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优秀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亭》优秀读后感
《牡丹亭》优秀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牡丹亭》优秀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牡丹亭》优秀读后感1
《牡丹亭》主要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跟他说他俩之间有姻缘之分,从此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
南安太守杜宝又一女名丽娘,才貌出众,知书达理,喜欢读书。
她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到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杜丽娘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
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
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
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
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
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
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
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
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
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无疑,杜丽娘是作者的光辉创造,而《牡丹亭》主题的基本倾向也就从中体现出来。
杜丽娘的形象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
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
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
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
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
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欲、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
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
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
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与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颂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与尊重。
杜丽娘令人感动,不但因为她吐露了内心的情怀与对幸福的憧憬,还敢于起而行,走入梦的世界,去追求梦中情人,去实现她对幸福与快乐的向往。
梦醒之后,她并不甘心放弃理想,还要去“寻梦”,还把自己的生命投入理想爱情的追索,为“情”而死,而且“虽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终能因情痴而冲破生死界限,还魂复生,实现了理想的幸福,与梦中情人结合。
杜丽娘的执著与百折不挠的信念,跨越千年,跨过地域,与所有等爱的人发生共鸣。
纵使社会环境不容纳,道德不允许,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幸福的想像却可以翱翔,可以像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那样去经历美好的憧憬。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无法得到,或许,还有来生吧?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
的。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
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
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
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
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
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
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
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
《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
《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
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看过《牡丹亭》之后开始对元代戏曲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优美的唱词。
《牡丹亭》优秀读后感2
有一本书最好是在静晚上读,那便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好是在高阁上唱,那便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是在生离死别中吟,那還是《牡丹亭》。
偷偷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询问自身:梦究竟是什么?于丹
说,梦只事关情结,只事关一个人心里的体会。
汤显祖却道:梦里之情,何苦非真?天地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非常简单,便是摆脱深闺大院,恍然间,见到哪个真实的自身,捡起那份遗落的本真。
直言不讳罢,原先姹紫嫣红开遍,似如此附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哪家院!这便是我对《牡丹亭》深刻的怀想。
杜丽娘,这位生在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被《诗经》中《关雎》一章所叙述的爱情小故事所触动。
梁梦里,见一书生柳梦梅持柳求爱,此后欢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
殊不知天妒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抱憾终身。
人死之后,其妈妈将她葬在花苑的梅树下,后移至梅花庵观,丫鬟春香将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当柳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得那幅画轴,忆起梦里佳人。
他不管不顾开棺处死的风险,掘开杜丽娘的墓葬,让她起死回生。
几经曲折,两个人最后兴得皇上赐予婚缘,此后相随相伴,相识恩爱。
假若缘定三生,就算穿越重生存亡,教人惜得一缱绻。
《牡丹亭》与《长恨歌》不一样,它沒有皇家宫苑,沒有金盆玉石,仅有那芍药花开,杏花雨落,青桥青石板,满园春色,也有那一段梦回千转,相思不相负的爱情。
也许假如丽娘不摆脱那深闺大院,沒有看到袅晴丝吹来闲院落,摇漾春如线的风景,这一段爱情是否会锁进封尘中,不容易出現呢?不,它会出現。
因为它的身后有二颗脱去凡俗的心。
这便是《牡丹亭》交给我非常幸福的美好。
在哪个宋明理学抑制,封建社会胁迫的时代里,杜丽娘释放个性化,追求幸福,是福還是祸?我讲,是福。
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越来越固执英勇,勇于为爱情舍弃性命,敢于在朝堂以上据理辩驳,慷慨陈词。
