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导论》练习题(含答案)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如何生产B. 为谁生产C. 生产什么D. 如何分配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私有制B. 竞争C. 政府干预D. 自由交换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递减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额外满足感递减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满足感递增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满足感递减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需求法则。
答案: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2. 什么是机会成本?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它强调的是选择的成本,即在有限资源下进行选择时所放弃的次优选择的价值。
三、计算题1. 如果某商品的边际成本(MC)是10元,平均成本(AC)是8元,且该商品的市场价格(P)是12元,那么生产者每生产一单位商品的利润是多少?答案:利润 = (市场价格 - 平均成本) - (边际成本 - 平均成本) = (12 - 8) - (10 - 8) = 4 - 2 = 2元四、论述题1.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政府干预措施。
答案:市场失灵通常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
外部性是指个体或企业的行为对第三方产生未被市场价格反映的成本或收益;公共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市场往往无法有效提供;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交易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垄断则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导致价格和产量的扭曲。
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或限制其生产,以减少其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提供公共品,如国防、公共安全等;通过立法和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垄断企业进行反垄断立法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
西方经济学导论练习试题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导论练习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 研究对稀缺资源诸多用途的最合理配置D.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的“稀缺”是指( )。
A.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消耗光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 怎样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以上都包括4.下列命中(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A.政府把贴现率降到6.6%B.今年国家失业率不超过10%C. 男女应该同工同酬D.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5.经济均衡是指( )。
A. 经济行为和经济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不再改变B.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不变化C. 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存在D. 规分析中才使用的畴6.下面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容( )。
A. 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B. 贸易赤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C. 农作物歉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7. 下列( )不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A.个人可以做出决策B.个人所做的决策能够被推测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理性人或经济人8.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9.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10.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11.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B.产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相关产品的价格1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13.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14.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15.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D.是一回事16.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17.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的减少D.价格下降18.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偏好的改变。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如何生产B. 如何分配C. 如何消费D. 如何平衡供给与需求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特点?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政府干预D. 私有财产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的越多C. 消费者偏好总是一致的D.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总是不变的答案:A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产品同质性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市场壁垒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国内生产总值B. 失业率C. 通货膨胀率D. 公司利润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
()答案:√7.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物价水平下降。
()答案:×8.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入减去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答案:√9.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交易体现出来。
()答案:√10.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需求法则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答案:需求法则,又称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法则是价格机制的基础,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2. 解释什么是市场失灵,并举例说明。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或分配不公的情况。
例如,当存在外部性时,如工厂排放的污染,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其对环境的损害,导致资源配置偏离社会最优状态。
13. 描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经济学导论》(计算题) -考10分
《经济学导论》计算题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10P ,供给函数为Q s =-10+10P 。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产量Q e 。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需求函数变为Q d =60-10P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产量Q e 。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 s = -5+10P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产量Q e 。
(4)利用上述结论,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
答案:(1)Q d =Qs ,50-10P=-10+10P ,均衡价格P e =3;Q e =50-10×3=20;(2)Q d =Qs, 60-10P=-10+10P ,均衡价格P e =3.5;Q e =60-10×3.5=25;(3)Q d =Qs, 50-10P=-5+10P ,均衡价格P e =2.75;Q e =50-10×2.75=22.5;(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这就是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为供求规律。
P13-P192.某商品的价格由 32 元上升到 40 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20%。
(1)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2)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1)E d .80%25%2032)3240(%20--==÷--==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P22 (2)因为E d <1,故该商品为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此类商品降价总收益会减少,提高价格总收益会增加。
P25(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替代数目和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占的比重;商品的耐用程度。
P263.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1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20%。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需求法则?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需求法则是指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例如,如果苹果的价格下降,人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苹果,因为他们现在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苹果。
问题2: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什么?请解释其含义。
