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ppt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 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 “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政社合一,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 用和影响。进一步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 局的形成.
请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 的?
现在的女装 现在的男装
改革开放前的服饰
现在的服饰
人们的服饰不再是单色调,重回斑斓多样……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
人们现在的住房 人们现在的住房
简易的小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
自行车发展为小轿车……
BB机换成了iphone……
蛟龙入海 嫦娥奔月 神舟飞天 08百年奥运成功举办
……
3、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1、主要形式: 包产到户 2、权: 土地的使用权 3、责: 保证国家、集体的 4、利: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凤阳花鼓”中唱的 那个凤阳县,绝大 多数生产队搞了大 包干,也是一年翻 身,改变面貌。有 的同志担心,这样 搞会不会影响集体 经济。我看这种担 心是不必要的。我 认为,这种模式有 必要在全国推行。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 示,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华国锋
第11课伟大转折改革开放
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简述孙中山、毛泽东、 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么的历史巨变?
答: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 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新时期。
•
最终,副队长严宏昌打破沉默,“我们队委会三个碰 了个头,打算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但有一条,各家要 保证交足公粮……” • 老农严家芝说:“万一被上头发现了,你们几个干部 弄不好要坐班房,你们的大人小孩怎么办啊?” • “你们是为我们村民出的事,到时候,我们谁个也不 能装孬,全村凑钱凑粮,把你们的小孩养到18岁!”另一 位年长的村民答道。这一提议得到村民的附和。
思想路线转移
伟 大 的 历 史 性 转 折
转 折
改 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 城市
工作重心转移
改革开放决策
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堂
国有企业改革
小
开 放
点
线 面
深圳等经济特区(点)
沿海开放城市(线) 经济开放区,内地(面)
结
知识回顾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1949年10月—1956年底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 是什么呢?
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ຫໍສະໝຸດ 画《小平同志在深圳》内地
开 辟 经 济 开 放 区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5月,《光明日报》 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 文章。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 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 的考验。这篇文章引发了一 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 一讨论受到邓小平、叶剑英、 陈云、胡耀邦等的积极支持, 讨论在全国逐步开展。这一 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 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条件。 随后,11月份邓小平作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 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 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6、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B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 济开发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还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首先在哪一
地区进行改革? 农村
农民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一方法
以什么为主要形式?达到了什么效 果?
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 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农村,
我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 局面
那么农村改革的尝试是从哪里开始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 计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在小岗村的尝试成功后,我国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项重要制度, 这一制度是什么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究竟是什么意
思? 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 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 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自负盈亏。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毛泽东
A 让中国人站起来, A.邓小平 C.赵紫阳
让中国人富起来!”
B.胡锦涛 D.江泽民
9 小岗是原安徽省以讨饭闻名的凤阳县最穷困的 一个生产队,但是从有一年开始,小岗人开始告别 饥荒,过上了日渐富足的日子。你知道这因为: D
A.风调雨顺 C.对外开放
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已的” 这是农民对( )的赞扬 C A.计划经济 B.改革开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
3 这个城市里的公务员都偏爱在名片的左上角印 上一个标志:一头拖着扒犁的牛,前蹄抬起、后蹄 猛蹬。毫不夸张地说,这头牛的形象已成为这座城 市的名片。这座城市是: A A.深圳市 C.珠海市 B.上海市 D.北京市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 的一次伟大转折
内容
意义
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 业和社会主义事 业就会被葬送。
二 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 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 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中学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 集体
分析比较
1 、1958年年初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 果是什么?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那些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的 影响是什么?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这一历史转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改革开放的原因、意义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关系,可能还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掌握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政策、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成就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背后的原因、动力,以及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涉及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为何能取得这些成就?这一切的背后有何原因?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浦东的优势? 浦东的优势? 沿江又靠海,交通便利;有 沿江又靠海,交通便利; 足够的开发空间,地价低; 足够的开发空间,地价低; 商品经济发达。 商品经济发达。
1991年 上海浦东区也成为对外开放区。 1991年,上海浦东区也成为对外开放区。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上海夜景
不能。 不能。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
土地公有制/集体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
责 任 保证国家 和集体的
权 利 享有对土 地的长期 使用权
利 益 剩余收成 是自己的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 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学习别的民族 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 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阅读与思考: 阅读与思考: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 面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面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①1980年,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四个 1980年 设置了____ ____、____、____四个 ____、 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窗口。 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了_______________,逐步兴办 1984年 开放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985年 开辟了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1985年,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 1985年四个经济开放区; ______四个经济开放区;批准_______成为经济 _______成为经济 1985年四个经济开放区 批准_______ 特区。 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开放开发________。 1990年 开放开发________ ________。
第十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十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2.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 1课时课前预习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2.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是。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发表在。
4.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于。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7.实际上为十一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的是。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预习反馈: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2.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略)3.学生解读目标,明确学习要求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由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引入。
2.出示课件内容,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自学教材,解决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播放相关视频材料。
学生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要求。
4.图中学史:播放一组幻灯片,让学生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学生展示自我探究成果,交流提升。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通过学生观看图片,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3.引导学生讨论,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讨论交流: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2.如果你当时是一个记者,由你写一篇稿子,对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进行描述,该如何写呢?动动手,试一下!3.拓展延伸: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巩固内容:看到以下词语,你会想到本节课哪些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毛泽东思想民主与法制建设2.达标测试: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教学札记。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1.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转折
点,是因为( B )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 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 D 平反冤假错案 2.“说风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
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农民生活的变迁。发 C ) 生这一段变迁的原因是(
必须要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如何去改?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喜人变化
合作探究
1.什么是包产到户? 2.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 农村生产方式没有变的是什么?变了的 是什么?
