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一_环线环境通风系统的改造分析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并探讨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对轨道交通车站的节能具有的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空调系统节能环保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事业的不断进步,地铁在个大中城市不断兴建并投入使用,地铁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之一,轨道交通中的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的现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是在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和上海地铁1号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国内目前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以及正在进行建设和设计的城市的通风空调系统设置情况来看,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1、通风系统方式(含活塞通风和机械通风):以北京地铁1号线和环线以及天津地铁为代表。
2、空气调节(车站不设屏蔽门):以上海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等为代表。
3、空气调节(车站设置屏蔽门):以上海地铁1号线、广州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1号线等为代表。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的发展,可以看出,自20世纪60年代北京地铁提出通风系统方式和80年代上海地铁1号线提出通风空调系统方式到现在,近2年,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的技术只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局部地改进和完善,在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直没有产生飞跃性的进步,各个城市都是在以上这三种方式的范围内的重复使用。
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概述通风空调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地下车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地下车站的合理温湿度和相关卫生要求,有效的控制环境灭害,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负荷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功能特点,地下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分为大系统和小系统,其中大系统包括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和站台公共区的通风空调以及防排烟,小系统包括车站管理用房区域的通风空调及防排烟,与普通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相比,地卜车站环控系统在设计参数及标准的确定、空调负荷计算力法、系统的设计等力而都有所不同表1中给出了地卜车站通风空调系统部分室内设计参数及一般的降温方式。
地铁工程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
地铁工程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地铁运输成为现代化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地铁工程设计中,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还能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就地铁工程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铁车站的空气流通问题。
地铁车站通常由通道与各个出入口连接,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确保空气可以自由流通。
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风机,可以实现新风的引入和旧风的排出,有效降低车站内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其次,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铁车厢的通风问题。
地铁车厢作为乘客乘车的空间,良好的通风设计是提供一个舒适乘车环境的关键。
一方面,通风系统应能快速排除车厢内的热量和湿气,以保持乘车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另一方面,通风系统应能有效过滤和清除车厢内的空气污染物,如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保障乘客的健康。
再次,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铁隧道的通风问题。
地铁隧道是地铁线路中的重要部分,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有效处理隧道内的热量和烟雾。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由于列车的摩擦和电气设备的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通风系统应能及时排除这些热量,以保持隧道内的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此外,通风系统应能及时排除隧道内的烟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确保乘客的安全。
最后,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注意节能环保的原则。
地铁运营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风机和空调设备,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策略,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废气的处理问题,如在地铁车站设置合理的废气排放设备,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是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车站、车厢和隧道的通风问题,保障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应对火灾事故。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方法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为乘客提供更加舒 适、便捷的乘车环境。
高效节能将是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优化设 计、选用高效设备等方法,降低运行成本。
06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北京地铁的通风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旨在保障系统设备的稳定可靠,确保地铁运营的安 全与舒适。
