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学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放疗科必备知识点总结

放疗科必备知识点总结

放疗科必备知识点总结一、放疗的基本原理1. 放疗原理放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辐射穿透体内组织,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死亡。

高能辐射通过引起DNA断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放疗主要有电离辐射、中子辐射、重离子辐射和光子辐射等不同类型。

2. 放疗的作用机制放疗可以引起细胞的DNA损伤,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放疗还可以影响癌细胞的微环境,刺激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

二、放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放疗的适应症放疗适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和一些良性肿瘤,如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

同时,放疗也可以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肿瘤压迫或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放疗的禁忌症放疗的禁忌症包括孕妇、儿童、重度心脏病患者等。

对于某些癌症类型、疾病晚期、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也可能不适合进行放疗治疗。

三、放疗的治疗计划1. 放疗的治疗目的放疗治疗的目的有根治性、姑息性、辅助性等不同类型。

根治性放疗旨在达到完全的治愈效果,预防肿瘤再生。

姑息性放疗旨在减轻症状、缓解疼痛。

辅助性放疗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减小肿瘤残留被复发的概率。

2. 放疗的治疗计划放疗治疗计划是指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放疗治疗计划需要确定放疗剂量、照射方式、照射位置等多个参数,同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四、放疗的治疗技术1. 放疗设备放疗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放射源、放疗治疗规划系统等。

直线加速器是用于产生和加速高能量电子、子和光子的放射源,是放疗的核心设备。

放射源主要包括钴60、碘125等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种植物放射治疗。

2. 放疗的照射技术放疗的照射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强子治疗(proton therapy)等。

三维适形放疗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形状和解剖结构进行合理的照射计划。

调强放疗是一种精密放疗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照射癌细胞。

放疗总结

放疗总结

放疗总论1、百分深度剂量(parentage depth dose PDD)百分深度剂量是最常用的照射野剂量学参数之一,定义为水模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射线中心轴,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深度的吸收剂量的比值影响百分深度剂量分布的因素:射线能量照射野源皮距深度。

2、4 Rs概念⑴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adiation damage)⑵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ell cycle)⑶氧效应及乏氧细胞再氧合(oxygen effect and Reoxy-genation)⑷再群体化(Repopulation)3、亚致死损伤:指DNA单链断裂,是一种可修复的损伤。

潜在致死性损伤:指正常状态下,应该在照射后死亡的细胞,在适当环境条件下由于损伤的修复又存活的现象。

致死性损伤:指照射后细胞完全失去分裂、繁殖能力,是一种不可修复,不可逆、不可弥补的损伤。

4、临床剂量学四原则:⑴肿瘤剂量要求准确;⑵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⑶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受量范围;⑷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

5、高能电子线的剂量学特点⑴易于散射,皮肤剂量相对高,并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更适合表浅的肿瘤。

⑵随限光筒到患者皮肤距离增加,射野剂量均匀性变劣,半影增宽。

⑶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大小,特别在射野较小时变化明显。

⑷不均匀组织对百分深度剂量影响显著。

⑸延长源皮距照射时,输出剂量不能准确按平方反比定律计算。

6、剂量建成区:指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剂量建成区。

7、亚临床病灶:指用一般检查方法所不能发现,肉眼也看不到的,而且显微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宫颈癌一、大体分型:1. 糜烂型2. 菜花型3. 结节型4. 溃疡型二、宫颈的组织学分类1.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占90%以上 2.腺癌 3.混合癌 4.末分化癌三、淋巴转移:淋巴管是宫颈癌最常见最重要的转移途径。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医学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学科,通过放射线等高能量的辐射来治疗各种疾病。

在医学放射治疗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将详细介绍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放射治疗的原理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受到辐射后发生变化甚至死亡,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放射治疗中,放射线可以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导致其无法再生产,并且还能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选择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各种恶性肿瘤、部分良性肿瘤以及放射性疼痛等,而禁忌证则包括怀孕妇女、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等。

3. 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分数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分数是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分数,通常会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等因素来确定。

