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抗酸染色法对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染色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2014麻风病皮肤查菌技术

2014麻风病皮肤查菌技术

皮肤查菌的意义
• 皮肤涂片查菌是诊断多菌型麻风、多菌型麻风复发、 多菌型和少菌型麻风分型以及确定高菌量麻风的直接 证据。
• 皮肤涂片查菌有利于与具有相似皮损表现的其他皮肤 病的鉴别诊断。
• 皮肤涂片查菌,通过观察细菌学指数的变化来观察疗 效。
• 皮肤涂片查菌,有利于发现耐药菌和持久菌
皮肤查菌时间
在鼻黏膜和鼻涕中查到AFB而无其他临床、组织 学或细菌学发现时,无麻风诊断价值。
因此,在进行麻风诊断时,以皮肤涂片查菌的结 果更为可靠。
所有各型麻风可疑病例都应进行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涂片作AFB 检查。
皮肤涂片敏感性低
200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报道我国 1990~1998年发现的19453例新患者中,皮肤涂片 查菌阳性者占62.9%。
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麻风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一般认为是未经治疗过的麻风患者。间 接感染包括:土壤、污水、昆虫叮咬及经伤口皮 肤感染等。
2、传播途径:
直接方式:皮肤接触、飞沫传播
间接方式:昆虫叮咬
3、易感人群: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更多取决于被 感染者机体对麻风杆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力。
麻风杆菌的基本形态
Saunderson等报告,在埃塞俄比亚594例新患 者中,皮肤涂片阳性者占45%。 故:单用皮肤涂片,敏感性较低。但是,皮肤涂片 查菌结果有助于细菌学分型。
• 传统诊断麻风病的3个主要体征 (1)皮损伴感觉丧失; (2)周围神经粗大; (3)皮肤涂片查AFB阳性。
Saunderson等在2000年的报道中,对594例新 患者采用传统的3个主要体征作为诊断标准进行了 分析。
麻风杆菌形态上的多形性
• 皮肤涂片经Z-N法染色后在光镜下能看到着色均匀的 杆状菌(完整菌),也可看到短杆状、断裂状、串 珠状及颗粒状等形态的菌(非完整菌)。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结果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结果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结果抗酸染色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用于观察和分析细胞核、粘液、胶原纤维等成分的染色。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抗酸染色技术来染色组织切片,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核和胶原纤维的结构以及粘液的分布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

材料包括组织切片、显微镜玻片、盖玻片等;试剂包括盐酸、蓝色碱性染料和甲基红染料。

实验所需的设备有悬浮平台、显微镜、显微镜读数计和相机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将组织切片放置在悬浮平台上,用盐酸进行脱钙处理。

脱钙处理是为了去除组织中的钙离子,使其更易于被染色剂吸附。

2. 用蓝色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蓝色碱性染料在酸性环境下会与细胞核结合,使其呈现出深蓝色。

将蓝色碱性染料滴在组织切片上,使其均匀覆盖整个切片表面,并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

3. 用盐酸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处理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染色剂,使细胞核的颜色更加鲜明。

将盐酸滴在组织切片上,与染色剂反应,使其变成淡蓝色,并在室温下静置5分钟。

4. 用甲基红染料进行反应。

甲基红染料与胶原纤维结合,使其呈现出红色。

将甲基红染料滴在组织切片上,使其均匀覆盖整个切片表面,并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

