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埃德华·阿尔比作品中美国梦破灭的三部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埃德华·阿尔比作品中美国梦破灭的三部曲
作者:赵靓靓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
赵靓靓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戏剧史上著名的戏剧作家,他的戏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荒诞派的写作手法和美国的现实相结合。

贯穿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
和《谁害怕弗吉利亚·沃尔夫?》3部作品的同一主题:曾经作为美国精神支柱的美国梦发展
至今已经走向灭亡。

美国梦从它的起源到破灭一共经历了3个阶段,即对建立伊甸园梦想的颠覆,对宣传的美国梦的揭露,对美国梦破灭的分析。

关键词:美国梦;埃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谁害怕弗吉丽亚·沃尔夫?》
中图分类号:I71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8-0165-02
埃德华·阿尔比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美国戏剧崭露头脚的一位新秀,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继阿瑟·密勒和田纳西·威廉斯之后出现的第3个在美国戏剧界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也是
美国荒诞戏剧代表剧作家,他的戏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荒诞派的写作手法和美国的现实相结合。

本文主要是研究家爱德华·阿尔比的3部代表性戏剧《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
《谁害怕弗吉丽亚·沃尔夫?》它们共有一个意义深邃的主题,即“美国梦”这个具有典型美
国特色,曾是美国人借以支撑他们国家的精神支柱在现代美国社会,在一个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的社会中的破灭。

美国梦从它的起源到破灭一共经历了3个阶段,即对建立伊甸园梦想的颠覆,对宣传的美国梦的揭露,对美国梦破灭的分析。

一、对建立伊甸园梦想的颠覆
当从英国坐着“五月花”来美洲大陆的第一批移民踏上这片土地时,他们就对美国梦深信
不疑,虽然当时它还没有被很确切的命名为“美国梦”。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从建国至今,
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整过美国社会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下,美国梦已失去它往日所蕴含的
积极意义,它成为人们为了获得物质而不择手段的借口,美国梦的破灭成为必然。

美国梦在美
国的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美国广大民众的眼中最终成为一种神话,一种愿意为实
现之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神话。

美国梦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宗教和世俗传统两大影响。


方面,在美国建国前,大批的清教徒涌入这片广袤的土地,他们相信原罪说,认为美洲大陆是
上帝赐给他们的新的伊甸园,人必须终生辛勤劳动,兢兢业业,才能获得最终的救赎,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以本杰明弗·兰克林伟代表人物的人们相信不论身份、地位,只要辛勤劳动,
便能获得成功。

而这种所谓的美国梦从19世纪末开始,已经在一步步地走向破灭。

阿尔比作为当代的一位剧作家,在他的3部戏剧《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谁害怕弗吉丽亚·沃
尔夫?》中对美国梦的破灭已经看得很清楚。

他的3部作品所反映出的正是对美国梦从起源到
破灭所经历的3个阶段的写照。

在他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主义及人们精神
上的空虚使得美国梦的破灭成为必然。

在第一阶段中,早期的美国人把美洲大陆看成是新的伊
甸园,要建立新的伊甸园、新的天堂便成为最初美国梦的目标。

阿尔比在他的戏剧《动物园的
故事中》就把这一梦想打得粉碎,当时的天堂便成了地狱,人们互相协作共建伊甸园的场景一
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的漠然和孤独。

《动物园的故事》是阿尔比在1958年写的一部独幕剧,全局只有两个角色:杰尔与彼得。

两人在纽约中央公园相遇,出于孤独,杰尔渴望
与人交流,但彼得却将他视为干扰者敷衍回避。

于是,杰尔不得不刺激彼得与他发生争执与冲突,到最后自己以身体冲向彼得手上的刀而死。

在这部戏剧中,杰尔口中描述的美国社会已经
不再是建国前的“伊甸园”了,它充满了污秽和暴力,人与人之间已没有丝毫的沟通,整个美
国社会就像个动物园。

由于缺乏交流,人与人之间已非常陌生。

如想再通过与周围的人处好关
系而达到成功的话已是不再可能的事。

剧中杰尔重复提到的第五大街,认为他是唯一一条通往
动物园的道路。

众所周知,美国的第五大道是美国精英的集中地,可以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这时美国这个以往的“伊甸园”已变成了充满兽性和暴力的动物园了。