答案: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指的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即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例如,一个人吃第一个苹果可能感到非常满足,但当他吃第二个、第三个苹果时,每增加一个苹果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问题3:什么是机会成本?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民选择种植小麦,他的机会成本可能是放弃种植玉米所能带来的收益。
问题4:什么是市场均衡?请解释其形成机制。
答案: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市场上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
形成机制是,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
最终,价格调整到一个点,使得供给和需求相等,达到市场均衡。
问题5:什么是弹性?请解释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答案:弹性是衡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度的指标。
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而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敏感度。
问题6: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它说明了什么?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表示在给定资源和技术水平下,一个经济体能够生产不同商品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
它说明了经济体在不同商品生产之间的权衡,即为了生产更多的一种商品,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生产。
问题7:什么是垄断?垄断市场有哪些特征?答案: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能够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
垄断市场的特征包括:单一卖者、产品无替代品、进入壁垒高、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等。
问题8:什么是公共品?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公共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或服务。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机会成本-解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某种资源而放弃的其他资源的最大价值。
2. 边际效用-解释: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3. 市场均衡-解释: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4. 完全竞争市场-解释:一种市场结构,其中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商品或服务是同质的,没有单个买卖者能够控制市场价格。
5. GDP(国内生产总值)-解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填空题(5道题)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2.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称为(市场均衡点)。
3. 通货膨胀通常通过(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4.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5.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
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 D. 先正相关后负相关-答案:B2.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的经济利润是()。
- A. 正利润- B. 负利润- C. 零利润- D. 不确定-答案:C3.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 A. 消费者偏好- B. 生产技术- C. 消费者收入- D. 替代品价格-答案:B4. 短期生产函数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的是()。
- A.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一直增加- B.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增加但增速递减- C.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减少- D. 以上都不对-答案:B5.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 A. 政府计划- B. 市场机制- C. 企业决策- D. 社会习惯-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 A. 商品价格变化- B. 消费者收入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替代品价格变化-答案:B, C, D2. 下列哪些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答案(全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
A.生产的需要
B.欲望满足的需要
C.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 D.选择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
C.资源的稀缺性 D.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
A.价格决定
B.产量决定 C.成本决定 D.以上皆是
B.同方向变动关系
C.没有关系
D.难以确定
19.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
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
A. 正值
B. 负值
C. 0
D. 1
20. 人食用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食物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家禽的价格会下跌。这种价格下
跌是家禽的(
)曲线向(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
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商品自身的价格
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收入决定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
D.厂商均衡
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 )
A.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分析
B.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C.边际分析和期间分析
D.以上皆是
(二)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 4.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资源的配置B. 资源的稀缺性C. 资源的利用D. 资源的分配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A. 有限资源B. 无限欲望C. 理性行为D. 完全竞争答案:D3.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 个体经济单位B. 宏观经济政策C. 国际经济关系D. 经济周期答案:A4.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 个体经济单位B. 宏观经济政策C. 国际经济关系D. 经济周期答案:B5.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
A. 随着消费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保持不变D. 随着消费量减少,每减少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A. 生产成本B. 消费者偏好C. 生产技术D. 政府政策答案:ACD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
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买卖双方有价格控制权D. 信息完全透明答案:ABD3. 以下哪些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政府支出D. 税收政策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
()答案:正确2.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答案:正确3.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答案:错误4.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答案:正确5.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包括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例、商品的必需程度以及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预期。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通货膨胀B. 失业C. 资源配置D. 经济增长答案:C2. 需求定律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后减答案:B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递减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增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递增答案:B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市场上有大量买家和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没有交易成本D. 存在市场壁垒答案:D5.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价值选项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选项C.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所有选项的总价值D.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任何选项答案:A6.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A. 利率B. 税收C. 政府支出D. 转移支付答案:A7. 外部性是指:A.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的成本或收益B.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完全由市场交易反映的成本或收益C.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只影响生产者的成本或收益D.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只影响消费者的成本或收益答案:A8. 公共物品的特点不包括: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私人生产D. 政府提供答案:C9.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A. 规模报酬递增B. 规模报酬递减C. 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D. 规模报酬恒定不变答案:C10.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在于:A. 经济利润考虑了机会成本B. 会计利润考虑了机会成本C. 经济利润不考虑成本D. 会计利润不考虑成本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方式。
