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1)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2)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见于股肿、湿疮。

(3)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见于瘰疬、脂瘤等。

(4)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见于气瘿、乳癖等。

(5)瘀血肿: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

(6)脓肿:皮肤光亮,剧烈跳痛,按之应指。见于外痈、肛痈等。

(7)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

(8)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

(1)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2)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3)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见于疮疡成脓期。

(1)硬度:按之坚硬,指起不复,未有脓;按之半软半硬已成脓; 按之大软,指起即复为脓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应指),透光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辨脓),点压法(适用于指、趾部脓液很少),穿刺法,B超。

(1)化脓性溃疡,疮面边沿整齐,一般口大底小,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2)压迫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褥疮。

(3)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经久难愈。

(4)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伴腥臭味。

(5)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1)是指发生在肌浅薄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

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cm左右,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疖的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2)有头疖和无头疖的区别是有无脓头。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分为坚硬型和多发型,外治宜作十字形剪开。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

(3)疖辨证论治:

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暑热浸淫证--治法:清暑化湿解毒;方药:清暑汤。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1)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状如钉丁,病情变化迅速,易毒邪走散。发于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

响功能。

(2)颜面部疔疮与疖的鉴别:疖好发于颜面部,但红肿范围不超

过3cm,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病症。疔疮肿势范围约3~6cm, 但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重者有恶寒发热等病症。

(3)手足部疔疮包括:蛇眼疔、蛇头疔、蛇肚疔(形似小红萝卜)、托盘疔、足底疔。

(4)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要求:

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必要时行对口引流;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5)红丝疔的外治宜用砭镰法。

(1)概念与特点: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恶寒、发热、口渴等病症。

(2)痈的辨证论治:

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解毒,行瘀活血。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发于上部,加牛蒡子、野菊花;发于中部,加龙胆草、黄芩、山栀;发于下部,加苍术、黄柏、牛膝。

热胜肉腐证--治法:和营清热,透脓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气血两虚证--治法: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3)颈痈辨证论治:风热痰毒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4)腋痈肝郁痰火证--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脓成加炙甲片、皂角刺。

(5)脐痈辨证论治:

湿热火毒证--治法:清火利湿解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脓成或溃脓不畅,加皂角刺、黄芪;热毒炽盛,加败酱草、大青叶;脐周肿痒,加苦参、白鲜皮、滑石。

脾气虚弱证--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6)委中毒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证--治法:和营活血,消肿散结;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湿热蕴阻证--治法:清利湿热,和营活血;方药: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

气血两亏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1)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2)锁喉痈辨证论治:

痰热蕴结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热胜肉腐证--治法:清热化痰,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热伤胃阴证--治法:清养胃阴;方药:益胃汤加减。

(3)臀痈辨证论治:

湿火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湿痰凝滞证--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气血两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1)特点: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 9~12 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2)有头疽的辨证论治:

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湿热壅滞证--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阴虚火炽证--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气虚毒滞证--治法:扶正托毒;方药: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余毒攻窜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暑湿交阻证--治法:解毒清暑化湿;方药:清暑汤加减。

瘀血凝滞证--治法:和营活血,祛瘀通络;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1)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丹毒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躯干部的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的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的流火,多生于新生儿臀部的赤游丹毒等。

(2)病因:素体血分有热,血热火毒为患。发于头面部者,多夹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夹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