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灾难性新闻报道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凸显人文关怀——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凸显人文关怀——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作者:刘建伟来源:《传媒》 2017年第21期灾难性新闻报道,是指针对那些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报道,它是突发性新闻的一种。
灾难性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两类。
其中,自然灾难是指地震、台风、水灾等来自自然界的那些人类不可抗或者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社会灾难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如倒塌、爆炸、空难等重大事故。
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透明化,面对灾难事件,如何做好报道是新闻媒体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解放军报》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笔者认为,针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媒体在及时报道灾难情况、科学分析灾难原因的基础上,还应该突出人文关怀,把报道重点放在受众的内心体验上,让受众看到灾难面前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以关注受灾群众为核心灾难性事件报道无疑需要首先关注受灾群众。
但是,在实际的报道中,媒体却常常忽视了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宣传官兵救灾的报道多,关注受灾群众的报道少。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当天,笔者正在四川老家休假。
当听到地震的消息时,笔者立即动身赶往当地某陆航旅,搭乘直升机当天就赶到了震中芦山县。
在几天的报道过程中,关于抗震救灾的稿子发了不少,编辑部也给予了表扬。
但是,冷静下来却发现,自己竟然没有采写一篇反映受灾群众的稿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报道倾向呢?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本位主义”的狭隘思想限制了自己的眼光和思维。
在当时看来,因为采访报道的记者都是军事记者,因此,关于部队救灾行动的报道自然就增多了。
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关于当时受灾群众的情况都被当作了新闻报道的辅助材料。
但是,当重大灾难突如其来时,最痛苦、最悲伤的是受灾群众,而受众最同情、最关心的也是受灾群众。
在灾难面前,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会在瞬间得以展现。
在大灾大难面前受灾群众的坚强人性、在绝境中迎难而上的人性光辉、在特殊状态下迸发出来的人性之美,都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素材。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4326 新闻传播学论文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灾难新闻报道的概述顾名思义,灾难新闻报道就是对所发生的灾难性事件进行相应的报道,使得广大公众对灾难性事件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灾难性事件具有其显著的特点,表现为突发性、震撼性、社会性以及负面性的特征。
在灾难性报道之前,我们首先应了解清灾难的类型,从整体上而言,灾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预料的自然性灾难,像地震、台风、火山、洪水以及山体滑坡等等,而另一类则属于人为造成的灾难,像瓦斯爆炸、恐怖活动、战争、空难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等等。
无论是自然性的灾难,还是人为性的灾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巨大的伤害,每当灾难出现时,人民不但会承受物质上的损失,而且还会承受精神上的损失。
灾难性的报道对于缓解灾难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由于灾难性的报道能及时传递灾害信息,减少相应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使得广大群众对灾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奠定基础。
二、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灾难时,更多关注的是抗灾救灾,而对灾难本身的报道却不是很多。
在灾难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隐瞒灾情的媒体报道,然而随着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灾难新闻报道也得到了不断的历练,受众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也在渐趋成熟。
从唐山地震新闻报道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新闻报道,我们能够看到,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在不断进步,往往在灾难发生几分钟后,灾情便会在媒体、网络上得到报道,其传播的速度快,信息准确、公开、透明,广大的群众通过网络媒体能够对灾情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
另外,需要我们关注的一点是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媒介主体在不断丰富,而且一旦一些灾难出现后,境外媒体也会对灾难进行现场性的播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渐趋成熟,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所存在问题的具体阐述。
浅论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_试以_人民日报_玉树地震评论为例
