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李佐军博士内部报告会全文:中国2013年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进入换挡区
李佐军: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李佐军发布时间:2014-04-251978年以来,中国连续三十多年保持了年均9.8%左右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史上经济长时间高速增长的奇迹。
但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三年下降,从2010年的10.4%,下降到2011年的9.2%、2012年的7.8%、2013年的7.7%,且还处在探底的过程中。
这究竟是像前三十年曾经反复出现的“周期性下降”(下降后还会反弹到原来的高度),还是向新的增长阶段转换的“趋势性下降”(下降后不能反弹到原来的高度)?若是趋势性下降,则意味着经济增速在“换挡”,即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或中速增长阶段换挡。
这是一个重大的判断,将对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201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10%左右高增长以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进入一个中速增长阶段。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
中国经济是否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若单从过去三十多年GDP增速数据变化规律来看,则目前还难以做出断然的结论。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增长历程,经济一直在波动中前行,表现如下:GDP增速从1980年的7.8%,下降到1981年的5.2%,再上升到1984年的15.2%,再下降到1986年的8.8%,再上升到1987年的11.6%,再下降到1990年的3.8%,再上升到1992年的14.2%,再下降到1999年的7.1%,再上升到2007年的14.2%,再下降到2009年的9.2%,再上升到2010年的10.4%,再下降到2013年的7.7%。
不难看出,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历过6次下降。
从下降的时间长度来看,2010年以来的这次下降已持续3年,远比不上1992-1999年那次持续7年的下降,1987-1990年那次下降也持续了3年;从下降的幅度来看,2010年以来的这次下降幅度仅2.7个百分点,1992-1999年下降幅度达7.1个百分点,1987-1990年下降幅度高达7.8个百分点。
2013年国家最新时事政治-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召开
2013年国家最新时事政治-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召开历时4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修改后将提请全会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据新华社电【审议文件】提请审议稿党内外已征求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研究、认真吸收,集中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思路】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会议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目标】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真的会爆发经济危机吗?
中国真的会爆发危机吗?——读《李作军博士内部报告会全文》有感李佐军博士在应华中科大校友会之邀到齐鲁证券长沙营业部做内部报告会中,对当前形势作了非常充分的阐释,并表达了非常鲜明的个人观点。
如果说这是一次权威的预测或者预言,那么由于其权威性,我想这次讲话透露出来后将会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的股市很有可能会因为他的经济社会危机的预言瞬间急转直下、一泻千里,那么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经济萧条不会仅仅在局限在历史教材上,而极有可能穿越时空、跨越太平洋不远千里地来到中国上演。
如果危机果真爆发,毫无疑问,这场危机将会是灾难性的,因为按照李博士的说法,危机将会包括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那么也就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如果仔细阅读他的这个报告会全文,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场危机的导火索不会是社会危机——社会的各种热所表现的社会病态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我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在于常识,而不是多么复杂的逻辑,从他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出,在阐述社会危机时,他不断描述着社会的各种“热”的病态——各种热的表现——“公务员热”、“国企、央企热”、“房地产热”、“投机热”、“移民热”,以及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社会的集中病态囊括着多个重大利益所在处,利益关切面极其宽泛,其背后所涉及的政治、经济问题难道仅仅是这几年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所造成的?从假设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些“热”病态的根源是酿造整体危机的导火索,那么这些年以来为什么始终没有爆发严重的社会整体危机呢?既然危机的导火索不在于社会“病”态的根源,那么就只能来自于经济领域了,联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始于经济领域,渐而扩散到整个社会其它领域之中,由此不难发现,李博士预言的这场危机的导火索应当源自经济领域。
那么,这个危机导火索究竟是经济领域中的哪个问题呢?李博士在阐释第一大点“形势”时,第一个大问题讲的就是经济危机,在讲中国的经济危机时,他预言:中国将会在2013爆发经济危机,而现在(2011年)正是我们中国人的经济危机的酝酿之时。
中国已存在事实上的经济危机现象
国务院参事:中国已存在事实上的经济危机现象2013年07月15日 20:23来源:证券时报作者:夏斌夏斌稳住经济局势合理引导预期把握底线思维促改革调结构作为决策者,现在应该不是去一般性地议论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抽象问题,而是应尽快去寻找如何逐步刺破泡沫,逐渐冲销实际损失的具体对策,以防范大面积危机的突然爆发。
目前的地方平台偿债缺口、房地产泡沫、过剩的产能,三个系统性风险是相互联系、互为传导的。
只要某一环节出现较大的事端(包括若宏观金融政策去实施紧缩性刺激),风险会瞬间传导,资产价格即刻大幅缩水。
要在确保不引起整个金融系统发生恐慌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纪律,统筹安排好信贷与理财两个市场的规模,逐渐稳住货币的增速。
针对经济中不断提高的高杠杆、高负债状况,减轻危机因素的基本态度应是在稳住甚至下降利率中降低全社会的债务成本。
同时运用包括暂时行政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限制地方政府、国企滥用资金。
要特别把握好汇率和资本账户管理的改革力度。
不要在汇率、资本管理改革力度方面,给国内消除泡沫、调整结构,制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创新是持续保持增长的唯一动力。
应全面梳理中国创新体系建设及一系列政策制度的调整。
