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69·
E-mail:zgqkyx@
·论著· ·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张俊峰,苏绍红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

方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展开比较。

结果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发生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

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APTT 、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促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改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低分子肝素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临床症状【中图分类号】 R 364.15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单位: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作为临床一种常见和多发的周围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病好发于产后、术后、长期卧床的人群,由下肢深静脉血液凝固促使血液回流受阻所致。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脉痹”、“股肿”等范畴,认为由血运不畅、脉络阻滞、营血回流受阻、流注下肢引发,故治宜祛瘀生新、养血活血[1-2]。

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取得了理想成效,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2~68岁,平均(56.9±7.1)岁;患病部位:双下肢10例,右下肢18例,左下肢22例;病因:妊娠及分娩6例,手术及术后9例,肿瘤病史10例,创伤及骨折22例,其他3例。

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3~67岁,平均(57.2±7.3)岁;患病部位:双下肢9例,右下肢19例,左下肢22例;病因:妊娠及分娩7例,手术及术后10例,肿瘤病史9例,创伤及骨折22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符合,具后期静脉血液逆流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1)主症:瘀血性皮炎、浅静脉怒张或曲张、瘀血性溃疡、
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2)经血管造影检查或超声检查对静脉血流障碍或血液逆流证实。

1.2.2 排除标准 非气虚血瘀夹湿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 );意识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剂量为5000 IU/次,2次/d ,持续应用2周。

1.3.2 观察组 本组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方法同上,同时取桃红四物汤加减联用。

基本方:桃仁10 g ,当归15 g ,红花8 g ,
熟地15 g ,赤芍10 g ,川芎10 g 。

湿重者加薏苡仁10 g ,泽泻10 g ,茯苓20 g ;血瘀者加水蛭6 g ,丹参10 g ,土鳖虫6 g ,延胡索10 g ;脾虚者加淮山药15 g ,吴茱萸10g 。

1剂/d ,水
煎早晚分服,200 ml/次,持续应用2周。

1.4 观察指标 (1)血液流变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液流变学指标。

(2)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功能指标;(3)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管经血管彩超示再通,疼痛及肿胀消失;有效:血管经血管彩超示仍存在管腔狭窄的情况,疼痛及肿胀有所减轻;无效:血管经血管彩超示仍呈阻塞现象,疼痛及肿胀无缓解。

1.6
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发生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见表1)。

2.2 凝血功能 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APTT 、PT 比较差
·470·
E-mail:zgqkyx@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s)
组别例数
APTT PT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5035.1±2.839.4±2.212.2±1.815.3±2.9观察组5035.3±2.646.2±2.412.8±1.619.4±3.5t值0.37014.769 1.762 6.378 P值0.712<0.0010.081<0.001 2.3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5011(22)26(52)13(26)37(74)
观察组5028(56)20(40)2(4)48(96)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机为脉道雍滞。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瘀血阻脉、津液外溢相关,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桃红四物汤活血益气、温补肾阳,祛瘀作用较为理想[3-4]。

方中以红花为君药,可活血化瘀;熟地、当归调经养血、滋阴补肝;芍药活血止痛、凉血消肿;川芎行气活血、调畅气血;桃仁破血强劲。

诸药共用,共起化瘀通络、活血祛瘀之效[5-6]。

本方使瘀血祛、气机畅、新血生,是化瘀生新特点的突出体现,利于瘀血消散、改善血液循环,进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挥较佳的治疗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示,桃花四物汤在抗血栓、抗血小板活化的同时,还具较理想的镇痛作用,同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效果,可促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最大程度改善,提高临床总有效率[7-8]。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发生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

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
74%(P<0.05)。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促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改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强,张学普,吴月欣. 伤科接骨片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的影响[J]. 中国药业,2014,23(16):20-22.
[2]KEARON C,AKL E A,COMEROTA A J,et a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TE disease: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9th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Chest,2012,141(2):e576S.
[3]李文茹,赵秀静.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106-107.
[4]区满春,曾敏怡,石任任,等. 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的荟萃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10(2):113-116.
[5]YU C,QI D,LIAN W,et al. Effects of danshensu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thrombosis:in vivo arteriovenous shunt and venous thrombosis models in rats[J]. Plos One,2014,9(11):e110124.
[6]陈青,龚志贤,卢敏. 桃红四物汤预防髋部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7):35-37.
[7]BATES S M,JAESCHKE R,STEVENS S M,et al. Diagnosis of DVT: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9th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Chest,2012,141(2):e351S.
[8]HE L,ZENG H,LI F,et al. Homocysteine impairs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function by inhibiting tetrahydrobiopter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 [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0,299(6):E1061.
(本文编辑:周腾菲)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组别例数
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黏度低切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50 5.9±0.4 5.4±0.68.6±0.5 6.4±0.612.4±0.59.4±0.7 1.9±0.1 1.7±0.2观察组50 5.9±0.3 4.9±0.48.5±0.4 5.9±0.512.4±0.58.9±0.5 1.9±0.3 1.3±0.2 t值0.000 4.903 1.104 4.5270.000 4.1100.00010.000 P值 1.000<0.0010.272<0.001 1.000<0.001 1.000<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