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输血对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

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

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文素芳;林高翔;谭永星;李晓玲;赵嘉;周萍【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6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恒温水箱组(HW组):患者手术全程输入经恒温水箱加温至40 ℃的液体;专用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组(JW组):患者手术全程输入经专用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加温的40 ℃液体.每例患者输入的液体建立两个测温点:tⅠ(输液瓶中液体温度)及tⅡ(输液管患者端液体温度).监测患者麻醉前、全麻插管后15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及术毕体温(BT)、tⅠ及tⅡ变化. 结果:两组各时间点tⅠ比较,JW组明显低于HW组(P<0.01);全麻插管后各时间点tⅡ比较,JW组均明显高于HW组(P<0.01);与各时间点tⅠ比较,HW组患者在全麻插管后各时间点tⅡ均明显降低(P<0.01),而JW组患者各时间点tⅡ均明显升高(P<0.01);两种方式加温输液中,随时间延长,HW组tⅠ、tⅡ逐渐下降,全麻插管后60 min tⅡ已明显低于tⅠ(P<0.05或P<0.01),而JW组各时间点tⅡ均明显高于同时点tⅠ,亦高于同时间点HW组tⅡ(P<0.01);与全麻插管前患者体温比较,HW组患者体温在全麻插管后15 min、30 min、60 min无明显改变,90 min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JW组患者手术全程体温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静脉输入恒温水箱加温液体相比,输入经专用输血输液加温仪加温液体能提供更确切的液体温度,更能保障术中患者的体温趋于正常水平.【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0(007)020【总页数】3页(P3-4,146)【关键词】术中体温;加温输液;护理【作者】文素芳;林高翔;谭永星;李晓玲;赵嘉;周萍【作者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术中低体温的探讨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

术中低体温的探讨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

术中低体温的探讨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术中低体温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中低体温原因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并将其随机分为加温输液组和未加温输液组,每组34例,观察应用加温输液的应用效果。

结果加温输液后患者体温稳定,麻醉后30 min、术毕体温明显高于未加温输液组,术后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加温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中患者应用加温输液,可维持术中体温的稳定性,有效预防寒战以及其他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标签:低体温;加温输液;应用效果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在临床手术中,体温监测是常规的检测内容之一。

据临床研究显示,术中患者低体温发生率高达50%~80%,与多种因素有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术中静脉输入液体问题[1]。

术中体温降低会对患者产生多种不利影响,所以维持术中体温正常是确保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脑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中低体温及加温输液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加温输液组和未加温输液组,每组34例。

加温输液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7.18±6.09)岁;未加温输液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3~66岁,平均年龄(46.20±4.23)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P>0.05)。

1.2方法1.2.1未加温输液组给予常规输液和护理。

1.2.2加温输液组①应用加温输液法,具体方法:术中输液时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加温,即将输液管缠绕在加温输液器上,对连续流动的液体加温。

两种静脉输液加温方法预防术中、术后寒战的观察和护理

两种静脉输液加温方法预防术中、术后寒战的观察和护理
关 键 词 :腰硬 联 合 麻 醉 ;输 液 加 温 法 ;手 术 ;寒 战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4 - 3 1 7
0 弓 J 言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 院 9 0例择期 骨科下肢 手术患 者 ,A S A I Ⅱ级 , 男4 8例 ,女 4 2例 ,年 龄 1 8 ~6 5岁 。术 前 体 温 正 常 、手 术时 间 2~4 h ,室温 2 2 2 5 ℃。
1 . 2 方 法 麻醉方 法均 为腰硬联合 麻醉 。随机将 患者分 为恒温箱组
寒战是 指患者 的身体 出现不能 控制 的肌 肉收缩 ,包括 四
出端的液体加温至 3 7—3 8 ℃,B组输入的液体和库血均通
过 便携 式输 液加 温 器预 设 4 0 ℃对输 液管 进行 加温 输液 ,对
肢骨 骼肌 和面肌 。寒战时 ,可 导致耗 氧增加 ,呼吸加快 ,心 肌 缺血 ,血液 动 力学 紊 乱及 凝 血功 能 障等 多 种并 发 症 。在
由表 1可见 ,三组 患 者的 鼻咽 温基础 值相 同,A组 与 B
温均 有显著性差 异 < 0 . 0 1 ) 。
组各时段的鼻咽温无 显著差异 > 0 . 0 5 ) ,A组 和 B组 与 c 个 时段 的鼻 咽
2 - 3 三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
2 结 果
2 . 1 基本情况
三 组患 者手 术 种类 、麻 醉方 法 及 AS A分级 无 差异 ,输
( A组 ) 3 0例 、 输 液加温 器 ( B组 ) 3 0例及对 照组 ( c组 ) 3 0例 ,