4.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治疗肿瘤,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炎症、恶心、呕吐、疲劳等,严重的副作用还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 放射治疗后的随访管理放射治疗结束后,患者依然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管理,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复发或转移病灶。

医生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医学放射治疗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大家对放射治疗有任何疑问或者需求,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不要盲目进行治疗。

愿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放疗物理前沿知识点总结

放疗物理前沿知识点总结

放疗物理前沿知识点总结放射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癌症治疗方式,通过应用高能辐射来杀死癌细胞或者阻止其生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物理作为放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放疗物理的基本原理、新技术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放疗物理基本原理1、辐射作用的基本原理放疗所用的高能辐射主要分为电子束辐射和光子束辐射两种。

辐射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能量传递到细胞内部,导致DNA的损伤,从而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

电子束和光子束的穿透能力有所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辐射类型。

2、剂量计划系统剂量计划系统是计算和规划放射治疗的工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剂量计划系统,放疗医生可以确定辐射的适当剂量和照射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并确保对癌细胞的杀灭。

3、辐射治疗的生物效应辐射治疗除了直接杀死癌细胞外,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改变、DNA的双链断裂等。

这些生物效应对于放疗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放疗物理新技术1、强度调控放疗(IMRT)强度调控放疗是一种通过调节辐射的强度和方向来实现更精确的照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IMRT技术可以根据癌肿的形状和位置进行精确的调整,提高了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2、体素模糊剂量调控放疗(VMAT)VMAT是一种结合了IMRT和强度调控技术的新型放疗技术,通过旋转方式的辐射照射来实现更精密的剂量调控。

VMAT技术在治疗时间和剂量分布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逐渐成为放疗领域的新宠。

3、质子治疗质子治疗是一种利用质子束辐射来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光子束辐射相比,质子束具有更高的剂量传递精度和更小的侧向剂量。

质子治疗技术在儿童癌症和一些深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4、靶向放疗靶向放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放射治疗方式,通过选择性地靶向癌细胞进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放射治疗学知识点讲解

放射治疗学知识点讲解

放射治疗学知识点讲解一、辐射生物效应原理△(一)电离辐射的种类⒈电磁辐射:x射线、γ射线⒉粒子辐射⑴α粒子:质量大,运动慢,短距离引起较多电离。

⑵β粒子或电子:质量小,易偏转,深部组织电离作用。

⑶中子:不带电荷的粒子,高传能线密度射线。

⑷负π介子:大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可以带+、-或不带电。

⑸重离子:某些原子被剥去外围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直接作用(P52)当X射线、γ射线、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在生物介质中被吸收时,射线有可能直接与细胞中的靶分子作用,使靶分子的原子电离或激发,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引起生物学变化。

2.间接作用(P52)射线通过与细胞中的非靶原子或分子(特别是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后者可以扩散一定距离达到一个关键的靶并造成靶分子损伤。

(三)辐射对生物作用的机制(P53)(四)不同类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P53)⒈B-T定律:∝繁殖能力/分化程度⒉cAMP:∝1/cAMP(淋巴细胞、卵细胞)⒊间期染色体体积:∝体积⒋线粒体数量:∝1/线粒体数量(五)传能线密度与相对生物效应⒈传能线密度(linearenergytransfer,LET)传能线密度是指次级粒子径迹单位长度上的能量转换,表明物质对具有一定电荷核一定速度的带电粒子的阻止本领,也就是带电粒子传给其径迹物质上的能量。

常用用千电子伏特/微米表示(keV/μm)表示,也可用焦耳/米表示。

单位换算为:1keV/μm=1.602×10-10J/m⒉辐射生物效应与传能线密度的关系⑴射线的LET值愈大,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下其生物效应愈大;⑵LET与电离密度成正比,高LET射线的电离密度较大,低LET射线的电离密度较小。

其中,电离密度是单位长度径迹上形成的离子数;⑶根据LET,射线可分为高LET射线和低LET射线。

低LET射线:X射线、γ射线、电子线等;高LET射线:中子、质子、α粒子、碳离子等。

放疗科知识点总结

放疗科知识点总结

放疗科知识点总结放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高能量的射线或其它形式的辐射来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

