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超级详细氧化还原反应

超级详细氧化还原反应
新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开发
目前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见的反应类型上, 未来需要开发新的氧化还原反应,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
能源领域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开发新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例 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用于替代传统的能源。
环境领域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水处理、 空气净化等,以保护环境。
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氮循环和硫循环等过程中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 应。
05
CATALOGUE
氧化还原反应的未来研究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反应过程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揭示反应过程中的细节和影响因素。
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还需要深入研究,以了 解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影响。
04
CATALOGUE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在工业上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化学 工业中合成有机物、制备无机盐等。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电池和电解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还被用于纺织工业中,如漂白和染 色等。
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01
02
0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体 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等
发生变化。
氧化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其中原 子或分子失去电子并被氧化,而 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则被还原

电子转移通常涉及化学键的形成 和断裂,从而改变原子或分子的
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变化
能量变化可以是吸热或放热,这取决于反应的类型和环 境。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分析: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B.CaCO3====CaO+CO2↑
C.Na2O+H2O==2NaOH
D.Mg+2HCl==MgCl2+H2↑
巩固练习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 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C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物质夺取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氧化性越强 物质失去电子能力越强则其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单质还原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2
+6
+4
0
• ⑴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5 -2
-1 0
• ⑵ 2KClO3 M=n=O22KCl+3O2↑

• ⑶ Na2CO3+2HCl==2NaCl+ H2O + CO2↑ ×
0 +1
+2
0
• ⑷ Fe+2HCl== 2FeCl2 + H2↑ √
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 失 电子,被 氧化 ;而 铁 元
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 得 电子,被 还原 。该反应中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在初中化学,我们学习了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 种数、类别对化学反应分类有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
举例 H2+Cl2 点燃 2HCl
化合 反应
分解 反应 置换 反应
Cr元素得电子,
降低 , K2Cr2O7 是氧化剂;
Cl 元素失电子,化合价 升高 , HCl 是还原剂;
K HCl 被氧化, 2Cr2O被还原。 7
氧化性、还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只能做氧化剂。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能做还原剂。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
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0 0 0 +2
1、H2+Cl2
== 2HCl
+2 0
点燃
+1 -1
2、Fe + CuSO4= FeSO4 + Cu
3、CaCO3
高温
CaO+CO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变化。
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并判断 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
举例 H2+Cl2 == 2HCl CaO+H2O=Ca(OH )2 2KClO3==KCl+3O2↑ 高温 CaCO3 ==CaO+CO2↑
==
CaO+H2O=Ca(OH )2
高温 2KClO3=KCl+3O2 CaCO3=CaO+CO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类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Redox)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或离子的电荷发生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工业生产和自然界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失去或获取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剂,而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这两个过程必须同时发生,如果没有物质被氧化,就不会有物质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上。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 单纯氧化还原反应:单纯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只有一个物质被氧化,只有一个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例如铜和硝酸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一氧化氮气体:Cu + 2HNO3 -> Cu(NO3)2 + NO + H2O2. 复合氧化还原反应:复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多个物质同时被氧化或还原的反应。

例如在电池中,锌被氧化为锌离子而氧化剂是电子供体,同时铜离子被还原为铜金属,是电子受体:Zn(s) + Cu2+(aq) -> Zn2+(aq) + Cu(s)3.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性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氧化性变化进行分类。

氧化性是指物质相对于其趋向于获取电子(还原)还是失去电子(氧化)的能力。

例如,在氯和溴之间的反应中,氯的氧化性高于溴,因此氯将溴氧化为溴离子:2NaBr + Cl2 -> 2NaCl + Br2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领域1. 养殖业:氧化还原反应被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的水质处理。

通过调节水中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控制溶解氧和有害物质浓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过程的基础。

