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7页)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

如何________作者不会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________,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________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持续关注,________。

它尚不成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当是整个社会所关切的。

2017年,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130.2亿元,比2016年增长44.2%,并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

同时,2018年知识付费迎来从高潮迈向洗牌的拐点,倒逼知识产品内容服务加速升级,也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学作品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

一些领先网站正在面临活跃用户增长瓶颈,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中文在线集团在2016年就提出了“超级IP”战略,以作品为驱动力,打通“原创平台+IP运营+影视+游戏”的垂直内部生态体系的搭建,来保证网络文学的IP项目高效落地,实现IP一体化衍生开发。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3分)(A)A.鼓励随波逐流从而因势利导B.蛊惑随波逐流进而因势利导C.蛊惑趋之若鹜从而顺水推舟D.鼓励趋之若鹜进而顺水推舟解析:第一处,鼓励:激发、勉励。

蛊惑:迷惑、诱惑。

此处应用“鼓励”。

第二处,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只能随着潮流走。

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此处是说如何鼓励作者不出于功利目的而一味地去迎合读者,用“趋之若鹜”语意过重,故选“随波逐流”。

第三处,从而:连词,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训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训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_________,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的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________的思想,手稿却板正、________,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狂放不羁谨慎D.潇洒特立独行谨慎答案 B解析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

此处形容“歌德的字”,应选“潇洒”。

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狂放不羁:任性豪放,不受约束。

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

“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根据语境,应选“狂放不羁”。

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根据语境,应选“拘谨”。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于大自然的万物,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

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因为日光能深入,月光、灯光只照在事物的浮面,不但不暴露它们的弱点,反而替它们加了一层光彩,蒙了一层轻纱,日光给人清晰的理解,可是它把想象围住了。

①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②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③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④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⑤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⑥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A.②⑤④③⑥①B.④⑤⑥③②①C.⑥①④⑤②③D.⑥⑤④③②①答案 C解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日光的作用,横线后的部分是对其上文的解释,通过把“日光”和“月光”“灯光”进行对比,阐明“日光”的美好之处。

2020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九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7页)

2020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九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7页)

2020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九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正令人无法________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

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________。

他只微微一笑,显出大智慧在面对丑恶世界时的从容与最使人________的平淡。

A.望其项背溶化喜不自胜B.望尘莫及融化喜不自胜C.望尘莫及溶化忍俊不禁D.望其项背融化忍俊不禁答案 D解析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语境中有否定词“无法”,应选用“望其项背”。

溶化:(固体)溶解。

融化:(冰、雪等)变成水;或者是一句话温暖了一个人的心。

语境中是说,庄子一笑,便能感化人,应选用“融化”。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禁受不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语境是用来修饰“平淡”,不能用“喜不自胜”,应选用“忍俊不禁”。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丝绸是柔软的,它的优雅与奇幻,色泽与纹理,代表了精致、富庶、高贵、江南、水以及摇曳斑斓的理想生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腋下生翼,高挂于北斗之上,由此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一根生动的血管,一条脊椎般的天路,纵横西东。

①人们渴望衣锦而行,吐气如兰②它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世俗符号,让人们渴望③当它从中国南方的蚕桑之地一跃而起,掉头北向时④丝绸也是坚硬的⑤于是它就成了拓荒、西进、光荣、牺牲、开放和胸襟的代名词⑥一种神秘的意志与情怀便贯注其中A.⑤③⑥④②①B.②①④③⑥⑤C.②①⑥⑤④③D.④③⑥⑤②①答案 B解析本段文字是关于丝绸和丝绸之路的,解答时要注意语段中描写的丝绸的特点,前面是柔软,后面是坚硬,语段要符合这样的先后顺序。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以来最为深刻、最有影响的技术革命。

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象征着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人工智能的新信息技术,其特征是大数据、大计算、大决策,三位一体。

人工智能的智慧已能和人类相提并论。

2010年左右,大数据时代宣告到来,超级运算技术的广泛________,新式算法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让人________,甚至始料未及。

虽然当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我升级、自主创造的能力,但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无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功能,这意味着,新一轮的________运动必被强势激发,人们可能面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不知所措。

人工智能对于国家治理是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需要国家在治理上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强力的支持,而当技术蓄势待发并逐渐成熟且准备在人类社会运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强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

如何建立人工智能时代精准治理的原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________。

在当下,人类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对于人工智能,()。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总是对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应用应接不暇创新问题B.运用目不暇接创造问题C.应用应接不暇创新难题D.运用目不暇接创造难题解析:第一组,应用:使用。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应选“应用”。