综合温度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综合温度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监 护 论 坛 ,0 2 9 1 :1 2 0 , () 4 .
[] 许 力 , 晶 , 宇 光 , . 中 保 温 对 患 者 核 心 温 度 的 影 响 E3 8 赵 黄 等 术 J.
中华 外 科 杂 志 ,0 4 4 ( 6 :0 01 1 . 2 0 ,2 1) 1 1一0 1
( 责任 编辑 : 况荣华)
医院接受 全身麻 醉手术 患 者 1 0例 , 4 2 男 8组 , 7 女 2
例, 年龄 2  ̄7 5 0岁 , 均年 龄 5 . 平 6 7岁 。其 中胆道手
术 4 8例 , 胃手术 3 8例 , 结直肠 手术 2 6例 , 门脉 高压
手 术 5例 , 腺 手 术 3例 , 无 心 血 管 及 呼 吸 系 统 疾 胰 均
利 于 术 后康 复 。
关 键 词 :护理 ; 全身麻醉 ; 体温
中图分类号 : 436 R 7。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9 89(0 10 -02-0 10 - 1421)1 12 2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尸 .5 。 1 2 治 疗 方 法 .
全身麻 醉能 降低人 体 3 的 正 常代 谢率 , 硬 O 较 膜外麻 、 腰麻 术对 体温 调节 系统有深 度 的损害 , 易导 致患者 低体 温发生 。由于手术 创伤 、 失液失 血 、 体腔
2 患 者 进入 手 术 室前 室 温均 控 制 在 2 组 4~
2 5℃ , 采 用径 口插 管全麻 。常规监 测血 压 、 均 脉搏 、 心 电图及血 氧饱 和度 , 麻醉诱 导后 , 将温 度探头 置入 鼻 咽部 , 接 HP监护仪 , 连 持续 监测 鼻咽部 温度 。观
及肢体 长 时间暴露 , 皮肤 消毒 液 、 中输液 、 血 、 术 输 冲

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

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

手 术组 与下 肢手 术组 , 再按 病 人 住 院 号尾 数 的单 双号
分 别将 两组 病人 分为 下腹 部手 术实验 组 、 对照组 , 下肢
手 术实 验组 、 照组 。单号 病人 人实 验组 , 对 双号病 人人
对 照组 。
1 3 体 温测 量方 法 与工 具 .
使 用 上 海护 南 科 学仪 器
药 l 2 L 无术 中并 发症 ( 5~ 0m ; 无大 出血 、 克 、 醉 药 休 麻
过 敏 、 息 、 吸心跳 骤停 等 ) 窒 呼 。
表 1 病 人 手 术 前 后 体 温 比较 ( ±S. ) ℃
下腹部手术两组病人术前、 术后 的肛温差值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 .0 ) 但 两组 病 人术 前术 后 的 P 0 5,
l 6~7 3岁 ; 术 时 间 2~3h 指从 进入 手 术 问 至离 开 手 ( 手 术 间 ) 输入 液体 量 20 0~30 0mL 麻 醉 用 药 : , 0 0 ; 按 利 多卡 因 1 L与左 布 比卡 因 1 0m 0mL按 11的 比例 给 :
14 统 计方 法 .
腋温差值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5 , J 0 0 ) 实验组病 人 体温 下降 幅度小 于对 照组 。下 肢手 术实 验组病人 术
6 8







第2 6卷
前术后肛 温与腋温 的下 降 幅度 均小 于 对 照组 , 异有 差
统计学意 义(P < .5 。见 表 2 O0 ) 。
计 学意 义 。
2 结果
使 用 pm o s统计 软件 进 行统 计 , 用 采
自身配对 比校 , 据进 行 t 数 检验 , < .5为差异 有统 P 00