5. 用盐酸进行脱色处理。

同样地,将盐酸滴在组织切片上,与染色剂反应,使其变成淡红色,并在室温下静置5分钟。

6. 将组织切片用水冲洗,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和盐酸,并将其置于玻片上。

最后,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

实验中,细胞核呈现出深蓝色,胶原纤维呈现出红色,而粘液则呈现为无颜色或淡黄色。

从染色结果可以看出,抗酸染色技术能够有效地染色细胞核和胶原纤维,使其清晰可见。

同时,粘液的分布情况也能够在染色结果中得以观察和分析。

通过抗酸染色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核、胶原纤维以及粘液的结构和分布情况。

同时,这种组织学技术也为研究相关疾病和病理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方法。

希望这次实验结果能够对相关研究和临床诊断工作有所帮助。

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
继发感染
➢多发生于成人 ➢病灶局限,不易扩散 ➢易形成结核结节,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和空洞
2、肺外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 如脑、肾结核、脊柱结核等。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消化道可引起肠结核、结核性 腹膜炎等。
(三)免疫性
结核的免疫属于感染免疫,又称有菌免疫。即 此种免疫力随结核分枝杆菌或其成分在体内存 在而存在。一旦体内病菌或其组分全部消失, 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属胞内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 胞免疫。
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 每0.1ml含5单位
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人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 卡介苗制成的BCG-PPD 每0.1ml含5单位 目前都用PPD
方法
PPD 5个单位两前臂皮内注射 48~72h后红肿硬结超过5mm者为阳性≥15mm
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与结核结节的形成及干酪
样坏死有关。
蜡质D:是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复合物,可激发机体产
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
使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2、蛋白质
是结核菌素的主要成分,本身无毒,和蜡质D 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营养要求高,在罗氏固 体 培 养 基 ( P112 ) 中 生 长良好,2-4周后呈乳白 或米黄色、干燥菜花状 菌落。
花菜样菌落
抵抗力 (四怕) (四不怕)
对乙醇敏感 对湿热敏感 对紫外线敏感 对抗结核药物敏感
抗干燥 抵酸碱 抗碱性染料 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
变异性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

抗酸染色一、实验目的1.掌握抗酸染色的操作方法2.熟悉抗酸染色的原理二.实验原理1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色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图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使其着色,但分枝杆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2.齐一尼氏抗酸染色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杆菌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酸性酒精处理也不脱色。

当再加亚甲蓝溶液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三.实验材料1.标本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2.试剂抗酸染色试剂1套(石炭酸复红染液、3%盐酸乙醇溶液、碱性亚甲蓝染液)。

3.其他器材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玻片夹,染色盘,染色架,洗夜瓶,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细菌涂片的制备1)涂片:取一张洁净载玻片,从记号笔在背面画一个直径约为1cm的圆圈,在载玻片正面对应区域制作玻片;首先,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火焰附近15cm内的相对无菌区,用接种环在酒精灯外焰上进行消毒灭菌,按无菌操作方法用种排取混菌,在我片中间际成直径大约1cm 你圆形自膜续挑取标本混合菌5次,制成厚膜涂片,涂片后烧灼灭菌接种环2)干燥:自然干或在西精灯火焰上方5~10om处略加热烘干3)固定:将干燥后的玻片通过酒精灯外焰2-3次,每次通过时间大约1s.用玻片夹固定。

(2)染色1)初染:用琅片持片标本一端,在涂片区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2~3滴,将涂片区完全覆盖,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正上方(5~10cm)徐徐加热,出现蒸汽即升高玻片或暂时将玻片移开酒精灯火焰,切勿沸腾,更不能干涸,蒸汽消失后继续加热。

如此反复,保持染液加热3~5min,其间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将玻片移至染色盘上方待玻片冷却后续加染液,以免干涸。

完成加热初染后应待标本冷却,然后再用洗液瓶冲洗多余的染液,将玻片在染色盘上轻轻甩净。

2)脱色:将3%盐酸乙醇溶液滴加在涂片区,并轻微缓慢晃动玻片,进行充分脱色时间为1min.然后用洗液瓶将玻片冲洗干净,在染色盘上轻轻甩净多余的水.3)复染将碱性亚甲蓝染液滴加在涂片区,充分覆盖,染色时间为1min,然后用洗液瓶冲洗玻片,在染色盘上轻轻甩净,将玻片自然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3)观察先用低倍镜(40x)高倍镜(100x)找到染色区域,在该处加1香柏油,然后用油镜观察五.实验结果名称: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染色方式:抗酸染色放大倍数:100x六.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尽可能地取菌5~8次,以便更好地寻找细菌初染的时间要九分,掌握好加热胡温度4初染结束后须冷却后再用水冲洗5每次冲洗应便水流从涂片区上部区域流下,不可直接对涂片区用洗液瓶大力冲洗,以免破坏涂片区涂层。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