核心是打破国企的各种形式垄断和加强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真正塑造有效的竞争市场环境;想尽办法,减少各级机构的中间层层“盘剥”,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直接分配到第一线搞科研的个人手中,以全调动“体制内”、“体制外”各类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一、经济与货币形势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正趋于合理减速。
由于过去几年经济改革的滞后,加上新近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效应显现还要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当前的经济增长轨迹总体上一时还难以摆脱由货币总量所左右的局面。
但是,尽管增长轨迹未变,经济增速与货币的关系却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因此,要看清楚未来经济的走势,是泡沫破灭、复苏反弹、还是降中趋稳,已不能仅仅根据前4年经济数据周期波动循环的特征来分析。
恰恰相反,在多年累积的由过多货币投放所形成的中国泡沫经济中,货币调控的边际效应已出现明显的下降。
产业转型记
世界格局下的中国经济转型2012年04月11日01:4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也十分明显。
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
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市场环境:2012年全球经济放缓预期已经明朗,欧盟因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成经济重灾区,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或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而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太新兴市场以及经济有明显复苏迹象的美国将吸引全球资本流入。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金融领域影响有限,主要通过出口层面影响中国经济,2012年因需求放缓、贸易纠纷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将大幅放缓至10%,贸易加工型产业面临压力。
大宗商品价格因全球紧缩上涨动力不足,有利于消除输入性通胀压力,为中国经济调控预留灵活空间。
2012年年末或因美债问题重现致全球资本市场重演动荡。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分化:出口承压,投资平稳,消费有亮点。
经济政策重在制度转轨和结构转型。
经济制度转轨使得政策决策选择中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谨慎调控,预计年内有0.5%的降息幅度和1%的降准空间。
税制调整将带来新一轮“制度红利”,政府主导的民生基建投资和居民消费投资领域受益,并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2012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年,经济结构转型力度加大,新兴战略产业迎来实质性发展机遇。
2012年中国在实现经济软着陆同时,还将因美债危机重演、欧债深度调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带来阴影和不确定性冲击。
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2013年大事件背后的中国
2013年大事件背后的中国丁咚文当岁月流逝,中国人回望历史的时候,2013年会引起特别的兴趣。
在这一年发生的某些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发展过程中积聚的问题和冲突日益扩散、复杂和深化的迹象渐趋凸显。
在迟疑十年后,新一代的当国者们决心与历史展开一场赛跑,试图顺利规避风险,继续主导中国发展,有效驾驭国家和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后高歌猛进的经济似乎遭遇了真正的危险,几经沉浮,增长企稳中总体上仍呈现下滑趋势,市场对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信心不足。
经济决策者们在奉行多年GDP主义后,提出不再以GDP论英雄,弱化GDP在各级官员们的政绩评估中的指标,改革再度成为时代最强音,在市场的期待中,上海自贸区在决策层的特殊关照下迅速获批运营,继深圳经济特区之后,在其境内采取迄今为止最为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它体现了执政者对未来的期许。
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以强化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激活民营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政府简政放权并强化职能为中心,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一揽子的制度改革措施,以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努力使经济发展保持在必要的水平上。
不过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原本对大量加印货币产生警惕的政府,不得不继续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新的药方能否有效,在维持社会稳定和自由市场经济之间建立积极的平衡关系,推动中国经济摆脱结构性困境,也是今后当国者们面临的长期问题。
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本就脆弱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体系雪上加霜,突出表现为养老金的资金缺口问题上,在这一年引发了朝野对延迟退休年龄极富争议的讨论。
《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
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实施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压力。
官方学者和媒体持续跟进,大量释放将推行延迟退休制度的信息,引发了坊间强烈的反弹。
2021超新星创新中国网课
创新问题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罗马俱乐部所出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其中人口、经济的发展是()。
A、算术方式发展,属于无限制的系统B、算术方式发展,属于有限制的系统C、指数方式发展,属于无限制的系统D、指数方式发展,属于有限制的系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多选题】当今世界经济正经历着瓶颈期,下列哪些是目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A、经济增长趋缓B、资源、环境压力上升C、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高龄化、少子化严重D、高福利国家财政不堪负担,政府面临破产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3【判断题】二战后不同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在6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的是欧洲。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美国未来学家西蒙在《最后的资源》中表达了对资源紧缺的担忧。
