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课件

合集下载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

冠脉造影术的意义和应用
1 明确诊断
冠脉造影术可明确心脏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
2 指导治疗
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如介入手术或药物治疗。
3 评估风险
冠脉造影术可以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帮助制定预防措施。
冠脉造影术前的准备
在进行冠脉造影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准备: • 停止进食和饮水 • 定期服药指导 • 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导管插入
通过血管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导到冠状动脉系统的入口。
3
造影剂注入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系统,以使血管和心脏结构清管损伤
导管插入可能会损伤血管, 引起出血和血肿。
心律失常
造影剂注入过程中,心脏可 能出现不规则的心律,需要 及时干预。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可 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冠脉造影术后的护理
• 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 监测心率和血压 • 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凝治疗
结论和总结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重要的心脏诊断技术,能够明确冠状动脉疾病,指导治疗, 并评估患者的风险。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冠脉造影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 险,而且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脏诊断技术,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的状况。本演示 将介绍冠脉造影术的步骤、并发症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什么是冠脉造影术?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以观察心脏的血液供应 情况和血管堵塞程度的方法。
冠脉造影术的步骤
1
局部麻醉
通过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和血管,以减少不适感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过程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过程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过程(一)冠脉造影的适应症冠脉造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或者通过无创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拟形瓣膜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中老年患者,也应新冠脉造影;不明原因胸痛的患者;有心脏病危险因素和不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二)冠脉造影的禁忌症冠脉造影的禁忌症包括:1.不能解释的发热;2.未治疗的感染;3.血红蛋白<80g/L的严重贫血;4.严重的电解质紊乱;5.严重活动性出血;6.尚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7.洋地黄中毒;8.既往有造影剂过敏但事先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9.活动性卒中患者;(三)冠脉造影的路径1.股动脉途径采用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局部麻醉。

如果股动脉在一周之内曾被穿刺过,可选用对侧股动脉;超过一个月的人造血管可以作为血管入路。

使用斜角中空穿刺针和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前壁。

穿刺部位位于股总动脉这一点非常重要;解剖标志和放射标志有助于确定股动脉的入路的位置,尤其是肥胖者。

最可靠的标志是股骨头中下1/3交界部位,这个部位的动脉入路通常位于股总动脉处。

2.桡动脉途径(1) Allen 试验Allen试验用于在桡动脉穿刺前评价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

同时压迫一只手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 秒,随后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如解除后10秒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为正常,表明有良好的双重血供;经桡动脉途径的禁忌症绝对禁忌证:Allen试验异常;已知末梢动脉有阻塞性病变;需要大鞘管(>8尸);雷诺现象;Buerger病;桡动脉作为搭桥或透析用血管;相对禁忌症对侧IMA移植;(2)桡动脉鞘管植入技术1.手臂外展70°且手腕过伸,充分显露桡动脉;2. 2%利多卡因局麻。

在腕屈侧横纹近端2-3cm处进行桡动脉插管;3.采用2cm的21号针头距茎突1cm呈45°进行穿刺;4.一旦有搏动性回血,向前送入30-50加软头0.025英寸的直或成角导丝致肱动脉;5.采用4-5F扩张管预扩张桡动脉;随后通过0.036英寸的J 型导丝植入6-7F动脉鞘;6.动脉内可给与硝酸甘油或维拉帕米,减轻痉挛;(3)桡动脉鞘管拔除和止血术后即可拔除鞘管,使用特殊的压迫器压迫;6小时后可解除压力;(四)冠状动脉解剖以及冠脉造影投照体位1.左主干动脉解剖前降支的主要分支为对角支和间隔支。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

弯曲长度
短弯: 适用于向上开口 长弯: 适用于向下开口
冠脉变异

2
1
1. RCA - 正常 2. RCA – 高位,向前 3. RCA – 左窦, 向后 4. LCA – 正常 5. LCA – 高位,向前
3
RSV
LSV
LAO 40º