抗酸染色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抗酸染色方法对细菌染色的效果,并分析其原理。

实验原理:
抗酸染色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在染色过程中可以抵抗酸脱色剂的侵蚀,可以将细胞内的染色物质染上一种特定的颜色,而不会被酸脱色剂去除。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细菌和酸性细胞壁的染色。

实验步骤:
1. 备好细菌培养物样本,使用棉签或细菌环将培养物涂抹在玻璃片上。

2. 将玻璃片固定在火焰上预热的载玻片架上。

3. 将预热的染色盘中加入大量的抗酸染色液(如抗酸红染色液)。

4. 将玻璃片悬浸在染色液中,静置5-10分钟。

5. 将玻璃片从染色液中取出,并用水轻轻冲洗。

6. 在玻璃片上滴加少量脱色剂,静置片刻。

7. 再次用水轻轻冲洗玻璃片。

8. 留干后,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载片上,并加一滴显微镜油。

9. 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染色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染色结果,可以发现染色后的细菌染色部分呈现出红色或其他指定的颜色,而未染色的部分则保持原始的无色状态。

这说明抗酸染色方法对细菌染色效果好,并能够稳定染色部分的颜色,不容易被脱色剂去除。

抗酸染色的原理是在染色过程中,染色物质与细菌细胞结构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使得染色物质不易被酸脱色剂去除。

这种染色方法主要适用于带有酸性细胞壁的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

实验结论:
抗酸染色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细菌染色方法,能够在细菌细胞内染色,并且对染色部分有良好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物质与细菌细胞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使得染色物质不易被脱色剂去除。

抗酸染色方法主要适用于带有酸性细胞壁的细菌。

探讨结核杆菌的抗酸染色与荧光染色的对比效果评估

探讨结核杆菌的抗酸染色与荧光染色的对比效果评估

探讨结核杆菌的抗酸染色与荧光染色的对比效果评估【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结核杆菌的抗酸染色及荧光染色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之间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这5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有28例患者,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实施PCR检查(聚合酶链反应),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实施痰涂片检查,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中有20例患者结核杆菌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71.43%,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结核杆菌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28.5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结核杆菌阳性率明显更高,两组结核杆菌阳性率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结核杆菌检验中,PCR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查,检查准确率明显更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结核杆菌;抗酸染色;荧光染色引言结核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如果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病情,从而大大提升结核病的治疗难度。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通常采用X线检验结核杆菌,然而由于患者缺乏明显的影像学特征,所以在检查时常常会有假阳性情况出现,极大的影响了诊断准确性[1]。

荧光染色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检验方法,研究表明在结核杆菌检验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

此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后,分别实施了PCR检查和痰涂片检查,结果表明PCR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查,说明荧光染色检验结核杆菌的准确率高于抗酸染色法,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之间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式将这5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每组均有28例患者。

此次研究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其中,实验组中有17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为19岁,年龄最大的为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4±2.1)岁;对照组中有18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年龄最大的为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5.8±1.9)岁。

抗酸染色法临床应用及意义

抗酸染色法临床应用及意义

抗酸染色法临床应用及意义抗酸染色法是一种检测或观察细菌或真菌细胞壁中酸性成分的方法。

它是通过对细菌或真菌样本进行特殊染色处理,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定的颜色,以便于观察和诊断。

抗酸染色法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结核病的诊断: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抗酸染色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患者体液、组织和分泌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帮助医生及时确定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麻风病的诊断: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酸染色法可以检测出麻风杆菌在皮肤和黏膜组织中的存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麻风病,减少病情的恶化。

