化,贵族削弱,王权加强;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城市地位。

10、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原罪说;救赎论;末日审判说;天气论;教权至上论。

11、高而直;空间大;装饰巧;彩色玻璃;尖塔。

12、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压迫;主张科学理性。

13、背景:是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时代要求;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思想内容:崇尚理性;提倡科学、知识,反对愚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相信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向往自由平等的社会;影响:作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为近代文化发展奠基。

文化属性的四个层次

文化属性的四个层次

文化属性的四个层次文化属性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或一个社会的特定文化元素。

它们可以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价值观、信仰、传统、习俗、教育和艺术等等。

文化属性的四个层次包括基本特征,表面特征,价值特征和核心特征。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是文化属性的第一层次,是文化的底层现象。

它包括人们的语言、服装、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征虽然看起来不太重要,但它们是文化的基础,通过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就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在基本特征方面,文化属性是人类的基本要求之一。

例如,各种文化的语言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整体文化的特征,从而使组织或社会更加繁荣;服装和饮食方面的特征也与地域文化相关联,为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资源。

表面特征表面特征是文化属性的第二层次。

它涉及到人们在公共场合、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行为模式、文化习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表面特征,文化属性逐渐发展成具有独特性和共性的文化形态。

对于不同文化的人来说,表面特征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现代西方文化常常注重个人自由、强调法制,而亚洲东方人则注重团体责任和集体生活。

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人交往时间和方式上存在隔膜,但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机会。

价值特征价值特征是文化属性的第三层次。

它涉及到各种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信仰等方面的特征。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这些观念涉及到人类对生命、自由、幸福等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反映了整个社会对生活和行为的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国际交往中,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例如,西方文化重视个人主义和效率,而东方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和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核心特征核心特征是文化属性的最高层次,它体现了一个组织或社会教育、思想和信仰等方面的本质特征。

文化的核心特征不仅反映了一个组织或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而且也指导了它们的行为和决策,对其文化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领导力考试题库(期末)——2022年整理

领导力考试题库(期末)——2022年整理

领导力考试题库一、简答题1.简要叙述领导者的用人理念。

2.简要叙述领导者如何进行领导力的自我开发。

3.试列举领导者不同的权力来源与类型。

4.简要描述一下平衡领导模式的特征。

5.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基本区别。

6.简述文化对我国领导者的挑战。

附:参考答案1. 简要叙述领导者的用人理念。

解答:领导者的用人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不可委托责任理念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对于领导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用人之所以是领导者的不可委托责任,这与领导活动本身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2.成就取向理念在用人上,成就理念将逐步取代控制理念。

这一点在经营性部门中的体现更为突出。

成就取向的用人理念要求领导者将下属当成资本和资源来进行管理。

3.政治忠诚度理念政治忠诚度理念是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我国对公共部门领导者的政治要求是很高的。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领导者个人的忠诚是政治忠诚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4.先人后事理念西方最新的管理和执行理论已经从过去着重强调人员能力与职位的匹配,发展为先人后事理念,即首先看重下属与领导者在价值观、对事业的理解上的一致,然后才是能力的匹配。

先人后事理念实际上是对传统管理主义任人唯贤理念的否定。

2. 简要叙述领导者如何进行领导力的自我开发。

解答:领导力自我开发包括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自我察觉和自律。

基于自我察觉的领导力开发又可以分为单回路学习和双回路学习两种不同水平。

单回路学习中的学习者寻求可能与他们的基本想法和行为潜在对抗最小的反馈。

双回路学习则是一种深入的学习类型,人们用反馈来挑战目标的有效性或暗含的价值。

双回路学习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它使领导者能从挫折中学习和获益。

领导力开发需要考虑自律,自律在对个人行为的连续监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监控就是为了保证必需的自我开发。

这里的自律指动员一个人的努力和精力去集中达到一个重要的目标。

3. 试列举领导者不同的权力来源与类型。

解答:正确认识与理解权力,需要知道权力的来源及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权力来源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联合大学“东西方文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选修课之论文课程名称:东方文化的核心特征与表现形式题目:《红楼梦》——中国封建文化下的悲剧必然性院系专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年级班级: 2012级管理工商类1206B*名:***前言东方原本只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其所指称的东方是不同的。

近代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即把欧洲以东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亚洲)称之为东方。

因此,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亚洲地区,包括部分非洲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

