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 3篇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篇6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学习重点: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教具学具:Ic课件讲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通读课下注释并思考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
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
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
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
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
”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
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
”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嗣后,才思泉涌,笔端升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
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滕王阁序》 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3、欣赏文中描绘的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4、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如写景抒情、用典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等。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难点(1)体会文中用典的妙处。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赞为“神童”。
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认为是挑拨诸王关系,逐出长安。
后又因私杀官奴,犯死罪,遇大赦,被革职。
王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骈文上,其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2、写作背景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
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此阁。
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宴客,本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很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但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开始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滕王阁序》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四、课文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语调。
共3课时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
3、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理解和积累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5、理解文中的典故。
6、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方法指导】1、诵读法2、点拨、归类法3、讨论法【知识链接】一、《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二、解题:1、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基础过关】一、对照注释边读边译。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陇西一中张艳霞【知识目标】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能读清句读并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德育目标】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读清句读并学会翻译文言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一、中国“四大名楼”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有谁知道“中国四大名楼”呢?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能例举一二吗?二、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
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
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
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三、王勃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2023最新-滕王阁序教案(8篇)
滕王阁序教案(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滕王阁序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滕王阁序》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2、了解文体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新课,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
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
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一、背景知识《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写,也是唐代文学的一篇代表性作品。
王勃是当时的进士出身,唐太宗时期曾担任过官员,后辞官从文。
《滕王阁序》描写的是唐朝官员王羲之在东晋时期所建的滕王阁,以及唐朝时期官员王僧孺为此阁撰写的诗文。
《滕王阁序》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一直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掌握文学创作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3.阅读体会《滕王阁序》文学的魅力。
技能目标1.学会评价文学作品。
2.掌握文学阅读的技巧。
3.提高文学写作水平。
情感目标1.增强文化自信。
2.增强审美敏感性。
3.提高自身文学修养。
三、学习过程任务一:了解历史背景《滕王阁序》描写的是唐朝官员王羲之在东晋时期所建的滕王阁。
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时代背景等内容。
然后使用Markdown格式把学习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任务二:分析文学创作阅读《滕王阁序》,分析文学创作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语言、内涵进行分析。
形成你自己的文章分析框架。
任务三:撰写文章评论根据自己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分析,撰写一篇文章评论。
注重思想性、感染力、准确性和文艺性。
四、思考题1.为什么《滕王阁序》一直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2.《滕王阁序》的写作手法有哪些特点?这些手法对于文学创作有何启示?3.你从《滕王阁序》中获得了什么文学启示?你将如何运用这些启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五、总结通过学习《滕王阁序》,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官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表现特点。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
因此,对于喜欢文学创作的同学来说,学习《滕王阁序》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滕王阁序》导学案及答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及答案《滕王阁序》导学案及答案一、背景介绍《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文章,旨在纪念滕王阁的重建。
滕王阁是唐朝时期的一座楼阁,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是当时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王勃在滕王阁上观景抒怀,借景言志,创作了这篇传世之作。
二、关键词分析1、群贤毕至这句话表达了当时许多贤能之人都聚集在滕王阁,共同感受着这座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向往。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形容了滕王阁前的赣江水势汹涌,一个人把守关口,上万人也无法打开,表现了滕王阁地势的险要和重要,同时也彰显了守卫者的英勇形象。
3、雕梁画栋这句话描写了滕王阁建筑装饰的精美,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艺术品的鉴赏和推崇。
4、珠帘绣幕这句话描绘了滕王阁内部陈设的华丽,珠帘绣幕,极具审美价值,体现了作者对于高雅生活的追求。
三、知识点详解1、作者背景王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擅长五言诗和散文。
他的作品以情韵见长,富有感情色彩和想象力。
2、文学手法文章运用了对仗、排比、比喻等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文化内涵文章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英雄人物、高雅生活的崇敬和追求,展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
四、思考题1、作者在《滕王阁序》中如何运用文学手法表达对于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崇敬和追求?2、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体现作者对于当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向往?3、为什么说《滕王阁序》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参考答案:1、作者在《滕王阁序》中运用了对仗、排比、比喻等文学手法,如“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形象地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
同时,作者还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人物形象,如“人杰地灵”,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底蕴的崇敬和追求。
2、文章中的“群贤毕至”可以体现作者对于当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向往。
这句话表达了当时许多贤能之人都聚集在滕王阁,共同感受着这座历史文化的底蕴。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本中重要的文言知识2、背诵(或默写)重点语段3、了解“序”的有关知识【课时分配】 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把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课文的一、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一、知识连接: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文体知识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创作背景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
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
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
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
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现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