5 4
指引导管的选择:左冠
解剖
主动脉根部 正常 增宽 缩小
•最重要的要求: 同轴性—合适外型的导管

足够的管径—建议使用6F导管
同轴调整
未同轴
同轴
弯曲/头端长度
S Judkins 左
3.0 4.0 5.0
P
头端长度 = P-S距离(cm)
P = 第一弯曲 S = 第二弯曲
弯曲/头端距离
Judkins 右
S
头端长度 = P-S 距离cm)
P = 第一弯曲 S = 第二弯曲
Complex anatomy
Complex anatomy
Consensus on radial access
• TRA is an elegant, enthusiastic, profitable and reliable technique.
• TRA provides the lowest access site complication rate.
transbrachial and transfemoral PTCA.
冠脉造影的基本步骤(3)
导管进入左右冠脉口 规律手法:“螺丝钉原则” 特殊例外:升主动脉扩张时 避免注入气体和血栓 避免压力嵌顿
推注对比剂造影 清晰显像而对比剂最少 持续推注对比剂≤3心动周期 多体位投照,充分显露病变部位和各段血管 严密观察ECG和血压、心率变化

《冠脉造影》课件

《冠脉造影》课件

心肌缺血或坏死
心肌染色不均匀,出现 缺血或坏死区域。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冠脉造影结果。
动态观察
观察冠脉造影动态图像,注意血流速度和充 盈情况,有助于发现异常。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心 肌病、瓣膜病等。
定期复查
对于异常冠脉造影结果,建议定期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满意度。
远程诊疗与会诊
0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诊疗和会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
覆盖范围。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01
安全性问题
进一步研究冠脉造影对患者的长 期影响和安全性问题,确保技术 的安全可靠。
02
03
技术标准与规范
培训与教育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提高操作技能, 规范使用造影剂,加强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 。
处理措施
对于出血和血肿,可采用压迫止血、冰敷等 方法;对于血管迷走反射,可给予阿托品等 药物治疗;对于造影剂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造影剂,给予抗过敏治疗等。
并发症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
造影过程与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
患者需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 部位。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局部 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
穿刺血管
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根部选择合适 的血管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 内。
注射造影剂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射到冠状动脉内 ,同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获取 冠状动脉造影影像。

冠脉造影ppt课件

冠脉造影ppt课件

1.2 正常的影像差异
左主干长短不一,1-3厘米,个别无左主干 相同名称的冠状动脉其管径相差很大 主要分支血管如对角支、钝缘支和锐缘支的长短及管径也有很大 差异 上述的主要分支血管数目也不相同 胖瘦会影响心脏的位置,相同投照角度下血管走行会有一定差异
2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通常使用,有经验的术者准确性很高 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相对耗时,治疗前为获得准确的病变情况方 使用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准确的 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高,耗费资金大而不作常规
3.1 左主干
发自左冠状窦,横行向左走行绕过肺动脉后,走行于左心耳下到 达前室间沟 LM前方是肺动脉主干,后方是左心房的前壁,左上方是左心耳, 下方是左纤维三角和二尖瓣环的前内侧部分。 充分暴露左主干的最佳体位是前后位或浅右前斜位或浅左前斜位 ,一般角度不超过15度
3.2 左前降支及分支
LAD为左主干的延伸 近段在右前斜位15-30度暴露最清楚 左前斜位时,近段缩短,而中远段暴露较好 1、间隔支动脉(S1为化学消融目标动脉) 2、对角支动脉 3、右室前支(第一支又称左圆锥支) 4、左圆锥支
3.3 左回旋支及其分支
LCX从左主干呈直角发出,走行于左房室沟内,到达左室钝角缘时 开始分支,分支变异较大
左前斜位60度时,暴露最清楚 1、钝角缘支 2、左室前支 3、左室后支: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4、左房支:分前中后三只,前支称窦房结支 5、Kuger动脉(房间隔前支或心耳大吻合动脉):为重要的侧支循 环途径。
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方法
矩形法 辐射法 复合法
射血分数计算
容积计算法 EF=Vstroke/VED=(VED-VES)/VED 影像密度仪计算法 EF=(Vs-Vd)/(Vb-Vd)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免费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免费