3. 隐球菌病的诊断:隐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真菌,可以引起肺部感染、脑膜炎等疾病。

抗酸染色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检测出患者体液和组织中的隐球菌,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4. 口腔疾病的诊断:口腔是人体的重要部位,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影响。

抗酸染色法可以用于检测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酸性细菌和真菌,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龋齿等,以便于及时进行治疗。

5. 肺部感染的诊断: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细菌和真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抗酸染色法可以在痰液或肺组织中检测出致病菌,从而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有效治疗肺部感染。

6.细菌感染的诊断:除了结核病和肺部感染,细菌感染还可以引起其他许多疾病,如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抗酸染色法可以在尿液、皮肤切片等样本中检测出细菌的存在,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及其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抗酸染色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多种传染病,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和调整,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因此,抗酸染色法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重要意义。

抗酸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染色镜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特别是在结核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标准化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分级报告,本文对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分级报告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旨在提高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抗酸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1. 阳性: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可分为以下几级:
(1)+:观察到1-9个结核分枝杆菌;
(2)++:观察到10-99个结核分枝杆菌;
(3)+++:观察到100个以上的结核分枝杆菌。

2. 阴性:未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

3. 不确定:在高倍镜下有一些异常的结构,但不能确定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

如果有疑问,应该继续观察或进行其他检测,以明确结果。

三、结论
本文对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分级报告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
解释,旨在提高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和报告,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性。

- 1 -。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特点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特点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特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在形态和染色特点方面,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以下特征:1. 形态特点:结核分枝杆菌呈细长、略弯曲的杆状,有时呈Y字形或V字形。

菌体长度为0.2-0.6微米,直径为0.05-0.2微米。

菌体表面光滑,无鞭毛、荚膜和芽孢。

在固体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可形成黄色、干燥、不透明、边缘不规则的结节状菌落。

2. 染色特点: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染料具有抗酸性,因此常用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

常用的抗酸染色方法有齐尔-尼尔逊(Ziehl-Neelsen)染色法和金胺O(Auramine O)染色法。

在这两种染色方法中,结核分枝杆菌均呈现红色,与其他细菌的蓝色或绿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3. 细胞壁结构: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较厚,主要由肽聚糖、脂肪酸、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其中,肽聚糖层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连接而成,具有高度分支的特点。

这种分支结构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

4. 生长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中,结核分枝杆菌以球形、棒状或螺旋状的形式存在。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

5. 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情况下。

耐药性的产生与菌体内的突变、基因重组和外源性基因的引入等多种因素有关。

为了克服耐药性问题,临床治疗中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3种不同染色方法对抗酸染色的影响

3种不同染色方法对抗酸染色的影响
结论 添 加 表 面活 性 剂 T r i t o n 一 1 0 0
法 与 另外 2 种 方 法 比较 差 别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 <O . 0 0 1 , P 。 一0 . 0 3 1 ) 。
的染液 , 染 色效 果 及 抗 酸杆 菌 的检 出率 明显 升 高 , 具 有 较 高 临 床应 用 价 值 。
l mi n , 浸 入碳 酸碱性 复 红 溶液 3 0 mi n , 用 吸 水 纸 将
但是 检 出率偏 低 。笔者科 室经 实践 摸索 出提 高抗 酸
杆菌 的检 出率 的方 法 , 现 介绍 如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切片 正反 面 染 液 吸 干 , 用 1 盐 酸酒精 适度分 化。 收集 2 0 1 2 —2 0 1 5年 经临 床及病
5 mi n , 苏木 精浅 染 ( 1 ai r n ) , 流水 ( 2 ) 第 2 种 方法 是将 脱蜡 液 由 二 甲苯改 为松 节油 和汽油 的混合 液 。切片 用汽 油松 节油 脱蜡 2 次 ] , 每次 1 0 ~1 5 ai r n 。不用酒 精洗 , 切 片用 吸 水 纸 吸 干 。流 水 冲 洗 1 0 mi n , 过 蒸 馏 水
入 1 O Tr i t o n — i 0 0 石碳 酸复 红溶 液 3 0 mi n , 用 吸水 纸将 切 片正反 面染 液 吸干 , 用 I 盐 酸酒 精 适 度 分
溶液 ; 苏 木精 溶液: 蒸馏 水 7 5 0 mL, 硫 酸 铝 钾
麻风病例 6 o例 , 分 别采 用 不 同 的染 色方 法 进 行 抗 酸 染 色 : 第 1 种 方法为传 统 的 Z i e h l — Ne e l s e n染 色 法 ; 第 2种 方 法 是 将 脱 蜡 液 由 二 甲苯 改 为 松 节 油 和 汽 油 的 混 合 液 , 且 染色后 不脱 水 , 不透 明, 直 接烘干 、 盖片; 第 3种 方 法 是 在 第 2 种 方 法 的基 础 上 使 用 了添 加 表 面 活 性 剂 Tr i t o n - 1 0 0的染 液 。 比较 3种 不 同 染 色 方 法 的 染 色 效 果 及 抗 酸 杆 菌 的检 出率。 结果 3种 方 法 的检 出率 分 别 为 第 1 种方法 2 O 、 第 2 种方法 3 1 . 7 、 第 3 种方法 4 1 . 7 , 其 中第 3 种 方

