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诊疗常规

合集下载

《妇科诊疗常规》word版

《妇科诊疗常规》word版

药物流产诊疗常规适应证1、适用于妊娠49天内无禁忌症的早孕者。

2、选择药流者,必须进行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方可服药。

禁忌证1、前列腺素过敏者禁用及青光眼等2、有心肝肾疾病者3、带环妊娠者4、可疑宫外孕者5、哮喘者禁用流程1、用前应B超确诊宫内早孕。

2、用药后将排出物交医生查验,服米索时院内观察,有阴道出血多等异常随时就诊。

3、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在95%左右,一周后应复诊,必要时查盆腔超声,不全流产需清宫。

4、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10—15天),如有感染,发烧,分泌物异味应及时就诊。

人工流产诊疗常规(一)诊断依据停经史,早孕反应有或无,尿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子宫增大,盆腔B超示宫内有妊娠囊。

(二)术前准备血常规妇科检查如需要行白带检查B超明确胎囊大小有合并症者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以便评价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三)人流负压吸引术:适于10周的妊娠人流钳刮术:适于11—14周妊娠术时常规检查吸出物是否与孕周相符(四)治疗术后予抗炎治疗,促子宫收缩药物治疗嘱其避孕1个月,禁性生活;10天内禁盆浴;7—10天门诊复查。

中期妊娠引产诊疗常规一、术前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妊娠分娩史、避孕史、停经史,本次妊娠经过,了解终止妊娠的原因并查验有关证明信。

2、查体:全身检查,注意子宫大小是否与妊娠月份相符,确认妊娠周数,明确有无炎症,畸形,宫颈有否糜烂,注意腹部皮肤有无感染灶。

3、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

妇科B超确认妊娠周数,胎数,了解胎盘、羊水及子宫附件情况,心电图,胸透。

二、手术利凡诺引产术:12—27周℃或以上。

(5)腹部穿刺部位皮肤感染者。

水囊引产:12—27周有肝肾疾病不能行刮凡诺引产者。

禁忌症:(1)-(4)同利凡诺引产(5)疤痕子宫或有子宫创伤史(6)孕期反管有阴道流血者(7)有性病者。

药物引产术:适用于12—27周利凡诺或水囊引产失败者。

禁忌证:(1)-(4)同上(5)有米非司酮禁忌,如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其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接诊与病史采集1.医生应亲自接待并询问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

2.详细了解患者的生理周期,初潮、经期、周期长短、经量、痛经等情况。

3.对于怀孕患者,需详细询问孕龄、孕程、胎动、羊水情况等相关信息。

二、体格检查1.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两部分。

2.全身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对其他系统的检查。

3.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的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乙肝五项等。

2.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妊娠相关指标、性激素、乳腺彩超、细菌培养等。

3.超声检查是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四、内窥镜检查1.能够通过阴道或宫腔内镜直接观察宫颈、子宫腔等部位,并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2.内窥镜检查常用于宫颈病变、宫腔息肉、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常见手术操作包括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剖腹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

2.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及术前准备工作。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无菌操作。

六、妇科治疗常规1.适当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症状治疗。

2.对于一些妇科常见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可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3.诸如宫颈锥切术、宫内节育器放置等治疗措施,则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

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诊疗,注意文明执业,关注患者的隐私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也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诊疗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医院二OO九年八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23、难产处理5(1)产力异常5〔附〕子宫收缩环6(2)骨产道异常6(3)胎位及胎儿异常7①枕后位(枕横位)7②颜面位8・③臀位8④横位•⑤巨大胎儿。

・••10⑥无脑儿10⑦脑积水114、妊娠病理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2)过期妊娠14(3)双胎15(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15(5)死胎17(6)羊水过少17(7)羊水过多18(8)前置胎盘18(9)胎盘早期剥离20(10)早产21(11)前次剖宫产22(12)疤痕子宫225、妊娠合并症22(1)妊娠合并贫血22(2)妊娠合并心脏病24(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26(4)围产期心肌病26(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7(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7(7)妊娠合并慢性肾炎28(8)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29(9)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29(10)妊娠合并急腹症30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0・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31・④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32-6、产科手术32(1)剖宫产.・.・・32(2)会阴切开缝合术34(3)产钳术35(4)胎头吸引术37(5)外倒转术38(6)臀位助产术39(7)臀位牵引术39(8)宫颈探查术39(9)人工剥离胎盘术39(10)清宫术39(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40-(12)引产术407、分娩期并发症42(1)先兆子宫破裂42(2)子宫破裂42(3)产后出血(PPH)43(4)胎膜早破45(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466)羊水栓塞46・8、产后疾病48(1)晚期产后出血48(2)产褥感染48(3)会阴阴道炎48(4)................................................................................................................................... 子宫内膜炎48(5) ..................................................................................................................................... 产后尿储留49(6)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炎49(7)败血症49(8) ..................................................................................................................................... 乳胀与乳头毅裂50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50(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50(2)产科抢救51(3)呼吸衰竭抢救51(4)产科休克抢救52(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53(6)急性子宫内翻症58第二章妇科疾病60-1、外阴病变60(1)外阴痰痒症6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60(3)增生性营养障碍60(4)前庭大腺炎61(5)外阴溃疡61(6)外阴仓U伤612、女性生殖器炎症61(1)滴虫性阴道炎61(2)霉菌性阴道炎62(3)老年性阴道炎62(4)非特异性阴道炎62(5)子宫颈炎62①急性子宫颈炎84-②慢性子宫颈炎62-(6)子宫内膜炎63(7)盆腔炎64①急性盆腔炎64-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64・3、早、中期妊娠疾病65(1)流产65①先兆流产65•②不全流产66・③完全流产66④习惯性流产66(2)妊娠剧吐66(3)异位妊娠664、妇科肿瘤67(1)外阴癌67(2)子宫颈癌68(3)子宫肌瘤69(4)子宫内膜癌70(5)卵巢肿瘤71(6)滋养细胞肿瘤72(7)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725、内分泌疾病73(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73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74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74(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75(3)子宫内膜异位症75(4)子宫腺肌病766、损伤性疾病76(1)尿瘩76(2)直肠阴道痰76(3)子宫脱垂77(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77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78(1)先天性无阴道78(2)阴道横隔78(3)阴道纵隔或斜隔78(4)子宫发育异常78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79・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79(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79(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83(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84(4)负压吸宫术常规86(5)钳刮术常规.87(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88(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89(8)水囊引产常规91(9)经腹剖宫取胎术92-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93(1)终止妊娠并发症93(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63、输卵管吻合术(再通术)974、清宫术985、输卵管通液术996、女性不孕症100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1018、多囊卵巢综合征1039、闭经10510、淋病10711、尖锐湿疵108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08 1、内窥镜检查108(1)腹腔镜108①检查性腹腔镜108②手术性腹腔镜109(2)宫腔镜检查111(3)阴道镜检查11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133、宫颈活检1134、宫颈粘液检查1135、取内膜术1146、诊断性刮宫1147、后弯隆穿刺术1158、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159、宫颈息肉摘除术11610、激光治疗117。