输注加温液体对围手术期病人体温的影响

输注加温液体对围手术期病人体温的影响

输注加温液体对围手术期病人体温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08-05T14:33:34.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姜坤明朱建祥[导读] 术前一日常规到病房访视病人,了解病人一般资料,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情绪。

姜坤明朱建祥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262-02【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注37-38℃液体对围手术期病人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人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输注室温液体),实验组60例(输注加温温液体);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30分钟、麻醉后60分钟及手术结束时病人的体温,术后寒战发生率,同时记录输注液体总量、全麻病人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实验组病人在实验组手术中病人体温维持恒定,手术前及术毕病人体温无显著差异。

而对照组各时间段肛温变化及手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结论输注加温液体能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关键词】加温液体围手术期低温寒战【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37-38 ℃ liquid on the shivering effects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period patient after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fusion room temperature liquids), 60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infusion liquid; Jiawenwen) were recorded before anesthesia, after 30 minutes, anesthesia 60 minutes after the end of anesthesia and operati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shivering, simultaneous recording of infusion fluid volume, extub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and carries on statistics processing.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is maintained const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temperature before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rectal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 incidence of shivering after oper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fusion warming liqui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low temperatur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shivering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在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

不同保温措施对全麻患者中心体温的影响比较

不同保温措施对全麻患者中心体温的影响比较

[7]杨
华 ,刘红丽 . 欣母沛加官腔填 塞纱条在 中央型前
置胎盘大 出血 中的应用 [ ].福建 医药杂志 ,20 , J 06
2 (0 :95 . 8 4 ) 4 —0
减少疤痕子宫产妇的发 生。③ 做好 术前 准备纠正 贫血 、凝
血功能异常等产前 合并症。
参考文献 :
[8]潘学 田 .中国进 口药物手册 [ M].北 京 :北京科学
1 9 ,3 ( ) : 3 98 3 1 4.
子宫 动脉 数分钟后 ,侧 支循 环很快 沟通代偿 ,出血又 活
跃。文献报道欣母沛用 于预 防剖宫产宫 缩乏力 性产后 出血 有 良好 的效果 ,欣母 沛加子官腔 纱布 条填塞术 尤其适 用 于 胎盘因素 引起 的子 宫 出血 ,对 于控制前 置胎 盘剖宫 产术 中 大出血有 良好 的临床效果 - 。 o 剖官 产术后 出血的预 防 :本 文报道 的剖 宫产术 产后 出
度 ,前臂 温度 为体表 温度 ,连续观察麻醉后即刻 、麻 醉后 3 、6 、9 、10 5 i 时点体 温变化 以及 意识恢复、 0 0 0 2 、10r n各 a 气管拔 管 ;术后 2小时寒战、躁 动等发生率情况。结果 麻 醉后 即刻 4组体 温无差异 ,随着手术进行各 组分别在不 同 时点明显下降,A组在 6 i,B、C组在 9 i,D组在 10ri 0r n a 0r n a 2 n与麻 醉后即刻 比较有 显著性 差异 ,P< .5 a 0 0 。组 间 比较 :B组在 10r n 5 i,D组在 10rn 5 i A组 同时点 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P< . 5 a 2 i、10rn与 a a 00 。恢 复期 指标 ,B组和 D
入 、子宫卒中。预 防方 法 :①前 置胎 盘 由于 子宫 下段血 管