第31卷第8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1, No.8 2011年8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August. 2011, 072~073 浅论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试以《人民日报》玉树地震评论为例刘培培(商丘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系,河南 商丘 476000)[内容提要]关于灾难性新闻的报道,越来越透明、及时,汶川地震报道可以说是我国新闻报道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玉树地震报道则是媒体在灾难报道上的又一个突破。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报道中的评论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分析得出:新闻评论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可以起到引导社会舆论、开展社会宣传的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灾难性事件;新闻评论;《人民日报》[中图分类号] 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1)08-0072-02一、灾难性事件报道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通常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
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灾难性事件是不可预见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往往长短不一,如果处理不当,其危害是严重的,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威胁。
无论什么性质的灾难事件,在其爆发时,会立即引起各界的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闻媒介,因为它是社会公众所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
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传播,贯穿于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始终,有时它比身处其中的人更能了解其全貌。
二、《人民日报》关于玉树地震新闻评论的议题分析(一)样本介绍《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它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更是受到各级、各界的重视。
以下内容选取了《人民日报》从4月15日到4月28日14篇评论作为议题设置分析的样本,根据危机传播的几个阶段将媒体对玉树地震报道议题设置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灾难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
浅论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试以《人民日报》玉树地震评论为例
浅论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试以《人民日报》玉树地震评论为例灾难性事件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震、火灾、洪涝、泥石流等灾害一直是人们所担忧和害怕的事情。
当灾难发生时,灾难地区的人们需要及时得到救援和帮助,而媒体则需要及时报道和传递灾情信息,这对于灾难地区的救援和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在灾后的报道中,新闻评论作为对新闻报道的解析和评论,既能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又能反映社会立场和舆论导向,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直接造成2200多人死亡,每个人都在如何有效地帮助灾民。
作为大众媒体,《人民日报》在报道玉树地震的同时,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各类报道形式,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全社会这场灾难中不可或缺的宣传力量。
新闻评论不同于新闻报道,不仅要客观客观准确地反映事件的发生和事实的真相,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评论能力,对事件背后的情况、成因、影响等进行解读,引导公众对事件进行思考和评价。
对于灾难事件的新闻评论,更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担当,既要传递信息,也要具有警示意义,引起公众的反思和行动。
《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后,及时发布了多篇新闻评论,针对灾区的情况和救援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其中,一篇题为《玉树大地震启示丨坚强的中国,必将战胜灾难》的评论,为全国人民传递了一个强大的信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不仅可以视之为挑战,也可以用以检验我们的能力和团结力。
”在这篇评论中,《人民日报》不仅对灾区的悲惨情况进行了描述,更对全国各地展开的救援工作进行了肯定和支持,唤起了全社会的同情和救援意识。
它强调了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不仅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良心和当代中国的强大综合实力,也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灾难中秉承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同舟共济的人间大爱。
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传递事件的真相和事实,还能通过具有深入思考和评论的文章,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进行正义的评判,激发公众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浅析灾难新闻摄影报道
得 年 度 突 发 事件 类 组 照 一 等 奖 。虽 然爆
炸 的 场 面 是模 糊 的 .但 并 没 有 影 响 它 的 传 播价 值 。
导 致 的 .给人 类 带 来 不 幸 的社 会 原 生 态 的 新 闻 ”不 仅 包 括 地 震 、 旱 等 自然 灾 。 干 害 的新 闻 。也 包 括 战 争 和 恐 怖 袭 击 等 人
难 新 闻摄 影 已 经 成 为最 受新 闻摄 影 界 重
视 的 新 闻 摄影 类 别 。 重大 灾 难 发 生 以 后 ,
道 德 规 范 的 条 条 框 框 成 为 自我 意 识 , 拍 摄 与否 可 以 瞬 间决 定 。 摄 影 记 者 在 新 闻 现 场 要 尊 重 被 拍摄 对 象 , 用 合 适 的 拍 摄 时 机 、 式 和拍 摄 采 方
浅析灾难新 闻摄影报道
张大巍
f 尔滨 日报 报 业 集 团 , 尔滨 1 0 8) 哈 哈 5 01
【 关键词】 灾难新闻 : 摄影报道 ; 方式
灾难新 闻. 是指 “ 映 由天 灾 或 人 祸 反
人 隐 私 权 的 侵 犯 、对 公 众 知 晓权 的侵 犯 和对 社 会 正 义 原则 的侵 犯 。 面 对 灾难 报道 .摄 影 记 者 要 谨 慎 面 对 。 先 , 所 预计 拍 摄 的 图 片 是 否有 真 首 我 正 的新 闻价 值 ; 次 , 的 出现 是 否 符 合 其 我
变 形 的 尸身 , 是 不 宜 拍 摄 的 , 非 它 具 都 除 有 非 同 寻常 的历 史 意 义 和 新 闻 价 值 。这 种 时候 .摄 影 记 者 可 以利 用 一 些 技 巧 来 拍 摄 , 替代 过 于恐 怖血 腥 的原 状 。 获 以 如 得 第 4 届 荷 赛 年 度 最 佳 新 闻 摄 影 奖 的 8
