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单元导读】单元集体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单
元导读】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特殊的单元,它是一个作单元,围绕“想象”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教学。
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
本单元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分别是再识特殊、明确目标、展示课型。
再识特殊方面,本单元是一个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统编教材分别在每一册书中都安排了这样的作单元,分别是观察、想象、写事、写景、写物,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研究重点是“想象”,它强化了作
能力培养,丰富了单元组元形式。
在了解单元结构方面,本单元有2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次交流平台(围绕“想象”展开讨论),两篇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和一次作《奇妙的想象》。
它的单元结构是从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作例文、作这样的板块来展开,其中精读课文和作例文后面也有一些教学系统,如识字、写字、思考练题和
旁批等。
这样的编排形式与普通单元相比自成一个体系,我们要根据它的特殊性来准确把握,科学施教。
在关注课文方面,本单元只有两篇课文,《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几个板块是穿插在课文和例文之间的内容,起到一个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综合运用学到研究方法,走向最终的作表达。
从阅读中研究表达方式,接下来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作例文并完成作,形成了单元研究成果。
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方面,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淌、秘”等13个生字,会写“淌、秘”等23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25个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故事,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能借助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能欣赏同伴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学生需要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发挥想象力写故事,创造
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是从《陈诗哥诗意童年读本》中改编而来的,男孩通过对宇宙另一边的“我”、另一边的生活与这一边的世界的想象对比,展现了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通过练文中的句式,学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说话和想象练。
另一篇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不想吃饭,变成了一棵树,后来又变回来了。
这个故事鼓励孩子们在遇到不能做的事情时,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遗憾。
语言要素设定为大胆想象又贴近生活,并实现美好愿望。
下面是两篇作例文,通过旁批可以发现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
顺着事物的特点去想象很有趣,但逆着思维反着想象更有趣,更神奇。
这是四篇课文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课文方法、想象的策略和方式、方法。
初试身手也是围绕着想象展开的。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先导课(1课时)
教学内容】:《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认识“淌、秘”等13个生字,会写“淌、秘”等
23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25个词语。
2.通过圈画想象奇特的语句,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轻松走近想象世界。
通过图片导
入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猜测和想象。
然后过渡到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奇妙的想象,看如何想象和编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研究单引路,感受想象的奇妙。
学生通过圈画想象奇特
的语句,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
以上是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想象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导读卡的任务来设计教学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梳理词句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想象奇妙的句子,我们可以将其拿出来画画、读读,深入体验语言的魅力。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不要越位或降低目标,要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最想象奇妙的地方,并读好它们。
在朗读时,我们需要分层次地关注正确发音、语感以及是否能够传达出想象的感觉。
如果朗读达到了预期效果,那么孩子们都会对其产生兴趣,我们可以以小组形式展开不同的朗读形式,包括男女分组朗读等。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想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