预防性用药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 剂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
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如心肺复苏、抗过敏治疗等。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冠脉造影术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创新技术
研发新型造影剂,提高造影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
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冠脉造影的自动 化分析和诊断。
冠状动脉阻塞
冠状动脉内无造影剂通过,提示冠状 动脉阻塞。
影像学解读技巧
熟悉正常冠脉造影影像特征
掌握正常冠脉造影影像的特点,以便于识别 异常表现。
注意观察冠状动脉分支
了解冠状动脉分支角度、走行和扭曲情况, 判断是否存在血流不畅的风险。
观察造影剂通过情况
造影剂通过冠状动脉时,注意观察有无充盈 缺损、流动缓慢或滞留。
对于复杂病变的患者,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 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冠脉造影术的价值与意义
1 2
提高诊断准确率
冠脉造影术的应用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优化治疗方案
冠脉造影术为医生提供了病变的详细信息,有助 于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推动医学发展
冠脉造影术的应用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05
冠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时可能造成血 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引发急 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心房和心室可能引发心律失 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
适用范围广

《冠脉造影》PPT课件

《冠脉造影》PPT课件
乳头肌或腱索断裂 乳头肌功能不全 • 室间隔缺损(穿孔)
精选课件ppt
39
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方法
• 矩形法 • 辐射法 • 复合法
精选课件ppt
40
射血分数计算
• 容积计算法 EF=Vstroke/VED=(VED-VES) /VED
• 影像密度仪计算法 EF=(Vs-Vd)/(Vb-Vd)
精选课件ppt
狭窄长度小于10毫米 狭窄长度介于10~20毫米间 狭窄长度大于20毫米 狭窄程度小于25%的弥漫性病变
精选课件ppt
25
4 冠状动脉狭窄的划分
• 按形态特征分 如 向心性狭窄、偏心性狭窄、局限 性狭窄
• 按狭窄程度分 如 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
• 按狭窄所在的部位分 如 近段狭窄、中段狭窄、远段 狭窄
精选课件ppt
29
根据TIMI建议,将冠脉血流速度分为四级
• TIMI 0 级:无再灌注或闭塞远端无血流
• TIMI Ⅰ级:造影剂部分通过闭塞部位,梗塞 区供血冠状动脉充盈不完全
• TIMI Ⅱ级:部分再灌注或造影剂能完全充盈 冠状动脉远端,但造影剂进入和清除的速度都 较正常的冠状动脉慢
• TIMI III级:完全再灌注,造影剂在冠状动脉 内能迅速充盈和清除
精选课件ppt
37
左心室舒张压增高常见于
• 左心室衰竭 • 大量心包积液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 心内膜弹性纤维组织增生症 • 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 • 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返流
精选课件ppt
38
异常左心室造影征象
• 节段性运动障碍 室壁运动减弱、运动消失、 矛盾运动、不同步运动
• 左心室充盈缺损(左心室附壁血栓) • 二尖瓣返流(二闭或二尖瓣脱垂) 缺血造成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和培训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和培训PPT课件
(脾位、蜘蛛位)
45
RCA常用投照体位及导管位置
左前斜(LAO) 45º 正位(AP)+ 头位(Cra) 20º 右前斜(RAO)30°
46
左前斜(LAO) 45º
47
左前斜(LAO)45º
48
正位(AP)+ 头位(Cra) 20º
49
右前斜(RAO)30°
50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远端分为2支
a.后降支(PD):于室பைடு நூலகம்沟内下行至心尖 b.左室后支(PL):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 尖时发出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36
常用投照体位及导管位置
冠状动脉造影时,投照体位相对固定 熟悉导管在图像视野的位置,可包全所有冠脉血
管树,减少放射线承受量,减短造影时间
升主动脉,明确位置 钢丝上行不顺利,并可见明显外周动脉硬化,应用
泥鳅导丝 如果近段血管极度扭曲,可在长钢丝引导下更换长
鞘,如果髂动脉水平上扭曲,建议穿刺对侧
19
穿刺注意事项和要点
穿刺时保持心态稳定,多(建议三针)针穿刺不到 动脉,有比较熟练的助手,可换手,没有助手可试 穿刺对侧
穿刺回血时候避免任何不能确定因素(如回血不畅, 血液颜色比较深等等)如果不能确实确定在动脉内 则重新穿刺
7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史
1966年Amplatz、1967年Judkins进一步改进了 导管顶端形状、弧度和导管插入技术,结合经皮 股动脉穿刺技术(Seldinger法,1953年),使选 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得到广泛应用
8
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
第一次选择性冠脉造影:1959年,Sones 第一次成功的PTCA:1977年,Gruentzig等 第一次支架植入术:1986年3月 Puels等