妇产科诊疗常规(带名目)

妇产科诊疗常规(带名目)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第一部分妇科诊疗常规 (1)第一节流产 (1)第二节异位妊娠 (2)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3)滴虫性阴道炎 (3)霉菌性阴道炎 (4)老年性阴道炎 (5)慢性宫颈炎 (5)急性盆腔炎 (6)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 (7)第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8)第五节闭经 (10)第六节女性生殖系肿瘤 (12)子宫肌瘤 (12)宫颈癌 (13)子宫内膜癌 (15)卵巢肿瘤 (17)第七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2)良性葡萄胎 (22)绒毛膜癌 (23)第八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25)第九节子宫脱垂 (26)第二部分产科诊疗常规 (28)第一节孕产期管理 (28)产科门诊常规 (28)产科接诊(急诊) (29)产科入院常规 (29)临产 (29)临近分娩 (29)足月新生儿入室工作常规 (29)第二节分娩及产褥 (30)分娩处理 (30)产褥期观察及处理 (32)第三节病理妊娠 (33)早产 (33)多胎妊娠 (34)羊水过多 (34)羊水过少 (3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6)死胎 (38)ABO溶血症 (38)胎膜早破 (39)过期妊娠 (41)前置胎盘 (42)胎盘早期剥离 (4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44)第四节妊娠合并症 (47)妊娠合并心脏病 (47)妊娠合并慢性原发性高血压 (4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50)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5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51)妊娠合并贫血 (51)妊娠合并糖尿病 (53)妊娠合并肝炎 (54)第五节异常分娩 (55)产道异常 (55)骨盆异常 (56)头位难产 (56)臀位 (58)产力异常 (59)试产 (61)第六节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 (62)脐带脱垂 (62)子宫破裂 (63)胎儿窘迫 (64)产后出血 (6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6)胎盘滞留 (67)产科休克 (68)羊水栓塞 (69)产褥感染 (70)第八节产科特殊检查 (71)妊娠早期绒毛活检 (71)羊膜腔穿刺抽羊水产前诊断 (72)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 (73)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 (74)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 (75)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 (76)胎心率电子监护 (77)产科B超检查 (79)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80)催产素引产常规 (81)第一部分妇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流产【病史采集】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一、规章制度1. 人员与职责产科门诊由高年资产科医生及护士专门负责围产保健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医疗、各种卡片管理、孕妇随诊、产后随访、宣教及围产统计工作。

2. 产科门诊分类产科门诊设有产前检查、产科初诊、产科复诊、高危门诊、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后随诊。

3. 检查时间分产前检查、产前初诊和产前复诊三个部分。

4. 产前讨论每月末,由门诊及产科病房医师共同对下月预产期内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病历进行讨论,提出诊断、治疗意见,并对分娩方式提出建议或做出决定。

5. 宣教制度孕期进行两次产前讲座,产后进行一次产后访视和一次产后讲座。

6. 病历管理制度产前检查、分娩、产后随访等病历应完整、清晰,便于查阅。

7. 信息安全制度保护患者隐私,严格遵守信息安全制度。

8. 值班制度产科门诊医生和护士应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9. 急救制度产科门诊应制定急救预案,医生和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10. 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产科门诊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诊疗常规1. 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应在妊娠5-6周开始,包括一般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等。

2. 产科初诊产科初诊应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和初步诊断。

3. 产科复诊产科复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4. 高危门诊高危门诊应对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5. 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前咨询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产前诊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6. 产后随诊产后随诊应包括产后一般情况、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新生儿情况等。