例如,在电池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转化。

3. 矿冶工业:氧化还原反应在冶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下面是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示例:1.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2. 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H2 + Cl2 = 2HCl3.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4. 氢气与氯氰酸反应生成甲醇和氯化氰:HCN + 3H2 = CH3OH +NH4Cl5. 铜与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铜:Cu + 2HNO3 = Cu(NO2)2 + H2O6. 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2K + 2H2O = 2KOH + H27. 亚硝酸与溴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氮气:KBr + HNO2 = KCl + N2 + H2O8. 铝与氯化银反应生成铝氯和银:2Al + 3AgCl = 2AlCl3 + 3Ag9. 溴和铜反应生成亚溴化铜:Cu + Br2 = CuBr210. 硫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2S + O2 = 2SO211. 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12. 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13. 硫酸与钠氢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H2SO4 + NaHCO3 = CO2 + H2O + Na2SO414. 铝和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铝和氢气:2Al + 6HF = 2AlF3 + 3H215. 氧气与锌反应生成氧化锌:2Zn + O2 = 2ZnO16. 二溴化碳和纯氢反应生成氯化碳和氢气:CCl2Br2 + 4H2 = CCl4 + 2H217. 铂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铂:Pt + Cl2 = PtCl218. 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硫酸和三氧化硫:2SO2 + NO = SO3 + NO219. 锑和硫反应生成二硫化锑:Sb + S = Sb2S320. 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铜:Cu + H2SO3 = CuSO3 + H221. 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硫酸钠:2Na + H2SO4 = H2S +Na2SO422.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2H2O2 + 2MnO2 = 2H2O + O2 + 2MnO23. 氨和二氧化氯反应生成盐酸和氮气:2NH3 + 3Cl2 = 6HCl + N224. 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氧化物: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25. 碘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和碘化钠:2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26. 锌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锌:Zn + S = ZnS27. 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H2SO4 + 2NH3 = (NH4)2SO428. 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碳:3Fe + CO2 =Fe3O4 + CO29. 二氯甲烷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二氯甲烷:Cu + CH2Cl2 = CuCl2 + CHCl230. 硫和氟反应生成二氟化硫:S + F2 = SF231. 铝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铝硫化物:2Al + 3H2S = Al2S3 + 3H232.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33. 锌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锌:Zn + H2SO4 = ZnSO4 + SO2 + H2O34. 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Cu(NO3)2 +2NaOH = Cu(OH)2 + 2NaNO335.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硝酸和三氧化氮:2SO2 + 2NO = 2HNO2 + N2O336.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亚铁:Fe + H2SO4 = FeSO4 + SO2 + H2O37. 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SO2 + H2O = H2SO3 + H2SO438. 氯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氯:Cl2 + O2 = ClO239. 锰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硫酸锰:Mn + H2SO4 = MnO2 + H2O + SO240. 铝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铝:2Al + 6HCl = 2AlCl3 + 3H241. 硫和锌反应生成硫化锌:Zn + S = ZnS42. 氧化锌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和锌:2CuO + Zn = 2Cu + ZnO43. 二氯乙烷和溴化钾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氯化钾:KBr + ClCH2CH2Cl = BrCH2CH2Cl + KCl44.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45. 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2H2SO3 + O2 = 2H2O + 2SO246. 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47. 硫酸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H2SO4 + 2NaCl = 2HCl + Na2SO448. 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2Al + 3CuSO4 = 3Cu +Al2(SO4)349. 硫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铜:Cu + S = CuS + SO250. 二氯乙烷和重铅反应生成有机铅化合物和氯化铅:2PbCl4 + ClCH2CH2Cl = Pb(ClCH2CH2Cl)2 + PbCl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图2.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可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升失氧氧还原剂,降得还还氧化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3.我们把化学反应按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分成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该过程一定伴随着电子得失,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我们熟悉的Fe + CuSO4 == FeSO4 + Cu,铁失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同时,铜离子得两个电子生成铜单质。

与置换反应性质完全相反地,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不存在电子转移,故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 + O2 =点燃= CO2;2H2O2 =(MnO2)= 2H2O + O2↑;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CaO + H2O == Ca(OH)2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关系图4.I.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II.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特殊地,金属的最低价态为0价,没有负价,故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III.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I. 常见的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i. 活泼非金属单质•X2 → X-(X表示F、Cl、Br、I等卤素)•O2 → O2- / OH- / H2Oii. 具有处于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MnO2 → Mn2+•H2SO4 → SO2 / S•HNO3 → NO / NO2•KMnO4(酸性条件) → Mn2+•FeCl3 → Fe2+ / Feiii.其他•H2O2 → H2OII. 常见的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i. 活泼的金属单质•Na → Na+•Al → Al3+ii.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 → H2O• C → CO / CO2iii.具有处于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CO → CO2•SO2 → SO3 / SO42-•H2S → S / SO2•HI → I2•Na2SO3 → SO42-•FeCl2 → Fe3+i.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歧化反应和部分归中反应。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总称,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同时结束,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理解八个字:升失还氧降得氧还1.两种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两种产物氧化产物: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含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3.两种性质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但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