其中,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

而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封建传统文化是其集大成者,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绵延不绝,源源不息,一直流转到满清时代。

作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将封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是封建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时代缩影。

而《红楼梦》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清朝末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深刻的批判,无疑构成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要研究或者解剖东方文化的核心特征与表现形式,我们必须要从宏观上选择一个具体的视角插入——从东方文化具体到中华文化,从中华文化缩小到封建文化,从封建文化浓缩到满清时代,再从满清时代聚焦到小说的巍巍昆仑《红楼梦》,在我看来来,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本文就以《红楼梦》为基点,从封建古代中国的男尊女卑方面和科举制度下的人伦忠孝方面来详细说说古代中国男女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这也鲜明体现了东方文化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目录前言 (01)序文 (03)1.贾宝玉——科举枷锁与封建忠孝的牺牲品 (04)1.1.仕途文化——科举制度之枷锁 (04)1.2忠孝文化——宝玉的必然性结局 (05)2.林黛玉——男尊女卑下的悲情命运 (06)2.1林黛玉——男尊女卑下的悲情命 (06)2.2婚姻文化——黛玉死亡的无力控诉 (07)3.封建文化的汇集——宝玉与黛玉成为牺牲品 (08)4.尾言 (09)序文《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自其问世,就一直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因而“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几成社会的一大时尚。

美国学者莴斐德在《乡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相对概念。

认为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这多半是由思想家、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美文化”,“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或民俗所代表的生活文化”。

纵观《红楼梦》,我们可以把它置于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即代表大传统文化的荣国府和展示小传统文化特色的大观园。

从中发掘中华文化中封建文化的极具代表的传统文化特征。

《红楼梦》中尊荣显赫的荣国府,像一面透镜般地展示了封建社会较长历史时期里那种复杂的矛盾及社会关系、思想意识,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

它对于贾府中的许多关键人物,如贾母、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等,这正是他们思想性格形成的土壤和表现的舞台。

在他们的骨子里,无一不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性,即大传统文化特征。

在他们看来,“读书、科举、做官、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模式,同时牢固遵循着男尊女卑思想、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观念等等,又深深暗喻了封建时代女性角色的卑微与无奈,以及男子必须走上仕途的禁锢性的人生命运,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小传统。

但小传统与大传统之间又是无缝衔接的,两者的必然结合,形成封建时代一个必然的悲剧性后果。

贾宝玉——科举枷锁与封建忠孝的牺牲品<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子转述了宁荣二公所嘱: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

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幸仙姑偶来,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疾顽,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有一段贾母与张道士的对话:张道士:“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模子!”说着,两眼酸酸的。

贾母听了,也由不得有些戚惨,说道:“正是呢!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象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还象他爷爷。

”都表现出贾府对宝玉继承家业,力挽颓势的厚望,并要宝玉“从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盂之问,委身于经济之道”。

但衔玉而生的宝玉从小就是贾府上上下下最为宠爱的对象,贾母就更不用说了。

他生性浪漫,喜好轻松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传统男子强烈的仕途志向。

写字念书抛诸脑后,整日与姑娘们厮混,吃些胭脂,喝些小酒,行些小令,这些似乎成了他生活的主调,甚至是全部。

随着年龄的日趋见长,考取功名的事自然而然被家父提上了日程。

从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可以看到贾政恨铁不成钢的那种悲痛之情与宝玉誓死也不向父亲低头的那种大胆任性,贾政几乎要把儿子打死,反映出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象征着封建秩序、封建道德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叛逆人格的矛盾。

纵观小说,我们知道贾政无论怎么从心底里爱惜心疼宝玉,宝玉无论再恣意任性,不向世俗低头,最后都只能被历史的大势牵着尾巴向前走。

仕途文化——科举制度之枷锁作为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选人制度,科举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收归朝廷,目的主要在于集权,而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封建统治的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弊病随着时间的流转愈现明显。

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且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一个古代中国的男子,尤其是达官贵人的子孙,走上仕途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整个家族的必然期望,是考取功名、步入仕途、入朝为官从而继承家业、光宗耀祖、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个人毫无拒绝或选择的权利。

