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案中学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案中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化学实验的进行和技能的培养;
3. 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
1. 以实验为主,注重实践性教学;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安排:
1. 化学基本概念的介绍;
2. 化学实验的进行和技能的培养;
3. 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4. 知识检测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考试、实验成绩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提高。
六、教学建议:
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2.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技能;
3.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希望以上建议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二〇一四至二〇一五学年度)化学是一门九年级才开设的新课程,刚开始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热情较高,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失去学习兴趣。
为了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根据我市具体实际,制定本学年度教学指导意见。
1、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和潍坊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认真研读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照原来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找出其不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复习阶段应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根据网上阅卷的要求,把握准知识点、题型、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变化。
加强校本教研,开发利用校本课程与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走出教材依然能学到化学知识。
2、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虽然中考中不会直接有基本概念的试题,但是,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应在后续课中逐步完善,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如化学变化、氧化反应、燃烧等。
物质的分类概念多,概念间的关系复杂,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清晰,否则,不仅影响对物质类别的判断、举例等,潜在的影响会更大,学到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时将会一塌糊涂。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指导意见:1.综合性:化学学科作业设计应兼顾知识性和综合性,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实地调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操作性:化学作业设计应具有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4.活动性:作业设计应注重活动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讨论、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创新性:作业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设计内容:1.实验探究:设计一些简易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例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活动性、物质分解与合成等。
2.知识运用: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能量的计算等。
3.实地调查:设计一些关于化学学科相关现象的实地调查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例如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水体污染原因等。
4.课堂讨论:设计一些针对化学学科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例如酸碱性物质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
5.创新实践: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化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验或项目设计,例如制作一种环保洗涤剂、设计一个可降解塑料等。
三、作业实施指导:1.选择合适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作业题目,确保作业的难度适中。
2.给予适当的指导:作业设计完成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完成作业。
3.督促与反馈:在作业实施过程中,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4.创设情景和实践机会:通过结合实际情景和实践机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老师意见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老师意见
主备人:XXX
课题:化学基础知识
年级:初中一年级
时间:45分钟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了解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基本实验方法。
重点难点:
1. 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2. 化学实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教学准备:
1. 化学课本和教学用具;
2. 实验器材和实验示范品;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化学,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概念讲解(15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3. 实验演示(15分钟):
利用实验器材和示范品,展示几个基础化学实验,如物质的燃烧、气体的特性等,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的实际表现。
4. 活动讨论(5分钟):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引导他们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基础知识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增强化学学科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同时,要注意巩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1.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较低,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的奇异现象,让学生发现化学的魅力。
2.强调化学的实践性: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应尽量增加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现象,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3.培养创新思维:化学是一门具有创新性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
二、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1.建立知识框架:初中化学的学科内容繁多,需要为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导图、知识结构图的绘制等方式,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掌握知识。
2.增加例题和练习:通过大量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例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化学现象,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注意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遵守实验规则,注意操作安全,提醒学生关注化学实验的风险。
3.注重实验设计与分析: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通过实验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化学知识内在繁多,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图像、动画和实验视频等,直观地呈现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矗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
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
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化学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储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打下基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己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
初中化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一、课前准备1、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每学期初,化学教师都要做到:第一,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
(1)弄清楚各单元、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哪些内容是要重点学习的,特别要理清化学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化学观念在教材中的体现形式。
(2)找出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在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第二,深入钻研教材。
(1)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结构。
(2)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单元、节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所要采取的相应教学方法(3)把握教材的各单元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教师要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异。
(2)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3)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思想状况等。
从而选好教学的起点,使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
2、认真做好单元备课每单元开始,全组教师要做到:(1)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弄清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怎样要求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应该掌握哪些能力要求,本单元中的重要知识是什么,对知识的深度讲到什么程度等等。
(2)通读本单元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1)单元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3)单元知识结构图、表(可以前挂前面单元的内容)。
(4)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包括:节次、课型、教学内容。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训练,达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分析:①本节课的知识在课程标准中是怎样要求的?②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③知识应该拓展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的陈述要规范,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说明:本指导意见中,将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弹性要求、发展要求和不宜拓展四个层次。