冠脉造影术完整PPT课件

冠脉造影术完整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
投照体位的定义:冠状动脉造影时,投照体位以图象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即从图象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
位 脏 , 而 不 是 根 据 X 线 束 的 方 位 来 定 位 。
第45页/共147页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 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
心脏;
第47页/共147页
LCA LAO60°
第48页/共147页
LCA RAO30°
第49页/共147页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右 前 斜 ( R A O ) 3 0 º+ 足 位 ( C a u ) 2 0 º( 肝 位 ) :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开口和体部;
第18页/共147页
冠脉造影的必备条 件
• 人(患者、介入医生及护士); • 器械(穿刺针、血管鞘、导丝、造影导管及三
通加压注射器等); • 造影设备(造影机、心电和压力监测系统、工
作站等); • 造影剂(非离子型);
第19页/共147页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
• 已知或怀疑冠心病; • 稳定型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 • 血运重建后复发; • 非心脏手术; • 心脏瓣膜病;
Liujia第n15(页/共C147h页 ina)
国977年,Gruentzig等; • 第一次支架植入术:1986年3月 Puels等; • 美国每年的PCI(PTCA/stent)数量达50万例以上。
第16页/共147页

冠脉造影操作流程

冠脉造影操作流程

冠脉造影操作流程
冠脉造影操作流程如下:
1、备皮+消毒+铺巾。

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

2、器械准备。

下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

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

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

3、药物配制。

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部分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

4、桡动脉穿刺及置管。

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

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

《冠脉造影》PPT课件

《冠脉造影》PPT课件
• 按狭窄所在的血管名称分 如 左主干狭窄、前降支狭 窄、回旋支狭窄、右冠状动脉狭窄、分支血管狭窄
• 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支数分 如 单支血管狭窄、双支 血管狭窄、三支血管狭窄
精选课件ppt
26
几种较为特殊的狭窄病变
左主干病变
定义:一般指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狭窄程度≧50%的病变,占心导管检查病例的 4~10%占冠脉造影病例的5%。
15
3.3 左回旋支及其分支
• LCX从左主干呈直角发出,走行于左房室沟内, 到达左室钝角缘时开始分支,分支变异较大
• 左前斜位60度时,暴露最清楚
1、钝角缘支
2、左室前支
3、左室后支: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4、左房支:分前中后三只,前支称窦房结支
5、Kuger动脉(房间隔前支或心耳大吻合动脉):
为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
精选课件ppt
18
回旋支动脉分段
• 近段 开口部到第一钝缘支发出处 • 远段 第一钝缘支发出处到回旋支动脉终末
精选课件ppt
19
5 冠状动脉分布优势类型
• 右冠状动脉优势型 最常见 70% • 左冠状动脉优势型 • 均衡型
精选课件ppt
20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1.1 冠脉造影正常的概念
• 冠脉造影正常指在多个必要的或常用的投照角 度上清楚地暴露了全部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 支和分叉部位,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没 有缺如,管径从其开口至其末端逐渐变细,管 壁光滑柔软,无狭窄等,血流TIMI III级
41
mmHg,左心室舒张末压造影前小于12 mmHg, 造影后小于15 mmHg。 • 正常主动脉与左心室的压力阶差小于20 mmHg
精选课件ppt
35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左冠状动脉的解剖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 的走行、数量和畸形;评价有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和病变范围;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包括冠状动脉 的痉挛和侧支循环的有无;同时可以兼顾左心功能评价。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 治疗;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并可以 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2]。
• 注意观察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脉鞘 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或较术前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结合肢体皮肤温 度及颜色,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通知值班医生。动 脉血管鞘拔除后要加压包扎,并用1 kg沙袋按压8 h。应用 抗凝剂时要特别注意,有无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血肿情况 。除注意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外,还要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 出血倾向,尤其是消化道溃疡出血。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其具有易于止血、 不需要卧床、术后恢复快、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出血 及周围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应用,现 已被广泛应用。而寻求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病 人耐受性好的止血的装备成为需要搜索的问题。
• 目前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手术后多采用“8”字绷带 加压包扎和桡动脉压力止血器两种止血方法。桡动脉压力 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止血应用上 有很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冠状动 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 ,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 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 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 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 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演示文稿冠脉造影术课件