浅谈如何报道灾难新闻
浅谈如何报道灾难新闻摘要:近年来,中国遭受很多灾难性打击,非典、雪灾、地震到现在的大旱,这些悲痛的事件牵动着无数百姓的心,也牵动着中国的神经,那么新闻媒体如何让报道这样的新闻,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快的、更加真实的去了解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那,本文拟从灾难新闻的特点等方面阐明应如何报道灾难新闻。
关键词:灾难新闻汶川地震灾难新闻,就是以灾难的孕育、发生、危害、预防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灾难新闻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方面的报道。
由于灾难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又由于灾难新闻的报道的政策性极强,又受历史传统和传统新闻报道理念的影响,新闻从业人员对灾难新闻的理解与操作存在一些误区与不足。
而从美学的层面来观照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是提高灾难性的负面新闻积极的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让人从新闻悲剧的报道中去思索,去认识真理,珍惜美好的事物,赞美美的品格,崇尚美的行为,这才是被举报道德主旨所在。
[1]一我国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从媒介竞争的要求上看,灾难新闻无疑是提高记者报道水平、提高媒体声誉的重要途径。
试想,如果灾难事件发生后,其他媒体大肆详尽地报道,哪家媒体不做任何新闻或只有点滴触及,读者对这种媒体传播信息的信任感必然陡降,媒体的竞争实力也大打折扣一、采访方式与建设和谐社会不符。
因而,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既是新闻媒介报道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那些在巨大灾难洪流下的无奈软弱需要倾诉,而且是充满细节的叙述,而不应该是在媒体的高调下变成沉默的“和谐.,’对灾难这种被理解为“抹黑”的事情,有关方面则要求媒体控制其报道规模,淡化和消解社会关注程度。
[2]媒体是政府的喉舌,但不是政府的赞美者、吹捧者,媒体精英“导演”和宣扬民众的感谢,如果被采访者不说感谢说别的,镜头和话筒就转移了,己经记录下来的也会剪辑处理掉。
新闻贵在客观真实,新闻里面不应有诱导和倾向性,而我们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的是对国家、政府“和谐一致”的宣传倾向性。
试论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原则
件, 2 8月 4日,在伊 春市又发生空难事
件。 在这两起 重大灾害 面前 , 伊春市 4家 新 闻媒 体都 在第 一 时间赶 到 了事 发现
场, 尤其是伊 春电视 台, 从事发 当天就把
事 故现 场 的报道 用直 播 的形式 滚 动播 出,使受众即使远离事故现场也能随时
推 广使 用对 改 善 我 国的 环境 质 量将 起 到
我们有些 时候硬要去做链接 ,除 了
一
什么样的背景可以做链接 ?有学者给 出 了这样的答案 :要看主体新 闻与背景 的 关系 。也就是主体新 闻与背景形成如下 关系时可做链接。 补充关 系——对事件或人物报道 的
背景进一步说明 ;
新 闻所要表现 的事件或人物 ,都是 处在一条 “ 断变动 的河 流” 不 之中 ; 每位
惑;
“ ” 实是在一定 环境 、 度 其 条件 下的 新闻思维。它是记者如何使用背景的个 性化标 准。
事 实 与背 景 的关 系 是有 远 近 的 。
之 间 的关 系 的 阐明 ;
— —
延 伸关 系——告诉读者主体新 闻的 发展情况 ; 阐发关 系——用观点 、讲话 阐发主 体新 闻的思想 ; 诠释关 系——相关 的知识和背景。 但如果 照此 尝试 , 似乎并不太管用 。
它所 提 供 的事 物过 程 中 的历
史、 环境 、 人物 、 数字 、 ……是对新 闻 知识 主体最准确的佐证 ,合乎新 闻主体所叙 事物 的发展逻辑 , 而不是与之相悖 。
没有出现一位能把新 闻的理论与实践统 统归结 为像施工 图一样定量精准的新 闻
大 家 。 ■
5 2
‘ 也 人 l 市 } (
里。
报纸从 网络 中引入 这个概 念时 , 它 的版面和背景的有限性 和有序性 ,就 已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共5篇)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共5篇)第一篇: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一)灾难性报道关涉政府公信力所谓新闻传媒公信力指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等的总体评价。
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
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终把关人。
甬温动车事故中政府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起着舵手,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
当然,政府的新闻宣传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原则的,具体包括: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政府有什么样的媒介观,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到的信息。
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
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都不能用简单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宣传来取代事故本身的震撼和愤怒。
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
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
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的政府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将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今天的受众已对新闻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
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
政府这个强势把关人也无法控制。
对于铁路部门来讲,事故频发民众怨,不能只用表歉意托词来敷衍。
当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去推卸责任,而应当是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障高铁生命线的安全运行。
5988940_灾难性事件报道浅析
2014年第10期新闻前哨4.主题多样,但事件单一。
襄阳市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包括13个方面的重大主题,但这么多主题只通过一个新闻发布仪式事件来表现,太单一。
5.突出报道,但时间有限。