第二组,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根据语境,这里重点突出应付不过来,应为“应接不暇”。

第三组,创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得到一个性能更优异的产品。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根据语境“虽然当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我升级、自主创造的能力”“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无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功能”,应选“创新”。

2020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含答案

限时规范练一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4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chénɡ)明的心,当一颗心在无谓的热闹中变得混.(hún)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

B.画作《奥凡尼的日落》笔触粗犷.(ɡuǎnɡ),气势豪迈,画面上远处是金黄的麦田和起伏的山峦.(luán),近处夕阳下广茂的旷野上,草木葱茏,牛群在悠闲地觅食。

C.西泠.(línɡ)桥、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cōnɡ)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一诗中的“西陵”就是现在的西泠桥。

D.秦孝文王即位后第三天便溘.(kè)然长逝,三天时间短到连史书对他的记载.(zài)也只有寥寥几十个字,但透过这几十个字,不难看出他的政治素养和长远目光。

答案C解析A项“混”读hùn。

B项茂—袤。

D项“载”读zǎ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春天,在日落前一刻钟,我们到树林里去。

一刻钟过去了,[甲]太阳落山了,但是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清爽;鸟雀们探头探脑....,啾啾唧唧地鸣啭着;幼嫩的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宜人光彩……我们就等待着。

[乙]树林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根和树干向上移动,越升越高,从低处几乎..还是光秃的枝干升到纹丝不动,还睡着的梢头……接着树梢也暗下来了,红通通的天空渐渐地变蓝了。

林子里的气息渐渐浓密..起来,微微地散发着暖洋洋的潮气,吹进来的风一到我们近旁便停住了。

[丙]鸟儿渐渐睡着了——它们不是一下子全部入睡的,因为种类不同,迟早也不同:最初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便是知更鸟,接着是杜鹃鸟。

树木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越来越黑的庞然大物....。

2020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习题

2020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习题

2020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情景类默写训练(58篇)(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使用)文言文(18篇)一、必修(8篇)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4.师说韩愈5.阿房宫赋杜牧6.六国论苏洵8.赤壁赋苏轼二、选修I(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诗词曲(40首)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4.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6.短歌行曹操7.归园田居(其一)陶潜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3.将进酒李白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9.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0.李凭箜篌引李贺2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22.锦瑟李商隐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6.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王安石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28.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苏轼29.登快阁黄庭坚30.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3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3.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34.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35.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辛弃疾3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38.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40.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注意:1.以上篇目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拟定。

2.2020年必考篇目共58篇,其中红色字体的篇目是现有人教版教材没有的,教学时注意补上这些篇目。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专题三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01911291125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专题三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01911291125

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3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农诞辰纪念日,临近之际,一方用磬石雕刻的石碑在神农故里高平市被发现。

A[石碑上有16个篆体字:“华夏始祖,千秋万代,炎黄一脉,共拜神农”。

]字体修长齐整,线条匀称,笔法流畅,显示出雕刻者超群拔类的技艺。

磬石能敲打出清脆的音阶,用它做成的“磬”在我国古代被奉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专为皇帝举行国事庆典、宗庙祭祀之用。

文字与石碑浑然一体,世所罕见。

B[根据这方石碑的材质档次,文字内容的用词语气及时代风格,有人推测这方石碑是元代皇家御赐的神农祭祀专用碑。

]这个说法并非荒诞不经。

高平作为神农故里,神农文化密码星罗棋布,C[与神农有关的历史遗存数量庞大,“神农城”“神农洞”“神农泉”等……以“神农”命名的地名不胜枚举。

]石碑一般用大理石镌刻,为什么这方祭祀碑选用了有“金声玉振”音质的磬石呢?( )。

据史料记载,神农最早发明了乐器“神农琴”,被认为是华夏民族乐器的最早发明者。

D[有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神农琴”上的五根弦名宫、商、角、徵、羽,实际上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所指的五声音阶。

]用最好的磬石制作成的祭祀碑,无疑是对神农发明乐器这一伟大功绩做出了最崇高、最合适、最特别的褒奖。

1.选文中的四句话,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碑上有16个篆体字:“华夏始祖,千秋万代,炎黄一脉,共拜神农”。

B.根据这方石碑的材质档次,文字内容的用词语气及时代风格,有人推测这方石碑是元代皇家御赐的神农祭祀专用碑。

C.与神农有关的历史遗存数量庞大,“神农城”“神农洞”“神农泉”等……以“神农”命名的地名不胜枚举。

D.有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神农琴”上的五根弦名宫、商、角、徵、羽,实际上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所指的五声音阶。