加温输液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

加温输液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
p e io r d, t h e v a l u eo f r e c o v e yt r i me, a g i t a io t na nd c h i l l s o c c u r r e di n . Re s u l t s : Th ep a t i e n t si nt h e c o n t r o lg r o u p a t d i fe r e n t t i mep o i n t s d u in r gt h e o p e r a io t nt e n- r
组和观察组各 2 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温方法 , 观察组在常规保温的基础上应用电子加温仪将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 3 7℃。观察患者在术 中体 温的变化值、 麻醉苏醒阶段的苏醒 时间、 躁动及寒战发生状况。结果 :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 中不 同时间点体温均低 于观察组( P< O . 0 5 ) 。观察组
Ap il r 2 01 2,5 0 c a s e s o f o p e r a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g e n e r a l a n e s he t s i a,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o b er s v a t i o n g r o u p, 2 5 p a t i e n t s i n e a c h
p e at r u r  ̄w a s l o w e r t h n a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P<0 . 0 5 ) .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o b s e va r i t o n g r o u p a g i t a t i o n , s h i v e r i n c i d e n c e w e e r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O . 0 5 ) , w a k e t i m e w a s e a r l i e r t h a n c o tr n o l g r o u p( P<0 . 5) 0 .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f o g e n e r a l ne a s t h e s i a p a t i e n s t i n h at e i n g i n f u s i o n , s t a b l i i t y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作者:冯雷,邓丽娜,张桂荣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温液组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液体加温器,输入37~38℃液体。

室温组不使用加温器进行输液。

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温与一般状态的观察。

结果:温液组的患者与室温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年龄以及输入液体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肛温变化,寒战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加温输液;体温;影响[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57-02患者在手术中容易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尤其在年老体弱、小儿、一般情况差,长时间大手术和术中输注大量冷冻库存血及大量低温液体的患者最为明显。

据报道,低体温可影响患者重要脏器的代谢和功能,严重者可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不可逆的低血压,甚至室颤导致死亡。

成年人静脉输入温度与环境相同的1 000 ml液体,体温平均下降约0.25℃[1]。

笔者在手术中运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用来检测手术中患者体温与热量丢失及寒战发生等情况。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9年3月10日~10月10日在我院手术室采用硬膜外麻醉的60例非急诊患者。

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7~63岁。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液组(A组)30例和室温组(B组)30例。

所有患者术前体温均正常,意识清醒。

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室温22~24℃ ,采用肛温计数,使用BIGGER贝格液体加温器。

输入液体量2 000~3 000 ml。

1.2方法维持手术间温度22~25℃,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输液的速度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及失血量来进行调整。

A组的输液管道长度80~100 cm,运用BIGGER液体加温器,输入温度为37~38℃的液体,B组患者则输注20~21℃的液体。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维 持手 术 间 温度 2 ~ 5c, 者 人 手术 室 后 开 放静 脉 通 22c 患 路 , 液 的 速度 要 根据 患 者 的 血压 及 失血 量 来 进 行调 整 。A 输 组 的 输液 管 道 长度 8 ~ 0 m,运 用 B G E 0 10e I G R液 体 加 温器 , 输入温度为 3~8 7 3 ℃的 液体 , B组 患 者 则 输 注 2 ~ 1 的液 0 2℃ 体 。要严 密观 察 手术 进行 中患 者 的肛 温 变化 、 有无 寒 战及 出
温 的影 响程度 相 似 。在对 加温 输 液有 效 指征 的研 究 过程 中 ,
问 2 3 , 均 2 , 温 2 -4C , 用 肛 温 计 数 , 用 B G R  ̄ 平 h 5h 室 22 ̄ 采 使 I GE
贝格 液体加温 器 。输入 液体量 20 0 30 0m 。 0 ~ 0 l
12方 法 .
与 室 温 组 比较 . < .1 . O P 0
现 时 间 、 续 时 间 , 及 时记 录 。 持 并
13整 理 数 据 方 法 .
23发 生 寒 战 与 术 终 肛 温 的 关 系 .
术毕 发 生寒 战 A组 1 , 31 平均 5mi 例 占 .%, n停止 ; B组 6例 , 2 %, 均 1 . mi 止 , 组 比较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占 O 平 53 n停 两
与 A组 比较 , < . , P 00 . O0 < .1 P 5
02 ot .5c” 。笔 者在 手 术 中运 用 输 血输 液 加 温器 对 输 入 的液 体
进行 加 温处 理 , 来检 测手 术 中患 者体 温 与 热量 丢 失及 寒 战 用 发 生等 情况 。现 报 道如 下 :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
易停止复 温 ,并根据温度 监测的结果 随时调整 水温。如有必要 ,可应
准操作 ,不少护理指 南推荐 手术结 束时患者的核心体温应 >3 6℃。但
是,在麻醉诱导后 的1 h 中,由于体热从核心 到外周 的再分布 ,即使进 行积极 的保 温处理 ,患者 体温也会骤然 下降。因此 ,绝大 多数患者在
手术初期都 会有不 同程度 的低体温发生 。以往关于术 中体 温的临床研
究往往 没有 确定与不 良 预 后相关 的术 中低体温的具体程度 和时长 ,此
用输血 输液加温器进行 输血输液的管理 ,进 而增强保温的效果 。患者
离开手术室 时应将 核心体温调整到不应低于3 6℃ ,体表 温度不应低于
输血输液加温器 ,并保证冲洗液 处于持续加温状态 ,完全能够把体温
控制在理想 的范 围内 ] 。具体措施是 手术 患者尚未进入手术室 ,我们 已将 冲洗液放置在恒温水箱 内,设置水 温4 2℃。根据临床 的需求提供 加温的冲洗 液 ,冲洗液 的温度在2 8  ̄ 3 2℃ ,由于冲洗 液的温度不会 随
发生 ,减 轻或避免体温 降低带给患者 的不适 感 ,并有利于患者 的血流
动力学的稳定 。
术前血红蛋 白浓度 <1 4 g / d L ,手术时长 >4 h 。在该
实验 中,研究人员 发现认为充气加温机 是 目前临床上最 常用的术 中保
温方法 之一 ,它可 以显著降低皮温 的损失 ,从而使 患者 在术末维持正 常体 温。然而术 中使用充气加温机 并不能预防体热再分 布引起 的低体
泌尿外科 的等离子前列腺 电切术 已经全 面普及 ,临床效果 证明 ,
因其 损伤小 、恢复快 ,更易于被患者所 接受。这种手术患者 几乎都是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目的:探讨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温液组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液体加温器,输入37~38℃液体。