三种抗酸染色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

三种抗酸染色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

三种抗酸染色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郑浩;柳晓金;齐海亮;冯建纯;朱桂云;郑立恒【摘要】Objective:To assess the value of applying three diverse techniques(direct smear method,flotation smear,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to detection of the mycobacterium in sputum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The sput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1 500 suspect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respectively detected by the direct smear ,flotation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for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sputum .Results:Direct smear,flotation smear,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revealed positive rate of 22.0% (244/1 500),22.0% (330/1 500) and 22.4% (336/1500),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direct smear and flotation smear,and direct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Of the three techniques,flo-tation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led to higher detection rate (χ2 =78.68,P<0.001 for the former;χ2 =2.50,P>0.05 for the latter).However,the positive results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flotation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χ2 =2.50,P>0.05).Co nclusion: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can be rapid and simple in detection of the mycobacterium in sputum with higher positive findings,thus it is worthy of wider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目的:探讨涂片法、漂浮集菌法和夹层杯法三种方法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于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抗酸染色结果判断标准

抗酸染色结果判断标准

抗酸染色结果判断标准
一、着色程度
抗酸染色后,细菌被染成红色或粉红色。

根据着色的深浅程度,可以初步判断细菌对抗酸的抵抗力。

着色较深的细菌对抗酸性能较强,而着色较浅的细菌对抗酸性能较弱。

二、阳性菌与阴性菌
抗酸染色可将细菌分为阳性菌和阴性菌两种类型。

阳性菌在抗酸染色后呈红色或粉红色,而阴性菌则呈蓝色或绿色。

这一区别有助于初步鉴别细菌的类型。

三、抗酸性能
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抗酸的抵抗力不同。

一般来说,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具有较强的抗酸性能,而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则相对较弱。

因此,根据染色结果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抗酸性能强弱。

四、菌种类型
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菌种类型,其抗酸性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性能较强,而麻风分枝杆菌的抗酸性能较弱。

因此,根据染色结果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菌种类型。

五、数量与分布
在抗酸染色结果中,还可以观察到细菌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如果染色后出现大量红色或粉红色的菌落,且分布较为均匀,则说明细菌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反之,则说明细菌数量较少或分布不均。

这一
观察有助于了解感染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抗酸染色实验实训报告

抗酸染色实验实训报告

1.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及染色特性。

2. 理解抗酸染色的原理,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3. 能够正确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结核分枝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其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尤其是分枝菌酸,这使得该菌对苯胺类染料不易着色。

通过加热或延长染色时间,可以使结核分枝杆菌着色。

分枝菌酸一旦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盐酸乙醇脱色剂脱色,从而保持复红的颜色,实现抗酸染色的目的。