1.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课题学习时达成;2.弹性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本课题中延伸;3.发展要求:全体学生可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结束时融会贯通,全面掌握;4.不宜拓展:初中学习阶段不宜进行的学习内容。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绪言及第一单元执笔:赵燕宁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本单元执笔:孙进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4 爱护水资源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本单元执笔:黄宏军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本单元执笔:薛春兰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单元执笔:马菊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单元执笔:李雪梅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与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本单元执笔:张玉娟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单元执笔:徐荣国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本单元执笔:王晓敏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本单元执笔:朱洁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拓展性课题 物质的分类本单元执笔:龚颖潮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单元执笔:刘莉莉汇总编辑:吕汉聪。
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针对2020年“中考方案”尚未出台和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对下一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供参考。
一、充分认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与功能。
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为学生毕业和升学提供基本依据。
做好考试定位,分析理解试题的难度、长度、覆盖面等。
2019年的考试说明提到: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区分度,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分值比例约为6∶2∶2。
试题难度系数约为0.65。
可参考2019年考试说明中的表述,控制教学难以程度。
二、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试题命制的依据。
《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对于纸笔测验的都有要求,其中对于化学计算方面的要求也很明确。
学习研究好《课程标准》,利于把握课程内容、具体知识点和考查的范围、考查的程度,指导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做好知识点的梳理与整合。
对于未能完全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教师在备课时可参阅鲁教版化学教科书寻求适当的结合点、融合点、增长点进行补充,但要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学习研究各地中考试题一是学习研究本市近三年来的中考试题,分析试题命制特点和规律。
二是学习研究省内其他市的中考试题,发现试题亮点并加强对新题型分析研究,学习试题编制思路和方式方法。
同时要学习研究国家、省中考命题改革方面的精神和要求。
四、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化学课程性质。
重视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总结、梳理、提炼,帮助学生形成初中化学学科思想、基本观念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化学课程性质。
加强对学生应用化学学科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
深入研究实验与探究题型呈现趋向和题目编制方式,深入研究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个各个环节活动中的答题点设计可能。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化学是一门有关物质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作为初中科目之一,化学的教学应当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我将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将实验教学纳入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对知识更加深入和生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资源,通过展示、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从而真正了解化学的本质。
同时,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其次,化学知识的学习应当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化学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身边的一切都与化学有关。
因此,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通过食物、洗漱用品、化妆品等方面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拥有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学生应该能够学会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和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结合实际应用。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去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化学实验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初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目标与原则初中学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使其全面发展。
教学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探究性和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1. 语文教学指导意见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2. 数学教学指导意见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英语教学指导意见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应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交流,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提高学科素养。
4.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示范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5.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验探究、模型建构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6.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生物素养。
7. 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和研究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8. 地理教学指导意见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和模拟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应用能力。
总结初中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郑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郑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学科目标(一)初中阶段的目标九年级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帮忙学生了解科学探讨的大体进程及方式,激发学生熟悉和探讨化学事物的兴趣,培育科学探讨能力;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熟悉,帮忙他们取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化学基础知识和大体技术;引导学问横熟悉化学在增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庞大作用和合理利用化学品的重要性;通过化学学习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具体地,通过初中化学教学,教师要帮忙学生在以下三方面取得发展。
1.知识与技术(1)熟悉身旁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2)掌握一些大体概念,初步熟悉物质的结构、性质、结构的关系,了解化学转变的大体特征和规律。
(3)掌握化学实验的大体知识,初步形成实验技术,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进程和方式(1)熟悉科学探讨的意义和大体进程,能够进行简单的探讨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来表述有关信息,并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归纳等方式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转变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地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维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初步成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转变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熟悉。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增进社会发展的踊跃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珍惜资源、珍惜环境、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良好态度。
(5)发展擅长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酷爱祖国、振兴民族、为人类进步尽力学习化学的历史责任感。
郑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郑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1. 强调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化学是一门探究性强的科学,学生应该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化学知识是有机的整体,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科学,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6.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化学是一门团队性强的科学,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7.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案指导教师意见
初中化学教案指导教师意见教学内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区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教科书、课件、实验器材、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示例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思考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初步认识。
二、学习化学元素(10分钟)1.讲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
2.举例说明化学元素的种类和特点。
三、学习化合物(15分钟)1.讲解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合物的形成和特点。
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分(15分钟)1.比较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异同点。
2.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总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
