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两个凡是”
导致 掀起
两年的徘徊时期 促使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 作出 全会
改革开放
保障
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
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心转移:
内容 分别是什么时候, 1927 大革命失 由城市 败后 年 转到乡村 具体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 由乡村 1949 义革命即 转到城市 年 将胜利 文化大革 1978 命结束, 年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时间 背景 意义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 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 大问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 务的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活动一:
一、两年的徘徊
活动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 打倒了,但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并没有被马上 提上日程,而是到1978年才起步。这两年,既是 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酝酿的两年,这种在徘徊 中前进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活动二: 你知道“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吗?这种 方针正确吗?反映的是什么错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8年至今)
【单元概述】
第三单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 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 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 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不断加强社会福利制 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福祉水平 。
文化转折
文化多元化发展
01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多
元化成为时代潮流,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融、碰撞。
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02
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
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04
转折点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01
02
03
政治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 混乱状态,为中国政治稳 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
经济
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地位提升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协调与合作。
社会转折
1 2 3
人口结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结构发 生了显著变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市场供 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 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 加。
06
课程总结
本课重点回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背景和意义
邓小平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和贡献
02
01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实施
0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 目标
04
05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圳 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1

第三单元
第8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知识梳理:
要求:自读知识梳理,说出本课的知识点,时间1分钟。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十 背景:纠正文革的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 地点: 北京 届 时间:1978年 思想上: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 内容: 中 政治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全 会 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 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自主学习(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阅读课本第39-40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作好问题批注, 并尝试记忆,4分钟后提问
平反冤假错案: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全面立法的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 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 表现:
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刑法》等。
全面立法的 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 意义:
合作探究:
时间:3分钟 形式:小组讨论 要求:组长组织讨论,1、2号同学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从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用来看,十一届三中 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相同的。它之所以如此 的引人瞩目,是因为中国当代的历史在这里实现 了大转折!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 是相同的?
革 命 时 期
遵义会议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比较?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更新版)

1949 年
1978 年
新民主主 由乡村转到城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 义革命即 市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将胜利 的重大问题。 文化大革 由阶级斗争转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命结束, 到以经济建设 设的新时期。 真理标准 为中心 问题讨论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
民主法制建设
1980年,著名的意大 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拉奇 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 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 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 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 制度上解决问题。”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盲目个人崇拜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思想 路线 政治 路线
邓小平 领导集体
组织 路线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十一届代表大会,完成了党的 1978 1979 年召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纪律 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思想 是 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A
1.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 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材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第八课,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承上启下”,上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主要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历史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需在本学期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大进展。
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意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及意义。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掌握会议的内容、理解会议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本课的知识点和疑难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历史和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由“以阶级斗争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纲”到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3.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 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 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 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破坏,人民群 众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2、表现 ① 、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 平反。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会议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中积累了许多 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②、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错 误方针 ,“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 了人们思想,为会议的召开奠定了 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时间: 1978年12月 2.重要内容:
地点: 北京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领导集体.
二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②、法制建设的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 局面。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 主人士被诬陷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 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 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 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全国人大通过并 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 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什么说“两个凡是”的方针是错误的?
其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 拜,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 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 革开放,是这次全会拉开帷幕的;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 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 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5、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 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
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作业

