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题型分类练 训练6 实质本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模块一综合训练试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模块一综合训练试卷及答案

模块一综合训练(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6·常德模拟)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导学号:69162062】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B[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 项正确。

]2.(2016·临沂质检)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作“赀选”。

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

这一变化表明()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D[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

]3.(2016·黄冈模拟)“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导学号:69162063】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C[“官僚政治”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形态,是“儒家正统”的政治保障,“儒家正统”是“官僚政治”的理论来源;“地主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为“儒家正统”提供经济保障,“儒家正统”是“地主经济”的思想基础;“官僚政治”是“地主经济”的政治保障,“地主经济”是“官僚政治”的经济基础。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九 近代以来经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九 近代以来经

专题九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考点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中期)(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9世纪60~90年代)(1)洋务运动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②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③影响: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①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③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2)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重点深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原因(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下的中国的冲击。

(2)其他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主要原因。

②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③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无力抵挡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3)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一板块第二步通史融会贯通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一板块第二步通史融会贯通含解析

通史体系(一)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先秦时期(二)秦汉时期贯通联系(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社会转型的表现(1)经济转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2)政治转型——封建制度确立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郡县制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走向封建的官僚政治。

(3)思想转型——百家争鸣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针对训练]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宾萌”是上古时期对游士的称呼,《韩非子·诡使篇》记载:“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伏(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役而上不得者万数。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崛起(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过程: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①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崛起(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重点深化] 从不同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1)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及其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2)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近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开端。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K12教育学习资料】(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题型一 选择题解法技巧(含解析)

【K12教育学习资料】(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题型一 选择题解法技巧(含解析)

题型一选择题解法技巧▲漫画图片类选择题◇题型特点1.江苏近十年高考都出现漫画图片类的试题,值得关注,图画类选择题一般可以分三大类:(1)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喻性意义的漫画;(2)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等。

2.对这类选择题的考查有两个特点:(1)以出图的文物、历史人物、各种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查判断图片信息及提取信息能力;(2)试题主干一般都有关键词,或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解答技巧1.四审图片:一审反映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答题方向;三审图片蕴含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之间的变化、联系及反映主题。

2.三判选项:一是判断各项是否符合图片反映的实质;二是判断各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是判断各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联系。

3.准确理解:对于给出的图片所隐含的意义,要准确判断寓意主题,并通过画面文字、人物形态、画面要素等,准确判断所含的真实信息,然后再判断出正确选项。

【学以致用】1.如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第1题图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2.如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该电影( )第2题图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表格曲线类选择题◇题型特点1.江苏新高考每年出现一道表格类或曲线类的新题,该类试题以大量统计资料为依据,统计数据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表格最常见,还有坐标图等其他统计图,考查某一阶段相同历史现象或不同历史现象变化的表现、原因、特征及趋势。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第46讲商鞅变法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第46讲商鞅变法

第46讲商鞅变法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是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秦国落后
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
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
取胜
思想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
武器
个人
因素,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主要内容
措施内容影响以农
求富
废井田、
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
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
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
集权
建立户籍制
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
兵源得到保证。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现实热点加强练训练5科学创新“工匠精神”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现实热点加强练训练5科学创新“工匠精神”

训练5 科学创新·“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

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1.(2018·盐城三模)《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

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

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

”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答案 D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当时制车过程中的行业内部分工,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制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制车与冶铁技术进步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车有着严格的尺寸,采用标准化生产,“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故D项正确。

2.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

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这一做法( )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 B解析“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地位处于第三点,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故D项错误。

3.下图是50英镑纸币(2011版),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纸币背面。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实热点加强练 训练13 全面深化改革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实热点加强练 训练13 全面深化改革

训练13 全面深化改革1.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官倒”一度泛滥,一吨石油计划内价格是100元,计划外价格是644元,“倒”出来的利润非常可观,从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B.经济体制改革要向纵深方向推进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了中国经济D.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渐成社会共识答案 B解析材料“官倒”一度泛滥是由计划经济的弊端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故A项错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双轨制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经济体制改革要向纵深方向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B项正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苏联还未解体,故C项错误;上述现象是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导致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渐成社会共识,故D项错误。

2.(2018·高邮质量考评)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

这一措施( )A.标志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始B.有利于实现城乡人员的交流C.解放了个体劳动者活跃了市场D.建立了市场经济新格局答案 C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故A项错误;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的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而非人员交流,故B项错误;允许个体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冲破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必然有利于市场的活跃,故C项正确;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出现在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开放之后,故D项错误。