7. 产后访视产后访视应在产后3-7天进行,了解患者产后恢复情况和新生儿护理知识。

8. 产后讲座产后讲座应包括产后恢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知识。

9. 急救处理产科门诊应熟练掌握急救处理技能,对突发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导读:(二)把常规制备得染色体新鲜片子放入5%氢氧化钡溶液中处理30秒,(四)开始抽出羊水2ml只能作测AFP用,不能送培养,因其可能混有母血、(五)穿刺抽吸次数不能大于3次,避免引起流产及胎儿损伤。

(六)如羊水混有母血,应加入肝素防凝血,抽吸出得羊水应立即送实验室接种、四、术后注意事项(一)穿刺结束后孕妇卧床休息一小时(二)有宫缩、流血、流水随诊。

(三)免重体力劳动二周、(四)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安胎(四)开始抽出羊水2ml只能作测AFP用,不能送培养,因其可能混有母血。

(五)穿刺抽吸次数不能大于3次,避免引起流产及胎儿损伤。

(六)如羊水混有母血,应加入肝素防凝血,抽吸出得羊水应立即送实验室接种、四、术后注意事项(一)穿刺结束后孕妇卧床休息一小时(二)有宫缩、流血、流水随诊。

(三)免重体力劳动二周、(四)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安胎药。

(五)预约二周后复诊。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一、适应症:有以下适应症得孕18周以上得孕妇。

(一)35岁以上得高龄孕妇;(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三)某些遗传代谢缺陷、基因异常得产前诊断;(四)诊断胎儿血液疾病:血红蛋白病、血友病、溶血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异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五)用于胎儿宫内治疗:如输血或药物治疗;(六)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药物、化学物质、射线、病毒感染等。

二、禁忌症:(一)先兆流产。

(二)妊娠合并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重度贫血,凝血机制障碍者、(三)单纯社会问题要求预测胎儿性别。

三、注意事项(一)术前与家人交代可能出现得并发症。

(二)B超确定胎盘及脐带位置、纵、横切较能清楚显示脐蒂处为穿刺点。

(三)如脐蒂显示不清,可穿刺脐带得游离段。

(四)术中抽到血后,要鉴定确为胎儿血。

(五)一般抽血2—8ml,不宜过多,注射器及穿刺针应先抽吸肝素以抗凝。

(六)穿刺次数不能多于2次,穿刺后观察脐带渗血情况。

四、术后注意事项(一)拔除穿刺针后压迫穿刺点3—5分钟。

(二)B超继续观察脐带、胎盘穿刺处有无出血及胎心胎动情况。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妇产科诊疗常规第一节妊娠诊断早孕早孕指怀孕开始至12周一. 临床表现:二. 1、停经史,育龄期月经正常妇女,有性生活史。

2、早孕反应: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偏食、头晕、嗜睡、乏力、心慌气短。

3、尿频。

4、乳房胀痛,乳头,乳晕着色,周边深褐色小结节二. 体征。

1、阴道粘膜,充血着色,呈紫蓝色。

2、宫颈着色变软,子宫峡部极软,出现Hegar氏征,子宫呈球型,饱满,变软;孕12周出盆腔,耻联上可及。

三.辅助检查1、血、尿HCG。

2、黄体酮试验:黄体酮20mg,im qd×3天,停药7天无流血,可能早孕。

3、基础体温(BBT)测定,BBT呈双相,高温相持续18日,早孕可能。

4、宫颈粘液,无羊齿状结晶(但干扰多,准确性差)。

5、超声检查:宫腔内见圆形光环,并见胎心规律搏动或孕囊。

四.诊断要点11. 有停经史.2. 尿妊娠试验(+).3. 妇检子宫增大4. 超声检查宫孕中孕:妊娠第13-27周末活胎一.临床表现1、停经史及早孕诊断。

2、子宫随妊娠周数增大。

3、胎动:妊娠18-20周后可自觉二.体征1、胎心音:妊娠18-20周后,可经腹壁闻及胎心音。

2、胎体:妊娠20周后,可以经腹壁触及胎体。

3. 妇检或腹部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三.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A超,B超,超声多普勒。

2. 胎儿心电图.四.诊断要点21. 有停经史.2. 子宫增大3. 可闻及胎心4. 超声检查可示宫孕晚孕:妊娠28周后活胎一. 临床表现1、早期、中期的妊娠过程。

2、乳房增大,初乳分泌。

3、皮肤色素增加及腹纹出现。

二.体征子宫增大,可扪及胎方位,闻及胎心,胎动正常。

三.辅助检查1.B超检查。

2.胎儿心电图,胎监。

四.诊断要点1. 有停经史,并有胎动2. 腹部检查可扪及胎儿并可听到胎心3. 超声检查宫内妊娠大于28周.3五..鉴别诊断无须鉴别.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而常出阵发性下腹痛或背痛。

一.临床表现1、停经史2. 阴道少量流血,阵发性下腹隐痛.二.体征1、妇检:宫颈口闭,未见组织物嵌顿,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二. 辅助检查门诊检查1.尿妊娠试验(+)2.B超可见宫腔内孕囊或有时会发现有液性暗区住院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凝血机制、血hcG 、RPR,建议检查致畸四项、血红蛋白分析、宫颈分泌物培养、G6PD等,定期复查超声检查。

妇产科诊疗常规pdf

妇产科诊疗常规pdf

妇产科诊疗常规一、妇产科诊疗常规概述妇产科诊疗常规是对妇产科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等操作的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通过对各项诊疗常规的规范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诊疗质量,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二、孕前咨询与检查1.孕前咨询:对有怀孕计划的夫妇进行全面的孕前咨询,包括生育知识、遗传咨询、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准备等方面。