室温组不使用加温器进行输液。

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温与一般状态的观察。

结果:温液组的患者与室温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年龄以及输入液体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肛温变化,寒战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温输液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标签:加温输液;体温;影响患者在手术中容易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尤其在年老体弱、小儿、一般情况差,长时间大手术和术中输注大量冷冻库存血及大量低温液体的患者最为明显。

据报道,低体温可影响患者重要脏器的代谢和功能,严重者可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不可逆的低血压,甚至室颤导致死亡。

成年人静脉输入温度与环境相同的 1 000 ml液体,体温平均下降约0.25℃[1]。

笔者在手术中运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用来检测手术中患者体温与热量丢失及寒战发生等情况。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9年3月10日~10月10日在我院手术室采用硬膜外麻醉的60例非急诊患者。

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7~63岁。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液组(A组)30例和室温组(B组)30例。

所有患者术前体温均正常,意识清醒。

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室温22~24℃,采用肛温计数,使用BIGGER贝格液体加温器。

输入液体量2 000~3 000 ml。

1.2方法维持手术间温度22~25℃,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输液的速度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及失血量来进行调整。

A组的输液管道长度80~100 cm,运用BIGGER液体加温器,输入温度为37~38℃的液体,B组患者则输注20~21℃的液体。

要严密观察手术进行中患者的肛温变化、有无寒战及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并及时记录。

1.3 整理数据方法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配对t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处理。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目的:研究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56例为基线资料展开研究,依据是否加温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对照和观察组,观察组麻醉前对液体进行加温,对照组并未进行加温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不同时段内的中心体温变化情况以及寒战发生具体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不论是手术时间、麻醉前输液量,还是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对比不成立,p&gt;0.05。

手术实施及麻醉前后患者中心体温无明显差距,实施后各时段内中心体温差异有显著,尤其麻醉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体温较低。

麻醉后0-5、10、20min时段,观察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仅为3.5%,二对照组高达60.6%,寒战程度5级总发生人数观察组4人,对照组12人,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lt;0.05。

结论: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保持患者中心体温,还能减少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值得推广。

标签:麻醉前;加温输液;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心体温;寒战发生率蛛網膜下腔麻醉患者并发症之一便是寒战,该现象可以使患者胸内压、颅内压、眼内压迅速增高,加大氧耗量,并且还会对手术造成一定感染,无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研究表明提前在麻醉前加温输液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寒战现象。