经抗酸染色后的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非抗酸菌和细胞杂质被染成蓝色。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卡介苗、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生理盐水溶解液、石炭酸复红染液、3%盐酸酒精、美蓝染液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涂片的制备:用接种环分别取卡介苗溶解液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并加热干燥固定。

2. 初染:在涂膜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使染液完全浸没涂膜。

用镊子夹住玻片,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缓缓加热,至有蒸汽冒出时,离开火焰。

待蒸汽消失后再次加温,加温过程中不断补加染液,持续约5分钟,然后室温下自然冷却,流水冲洗玻片上的多余染液。

3. 脱色:用3%盐酸酒精脱色,至无红色染液流下为止,流水冲洗。

4. 复染:用吕氏美蓝复染1分钟,水洗,吸干,镜检。

五、实验结果1.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非抗酸菌和细胞杂质被染成蓝色。

2.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呈蓝色,而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

1. 抗酸染色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性,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2.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和脱色是关键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结核分枝杆菌对石炭酸复红染液具有抗酸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不具有抗酸性。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熟悉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性。

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探析摘要:目的:分析抗酸染色对结核病病理诊断效果。

方法: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接诊99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全部患者全部接受抗酸染色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作金标准,分析该方法对结核病诊断结果。

结果:抗酸染色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97.37%、特异性91.30%、准确性95.96%,误诊率为8.70%,漏诊率2.63%,符合临床确诊结果;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经抗酸染色检查后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酸染色技术诊断结核病病理准确率高。

关键词:抗酸染色;结核病;诊断结核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抗酸染色技术普遍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

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诊治99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全部患者均通过抗酸染色诊断,诊断准确率高,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99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男60例,女39例,全部患者经过病理组织学鉴定为结核病的患者共有76例。

1.2方法使用10%甲醛固定各活检组织,通过常规方式实施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光镜观察结束后,接着进行抗酸染色,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石蜡切片先脱蜡水洗,反复染红采用Ziehl-Zeelsen石碳酸复红抗酸多次染色,持续染色15至30分钟,水洗,接着使用盐酸酒精(酒精(体积分数95%)1份,浓盐酸(质量分数15%)1份,二者混合)脱色分化,水洗,然后在使用碱性美兰复染剂浅染,水洗,进行常规处理,放置油镜下观察。

1.3观察指标分析结核病经抗酸染色检查后诊断结果,金标准为临床确诊结果,分析结核病经抗酸染色检查后诊断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分析各部位结核病变经抗酸染色检查后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表格中,以(%)表示计数资料,并予以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存在差异,如,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种抗酸染色法查麻风杆菌的比较

两种抗酸染色法查麻风杆菌的比较

两种抗酸染色法查麻风杆菌的比较
吴绍男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12(28)12
【摘要】麻风杆菌是挪威韩森于1873年首先从麻风病人的皮肤结节中发现的,故称韩森菌,按类属称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或麻风菌。

按染色特性属抗酸杆菌。

’萋尼抗酸染色法是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常用方法。

萋尼抗酸染色法效果很好,但是操作比较复杂,同时存在以下缺点:①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时问长,染料容易流到载玻片外,沾污实验台或地面,也难以掌控;②加热时染液容易干,须不断添加染液,材料消耗大;③加热时产生石碳酸蒸气对人体有害。

【总页数】2页(P873-874)
【作者】吴绍男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皮肤性病防治院,536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聚集沉淀涂片与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比较 [J], 陈中秀;谢清波;周风荣
2.实验室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与聚集沉淀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比较 [J], 刘春玉
3.两种抗酸染色法对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染色结果分析 [J], 蒙在杨;黄培胜
4.荧光法与抗酸法查抗酸杆菌的比较—附121例结果分析 [J], 赵树新;杨库田
5.利用抗酸染色法查肺癌细胞的做法和体会 [J], 韩树峻;吝守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染色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分析