2.孕前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夫妇双方的健康状况,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孕期监护与保健1.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应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监测胎儿和母体的健康状况。

2.孕期营养指导:提供孕期营养指导,确保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3.孕期心理保健: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孕妇应对孕期压力。

四、常见妊娠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血压,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预防子痫的发生。

2.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筛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3.早产:评估早产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处理早产症状,确保母婴安全。

五、产科手术与分娩处理1.剖宫产术:对于难产或胎儿窘迫等紧急情况,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帮助胎儿娩出。

2.会阴切开术:对于产道狭窄或胎儿窘迫等情况,进行会阴切开术以扩大产道。

3.产钳术:对于胎儿窘迫或胎位异常等情况,使用产钳协助胎儿娩出。

4.人工破膜术:在必要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破膜以促进产程进展。

5.产后出血处理:对于产后出血等紧急情况,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护产妇生命安全。

6.新生儿处理:对新生儿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包括清理呼吸道、保暖、预防感染等措施。

六、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子宫肌瘤:通过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妇科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疾病诊疗常规
1. 概述
妇科疾病是指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和妇科器官的各种疾病。

正确的妇科疾病诊疗常规对于早期发现病变、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2. 定期体检
定期妇科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包括子宫颈涂片检查、乳腺检查、妇科超声等。

3. 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包括月经不调、异常出血、盆腔疼痛、白带异常、性交疼痛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4. 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妇科疾病的诊断通常包括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子宫颈涂片、妇科超声、宫腔镜等。

5. 妇科疾病的常规治疗
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

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等。

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

6. 预防妇科疾病的注意事项
预防妇科疾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避免性行为中的不洁行为、规律性的生活及饮食惯。

此外,接种宫颈癌疫苗和定期妇科体检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7. 总结
妇科疾病的诊疗常规包括定期体检、注意症状、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可提高妇女的健康状况,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实际应用时结合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诊疗。

妇科诊疗工作制度

妇科诊疗工作制度

妇科诊疗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妇科诊疗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份妇科诊疗工作制度的范例,共计约1000字。

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规范妇科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维护医院声誉。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的诊疗工作。

1.3 妇科诊疗工作应遵循医疗法规、诊疗规范和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二、医生职责2.1 医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的诊疗技能。

2.2 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认真检查,合理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2.3 医生应严格执行医嘱,关注患者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4 医生应参与查房、病例讨论、会诊等活动,提高诊疗水平。

2.5 医生应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

三、护士职责3.1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护理技能。

3.2 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器械等使用安全。

3.3 护士应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参与救治。

3.4 护士应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

3.5 护士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四、诊疗规范4.1 妇科诊疗应遵循科学、严谨、安全、有效的原则。

4.2 医生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制定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

4.3 医生应按照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4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严格遵守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5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诊疗建议。

五、质量管理5.1 妇科诊疗工作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5.2 科室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5.3 科室应开展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4 科室应建立健全医疗事故处理机制,确保患者权益。

六、患者权益保护6.1 妇科诊疗工作应尊重患者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等合法权益。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妇产科门诊是诊治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医疗机构。

为了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门诊需要有一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门诊的诊疗常规,包括门诊开放时间、患者就诊流程、医生诊疗流程、预约挂号制度、就诊费用等方面的规定。

一、门诊开放时间妇产科门诊一般按照医院的工作时间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为正常工作日,周六周日放假。

具体开放时间以医院门诊公告为准。

如需特殊调整门诊时间,需经过医院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患者就诊流程1、门诊预约患者可通过医院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门诊预约。

预约成功后需准时前往门诊就诊。

若因故不能按时就诊,需提前通知门诊进行取消或延期。

多次无故不来就诊或取消预约的患者,将会被取消预约资格。

2、门诊登记患者到达门诊后,需按照提示进行登记。

登记时需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医疗保险证等相关资料,以便门诊记录病历信息和处理费用等事宜。

患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将受到严格保密。

3、初诊挂号患者进行初诊挂号时需出示预约成功凭证或门诊登记单,排队等待听到自己的号码后前往对应的医生诊室进行初诊。

初诊挂号费用以当地规定标准为准,一般在30元以内。

4、检查检验医生初诊后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以便医生进一步了解病情。

5、复诊挂号对于需要进行复诊的患者,医生会在初诊时给出初步治疗方案,并要求患者进行相应的复诊。

复诊挂号费用按照当地规定标准收取,一般在15元以内。

三、医生诊疗流程1、问诊医生进行问诊时需仔细听取患者的主诉、病史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病情。

在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后,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

2、检查检验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以便更加精确地确定病情。

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确保检查和检验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3、治疗方案医生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妇科诊疗常规