答案 D解析A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B项第一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C项“等”与省略号不能连用。

(江苏专用)2020高考语文提分限时规范练十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高考语文提分限时规范练十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

限时规范练十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看过许多民国时期的文人论战,地说,鲁迅跟林语堂斗嘴,比鲁迅跟叶灵凤斗嘴,好看多了。

鲁迅讥讽叶灵凤,似乎有点,缺少可观赏性。

鲁迅跟林语堂唇枪舌剑,这才是,我看得。

A.坦诚以强凌弱半斤八两津津有味B.坦率以强凌弱棋逢对手津津有味C.坦率弱肉强食半斤八两津津乐道D.坦诚弱肉强食棋逢对手津津乐道答案 B解析坦率:直率。

坦诚:坦率诚恳。

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泛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棋逢对手: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2.下列成语均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不可以归为一类的一组是(3分)( )A.乐不思蜀指鹿为马闻鸡起舞望梅止渴B.巧舌如簧滥竽充数鸣锣开道钟鸣鼎食C.黄发垂髫豆蔻年华及笄之年春秋鼎盛D.笔走龙蛇飞沙走石力透纸背败笔成丘答案 D解析A项“乐不思蜀”说的是蜀后主刘禅,“指鹿为马”说的是秦朝的赵高,“闻鸡起舞”说的是东晋时期的祖逖,“望梅止渴”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该组词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

B项“簧”“竽”“锣”“钟”均为乐器名,该组词语都与乐器有关。

C项“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春秋鼎盛”指正当壮年,其中“春秋”是“年龄”的意思。

该组词语都与年龄有关。

D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败笔成丘”指用坏的笔堆得像小山岳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著述甚多。

这几个词语都与书法有关。

而“飞沙走石”形容风很大,与书法无关。

3.下列对联中,与屈原相关的一组是(3分)( )①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2020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十二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7页)

2020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十二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7页)

2020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十二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时间:35分钟分值:3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______。

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合力制造的偶像崇拜。

表面上读书做学问______,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______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

A.质疑风靡一时名副其实B.质疑蔚然成风货真价实C.置疑风靡一时货真价实D.置疑蔚然成风名副其实答案B解析质疑:提出疑问。

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

原是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

现在引申为实实在在,一点儿不假。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详尽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____________。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①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②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③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④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⑤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⑥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A.①⑤④⑥②③C.④⑥①③⑤②答案B解析语段的中心意思是评论元画中强调笔墨的这一特点。

④句紧承首句而来;⑥句紧接④句;①⑤两句排在⑥句后;②句跟后文的“形式美、结构美”联系严紧,故放在最后。

3.下列括号中对联用途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种杏成林,怀仁益寿(医院联)滋兰树蕙,种李栽桃(花店联)B.落处惊风雨,挥来泣鬼神(笔店联)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帽店联)C.鹤影随云杳,鹃声带月寒(挽联)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寿联)D.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婚联)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宅第联)B.④⑥③①⑤②D.②③①⑤④⑥解析“怀仁益寿”是说道德崇高者可以长寿,并不专指医生。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每日一练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每日一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时间:45分钟分数: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生命如歌,每一天都欢乐溢胸、笑语盈耳,花团锦簇、春意盎然?望自己的生活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一路高歌,________?可是,人生万物,其精神、其美妙、其价值,不在相同,而在于不同处。

一如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没有一种是相同的,但演奏出来的却是________,精彩无比。

但终其一生的劳碌奔波,最终又有几个人能够________呢?在人生之路上,( )。

这样的平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________,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活力,心灵不充满健康和快乐?B.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有价值,人生有意义,生活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C.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活力,心灵不充满健康和快乐?D.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生活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答案】D【解析】反问句本身表一重否定,“谁不希望”即“谁都希望”,表意已经明确,不可再加其他否定词;人生、生命、生活、心灵,由抽象而具体,由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顺序不可改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春风得意感慨万千称心如意洞察世事B.踌躇满志百感交集称心如意明察秋毫C.春风得意百感交集如愿以偿洞察世事D.踌躇满志感慨万千如愿以偿明察秋毫【答案】C【解析】春风得意: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句中泛指顺利,应用“春风得意”。

感慨万千: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专题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 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全国】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练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

【全国】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练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

组合练4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大文豪,他的________哪怕是最普通最实际的举措也会被注染成一种诗意的浪漫。

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是在北宋元祐年间,他当时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杭州会成为宋王朝新的都城,而________所兴建的那些工程( )。