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于难易有关。

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但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与难易有关。

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物质的化学属性,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分析(1)失电子(本质)→化合价升高(特征)→氧化反应得电子(本质)→化合价降低(特征)→还原反应(2)定义: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3)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原子失电子,则化合价升高,每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一价,某元素原子得电子,则化合价降低,每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一价。

(4)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偏离某元素原子,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之,被还原。

(5)化合价变化的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变化规律(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电子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同时失去电子(氧化)和获得电子(还原)。

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或离子。

这个过程涉及到两个关键概念:氧化和还原。

1. 氧化:指某个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接受了电子,从而氧化了其他物质。

2. 还原:指某个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了电子,从而还原了其他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电子转移,因此它们往往伴随着电荷的变化。

更具体地说,氧化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提高,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降低。

这种变化可以用氧化数(电荷数)来表示,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1. 生活中的应用(1)氧化反应:常见的氧化反应是燃烧。

燃烧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和二氧化碳、水等产物。

生活中的火灾、炉灶燃烧等都是氧化反应的例子。

(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食物氧化,延长其保质期。

此外,一些药物的治疗作用也与还原反应密切相关。

2. 工业中的应用(1)金属冶炼:金属冶炼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高温还原铁矿石中的铁,使其转化为纯铁。

(2)电池:电池运作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转移产生电能。

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3)化学合成: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合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合成氨的哈伯过程中,通过催化剂促使氮气和氢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这是一种工业界常用的方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氧化还原反应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实例,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
5e-
KClO3+6HCl
KCl+3Cl2↑+3H2O
氧化剂
还原剂
分别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 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 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失去3 × 2e-
3Cu+8HNO3(稀)

2)当反应物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变化不单一时(即同时有升高和降低或有部分 变化部分不变时)通常采用逆向配平法。(当 确定化合价升降的公倍数后,先确定产物氧化 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系数,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多用于歧化反应或部分 氧化还原反应。
S + NaOH === Na2S + Na2SO3 + H2O
b、所有的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有单质参加的 化合 反应和有单质生成

反应分都解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过程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降低的过程
—氧 化 性: 物质具有 —还 原 性: 物质具有
得到电的子性质或能力; 失去电的子性质或能力;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g、其他因素
①浓度:浓度越大,
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 浓HNO3>稀HNO3
如还原性:浓HCl >稀HCl
②温度:如热的浓H2SO4比冷的浓H2SO4氧化性强
③酸碱性: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 增强而增强。
A
C
7、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单线桥法:分清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1)完全氧化还原型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被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4NH3+5O24NO+ 6H2O。

(2)部分氧化还原型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例如:MnO2+ 4HCl(浓)MnCl2+Cl2↑+2H2O。

(3)自身氧化还原型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例如:2KMnO4K2MnO4+MnO2+O2↑,3S+6KOH2K2S+K2SO3+3H2O。

学&科.网(4)归中反应型此类反应的特点是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反应物中有不同的价态(高价、低价),反应后转化成中间价态。

例如: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单质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越难失电子,还原性越弱。