预防性维护为主,定期检测为辅
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预防性维护是维护管理的重点,同时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维护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维护流程和操作规范,确 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由于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复杂性,维护人 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以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维护和管理。中会产生噪音 和振动,对乘客和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影 响。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对环境湿度的控制往往 不够精确,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乘客 的舒适度和健康产生影响。
01
02
03
隧道通风系统
包括通风井、通风机组和 通风道等设施,负责隧道 内空气流通和换气。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包括空调机组、送风口、 回风口和排风口等设备, 负责车站内空气调节和换 气。
空调水系统
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 水泵和管道等设备,负责 提供冷源和热源,以及输 送冷热水。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功能
01
排除地铁内的废气和湿气
地铁内的废气和湿气对乘客和设备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通风空调系统可
以及时排除这些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02 03
控制地铁内的温度和湿度
提升地铁车站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创新与应用
提升地铁车站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创新与应用地铁车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量的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由于车站人流密集、车辆排放等原因,地铁车站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地铁车站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并介绍一些创新与应用的方法。
要提升地铁车站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需要加强车站内部空气流通的设计。
地铁车站作业空间一般比较封闭,而且人流集中,容易导致空气污染。
可以通过增加通风系统和设置通风口的方式,增加车站内部的新鲜空气流通。
还可以在车站地面或天花板上设置空气净化器,利用过滤技术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要提升地铁车站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调控。
可以在车站内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车站内部空气的质量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可以借助智能化调控系统,根据车站内部的实时情况自动调整空调、通风系统等设备的运行,以保证车站内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还可以通过增加车站内的绿化和植物装饰来改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释放出氧气,有助于净化车站内部的空气。
在地铁车站的大厅、候车区等地方可以设置一些绿植或绿化墙,不仅可以美化车站环境,还可以改善车站内部的空气质量。
地铁车站作为城市的门户,也可以与周边建筑物、交通设施进行联动,共同提升作业环境空气质量。
可以与周边的楼宇和商场合作,在车站周围种植更多的绿化植物,共同改善站点附近的空气质量。
还可以与附近的公共交通系统合作,推广非机动车出行和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减少尾气排放对车站作业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提升地铁车站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加强车站内部空气流通设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调控、增加车站内的绿化和植物装饰、与周边建筑物、交通设施进行联动等多种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地铁车站的作业环境空气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出行环境。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和节能措施研究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和节能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地铁系统的运行负荷也日益加重,通风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变得尤为重要。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直接关系到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车厢内的异味和湿度,保障乘客的乘坐体验;而优良的空调系统则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为乘客提供宜人的舒适环境。
目前,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在大部分城市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提高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深入研究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和节能措施,探讨更科学有效的节能方式,对于优化地铁系统运行,提升城市交通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主要工具之一,每天承载着大量乘客出行。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不仅关乎乘客出行的舒适度,也直接影响到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研究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和节能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现有系统的性能和问题所在,为后续的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地铁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保障乘客舒适度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对于缓解城市能源压力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环境友好性,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深入探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和节能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地铁通风系统运行现状分析地铁通风系统是地铁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确保乘客乘坐地铁时空气清新、舒适。