1、一般资料1.1基线资料抽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内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56例为基线资料展开研究,依据是否加温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8,年龄48-65岁,平均(60.36±1.85)岁;体质量60-90kg,平均(85.36±1.56)kg。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5:3,年龄46-65岁,平均(60.85±1.85)岁;体质量61-90kg,平均(85.45±1.58)kg,身高160-185cm,对比分析3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通过对30名接受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患者进行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加温输液对中心体温和寒战的影响。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心体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寒战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讨论部分分析了加温输液对麻醉患者的临床意义,提出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更多加温输液的应用场景。

结论指出麻醉前加温输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中心体温并减少寒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望部分展示了加温输液在麻醉术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麻醉前加温输液、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心体温、寒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结论、研究总结、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麻醉前加温输液是一种旨在维持患者体温的常见方法,已在许多麻醉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蛛网膜下腔麻醉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寒战和体温下降。

寒战是一种常见的术后不适症状,可能会对手术结果和患者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的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潜在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麻醉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通过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中心体温变化情况,评估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程度。

2.比较寒战在两组患者中的发生率,探讨加温输液对寒战的预防效果。

3.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加温输液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术中输注不同温度的液体对患者体温及热量的影响

术中输注不同温度的液体对患者体温及热量的影响

术中输注不同温度的液体对患者体温及热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体温下输液对手术患者体温及热量的影响。

方法:将56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温液体组和室温液体组。

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120分钟和术终记录肛温、热量和寒战的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硬膜外阻滞麻醉后30分钟两组肛温升高0.5℃后逐渐降温,温体液组患者较室温组肛温降低幅度小,无热量丢失、寒战反应发生率低(P<0.01)。

寒战患者肛温较非寒战患者者低(P<0.01),热量丢失多。

结论:预热静脉液体不仅可以避免因输注液体温度低而引起的肢体发凉、发麻、胀痛、寒战,还可以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

关键词手术静脉输液肛温寒战体温降低是麻醉常见并发症之一,术中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机体寒战反应。

因此,维持术中患者体温正常是降低术中、术后和麻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但目前有关专题报道尚未见到。

现对5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的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温度输液,患者体温及热量变化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5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年龄43~57岁,平均50岁。

术前体温正常,常规行L2~3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时间2~3小时,平均2小时25分钟。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温体液组34例,室温组22例。

维持手术间温度22~24℃,硬膜外阻滞麻醉后放置肛温探头。

开放上肢静脉通路,输注复方乳酸钠液体。

第1小时输注量15~20ml/kg体重,之后每小时10~15ml/kg体重,并根据血压及失血量调整输液速度。

温体液组输液管道(80~100cm)通过42℃的Hotline液体加温器,液体输入患者体内时的温度为37~38℃,室温组输注液体温度20~21℃。

通过控制输液温度,检测手术中硬膜外麻醉患者的体温与热量丢失以及寒战发生等情况,观察不同体温下输液对此类患者的体温以及热量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摘要】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患者除了身体上的疼痛,还会面临情绪不稳定和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本文通过探讨加温输液在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不良情绪和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发现加温输液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加温输液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这些研究成果为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四肢骨折患者、加温输液、护理、不良情绪、围术期、应激反应、缓解、重要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通常由于意外摔倒、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四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输液治疗以帮助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并减少疼痛和炎症反应。

由于输液治疗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甚至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

本研究旨在探讨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加温输液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研究,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通过分析加温输液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比加温输液护理前后四肢骨折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旨在验证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和围手术期疾病应对能力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将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肢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加温输液护理可以通过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康复和康复。

加温输液输血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凝血障碍状况和寒颤发生率的影响

加温输液输血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凝血障碍状况和寒颤发生率的影响

加温输液输血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凝血障碍状况和寒颤发生率的影响邱淑云 李微 杨郑 于海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深圳 518052)【摘要】目的:研究加温输液输血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凝血障碍状况和寒颤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严重创伤的患者66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输液的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加温输液输血的干预模式。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腋下体温,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情况,入院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压情况,干预后寒颤及死亡、代谢性酸中毒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观察组腋下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APTT、P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动脉血压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寒颤发生率、死亡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温输液输血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增温效果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和寒颤的发生,稳定血压,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