()我的答案:×中国的创新发展轨迹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现在世界第二大科技实力国,得益于三个内在机制,下面不属于这三个内在机制的是()。
A、资源储备机制B、引进创新机制C、集成创新机制D、自主创新机制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郭永怀是我国中科院院士,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是()。
A、中微子物理B、纳米科技C、两弹一星D、载人航天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最早提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是斯大林,他所说的落后指的是综合国力的落后。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来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我国劳动力目前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导致的后果不包括()。
A、劳动力成本增加B、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其它国家C、高端产业回到本国发展D、制造业利润增加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跟随时代”,中国对待外来技术的策略不包括()。
2013年中国爆发经济危机
2013年中国爆发经济危机?2012-12-17 15:03:40归档在经济概览| 浏览1305 次| 评论0 条中国经济学家的梦一直没有醒,全国沉浸在8%的增长的喧嚣中,好不甜美,好不得人欢心。
可能吗?不可能。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头棒喝。
东方哲学上说,这种方法可以促使昏睡的灵魂幡然醒悟。
所以,我就来一击当头棒喝。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要陷入增长的误区,强行拉起来的增长只能导致全线性崩溃,绝对不可行,因为中国已经没有经济增长动能。
投资不用说,继续保持这么高的投资比例,请问钱从何来?债务如何清偿?烂尾的许多工程项目谁来收尾?消费的拉动原来主要力量是各级政府海吃海喝,满世界游玩才拉动一点,不信,请像其他国家一样将消费分开统计,分成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来试一试,看看私人消费有什么增长,就会一清二楚,所以,畸形的中国完全是政府消费浪费民财才拉动一点增长而已,老百姓在这场通胀之殇后全体高负债,还债的钱都不知如何赚,那里会去增加消费?出口?不用说,2013年中国出口对欧美均会大幅萎缩,其他市场也好不了哪里。
关键不是这种周期性衰退引发的经济大幅下滑,而是更加危险信号已经显现。
那就是,中国首先要面临的是一场举世罕见的金融战争。
说说最近的吧,本来不准备公开进行分析,然而,市场对此麻木不仁,只好来进行一些解读。
我曾经分析说,2013年国际经济上要发生几大事件:一是美联储100周年,全球金融上有大事发生;二是全球经济进入新周期,金砖四国,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全部进入衰退,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所有的市场思维都要改变,也就是不要把美联储的买债行为当作宽松,因为过去美元宽松资金会流入金砖四国,原因是欧美等国在这四个国家都有大量投资,需要支持流动性来获取暴利,现在,欧美等国已经将制造业撤回本土,所以,现在的美元释放的流动性是为了支持本土制造业和房地产,与金砖四国无关;三是swap到期,货币硝烟已经点燃。
我现在来和大家讲讲这件事。
佐利克厉以宁谈民富
佐利克厉以宁谈民富:应废除国企特权转载2012-12-14 14:10:40 来源: 网易财经201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京举行,佐利克、厉以宁、茅于轼、张维迎等60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出席。
图为圆桌论坛一:增长的陷阱现场网易财经12月14日讯201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世行前行长佐利克,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茅于轼(微博)、张维迎、陈志武(微博)等60位国内顶级经济学家聚首北京,就“重返民富之路”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议经济走向,共寻民富之路。
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在致辞时表示,过去三届经济学家年会,网易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以“重启改革”为主题,呼吁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
很高兴地看到,重启改革越来越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
他指出,全面改革是命题所在。
但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如何尊重基层创新?如何激发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活力?如何在财税、金融、资本市场、养老金、房地产等领域进行改革设计?这些都首先需要从观念和思路上进行阐述、厘清,而经济学家们可以用他们的智慧给人们以启发和指引。
政府需转变角色阶段成果不是目标模式世行前行长佐利克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如果中国不改变它的发展战略,可能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受到低收入以及低薪资经济体的挤压,同样也会来自技术和改革方面非常先进的经济体的挤压。
他建议,首先中国应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重新定义政府的角色。
同样,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商业化其金融市场,并且要有独立的监管机构。
中国的户籍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放开,并且农民的土地权益也应当得到保护,可以通过土地注册和租赁权益来得到保护。
佐利克表示,鉴于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他认为未来中国的改革并不会是激进式的。
比如说应当照顾短期的利益,鼓励公众的参与,建立起公众的支持,并且加强体制改革。
他认为,中国的官方已经开始愿意应对一些艰难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中国未来增长的一些问题。
经过30年高速增长之后,如果还想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发展是不可行的。
李佐军:洞观中国经济需要新思维(中)
李佐军:洞观中国经济需要新思维(中)朱敏:而且,像温州等小城市的房价已经接近北京了,作为白领,他干嘛不在北京买房子呀?也难怪。
李佐军:第三,产业升级也是供给的动力。
现在消费结构已经升级了,意味着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低端产品已经没有市场了,产业结构自然也要跟着升级。
再者,我们在全球分工中的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越南、印度逐渐开始替代中国在部分低端产品市场的角色。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各种生产要素越来越昂贵,企业利润越来越微薄,只有将产业结构升级上去,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制度创新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力。