地铁通风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等组成,通过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循环空气,保持车厢内空气流通。
北京新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模拟分析
北京新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模拟分析[摘要]本研究以北京新建地铁四号线第三标段隧道和车站为对象,借助SES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两种典型的通风空调系统方案正常工况运行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得出产热量的分布规律;列车行车状况、活塞风井、不同形式车站及区间隧道通风空调系统对隧道内速度场、温度场及新风量的影响规律。
研究同时对通风空调系统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
本研究为分析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空气流动与传热提供了参考,为新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设计及科学地运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关键词]地铁;通风空调;设计方案;数值模拟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地铁和轻轨作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低污染、低能耗、容量大、安全快捷、正点率高等优点,被公认为“绿色交通”,是城市大运量公交系统首选。
地铁一般深处地下,是一个由多个车站通过隧道连接成的相对封闭空间[1],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只能通过车站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风井来进行,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利用人工方法对地铁内的温度、湿度、有害物浓度和空气流速等进行控制,为乘客提供适宜的环境;并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乘客的安全。
在实际运行中,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耗电仅次于列车牵引用电,其投资直接影响地铁工程建设的总费用。
因此,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合理设计及节能研究成为发展地铁交通设施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为新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系统的合理设计与科学的运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为地铁环控系统流动传热与节能研究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结合正在承担的北京地铁四号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任务,对地铁四号线第三设计标段三站两区间(陶然亭-菜市口-宣武门)拟出两种典型通风空调设计方案;(2)建立数学模型和交点图,借助SES数值计算软件,对通风空调系统方案的速度场、温度场和产热量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产热量的分布规律,活塞风井、车站及区间隧道不同型式通风空调系统对隧道内流场、温度场及新风量的影响规律。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改造分析报告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改造分析报告一、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服务质量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安全。
而通风空调系统则是地铁车厢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以及健康状况。
随着城市发展和地铁旅客流量的增加,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改造成为必要的工程,以提升车厢内部环境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本报告将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改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改造目标1.提升车厢内的通风效果:地铁车厢往往容易产生拥挤和闷热的情况,需要通过改造通风系统来提升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和流动性,确保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2.增加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力:在不同季节,地铁车厢内的温度会有较大的差异,通风空调系统需要具备相应的制冷和制热能力,以保障车厢内的温度适宜。
3.提高系统的能效: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每天需要持续运行,因此能效是改造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改进设备、优化系统设计、采用智能控制等措施,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能效。
三、改造方案1.硬件设备升级:根据地铁运行情况,对通风系统中的风机、换气设备、空调机组等硬件设备进行升级。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系统的能效,并可以根据车厢人数的变化自动调节通风量。
2.通风系统改进:通过改良通风系统的设计,增加通风口的数量和位置,提高空气流通性,减少车厢内的局部死角。
采用新型的通风材料和过滤装置,提高车厢内的空气质量。
3.智能控制系统:引入智能控制技术,通过车厢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调节空调和通风设备的运行参数,使其自动适应车厢内的人数和天气变化,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效和服务水平。
4.强调维护管理:改造后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巡检机制和维修体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四、投资回报分析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改造虽然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但通过提高车厢内的通风质量和服务水平,可以吸引更多乘客选择地铁出行,提高收入。