放疗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和应用放射疗法治疗癌症的医学科学,它涉及到多种技术和知识点,下面将对放疗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放疗的基本原理1. 放射疗法的作用机制放射疗法通过高能射线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另外,放射疗法还可以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2. 放疗的治疗原则放疗的治疗原则包括: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最小化损伤正常组织、最大限度降低治疗副作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等。

3. 放疗的适用范围放疗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但不限于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头颈部肿瘤、宫颈癌、前列腺癌等。

二、放疗的技术和设备1. 放疗机放疗机是进行放疗的主要设备,根据不同的放射源和辐射方式,可分为线性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机等。

2. 放疗计划系统放疗计划系统是用来制定治疗计划的软件系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定位技术放疗需要准确定位才能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CT、MRI、PET-CT 等。

4. 放射治疗剂量学放射治疗剂量学是研究放疗剂量与疗效和毒性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通过研究放疗剂量的分布及其对组织和细胞的作用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 放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研究射线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和对肿瘤组织的杀伤效应。

三、放疗的临床应用1. 放射治疗技术根据肿瘤的类型、位置和病情,放射治疗可以采用单一照射、分次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中子射线治疗等不同的技术。

2. 放疗与化疗、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在癌症综合治疗中常与化疗、手术等治疗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3. 放疗的治疗效果评估放疗后的疗效评估包括放射造影、PET-CT、肿瘤标志物检测、组织活检等方法,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放射治疗学复习总结

放射治疗学复习总结

放射治疗学复习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源皮距S S D:射野中心轴上辐射源前表面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野中心轴上辐射源前表面到肿瘤内所考虑点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野中心轴上辐射源前表面到机架旋转中心或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为剂量建成区高能X线的剂量建成效应要优中低能X线,且随能量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保护皮肤。

GTV:肿瘤区:是指通过各种影像学、病理学等诊断形式可以明显确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GTV、亚临床病灶和肿瘤可能侵犯的区域在内的临床解剖学体积。

ITV:内靶区:考虑了患者自身的脏器运动,由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包括ITV外,附加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OAR:危及器官:指某些正常的组织或器官。

它们的放射敏感性或耐受剂量对治疗计划的射野和处方剂量有直接影响。

眼55Gy脊髓45Gy皮肤55Gy脑干54剂量学四大原则1.靶区剂量准确、2.靶区剂量均匀,剂量梯度不超过5%、3.提高靶区受照剂量,减小正常组织受照量。

4.保护周围重要器官。

常规治疗:每次,5f/w1f/d非常规治疗:超分割、加速分割、大分割等。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内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最新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最新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 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 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放射治疗技术八总复习2

放射治疗技术八总复习2


• 何谓乏氧细胞再氧合

分次照射后乏氧细胞变成氧合细胞
的现象称之为乏氧细胞再氧合,

一次照射后含氧的肿瘤细胞被杀死,
但乏氧细胞的肿瘤细胞则存活,需反复
多次照射才能杀死
(三)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性
• 无论给予多少照射剂量都存在正常组织细胞发生放
射性损伤的风险,并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这种 损伤分为早反应和晚反应:
临床特点
• 钴-60r射线能量1.25mev 穿透力强 • D=10cm时、PDD=50% • 容量大≈3000—10000Ci • 有明显的剂量建成效应、最大剂量点在D
=5mm 骨与肌肉吸收相同 • 经济、维护方便、大众化
3、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 加速器是使带电粒子 在高真空场中受磁场 力控制、电场力加速 而获得高能量的特种 装置。是人工产生各 种高能粒子束或辐射 线的设备。
高能射线和电子束临床应用特点
• 1.高能X射线: 穿透力更高 有较高的深度剂量 高剂量点随能量成正比 剂量分布均匀
钴-60治疗机
• A、钴-60是一种放射性原素,释放r射线,放
射能量相对稳定 :
• B、平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1.25Mev,最大剂量点在皮下
5mm,
• C、r射线与物质的作用,主要是发生康普頓
效应,骨头和软组织吸收相同
(六)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 与辐射有关