五、实验演示(20分钟)1.组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实验中的反应和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巩固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六、课堂讨论和总结(10分钟)1.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和体会。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测试,进一步掌握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教师意见: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这一基础概念展开,通过讲解、实验演示和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初 中 化 学 教 学 常 规
初中化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着重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科学的决策。
为此特制定以下教学基本要求:一、备课要求1、备课前,每位化学老师要通读、精读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教学指导用书及相关教辅用书,了解教材体系、重点、难点,熟悉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习题,确保无重大知识点遗漏。
2、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准确、具体、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每节课一般有2~3个教学目标即可。
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复习、实验、练习课等),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3、教师备课要对化学用语、实验等方面做好研究和设计。
如需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应在教案中写清所需化学仪器、药品等,并提前1~2周通知化学实验员进行准备。
4、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原有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知识基础、技能、智能发展水平。
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5、拟定讲课计划。
贯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确定教学方法,推敲教学过程,写出教案。
教案要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教与学的师生互动的过程。
还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和学的方法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后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6、每节课都必须有教案和学案,坚决杜绝无案上课。
二、课堂教学要求1、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中学化学课的类型主要有新授课、实验探究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
无论哪一种课,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选择科学、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任务,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双基"实、过程优、方法好,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1 N3 B: [% k$ N+ s8 p; D2、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10.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义务教育)
2018—2019学年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基本要求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真研究《宜宾市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深入理解教材,领会课标精神,把握基本要求,结合学情,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人教版)。
2.中考复习。
三、教学规划(一)教学进度与检测范围(二)期末检测时间2018年秋期(上学期):2019年1月9日-1月11日。
2019年春期(下学期):2019年中考。
(三)考试时间、分值与试卷结构物理、化学两科合为“科学”,合卷参加统一监测。
1.“科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满分150分,其中物理80分,化学70分。
3.试卷结构:化学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20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7题,50分。
非选择题包含填空题(共4题)、实验与探究题(共2题)、计算题(共1题)。
(四)检测与命题九年级上学期由市上提供命题服务,统一检测和阅卷。
四、实施策略建议(一)准确把握课标要求,用好用活新版教材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这一期间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原课标(2001年版)有较大的变化,需认真仔细进行对比研读,明确变化,准确把握教学标高,防止盲目拔高或降低要求层次。
教育部审定的2012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上变化较大,需深刻领会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材栏目要求,用好用活教材,以教材为蓝本,联系社会、环境、生产与生活实际,充实教学情境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二)用好《教学基本要求》,确保基本教学质量2017年市教科所组织专家对2011年版课标进行解读,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研制了《宜宾市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试用)》)。
初中化学教案教师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案教师指导意见
教案名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排列
教学内容: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和组成
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2. 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找到相应元素的位置;
3.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基本信息。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示例、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2. 讲解:通过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位置和性质。
3. 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找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特性。
4. 讨论: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5. 总结:总结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各元素的特点,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
教学反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扩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建议: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重视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和考试结果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谢谢!
2012年5月27日
1.认真学习和研究课标内容中有关 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结合实际有 效利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内 容,合理安排科学探究活动。 3.内容涉及“宏观、微观、符号”等对应及相 互转化,可利用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 教学方法,以突破该教学难点。 概念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学要从学生熟 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导入,使学生从感知概念 到形成概念。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在认识 过程中逐步深化,因此教学中不宜过度拔高。
9/14/2013
在教学中要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
全面贯彻落实课程理念 把握教学特征与要求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放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9/14/2013
教学实施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实施
(一)教学内容与安排
二
1.教学内容
体现基础性 2.课时安排 周课时为4节
(二)教学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课程理念 2.把握教学特征与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 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 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 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 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 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学生学业考查的范围和要求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 实际而定,对《标准》中未颁布的内容不作考查要求, 不得任意提高难度和增加考试的知识内容,切实减轻学 生课业负担。
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教学指导思想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初三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教学时间只有一学年。
该学科放到九年级(初三),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两个特殊性:一是属于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为后续学习奠定必须的基础;二是该学科结束新课教学就面临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
基于如此,教学中不仅仅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还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帮助学生完成毕业检测和升学的备考。
在整个教学与复习工作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化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传统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转变。
九年级上期教学要立足基础、防止分化,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善于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生活、关心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学中还要加强实验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
九年级下期的化学不仅有较重的新授课的教学任务,还要直接面临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
因此,下学期教师在继续转变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做好新授课教学的同时,应注意研究市教育局出台的有关考试复习指导性文件,明确要求,研究近年中考试题和发展趋势,全面关注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着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及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优质高效的复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要关注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教学,防止其变为学生的分化点:1、物质构成的奥秘这部分知识涉及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相当多学生在初次学习时会感觉有一定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分散难点,利用多媒体或教具使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一、课前准备1、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每学期初,化学教师都要做到:第一,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