演示文稿冠脉造影术课件
第6页,共98页。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第7页,共98页。
冠状动脉示意图
第8页,共98页。
左冠脉解剖
第9页,共98页。
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 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 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第10页,共98页。
左前降支(LAD)
第26页,共98页。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头位(Cra) 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
第27页,共98页。
正位(AP)+头位(Cra)
第28页,共98页。
第29页,共98页。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前斜(LAO) 45º+ 头位(Cra) 20º 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
• 右冠脉发自中度扩张的主动脉时,可选 择JR4;
• 当主动脉增宽伴主动脉弓延长或主动脉 狭窄后扩张时,可选择JR5;
第82页,共98页。
Amplatz造影导管
• 左冠状动脉Amplatz造影导管有AL1-AL4; 右冠状动脉Amplatz造影导管有AR1-AR4。
• 当冠状动脉开口变异,或由于升主动脉异常(尤其是主动
第86页,共98页。
猪尾巴导管
• 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不明确时,可先选 择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
• 在行左心室造影时,选用猪尾巴导管。
第87页,共98页。
多功能导管
多功能导管为端孔、侧孔造影导管,因此 在造影时与Judkins导管法不同,无需将导 管顶端插入开口,只要其顶端位于开口附近 即可。但是,女性主动脉根部较小时,应用 多功能导管行左冠脉造影有相当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病人右臂外展45°左右,放在右手支撑板上,为了 给操作者提供良好好的穿刺体位,在病人右手腕下 垫上绷带卷,或者纱布包,但是我们比较倾向垫上 500ml的袋装盐水,既能支撑,病人又舒服,还能 充分暴露穿刺点,把支撑板和盐水袋子用手术包的 外包装袋子套上,这样肯定视野干净多了。然后用 绷带绕患者右手掌捆扎结实,避免其移动。 • 消毒,自指尖一直到肘关节。
• 请你将穿好导丝的造影导管递给术者,站在术者旁 边,将机头位置摆正(即正位)。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机头正位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造影开始
首先还是要强调,助手的工作很重要,甚至有时强过术者! • 当你递给术者导管时,将导丝稍后撤,J型头退入导管内,术
者会将导管头塞入动脉鞘管。 • 你的工作正式开始,小步快走,送入导丝。一定感觉下有没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入门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门 •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的前奏,是基础, 是基本功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门 • 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出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 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面对着C型 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当你 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 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本文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 本操作流程,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造影开始
• 此时术者会踩线,你的任务是摇床(摇床到位也是 大学问),看到导丝J型头位置,此位置一般已经在 锁骨下动脉了!
• 术者会继续送入导管,你可以将导丝导管交给术者, 由术者进行导管操作。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学习摇床
助手就应该专心致志的进行摇床了。 • 摇床要使屏幕始终跟着导丝头走,就是屏幕始终显
• 大家肯定会提前做好功课,一定也大体了解了几个固定体位, 最起码大家肯定知道有一个蜘蛛位!但是,这些体位只是摇 机头,还有摆床到位呢!而且就算知道那几个固定体位只是 开始,将来要根据病人血管走向,自己找到展示血管的最佳 角度和体位,这才是我们摇床的真正重点!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开始助手工作
