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特点之力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特点之力学原理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
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特点之力学原理。
太极拳的特点之力学原理
孙子指出;'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知已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败.'做为徒手竞技的太极拳也富于用兵之道。
一是保存自己,二是战胜敌人。
从太极拳的用力方法,是攻防兼备的。
太极拳以静制动,力从人借,以揉克刚,又与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顺手牵羊等相符相称。
因此,太极拳不仅符合用兵之道,而且,具有坚实的力学根据。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旨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视髦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个论述较为完整的阐明了,外家拳是以壮欺弱,以快胜慢。
而内家拳则是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
并以体弱老者可胜多人的实例佐证,把太极拳建立在科学的力学基础之上。
太极拳的特点之力学原理第一、平衡中心是太极拳技击的中心环节。
物理学告诉我们;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叫平衡。
在哲学上则指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
平衡和运动不可分,在绝对的永恒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的暂时的静止和平衡。
太极拳为整体力的发放并攻防兼备,首先要做到立身中正安舒。
练拳经验有三调;及调身、调心、调气。
调身是前提、是基础,没有调身,调心调气就无从谈起。
身体中正不偏,各部关节屈伸顺随。
全身才能放松,也才能正确掌握行功走架的要令。
在太极拳的步法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中定最关建,中定不但是立身中正的前提,而且是技击化打的基础。
相反,没有立身中正,身体失去平衡,行功走架东倒西歪,技击发力
便无保证。
历史上许多太极拳高手,都特别重视立身中正,将立身中正做为拳理拳法的重要法则。
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长兴特别注重竖直腰身,立身中正。
被称为牌位先生。
只所以平衡、稳定重心极为重要,因为只有稳固的中心。
才能击倒对方,而自已不会失重、失手、立于不败之地。
掌握平衡,保持中心稳固,成为决定技击胜败的关建。
正如王宗岳说的,有了‘立身平准’,才能‘活似车轮’。
才有取胜的保证。
运动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拳术运动中的平衡是暂时的,甚之是瞬存即失的。
在千变万化的招术中,如何保证重心平衡和稳固呢?力学方法是保持随遇平衡。
就是‘处于平衡壮态的物体受到微小扰动后,能在任意位置继续保持平衡’,太极拳每个拳势的行成,有三个过程;头起势、中运行、后定式。
在行动过程中,身体重心在随势而动。
套路中前一式过渡到另一式,重心也会移动。
所有这些的动。
是随对方动而动,并且是‘动急则急随,动缓则缓应’。
就是说无论是手法、腿法、步法的转换,也无论是化是打,也无论是揉是刚,凡在发力的瞬间,都必须保持随遇平衡。
具体作法是,两条腿的步型,不管是弓步虚步马步,也不管步型重量比例是三七,还是四六,在发力的瞬间,重心要下沉,体重同时向两腿贯注。
如需动步子,步法转换要迅速轻灵。
适时加大两腿跨度,扩大身体底面积,增加稳固性。
这样由于重心降低而稳固不偏。
如果不是向两腿同时贯力,势必造成重心偏向一侧,自身中心就会偏离。
会不打自歪,被打必倒。
正如杨式太极拳把步法规定了两足间的着意点,直线距离分做四段五点;前足为第一点,后足为第五点,两足正中为第三点,第一点至第三点之中为第二点,第三点至第五点之中为第四点。
这样做弓步时重心落在第二点处,使前腿不僵。
做虚步时重心落在第四点处,使后腿不滞。
马步平行步重心落在第三点处。
无论什么步型前进不过二点,后座不过四点,二、四点之间是活动控制范围。
也有前不过脚尖,后不过脚跟的说法。
都是重心随遇平衡的方法。
‘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是对倒换体重渐进方法的形容。
一不给对方进攻的空隙,二是确保重心随遇平衡。
从而,周身内外不偏不倚,以达行功松静自然,技击攻防兼备,战胜对方。
太极拳的特点之力学原理第二、杠杆定律能四两拨千斤。
自王宗岳太极拳论提出四两拨千斤论点之后,就成为众所周知的太极拳拳理拳法和鲜明特点,但也有人提出疑问,不相信四两能拨千斤,说这是形容誇大之词,不可能做到。
更有甚者说成是先辈拳师的自我吹虚。
其实这并不神奇,只是力学的杠杆定律。
杠杆的受力点称力点,固定点称支点,克服阻力的点称重点,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重臂。
当力臂大于重臂时可省力。
生活常识中为什么剪刀剪断布或物品那么省力。
拨钉锒头能轻而易举拨下钢钉。
杆秤称重,为什么小小称砣能压千斤。
这就是当杠杆所受作用力和所克服的阻力在同一平面内时,作用力和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重臂的乘积。
当力臂长于重臂,作用力小于阻力时。
必然省力的简单原理。
太极拳的发力,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
这样身体的几大关节接牢连在一起,就相当于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全身组成力臂,脚是力点,肘膝可做支点。
根椐拳势和对方态势的不同,灵活变换重点支点和力臂。
但几个接触点必须同时发力。
才能发挥杠杆作用,同时才符合‘手脚齐到,方为真’的拳法。
另外,太极拳发力的作用特征,是攻击对方中心掀而挫之,拿法中主要拿住对方中心劲路,以梢节制末节,同样是发挥杠杆作用。
再则,太极拳众多拳式,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斜飞势、单鞭、三换掌、高探马、白鹤亮翅、倒卷肱等。
都是两手、两脚、上下、左右、前后、平圆、立圆、斜圆、交叉力、多点进攻的方式,也体现出杠杆的力学特点。
比如在太极拳推手中,当对方用右手抵我左胸部,左手扶我右肘向我冲来;我左胸抵住对方右手,左手托住对方右肘,右手抵住对方左胸,用我左胸与左手合力抵住对方向我冲来之重心,这个合力如同接手先顺后抵。
合力是指左胸内含里裹与左手托踏行成拿死对方右臂,利用其右臂反击之力抵住对方全部前冲之力。
这时我右手向对方左后推按,用力不大对方必倒。
(高探马、单鞭、倒卷肱等有其类似功法)因对方前冲直力重心被我左胸左手控制,我右手推按相当于以横打直,出力虽小,威力很大,如同滑动称铊压称杆的作用。
体现了太极拳,力从人借,避实就虚,
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法。
也体现四两拨千斤,以轻制重,以弱胜强,以力小胜力大的力学根椐。
也是对怀疑以弱胜强,慢胜快,力小胜力大的人的最有力的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