作为襄阳市民生工程的一件重大事件,湖北省委领导、襄阳市委领导的要求和读者的愿望都是要进行突出报道,但整个新闻发布仪式不到一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出报道整个事件,显然采访时间紧张。
在如此情况下,《楚天快报》报社领导经过研究后,决定采用系列报道的表现形式,将13个民生内容全部亮相。
同时,确定了整个报道指导思想、报道思路、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手段等,选调采编精兵强将,进行具体细致分工,从材料准备、采访、写作、编排、报道方式、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这组报道的内容安排上,《楚天快报》报社领导确定采用系列报道形式,既要有背景深度纵向分析,又要通过现状展示、百姓期待、政府承诺和工作目标等四个方面来横向展开。
在报道手段上,既要有平面媒体常规表现手法,又要有突破常规的手段。
在编排方式上,既要把握报道主题、突出重点,又要合理设计版面,体现美观大气。
并且从材料准备、问题设计、报道方式、稿件体裁、写作重点一一进行了敲定,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推敲。
精心的组织策划保证了采编工作的顺利进行。
采编人员根据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事件的采编,确保了此次事件采编报道的准确、全面,达到把握主题,突出价值,精心组织,做大、做深、做透、做活、做优报道的总体要求,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每个环节工作任务。
三、把握导向关注民生在组织策划这次报道过程中,楚天快报编委会非常重视舆论引导的正确把握。
这一点,在襄阳市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的报道中得到充分体现。
13篇系列报道见报后,得到襄阳市委领导和新闻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
大家说,这组报道正确的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反映了报道主题。
在这次报道中,楚天快报编委会把正确导向摆在首要位置。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灾难性事件突发之时,新闻报道快速至上。
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灾难发生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
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
这时候事件现场的一切都是有极高新闻价值的,记者看到的一切都是观众想看到的,都成为人们关注这个媒体所作报道的理由。
例如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几分钟,NHK电视台及时报道地震消息,全世界通过NHK电视台直播或者各国电视台转播获得地震发生的消息。
随后公众不断从新闻媒体获得地震伤亡、地震救援等信息。
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发布信息,减少转述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
在灾难性事件面前,不仅要及时公开信息,而且还要通过传播多种多样的信息内容,形成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格局,让受众可以了解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方面内容,使其能够针对新闻事实作出周详的判断,避免“管中窥豹”的片面理解。
因为灾难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是千头万绪,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信息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能体现报道的真实准确性,能起到稳定民心、安定团结的作用。
新闻报道反映灾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新闻的根本,报道失实不但会误导公众,还会让公众甚至政府与媒体对立,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灾难发生后,公众希望通过媒体了解灾难的性质,灾难发生的原因,灾难发生的过程,灾难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次生灾害情况等获知灾难的全貌,从而对灾难及相关问题作出内心评价,所以灾难新闻的报道要求真实和准确。
如果报道失实,公众的内心评价很难恢复,难免造成公众和媒体的对立,从而失去对新闻媒体的信任。
新闻报道在反映灾难的客观性的同时,更多体现灾难面前的理解与包容。
新闻报道追求报道客观,准确反映事态发展全貌,让受众评价无可厚非,但理解和包容也不能忽视。
自然灾难发生后,纯客观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为了追求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受难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在当下社会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和质疑。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第一篇: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摘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
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引言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文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
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一、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新整理大数据时代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分析探索.docx
最新整理大数据时代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分析探索大数据时代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分析探索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在IT,医疗,保险,百货商店购物等领域,大数据正被广泛运用。
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
面对灾难性新闻,媒体必须及时获得有关灾情的准确数据,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众,发挥好传媒的预防警示作用。
1.灾难性报道的定义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
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灾难性报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新闻媒体应该提高灾难报道的精确度,根据以往事实、和最近变化着的事实,对未来事件的走向进行合理地预测性判断。