3.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答案 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未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描述说明了农村经营制度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农村经营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并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仅仅掌握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故D项错误。

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2

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2

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下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裘卫购买井田制下的土地,体现的是井田制的松动,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与世袭制度无关,B选项排除。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确立的,C选项排除。

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D选项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准确把握。

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考点】1B: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关键信息“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解答】根据材料“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初分封刘姓诸侯,后出现地方诸侯难制,形成割据威胁中央统治的局面,故C项正确。

A项,题干与察举制无关,排除。

B项,题干未体现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确立,排除。

D项,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本题结合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影响进行回答。

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竞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配套K12】[学习](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

【配套K12】[学习](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

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一、考情分析1.全国卷近三年考题统计2.命题规律分析(1)选修一模块以考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尤其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改革。

选修三模块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联合国等内容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内容也有涉及。

选修四模块的考查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物为主,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世界史上的人物也有涉及。

(2)设问方式都是两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背景(原因)、特点、内容(措施)、影响(作用)、实质等,有的还要求比较异同或进行评价等。

(3)选考题多以当前社会热点隐性切入,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方法思路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题型分类练训练1时空逻辑类(20210211172928)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题型分类练训练1时空逻辑类(20210211172928)

训练1时空逻辑类一、时空地图1 . (2018 •江阴模考)从下图可见,在西周分封制下()A.姬姓是分封制下受封的主体B.异姓诸侯完全被同姓所包围C.燕国与周天子关系最为疏远D.镐京也被分封给了异姓诸侯答案 A解析图中所示是西周分封制,从中可以看出同姓诸侯国远远多于异姓诸侯国,而西周的国姓是姬姓,故A项正确。

2 .读下面《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贡献()A.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B.形成了南北漕运体系C.奠定了近代疆域的基础D.开辟了中西陆路交通答案 A解析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秦代以咸阳为中心,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隋统一后形成沟通南北的新通道,为后世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清代奠定了近代疆域基础,故C项错误;地图仅涉及秦的疆域范围,故D项错误。

3.书院是古代民间的教育机构。

下图是元代书院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各地的书院数量,由此可知( )元代书院分布图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儒学在元代得到迅速发展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江南地区的文化相对繁荣答案 D解析根据所学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繁荣,两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到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助推了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为书院数量的增长,故D项正确。

4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中( )A.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B.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答案D解析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故D项正确。

5 •《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写道:“《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文中的“他”划燃火柴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答案A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主张,故“他”划燃火柴的地点是德国,A 是德国,故A项正确。

2019版历史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项训练+课件复习)(江苏历史)第3讲 突破江苏高考——教材回扣

2019版历史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项训练+课件复习)(江苏历史)第3讲 突破江苏高考——教材回扣

第3讲突破江苏高考——教材回扣第一部分高考高频考点回扣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任何机构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2)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3)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4)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5)元朝: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6)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

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7)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

但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选官制度(1)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6 实质本质理解类1.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贵族生活腐化B.社会等级森严C.音乐发展迅速D.血缘色彩浓厚答案 B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等级森严,B项符合题意要求。

2.(2018·昆山八校联考)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

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 D解析材料讲述了避讳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3.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

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

”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D.集权统治得到强化答案 D解析“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事权不专”表明废丞相后,六部地位提高,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正确。

4.195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规定:“美国援助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

”该法案的本质意图是( )A.为美国争夺国际市场和原料B.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工农业C.为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服务D.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态势答案 C解析1950年处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美国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争霸世界的需要,A项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B项不是美国资本输出的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美国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争霸世界的需要,故C项正确;D项是该法案的消极影响,而非美国的本质意图,故D项错误。

5.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的开篇写道:“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由此可见,外戚干政的实质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铲除同姓刘氏诸侯王势力答案 C解析外戚之所以能够干政,主要是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权力旁落,故C项正确。

6.(2018·江阴一中月考)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

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据此可知,当时( )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的产物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说明理学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

7.(2018·宿迁质检)1964年8月,国务院出台规定: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限制。

该规定实质上( )A.有利于大城市经济的繁荣B.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C.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答案 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整,适当限制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故B项正确。

8.古希腊人最重要的身份是他们的公民身份,整个城邦最重要的事务是政治事务,“政治的肥大造成经济的萎缩:民主愈完美,公民愈贫穷”。

这表明古代希腊( )A.直接民主易导致功能性失衡B.特别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C.城邦公民内部政治分工模糊D.注重发挥政治精英的主导作用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政治的肥大造成经济的萎缩:民主愈完美,公民愈贫穷”得出过于强调民主,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