辐射的种类、辐射的剂量、辐射率、分
次照射、照射面积、照射方式
• 与机体有关

不同的种系、个体、不同的组织和细胞、
不同的生物分子以及个体发育
• 二.临床放射生物学效应 • (一)不同的细胞周期其放射敏感性差异很大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放疗技术复习提纲

放疗技术复习提纲

放疗技术复习提纲
1.放射治疗技术学及放射治疗技术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2.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放射治疗的哪些阶段可发生影响剂量精度
的偏差?
3.接受放疗患者治疗单后要查对哪些内容,放射治疗计划的实施主
要由放射治疗师完成,其中主要有哪些环节?
4.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
5.组织补偿的作用,分类?
6.模室的职能与任务;体位固定的意义;放疗体位要求;固定方法。

7.什么叫远距离放射治疗?远距离常规放射治疗方法有哪些,各方
法的含义?精确放射治疗有哪几种?什么是近距离照射,分类?
8.简述放射治疗的步骤?什么是GTV,CTV,PTV?
9.源皮距SSD,源轴距SAD照射的定义?
10.姑息性放疗,根治性放疗的概念
11.乳腺癌全切除术后的放疗适应症,剂量,靶区范围。

12.头颈部肿瘤放疗常见早期/晚期副反应(口咽粘膜/皮肤/脊髓等)?
大致了解鼻咽癌/喉癌相关的放疗技术。

13.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14.冰冻骨盆的定义,宫颈癌术后放疗原则是什么?
15.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优势有哪些?
2018.5.17。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医学放射治疗学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旨在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和电离辐射来治疗疾病。

它涉及到广泛的知识点和技术,从基本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原理到临床应用和治疗计划设计。

本文将介绍医学放射治疗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放射治疗依赖于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电离辐射能够通过与细胞DNA产生复杂的损伤,导致细胞死亡或无法分裂。

电离辐射主要分为X射线和γ射线,它们通过能量传递到细胞中的电子,引起电离和激发,从而损伤细胞。

2.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放射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性肿瘤。

适应症的选择需要考虑肿瘤的类型、分期、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放射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和化疗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3.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医生会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规划治疗,其中包括确定放射剂量及其分布、选择合适的治疗机器和束流方向以及评估患者的剂量分布和毒副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最小限度地损伤正常组织。

4. 放射治疗的剂量测量放射治疗的剂量测量是确保治疗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通常使用剂量计来测量放射剂量,例如线性加速器、放射性标记剂和照相剂。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剂量分布,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5. 放射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放射治疗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皮肤红肿、恶心、呕吐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且在治疗结束后逐渐减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处理和减轻副作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医学放射治疗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

这些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强调放射治疗、重离子治疗等。

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并且使更多类型的肿瘤得到有效治疗。

总结起来,医学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准确而复杂的科学,旨在通过电离辐射对细胞进行杀伤来治疗疾病。

放射医学知识点总结

放射医学知识点总结

放射医学知识点总结放射医学是一门研究放射线在医疗和诊断中应用的学科。

在临床实践中,放射医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放射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放射医学的基础知识1. 放射线的种类与特性:放射线主要分为X射线和γ射线。

它们具有穿透力强、能量高和电离作用的特点。

放射线可以通过物体,而不会被光学所阻挡。

2. 辐射的生物效应:放射线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是由于放射线与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基因等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间接影响是由于放射线进入细胞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3. 放射线防护措施:在放射线应用过程中,保护患者和医学工作者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器具、控制辐射源的距离、限制接触时间等。

二、放射医学的诊断技术1. 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放射诊断技术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拍摄患者的骨骼、内脏等部位来获得图像,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胸部透视、骨骼摄影等。

2. CT扫描:CT扫描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各个方向的切片扫描,产生三维图像,能够更加详细地观察病变。

CT扫描在肿瘤、外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核医学: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的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探测人体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功能异常,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