2.大数据时代给灾难性报道带来新视角2.1大数据分析,为灾难性报道提高精确度对于灾难性报道,同样具有精确度的要求。
20xx年6月1日,一搜名为“东方之星”的载有456名乘客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xxxx省内倾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后,受众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真相。
对此,多家报纸利用数据图解的方式进行报道。
《南方都市报》以长江航线图串联起各个相关时间点。
航线图的起点旁边,罗列出客船信息与乘客信息。
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形象,具体和清晰。
2.2大数据技术,为合理的深度预测提供技术支撑迈克尔苏德森指出,“在大数据与信息过剩的风险社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应当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的预计明天将有暴风雨式的对公众的忠告指南通知预警。
”20xx年12月31日23时35分,xxxx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踩踏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后果。
如果新闻媒体或者黄浦区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提前运用大数据进行预测告知和报道,本可以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提前报道哪个区域哪个时间段,有多少人前往陈毅广场,监测人口密集程度和人流量。
浅谈如何报道灾难新闻
浅谈如何报道灾难新闻作者:印蕾来源:《活力》2015年第08期2015年1月2日13时14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南头日杂物品仓库发生火灾。
21时37分,火灾大楼坍塌。
事故共造成5名消防员牺牲,14人受伤。
本文以哈尔滨“1·2”火灾为例,就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灾难新闻报道提出建议。
一、灾难新闻的界定何谓灾难新闻?一般而言,由于非人为因素所引发的、人力不可抗拒的地震、飓风、海啸、恶劣天气、火山爆发、洪水等以及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车祸、矿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恐怖袭击引发的灾祸与战争等,均在灾难新闻的研究范围之列。
灾难事件大致可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
灾难新闻由灾难事件本身而来,意即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
灾难事件因自身强大的悲剧色彩、突发性、负面性、社会性、震撼性等特点,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挫伤与伤痛,极具新闻价值,因而它一旦发生便会迅速成为媒体争相播报的焦点与受众高度关注的热点。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好灾难新闻报道,主动引导舆论,以推动灾难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改革与发展的稳定大局。
二、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纵观“1·2”火灾报道,媒体“失语”——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灾难新闻报道重官轻民、缺乏人文关怀、缺乏深入持久反思是“1·2”火灾报道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1.媒体“失语”,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或事故享有知情权。
而保障这种知情权,是对政府行政透明、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要求,公众知情权己被提上了政府日程。
对于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来说,无论是从满足受众知情权的角度还是从自己肩负的“守望者”使命来看,都应对灾难事件予以关注并迅速作出报道。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
新闻学中的新闻与灾难报道
新闻学中的新闻与灾难报道新闻学是一门探讨新闻产生、传播与影响的学科,而灾难报道则是新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灾难事件时有发生,而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事实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新闻学中的新闻与灾难报道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一、灾难报道的意义和目的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使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灾难报道有助于传播信息。
灾难事件具有重大影响力,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及时传递各类信息,提醒人们注意防范和应对措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形势和真实情况。
其次,灾难报道有利于塑造舆论。
媒体报道可以传递公众的声音和情感,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和关注,进而推动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保护利益。
再次,灾难报道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报道灾难中的勇敢行为、互助精神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等,可以激励和传递正能量,增加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团结和和谐。
最后,灾难报道对于提升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也非常重要,媒体要在报道中坚持公正、真实和客观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报道质量。
二、灾难报道的特点和挑战灾难报道与其他新闻报道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首先,灾难报道与时间紧密相关。
灾难事件发生往往需要及时报道,面临的是时间紧迫和信息不完整的情况,媒体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获取信息、核实事实、发布报道,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其次,灾难报道要求对灾区的敏感性和关怀性。
媒体在报道中必须充分关注受灾人民的利益和生存状态,避免过度报道和刺激受害者的情绪,同时要在报道中传递关怀和帮助的信息,引导公众参与灾难救援和重建。