其实以上所说的各种动力都来自于制度创新,只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纲”,就会纲举目张,就像撒网一样,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制度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主体的任何一个行为,都要受制度影响。
做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划不划得来,都是由制度决定的。
制度可以告诉你,干这件事情要付出什么代价,取得什么成效。
如企业为什么要搞技术进步?是因为它在一定制度条件下可以实现得大于失,而如果企业花了很大的成本搞技术创新,其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它就没有积极性推进技术创新。
朱敏:结构升级应该也是如此吧?原来的产业轻车熟路,为什么要升级呢?既有消费水平升级、消费者不买账了的因素,是不是也有制度设计的因素?李佐军:的确如此。
只要你升级,政府政策就支持,而如果你再发展“两高一低”的产业,政府就进行打击限制,结果就会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五,新的增长点的形成。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动力,或者叫做新的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也包含着技术、结构、人力资本等因素。
中国要想走出危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关键是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培育新增长点、建立新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同时,要提升改造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能源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李左军谈中国制造未来趋势
国研网:当前,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复苏,国内经济形势呈现明显稳定态势,您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如何把脉?李佐军:从2013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我国经济很可能出现一个深度调整过程。
直到2015年之后,中国经济才可能走出这一轮调整,步入到中速增长轨道。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10%左右的高速增长。
现在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结束了,中国经济将要步入中速增长时期,以6%—8%左右的中速增长速度一直持续到2020年前后,到2020年后可能以4%—6%保持到2030年,这样2030年就可能提前20年实现小平同志所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增速会进一步跌到2%—4%左右,就像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情况一样。
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其他国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国也不能例外。
当然这不排除个别年份政府通过刺激政策可以使经济增长超过10%,但那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我们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资源环境的约束也越来越严重了,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环境恶化已经不允许有这么高的增长率了。
目前这几年,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对我国很多企业和产业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为什么当前有很多企业面临很大困难,都与这种经济背景有很大关系。
不过从2015年以后,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如过去那么高,但是还可以维持一二十年5%-8%的增长,这在全球仍然属于高增长。
国研网:看来,您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持乐观态度的,主要是基于什么呢?李佐军:中国经济前景整体是乐观的,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中期阶段,相当于一个人正处于青壮年时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中国经济还将保持一二十年的中速或中低速增长。
原因之二是中央已经开始强调要加快改革。
只要我们推进改革,就可以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以推动技术进步,推进两化融合,推进结构升级,获得新的生产力,这叫做改革红利。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新闻网2014-11-04 10:54:3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
要解决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讲还要靠法治,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这些重要表述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又有哪些深刻内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等重要表述,《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李佐军认为,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别被多次提及。
此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意义何在?李佐军:“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的提出,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法治建设,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都密切相关,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市场经济本质是交易经济,在传统的小范围熟人社会中,交易双方并不需要太多的规则,主要依靠诚信或关系来进行交易。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大范围的交易越来越多地在非熟人之间进行。
如果再靠关系和道德起作用,大市场就难以顺利运行了。
这时,双方共同认可的规则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就要靠法治。
因此,市场经济应该是、也必然是法治经济。
记者:您如何看待“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的逻辑关系?李佐军:所谓和谐社会,意味着:一是个人身心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李佐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测
中国十个领域蕴藏巨大商机李佐军发表于2013-8-16 7:37:002013年6月24日,沪深两市市值蒸发1.34万亿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隔夜拆借利率达到了13.4%,是正常值的4倍。
“虽然依旧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次小调整,但这样的数据已经说明,我们刚刚经历过一次小型的经济危机。