同时,改造后的系统能效更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运维成本,从长期来看也能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介绍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介绍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大中型城市,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铁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地铁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车站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的通风空调系统,也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介绍地铁空调系统在地铁中应用的主要作用就是加强对空气湿度、空气质量、温度以及流速的控制,进而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人工环境,提升舒适度,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
在地铁运行中,会产生一定的活塞效应,这样就会直接的增加地铁的负荷水平。
如果在地铁中出现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就会诱发严重的后果,对此,强化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研究,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我国交通发展,对于地铁清洁优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1概述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一般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和屏蔽门式系统。
根据设计范围的不同,一般车站设计范围包括车站范围内的公共区、出入口、设备区、车站轨行区,本站所辖的相邻区间以及车站与其相邻建筑的连接设备管廊与人行通道(简称连接通道)。
主要系统划分如下:1)区间隧道(含辅助线)活塞/机械通风兼排烟系统(简称隧道通风系统); 2)车站轨行区排热通风兼排烟系统(简称排热通风系统)3)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及排烟系统(简称大系统)4)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及排烟系统(简称小系统)5)车站空调冷源及冷冻水系统6)连接通道通风、空调、防排烟系统1.1开式系统开式系统是应用机械或“活塞效应“的方法使地铁内部与外界交换空气,它是利用活塞风井、车站出入口及两端峒口与室外空气相通,进行通风换气的方式。
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25℃且运量较少的地铁系统。
主要用于北方,我国采用该系统的有最早的北京地铁1号线和环线。
1.1.1活塞通风当列车的正面与隧道断面面积之比(称为阻塞比)大于0.4时,由于列车在隧道中高速行驶,如同活塞作用,使列车正面的空气受压,形成正压,列车后面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由此产生空气流动。
城市轨道交通中环控通风系统国外发展的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中环控通风系统国外发展的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控通风系统是指在地铁车厢和车站内部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系统。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轨道交通的环控通风系统将变得愈发重要。
下面是对国外发展的一些展望:
1. 能源效率提升:未来的环控通风系统将更加注重能源效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2. 空气净化和过滤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加剧,城市轨道交通的环控通风系统将更注重空气净化和过滤技术的应用,以确保乘客出行期间的空气质量。
3. 智能化管理:未来的环控通风系统将采用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系统运行,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4. 舒适性增强:未来的环控通风系统将致力于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例如,采用调温调湿技术、减少噪音和振动、改善座椅设计等。
5. 人机交互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环控通风系统可能会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改善乘客的旅行体验和娱乐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展望是基于现有的技术和趋势推测的,具体的发展情况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科技进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轨道交通列车通风系统的改进设计与优化
轨道交通列车通风系统的改进设计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首选出行方式。
然而在繁忙的城市交通中,随之而来的是车站、车厢内的人流密集、气味异味等问题,给乘客的舒适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轨道交通列车通风系统的改进设计与优化成为了必要的研究方向。
一、问题的来源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服务于人们的出行需求之中。
但是,由于轨道交通车厢内空间狭小、人流密集等特点,导致车厢内的气味、温度等问题比较突出,不利于乘客们的出行体验。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轨道交通的普及,轨道交通在特殊事件下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责,如紧急疏散、防灾救援等。
这些任务需要轨道交通具备优秀的通风设备,并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干燥,为乘客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传统的通风方式在传统的轨道交通通风中,往往采用大面积的通风口来实现车内气体的交换,保持车内的空气流通。
然而,在这种方案中,由于蒸发冷却等原因,车内往往会产生较高的相对湿度,不利于空气干燥和细菌的繁殖。
此外,大面积通风会导致车内的温度过低,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三、改进设计与优化为了改善传统轨道交通通风系统的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入新风在保持车内通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通风系统中引入新风,增加车内氧气含量,保持车内空气流畅,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的机会。