一、选择题 1.粉碎“四人帮”后,“左”倾错误没有得到纠正的主要原因是( C ) A.冤假错案没有纠正 B.邓小平没有恢复全部职务 C.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盛行 2.粉碎“四人帮”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 论,其主要原因是( A )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9.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C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10.我国从1954年起有了社会主义宪法。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是哪次会议修订的?( C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D.遵义会议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网络】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 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 “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两个凡是 ”的方针。 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_实_践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 思想解放 运动 ,为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B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C) A.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扩大对外开放 C.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 D.建立第二代领导集体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了明朝的社会进步。
明清王朝的交替
明朝灭亡后,清朝取而代之。这一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交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因
1 农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改善了农业生产力,释放出了更多人力和资源,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2 商业革命
英国的商业革命加强了贸易和市场经济,促进了供了新的技术和知识基础,推动了工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工业化进程
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2
城市化和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迁移,城市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和环境问 题。
伟大历史转折对当代的启示
珍惜和平
历史转折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努力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追求进步
从伟大历史转折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不断推动和创造的,鼓励我们追求更好 的未来。
理解与包容
历史转折教会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促进多元共存和交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 历史转折课件
历史转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瞬间,本课将探索欧洲黑死病、中国明朝 和英国工业革命等伟大的历史转折,并探讨其影响与启示。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史转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时刻,它们标志着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 科技力量等多个方面的巨大变革。
欧洲黑死病的影响
瘟疫蔓延
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暴发导致 了人口的大量减少以及社会经 济的崩溃。
中世纪的结束
黑死病的传播加速了封建制度 的瓦解,并为中世纪结束和现 代社会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八级历史下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知识梳理(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地点:北京。
背景:“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二、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⑴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共同点: 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影响: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
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篇一:《伟大的转折》说课稿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来说。
一、关于教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第一课时,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化大革命“,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去感知教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能力目标:通过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干正视错误并纠正错误的伟大的党,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虽曲折,但依然是前进的,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并下决心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的决心。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1、教法(1)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充分运用要素梯度、内容梯度、时间梯度、问题梯度的调控,让学生逐步理解本课的内容,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2)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方法,并利用小组、团队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智力因素。
八年级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2)材料二反映的1958~1978年的巨变与中国 共产党的那一伟大决策有关?这一伟大决策 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①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及时 纠正自己的错误,国家会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次
近现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辛亥革命
结果
推翻了、建立了 结束了、建立了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伟人
新中国成立 三中全会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两代领导核心的转变
站起来 开天辟地
富起来
惊天动地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思想基础
历史背景
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表现:
(1)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通过《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
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
(1)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 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2)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3)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 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思想路线的转移
“两个凡是”教条主 义、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 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正式作出了“把全 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D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 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B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 次历史性的巨变?
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活动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请举 一例说明。 2、颁布了哪些法律?有 什么意义?
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 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 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法律呢?
1、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此后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 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4.面对这些问题,请结合预习说出以邓 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面对这些问题,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 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 讨论。 意义:这样做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 思想基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活动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并有幸参加 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工作,请你 为大家做现场采访和报道。 活动方式: 观看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两分钟准 备,完成记者采访。并进行访谈,理 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第 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作
交
流
[投影显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是1977年2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1977年5月24日上午,我和王震同志到西山小平同志住的地方,小平同志就谈到,说‘两个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也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在这个问题上讲的事,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就不能同样照搬了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决定嘛。”(据时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之一的邓力群回忆)
同学们看课本上导入框
自
主
探
究
让生做同步探究过程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生做同步探究过程
经过十年的“文革”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阻碍着拨乱反正的正常进行。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三、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八年级历史学科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姓名
学
习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1.掌握“两个凡是”的内容及影响。
2.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及其意义。
3.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4.掌握拨乱反正及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两个凡是”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
先后颁布和通过:,基本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行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合作探究: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吗?【达标测评】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3、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原因()A、修正主义B、自由主义C、“两个凡是”D、坚持社会主义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5、1980年,党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秀版)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2、召开的时间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3、会议的内容
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 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领导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syzxzhb@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7岁的他遇到现实中的一对儿女,中年的妻子,一切重来,当他又站在可以延 续辉煌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意识到妻子和一双儿女才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依旧做出了和20年前相同的选择。当麦克和妻子紧紧相拥时,麦克又恢复了中年的模样,妻子说,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查荣卿0803008【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3、平凡冤假错案4、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哪些意义,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从这次会议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通过学习民主与法治的加强,是同学们认识到唯有依法治国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才不会让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和意义突破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虽然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但是文革的后遗症还存在,社会各方面仍处于困境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
在分析三中全会在当时的作用,说明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突破方法:本部分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文革虽然结束了,但左的错误并没有得到纠正,一些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解放思想,一些老同志亲自宣传党实事求是的作风,并掀起了真理标砖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解放了思想,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配合师生间的互动和同学间的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革虽然结束了,但是文革留下的后遗症远远没有结束,就像一个患有肿瘤的人,肿瘤虽然切除了,身体也不会马上就好,四人帮虽然被粉碎了,但是文革遗留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如何摆脱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站起来
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富起来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障法》……
依法治国,知法用法,遵纪守法
小结
请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写出4—6个词汇, 概括出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伟大的 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现代化建设
转折
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 的新时期
课程标准: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两个凡是”继续坚持“左”的错误思想。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思想。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十
一全 届 政治路线 ---工作重心转移
三会
(改革开放)
中 组织路线 ---第二代领导集体
现设 代新 化时 建期
1978 北京
2.新中国风雨历程中的两次重大转折与巨变 (1949、1978)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1966 ·5------1976 ·10)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二月逆流;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对文革的评价(性质,危害)。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对中国人民来说就像漫长而寒冷的 冬天,“冬天”已经过去,为什么“春天”却 迟迟未能到来?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变化加速了 “春天”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二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 的经验教训, 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 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 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文 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 倾错误, 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2)材料二中的“全会”是指哪次会议? 材料二中的“全会”是指哪次会议? 材料二中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文化大革命” 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运动? 前的“ 倾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运动? (4)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 8 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 的加强
方法导航
1. 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和后 比较: 2. 讨论:感知新的生活 讨论: 3. 调查:访问知情人 调查: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探究: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探究: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4.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很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强的时代性。 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抗美援朝万民一心, ①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大跃进一日千里, ②大跃进一日千里,总路线光芒万丈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本课小结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1.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 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 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 一份报纸,下列作为收 一份报纸, 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 ) 表( ①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 ②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 束缚 ③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A.①②③ ①②③ C.②①③ ②①③
B.③①② ③①② D.①③② ①③②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的转折意义体现在 ( ) A.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线的拨乱反正, 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B.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转变, C.它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它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它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 D.它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它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挽救了党、 导,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探究: 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主法制建设方 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民主法制建设方 面做了些什么? 面做了些什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3.(2010·梧州中考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 梧州中考)假如你是一位记者 梧州中考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 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 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否定“ 否定 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2010·长春学业考试 右图是 长春学业考试)右图是 长春学业考试 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 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 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 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 议召开 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次会议是( ) 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二大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转折意义的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转折意义的重 要会议,其历史意义类似于( 要会议,其历史意义类似于 ) A.中共一大 B.中共八大 中共一大 中共八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7.(2010·东莞学业考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东莞学业考试)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学业考试 改革开放以来, 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 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 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材料二
(2)材料二中一系列法律的颁布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中一系列法律的颁布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中一系列法律的颁布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 你认识到了什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答案:(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 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危害:社会动乱和灾 难。 (2)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 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 有法可依的局面,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 得显著成就,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 迈进。 (3)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 要保证。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9.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年间, 材料一 1966~1976年间,许多领导干 ~ 年间 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 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 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 遭到批斗、迫害。 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 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 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 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 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 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8.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发表《 材料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 年 月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 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 四人帮” 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 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 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 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 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 于去弄清是非” 邓小平、叶剑英、 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 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 篇文章的观点。 篇文章的观点。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理解毛泽 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 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 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法律呢? 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年颁布了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颁布了第四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