”不久前,李佐军因以前的观点被网络疯转而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有网友甚至这样评价他:“如果两年前李佐军的预言没有被翻出,2013年将是程定华年。
”与程定华在2012年底预测2013年中国股市会反弹相似,李佐军在2011年9月27日的演讲中,预言中国2013年7月到8月间会爆发经济危机。
当时恐怕大多数人会认为李佐军痴人呓语,但时至今年6月底,这样的怀疑恐已变为钦佩。
6月24日,沪深两市市值蒸发1.34万亿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的隔夜拆借利率达到了13.4%,是正常值的4倍。
“虽然依旧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次小调整,但这样的数据已经说明,我们刚刚经历过一次小型的经济危机。
”一位投资人这样告诉笔者。
实际上,如果你读过李佐军两年前的演讲,你就会发现,这份两年前的报告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解读是有独到之处的。
例如,在李佐军看来,2013年前后,四万亿投资的集中还款期将到来,银行将有破产的风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前些日子的高企验证了这一点的可能性。
不过,事物始终处于运行变化之中,这两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会不会有新的变数?未来中国经济会如何?在这次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举办的“2013装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会暨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发布”上,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对李佐军进行了采访。
中国经济仍大有希望主持人:您在2011年预言2013年中国经济会出问题,现在两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有没有不一样的转变?李佐军:我觉得,现在中国经济正在发生5大转变:第一个转变,中国经济正在由追求速度型粗放式增长向追求效率、效益型的无水分增长转变。
深入解读2013年“两会”热点(下)
深入解读2013年“两会”热点(下)主讲人:韩保江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二、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二)国外挑战第二个就是外患,我们要实现今年定的这个调子,实际上我们的发展目标还是在一个新的国际环境里面逐步的去落实。
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我们的发展目标,科学准确的把握我们的外部环境。
我们的外部环境,今天的外部环境是什么外部环境,我觉得跟以前的两会,或者是我们以前的环境大不一样。
所谓的大不一样,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而且按照我们的发展速度,现在被我们追赶的美国现在很紧张,因为我们很多的预测我们到2030年左右也就是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经济总量将跟美国持平超过美国。
就是说我们2010年超过日本,日本现在就很不舒服。
跟我们搞钓鱼岛,购岛事件,在我们周边去搞所谓的以围攻,包围中国为主这样的一个外交的战略,我们追美国,美国会做出什么反映呢?大家现在看,美国重返亚太,已经成为奥巴马包括以后美国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
因为当他在反恐的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把拉登这股小势力消灭之后,他现在全面的心思来重返亚太,重返亚太的目的是什么?美国人说的很好,他说我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发展支撑。
但骨子里面我们非常的清楚,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就是遏制我们对他的赶超,遏制我们这种快速发展,为他基本的战略目标。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怎么去审视我们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正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我们没有再用这个词,这一次两会无论是总理的报告还是委员长做的报告,各种报告里面反映都提一个新的一句话,我们现在确实这个机遇期还在,但是这个机遇期的内涵和机遇期的条件跟以前大不相同。
讲内涵不相同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们要抓住机会,过去我们就把经济做好就行了,现在你要抓机会,你不仅要做经济,你的政治、社会、生态、文化你都得做好才行,这就是你抓机会的方式。
另外第二,如果说过去外国人对我们是视而不见,因为中国体量小,发展的体量小,你的发展不会给别人造成威胁,即便你存在我可以视而不见,现在中国是树大招风,世界第二、人口最多、共产党领导、集中统一,美国人很害怕。
经济发展出现多元趋势
经济发展出现多元趋势作者:赵丽君来源:《现代工商》2012年第03期第一季度,国内经济显现多元发展趋势,今年可能被认为是近20年来中国经济形势最不稳的时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中国经济危机很可能在2013年爆发,引爆线不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就是地方债务危机,其表现就是部分中小企业破产,部分银行破产,部分地方政府破产。
李所长认为,即使经济危机发生也没什么可怕的,可能还是“好事”,因为危机可以倒逼中国几乎停滞的转型和改革,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只要一启动改革,中国经济的天就会慢慢放晴了。
“马太效应”的路径依赖过去八年的中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财政的扩张,地根撬动银根,地方政府用楼价来撬动整体地价估值水平,然后招商引资撬动银根,支撑投资的扩张。
这是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主线。
这一经济扩张模式导致中国在完全进入过剩型经济后的2003年—2011年,大部分资源被配置在低效率的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共投资的全面提速成为中国货币创生的主体,从而引致了其间三次明显的通货膨胀。
根据西方经济学,政府部门的大规模投资行为必然带来“挤出效应”和无效率,而投资率过高的经济体也必然面临产能过剩和经济忽冷忽热的挑战。
事实上,这些挑战在中国经济近些年的现实中不断得到验证。
据报道,2012年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落实在以新一代互联网标准、电动汽车配套设施、核能设备基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以产业升级提升中国经济内生性质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财政倾力扶持和补贴的LED、风电、光伏太阳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在2011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泡沫破灭、经营困难和倒闭潮。
2011年,与政府急功近利地四处“烧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家们难以为继后地跳楼、跑路、暴力抗税、变卖资产和移民潮。
据有关人士考察,如果不偷税、漏税,90%的民营企业肯定会倒闭。
中国经济将经历深度调整
李佐军:中国经济将经历深度调整记者:在宏观经济指标和数据的背后蕴含了什么信息,你怎么看当下国内经济面临的形势?李佐军: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第一个词叫复杂,第二个词叫困难。