两种染色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分析

两种染色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分析
郭赞梅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5
【摘要】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实验室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选择快速、简便、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及时诊断和有效控制结核病蔓延的关键。

结核病细菌学检查中痰涂片染色镜检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

目前常用有2种
染色方法:萋尼染色法(Z-N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1]。

现将阳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检室收集的34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1 041份,
【总页数】1页(P519)
【作者】郭赞梅
【作者单位】湖北省阳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5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183例胸水两种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析 [J], 唐柳生;蒙志好;廖光付;陈敬捷;
2.两种抗酸染色法对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染色结果分析 [J], 蒙在杨;黄培胜
3.183例胸水标本两种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析 [J], 唐
柳生;蒙志好;廖光付;陈敬捷
4.两种染色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的结果分析 [J], 袁薇;陈依江;张铭;陈慧娟;李扬;雷世光
5.两种染色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的结果分析 [J], 袁薇;陈依江;张铭;陈慧娟;李扬;雷世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酸染色结果报告解读

抗酸染色结果报告解读

抗酸染色结果报告解读
抗酸染色结果报告解读如下:
本次抗酸染色结果显示,在检测样本中观察到抗酸染色阳性结构。

抗酸染色阳性可提示存在抗酸菌的感染或疾病。

抗酸染色阳性结构通常表现为红色或品红色的颗粒、条纹或团块。

这些结构的出现可能与结核病、麻风病等感染疾病相关。

要确定确切的病因和疾病类型,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相关数据,如病史、症状、体征等,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整体情况和进一步检查结果来综合评估,并给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请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解读和专业的建议。

