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与过滤和蒸发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与过滤和蒸发课时作业
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
答案:D
解析:中学化学实验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少数几种,烧杯、烧瓶、锥形瓶等都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2.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答案:A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答案:D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选择能一次量取所需液体规格的量筒,不能多次量取加和,以防止误差积累,但所选量筒规格也不能太大,如选100ml(更改为mL)的量筒量取6ml (更改为mL)的液体也不行,一般来说所量取的液体体积为量筒最大量程的百分之60左右最好,A项正确;为了防止粉末状药品粘在试管内壁上,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B项正确;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是防止玻璃棒将滤纸戳破,C项正确。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给试管来回均匀加热,后固定局部加热
C、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湿润,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
标准比色卡比较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答案:C
解析: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先将试纸湿润,否则相当于将被测液稀释了。

5.下列各图中除k1、K2外,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答案:D
解析:A中烧瓶与分液漏斗之间的橡胶管平衡了分液漏斗与烧瓶内压强的,故不管A装置气密性怎样,液体均能流下。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
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
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
D.蒸发时一定要加热到蒸发皿里没有水
答案:CD
解析:检验某溶液时,要取少量待检液于小试管中检验,不能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以免将整瓶试剂污染,C项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含有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D项错误。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里用刷干净的药匙尝药品橱里的蔗糖和硝酸钠以进行鉴别
B、把整个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某未知气体(已知可能为氧气)
C、用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发现出现了倒吸,赶紧将
试管塞拔出。

D、给烧瓶中的较多量液体加热将近沸腾时,忽然想起忘了加沸石,马上加入。

答案:C
解析:实验室里的任何药品、试剂不能入口,闻未知气体(特别是不能确定是否有毒)气味时要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分子飘入鼻孔;C中做法是正确的,发现倒吸时,一定不能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否则会使导管中的那一小段液体加快倒吸;液体将近沸腾时,加入沸石仍然会暴沸,应稍冷却后再加入。

8.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
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答案:B
解析:题目要求只取一次该溶液,故检验各种离子时,不能干扰其它离子的检验。

从题目所给操作来看,这三种离子的检验都是通过沉淀法,故每次加入的试剂只能沉淀一种离子。

12.家庭小实验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下列实验家庭的设计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白醋证明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B.用白醋和蜡烛在鸡蛋壳上写出“我爱金太阳”的凹字迹
C.用纯碱和水证明碳酸钠溶于水放热
D.面粉和食盐证明食盐中含有碘
答案:D
解释:白醋醋酸含量在5%左右,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钙反应,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判断含有碳酸钙与否,A项正确;先在鸡蛋壳上均匀涂上蜡烛,用铁钉小心写出“我爱金太阳”四字后,将蛋放入醋酸中浸泡30分钟,铁钉划过的字迹处与醋酸接触而反应,取出后小心去掉蜡烛,就显现出“我爱金太阳”的凹字迹,B项正确;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将其溶于水,触摸容器外壁,有明显热感可证明碳酸钠溶于水放热,C项正确;面粉中含有淀粉,但淀粉是遇到碘分子变蓝色,而食盐中含有的是碘离子或碘酸根,故没有颜色变化,D项不能成功。

9.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

如不溶性的泥沙,可
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1)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实验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细节:加热蒸发时什么时候停止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除去溶液中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需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试剂的先后顺序及试剂的用量等问题,在你考虑的方案中,最后一步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判断加入这种试剂结束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玻璃棒.(2)等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可停止加热。

(3)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解析:加入Na2CO3以除去CaCl2,加入NaOH以除去Mg(OH)2,故最后加入盐酸以除去过量的Na2CO3和NaOH。

10.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将气体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氯化氢
(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水中配制少量盐酸,结果发生
了水的倒吸。

①在不增加仪器(可选择必需的试剂)的前提下将右图
装置稍加改进,即可安全地在试管中用水吸收氯化氢,
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

②若在烧杯中用水安全地的吸收氯化氢,请在上面的矩形框中绘出合理的吸收装置图。

答案:①往试管中加入四氯化碳至浸没导气管口
②如图
11.如何把铜粉和氧化铜粉末分离?(注意要求是分离开,最后应得到纯净的铜和氧化铜)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答案:(1)将混合物滴入盐酸后过滤可得铜粉(CuO+2HCl====CuCl2+H2O)。

(2)将滤液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滤出〔CuCl2+2NaOH====Cu(OH)2↓+2NaCl〕。

(3)将滤渣加热即得到CuO〔Cu(OH)2CuO+H2O〕。

选做题
12.某学生欲测定味精中食盐的含量。

(1)下面是该学生所做的有关实验步骤,请填写所缺的实验步骤②和④。

①称取某牌号的袋装味精样品5.0g ,并溶于蒸馏水。

② 。

③过滤。

④ 。

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9g 。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②洗涤沉淀主要是洗去哪些微粒(填出两种即可) 。

③沉淀未完全烘干致使测得氯化钠含量会(偏大或偏小) 。

④若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 含量20%≤,”则此样品是否符合产品标示的质量分数 (填“符合”或“不符合”)。

答案:(1)②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 3;④洗涤沉淀
(2)①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②硝酸根离子和银离子(钠离子和谷氨酸根离子或答成“味精”也行)
③偏大
④不符合
解析:本题的测定原理为:使味精中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产氯化银沉淀,通过称量氯化银沉淀质量求出原样品中氯化钠质量,最后求出其百分含量。

NaCl +AgNO 3===AgCl +NaNO 3
58.5 143.5
x 2.9
x=58.5×2.9g 143.5
=1.18g NaCl 含量为:1.18g 5.0g
=23.6% 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