再次,灾难报道要求公众及媒体对于道德和伦理的高度敏感性。
灾难报道往往涉及受害者的隐私和痛苦,媒体在报道时必须尽可能尊重受害者的权益,避免炒作和伤害当事人的感情。
最后,灾难报道还面临着信息真实性的挑战。
灾难时期会出现各类谣言和不实信息,媒体在报道中要客观公正,严格核实事实,避免传播不实信息,以免给公众造成恐慌和困惑。
简论“灾难报道” 灾难报道
简论“灾难报道” 灾难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灾难报道由“埋葬”灾难的年代经历层层的演变,最终发展到了现在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能够正面引导舆论,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共同渡过难关。
灾难性突发事件以其突发性和残酷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有着不可抗拒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灾难新闻报道初探概述灾难新闻报道。
灾难新闻,简言之就是新近发生的灾难性信息。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灾难是人们的需要满足过程的非正常中断。
社会生活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大致由劳动、收获、消费三个环节构成,这三个环节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导致社会及个人的生活链条大声断裂,这便是灾难。
灾难新闻常带有悲剧色彩,具有不可预知性、毁灭性,对受众的震撼力强,易产生恐慌心理。
报道灾难新闻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而应发现灾难的原因,由此引发思考,发掘灾难中人性的光辉及良好的社会风尚等。
灾难新闻报道备受关注的原因。
灾难新闻报道具有新闻典型的“突发性”,美国新闻学者比尔・博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
”由上述说法可以看出,灾难新闻中包含着诸多西方新闻价值的要素。
因此灾难新闻日渐被人们所关注,其关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灾难与人类自身的安危密切相关。
美国马力兰大学研究中心对受众心理的一项调查表明,受众特别关注“惊人的消息的真实性及其潜在的影响性和危害性”,以及“与人类自身‘利害攸关’的新闻”。
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金融危机等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承担与解决的问题,所以重大灾难突发新闻报道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
其次。
灾难事件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
具有冲突性、重要性、异常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因素,由此可见,灾难消息的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新闻活动。
明显具有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
再次。
灾难新闻能够起到传播知识,沟通情报,给人们以组织上的激励,并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什么是灾难性新闻报道
什么是灾难性新闻报道
什么是灾难性新闻以及特点
什么是灾难性新闻:不期而至的突发性,严重的危害性以及对惯常社会生活的破坏性,使灾难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关注度,因而也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价值。
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难性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监测环境、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责的体现。
特点:灾难新闻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由此而备受社会的关注。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好灾难新闻报道,主动引导舆论,以推动灾难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改革与发展的稳定大局。
灾难事件一直是新闻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媒体报道的重点,西方的新闻写作专著把灾难报道分为两类—事故报道和灾祸报道。
西方的新闻写作教材明确指出灾难报道和其后续报道必须包括几个基本要素,并且要求媒体谨慎处理几个问题:记者不是法律代言人,满足公众知情权,保护个人隐私,记者要明辨是非等.西方的灾难报道本着以受众为本的新闻理念,以统计数据说话,重在“疏”而非“堵”。
他们关于灾难新闻报道的研究成果以及个案报道分析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研
究有很大的启发价值。
1。
新媒体时代,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的变化【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的挑战、社交媒体的影响、多媒体形式的运用以及舆论导向,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对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和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报道的全面性。
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对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多媒体形式在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丰富了报道的形式,使信息更加生动直观。
在舆论导向方面,新媒体时代下的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公众舆论的引导和响应。
未来,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将继续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
【关键词】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多媒体形式、舆论导向、影响、挑战、发展趋势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在面对灾难性事件时,电视新闻报道也面临着挑战和变革。
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实时,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消息,这也对电视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立体和多样化,观众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电视新闻渠道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观众分享和交流信息。
