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7/28
1
2006年司法考试单选考题
• 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2021/7/28
2
答案:C. 解析: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2021/7/28
14
• 1、状态,即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如人的下落不明、权利继续不行使; • 2、事件,即某种客观情况的发生,如人的出生、死亡、战争的爆发; • (二)人的行为 • 指人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的行为一般不能成为民法调整的对象。 • 包括民法上的行为和其他法律上的行为。 • 民法上的行为分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2021/7/28
9
答案:C
• 解析: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 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严格的条件。但是 这并不是说,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所以 A是错误的,不能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 和法人,国家有的时候也直接参与民事活动,但是基于民 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 公法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 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所以B的说法太绝 对,错误,不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
16
• 2、违法行为 • 违反民法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侵
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 甲将乙打伤属于侵权行为,甲借乙钱到期不还属于违约行为。 • 3、其他行为,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
2021/7/28
17
第三节 民事能力
一、法律上所谓能力 • 在法的世界中作为法律主体进行活动所应当具备的地位或资格。 • 民法上的能力包括三种: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 •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静的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
2021/7/28
25
• 4、意思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有所区别
• 在大多数情况下,意思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都是一致 的,但在有些情况下,意思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有差 异,如成年人在醉酒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 四、民事责任能力
• (一)含义
• 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 格,又称侵权行为能力。
22
• 3、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 (1)两种能力对民事主体的重要性 • (2)两种能力在自然人上的表现:产生时间不同,这是由自然人的成长规律
所决定的
• (3)两种能力在法人上的表现:同时产生 。
2021/7/28
23
• (二)意思能力
• 1、含义
• 自然人认识自己行为的动机与结果,并根据此认 识决定其正常的意思之能力。瑞士称为判断能力, 台湾称为识别能力。
• 二、民事权利能力
• (一)概念
• 充当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又称法人格或人格。
2021/7/28
19
• (二)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 • 1、取得 • 自然人:自出生时起 • 法人:依法登记后 • 非法人团体:与法人类似 • 2、民法关于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
依附于既存之其他权利而发生; • 第二,民事权利的相对发生,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
而发生的权利。 • 2、民事权利的消灭:分为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 • 3、民事权利的变更 • 第一,主体变更; • 第二,内容变更; • 第三,作用变更。
2021/7/28
11
• 1、合法行为,具体分为:
• 第一,民事法律行为;如签订合同
2021/7/28
12
案例
• 张某与李某是某大学同班同学且为好友。一日李某主动请张某星期天到电影 院看电影。到了星期天,张某首先乘车至电影院门口等候李某。但李某突然 改变主意,直到电影散场也没有来电影院。张某为此愤愤不平,提出与李某 “断交”。如何评判张某的行为?

2021/7/28
13
• 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并非所有的社会现实或社会 生活关系都具有法律意义或“法律制度的关联性”。在这个生活事例中,尽 管李某由于疏忽而存在“背信弃义”的行为,但该生活关系本身显然不具有 “法律制度的关联性”,没有法律意义。
不允许当事人排除、放弃或变更。 • 3、消灭 • 自然人:死亡 • 法人:解散 • 非法人团体:与法人类似
)一般民事权利能力与特别民事权利能力
• 一般民事权利能力指参加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资格,特别民事权利能力 指参加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所要求的法律资格。如本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存在 一定的差异。
2021/7/28
15
• 第一,民事法律行为;如签订合同
• 第二,准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意思通知,即表示内心某 种欲望或意思的行为,如要约拒绝、履行催告等;观念 通知,即表示对于某种事项之观念的行为,如承诺迟到 通知、发生不可抗力通知、瑕疵通知等;感情表示,即 表示某种感情的行为,如被继承人之宽恕。
7
•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 即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 五、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 •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与民事权利的变动 •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是民事权利变动的前提,二者的
区别是:
• 1、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与民事权利的发生不尽一致, 如在附停止条件或附始期的法律行为中,民事法律关 系已经发生,但民事权利可能尚未发生;
• 三、民事行为能力
2021/7/28
21
• (一)含义 • 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
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 1、广义概念:实施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与非法行为的能力; • 2、狭义概念:仅指实施合法(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民法通则采狭义概念。
2021/7/28
• 此三类行为虽由法律规定而当然发生效力,但均以表示 一定心理状态于外部为特征,故称为准民事法律行为。
• 第三,事实行为,指基于某种事实之状态或经过,发生 法律所特别规定的效力之行为。事实行为亦称非表示行 为,不以表现内心的意思为必要,如先占、加工、添附、 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等。
2021/7/28