此外,引入新风还可以调节车内温度、相对湿度和氧气含量,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2.采用新型通风器在传统通风系统中,采用的通风器通常是离心风机,其体积较大、噪音较高、供电功率大,对车厢内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占用和干扰。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新型通风器,如离心式无杆风机、直流伺服电机等,以及在通风器和车身之间加装隔音材料,以减小噪音和占用空间。
3.利用智能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对轨道交通的通风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车内温湿度、CO2浓度等参数,对通风系统进行智能调节,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新祥旭考研辅导-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毛军
基本信息姓名:毛军毕业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系所主任职称:副教授办公电话:51688339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力学系电子邮件:junmao2003@个人简历毛军,男,副教授,特聘岗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北京科技大学博士,中共党员。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系副主任,流体力学室主任,2009年美国Maryland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1、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及其安全控制2、地铁内部环境控制及火灾防灾系统研究3、铁路隧道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系统研究4、沉管隧道水动力学研究5、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风机与泵)6、计算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科研项目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1、高速列车横风效应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重大项目——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及评估技术之子课题,20092、地铁列车在隧道内着火后继续行驶的火灾安全控制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3、高海拔特长隧道防灾救援技术研究,铁道部科技计划项目4、北京地铁运营安全需求分析与技术选择5、地铁火灾特性与通风排烟系统耦合作用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基金6、地铁火灾过程的非线性相似性规律和模化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7、北京地铁火灾应急预案研究及计算机仿真演示软件开发,北京市科委8、北京地铁火灾数值模拟的现场实验研究,北京市科委9、地铁18#轴流风机叶片失效分析及对策研究,横向10、地铁主通风系统节能运行与变风量控制方案研究,横向11、地铁一线和环线环境控制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横向12、强侧风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子课题),铁道部基金13、地铁西直门站设备间加装集中空调方案研究,横向14、北京地铁(复八线)环境控制系统测试与运行分析,横向15、地铁轴流风机内流场分析及计算,横向16、地铁隧道内空调机组散热排热方案设计,横向17、流体界面驱动流的模型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8、北京地铁风机测试数字化方法研究,横向19、北京地铁风机安装测试,横向20、北京地铁通风风道改造方案设计,横向21、北京地铁机电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横向22、北京地铁车站通风系统测试,横向23、地铁列车通风改造和开发,横向24、二维湍流润滑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原因,铁道部基金其中第1—22为主持论文及著作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1、地铁车站火灾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的研究《铁道学报》(EI)2、地铁隧道火灾中回燃现象的实验研究《铁道学报》(EI)3、地铁专用轴流风机叶片的气动弹性数值分析研究《机械工程学报》(EI)4、地铁隧道列车火灾的火焰顶棚射流温度特性研究《土木工程学报》(EI)5、列车着火后停留在隧道内的火焰烟气逆流临界风速《土木工程学报》(EI)6、隧道内火焰顶棚射流最高温度的分布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7、隧道内的列车不同部位着火时火焰顶棚射流温度特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EI)8、地铁列车着火后在隧道内行驶的安全速度的实验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EI)9、基于燃料的可燃界限研究地铁隧道火灾的回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0、高速列车侧风效应数值模拟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1、沉管隧道浮运水动力学性能的数值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2、特长隧道定点安全疏散问题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3、Research on the Setting of the Emergency Station in Supper-long Tunnel,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IRCM2009),(EI)14、数值模拟与仿真在地铁火灾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5、移动式排烟机对地铁车站火灾场排烟的作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6、地铁火灾中回燃现象研究初探《工程建设与设计》17、地铁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通风模式分析《工程建设与设计》18、北京地铁列车通风空调系统方案分析《工程建设与设计》19、关于地铁轴流风机叶片发生断裂和出现裂纹的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同步换气法在地铁列车通风系统中的应用《暖通空调》(EI Page One 收录期刊)21、地铁列车新型通风单元的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2、软测量技术及其在通风机电平衡监测中的应用《中国煤炭》23、新型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系统《北方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平板层流边界层定常流动存在相似性解区域的分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三档板滑动轴承单级离心泵的实验研究《流体机械》26、通风机软测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27、通风系统现场测试的若干问题《城市轨道交通》28、北京地铁环境通风系统的改造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非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1、不同吊顶材料对燃烧室内和狭长走廊中烟气危害性的影响《安全环境学报》2、Effects