三、放射治疗技术1. 放射治疗的原理: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或控制异常细胞的方法。

通过将放射线照射到肿瘤区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放射治疗可以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肺癌、乳腺癌等。

在使用放射治疗时,也会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炎症、恶心、乏力等。

3. 放射治疗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和疗效逐渐提高。

放疗科护士知识点总结

放疗科护士知识点总结

放疗科护士知识点总结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利用高能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作为放疗科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从放疗的基本原理、放疗护理技能、副作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放疗的基本原理1. 放疗的目的和原理放射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高能放射线对癌细胞进行杀伤,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放射线穿透力强,可以直接照射到肿瘤组织,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2. 放疗的种类和适应症放射治疗根据放射线源的不同可分为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方式,内照射是指将放射源放置于肿瘤组织内部进行放疗,外照射是指通过机器或装置从体外照射肿瘤组织。

根据肿瘤类型和患者情况的不同,放疗可作为单独治疗或与手术、化疗联合应用。

3. 放射线的作用机理放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机制实现。

直接作用是指放射线直接照射到细胞核内,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间接作用是指放射线与细胞内水分子结合产生自由基,破坏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导致细胞死亡。

二、放疗护理技能1. 患者评估放疗科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2. 放疗计划的制定放疗科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放疗计划,包括放疗方案、照射部位、照射剂量等内容,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3. 放疗的实施放疗科护士需要协助放射治疗师进行放疗的实施,包括协助患者就位、调整放疗设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等。

4. 放疗后的护理放疗科护士需要对放疗后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包括观察照射部位的情况、评估患者的反应和不良事件、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5. 副作用的护理放射治疗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炎症、口腔黏膜炎、食欲减退等,放疗科护士需要根据不同的副作用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

放疗中级知识点总结

放疗中级知识点总结

放疗中级知识点总结一、放疗的原理放疗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的辐射来损伤癌细胞的DNA,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辐射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癌细胞产生损伤,包括直接杀伤癌细胞、诱导癌细胞凋亡和阻断其分裂。

放疗的目标是尽可能摧毁癌细胞而对正常组织造成最小的损伤。

因此,放疗需要在治疗计划和技术上进行精确设计和调整,以确保发挥最大的疗效同时最小化对健康组织的影响。

二、放疗的治疗技术根据肿瘤的类型、位置和患者的整体状况,放疗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技术。

常见的放疗技术包括传统的外放射治疗、正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引导的放疗、调强放射治疗(IM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放疗内部治疗(brachytherapy)等。

这些技术在放疗精确性、疗效和副作用方面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

三、放疗的副作用放疗会对正常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炎症、疲劳、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

在放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副作用,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此外,放疗还可能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因此,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需要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避免接触传染源和受伤。

四、放疗的并发症放疗还可能导致一些长期的并发症,包括辐射性纤维化、辐射性脑病和辐射性心脏病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在放疗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因此,医生在进行放疗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长期风险和益处,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放疗后,患者还需要接受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及积极的康复和康复护理。

五、放疗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新的放疗技术和装置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疗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

此外,分子靶向放疗和免疫放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望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放射护理知识点总结

放射护理知识点总结

放射护理知识点总结一、放射治疗的护理知识点1. 放射治疗的概念和原理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灭恶性肿瘤,达到控制或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放射线可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使其失去生长能力。

常见的放射治疗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

2.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放射治疗适应于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特别是对无法手术切除或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疗效。

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放射治疗可能存在禁忌症,如儿童、孕妇、严重贫血、并发感染等情况。

3. 放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放射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此外,还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定位标记、治疗计划设计等工作。

4. 放射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放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脱发、放射性食管炎等。

护理工作者需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5. 放射治疗的护理常规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者需要保障患者的安全、舒适,并定期进行病情观察、疼痛评估、营养支持等工作,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6. 放射治疗后的护理工作放射治疗后需要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包括对不良反应的处理、生活指导、心理护理等工作。

二、放射诊断的护理知识点1. 放射诊断的概念和原理放射诊断是利用放射线等辐射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和病变的影像资料,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常见的放射诊断技术包括X线、CT、MRI、PET等。