“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流畅的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2、能够借助课下注解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具体研读课文1—3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赏析景物描写技巧,体会语言美。
4、尝试背诵2、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全文;反复诵读,感受骈文的美,培养语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笑对人生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预测】:1、积累文言知识,赏析景物描写技巧,体会语言美。
2、背诵2、3自然段。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2、背景介绍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滕王阁序》导学案
创作背景
01
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 (今江西南昌),恰逢九九重阳 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 客。
02
王勃在席间即兴创作《滕王阁序 》,成为传世之作。
作品影响
《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 古代骈文的巅峰之作。
句法特点
01
02
03
04
长句
如“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 州之懿范”等,表达对宴会宾 客的赞美之情。
短句
如“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 阁流丹,下临无地”等,描绘 出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对偶句
如“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 阁流丹,下临无地”等,语言 工整,节奏感强。
排比句
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等,增强语势,表达作者对时 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学习建议
深入阅读《滕王阁序 》,理解文章结构和 语言特点。
尝试模仿《滕王阁序 》的写作风格,提高 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 达能力。
结合相关作品,比较 分析唐代文学与其他 时期的文学特点。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语言艺术鉴赏
修辞手法
比喻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秋水共长天一色”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日江景的美妙。
对偶
文章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物华天宝,龙 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使 语言更加整齐优美。
用典
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等,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
名句解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句通过落霞和孤鹜两个意象,将静态的晚霞和动态的孤鹜结合在一起,形成 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齐飞"二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课前案【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于上路通“严”,云销雨霁通“消”,所赖君子见机“几”,二、古今异义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今义: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古义:今义:3、穷且益坚古义:今义:4、等终军之弱冠古义:今义:5、盛宴难再古义:今义:6、孟学士之词宗古义:今义:三、名词的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2、徐孺下陈蕃之榻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5、萍水相逢6、叨陪鲤对四、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1、烟光凝而暮山紫2、响穷彭之滨3、四美具,二难并4、屈贾谊于长沙5、宾主尽东南之美五、动词的活用1、台隍枕夷夏之交2、腾蛟起凤3、窜梁鸿于海曲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童子何知2、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4、极娱游于暇日。
5、舍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6、物华天宝7、十旬休假,胜友如云8、渔舟唱晚,响穷彭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都督阎公之雅望10、宇文新州之范课堂案一. 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翼轸(zhěn) (cān) 睇(miǎn) 捧袂(mèi)B.瓯(ōu)越潦(liǎo)水(zhān) 桑梓(zǐ)C.台隍(huán) 舸(gě)舰帝(hūn) 叨(dāo)陪D.(yì)范彭(nǐ) (guó)州(cháng)飞2. 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物华天宝钟鸣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3.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③兰亭已矣,梓泽丘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滕王阁序导学案带答案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知识导学】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其中“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奇特,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阁以文传,文以阁名,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2、关于作者及“初唐四杰〞王勃〔650——675〕,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
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唐朝初年,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
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
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
其中以王勃的诗名最盛。
3、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佳话此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今义:
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古义:今义:
3、穷且益坚古义:今义:
4、等终军之弱冠古义:今义:
5、盛宴难再古义:今义:
6、孟学士之词宗古义:今义:
二、名词的活用三、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 1、烟光凝而暮山紫
2、徐孺下陈蕃之榻 2、响穷彭蠡之滨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四美具,二难并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4、屈贾谊于长沙
5、萍水相逢 5、宾主尽东南之美
6、叨陪鲤对
四、动词的活用
1、台隍枕夷夏之交
2、腾蛟起凤
3、窜梁鸿于海曲
五、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童子何知 6、物华天宝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7、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
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极娱游于暇日。
9、都督阎公之雅望
5、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10、宇文新州之懿范
六、课内阅读
1. 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列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3、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4、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七、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11-12题。
滕王阁诗黄鹤楼
王勃崔颢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
王诗:
崔诗:
杜诗:
2.理解三诗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简述理由):
①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切近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何在?
《滕王阁序》参考答案:
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多含贬义)
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3、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穷困
4、等终军之弱冠古义:二十岁。
今义:无此意
5、盛宴难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相当于“又”
6、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名词的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襟,以……为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使动用法)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
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看,望。
名词作动词。
)
5、萍水相逢(名词作状语。
像浮萍一样,在水上)
6、叨陪鲤对(名词作状语,像孔鲤那样)
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
1、烟光凝而暮山紫(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紫色。
)
2、响穷彭蠡之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传彻。
)
3、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用作名词。
美好的事物,难得的宾主)
4、屈贾谊于长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都包括。
副词活用作动词。
美,才俊。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
动词的活用
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作名词,接壤的地方。
)
2、腾蛟起凤(腾,使……腾空。
起,使……起舞。
使动用法)
3、窜梁鸿于海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窜、逃)
宾语前置
童子何知(“何知”即“知何”,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句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极娱游于暇日。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省略句物(有)华天(有)宝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于)寒,声断衡阳之浦。
(省略介词“于”)
定语后置句都督阎公之雅望(“之”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宇文新州之懿范(“之”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选择 1.A 2.C 3.D 4 B
1.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①三首都是律诗。
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
②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
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
③杜诗更接近现实。
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
④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