城市基础设施________,市民们既具有南方人热情的天性,又极富文化素养。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切都________。

西湖整治好了,可以听夕阳箫鼓,也可以赏曲院风荷。

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颦一笑殚精竭虑包罗万象美轮美奂B.一举一动处心积虑包罗万象完美无缺C.一举一动殚精竭虑一应俱全完美无缺D.一颦一笑处心积虑一应俱全美轮美奂解析一举一动:每个动作,指所有的行动。

一颦一笑:忧和喜的表情。

后半句“哪怕是最普通最实际的举措”和“一举一动”相呼应。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用在此处恰当。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一应俱全: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此处用“完美无缺”更恰当。

答案 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恰巧是被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B.恰巧是为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C.恰巧准备是为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的D.恰巧是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解析注意前一句的陈述主体是“那些工程”。

答案 B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那些奏议表状,尤其是他的作品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

限时规范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限时规范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_________,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的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________的思想,手稿却板正、________,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狂放不羁谨慎D.潇洒特立独行谨慎答案B解析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

此处形容“歌德的字”,应选“潇洒”。

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狂放不羁:任性豪放,不受约束。

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

“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根据语境,应选“狂放不羁”。

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根据语境,应选“拘谨”。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于大自然的万物,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

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因为日光能深入,月光、灯光只照在事物的浮面,不但不暴露它们的弱点,反而替它们加了一层光彩,蒙了一层轻纱,日光给人清晰的理解,可是它把想象围住了。

①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②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③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④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⑤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⑥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A.②⑤④③⑥①B.④⑤⑥③②①C.⑥①④⑤②③D.⑥⑤④③②①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_________,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三 限时规范练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三 限时规范练四 Word版含解析

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3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关处于我国西部边陲,因为曾是通往西域诸国的重要关隘而闻名遐迩,它与玉门关成掎.(jī)角之势,宛如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要地,虎视眈眈。

B.老李的拳术文章旁征博引,考据周详,他说起话来也是滔滔不绝,尽管我对拳术一窍不通,有时未免觉得味同嚼.(jué)蜡,但也绝不能表现出丝毫的烦躁。

C.陈三立因参与戊戌变法,被革职永不录用,晚年在中正街颐养天年,他的诗艰涩奇崛.(jué),为风流一时的同光体诗坛盟主,门人后辈以诗文请益者,络绎不绝。

D.交警坐地生财,衍生了“保车人”这一奇特的职业,他们臭味相投、沆.(hànɡ)瀣一气,可谓生财有道,难怪超载车、保车人与交警都乐此不疲、配合默契、心心相映呢。

答案 C解析A项“掎”读jǐ。

B项“嚼”读jiáo。

D项映—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随着天气转凉,糖炒栗子成为很多人的温暖。

选择栗子香甜可口,甘之如饴....。

[甲]除了糖炒栗子(传统做法是用搅拌机和着黑色的炒栗石不停地炒,然后往里倒糖浆),今年市场上还流行烤栗子、冰栗子等新式吃法。

在一家名为“举个栗子”的小店内,顾客络绎不绝....。

烤板栗是热销款,店家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冰栗子产品。

价格方面,原来十几元一斤的栗子现在基本..都是二十元起了。

[乙]板栗收购商老张一听记者咨询栗子的价格,直接来了句“今年真的是不错”。

[丙]他说,今年老百姓的栗子能卖到七、八元一斤,大小不一的混栗子也能卖五到六元钱一斤。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甘之如饴B.络绎不绝C.别出心裁D.基本答案 A解析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诗鉴赏 限时训练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诗鉴赏 限时训练

限时规范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诗鉴赏(时间:45分钟分值:5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球上的生物需要适应地球的自转,而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钟来预测和适应昼夜变化。

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分离出了一个调控生物钟的基因。

他们________地观察细胞中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变化,鉴定其他相关蛋白所________的成分,揭示了果蝇生物钟的调控机制。

由此,科学家们认为,(),也是生物适应外界环境而进化的结果,它调控着10%~40%的基因表达。

研究生物钟对了解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治疗由于生物节律失常造成的人类疾病有着______的应用价值。

就我们人体而言,如果外部环境与生物钟发生冲突,个体不良行为与生物内在节律________,那么,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时差综合征”。

当乘坐飞机跨越多个时区后,就会出现时差倒不过来,有时候即使我们感到很疲惫,但是晚上还是会失眠。

生物钟的正常工作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继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拓性的研究之后,生物钟生物学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指导着人们健康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煞费心机包涵不可限量南辕北辙B.苦心孤诣包含不可估量背道而驰C.煞费心机包涵不可估量背道而驰D.苦心孤诣包含不可限量南辕北辙答案 B解析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煞费心机”含贬义,不符合文意,应选“苦心孤诣”。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