只有医生能够综合您的个人情况和检查结果来给出最准确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 李 金 明. 液 感 染 性 疾 病标 志 物筛 检 中应 重 视 的 若 干 问题 [] 中 5 血 J.
华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 0 6 2 ( ) 5 75 0 2 0 ,9 7 :7—8 .
予 以复 检 ( 同方 法 或 E IA 法 ) 并且 建议 1 3个 月 后 复 查 相 LS , ~
致 ; 热 法 在麻 风 分 枝 杆 菌 中 阳性 率 高 于 T 加 AAS法 。 关键词 : 风分枝杆 菌; 结核分枝杆 菌; 萋尼抗酸染 色 麻 D :0 3 6 /. s . 6 34 3 . 0 2 0 . 3 O1 1 . 9 9 j i n 1 7 — 1 0 2 1 . 7 0 5 s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2 0 — 8 70 17 —10 2 1 )70 4—2
6 2 1 .
法 为 主 , 于 可 疑 结 果 或 少 见 模 型 ( 其 涉 及 抗 一 e和 抗 一 对 尤 Hg HB ) 使 用 C A 法 复 核 其 结 果 。 c再 MI
参 考 文 献
[ ] 刘 崇 柏 . 国 乙 型病 毒 性肝 炎 的 流行 现 状 及 预 防 [] 中 华 预 防 医 1 我 J.
蒙在杨 黄 培胜 ,
( . 西 壮 族 自治 区 亭 凉 医 院 检 验 科 , 宁 5 0 2 1广 南 3 0 2;
2 广西壮 族 自治 区崇左 市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5 2 0 ) . 3 2 0
摘 要: 目的 比较 Z e l e e i — l n加 热 抗 酸 染 色 法 和 快 速 抗 酸 染 色 法 ( AAS 在麻 风 分 枝 杆 菌 和 结核 分 枝 杆 菌 染 色 的 应 用 h Ne s T )
结 果 。 方 法 用加 热抗 酸 染 色法 和 T AAS法 同 时检 测 1 7例 现 症 多 菌 型 ( ) 风 病 患者 和 17例 肺 结 核 初 诊 阳 性 患 者 标 本 , MB 麻 5 对 检 测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 结果 两 种 染 色方 法 在 结 核 病 痰 检 中 符 合 率 为 10 ; 热 法 和 T 0 加 AAS法在 麻 风 分 枝 杆 菌 中 阳性 率 分 别 为 10 和 7 . 6 , 热 法 阳性 率 高 于 TAA 0 1 3 加 S法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 0 0 ) . 5 。结 论 两种 染 色 方 法 在 结 核 病 痰 检 中符 合 率 一
[ 3 谭 凌 卉 . IA 法 检 测 HB 血 清 标 志 物 影 响 因 素 的 分 析 [ ] 湖 2 ELS V J. 南师范大学学报 ( 医学 版 ) 2 0 , ( )2 —3 ,0 9 6 2 :02 . [ ] 葛 君 刑 , 丽 娜 . 响 E1S 法 检 测 乙型 肝 炎 病 毒 血 清 标 志 物 的 3 王 影 A I
该 结 果 。 不 能 以 C A 法 检 测 为 主 的实 验 室 , 以 E I A 。 MI 可 LS
[ ] 李 金 明 . 染 性 疾病 血 清学 检 验 中应 重 视 对 弱 反 应 性 标 本 的确 认 6 感 [] 中华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0 62 ( )3 53 9 J. 20 ,95 :8 —8 . [ ] 李 琦 , 晓 泓 . 析 乙 型 肝 炎病 毒 免 疫 检 测 弱 反 应 性 标 本 的 产 生 7 尚 浅 原 因 及 报 告 处 理 [] 中 国 医 学 检 验 杂 志 ,0 5 7 6 :5 —5. J. 2 0 , ( )4 44 6 [ ] 谢 云 琴 , 军 , 莺 莺 , . 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检 测 乙 型 肝 炎 8 方 周 等 探 核 心 抗体 假 阴性 的 问题 [] 中 国卫 生 检 验 杂 志 ,0 5 1 ( ) 6 0 J. 2 0 ,5 5 :1
麻 风 分 枝 杆 菌 ( c b ce i lp a ) 麻 风 病 的 病 原 My o a tr m e re 是 u 体 , 麻 风 菌 ( p o yb c ls ; 核 分 枝 杆 菌 ( c b c r m 称 1 r s a iu ) 结 e l My o at i eu
阳性 方 法 的探 讨 [] 现 代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0 8 2 ( ) 1 31 5 J. 2 0 ,3 5 :0 —0 .
( 收稿 日期 : 0 1 1 — 7 2 1 -2 2 )
因 素 F ] 国 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o o 3 ( ) 2 92 0 J. 2 1 ,1 3 :8 9 .
- I] 张 国 元 , 彦 , 明 凡 , . 1 4 胡 瞿 等 10 0例 乙 型肝 炎 病 毒 血清 标 志 物 检 测 [] 国 际检 验 医学 杂 志 ,0 72 ( ) l91 L J. 20 ,8 2 : l—2

检 验 技术 与方 法 ・
两种 抗 酸 染 色 法对 麻风 分 枝 杆 菌 和 结核 分枝 杆 菌染 色结 果分 析
学 杂 志 ,9 马 跃 飞 , 丽 钦 , 晓 丽 , . IIA 法 检 测 乙 型 肝 炎 表 面 抗 原 假 9 高 林 等 E S
阳 性 的 影 响 因素 [] 国 际 检 验 医学 杂 志 ,0 0 3 ( 0 :1-l . J. 2 1 ,1 1 ) 6 66 7 [O 1]王 晓蓉 , 胡爱 玲 , 中伟 , 减 少 E A 检 测 HB 血 清 标 志 物 假 张 等. lS I V
国际检验 医学 杂志 21 4月 第 3 卷 第 7 02午 3 期
It a dApi21 ,o.3N . n L bMe , r 02V 1 ,o7 J l 3

84 ・ 7
短 , 挥 各 自优 点 。有 条 件 的 实 验 室 可 以 C A 法 检 测 为 主 , 发 MI
但 对 HB A s g测 定 值 s c 在 0 0 ~ O 2之 间 的弱 阳性 结 果 应 /o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