妇科诊疗常规

上思康达医院妇科疾病诊疗常规2015.3.6目录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诊疗常规一、外阴炎二、前庭大腺炎(巴氏腺囊肿)三、外阴瘙痒四、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itis, BV)五、滴虫性阴道炎六、盆腔炎七、盆腔结核第二节性传播疾病诊疗常规(Sexull transmitted disease,STD)一、淋病二、尖锐湿疣三、梅毒(Syphilis)四、沙眼衣原体第三节女性生殖器损伤与变位诊疗常规一、外阴、阴道损伤二、子宫穿孔三、子宫脱垂第四节闭经诊疗常规第五节功血诊疗常规第六节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常规第七节流产诊疗常规第八节异位妊娠诊疗常规第九节不孕症诊疗常规第十节子宫肌瘤诊疗常规第十一节滋养叶细胞疾患诊疗常规第十二节卵巢肿瘤诊疗常规第十三节子宫体癌诊疗常规第十四节子宫颈癌诊疗常规妇科诊疗常规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诊疗常规一、外阴炎1、可继发于邻近器官炎症,或糖尿病,或局部感染霉菌、滴虫、淋病、蛲虫、病毒等。

2、凡初诊患者常规验尿糖,查白带滴虫、霉菌,幼女和有寄生虫病史的成年患者应查大便虫卵。

有条件时,应行PCR检测病原体。

3、急性期要安静休息,保持会阴局部清洁干燥。

4、中药坐浴。

5、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6、久治顽固不愈的外阴炎慎用已烯雌酚,每日服1mg1---2周(经后)。

7、外阴如有慢性增殖病变时须行切除术。

8、外阴有破溃时可用2号洗方,外敷冰青散或锡类散。

二、前庭大腺炎(巴氏腺囊肿)前庭大腺位于大小阴唇之间下1/3,左右各开一口,由于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交、分娩或遭到创伤后细菌侵入可诱发前庭大腺炎,通常以淋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为多见。

1、急性期由于腺体分泌增加,分泌大量脓液,黏膜充血肿胀,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

给以抗菌素治疗和局部坐浴待炎症局限。

腺体已形成脓肿者,应切开引流,以防遗留瘘管。

2、慢性期为避免复发或已形成囊肿应考虑造口术或囊肿摘除术。

三、外阴瘙痒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异位妊娠【诊断标准】 1、多数有停经、早孕反应及多年不孕史和盆腔炎病史。

2、有少量阴道流血或有时阴道排出脱膜管型。

3、下腹部隐痛或突然下腹部剧痛腹痛后肛门坠感。

4、多伴有头晕、眼花或晕厥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有时可见贫血貌。

5、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一侧明显且有反跳痛内出血者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6、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子宫稍大、软有时大小触不清有压痛了宫一侧可摸到不规则、压痛明显的包块。

7、阴道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可抽出不疑固或陈旧性血液。

8、尿妊娩试验多为阳性。

【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Hb、RBC。

2、后穹窿或腹腔穿刺。

3、尿妊娩试验或血HCG测定。

4、B超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治疗原则】 1、手术。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诊断标准】 1、病史:有本病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别应询问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2 、高血压:至少出现两次以上血压升高(≥140/90mmHg),其间隔时间≥6小时方能确诊。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不作为诊断依据须密切观察。

3、尿蛋白:应留取24小时尿作定量检查也可取中段尿测定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造成误诊。

4、水肿:一般为凹陷性水肿自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延伸经体息后不缓解。

水肿局限于膝以下为“+”延及大腿为“++”延及外阴及腹壁为“+++”同时应注意体重异常增加若孕妇体重突然增加0.5kg以上或每月增加2.7kg以上表明有隐性水肿存在。

5、辅助检查: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测定尿液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粘度凝血功能根据病情轻重可多次检查。

2、肝肾功能测定:肝细胞功能受损可致ALTAST升高。

3、尿液检查:测尿比重尿常规4、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观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是子痫前期~子痫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常见疾病是指妇女在生理和病理上出现的常见疾病。

及时准确地诊断妇科疾病,可以保障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
一、问诊和病史
医生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主要症状,并了解症状的发生时间、性质、频率和变化情况,以帮助确定可能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医生进行妇科的体格检查时,应采用温和的态度和方法,保护患者的隐私与尊严。

常规的体格检查包括外阴检查、宫颈检查、检查和子宫附件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妇科实验室检查包括分泌物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宫颈HPV检测、大肠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等。

这些
检查可以提供有关疾病的诊断依据和指导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肿块、子宫肌瘤等,医生可能需要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等,以帮助确定诊断和
评估病情。

五、诊断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
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根据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六、随访和复查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监测的妇科疾病,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

随访目的是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的问题和并发症。

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妇产科门诊诊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妇产科门诊的所有医护人员。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内容包括门诊诊疗常规、医疗质量管理、患者权益保护等。

第四条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不得有违规操作。

第二章门诊诊疗常规第五条医护人员在门诊工作期间,应当穿戴整洁,不得随意离岗和串岗。

第六条医护人员应当认真执行医嘱,不得私自更改或停止治疗方案。

第七条门诊医生应当认真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详细检查,确诊后及时给予治疗方案。

第八条医护人员要认真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

第九条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密要求,不得擅自泄露患者信息。

第十条医护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患者要友善、耐心、细致。

第十一条医护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来上班,不得早退、迟到。

第十二条医护人员要保持健康状态,不得在患者面前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妇产科门诊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监管。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门诊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医疗水平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障门诊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第四章患者权益保护第十七条医院应当严格执行患者权益法律法规,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第十九条患者有权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医院不得强制患者接受治疗。

第二十条患者有权拒绝治疗或要求转院,医院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意见建议。

第二十二条医院应当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第二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本医院所有。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健康和妊娠、分娩等相关问题的医学科目。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医务人员在妇产科诊疗工作中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诊疗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性。