• 穿上手术衣,站在助手的位置上,那我们该从何处 下手呢?从铺无菌巾、整理手术台开始吧。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门 •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 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 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你,是不会被吓到 滴~~!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导管的布局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门 • 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步我们该怎么 办呢?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操作者, 甚至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助手,那我建议你先从外 围工作做起,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嫌麻烦。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右上肢摆位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消毒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助手工作
• 为了谨慎,建议将右股动脉穿刺点也准备好,提前 消好毒。已备桡动脉穿不成功时之需。
• 消好毒,请站到一边,因为助手将铺手术巾了! • 这时你可以穿好铅衣,站在一旁看看肝素是怎么配
置的,心电监护的链接,三联三通的联接。 • 开始学习助手的操作了。
• 当你铺好了,此时操作者已经开始选择穿刺点准备穿 刺了。
• 咱可别在旁边傻站着,你还有助手的工作呢!将造影 导管用肝素盐水预冲,后将导丝穿入造影导管备用, 然后连接三联三通!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三联三通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助手工作
• 当你连接好三联三通,此时,术者应该已经穿刺成 功了,硝酸甘油和肝素也已经推入病人血管中了。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门 要学习的书本知识 • 《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这本书是真正教学型的。 • 《冠脉介入诊治技巧与器械选择》。 • 《心血管介入学》等等。 • 最重要的是:心脏解剖。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助手工作
• 摆体位:头向C型臂。 • 桡动脉入路,摆穿刺手臂,也就是固定右手开始。
• 趁着小助手绑手、消毒的时间,你首先要帮助操作 者整理手术台。
• 这时你可以学习造影所用的基本器械了,但是要注 意,千万小心不要掉东西!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整理手术台
你要知道一个造影所需的器械有: • 桡动脉穿刺包,放到弯盘里备用; • 造影导丝:一般为绿色J头硬导丝,或者超滑又叫泥鳅
导丝; • 造影导管:一般为5F多功能导管,根据情况还有很多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助手工作
• 当观看上十几台造影术后,你大可以试一试助手的工作了, 因为有些工作不可能只看就能看会,比如说摇床到位!
• 一个合格的助手,其实比术者一点也不差。阜外医院摇床者 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
• 因为一台造影做的成不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造成影没造成 影,而是你造的影是不是能完整的将血管展开,看清楚。这 就全凭助手摇床的技术了!
有阻力,动作要轻柔,如果遇到任何阻力,马上停止推送, 通知术者。 • 在这里提醒下,大家注意J头导丝和多功能导管的长度,因为 有时略有阻力是因为J头导丝通过导管头U型弯,你可以根据 目测导丝在导管外的剩余长度来区别是遇到血管迂曲还是在 导管头U型弯的阻力。 • 如果推送顺利,要将导丝推送到末端,尾部剩下大约 10cm~15cm即可。
导管; • 三联三通、输液器(2个)、测压导管、针管(5ml1
个;20ml2个);冲洗盆; • 肝素盐水盘、硝酸甘油杯、2袋生理盐水、纱布2包。 • 最好摆的井井有条。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手术台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1)
铺无菌巾
• 在你铺的时候,操作者在开始准备: 用5ml针管抽麻药,用一个20ml的针管抽取硝酸甘油 和肝素。
示导丝头,大部分初学者摇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 里首先大家要掌握人体解剖结构,了解血管走形, 知道机头位置与投射部位关系。 • 我们可以把看屏幕想象成在机头正上方看病人,你 向前推,病人位置便是向右,向上推,病人投射影 便是向下,就是你推床向那,屏幕显示病人投射影 就向相反的方向。 • 顺便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小窍门,你可以在一张 A4纸上画一个大概人形,用手机摄像头来看,手机 屏幕就是机头所看到的影响,你固定手机,来推动 A4纸,代替练习摇床,你就会学的飞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