③典型粒子氧化(或还原)性强弱:常见氧化剂的氧化性顺序为:Fe 3+>Ag +>Cu 2+>Fe 2+ > Zn 2+>Al 3+常见还原剂的还原性顺序为:S 2-(H 2S) >SO 32- (SO 2、H 2SO 3)>I - >Fe 2+ >Br - >Cl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律(1)内容。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分析表示方法(补充作业)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 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一种单质还原一种化合物的一种元素:
2e-
H2+CuO=Δ=Cu+H2O
4e-
氧 化 剂:CuO 还 原 剂:H2 氧化产物:H2O 还原产物:Cu 氧 化 剂:O2 还 原 剂:CO 氧化产物:CO2 还原产物:CO2
3O2=2O3这类反应中,无化合价变化,一定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方程式回答问题 MnO2+4HCl==MnCl2+2H2O+Cl2 1)上述反应产物MnCl2中,Mn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0个MnO2 参加反应时,有[ ]个电子发生转移。
参考答案:(1)+1; (2)MnO2 ;5
0
+2
0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2H2+O2=2H2O反应中,H2是还原剂 B、MnO2+4HCl = MnCl2 + 2H2O + Cl2的氧化剂是Mn
氧化剂、还原剂指的是物质,被氧化、被还原指的是元 素,故氧化剂是MnO2
C、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物是化合物,各元素有一定的价态,产物有单质, 元素呈0价,有化合价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5、反应条件 [方法]反应条件越苛刻,体现的性质越弱 [注意]被比较物质要与同一物质反应;被比较的性质要是 被比较物质在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 [例题]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来制取氯气; 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也可以制氯气;历史上还曾 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 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比较以上 三个反应,可以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 为 . 参考答案:KMnO4 > MnO2 > O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有 单 质 参 加 的 化 合 反 应 是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非氧化还 氧化还 原反应 原反应 复分解 反应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
反应
有 单 质 生 成 的 分 解 反 应 是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练习:
1.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来表示,其 中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 )
Cl2+2KI=I2+2KCl
该反应中是否有氧得失? 该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是否能用有无氧元素的得失判断 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 若不能应该怎么判断?
二、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剂 Zn + 还原剂 CaCO3 + Cl2 +
小结:
从电子转移的观点说明氧化剂、还原剂的实质是什么? 失e-的反应物 →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e-的反应物 →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 →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生成的物质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偏移
三、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得到电子,化和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注意:得失电子同时进行,且的是电子数目相等
小结
反应类型
得失氧
得到氧
化合价的变化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CuO + H2 == Cu + H2O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但弱于氧化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但弱于还原剂。

反应实质:1.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即在离子化合物中是电子的得失,在共价化合物里是电子的偏移。

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又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得失氧原子,而是任何降低价态或升高价态的任何元素都可以成为氧化或还原(反应)。

某物质中的任何元素失去电子(即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既得氧又失氧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2.强弱律:反应中满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4.不交叉原则: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只能达到同种价态5.强则优先原则: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先和最强还原剂反应6. 归中律: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其较高价态与较低价态均转化为中间价态,不得交错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关系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剂弱,这就是所谓“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名称: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

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

(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电子的得失过程: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考点名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对立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电子转移的外观表现,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依据)反应中是否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的关系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关概念氧化剂: 的反应物;还原剂:的反应物。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强还原剂(A)+强氧化剂(B)=弱氧化产物(a)+弱还原产物(b)则氧化性:B>a,还原性:A>b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

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5)其它条件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反之则越弱。

注意:○1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 ,与得失电子的 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关键词] 1.概念: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规律: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电子得失守恒。

3.转移电子数。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对于Zn+ HNO 3(很稀)=== Zn(NO 3)2+ N 2O ↑+ H 2O(未配平) (1)Zn 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____反应,是________剂。

(2)HNO 3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__,是________剂。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4)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5)32.5 g Zn 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转移电子数________ N A ,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 L 。

高考题型1 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4O 2F 2―→SF 6+2HF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氧化产物 B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试题并不难,只需坚持一种思想,用好一个关系,循着正确的思维程序,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1)核心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就有降、电子有得就有失;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共存于同一反应中。

(2)关系式(3)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依据题意分析概念“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第二步:依据规律判断反应的合理性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化合价互不交叉规律、强弱规律等。

同学们应掌握化合价与氧化性的关系,“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面转”。

第三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定量判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问题,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对于生疏的或多步氧化还原反应,可直接找出起始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最终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利用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快速列等式求解。