2. 放射诊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放射诊断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疾病诊断,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放射诊断可能存在禁忌症,如孕妇、乳腺期间、患有甲亢、对碘过敏等情况。

3. 放射诊断前的准备工作放射诊断前需要进行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此外,还需要进行放射诊断的相关准备工作,如患者的饮食、服药等。

4. 放射诊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放射诊断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有时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放射性损伤等情况。

放射治疗 复习资料

放射治疗 复习资料

放射治疗复习资料放射治疗复习资料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来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放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阻止其分裂和增殖。

虽然放射治疗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它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

首先,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放射线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疲劳、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结束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有时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能对器官造成长期的损伤,如心脏、肺部等。

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放射治疗的效果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不同的癌症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会对放射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

一些癌症对放射线比较敏感,治疗效果较好,而另一些癌症则对放射线较为抵抗,可能需要较高剂量的放射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其他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会对放射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目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放射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也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协商的重要问题。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连续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进行,每周进行多次治疗。

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段较长的治疗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同时,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也会受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进行调整,以适应治疗的时间和频率。

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最后,放射治疗的监测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放射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监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患者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皮距SSD:射野中心轴上辐射源前表面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野中心轴上辐射源前表面到肿瘤内所考虑点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野中心轴上辐射源前表面到机架旋转中心或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为剂量建成区
高能X线的剂量建成效应要优中低能X线,且随能量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保护皮肤。

GTV:肿瘤区:是指通过各种影像学、病理学等诊断形式可以明显确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GTV、亚临床病灶和肿瘤可能侵犯的区域在内的临床解剖学体积。

ITV:内靶区:考虑了患者自身的脏器运动,由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包括ITV外,附加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OAR:危及器官:指某些正常的组织或器官。

它们的放射敏感性或耐受剂量对治疗计划的射野和处方剂量有直接影响。

眼55Gy 脊髓45Gy 皮肤55Gy 脑干54
剂量学四大原则1.靶区剂量准确、2.靶区剂量均匀,剂量梯度不超过5%、3.提高靶区受照剂量,减小正常组织受照量。

4.保护周围重要器官。

常规治疗:1.2-2.0Gy每次,5f/w 1f/d
非常规治疗:超分割、加速分割、大分割等。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内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影响PDD的主要因素:射线能量、照射野大小及形状、源皮距。

适行调强的特点!1.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方向必须与靶区一致(适形)。

2.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因为要求每个射野内各点输出剂量率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

X线的质是指x射线光子能量的大小。

由管电压决定,用KV值表示。

定位最差的部位是胸部
计划的执行者是技术员
比释动能:不带电电离离子在质量为dm的某物质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K=dE/dm
当介质为空气时,测定为空气比释动能
比释动能率:在单位时间间隔内,比释动能的增量
吸收剂量:是度量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指电离辐射授予单位质量照射物的平均辐射能量于该物质的质量之比。

吸收剂量率:在单位时间间隔内,吸收剂量的增加量。

吸收剂量与离辐射源的距离和放射野的面积。

术前放疗的优点:杀死周围亚临床病灶,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分期,减少手术时,肿瘤播散的可能。

缺点:影像组织学诊断,对远处亚临床病灶无,手术时间推迟,放疗范围不确切。

后装机用于近距离照射(内照射)
高能X线-6-18MV(6)高能电子线4-20MeV(10) 60Co平均能量1.25MeV
组织空气比PDD=同一空间微小位置,组织的吸收剂量率比上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
空气剂量比SAR:体模上某点的散射剂量率与该点空气中吸收剂量率之比。

半影包括:几何半影、穿射半影、散射半影。

挡铅挡的是?半影!
楔形板的作用的对线束进行修正,获得特定形状的剂量分布。

楔形因子Fw=Ddw/Dd 两个楔形板构成的楔形角a=90-@/2 @为两楔形野中心轴的交角。

楔形角不等于楔形板的楔角
增益比=肿瘤控制率/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QA质量保证+QC质量控制=QM质量管理
增敏剂:是指单独使用不杀伤细胞,只有与射线共同使用时才提高射线杀伤作用的药物。