答案: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
解决方式包括政府干预、征税或补贴、提供公共物品、反垄断法规等。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试卷与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试卷与答案第一章:导论一、重要概念稀缺性经济物品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经济主体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二、思考题1、什么是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的意义何在?2、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3、试举例说明你身边存在的交替关系。
4、计算一下你学习的机会成本。
5、假定政府规定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下有6万元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做什么?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请举例说明。
8、为什么一个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干同样的工作,报酬却大相径庭?9、说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10、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三、选择题1、从根本上讲,经济学与________有关。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稀缺资源的配置 D.人们靠收入生活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________。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而耗尽3、经济物品是指________。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________。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5、以下总量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________。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国家高税收对商品销售的影响C.失业的上升或下降 D.某行业中雇用工人数量6、下列那些不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________。
A.政府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 B.有一强大的中央政府C.缺乏市场 D.存在能配置资源的私人所有制四、练习题1、每天你有14小时在娱乐和工作(学习)之间分配,设娱乐时间为变量X,工作或学习时间为变量Y,请用坐标图表示工作(学习)与娱乐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你每天8小时用于工作(学习),请在坐标图上找出你选择的点及对应的娱乐时间,假定你每天6小时用于工作(学习),请标出新点;如果你减少睡眠的时间,你每天18小时分配在工作(学习)和娱乐上,画出新的曲线。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一、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T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F3.规范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T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
F5.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T6.宏观经济学研究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等。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T 7.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T 8.某年某国经济增长率是3%,失业率是4%,这是实证表述(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规范表述,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T9.我国现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F10.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
T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何者说明了稀缺性?d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生产;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c)的表述。
a 价格;b 数量;c 是什么;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ba 宏观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c 个体经济学;d 市场经济。
4.当经济学家们研究是否该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时,他们所采用的是aa规范分析方法b实证分析方法c既有实证分析法又有规范分析法d不确定。
(实证分析研究的是“是什么”,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加入价值判断。
《经济学基础》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A 、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B 、他的产品的需求曲线表示C 、行业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D 、行业的产品的需求曲线表示答案:B2. 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9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
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亏损停止生产B 、存在利润继续生产C 、亏损继续生产D 、不亏损停止生产答案:C3. 基尼系数的增大将表明( )。
A 、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 、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减少C 、洛伦茨曲线与横轴重合D 、洛伦茨曲线与纵轴重合答案:A4. 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 、政府支出增加B 、政府税收增加C 、政府税收减少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答案:B5. 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减阶段,STC曲线()。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 、以递增的速度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 、以递减的速度下降答案:A6. 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无法确定答案:A7.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答案:D8.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l.8,则这两种商品是()。
A 、独立品B 、替代品C 、补充品D 、无关品答案:B9.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A 、保持不变B 、增加C 、减少D 、无法确知答案:C10. 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对应的AC达到了最小值,则()。
A 、MC=ACB 、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 、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 、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答案:A11.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 .6,则这种商品是()。
《经济学导论》重点题(18.10)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18.10)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计算题:20分第一章经济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财富问题的科学”的经济学家是B B. 亚当·斯密2. 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科学” 的经济学家是D D. 马歇尔3. 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的科学”的经济学家是A. 萨缪尔森4. 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要素或条件统称为A A. 资源5. 机会成本实质上就是C C. 选择成本6. 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是A A. 资源配置最优的点7. 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自主对生产和交易进行决策,由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制度是A. 市场经济体制8. 一切生产计划和分配规则由政府来进行决策的资源配置与利用制度是B B. 计划经济体制9.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C. 均衡价格理论10.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D D.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1. 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因变量的增量称为D D. 边际数量12.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A A. 静态分析13. 经济学界通常认为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A A.《经济论》14. 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是A A.《国富论》15. 新古典学派的标志性代表人物是A A. 马歇尔16.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是D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7. 货币学派的创始人是B B. 弗里德曼二、多项选择题1.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条件有ACA. 资源的稀缺性C. 资源配置的选择性2. 现代社会基本的经济体制有ABCA. 市场经济体制 B. 计划经济体制 C. 混合经济体制3.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ABC A. 市场出清 B. 完全理性 C. 完全信息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有ABCDEA. 研究对象不同B. 