of Different Ceilings in a Burning Compartment on the Smoke Hazard with Single Heat Action Analysis Added3、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smoke transportation from the narrow-longhall way technology《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4、滤除泰勒涡同心环隙科特流临界雷诺数实验确定《北方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环隙科特层流润滑理论《北方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The Pressure Couette Flow in an Annular Channel with a Moving Co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lculating the Air Drag of a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Tunnel,《PROCEEDINGS TO THE100TH ANNIVERSARY OF JIAOTONG UNIVERSITY》7、列车活塞风对隧道通风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工程建设与设计》第一作者的教学论文:1、在本科力学课程中引入计算力学内容的可行性分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实施计算流体力学本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高等建筑教育》指导研究生情况已毕业: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级硕士各1名去向:中国职业健康协会、北京市市政设计院检测所、清华消防工程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在读:2008级硕士2名,2009级硕士2名,2007级博士1名,2008级博士1名获得荣誉1、“地铁风机节能监测管理技术研究”获得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12、“地铁列车通风系统改造和开发”项目,获得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33、“北京地铁通风系统一、二期改造”项目,获得1996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34、“三档板滑动轴承离心泵”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9月获得,专利号:ZL94100640.9,排名25、土建学院2002年“我为党旗添光彩”优秀共产党员6、2003年优秀班主任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力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优秀论文团体兼职北京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北京市力学学会会员。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优化措施及发展趋势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优化措施及发展趋势翁雪飞【摘要】本文就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功能及组成、特点进行了简述,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介绍了近年来针对存在问题而出现的新的通风空调系统的优化措施,指出了安全、节能、绿色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年(卷),期】2015(034)005【总页数】4页(P57-59,87)【关键词】地铁;通风空调;优化措施;发展【作者】翁雪飞【作者单位】上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通风空调系统作为地铁中的重要设备系统之一,担负着对地铁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压力和空气品质进行控制的任务,平时为车站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时,向阻塞区间提供一定的通风量,保证列车空调等设备正常工作,维持车厢内乘客在短时间内能接受的环境条件;当发生火灾事故时,提供迅速有效的排烟手段和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形成一定的迎面风速,引导乘客安全迅速地撤离火灾现场;也为各种设备提供必要的空气温度、湿度以及洁净度等条件,保证其正常运转。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前三个为风系统):①公共区通风空调兼排烟系统;②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兼排烟系统;③隧道通风兼排烟系统;④空调制冷循环水系统。
1)地下部分内部空间相对闭塞,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只能通过车站的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车站通风亭口部来进行。
2)地下线路内部有显著的内热源,地铁站的负荷特性决定其全年需要供冷。
3)地铁站存在严重的污染源,如列车刹车闸瓦产生大量的粉尘、人们新陈代谢产生的CO2气体等污染物。
4)列车运行产生活塞通风效应。
现有的通风空调系统最主要的问题:1)系统操作复杂、繁琐,控制运行不便;2)系统庞大,设备众多,机房占用面积过大,一般在1200~2500m2左右;3)系统运行能耗高,达到了地铁总能耗的40%左右;4)在市区,大量的地面进、排风亭(风口),其用地、美观、噪声处理等诸多方面,都与周边环境存在较难协调等不利情况。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与改进措施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与改进措施摘要:本文以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系统阐述了地铁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公共区大系统、设备区小系统、水系统功能和设计要求。
着重分析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风亭和冷却塔与景观结合、防排烟风机防火分隔、站台端门外侧保温风管加固、风道内片式消声器上方空间封堵和冷水机房美观设计等重难点及改进措施,为后续线路设计与施工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经验。
关键词:地铁;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改进措施1工程概况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约32.1km,均为地下线,共设置25座车站,其中6座换乘站。
设置停车场及车辆段各1处,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站2座。