多媒体形式在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也让报道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
在新媒体时代,灾难性事件的舆论导向也更加受到关注,传统的报道方式可能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导致舆论的不稳定。
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 正文2.1 灾难性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1. 实时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电视新闻报道通常会第一时间进行现场直播,以最快速度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这种实时性可以帮助观众及时了解事件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引言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灾难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没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而我国作为自然灾害发生作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相关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我国在灾害防御和治理方面效果并不显著。
灾害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对我国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灾难事件一时间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在如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网络成为了人们掌握新闻内容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目前,我国民众在相关内容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新闻媒体的报道观念也越来越积极,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不难发现,现阶段,灾难新闻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灾难新闻报道也迈入了误区,解决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现存问题迫在眉睫。
1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含义1.1 灾难的类型以及特点从内容角度来说,所谓的灾难主要指的是造成一定损失和困苦的天灾人祸,可以将灾难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人类由于自身原因而最终导致的灾难,即人祸,例如,交通安全事件、煤气瓦斯泄露、战争等等,第二种主要指的是天灾即人类无法对自然性的灾害进行一定的防范,例如,火山爆发、洪水、地震等等[1]。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事故类以及自然灾害类是我国发生灾害的主要类型,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了威胁,例如众所周知的非典、禽流感等灾难事件。
对其实质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难发现,灾难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意外爆发,灾难事件出乎人意料的发生,在爆发前期没有任何征兆和迹象,人们在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时也来不及利用合理的应对措施来解决,在毫无防范之下对自身的人身安全就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例如,在凌晨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就导致25万左右的民众失去了生命。
2)震撼性,强烈冲突,灾难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或者是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错综复杂力量的对抗和较量,所谓的正义和黑暗等等,可以说这种强烈的冲突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在面对洪水爆发时齐心协力团结的精神,以及在面对非典疫情时体现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政府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及时的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沟通,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灾难性新闻报道
灾难性新闻报道是指媒体关注的重大灾害和危情突发事件的报道,包括天灾、公共卫
生灾难、军事战争等内容,从影响范围、损失程度、应对方式、抗毁能力等角度出发,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受灾地区、受灾群众所受灾难形势,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强
盛表示关注。
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台风、地震、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伴
随而来的巨大损害和痛苦受害者,因而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伤痛。
而由于客观条件所限,
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工作总是在第一时间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内容
也得以完善且深入地展示给外界。
就灾难性新闻报道而言,无疑可以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它通过报道受灾地区的抗恶
势力来引发关注,从而引导社会各界及组织,加强灾害预防工作,提高大家对一些重大灾
难或危害的认知,以及鼓励灾后恢复复原,减少人们受到的痛苦。
此外,报道灾难性新闻还可以触发人们的情绪,从而通过他们的感受而形成一种共鸣,促使灾害抗抢救救援行动加快落实,推动赈灾捐款及社会各界的慰问慰劳活动,并不断强
化民众的的防护意识和发挥实际作用,共同抗击灾害。
总之,对灾难性新闻报道极为重要。
这种报道既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生
动的关于民众安全以及灾害预防和抗抢救救援有关信息,又能够加强全社会各界的责任和
社会责任感,以此帮助改善个别灾难的影响,并进一步减少受到灾难冲击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