【关键词】输液;凝血功能;寒颤;腋下体温【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6-007-04严重创伤会引起血液快速丢失导致体温极速下降引起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会改变患者机体内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对患者创伤后快速止血不利[1]。

在临床上予以大量补液扩容甚至输血进行抢救维持患者有效血容量[2]。

但是常规的输液方式是应用常规温度的液体及血液制品输入体内,对于患者恢复体温不利,会增加输液后体温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加重患者病情,严重时引起患者死亡[3]。

对于创伤引起患者低体温的保暖在临床上至关重要[4]。

输入液体及血液制品对患者体温影响最大,考虑对其进行加温会降低低体温的发生,但是具体对患者凝血功能及寒颤的发生的影响未进行研究。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陆锦玉【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ted transfusion nursing care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s of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 Methods:60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3)were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rospective study was made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heated transfusion nursing care in this group;other 60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1 to Apr. 2012)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made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transfusion nursing care in this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and stress reaction index of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bedridden time and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 05);the level of TNF- αand IL-1 and the level of renin,epinephrine and norepi-nephrine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ne day before operation and on the same day after operation( P﹤0. 05). Conclusion:The heated transfusion nursing care can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ntrol inflammation reaction of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ideal method of transfus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目的:探讨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97235 临床医学论文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xx年3月~20xx年3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输液护理组与加温输液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评分较低,加温输液护理组较常规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加温输液护理组较常规输液护理组相比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术后较术前相比E、NE及R水平均升高,常规输液护理组较加温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上升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术后较术前相比IL-1、TNF-α水平均升高,常规输液护理组较加温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上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加温输液护理组与常规输液护理组比较,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加温输液护理可显著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更高。

[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A 四肢骨折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外伤类型,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生四肢骨折后,多因损伤导致出血导致体温降低,同时因大量释放的炎性因子及激素等物质也会进一步降低体温,而低体温也可作为一种较为强烈的应激原,反过来促进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1-2]。

因此,保证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具有恒定的体温,对促进机体机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加温输液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加温输液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加温输液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

造成术中低体温,有很多原因如手术间室温低,大量输注低室温下存放的液体,长时间手术的体腔散热,以及麻醉药对体温调节中枢的抑制等。

这其中尤其以术中输入大量低室温下存放的液体为重。

给围术期患者的麻醉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我科近年来开展了加温输液的麻醉技术,临床效果很好,现做一简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行择期骨科,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80例,术前检查基本正常,无严重肝肾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组I行术中液体加温输注。

组II液体未予加温。

1.2 麻醉方法常规禁食禁饮,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液。

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

血氧饱和度及患者基础腋窝温度。

面罩吸氧,准备充分后,予咪达唑伦 2 mg,芬太尼3ug/m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

肌松后均明视下行气管插管,顺利,接呼吸机,手术开始。

组I患者术前及术中所输注液体均予以水浴加温处理,温度维持在36.5℃~37℃为宜。

组II患者输常温液体。

两组手术时间平均在3 h结束。

1.3 观察指标1.3.1 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前基础体温(T0),手术开始30 min后体温(T1),开始60 min后体温(T2),手术结束时体温(T3),并做一比较(见表1)。

1.3.2 记录患者输液总量,观察患者苏醒情况包括寒颤,低血压,苏醒时间。

(见表2)1.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体温均有下降,但II组的体温明显低于I组。