2 系统构成地下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由隧道通风系统(含防排烟系统)和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含防排烟系统)两大部分。
隧道通风系统分为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两部分。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分为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含防排烟系统,简称车站大系统)、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含防排烟系统,简称车站小系统)和空调水系统(含冷源)组成。
[1]3 通风空调系统设计3.1 隧道通风系统(1)1号线一期工程隧道通风系统形式综合1号线一期工程的特点,隧道温度、换气量、列车运行空气阻力、站台门漏风量及车站隧道排风机承受背压等多种因素,并根据1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及总体设计情况,1号线一期工程采用双活塞系统,隧道风机布置在区间隧道的两端,即每个车站的两端,对应每条隧道分别在列车进、出站端均设置截面积16m2的活塞风道至地面,每端设两台隧道风机,风机前后设消声器及控制转换风阀,可以实现设备相互备用。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及防排烟要求,推荐每条车站隧道排风量为40m3/s,因为1号线一期工程为6辆编组,车站有效站台长度为120m,车站隧道排风系统采用双端排风系统,每端设置一台风量为40m3/s的车站隧道排风机,并设置变频器。
考虑到1号线一期工程初、近期设计的高峰小时发车对数分别为12对和18对,隧道温度较低,车站隧道排风机可在较低风量下运行,节省运行能耗。
北京地铁一、环线环境通风系统的改造分析
北京地铁一、环线环境通风系统的改造分析
刘艳荣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分析了北京地铁一、环线环境通风系统状况,指出了存在问题,讨论了地铁一、环线通风系统改造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分析了通风系统高效运行的条件,比较了新的各种通风空调系统方案,提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刘艳荣
【作者单位】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关于北京地铁设置第二环线的战略决策研究:北京城市道路的基本布局——城内棋盘形、城外环线放射形线网结构 [J], 蔡顺利
2.北京地铁环境通风系统的改造分析 [J], 魏广宏
3.北京地铁一、环线环境通风系统的改造分析 [J], 刘艳荣
4.北京地铁环线客流特征分析 [J], 吴照章;张铮;陈丽莎
5.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车站胜利完成下穿既有环线管幕施工[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地铁某工程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组织设计_图文
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综述●施工准备工作●合同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施工进度控制及资源配备计划●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文明施工●安全、消防保证措施●工程的最终验收与交付●工程竣后服务及维修保养服务1. 工程综述1.1 工程简介XXX支线是作为北京2008年交通建设工程的组成项目,是北京地铁线网络中直接为奥林匹克中心区服务的骨干轨道交通项目,远期为北京地铁骨干线路网—地铁XX号线的组成部分。
XXX支线是北京市的重点工程,将于2008年4月30日竣工,投入试运营。
XXX支线工程线路全长4.398公里,修建3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1.1.1工程名称:北京地铁XX号线一期(XXX支线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1.1.2工程地址:奥体中心站是地铁XXX支线上的第二座车站,位于现状北辰路与北四环中路道路立交南侧的路中城市绿化带下,本站南北中轴线与北京城市中轴线重合;奥林匹克公园站位于规划奥林匹克公园中心部位,车站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广场地下;森林公园站处于奥林匹克公园和森林公园交界处。
1.1.3工程规模:奥体中心站为16656.2平方米、奥林匹克公园站为25283.7平方米、森林公园站为12626平方米1.1.4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包括奥体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站三个车站的暖通空调系统,以及车站相邻区间隧道的通风系统。
各站暖通空调系统分三部分:车站公共区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组成。
1.1.5建设单位:1.1.6设计单位:1.2 工程工期要求根据比选文件提供的整体工程工期节点要求,将本工程暂定为:2006年10月10日开工;2007年12月30日竣工。
按照甲方要求再做修正。
1.3 工程质量1.3.1质量方针1、信守合同:坚定不移地完成与业主所签合同中应承担的义务;2、精心施工:细致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周密地组织好工程的施工,一丝不苟地完成工程的交付。
3、保证质量:配备足够的资源,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地铁通风系统迁改工程方案
地铁通风系统迁改工程方案一、前言地铁作为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但随着城市规划和地铁线路的调整,原有的通风系统可能需要进行迁改工程。
因此,本文将从地铁通风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合理的迁改方案,并对迁改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进行分析和应对措施的设计。
二、现状分析1、地铁通风系统的构成地铁通风系统一般由通风机、空调设备、送风口、排风口等部分组成。
其功能包括保证地铁车站和车辆站的空气质量、保证旅客和乘务员的舒适度、保障紧急疏散的条件等。
2、现有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地铁通风系统的日常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通风效果不佳、设备老化、能耗高等。
另外,随着城市规划的变化和地铁线路的扩建,原有的通风系统可能不再适用于现有的地铁站。
3、迁改工程的必要性基于上述问题,迁改地铁通风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迁改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系统的特点、迁改后的系统的性能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才能够确保迁改后的通风系统能够满足地铁运营的需求。
三、迁改方案设计1、定位问题和需求在迁改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地铁通风系统迁改的目标和需求。
首先需要定位原有系统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地铁站的具体情况,明确地铁通风系统迁改的目标和需求。
2、技术方案设计根据地铁站的具体情况和迁改的需求,对地铁通风系统的迁改方案进行设计。
迁改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设备的选择、管道布局、控制系统等方面。