复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驾马车”的方向不同步。
出口过多地依赖于海外市场,波动大,投资基本保持不动,消费往下掉。
二是CPI和PPI的方向也不一致。
CPI总体来说是2%以上的正增长,而PPI是负增长,而且越负越多。
三是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不同步。
工业用电量大多数月份都低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甚至也有人怀疑工业增加值增长有那么多吗,因为用电量数据没那么多。
四是信贷投放和货币投放与GDP的增长不同步。
信贷投放、M2同比增长比去年大多数月份都要高,但是GDP却没有同步增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即使再采取过去的刺激政策,已经不能产生以前那样明显的效果了。
第五个复杂性是政府收入增长与部分老百姓真实收入增长不同步。
2013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5%,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只有6.5%。
第六个复杂性是环境改善状况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还有一个关键词叫困难。
现在中央政府面临着诸多的难题或两难选择,而且,政策腾挪的空间在缩小。
第一个难题是高房价。
房价再涨老百姓就真的无法承受了,这不是经济问题,已经演变为社会问题。
房价能不能跌?这也很难,因为房价一旦下跌,经济泡沫就要破灭。
因此,房价是涨不得、跌不得,必须通过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来维持某种平衡,但是要维持这个平衡谈何容易?第二个难题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压力在加大。
各个地方都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进行大投资、大建设、大负债。
现在很多地方项目已经投下去了,但回报期还没到,而集中还款期已经提前到了,造成地方政府收支缺口压力加大,负债压力加大,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但是也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第三个难题是产能过剩。
不仅是制造业产能过剩,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面临产能过剩。
当务之急必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是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有一部分企业和行业要死掉。
为2015年经济平稳发展开出“四招”
18民生周刊 2015.02.09“2014年的经济形势,我简单用三句话概括,震荡下行、波澜不惊、风险累积。
”2015年2月1日,北京,财富公馆,华中科技大学互联网论坛2015(北京首届)上,作为演讲嘉宾,李佐军作了20分钟的演讲,主题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5年,我作四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可能继续震荡下行……”李佐军,经济学博士,著名人本发展经济学者,曾师从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开场后的,5分钟内,关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用电量、新增贷款等内容,李佐军信手拈来近30组数字,对数字引用的精准性,博得了场下阵阵掌声。
李佐军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另外三个判断分别是:各种价格(房价、油价)增速向下,这会引发通货紧缩的担忧;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政策偏宽松,会更多依赖货币和财税政策。
针对2015年经济可能下行状况,李佐军开出“四招”:“第一,发债券,包括发国债、地方债、企业债券;第二,通过降息降准等,释放流动性,维护资金链安全;第三,资产重组,不管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好,还是PPP模式也好,都是资产重组的手段,可应对资金链紧张局面;第四,全力维稳。
”李佐军分析,经济下行能够有效促进结构为2015年经济平稳发展开出“四招”对话Dialogue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本刊记者 张兵优化,而结构优化对互联网发展是利好消息。
未来投资什么?李佐军提到,第一为教育、健康投资;第二是互联网;第三是美元和美元资产;第四是“大资源”投资;包括农产品等;第五是理财产品;第六是股票投资;第七是把钱存在银行里面;第八是购买黄金等。
民生周刊:您提到的“重化工业阶段”还要持续多久?一些资源型地区应如何发展?李佐军:近年来,我把重化工业阶段又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已经过去了(即过去的10多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展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2014中国经济危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内部报告:(2011-11-30 10:57:28)【评论】李佐军先生实言相告,谈#中国经济危机#,谈每个人的利益、出路,关乎你我他。
报告很长,若耐心读完,或有启示,甚至震撼。
李佐军博士应华中科大长沙校友会邀请,于9月27日上午在齐鲁证券长沙营业部举行了一次内部报告会,报告会范围较小。
李佐军所长坦言此次报告是讲真话、讲实话、讲内部的话。
报告内容视角独特,观点鲜明,信息量大,可参考性较强,会后反响极为热烈。
故将全文加以整理,征得李佐军所长同意,供部分华中科大长沙校友会校友分享参考。
——华中科大长沙校友会秘书处尊敬的张会长、各位校友、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首先应该申明我的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系84级的本科生,在华中科大度过了8年美好的年华,读了7年书,当了一年老师,92年才离开到北京,所以跟母校、跟各位校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个身份,我老家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南金乡连湾村第六组,我们是地道的湖南老乡,所以回到了我老家,感到特别的亲切。
今天的时间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怎么在上午这么有限的时间里给大家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让大家不虚此行,那么有时候我的讲话语速会快一点,有些内容也不能往下展开,这是需要给大家说明的。
今天我想重点围绕两个大的问题来讲。
第一个问题,究竟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怎么样、怎么演化?以及未来形势怎么看、怎么演化?这可能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未来的形势,这个形势确实很微妙,我想这里重点就形势给大家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未来我们面临一些比较大的调整甚至危机。
第二个问题,是未来国际经济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演化趋势。