仅有为随意,为信心拼搏的优秀人才会越来越至情至理。
我想这至情至理便是本真,《诗经》中关关雎鸠便是丽娘找寻本真的刚开始。
实际上,每一个人心中有缺少不上本真,缺少不上真实的'自身。
丽娘不应该甘于礼教,因此她超越自我,寻找幸福;林逋不应该求生在污秽的官场,因此它隐于湖畔,梅妻鹤子;严子陵不应该安于荣华富贵因此他逐梦青山绿水,无拘无束。
请相信,人有时候会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眼瞳在清亮也会被别人当做冰穹,光辉立在身旁,却没法被庇佑,但
人有时候会因为微不足道而强劲,要是他坚信自身,超越自我,实际上人的本真很强劲。
我想,我该再次打开第一页,由于爱情的小故事沒有终点,自身的完成沒有终点站。
今夜,也是一静夜。
《牡丹亭》优秀读后感3
高中买了西厢记没看完,只知道里面的一些诗句很美。
这次花了好几天把牡丹亭而且连着注释好好地过了一遍。
其间数度停顿,每一阶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一开头很顺当,书我已经还了,我不能够说出在具体哪个地方我如何如何,大概讲十几回的时候我觉得不就是做了个梦嘛,犯得着大费周章铺演成戏么?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故事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之上的,所谓无巧不成书是也。
结尾大团合结局让我不怎么满意,觉得不够深刻也不现实。
能有这样的结局绝对是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奇迹。
只要中间哪个环节稍微合常理一点,比如柳梦梅怎么就到了梅花庵里头呢?恰巧就是在南安界内一座桥边滑倒,恰巧就让陈最良碰上,如果没碰上呢,就不会进梅花庵,就不会进那后花园,戏也就完了。
这类不可思议的碰巧的事层出不穷,我直想真要来实践一番,还不得要NG几百万次才可能有一次成功?不过,故事就这么安排了,就这么巧,咱们也不怎么追究了。
可喜的是汤显祖的文字功底诗词素养十分了得,全出剧都用唱词写了出来,很美。
而且杜丽娘的形象确实光鲜可爱。
柳梦梅虽爱吹嘘自己是擎天柱现世宝,但巧的是他就真能中上状元。
对杜丽娘也算痴心一片,有几分可取之处。
陈最良的形象从头到尾塑造得也是很成功的。
杜家有良好的家教,我对杜宝的印象也不错,对妻女都很有感情,也还算恪尽职守。
就是淮城一役解围那当口,我以为会使出什么妙计,不想就写两通信去打发溜金王和他夫人,不承想居然还真给打发走了。
那也真是巧了。
在最尾一出里杜平章的表现尤其惹眼,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很好地坚持了人类的理性判断。
众口一词都说女儿死了三年给柳生挖坟救了回来,起死回生,柳生还登堂入室没打声招呼把婚就给结了(这很有违于当时的风俗传统),我当时就想杜平章快快认了女儿女壻这大团贺结局就愈发地无趣了。
没想到平章老先生还不依不挠,力排众议,坚持理性判断,不为情所动。
稍微换一个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不相信一个人在埋在地里的棺材里待了三年还能起死回生,换我我就不信。
当然杜老爷出于维护自家声誉,风纲纪常的考虑不能说绝然没有,但我想这不是主要的。
杜老这一番坚持不仅表现了杜老为人正直刚正的作派,还让整出剧在最末尾形成了一个连绵的小高潮。
汤显祖不愧为剧作一大家。
回转头说一下柳梦梅,柳生在我看来绝对不同于一般的文弱书生。
有一处表现得很明白,他乃壮男子也。
杜小娘出坟还阳,身体虚弱,急需安神调养。
石道姑问陈绝粮安神药。
陈绝粮回说壮男子裤档布烧成灰服了,百试百灵。
这光荣的任各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柳生身上。
柳梦梅毫不含糊,当场就剪了下来烧灰入水给杜小姐服了,结果证明是有效的,这说明陈最良三代传医名不虚传之外,更雄辩地说明了柳生果真一壮男子也。
还有在中山岙见宝打秋风,淮城闹宴顶撞杜老爷,没几分勇力是做不到的。
相当久一段时间之前,R跟我聊到杜丽娘跟柳梦梅,当时我未曾读过原著,对故事很不了然,心中惭愧。
看得出R是以为我自应当知晓的,那时我不够坦诚没说我不曾读过牡丹亭。
而今读罢,身心舒畅。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
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牡丹亭》优秀读后感4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
此剧通过对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展示,表达了饱受封建教条束缚的人们突破封建思想与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朦胧愿望。
从剧情上来看,《牡丹亭》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那就是爱情与现实的矛盾。
不过在此剧中,它所反映的现实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是为明代统治阶所极力倡导的宋明理学中的思想枷锁和封建礼教制度。
杜丽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一种天性,尽管她身居闺阁,但
仍会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思春情愫,并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爱情。
此剧的意义就在于用形象化的说法肯定了人之爱的合理性,并对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提出了批判,并特别突出了人之情与教之礼之间的冲突,表现出了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的不合理性。
从思想性上来看,《牡丹亭》一剧表现出了以往戏剧所无法匹及的思想高度和社会特征,它不再局限于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范畴之内,而是明确地提出了要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口号。
所以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这便赋予了爱情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
因此,剧中的杜丽娘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夺目的人物形象。
她的死即是当时社会男女道求爱情的结果,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青年男女摆脱理学、礼教束缚的方式。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牡丹亭》表现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它通过“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夸张情节表现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杜丽娘因读《诗经》中的爱情篇章,而激发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她的情感理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是,作者虚构情节,让她在梦中或以魂游的方式实现了这一切。
比如她耳听母亲的唠叨,却在梦中幽会柳梦梅。
又如她在鬼差面前诉衷肠,并打动了鬼差让她寻情郎,但在还魂之后,他的父亲却竭力阻挠她与柳梦梅的结合。
作者通过现实与虚幻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牡丹亭》全剧多用抒情手法表现人物情感,所以品读此剧更如品读一首首抒情诗。
尽管以诗入戏的手法在我国戏曲中由来已久,但《牡丹亭》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此外,剧中的宾白也饶有趣味,不仅有着北曲的泼辣沉重,同时也有着南词的清隽秀丽。
剧中男女主人公倾诉情愫多用南词,而描写斗争、鬼怪则常用北曲。
《牡丹亭》辞藻奢华、浪漫驰骋,但也未能从本质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
尤其是杜丽娘还魂之后的情节,更是遵理从礼,没有表现出彻底的以情代理的思想。
但总体而言,它敢于对抗封建保守思想,倡导自由、解放,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在我国戏剧史上占
据着先行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