宝玉再怎么厌倦科举仕途,鄙视儒学经典,在现实面前也毫无选择余地。

这种仕途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不可能由一人之力将它连根拔起。

贾政作为一家之主,受到这股力的制约和驱动,是正常态,他也没有选择。

纵使宝玉的反抗多么激烈,贾母有多么多么地疼爱他,现实从来都不会有半点感性,封建社会一天存在,走上科举之路就永远都是贵族家庭子弟的未来唯一之选。

小说的结尾,宝玉走上了科举之路,但最后的他不是金榜题名,衣锦归家,而是在看透红尘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罪恶之后随着一僧一道回到了太虚幻境,远离了世尘,以此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反抗。

忠孝文化——宝玉的必然性结局忠诚与孝道自古在中国封建传统里从来就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中国人强调群体的利益和安危,而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是何时都无法摆在领先的位置的。

这一坚固传统,也时时刻刻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各部长篇小说里,无论是《牡丹亭》里作家以杜丽娘为父母敬酒时将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组织进杜丽娘的唱词,还是,《聊斋志异》很多篇目中,如《席方平》之席方平经历了巨大的折磨而为父亲伸冤昭雪、《水莽草》之祝生死后还回来照顾母亲,都承继了忠于家庭、孝于父母这一文化意识。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秋纹曾说到贾宝玉的举动:“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

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顽,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

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

贾宝玉挨了父亲贾政的打,现代人恨不能将贾政置之于死地,称之为封建卫道者,可贾宝玉不仅一句埋怨的话也不说,而且后来还承认自己见识浅薄:“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

”从小说的很多章回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了。

纵使宝玉无意于功名富贵,只喜欢和丫鬟小姐们玩在一块,即使是后来一个个亲爱的姐妹仆人都离他而去,即使他多次有过自杀的念头,但忠于家族的使命和孝顺长辈的责任依然是深深牢固在内心的,古语都有云:“百行孝为先”。

最终他还是参加了科举考试。

林黛玉——男尊女卑下的悲情命运王昆仑先生说:“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格。

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

”封建文化因其自身的虚伪性、矛盾性造成了同为知识女性的钗、黛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玉在匾中求善价”的真士和“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假儒。

而封建色彩的笼罩下假儒者之流的宝钗是时代所期许的。

自然而然林黛玉的悲剧身世也被络上了那个时代必然的印记。

男权文化——黛玉真性情的自我毁灭“男尊女卑”的文化是中国圣贤孔子的代表作之一,一直在传统社会习俗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男权主义下,古代的中国女子从来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严重阻碍和隔绝了一个年轻女性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几千年来,男权主义者的统治和奴役导致了女性自主意识的失落和泯灭,致使女性完全失去了自我的真实个性和追求,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身体与灵魂无疑是一种残忍而又必然的扼杀,。

红楼里,林黛玉虽身体柔弱,但她内心丰富,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她对“美人巨眼”的红拂追求自己幸福爱情的向往,吟唱他人,实则在宣读自身。

她在感叹“西施、虞姬、昭君、绿珠”的不幸的遭遇同时,她也是在感叹自己的不幸,或是她以自身的不幸来吟唱《五美吟》。

林黛玉在诗中既流露出了自己的哀怨之情,对现实的不满,但同时又抒发了自己的激愤。

但与此同时家境的破败也深深的影响了黛玉,致使黛玉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只能够将爱深埋心中,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爱,反而是希望别人能够成全自己。

不过这种成全只是黛玉的一个心愿,她并没有向现实低头。

她钟爱宝玉,但又因此常常错怪宝玉。

贾府上下虽然都在表面上对她尊爱有家,但她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孤傲的性格与世俗大众的性格格格不入,加上男权主义在封建家族心中的不可撼动,自然无法融入贾府的生活,那么她的心愿也永远只能是一个心愿。

婚姻文化——黛玉身亡的无力控诉“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形式,不奉父母之命,没有媒证的婚姻,社会是不承认的,当事人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

这就是所谓的家长专制。

在这种制度下,男女双方的结合都是靠父母和媒人的撮合,年轻男女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力被剥夺。

这种不带感情的婚姻对男女之间和家庭生活的和谐是非常不利的,最终酿造了太多的悲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映了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也在无形之中扼杀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宣泄。

失去双亲,孤高自许,亲情友情严重缺失,林黛玉唯一可以信任的是贾宝玉,但出于封建伦理对女性的强烈束缚和对传统礼教的严格烙守,又妨碍了她和贾宝玉进行直接、公开,自由和坦诚的谈心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