• 注意:此概念仅针对自然人而言。
• 2、意思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有意思能力才有民事行为能 力。
2021/7/28
24
• 3、意思能力并非法律赋予的地位或资格,而是 一个事实问题,即对各个具体的民事行为,根据 行为人的各种因素判断其是否有意思能力,并无 统一的标准。
• 如吸毒的人、喝醉酒的人、精神病人、神童、盲 人等形态不一。因此民法只能确定统一的规定, 以年龄和精神状况为标准认定当事人是否有意思 能力。
• 有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应对自己行为的违法后果承担 民事责任,否则将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 我国民法未规定民事责任能力的的概念。
2021/7/28
26
2007年 司法考试多选题
64.丁某在自家后院种植了葡萄,并垒起围墙。谭 某(12岁)和马某(10岁)爬上围墙攀摘葡萄, 在争抢中谭某将马某挤下围墙,围墙上松动的石 头将马某砸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第二,准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意思通知,即表示内心某种欲望或意思的行为, 如要约拒绝、履行催告等;观念通知,即表示对于某种事项之观念的行为, 如承诺迟到通知、发生不可抗力通知、瑕疵通知等;感情表示,即表示某种 感情的行为,如被继承人之宽恕。
• 此三类行为虽由法律规定而当然发生效力,但均以表示一定心理状态于外部 为特征,故称为准民事法律行为。
2021/7/28
3
•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 分为动的要素和静的要素,前者指权利义务及其 变动和变动原因,后者指主体和客体
• 主体指权利义务之所属,如合同当事人、侵权人 与受害人、父母子女等;
• 客体为权利义务之所附,如电视机、名誉利益等;
• 主体之间凭借客体建立起来的联系的内容即权利 和义务,如你从商店购买一台电视机,则你与商 店各自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 一、人时刻都生活在民事法律关系之中 • 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们生存的法律基础 • 二、民事法律关系为法律关系之一种 • 关系、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 特征:当事人相互独立、法律地位平等,大多数情形下民
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且民事法律关系 由民事法律责任作为保障。 • 三、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形式 • 民事法律关系的实际内容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它赋予 了这些法律关系以一种法律形式,从而使其受到法律的约 束。
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 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 的,所以D错误,不能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 行为、智力成果,其中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C是正确 的,为本题答案。
2021/7/28
10
• (二)民事权利的变动的分类 • 1、民事权利的发生 • 第一,民事权利的绝对发生,指民事权利独立地,不
2021/7/28
4
•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经常发生变动,变动 必有原因。例如,你与商店签订了一份电器购销合 同,从商店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的电视机,效果不理 想,你要求商店换另一品牌的电视机,得到商店的 许可。你与商店又订立了一份电器购销合同,获得 了新的电视机。
• 在这一案例中,主体、客体、权利义务、权利义务 之变动、权利义务变动的原因分别是谁或什么或什 么东西?
2021/7/28
6
•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 即权利的对象,或是标的,但并非权利的内容或权利的目的。
• 各国民法典一般仅对最重要的客体——物作出规定。不同的权利类型针对的 客体也不同。一般而言,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行为或称为给付; 人格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慧成果。
2021/7/28
是关于人的活动的动的能力。
2021/7/28
18

第三节 民事能力
• 一、法律上所谓能力
• 在法的世界中作为法律主体进行活动所应当具备 的地位或资格。
• 民法上的能力包括三种: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 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
•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静的能力,民 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是关于人的活动的动 的能力。
• 下面分别讲述一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 容、变动、变动原因。
2021/7/28
5
•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两种含义:一是指特定权利的归属;二是指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
法律资格。此处是指后一含义。 • 条件:一是适于享有民事权利之社会存在;二是须经法律认可。 • 表现形式: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
• 2、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与民事权利的变更并不相同, 如变更履行期限不改变民事权利的本质;
• 3、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与民事权利的消灭也不相同。
2021/7/28
8
2008年 司法考试全国卷第1题
•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A.丁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谭某的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马某自己有过失,应当减轻赔偿人的赔偿 责任 D.本案应适用特殊侵权规则
2021/7/28
27
答案:BCD 解析:《民法通则》第133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 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 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所以A是正确的。第131条规定,受 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 事责任,所以C是正确的。本题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属 于特殊侵权规则,所以D也是正确的。丁既没有过错, 也没有违法,所以不构成侵权,不需要承担责任,A的说 法是错误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 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调整的平等主 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总称为民事关系,民 事关系是一种社会生活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 关系都是民法调整的对象,只有民法所规定的才受民 法所调整,其他的社会生活关系受道德、习惯等的调 整。其中C项因甲的劝酒而导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所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受民法所调整,故C项正 确。A项虽然与合同相关,但只是商谈,并没有进入 缔约阶段;BD项属于爱情、友情等领域,都不受民 法所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