解决的问题不同C. 研究方法不同D. 基本假设不同E. 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5.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E A. 边际分析B. 均衡分析C. 静态分析D. 比较静态分析E. 动态分析6.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E A. 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 魁奈E. 杜尔哥7. 非凯恩斯主义流派有ABCDE A. 货币学派B. 理性预期学派C. 供给学派D. 新制度学派E. 公共选择学派三、填空题1. 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A. 选择某一行动时放弃的所有可能的选择B. 选择某一行动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C. 选择某一行动时支付的直接费用D. 选择某一行动时支付的间接费用答案:B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A. 单个生产者的生产成本B. 单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C. 市场供求关系D. 政府的价格管制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A. 私有制B. 利润最大化C. 中央计划D. 价格由市场决定答案:C4.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说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5.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那么该商品价格的小幅上升将导致:A. 需求量大幅下降B. 需求量小幅下降C. 需求量不变D. 需求量小幅上升答案:B6. 在经济学中,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示:A. 所有可能的生产组合B. 所有最优的生产组合C. 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D. 所有最优的消费组合答案:A7.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供给曲线的位置?A. 生产技术B. 生产成本C. 消费者偏好D. 互补商品的价格答案:C8. 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当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每个额外单位的投入将导致:A. 产出增加B. 产出减少C. 产出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9. 在短期内,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A. 一直增加B. 先减少后增加C. 一直减少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品的特征?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高边际成本D. 高固定成本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并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一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是衡量消费者从购买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净福利的一种方式。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的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
(A)A. 正确B. 错误2.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B)。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C)。
A. 增加B. 保持不变C. 减少D. 先增加后减少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这意味着它们(D)。
A. 可以自由设定价格B. 可以影响市场价格C. 必须接受市场价格D. 只能通过改变产量来影响价格5. 经济衰退通常伴随着(A)。
A. 产出和就业的下降B. 产出和就业的增加C. 产出的增加和就业的下降D. 产出的下降和就业的增加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A、B、D)A. 生产技术的变化B. 生产成本的变化C. 需求量的变化D. 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2.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包括(A、B、C)。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收入分配公平3. 以下哪些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B、D)A. 外部性B. 公共物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三、判断题1.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在长期均衡时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B)A. 正确B. 错误2. 货币的三大功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
(A)A. 正确B. 错误3.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价格水平上升。
(B)A. 正确B.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答:市场均衡是指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根据市场价格调整产量。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企业会增加产量,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直至达到均衡价格。
相反,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企业会减少产量,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直至达到均衡价格。
2. 描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及其关系。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分配B. 资源的创造C. 资源的利用D. 资源的保护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特点?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政府干预D. 私有财产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D.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保持不变答案:A4.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包括:A. 市场参与者众多B. 产品完全同质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国民生产总值B. 失业率C. 通货膨胀率D. 企业利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包括:A. 替代效应B. 收入效应C. 消费者偏好D. 生产成本答案:A, B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位置?A. 生产技术B. 生产成本C. 产品价格D. 消费者偏好答案:A, B8. 以下哪些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A. 货币政策B. 财政政策C. 产业政策D. 贸易政策答案:A, B9.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失灵?A. 外部性B. 公共品C. 信息不对称D. 完全竞争答案:A, B, C10. 以下哪些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 国际贸易的增加B. 跨国公司的扩张C. 国际资本流动D. 地方保护主义答案:A, B, C三、简答题11. 简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答案: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而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所有产品的平均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如果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那么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如果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则会上升。
12.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6.平均总成本曲线,同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一样,呈倒置的U形。
7.平均总成本曲线通常经过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8.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成本,没有成本是固定成本。
9.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任何部分都位于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上方。
b.如何生产的权衡
c.为谁生产的权衡
d.生活水平的权衡
8.可利用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事实称为
a.激励
b.稀缺性
c.为谁生产
d.怎么生产
9.以下为宏观经济学论题的是
a.为什么个人电脑的价格一直在下降
b.苹果价格上升如何影响了桔子市场
c.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怎么样
d.消费者如何决定购买手机的数量
第二章习题: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3.规范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
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生产;
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
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
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的表述。
a 价格;
b 数量;
c 是什么;
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
b.向下倾斜
c.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上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导论》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经济学研究的是()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治的问题
2.《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被最好地促进():
A.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B.好心市民的善行
C.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D.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坚持
3.麦克花了500美元购买和修理一艘旧渔船,他预计一旦修理完成可以以800美元的价格出售。
可是后来他发现如果彻底修理完成另外需要支出400美元的修理费,这艘船他现在只能卖300美元。
他应该怎么做?
