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在三国鼎立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汉中作为三国鼎立的战略支点 ,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赤壁之战前 ,汉 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隆中对策 》是各方对汉中战略地位认识的升华总结 ; 赤壁之战后 ,汉中是 各方争夺的焦点 ,汉中归蜀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地理基础 ; 赤壁之战前后 ,汉中是西汉遗产继承的 焦点 ,刘邦的统一战略和文化遗产对蜀汉有直接影响 ;赤壁之战后 ,汉中是三方人才汇聚的焦点 , 诸葛亮北伐期间 ,进一步提升了汉中的文化地位 ;赤壁之战前后 ,汉中是民族宗教文化的焦点 ,张 鲁在汉中创立的五斗米道 ,标志着中国道教的产生。总之 ,汉中是无可争辩的三国文化圣地 。
刘备在三方势力中最弱小 ,但最终能够鼎足一方者 ,关键在能将战略要地与人谋之力完美结合起来 , 而这一结合的开端则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刘备为了摆脱寄人篱下的困境 ,实现“欲信大义于天下 ”的 理想 ,问计于诸葛亮 ,亮答曰 :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 ,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闇弱 ,张鲁在北 ,民 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国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 ,总揽英雄 ,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 、 益 ,保其岩阻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 , 将军身率益州 之众 出于 秦川 , 百姓 孰敢 不箪 食壶 浆 以迎将 军 者乎 ? 诚如 是 , 则霸 业 可成 , 汉 室可 兴 矣 。”[ 1 ]《诸葛亮传 》在这一名满天下的对策中 ,诸葛亮的智慧之光主要集中在四点 : 其一 ,预见了天下三分的蓝 图 ,虽然没有鲁肃 、张纮 、甘宁等人的预见早 ,但比他们更全面深刻 、更清晰科学 ; 其二 ,强调了“人谋 ”,突 出了在以弱胜强过程中人的进取精神 ,激励着刘备在困境中崛起 ;其三 ,强调了荆、益二州的战略地位 ,指 出了这两大战略基地联手互动的巨大威力 ; 其四 ,指明了刘备集团由弱变强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 ,明确 了汉中在天下三分进程中的战略点作用 ,即要刘备效法汉高祖刘邦 ,以巴蜀为基地 ,从汉中出兵 ,据秦川而 虎视天下 。可以说诸葛亮的对策 ,是赤壁大战前天下三分的战略规划 ,是三大集团中取用汉中战略最明确 的一方 ,是战前各方对汉中战略地位认识的升华总结 。
2009年 4 第 30卷第
月 4期
Jou
襄樊学院学报 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
Ap r. , 2009
ty
Vo1130 No14
汉中在三国鼎立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梁中效
(陕西理工学院 历史文化系 ,陕西 汉中 723001)
收稿日期 : 2009 - 04 - 17 作者简介 : 梁中效 ( 1961 — ) ,男 ,陕西武功人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教授 。
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梁中效 :汉中在三国鼎立进程中的地位和 影响
纮的建议在献帝中平元年 ,即公元 194年之前 ,说明孙氏家族早就有一统荆、扬 ,据有长江 ,问鼎中原的大 志 。孙权秉政之后 ,据有整个长江流域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三国志 》卷五十四《鲁肃传 》记载孙权与鲁 肃密议曰 :“今汉室倾危 ,四方云扰 ,孤承父兄余业 ,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顾 ,何以佐之 ?”肃对曰 :“肃窃 料之 ,汉室不可复兴 ,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 ,惟有鼎足江东 ,以观天下之爨 。规模如此 ,亦自无嫌 。何 者 ? 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 ,巢除黄祖 ,进伐刘表 ,竟长江所极 ,据而有之 ,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此高 帝之业也 。”这里虽没有提及汉中 ,但“竟长江所极 ”和“高帝之业 ”,则是少不了汉中的 。甘宁曾建议孙权 击败刘表 ,攻取黄祖 ,占领荆州 ,西向夺取巴蜀 、汉中 ,“一破祖军 ,鼓行而西 , 西据楚关 ,大势弥广 ,即可渐 规巴蜀 。”[ 1 ]《甘宁传 》权深纳之 。在三方割据势力当中 ,孙吴一方之所以能游刃有余 ,就是格外重视对战略要 地的控制 。
关键词 :汉中 ;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张鲁 ;三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 : K23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2854 ( 2009) 04 - 0026 - 08
东汉至魏晋时期 ,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三大特征 : 一是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 ; 二 是中国的思想意识形态由儒家独尊向儒、佛 、道三教争衡转型 ;三是中国的民族关系由汉匈并立向多民族 融合转变 。在这三大文化轨迹的时空大转变中 ,汉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汉中作为三国鼎 立的战略支点 ,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末三国时期 ,随着西部羌族的崛起和南方长江流域的快速开发 ,处在中国南北与东西过渡带上的汉 中 ,就引起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高度关注 ,汉中逐渐由战乱时的战略要地向天下三分的战略支点过渡 。汉 中战略地位的提升 ,以赤壁之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赤壁之战前 ,汉中主要关乎西部战略格局的变化 ,群 雄对汉中战略地位的认识比较模糊 ;赤壁之战后 ,汉中关乎三国鼎立全局的天下大势 ,争雄各方对汉中战 略地位的认识更加清晰 。
一 、赤壁之战前 ,汉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赤壁之战前 ,曹操 、刘备 、孙权三大政治集团都意识到汉中由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历史进程的战略地 位 ,差别在于三方取用汉中的战略和策略不同 。 曹操最先意识到汉中对于中原的战略地位 。在曹操与袁绍争雄中原之时 ,曹操最害怕袁绍势力渗透 到关中 、汉中 、巴蜀 ,形成与中原的互动之势 ,壮大袁绍的力量 ,挤压曹操在东部的生存空间。他对谋臣荀 U说 :“然吾所惑者 ,又 恐绍侵扰关中 ,乱羌 、胡 ,南诱蜀汉 ,是我独以兖 、豫抗天下六 分之五也 。为将柰 何 ?”[ 1 ]《荀 U传 》荀 U推荐钟繇镇抚关 中 ,以安定西部形势 ,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官渡决战中击 败袁绍 。 官渡之战后 ,曹操致书钟繇曰 :“关右平定 ,朝廷无西顾之忧 ,足下之勋也 。”[ 1 ]钟传繇 但曹操在战略上的失误 是 ,未能乘胜进击关中 ,夺取汉中 ,仿效秦国灭楚的策略 ,对南方孙刘联军形成两路包抄合围之势 ,结果孤 军深入 ,战败赤壁 。 孙权三世经营江东 ,“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立国南方半壁河山 ,始终是孙氏家族的战略目标。因 此 ,对地处长江上游的汉中 ,孙权父兄当然关注 。《三国志 》卷四十六《孙坚传 》记载 ,孙坚曾跟随司空张温 西讨边章时屯住长安 ,熟悉陇 、蜀之间的战略形势 ,后被黄祖部将射杀于襄阳岘山中 。孙策继其父孙坚统 兵后 ,为了立足江东 ,曾问计于江南名士张纮 ,“乃答曰 :今君绍先侯之轨 ,有骁武之名 ,若投丹杨 ,收兵吴 会 ,则荆 、杨可一 ,仇敌可报 。据长江 ,奋威德 ,诛除群秽 ,匡辅汉室 ,功业侔于桓、文 。”[ 1 ]《孙策传 》裴注引《吴历 》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