以下是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诊疗常规1.病史采集: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家族史、病史等相关信息,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生殖器检查、腹部检查等,以帮助了解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3.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4.诊断:医务人员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治疗:根据病情和诊断结果,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二、技术操作规程1.妇科检查:主要包括采集阴道分泌物、宫颈涂片、阴道镜检查等,用于了解妇科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2.生殖器检查:主要包括子宫大小和位置、附件检查、阴道检查等,用于了解生殖器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3.腹部检查:主要包括腹部触诊、胎儿听诊等,用于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妊娠的进展。

4.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生化等,用于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和疾病的进展。

5.尿液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尿培养、尿妊娠试验等,用于了解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和妊娠情况。

6.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彩超、核磁共振等,用于了解患者的内部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

7.胎儿监护:主要采用胎儿听诊器、心电图等技术,用于了解胎儿的心跳情况和宫内环境的变化。

8.手术操作:根据病情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妇产科手术,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子宫腔镜检查等,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是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具体操作要根据相关的医疗标准和规范进行。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XXXXX院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XX院二〇一七年一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1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23、难产处理··7(1)产力异常··7〔附〕子宫收缩环··7(2)骨产道异常··11(3)胎位及胎儿异常··10①枕后位(枕横位) ·10②颜面位··11③臀位··11④横位··12⑤巨大胎儿··13⑥无脑儿··13⑦脑积水··144、妊娠病理··15(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2)过期妊娠··18(3)双胎··19(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20(5)死胎··22(6)羊水过少··22(7)羊水过多··23(8)前置胎盘··24(9)胎盘早期剥离··26(10)早产··27(11)前次剖宫产··28(12)疤痕子宫··295、妊娠合并症··29(1)妊娠合并贫血··29(2)妊娠合并心脏病··31(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33(4)围产期心肌病··34(J)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4(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35(7)妊娠合并糖尿病··36(8)妊娠合并慢性肾炎··37(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38(1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40(12)妊娠合并急腹症··41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41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41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42④妊娠合并肠梗阻··42⑤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42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43⑦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436、产科手术··44(1)剖宫产··44(2)会阴切开缝合术··46(3)产钳术··47(4)胎头吸引术………………………………………….(5)外倒转术··50(6)臀位助产术··51(7)臀位牵引术··51(8)宫颈探查术··52(9)人工剥离胎盘术··52(10)清宫术··53(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53(12)引产术··537、分娩期并发症··56(1)先兆子宫破裂··56(2)子宫破裂··56(3)产后出血(PPH) ·57(4)胎膜早破··60(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61(6)胎儿宫内窘迫··61(7)羊水栓塞··628、产后疾病··63(1)晚期产后出血··63(2)产褥感染··61(3)产后尿储留··66(4)乳胀与乳头毅裂··66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67(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67(2)产科抢救··68(3)呼吸衰竭抢救··69(4)产科休克抢救··69(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71(6)急性子宫内翻症··78第二章妇科疾病··801、外阴病变··80(1)外阴痰痒症··8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80(3)增生性营养障碍··81(4)前庭大腺炎··81(5)外阴溃疡··81(6)外阴创伤··822、女性生殖器炎症··82(1)滴虫性阴道炎··82(2)霉菌性阴道炎··83(3)老年性阴道炎··83(4)非特异性阴道炎··83(5)子宫颈炎··84①急性子宫颈炎··84②慢性子宫颈炎··84(6)子宫内膜炎··85(7)盆腔炎··86①急性盆腔炎··86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863、早、中期妊娠疾病··87(1)流产··87①先兆流产··87②难免流产··88③不全流产··88④完全流产··88⑤过期流产··88⑥习惯性流产··89(2)妊娠剧吐··89(3)异位妊娠··894、妇科肿瘤··90(l)外阴癌··90(2)子宫颈癌··91(3)子宫肌瘤··93(4)子宫内膜癌··94(5)卵巢肿瘤··95(6)滋养细胞肿瘤··96②、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975、内分泌疾病··98(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98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99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100(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100(3)子宫内膜异位症··101(4)子宫腺肌病··1016、损伤性疾病··102(1)尿瘩··102(2)直肠阴道痰··102(3)子宫脱垂··103(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103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104(1)处女膜闭锁··104(2)先天性无阴道··104(3)阴道横隔··105(4)阴道纵隔或斜隔··105(5)子宫发育异常··105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106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106(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 (2)(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 (16)(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 (41)(4)负压吸宫术常规 (59)(5)钳刮术常规 (65)(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 (72)(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 (82)(8)水囊引产常规 (88)(9)经腹剖宫取胎术··114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116(1)终止妊娠并发症··116(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1203、输卵管吻合术(再通术)·1224、清宫术··1235、宫注术··1246、女性不孕症··125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1278、多囊卵巢综合征··1299、闭经··13110、淋病··13411、尖锐湿疵··135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371、内窥镜检查··137(1)腹腔镜··137①检查性腹腔镜··137②手术性腹腔镜··138(2)宫腔镜检查··139(3)阴道镜检查··14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423、宫颈活检··1434、宫颈粘液检查··1435、取内膜术··1446、诊断性刮宫··1447、后弯隆穿刺术··1458、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469、宫颈息肉摘除术··14710、激光治疗··148第一章产科疾病产前检查一、就诊范围及复诊时间1.初诊预约:于孕三个月内开始立孕妇联系卡。