如:一定量的Cu与HNO3完全反应产生NO x,该NO x又被氧化为HNO3,则Cu和O2的关系为n(Cu)×2=n(O2)×4。

考向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1.下列化学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过氧化钠用作缺氧场所的供氧剂B.热的纯碱溶液常用作物品表面油污洗涤剂C.漂白粉常被用于疫区的环境消毒D.铝热反应常被用于野外焊接钢轨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合价发生了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4)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5)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既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都作氧化剂()(8)生成物中来源于氧化剂的是还原产物()(9)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10)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11)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1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一定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13)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14)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15)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考向2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3.关于反应4Al+3TiO2+3C===2Al2O3+3TiC的叙述正确的是()A.Al是还原剂,TiC是氧化产物B.TiO2是氧化剂,TiC是还原产物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生成1 mol TiC时转移4 mol电子4.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可得到深蓝色溶液[溶质为Cu(NH3)4SO4],再向所得溶液通入SO2至溶液呈微酸性发现有白色沉淀Q生成,化学方程式为①2Cu(NH3)4SO4+3SO2+4H2O===2NH4CuSO3↓+3(NH4)2SO4。

再将Q与足量的10 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则会发生如下反应:②2NH4CuSO3+2H2SO4===Cu+(NH4)2SO4+2SO2↑+CuSO4+2H2O。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B.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只相当于催化剂C.反应②中CuSO4是氧化产物D.反应①中SO2发生还原反应高考题型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1.(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有关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2015·江苏,4C)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2013·天津理综,3C)C.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2014·四川理综,4C)D.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山东理综,11C)2.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1)强弱规律①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②判断反应能否进行:由强制弱③判断竞争反应的顺序:强者优先(2)价态规律①判断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高价氧,低价还。

②判断“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

③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只靠拢,不交叉”。

(3)守恒规律①计算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考向1强弱规律的应用1.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①Cr2O2-7+14H++6Cl-===2Cr3++3Cl2↑+7H2O②2Fe2++Br2===2Fe3++2Br-③2Fe3++SO2+2H2O===2Fe2++SO2-4+4H+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氧化性:Cr2O2-7>Cl2>Fe3+B.氧化性:Cl2>Br2>Cr2O2-7C.还原性:SO2<Fe2+<Br-D.还原性:Cl->Cr3+>Fe2+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2>I ->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2-4+4H+B.I2+SO2+2H2O===H2SO4+2HIC.2Fe2++I2===2Fe3++2I-D.H2O2+SO2===H2SO43.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4.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则NaBiO 3、KMnO 4、I 2、H 2O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I 2、H 2O 2、KMnO 4、NaBiO 3 B .H 2O 2、I 2、NaBiO 3、KMnO 4 C .NaBiO 3、KMnO 4、H 2O 2、I 2 D .KMnO 4、NaBiO 3、I 2、H 2O 2 考向2 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 3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B .生成物中的N 2是氧化产物,K 2O 是还原产物C .每转移1 mol 电子,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 2的体积为35.84 LD .若有65 g NaN 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 的物质的量为3.2 mol6.已知FeS 2与某浓度的HNO 3反应时生成Fe(NO 3)3、H 2SO 4和某单一的还原产物,若FeS 2和参与反应的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 A .NO 2 B .NO C .N 2O D .NH 4NO 37.已知:①I -(样品)――→过量Br 2IO -3―――――――――――→盐酸酸化KI 然后调节pH =7 ―――――→煮沸除Br 2I 2; ②I 2―――――→Na 2S 2O 3I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转化说明还原性:I ->Na 2S 2O 3>Br -B .每生成1 mol IO -3,同时反应2.5 mol Br 2C .生成I 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D .有氧化产物Br -生成考向3 一般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8.配平下列化学(离子)方程式。

1).---MnO2+---- HCl(浓)===---MnCl2+----Cl2↑+---H2O2).------Fe3++---SO2+-----H2O==----Fe2++--SO42-+-----H+3).-----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4).------Fe3++--HSO3-+-----H2O==----Fe2++--SO42-+-----H+5).----K2Cr2O7+---H2O2+----H2SO4===---K2SO4+--Cr2(SO4)3+----O2↑+--H2O6)---ClO-+---Fe(OH)3+---OH-===---Cl-+---FeO2-4+---H2O7).--FeS+--HNO3== ---Fe(NO3)3+----H2SO4+------NO↑+----- H2O8).---KMnO4+---- HCl(浓)===----KCl+--- MnCl2+----Cl2↑+---H2O90.--FeS2+--HNO3== ---Fe(NO3)3+----H2SO4+------N2O↑+----- H2O10).-----CuSO4 +----P+-----H2O==------Cu3P↓+----H3PO4+------H2SO49.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