迁改方案设计需要遵循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迁改后的通风系统能够满足相关的性能要求。
3、施工方案设计在迁改地铁通风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条件和环境。
施工方案设计需要从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工期控制、设备搬运等方面进行设计,并进行详细的施工图纸设计。
四、风险分析与对策1、施工风险在迁改地铁通风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施工条件复杂、设备搬运困难、管道连接等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铁环控系统介绍
下一页
系统功能 系统模式 典型布置
首页 尾页
系统功能
地铁环控系统(亦称空调通风系统)有以下 几方面的作用:
1.为乘客正常行车创造一个合理的舒适环境。 2.为工作人员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 3.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事故及灾害情况下,满足疏散要求,进行合理的
气流组织。
返回目录
系统模式
屏蔽门系统——区间部分
该部分与分区闭式系统的区间部分是基本一致的,区别是屏蔽 门系统多了OTE/UPE排热部分。有些地区(如香港)还增加了轨行 区补风系统(OTS系统)。
结束
SUCCESS
THANK YOU
2019/11/5
系统模式——集成模式
闭式系统——分区模式
分区模式即根据负责的功能区不同,将隧道通 风系统与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分开。 隧道通风系统由隧道风机、风道组成、风阀、迂 回风道等组成,负责区间隧道的通风换气及事故、 火灾通风。根据具体情况,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有的 还设了活塞风道。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由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小新 风机组成。负责车站的环境控制。
铁采用的就是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分为自然开式和机械开式两类,, 风井里设置风机进行机械通风的系统,为机械 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自然通风系统
单纯利用活塞通风来冷却隧道的系统, 为自然开式系统,又称活塞通风系统。在北京、纽 约、伦敦、莫斯科等早期修建的地铁中都采用了此 系统。系统是由设于区间顶部的风井组成。利用活 塞作用优点是简单、节能,缺点是系统内部温度不 能调节,无法满足现代地铁环境控制的需要。全 “活塞通风系统”的模式,只有在早期的地铁中应 用(如北京地铁环线通风模式),现今的地铁设置 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联合系统。
北京既有地铁防排烟系统改进措施研究
北京既有地铁防排烟系统改进措施研究
李娟;樊洪明;何开远;赵建成
【期刊名称】《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卷),期】2009()9
【摘要】北京地铁1、2号线由于修建年代较早,防排烟系统与消防设施配备等方面不够完善,需要进行防灾研究。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1、2号线典型车站进行现场调研与试验测试,分析通风防排烟系统现状,找出不符合规范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依据现状评估提出可行的改造建议,利用CFD数值模拟验证改造建议的可行性和考察改造效果,最终达到改造车站防排烟系统使之满足安全要求的目的。
【总页数】4页(P1581-1584)
【关键词】地铁火灾;通风排烟;数值模拟;改造方案
【作者】李娟;樊洪明;何开远;赵建成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124
【相关文献】
1.北京地铁西客站防排烟系统性能化分析 [J], 刘荪;黄春辉
2.地下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J], 赵旭
3.地铁既有线路乘车舒适性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研究 [J], 胡锦琳;姜景山;丁晗;徐彤;陶健煜;周雄;王仁杰
4.地下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J], 张伟
5.既有建筑防排烟系统安全性检测及评估流程的研究 [J], 蔡婉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营线路地铁风管改造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运营线路地铁风管改造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Essentials of the Subway Air Duct Renovation Project on theOperating Line周庆昌(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00)ZHOU Qing-chang(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Group Co.Ltd.,Beijing 100000,China)【摘要】在地铁列车运行中产生的活塞风气流,在长时间的气流冲击和振动的作用下,可能出现风管托吊架松动和风管脱落的现象,对列车的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论文以北京地铁10号线改造工程为例,在结合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具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地铁改造工程的风管改造施工要点进行阐述。
【Abstract 】In the operation of subway trains,the piston air flowgenerated by the long-term impact and vibration of the air flow may cause the airpipe support and hanger to loosen and the air pipe to fall off,which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he train.This article takes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Beijing Metro Line 10as an example,and describ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ir duct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reconstruction project based on thespecificpractical experience oftheHVACsystem construction.【关键词】地铁;运营线路;风管改造【Keywords 】subway;operation lines;airduct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U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22)02-0142-03【DOI 】10.13616/ki.gcjsysj.2022.02.245【作者简介】周庆昌(1978~),男,黑龙江庆安人,工程师,从事给排水、暖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