A.他应该切断损失,300美元卖掉
B.他不应该低于成本卖掉
C.他应该把船彻底修理好卖掉
D.无论哪种选择结果对他来说都一样
4.下列中属于规范分析经济问题的是()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C.北京市要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D.消费者如何对比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二、问题与应用
1、 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受灾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动?请简要分析并说明理由。
答: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受灾国的经济资源(土地、人口、资本等)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受灾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能会向左移。
2、假设世界上打字最快的打字员恰好是脑外科医生,那他应该自己打字还是雇佣一个秘书?并解释之。
答:他应该雇佣一个秘书。
设他作为脑外科医生工作1小时得到20美元,打字1小时10美元。
(外科医生比打字员工作1小时薪水高)。
秘书工作1小时8美元(秘书打字没有脑外科医生快,所以拿得少)他如果打字1小时只得到10美元,而作为脑外科医生工作1小时并雇佣秘书打字可以得到20-8=12美元。
3、假定政府规定年收入6万元,纳税20%,超过6万元以上的部分的税率为50%,请计算一下8万元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应纳税额=6×20%+(8-6)×50%=2.2万元
平均税率=∑税额÷∑收入=2.2÷8=27.5%
边际税率=△税额/△收入=(8-6)×50%/2 =1/2=50%
4、举例说明“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
答:“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规律或者经济规律,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工具。
例如,当某种零售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必然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产业,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入这个产业,同时劳动、土地、企业家等其他资源也不断进入,当零售品价格下跌时,情况就相反,这样就进行了对资源的配置,尽管这种配置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
5、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的手”能否在所有领域发挥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看不见的手是依靠市场去自行调控,通过供需来控制,但是市场经济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看见养猪挣钱,结果许多人扎堆去养猪,结果导致供过于求,造成产能过剩,浪费等不经济的现象。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例如淘汰落后产业等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效率。
但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会形成像计划经济了。
三、案例分析:
机会成本与经济学思维
湖南省的一个农民某甲以8000元购买优质品种的A种仔猪,目的是繁殖仔猪进行销售。
但销售仔猪的农场以劣等的B种仔猪冒充,价格相差4倍。
后来某甲繁殖的仔猪无人购买,发现是出售该仔猪的农场以次充好,经过交涉未取得满意结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某甲告到法院要求赔偿5万元。
农场认为当初双方的交易额是8000元,赔偿5万元是天方夜谭。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思维方式。
(1)民间传统思维:应该赔偿8000元,也就是骗人者片多少就应该赔偿多少。
(2)法官思维:应赔偿所有直接损失,包括购买成本8000元,以及饲料、雇工工资、饲养场土地房舍等直接费用。
如果要起到惩戒作用和从制度上消灭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就要贯彻“杀人抵命”的对等原则。
如果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还需要更大的赔偿。
(3)经济学思维:赔偿额要大于5万元。
因为该农民除了直接费用开支外,还有一些见解的损失。
例如,8000元购买仔猪款、饲料款、工资等费用若不用于购买进行饲养,将这些款存到银行可得到一定的利息。
买了仔猪后,这些存款的利息无疑也遭到了损失,这个利息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机会成本。
按照这一思维方式,农场不仅要赔偿5万元,还要包括赔偿这5万元如果不用于购买这些仔猪进行饲养而用于其它投资可能取得的最大纯收入。
只有这样,才会让像这个农场那样做坏事的人真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