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训练 1.3.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4·合肥高一检测)合肥各大商场里出现了一个促销新名词——“限量版”,手表、香水、手机、运动鞋、数码相机……限量版的身影无处不在,虽然其价格比起普通商品要高出一截,但仍受到一些市民的追捧。

这种消费倾向( )
①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③会助长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
④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选C。

“限量版”的商品受到一些市民的追捧,体现了市民的求异心理,它的优点是能够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因此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与题意无关。

2.(2014·常州高一检测)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
C.求异心理D.从众心理
【解析】选B。

材料中的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2014·黄山高一检测)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矛盾是,年轻人消费需求旺盛而收入水平偏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腰包饱满之时,消费需求却在不断下降。

要有效地化解人生中这种收入与消费的时光错位问题,可以( )
A.引导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信贷C.引导人们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引导人们协调消费,精神为首【解析】选B。

解决消费错位问题,需要贷款消费,解决腰包饱满与需求下降的矛盾,需要合理引导消费,B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消费要做到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D错误。

故选B项。

4.以“拼车”“拼饭”“拼房”等为代表的“新节俭主义”
渐渐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其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
支出却要精打细算。

这说明“新节俭主义”( )
①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②与当前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相矛盾
③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④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消费原则的理解。

“新节俭主义”的消费观考虑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坚持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理性消费,①③④正确;精打细算并不是抑制消费,与当前的消费政策并不矛盾,
②错误。

故选C项。

5.(2014·泰兴高一检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新一届中央集体民生情怀的具体表现。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作为公民应该尽量少让“舌尖上的浪费”发生在自己身上,必须树立______的消费观。

(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公民要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就必须自觉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与题意无关。

6.材料一大多数大学生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二为了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2)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消费心理,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不同消费心理的特征。

第(2)问考查正确的消费观,注意建议的针对性。

答案:(1)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
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存在攀比心理,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存在求实心理,大多数学生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2)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尽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能力提升】(30分钟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4·泰州高一检测)明星一直是社会的焦点人物,
明星代言更是备受关注。

商家之所以利用明星推销自己
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商家选择明星做广告,是因为明星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受到一些人的崇拜,成为一些人模仿的对象,即明星效应,所以商家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故选B。

2.(2013·淄博高一检测)2013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我国旅游市场更加红火。

但火爆的旅游也给我国的交通、环保、餐饮、住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对此,有人给出了一些建议,你认为最适合一般消费者的是( ) A.避免盲从,理性出游B.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C.量入为出,适度消费D.保护环境,理性消费
【解析】选A。

两节期间,人们往往盲目跟风旅游,给我国交通等方面带
来沉重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避免盲从,做到理性出游,故选A。

B、C、D三项与题意无关。

3.(2014·日照高一检测)有人对“打的”现象做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

这主要反映了( )
A.消费观念的差异B.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A。

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不同消费行为反映了其不同的消费观念,A项正确。

B项消费观念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材料中的现象与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无关,C、D排除。

4.(能力挑战题)某百年餐饮老店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该店倡导的这种消费( )
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求实心理②是展示个性,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选D。

“适量”“吃完”“够吃正好”是求实心理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表现,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无关,因此选D。

5.(能力挑战题)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

CPW =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
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选C。

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物有所值”的衣服应是穿着次数多、衣物单价低,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②③由于价格高、穿着次数少,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规律方法】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可以采用:①否定排除法。

即在题肢中找一个或两个错误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②肯定排除法。

即在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然后排除不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③排除异意法。

即找出题肢中那些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意思无关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能力挑战题)2014年我国继续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PM2.5监测。

材料一监测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取暖、空调、汽车尾气等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应对PM2.5,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材料二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的房间是空闲的。

低配置生活,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个人怎样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契合点。

【解析】本题设问主体为“个人”,依据设问内容,可以从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

(2)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消费者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不盲目跟风消费,既有利于保障生活质量,又能节约资源,保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