第三是我们国内的短中长期的大的经济走势究竟怎么样?第一大部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第二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企业及企业家,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该怎么办?企业和我们个人怎么办?这就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板块投资,包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还有企业怎么来综合性地应对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李佐军博士内部报告会全文:中国2013年爆发经济危机李佐军博士应华中科大长沙校友会邀请于9月27日上午在齐鲁证券长沙营业部举行了一次内部报告会,报告会范围较小。
李佐军所长坦言此次报告是讲真话、讲实话、讲内部的话。
报告内容视角独特,观点鲜明,信息量大,可参考性较强,会后反响极为热烈。
故将全文加以整理,征得李佐军所长同意,供部分华中科大长沙校友会校友分享参考。
——华中科大长沙校友会秘书处]尊敬的张会长、各位校友、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首先应该申明我的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系84级的本科生,在华中科大度过了8年美好的年华,读了7年书,当了一年老师,92年才离开到北京,所以跟母校、跟各位校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个身份,我老家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南金乡连湾村第六组,我们是地道的湖南老乡,所以回到了我老家,感到特别的亲切。
今天的时间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怎么在上午这么有限的时间里给大家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让大家不虚此行,那么有时候我的讲话语速会快一点,有些内容也不能往下展开,这是需要给大家说明的。
今天我想重点围绕两个大的问题来讲。
第一个问题,究竟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怎么样、怎么演化?以及未来形势怎么看、怎么演化?这可能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企业及企业家,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该怎么办?第一个大问题——形势。
未来的形势,这个形势确实很微妙,我想这里重点就形势给大家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未来我们面临一些比较大的调整甚至危机。
第二个问题,是未来国际经济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演化趋势。
第三是我们国内的短中长期的大的经济走势究竟怎么样?第一大部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第二个大问题,企业和我们个人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板块投资,包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还有企业怎么来综合性地应对等等。
首先讲第一个大问题——形势。
形势的第一个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可能要发生一些事。
一个可能要发生的事,十二五期间可能要发生一场经济危机。
有人奇怪了,不是刚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吗?刚爆发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我们的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下降。
但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我们的银行还没有破产,我们中国人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那什么时候爆发呢?我认为是2013年,为什么?给大家分析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引发这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有两个,一个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另一个是地方债务危机。
当然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我重点从第二个角度跟大家说起,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工商业税收,最近一段时间以及未来一两年,因为很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不太景气。
有些地方政府的工商业税收要相应地减少,第二块收入来源是卖地收入。
从今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卖地已经大规模减少,是前几年的50%,甚至30-40%。
前几年都是我们开发商求着政府给地,最近有一段时间开始流行政府问开发商,你什么时候来买我的地。
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面临收支缺口的压力,北京市一年土地储备的贷款2500亿,这里面的利息支出压力就非常大,光朝阳区一个月的土地储备贷款利息支出就1000多万。
如果土地卖不出去的话,收支平衡就麻烦了。
所以工商业税收的减少,以及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有很多地方政府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支出呢,反而是增加的,两大块支出,一大块是通常的支出,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国防支出增加,部队的工资增加,南海、航母都需要增加投入,从地方政府来说,基础建设还要大规模向前推进,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需要政府支出,加强社会保障两个全覆盖需要政府支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支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支出,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政府支出,所以支出的压力非常大。
另一块,之前没有的,现在有了,那就是集中还款期的到来,还本付息的压力的到来。
前几年,四万亿的投资,天量的信贷投放,当时很潇洒,但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要还的,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还款期就开始到来了,明后两年要还的有4.6万亿。
为什么最近云南公路、上海的城投和我们长沙的公路等等,开始显示出一些问题,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就是因为大规模的集中还款期到来与收入流不对称造成的巨大压力,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3年前后,有一部分地方政府可能要破产,当然,有军队,把枪杆子往这里一放,谁说政府破产?政府就不破产了。
破谁的产?破银行的产,钱来自于银行,银行的钱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广大企业和老百姓,是破他们的产。
这就是财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这是第一个经济方面的原因,引发危机的原因。
前一个房地产泡沫破灭可能带来的危机因时间关系不展开。
第二个原因是外部的原因即国际的原因,前几年我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其中有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支撑了我们经济的泡沫生成,热钱是趋利性的、投机性的,说来就来,说走也可以走,他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投资的回报利润。