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给国家、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
土地公有制/集体所有制
责 任 保证国家 和集体的
权 利 享有对土地 的长期使用权
利 益 剩余收成 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得利,符 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3)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
(1)建国初,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
(2)1953年开始,走合作化的道路。(土地归集体所有)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归集体所有) (4)80年代的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
《小平同志在深圳》的画像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标志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组织上:形成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 领导集体; 还决定开始全面的拨乱反正。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 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思考: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影响? 对内改革指的是-----?对外开放指的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对外开放分几 步走?
珠 海 渔 女
珠海市容
珠海市容
汕头经济开发区
汕 头 市 容
汕头夜景
厦门夜景
பைடு நூலகம் 厦门白鹭洲广场
上海夜景
为什么经济特区选 在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
东 方 明 珠
交公粮
拨云见日定国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 “迎来 了思想的解放、经 济的发展、政治的 昌明、教育的勃兴、 文艺的繁荣、科学 的春天。”
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上的讲话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1、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主要形式: 包产到户 2、权: 土地的使用权 3、责: 保证国家、集体的 4、利: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三、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 深、珠、汕、厦 海南省 2、沿海开放城市 3、经济开放区
4、上海浦东新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后村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
三亚夜景
深 圳 夜 景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
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 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 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 2.学法指导:
❖ (1)课前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 (2)课堂指导: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加深理 解。
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资料,通过总结和对比得出 结论:
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 体
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正确道路
❖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 ❖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设立经济特区
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为例了解经济 特区的情况。 ❖ 过程与方法: ❖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联系实际,加深理 解。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学会用 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分析教材
❖ 1、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开篇,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后,中 国经历了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分析教材
❖ 1、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开篇,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后,中 国经历了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转折
——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指导思想 工作重心 领导核心
十一届三中全 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
两个凡是 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个人崇拜 集体领导
逼出来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故事
我们分田到户,家 家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每户 保证完成全年上交 (缴)的公粮,不再 向国家伸手要钱要 粮……。
视点四 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城镇 修补墙上一个小洞,三个工人——一个人 一盘灰,一个人涂抹,一个人指挥。
拿 着
视点五:你眼中的中国?
政治家的忧虑
陈云1978年12月说: 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 么行呢?
邓小平1980年4月说: 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 ——林蕴辉《国史札记》
集体劳动,平均分配 视点六 农民对自己生活的描述 “多少年来,(农村)公社制度把我们农民 像牲口一样死死拴在槽上。拴在槽上也可以 ,却不给草料吃,又不让我们找草吃。”
一年后的小岗村——发生了什么变化?
年份 1976年 1979年 油料卖 出 100多 斤 3 万多 粮食产 量 35000 斤 13万多 人均口 粮 230斤 800斤 交售 粮食 0 2万多 斤 还贷款 0 800元 人均收 入 20元 200多 元万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把土地长期包给各 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 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对外开放的进程
4个经济特区
点
14个沿海城市 线 5大经济区 面 内陆
三、感悟春天
任选一话题: 问题1: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三 歃血为盟
图一
图二
包产到户
图一:“大包干”纪念馆里的《十八颗红手印》雕塑图 包干到组 图二:中国革命博物馆里的小岗村当年的十八条好汉摁了“红 手印”的那张“生死契约”
根据材料三、四,说说小岗村居民的创举。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6、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是指( )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 束缚 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条件有①粉碎了四人帮②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邓小平 关于解放思想的讲话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④“左” 倾思想得到了彻底清算(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反馈测评:
1.全面彻底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使我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会议 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
A.中共八大后 B.粉粹四人帮以后
C.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建立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3.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各级形式的责任制 C.个人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互助合作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
A
Goodbye!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练习与反馈
• 1.实现了建国以来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的会议 是 。 • 2.我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 基础 上, 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 民的 、 、 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 大发展。 •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早实行开放的省份 是 、 。 • 4.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只见凤阳女嫁出, 不见新娘进凤阳。
“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 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 1978年复,安徽大 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 旱,这年夏收分麦 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 子,凤阳县小岗村每 家伸手要钱要粮食。如不 个劳动力才分到3.5 公斤。干了一季的活 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 儿,糊不了三天的嘴 甘心,大家保证把我们的 巴!全队18户,只有 小孩养活到18岁。”
5、 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⑤广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毛泽 东让中国人站起来, 让中国人富起来!” A.邓小平 B.胡锦涛 C.赵紫阳 D.江泽民
3、第三次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提高了公有化程度,
却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土地归集体所有) 4、第四次是1978年 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制。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
2013年4月21日
内
地
开 辟 经 济 开 放 区
开 放 沿 海 港 口 城 市
设 置 经 济 特 区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巩固练习
6、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追根溯源,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 )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真理标准大讨论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8、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9、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广东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10、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的是 小岗村农民 ( )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原因: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农 业的发展。
(4)通过上述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 时期不同的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你 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 原则?