具有亲电子性,使细胞损伤不能修复。

防护剂:提高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
细胞周期G0-静止期。

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M-有丝分裂期G0、S期相对不敏感,G1期相对敏感,G2、M期敏感,M有丝分裂期最敏感。

细胞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大,对射线越敏感。

富氧细胞比乏氧细胞敏感。

鼻咽癌最常用的照射野的设计是——面颈联合野
发病率与致死率占城市恶性肿瘤首位的是——肺癌。

组织学分为小细胞型和非小细胞型,以非小细胞最常见。

(85%)
酒窝征是因为肿瘤侵犯乳房悬韧带。

腋窝区是乳房淋巴结引流的第一站。

乳腺CA综合治疗通常建议在术前2-4周尽快进行放疗。

乳腺CA对于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给以内分泌治疗--雌二醇类似物他莫昔芬2-3年后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或直接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禁忌者直接用他莫昔芬5年。

乳腺腋窝区淋巴结分组:胸小肌下缘以下淋巴结为第一组,胸小肌上下缘之间为第二组,胸小肌上缘以上为第三组。

子宫颈ⅡA期是手术的最高分期。

即为:肿瘤侵犯宫旁组织,但未侵及骨盆;肿瘤侵犯阴道,但未及阴道下1/3.
小肝癌:直径2-5cm 全肝耐受剂量30-35Gy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宫颈癌是最常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乳腺CA放疗适应症:
1乳腺功能保全手术后的患者
2.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原发灶为T3或淋巴结转移数>=4的患者
3.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其切缘阳性或有肉眼可见残存灶者
4.腋窝淋巴结>=3cm,淋巴结包膜或淋巴管受侵犯。

5.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
6.炎性乳腺癌
7.腋窝淋巴结有1-3个转移,但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建议术后放疗。

剂量建成区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对高能X线来说剂量建成区有何意义:
概念:从体模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Rmax)为剂量建成区,其宽度随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大
形成原因:由于在体模表面不存在次级电子平衡,射线在体模表面产生的次级电子具有一定的射程,这些电子在一定深度处通过电离激发作用将能量积累下来,结果使电子的吸收剂量由体模表面到深层,形成递增积累过程,直至达到最大值,在最大剂量吸收深度后,PPD将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意义:由于高能X射线在体模内有剂量建成区,单野照射时,要把肿瘤放在最大剂量点之后,其优点是肿瘤前正常组织接受剂量较小,最大剂量建成深度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对较深部的肿瘤应选择较高能量的射线。

临床剂量学原则:
①肿瘤剂量要准确,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相同,为局部治疗手段,照射野要对准肿瘤组织,同时给以足够的剂量,使肿瘤组织得到最大的杀伤。

②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吸收剂量要均匀,剂量梯度变化不能超过+-5%,即90%的等剂量线要包括整个靶区。

③照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肿瘤内吸收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④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不受或少受照射。

术前放疗的目的:
1.通过一定的照射剂量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减少手术中肿瘤种植转移的机率。

2.使肿瘤体积减小,降低临床分期,有利于手术切除。

3.控制周围亚临床病灶,及淋巴结,提高手术切除率。

4.增大手术保留器官的可能性,提高生活质量。

5.未手术时,局部无血液循环障,细胞氧合好,对放疗更敏感。

6.未手术前,器官结构位置未变,无周围组织粘连,器官的放疗反应更低。

更易定位靶区。

三维适行技术的临床应用:
1.采用自制的适行挡块多野静态照射
2.采用多叶准直器形成的适行野进行多叶静态照射
3.采用固定的立体定向准直器行多弧旋转照射
4.以计算机控制多叶准直器,使其形成跟随靶区形状、厚度、密度与厚度的射野静态或动态旋转照射。

铅点的作用是做定位标记,方便摆位,在图像上获得一个三维空间坐标系,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形状、大小、体积及边界。

有利于靶区的精确照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