妇科诊疗常规

妇科诊疗常规

第一章妇科常用检查和特殊检查一、妇科检查妇科检查(盆腔检查)的范围包括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附件及其他宫旁组织。

其检查方法主要借助于阴道窥器、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腹部诊行女性生殖器官的视诊、触诊检查。

【适应症】疑为妇产科疾病或须排除妇产科疾病的患者及体检中妇科盆腔检查。

【禁忌症】1.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双合诊、三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若病情需要必须施行者,须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2.危重患者若非必须立即进行妇科检查者,可待病情稳定后再施行。

【操作方法及程序】1.器械准备一次性臀部垫单,无菌手套、阴道窥器、鼠齿钳、长镊、子宫探针、宫颈刮板、玻片、棉拭子、消毒液、液状石蜡或肥皂水、生理盐水等;2.基本要求(1)检查者应关心体贴被检查患者,态度严肃,语言亲切,检查仔细,动作轻柔。

(2)除尿失禁患者外,检查前应排空膀胱,必要时导尿。

大便充盈者应先排便或灌肠。

(3)每检查一人,应由医务人员更换置于被检查者臀部下面的垫单(纸),其他器械也均须每次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4)一般盆腔检查时均取膀胱截石位,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脚间。

重危者、不宜搬动者在病床上或单架上检查。

(5)月经期不作检查,若有异常阴道出血,检查前应先消毒外阴。

(6)未婚者忌做双合诊及窥阴器检查,仅作直肠腹部联合诊。

若确要作妇科检查应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

(7)对腹壁肥厚、高度紧张或未婚患者,在盆腔检查不满意时,宜肌注盐酸哌替啶(杜冷丁)或骶管麻醉下进行。

3.外阴部检查(1)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女性为倒置三角形分布)、阴毛多少、有无畸形、水肿、皮炎、溃疡、赘生物、肿块、皮肤粘膜色泽、有无增厚、变薄、萎缩。

(2)用戴消毒手套的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尿道口和阴道口。

(3)未婚者处女膜应完整未破,其阴道口勉强可容食指;已婚者阴道口能容两指;经产妇处女膜仅残余痕迹,或见会阴侧切瘢痕。

(4)检查时应嘱患者用力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有无尿失禁或漏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诊疗常规指南目录1 流产 (1)2 妊娠剧吐 (2)3 妇科急腹症 (3)3.1黄体破裂 (3)3.2卵巢囊肿蒂扭转 (4)3.3卵巢囊肿破裂 (4)3.4浆膜下肌瘤蒂扭转 (5)3.5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5)3.6 残角子宫妊娠 (5)4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6)4.1 滴虫性阴道炎 (6)3.2外阴阴道假丝母酵菌病 (7)3.3细菌性阴道病 (7)3.4老年性阴道炎 (8)3.5 急性盆腔炎 (9)3.6 慢性盆腔炎 (10)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1)6、闭经 (13)7、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16)7.1 子宫肌瘤 (16)7.2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8)7.3 宫颈癌 (18)7.4 子宫内膜癌 (21)7.5 卵巢肿瘤 (24)8、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30)8.1良性葡萄胎 (30)8.2 绒毛膜癌及侵蚀性葡萄胎 (31)9、子宫内膜异位症 (34)10 子宫腺肌病 (36)11 子宫脱垂 (37)12、妇科主要手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计划生育手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宫腔镜检查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宫腔镜手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腹腔镜检查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腹腔镜手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经腹全子宫切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7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8广泛性子宫全切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流产【病史采集】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2.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注意有无组织物排出。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失血表现。

2.妇科检查:消毒条件下进行,注意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扩张情况、羊膜囊突出否及妊娠物堵塞情况,出血情况。

【实验室检查】1.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尿HCG,过期流产者进行DIC筛查试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

2.器械检查:B型超声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可确诊流产,仅少数需通过辅助检查以确定流产之类型,流产之临床类型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及完全流产,此外有稽留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两种特殊情况,各型流产处理方法不一;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功能性子宫出血;2.异位妊娠;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4.子宫肌瘤。

【治疗原则】1.先兆流产:一般在门诊保胎治疗,个别患者必要时可住院治疗。

(1)稳定情绪、卧床休息、禁止性交;(2)黄体酮20~40mg qd或bid,或地屈孕酮片10~20mg po,bid或tid。

(3)补充维生素E、叶酸,中药治疗。

1(4)保胎期间一般不做阴道检查,但必须时仍要进行。

可做超声波检查。

2.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1)孕龄小于12周、不全流产者,及时清宫;(2)孕龄大于12周者,加强宫缩排出胎儿胎盘;(3)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3.完全流产如无感染可不做特殊处理。

4.稽留流产(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予改善凝血功能;(2)运用雌激素增强子宫敏感性;(3)小于12周者行清宫或钳刮术,大于12周可用前列腺素或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引产。

4.习惯性流产(1)孕前夫妻同查病因;(2)妊娠期治疗同先兆流产;(3)有子宫畸形者予手术治疗矫正;(4)妊娠12~20周后行子宫内口缝扎术(必要时)。

2 妊娠剧吐妊娠剧吐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呕吐,不能进食,以致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停经40天以上,出现频繁呕吐,逐渐加重,不能进食。

孕妇体重减轻,脱水征,尿量减少,甚至血压下降,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2.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酮体阳性,尿比重升高,有时出现蛋白尿和管型。

(2)血液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含量,查二氧化碳结合力了2解有无酸中毒,检测电解质及肝肾功能。