9.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日本和国民党军队在长沙衡阳进行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

是日本“一号作战”中交战时间最长、中国军队抵抗最为顽强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最终日军战略目标达成。

长衡会战及其结果主要表明,当时( )A.日军在华持续推行攻势战略B.国军仍然是抗战的中流砥柱C.正面战场抗战遭到严重挫折D.国共两党相互配合有所削弱答案 C解析由材料“1944年5月底到9月初”再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对中国是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故A项错误;仅一次战役无法体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成为中流砥柱,故B项错误;“最终日军战略目标达成”可见正面战场又遭到严重挫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对此次战争的影响,无法判断其是否削弱,故D项错误。

10.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将新文化的创造寄托与落实到了对人的伟大与尊严、人的价值与力量、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世俗欲求的大力倡导上。

这实际上是提倡( ) A.极端的个人主义B.以人为中心理念C.反对王权和神权D.主权在民的主张答案 B解析“对人的伟大与尊严、人的价值与力量、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世俗欲求的大力倡导上”其本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故B项正确。

11.(2018·徐州质检)《论语》中写道,孔子弟子原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俸禄)。

邦无道,谷,耻也。

”孔子还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据此可知,孔子( )A.力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反对无原则的做官食禄C.强调以“匡正君心”为己任D.坚持消极避世的处世观答案 B解析孔子力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与材料的内容“邦有道,谷(俸禄)。

邦无道,谷,耻也”孔子的做官原则不符,故A项错误;“邦有道,谷(俸禄)。

邦无道,谷,耻也”表明孔子的做官原则,故B项正确;孔子以“匡正君心”为己任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孔子的做官原则不符,故C项错误;孔子坚持消极避世的处世观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孔子的做官原则不符,故D项错误。

12.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据此可知,宋代( )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答案 B解析“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表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故B项正确。

13.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后,日夜反省,一天夜里,他忽然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据此可知,王阳明( ) A.否定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B.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封建正统地位C.率先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D.抛弃了程朱“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答案 D解析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赞成“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部分,没有被陆王心学取代,两者的分歧在于方法论,故B项错误;“心即理”是陆九渊提出的,故C项错误;“龙场悟道”是内心反省,抛弃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故D项正确。

14.(2018·启东质检)1937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对他的助理说:“首席大法官领我宣读誓词,当他读到‘捍卫合众国宪法’时,我心里就在说:‘嗯,但这是我所理解的宪法,它灵活性十足,可以应对民主提出的任何新问题——而不是你们最高法院所树立的那部宪法,纯粹是进步和民主的路障。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解决危机必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B.总统在非常时期欲加强其行政权C.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D.最高法院阻挠了总统的新政之路答案 B解析“它灵活性十足,可以应对民主提出的任何新问题——而不是你们最高法院所树立的那部宪法,纯粹是进步和民主的路障”表明总统在危机时期要加强行政权,故B项正确。

15.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

下列对其“丑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钳制了国人的思想B.理学家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D.新文化运动提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主张答案 D解析董仲舒使儒学“正统化”,故A项错误;理学使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神化孔子,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出现僵化,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丑化孔子,故D项正确。

16.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

这一现象说明( )A.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B.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答案 D解析土地兼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土地兼并和经济发展繁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不能反映贫富分化严重,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阶层固化的问题,故C 项错误;兼并中失去土地的农民靠租佃形式生活,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

17.《广州租界史大事记》载:1859年,广州沙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花钱从珠江河水中填土而新造的,共花费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4/5,法方出资1/5。

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每年每亩1 500钱。

据此推知,该租界( )A.并未侵犯清朝领土主权B.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C.成为列强最早侵华据点D.土地所有权仍属清政府答案 D解析租界是破坏一个国家主权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中国主动,故B项错误;最早的租界在上海,故C项错误;材料中“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表明土地所有权属于清政府,故D项正确。

18.(2018·高邮月考)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

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

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

这种情况表明,中国( )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B.清军训练有素C.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D.民族意识觉醒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举国“乐观”情绪,未提及近代化问题,故A项错误;“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是使用新兵,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海军、陆军的认识和使用新兵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盲目乐观情绪,故C项正确;乐观情绪体现不了民族意识觉醒,故D项错误。

19.古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专事公民大会的准备、召开、主持以及执行大会决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