原则:遵循客观规律 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符合人民的利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一、阅读“改革开放的春蕾”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北京召开。 1978年12月,_____________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全会确立________________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邓小平为核心 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 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我国从此以后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义 的正确道路,标志着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现代化 ____ 建设 ____新时期。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 的伟大转折。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D.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10.“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歌词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 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先从哪里开 始改革?
农村
二、对内改革(农村)
这两段民谣是农村改革前夕什么制度的 生动写照?想一想它存在什么弊端?
劳动与劳动计酬歌 头遍哨子我不买账, 出工一窝蜂,田里打吊工。 二遍哨子我伸头望, 不管勤与懒,评分一棍通。 缺少自主权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积极性不高 出工人等人,做事人看人。 收工人赶人,评分人骂人。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谁也不会想到,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竟然是用按血红 手印托孤的方式拉开了……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每户 保证完成每户的全 年上交和公粮,不 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 成,我们干部作 (坐)牢割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 员也保证我们的小 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 田到户协议书
当今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 济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旧中国的开放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 为了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结果不同 今天的开放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 民族经济; 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而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形势和社会面貌
8.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清政府第一批被迫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校教者时间课题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深圳的飞越。
根据史料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收集材料、社会调查、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鼓励读书探究质疑。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改革开放政策的意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用。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教学流程1、介绍本单元、本课知识、张挂图片、2、请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3、交流时间:我家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前后社会调查三中全会------精讲学生观看图片、材料交流鼓励交流了解自学情况导入新课、通过观察图片刺激学生参与交流的欲望1、点评交流情况2、学习本课:A、改革开放的春雷: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相关史料介绍: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意义C: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巨变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观看影视资料、结合交流讲述图片展示家乡的变化鼓励学生简述图片材料介绍加深印象利用图片对比了解读图了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初步认识会议的意义学生体会社会调查的意义体会改革的意义探究:1、为什么要搞改革?认识三中全会的意义2、对外开放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介绍师生共同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力培养3自己提问--------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组探究、质疑、解决使学生主动探究是最终场目的总结:学生介绍所学巩固:习题考查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面对面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巩固复习明确学习目的,提高自信心板书设计 11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沿海开放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一说我国是怎样 开始逐步对外开放的?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个: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省)
(广州、大 连等14个)
(长江三角洲等4个)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 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 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 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 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特区的讲话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建设经济特区有些什么好处。
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 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我党经历了一些挫 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我们伟大的党有面对 困难的勇气,有奋发进取的气魄。从197 8年冬天起,我国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进入 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吧,体 会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春天。
改 革 开 放
对外开放: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 城市、开辟经济区等。
请将“改革开放的春 雷”“在希望的田野上” 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串联成一个完整的语句, 表达出学习本课的体会。
请在叙述中快速说出答案 1、①这个地区位于中国南方。 ②海岸线绵长,自然资源丰富,有迷人的热带风 光。 ③它是中国目前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 ( ) 2、①这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中国农民的伟大 创造。 ②每个农户是这种生产形式的基本单位。 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它已在中国农村深入人 心。 ( )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进行尝试的地点?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的时间和普遍实施的时间。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历史意义。
安徽凤阳小岗村立下的“分田到户”的字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 安徽凤阳小岗村今貌 据
影片纪录历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击)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 计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 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邓小平1984年视察经济
参考答案:建立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 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 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对内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工厂或乡村去实地 考查,感受改革开放带给 我们的变化。
有人用“黎明前的黑暗”来 形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 两年,请你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和社会主义事业就 会被葬送。
假设我们就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举行一个“中外记者招待会”,请每个小组 派出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解答“中外记 者”的提问,“中外记者”由全体同学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