【治疗原则】1.禁食,补液,每日总量不少于3000ml。

2.补液中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并用维生素B1肌肉注射。

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有酸中毒者可给予碳酸氢钠。

3.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进食,调整补液量。

4.终止妊娠指征①持续黄疸;②持续蛋白尿;③体温升高,持续38℃以上;④心动过速(≥120次/min);⑤伴发Wernicke脑病。

3 妇科急腹症3.1黄体破裂黄体血管化时期,容易破裂,一般先内部出血,使囊内压增加,引起破裂、出血。

或排卵时,卵泡表面破裂而出血。

【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无停经史,多发生在月经后半周期,伴或不伴有阴道出血。

突发一侧下腹剧痛,轻者短时间后缓解,重者继之波及全腹,伴肛门坠感。

轻者仅有下腹压痛,重者可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直肌强直不如弥漫性腹膜炎明显,出血多时有移动性浊音,以及休克表现。

妇检有宫颈举痛,后穹隆饱满,患侧附件区触痛明显。

2.辅助检查:大量失血时血常规表现为不同程度贫血。

后穹隆穿刺可有不凝血。

B超可见腹腔内液性暗区。

【治疗原则】1.轻者可卧床休息,使用止血剂,严密观察,症状如缓解则不需要手术。

2.重者往往内出血比较多,伴有休克症状,应立即手术。

33.手术以修补卵巢为主,切除物送病检除外卵巢妊娠。

4.无禁忌者可采用腹腔镜手术吸取腹腔内积血,破口激光或电凝止血。

5.积极输血补液抗炎治疗。

3.2卵巢囊肿蒂扭转【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既往有卵巢肿瘤的病史。

突发下腹痛,伴恶心、呕吐。

一般不发热。

下腹部可触及压痛的囊性肿块。

妇检一侧附件区可触及蒂部压痛的囊性肿块。

血象多正常,偶有白细胞增多。

2.辅助检查:B超检查发现盆腔肿物。

【治疗原则】立即手术,切除肿瘤。

3.3卵巢囊肿破裂【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既往有卵巢肿瘤的病史。

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痛,逐渐加剧,继而全腹痛,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症状的轻重与内出血的量及溢出物性质有关。

妇检有宫颈举痛,一侧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张力不大肿块,或发现既往存在的附件区肿物消失或缩小。

腹部检查可有局限或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或移动性浊音。

2.辅助检查:后穹隆穿刺抽出液体。

B超检查盆腔肿物缩小或囊壁塌陷。

【治疗原则】立即剖腹探查,切除肿瘤,术中彻底清洗腹腔,有条件时尽量送冰冻切片检查,必要时扩大手术范围。

积极补液抗炎治疗。

43.4浆膜下肌瘤蒂扭转【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突然一侧下腹疼痛,疼痛的程度与扭转的程度有关,轻度扭转腹痛较轻,可随体位的转换而自然缓解。

扭转1圈以上者腹痛较重,难以自行缓解。

下腹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肿块,伴有恶心,呕吐。

妇检盆腔内有一肿块与子宫相连,可分清肿块与子宫的境界,有时子宫体可能增大。

2.辅助检查:B超可见到妇检不能明确的肿物。

【治疗原则】确诊后立即切除肌瘤,年龄较大者可考虑切除子宫。

扭转肌瘤多较孤立,无禁忌时可考虑行腹腔镜手术。

积极行抗炎治疗。

3.5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发生于妊娠期、分娩后或月经期,多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

表现为剧烈腹痛,伴恶心与呕吐、体温上升、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2.辅助检查:B超可以检出子宫肌瘤。

【治疗原则】保守性疗法如卧床休息、补液、止痛对大多数病例有效,否则须行肌瘤摘除术。

原则上在妊娠期尽量不要做子宫肌瘤切除术,但疼痛持续或诊断不确定时,则必须行剖腹探查。

3.6 残角子宫妊娠【病史采集】1.临床表现:有停经史。

妇检子宫无明显增大,在子宫一侧上方扪及小于停5经月份的软包块。

可疑为异位妊娠而停经时间较长(超过3个月)。

早期破裂与输卵管妊娠破裂相似。

中期破裂与间质部破裂相似。

晚期妊娠破裂,原有胎动及胎心在子宫破裂后立即消失,与腹腔妊娠难以鉴别。

2.辅助检查:B超可以看见宫腔内无妊娠征象,子宫外上方可见妊娠囊,并可见到周边清晰的胎盘回声与较厚的肌壁回声,妊娠包块与子宫交界处可见明显切迹;于包块破裂后可见包块内妊娠囊缩小,内部模糊,并伴有有盆腔内暗区。

查血hCG升高。

有破裂时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立即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后切除残角子宫。

积极输血、补液,抗炎治疗。

4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4.1 滴虫性阴道炎【病史采集】白带增多,呈灰黄色泡沫状,外阴骚痒,蚁走感或灼热感。

可伴排尿痛及性交痛。

【体格检查】阴道粘膜充血,易出血,可见散在性红色点状丘疹。

以穹窿部最明显。

【实验室检查】取阴道分泌物置生理盐水悬液找阴道毛滴虫。

【鉴别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及阴道分泌物的检查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阴道炎相鉴别。

【治疗原则】(1)全身用药: 甲硝唑2克,单次口服;甲硝唑0.4克,每日2-3次,连服7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