2.2 II组患者苏醒后的寒颤,低血压发生率高于I组,苏醒时间长于II组。

输液总量多于II组。

2.3 加温输液提高了患者围术期麻醉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v rng o o t op e i s r r p te s hi e i f r h a d c u ge y a int un r ge r l ne t sa de ne a a s he i .M e h d S xt o t op e i s g r to s i y r h a d c ur e y
李 娟 , 侯 炯 , 曹文 探 讨 加 温 输 血 对 全 身 麻 醉骨 科 手 术 患 者 术 中中 心 体 温 的 影 响 。方 法 将 6 O例 行 全 身 麻 醉 手 术 且 需 术 中
输血的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 两组 各 3 人 。干 预 组 患 者 输 血 前 采 用 便 携 式 输 液 加 温 器 将 库 存 血 加 温 O 直 至 3 对 照 组 患 者 输 血 前 将 库 存 血 放 置 在 常 温 下 1 ~ 2 n 采 用 肛 温 探 头 检 测 患 者 麻 醉 前 和 麻 醉 后 3 、 O 9 、 7 C; 5 0 mi 。 O 6 、 O 1 0mi 的肛 温 , 观 测 患 者 麻 醉 清 醒 后 到 离 开 苏 醒 室 这 段 时 间 内 的寒 颤 发 生 情 况 。结 果 干预 组 有 2名 患 者 、 照组 有 1名 2 n 并 对 患 者 由 于 麻 醉 方 式 改 变 而 退 出 研 究 。随 着 手 术 时 间 的推 移 , 组 患 者 的 肛 温 均 呈 下 降趋 势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两 差 P< 0 0 ) 干 .5 ;
解放 军护 理 杂志 2 1 年 1 月 第 2 卷 第 1A期 00 1 7 1
Nus h I r C i P J n A,N vmbr21 , o 2 , o 1A oe e 00 V 1 7N .l .
・ 63 1 1 ・
加温输血对全身麻 醉骨科手术 患者术 中中心体温 的影 响
p te s und rge r la e t sa who r q r d i r op r tve b o r ns u i r q aly d v de n o a a i nt e ne a n s he i e uie nt a e a i l od t a f son we e e u l i i d i t
Ef e t f W a m i g Bl o a s u in o f cs o r n o d Tr n f so n Co e Te p r t r f Or ho e i u g r te t r m e a u e o t pa d c S r e y Pa i n s u d r Ge e a n sh sa d rn h n e n r lA e t e i u i g t e Ope a i n r to
i e v nton lgr p a o r lg ou a om l . r t te t n t e i e ve i a r p, h r ns nt r e i a ou nd a c nt o r p r nd y Fo he pa i n s i h nt r nton lg ou t e ta — f s d bl o a a m e p t 7 。 usng po t bl l d w a m e .Fo he p te si h o r lgr u t u e o d w s w r d u o 3 C i r a efui r r rt a int n t e c nt o o p, he ta f s d b o a o e v d a oo t m p r t r o - 0m i The r c a e pe a u e e e m e s r d r ns u e l od w sc ns r e tr m e e a u ef r1 2 5 n. e t lt m r t r sw r a u e be o e t ne t sa a t 3 6 9 1 0 m i fe ne t sa u i g r c a e pe a ur r e T h h ve f r he a s he i nd a 0, 0, O, n a t r a s he i s n e t lt m 2 r t e p ob . esi —
L u n, IJ a HOU i n CAO e —ig, Jo g, W nt n TANG e—u n, W i a XU n( rig S h o , e o d Mi tr dc l j Ya Nu sn c o l S c n l ay Me ia i
U n v r iy, a ha 0 43 Chi ) i e st Sh ng i2 0 3, na
Co r s o d n u h r XU n, m al x y n 2 @ sn . o re p n ig a t o : Ya E— i: u a l 8 1 ia c r n
【 sr c Ab ta t ob e t e To e po e t e efc fwa mi g b o d ta s u i n o h o e tmp r t r n l j ci v x l r h fe to r n lo r n f so n t e c r e ea u e a d
预组患者的肛温下降的程度 较小 , 对 照组 比较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与 P< 0 0 ) 干 预 组 和 对 照 组 患 者 寒 颤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5 。
3 .4 和 8 . 1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1. 0 , % 0 0 ) 2 1 6 2 差 Y 一 789P . 5 。结 论 加 温 输 血 可 以有 效 避 免 体 温 的大 幅度 下 降 , 降低 全 可 身 麻 醉 骨科 手术 患者 寒颤 的 发 生 率 , 提 高 患 者 的舒 适 度 。 能 【 关键 词 】 加 温 输 血 ; 科 手 术 ; 身 麻 醉 ; 骨 全 中心 体 温 ; 颤 寒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423 【 文献 标 志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 9 3 2 1 ) I 一 6 3O 文 0 89 9 ( 0 0 1 A 1 1 一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