(1)弄清楚各单元、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哪些内容是要重点学习的,特别要理清化学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化学观念在教材中的体现形式。
(2)找出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在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第二,深入钻研教材。
(1)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结构。
(2)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单元、节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所要采取的相应教学方法(3)把握教材的各单元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教师要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异。
(2)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3)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思想状况等。
从而选好教学的起点,使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
2、认真做好单元备课每单元开始,全组教师要做到:(1)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弄清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怎样要求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应该掌握哪些能力要求,本单元中的重要知识是什么,对知识的深度讲到什么程度等等。
(2)通读本单元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1)单元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3)单元知识结构图、表(可以前挂前面单元的内容)。
(4)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包括:节次、课型、教学内容。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训练,达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分析:①本节课的知识在课程标准中是怎样要求的?②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③知识应该拓展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的陈述要规范,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时教学目标应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2)备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原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注意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做到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贴近学生。
(4)备方法:包括①备教法:即要通过哪些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备学法:即教师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备过程: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好入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备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上提出的每个问题和知能训练题,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要面向全体学生;训练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拓展性,难度要适中。
教师在认真研究上述五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必须认真写好每节课的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应写明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或实验用品)、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采用表格式备课,具体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板书设计等。
教师备课至少要做到超前一周。
4、教研组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每周至少活动一次。
要根据市教研中心的工作计划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要切实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选择合理、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双基”落实、过程优、方法好,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1、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进行实施。
2、教学内容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善于挖掘重要的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要注意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和科技方面的联系。
3、教学过程的展开要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引导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思考价值,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要精选重点内容开展探究学习,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一旦展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讨论、实验和研究,切忌走过场;课堂上的探究学习应当有结果,探究讨论最终都要在双基上体现和落实;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要关注全体学生,不管什么形式的探究,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而要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5、对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和活动天地里的实验,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知能训练,每节课都要有适量的训练,训练要讲究科学性、针对性,要及时反馈与评价。
7、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适时、适度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8、教师上课时,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表达做到准确、精练;教态和蔼、亲切、自然;板书能反映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设计合理;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流畅。
三、课后教学活动1、课后化学作业的设置要科学、合理、适量,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实行分层布置作业,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思考性作业,也可以是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课后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做好家庭小实验,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注明批改的日期,写好批改记录。
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上写有激励性的语言,让学习好的同学受到鼓励,让中等生享受进步的乐趣,让学困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同时应适时地采取面批,对作业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讲评。
对具有典型性的错题,教师与学生都要整理在错题集上。
3、提倡教师写教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
4、抓好课后辅导(1)教师要随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对于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课堂上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多提供一些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课后也要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包袱、弥补知识上的不足,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办好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是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
对学有余力或具有化学学习特长的学生,课后教师应加强对他们指导和培养,各学校教师要做到:①每学期初都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留有活动记录。
②每次活动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提高活动的成效。
③活动内容要丰富、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包括:A.课外阅读指导 B.开设化学专题讲座C.开放实验室 D.化学生活知识小竞赛等。
④活动时间每周一次。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为具有化学学习特长的学生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教师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使他们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能获大奖。
四、评价与测试1、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每单元学习结束,都要进行测试,测试题的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课本,力争覆盖教材中的知识点,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注意化学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实际的联系,突出考查化学思想和方法;突出科学探究和实验创新,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的功能。
试题的难度要适宜,不出偏题、怪题,题型要全,适当增加开放性的题目。
3、对每次测试后的试卷,教师都要及时、认真的评阅,并及时分析讲评;对测试结果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附件一:初中化学学科几种备课(教学)模式简介一、新授课的备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是化学教学的主要课型,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化学新授课一般可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基本概念和原理课、实验探究课、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课等课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备课和授课方式,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的备课(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重点和难点:3.实验用品:4.教学过程:(1)诊断补偿:(2)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采取出示具体的实验仪器,给学生提出这些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操作?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
(3) 实施新课①提出问题:围绕本节课要学习的实验基本操作,提出一些有目的性、可操作性或是一些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②讨论交流:按照课本中活动天地里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问题和图片,自己去对每项基本操作的要领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并进行归纳。
③点拨、演示: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点拨和补充,使每项基本操作的要领具体、规范;对存有安全隐患的操作,教师要给学生重点强调和指导。
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演示有关仪器使用的正确操作方法。
④自主练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当学生掌握了仪器使用的基本操作要领后,教师要对学生给出明确的操作任务,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自主练习,初步掌握仪器使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形成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