这便是“美国梦”在现代社会破灭的第一阶段,神话的破灭。

二、对宣传的美国梦的揭露
美国梦破灭三部曲的第二阶段是人们对美国梦的宣传从而导致美国人对于美国梦的坚信不疑,以及一些特殊人物或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美国梦的疯狂追求。

作为美国
历史上杰出的哲学家、发明家、经济学家、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传奇的一生就成为对美国梦的最好的宣传。

他17岁孤身闯天下,用自
己的双手造就一番辉煌事业的事迹成为传说,也成为了美国梦的原型。

富兰克林是美国实用主
义的先驱,他的思想最终演变成为指导美国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指引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世
界观。

富兰克林的思想对美国梦的宣传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阿尔比在《美国梦》中便对人们所
宣传的美好的美国梦作了批驳。

阿尔比在这部戏剧中通过对美国一个典型的家庭的剖析影射了
今天的西方社会已是千疮百孔、腐朽不堪。

剧中所揭示的问题,不只是存在于家庭内部的矛盾,或道德伦理的沦丧,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美国人的精神支柱——“美国梦”。

阿尔比在《美国梦》中塑造了一个仪表堂堂而内心空虚、体魄健壮而失去了灵魂的时髦的青年形象,即“美国梦”的化身。

这个被称为“美国梦”的年轻人把“脸刮得干干净净,中西部牧场小伙子的脸膛儿,而且是典型的美国派头,漂亮的让别人都感到无地自容。

”这正是美国人的最强烈的愿望和最深切期望的化身。

然而他只是个外表漂亮的躯壳而已,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做。

他成功的突进
不再是辛勤劳动,而是靠出卖自己的身体。

这此剧中,阿尔比试图指出在当今的社会,“美国梦”已不再是当初美国民众的精神支柱了,它已完全物化为物质上的东西,精神上的危机越来
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作为美国梦在美国社会破灭的第二部曲,《美国梦》其在第一阶段
的基础上论述进一步加深了美国梦破灭的缘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精神世界的空虚,物欲
主义充斥整个社会。

三、美国梦的破灭
美国梦的第三个阶段便是美国梦的破灭。

美国梦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在物质至上的美国
它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破灭。

而《谁害怕弗吉丽亚·沃尔夫?》这部戏剧通过对在美国一个中产
阶级家里发生的荒谬不羁的事情更加坚定地描述了美国梦在美国的破灭以及人们对他们长久以
来的精神支柱的破灭的恐慌。

作为阿尔比的集大成之作,《谁害怕弗吉丽亚·沃尔夫?》中包
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冷嘲热讽,以及人们对成功概念的歪曲理解,人们
精神上的极度空虚,以及通过虚幻的事物来掩盖真相。

所以,此剧是美国梦破灭的第三部曲,
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极度空虚的状态,人们都生活在假象之中。

这部阿尔比的代表作主人公是
大学教授乔治及其妻子玛莎。

他们之间除了争吵和谩骂还有一个想象出来的“儿子”,而这个“儿子”却因为家中充满了酒瓶和陌生的男人而不愿意回家。

剧中乔治指出他之所以能当上历
史系的代主任不是因为他兢兢业业的工作,而是因为只有他没有去参战。

战争中,人们并没有
想象中的为国不惜牺牲生命,而是都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他们的客人尼克为了能当上系主任愿
意和任何有助于他登上这个位置的有权人士的妻子睡觉。

整个社会就像这个家庭一样,陷入了
一团混乱,美国梦这个一直以来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已经彻底破灭。

作为美国人们精神寄托及支柱的美国梦经历了3个阶段,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美国
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导致的人们物质主义至上的观念必定使得美国梦一步步走向破灭。

爱德华·阿尔比的作品结合他所处年代的时代背景、生活气息、精神风貌和道德准则,作为一位有
着深刻思想的作家,他对他所处的年代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创作出了许多杰出的剧作。

其中,《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谁害怕弗吉丽亚·沃尔夫?》更是这其中的代表作。

3篇
剧作中所反映出的“美国梦”的破灭对我们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薇.《动物园的故事》:E·奥尔比戏剧作品的原形剖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郝妍焱.梦想与梦魇—评《沙箱》和《美国梦》中的生存[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1).
〔3〕江皓云.夕阳余辉—论当代美国剧场中的反讽[J].外国文学评论,1998,(3).
〔4〕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李剑波.唐岫敏.从《动物园的故事》结构的文体特征看荒诞派戏剧的象征创新[J].外国文学研究,2002,(1).
(责任编辑王文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