之所以现在还留在中国,因为这几年中国经济一直维持高速增长,这些投机的回报还相对比较高,但是中国经济在往下走,中国的风险在逐步显现,有一些国际组织开始猖狂做空中国概念股。
美国经济现在缓慢复苏,美国美元有可能出现升值,美国也还有可能加息,所以这些国际热钱在某个时候有可能会大规模的撤出。
这会造成我们中国经济泡沫的破灭,这是我们中国政府不好应对的。
第三个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在中国一定还要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
为什么说2013年,因为2013年政府换届。
在政府换届之前,本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之内,最高的指导思想就是不出事,不惜一切代价维稳,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这就是最主要的事情。
对下一届政府领导来说,面临一个抉择,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把泡沫再接过去,再精心维护,那么他会维护到什么时候呢?最迟能维护到2015年,或者2016年,那么那个时候就是一场更大的危机。
那个时候爆发的危机的责任在谁,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一种选择。
第二种选择,不接这个泡沫,上台之后很快让这个泡沫给破掉。
破掉之后,首先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对于新的领导人来说是好事,因为责任很清楚,不是他们造成的,是前面造成的。
其次,在泡沫上跳舞跟脚踏实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泡沫破了之后他可以脚踏实地了。
再者,新的政绩比较容易上来,因为起点一下降低了,泡沫破灭之后的政绩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否则在起点很高的时候再往上走是很艰难的。
一般来说,新的领导上台,在前面三五个月,出于政治上考虑,都要继承发扬肯定慎重,而在三五个月之后,就开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问题,显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一个企业换个新的董事长,也都如此。
所以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年,最可能是2013年7、8月份(下半年)。
第四个原因,短中长三个周期的谷底可能叠加。
短周期就是三五年的周期,目前这个周期的经济正在往下走,到明后年可能到谷底。
中周期就是九至十年左右的周期,大家想想1949年、1957年、1966年、1976年、1989年、1998年,每十年左右一般是要折腾下去的,那么从1998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应该来到了。
本来08、09年应该是要发生的,但后来因为政策把它推后了,但不能推得太远。
还有长周期,60年一甲子的周期,他们算易经的周期也到了。
所以,2013年前后,中国可能要爆发一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表现:部分中小企业破产、部分银行破产、部分地方政府破产,这是我们下一步要面对的这么一个状况。
同时十二五期间前后,可能还会爆发一场社会危机。
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能同时引发社会问题,目前,积聚下来的多种社会矛盾激化或爆发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关于第一大问题的第二点——社会危机我从两个角度来阐述:第一个角度是我们社会生病了,生病的表现是热。
第一个热,公务员热。
全世界最难考的就是中国公务员,考大学,两三个人中考一个,考博士,一二十个人中也可以考一个。
但是考中国公务员,几千个人中才考的上一个。
为什么大家削尖脑袋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有钱有权有势有保障,因为我们中国政府已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越来越多的权力,控制了越来越多的资产,土地是中国政府的,各种矿产是政府的,征税的权利是政府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也是政府的,很多重要的行业垄断也是在政府手里,中国政府太牛了,大家都想当公务员。
公务员热反应的是改革在倒退。
第二个热,国企热、央企热、国进民退。
目前一年央企的收入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五百强的总和,我国国有企业央企凭借着垄断特权,比如垄断土地资源,垄断信贷资源,垄断定价,获得超额利润,这反映了我们改革在倒退。
第三个热,房地产热。
全民皆房地产,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现在都搞房地产,海尔、海信、TCL、雅戈尔、罗蒙、鄂尔多斯所有这些优秀的私营经济企业都在搞房地产开发,有些企业房地产在其内部的占比是70-80%以上,我问过国内的一些董事长和总经理,我说,你为什么要搞房地产开发呢,你实业不是做得挺好的吗?还挺大的吗?然后他反问,他说我为什么不搞房地产开发呢?搞房地产开发是我搞实业的回报的数倍以上,我不搞我傻呀,这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
那么那些中小企业呢?那他就炒房,他直接搞开发没实力,那么他产业空心化,实业不做了,炒房从温州炒到杭州,从杭州炒到上海,从上海炒到北京,从北京炒到三亚。
然后有实力的一些个体呢,买房子,一个人买几十套。
而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呢?他们谈房子,只要一见面就谈房子,只要有人见到我,就问,李老师,你说那个房价是涨还是要跌?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全民皆房地产。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生病了。
第四个热,投机热,不是炒房就是炒股,不是炒股就是炒房,不炒房就炒农产品,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现在炒资金,放高利贷,炒风盛行,投机盛行,这说明什么?说明生病了。
第五个热,移民热。
当官要当上裸官,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家纷纷要移民。
这就是中国当下社会问题的真实性。
关于社会问题的第二个视角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很多老百姓对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方面。
贫富差距是怎么拉大的?第一个渠道,税收,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加强了征税,优先是保障国税,我们政府的税收年年保持20%-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两倍三倍于GDP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我们很多政府就把这个作为政绩津津乐道,我们的GDP可能有点水分,但是财政收入可是真金白银。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政府与民争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早早就该减税了,财税收入差距拉大不仅是各阶层的差距拉大,还有政府与企业、民众的收入差距拉大。
现在政府控制的财富太多了。
第二个渠道,投融资的倾斜,在这次反危机的过程中,4万亿的投资,超天量的信贷投放,投到哪里去?主要投向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和大型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广大的创业者拿到的比例比较低,就造成了财富、尤其是财产与收入的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