包含:里边含有。

根据语境,应选“包含”。

不可限量:形容前途远大,很有希望。

不可估量:很难估算,多用来指数量至大,程度至重或影响深远。

根据语境,应选“不可估量”。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_________,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的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________的思想,手稿却板正、________,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狂放不羁谨慎D.潇洒特立独行谨慎答案 B解析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

此处形容“歌德的字”,应选“潇洒”。

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狂放不羁:任性豪放,不受约束。

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

“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根据语境,应选“狂放不羁”。

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根据语境,应选“拘谨”。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于大自然的万物,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

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因为日光能深入,月光、灯光只照在事物的浮面,不但不暴露它们的弱点,反而替它们加了一层光彩,蒙了一层轻纱,日光给人清晰的理解,可是它把想象围住了。

①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②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③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④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⑤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⑥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A.②⑤④③⑥①B.④⑤⑥③②①C.⑥①④⑤②③D.⑥⑤④③②①答案 C解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日光的作用,横线后的部分是对其上文的解释,通过把“日光”和“月光”“灯光”进行对比,阐明“日光”的美好之处。

由此可确定,横线处的内容应是分别对比事物在“日光”与“月光”“灯光”下给人的不同感受。

故④⑤应排在一起,②③应排在一起,且都应该先说“灯光”或“月光”,后说“日光”。

⑥①是总述,应排在前面。

故此题答案为C。

3.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地攀援在他人身上。

我们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一个人如果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A.要为漫长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B.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尤其重要。

C.经历挫折而立于不败之地最可贵。

D.坚定的人生方向能助人到达彼岸。

答案 B解析提炼语意须抓住中心句,本段材料的中心句就是开头一句,由于表达语意我们一般要求用平实的肯定陈述句,不用否定句、反问句以及运用一定修辞手法的形象性语句,所以只要把“你不能一味地攀援在他人身上”一句结合下面的阐释,转化为肯定的陈述句即可,强调独立自主。

故选B。

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B.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C.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D.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答案 D解析A项“草色青青送马蹄”与图中情景不符,图中的马是拴在柳树上的。

B 项图中是两个人坐在楼上,与“独上”不符,同时也看不出“马嘶”。

C项图中没有时间变化,与“白日”“黄昏”的时间推移不符。

故选D。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6)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7)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8)判天地之美,________________。

(《庄子·天下》)答案(1)夙兴夜寐(2)欲辨已忘言(3)术业有专攻(4)玉盘珍羞直万钱(5)渺沧海之一粟(6)扈江离与辟芷兮(7)就有道而正焉(8)析万物之理三、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的春天陈荣力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春天扑面而来,是在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

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

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

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

而那天早上当我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

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③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

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

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是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甚至都不会呼吸了。

⑤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⑥春天是丰富多彩、缤纷烂漫的代名词。

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也洋溢在人世间。

⑦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一位女孩。

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而对“结对”的那些孩子来说,这一特征似乎更为明显,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

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

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

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

“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

”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

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

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⑧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

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

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呢!(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7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两次写到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第一次引出了“我”对美好春天的回忆,第二次呼应开头,有助于升华主题。

B.文章叙述“我”与小女孩的故事,写出小女孩对“我”的感激之情,侧面烘托“我”的仁爱之举,旨在体现社会救助的重大意义。

C.“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用比喻、排比呈现出一个浓烈的江南春天。

D.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展示了具体的春天和抽象的春天,笔法细腻,画面唯美,感情真挚,让人回味。

答案 B解析B项“旨在体现社会救助的重大意义”分析有误。

文章叙述“我”与小女孩的故事,是想表达自己对内向和不善言辞的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像春天一样美好的品性的赞美。

7.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1)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1)“华丽、完美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美景,更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者互动所构筑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

(2)“我捧着的春天”既指“我”手中的映山红,又指小女孩知恩图报的纯洁、美好的心灵。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关注前后文,结合语境进行深入分析。

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来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

如第(1)句强调“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关键词“不是”“单方面”,提示我们思考更深层的含意。

春天展现它的美,人能创造、发现并欣赏它的美,两者和谐共生、两者互动构筑华丽、完美的春天,共同创造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

第(2)句“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这个单句关键词是“捧”“春天”,提示我们这个“春天”是有比喻义的。

作答时既要答出“春天”所指的基本义,还要答出深层比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