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系统的主要模式与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0.4
10
140
15
8
180
17
6
220
25
客户满意度 0.2 98 97 99
表8-3 各配送模式的决策目标规范值与综合价值系数
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

成本费用/万 元 0.2 1.25 1.00
0.75
预计销售额/万 元 0.2 0.78 1.00
1.22
利润总额/万 元 0.4 0.79 0.89
配送模式
成本费用/万元
预计销售额/万 元
价值系数
自营配送模式
9
200
22.2
共同配送模式
8
第三方配送模 式
5
170
21.3
150
30
解:这类问题一般为单目标确定型决策,此时企业运用价值分析来进 行决策,采用公式来计算各种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式中,V为价值系数,F 为功能(此例为预计销售额),C为成本费用。根据计算结果,自营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分别为22.2、21.3、30,企业应 采用价值系数最大的配送模式,即第三方配送模式。
• 7)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完全按用户突然提出的配送要求的时间和数量即时进行配送的方式,是一种具有很高灵活 性的应急配送方式。这种方式是对其他配送服务方式的完善和补充,它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由于事故、灾害、生产 计划突然改变等因素所导致的突发性需要,以及普通消费者的突发性需求所采用的高度灵活的应急配送方式。
1.矩阵图决策法
矩阵图决策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它主要是通过两个不同影响因素的 组合,利用矩阵图来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首先选择 决策因素,然后通过其组合形成不同区域或象限再进行决策。这里主要围绕 企业配送的能力和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两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如图8-1所示。
图8-1 矩阵决策法
• 在状态Ⅱ下,企业具有较强的配送能力,但配送在企业战略中却不占据主要地位。此时,企业可向外拓展 配送业务,以寻求配送伙伴来弥补自身在配送能力上的不足,通常采用共同配送模式。若企业在配送方面 确实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时,也可适当调整业务方向,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将配送部门独立出去,成为专 业的配送企业。
生活资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包括吃、穿、用的各 种食品、饮料、衣物、用具和各种杂品。生活资料的品种、规格比生产 资料更为复杂,其需求变化也比生产资料快。因此,生活资料的配送不 但必须安排分拣、配货和配装等工艺(或工序),而且其作业难度也比 较大。
2.按配送承担者划分的配送模式
1
自营配送模式
【例 8-3】某企业计划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满足客户对配送的要求来扩大经营 规模。现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有3种,由于在未来的几年内,企业对配送市场 规模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大体估计出3种自然状态,但不知其发生概率。 企业估算出未来几年内3种模式在3种市场状态下的成本费用如表8-4所示。此 时该企业应如何决策?
【例8-2】某企业在选择配送模式时主要考虑4个目标,即成本费用、预计销售额、利润总额、客户满意度,如表82所示。根据资料计算各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
表8-2 各配送模式的决策目标值
成本费用/万元 预计销售额/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0.2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 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 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
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2
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 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 互补的配送联合体,是一种物 流配送经营企业之间为实现整
体配送合理化
3
第三方配送模 式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及 第三方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三方配送模式成为工商企 业和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货物
运输与配送
配送系统的主要模式与内容
1.1 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用的基本战略和方法。它是指构成配送运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 态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工艺流程而相对 固定的配送规律。
配送模式的分类有两种形式: ①按配送的物品来划分,即划分为生产资料产品配送模式与生活资料产品配送模式; ②按配送承担者来划分,即划分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和第三方配送模式。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对配送模式的选择往往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 素。此时,评价配送模式的标准是各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若某一模式的综 合价值系数越大,则说明该模式的综合价值越大,该模式就是企业所要选择 的配送模式。
综合价值系数可用公式计算。式中,V为价值系数,Fj为权重数,Zij为 规范化后的属性值,且有0≤Fj≤1。因为各目标是按不同的基准赋值的,不具 有可比性。因此,必须将各方案对应的属性值规范化后进行比较。这里采用 均值化对属性值规范化。
1.按配送的物品划分的配送模式
生产资料 产品配送
模式
生活资料 产品配送
模式
生产资料是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总称。在管理运作中,人们常常把生 产资料分成两大类:工业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生产资料。这里所指的生 产资料是指用于满足工作、交通、基本建设等需要的工业品生产资料, 其中包括各种原料、材料、燃料、机电设备等。
• 2)准时配送。准时配送是指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准时将货物配送到用户的配送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时间的精确性。 它要求按照用户的生产节奏,不早不迟正好在规定的时间将货物送达。采用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实现“零库存”。采取JIT 的生产企业最需要这种配送方式。准时配送方式既可以通过协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看板方式来实现。与一般的定时配送相 比,它需要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来支撑。这种方式适合连续、重复、批量生产的企业用户,特别是 装配型企业。由于用户所需的物品是重复的、大量的,因而往往是一对一的配送。
模式的最小成本最低,可作为企业满意的模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把握较大和风险较小的情况。
方法二:按悲观准则来决策。首先从每种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大成本作为评价模式的基础,把最大成本作为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再从 这些最大的成本之中选择成本最小的模式,即大中取小。此例中,3种模式的最大成本分别为75万元、80万元、85万元。其中,自营
配送的首选模式和方向
1.2 配送服务方式
配送是直接面对用户的物流环节。由于用户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不同,生产经营的方式不同,因而对配送的要求也不一样。 为满足不同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应采用不同的配送服务方式。归纳起来,可供选择的配送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定时配送。定时配送是指按照与用户商定的时间或时间间隔进行配送的方式。每次配送的品种和数量既可以预先在协议 中约定,配送时按计划执行;也可由用户在送货之前以商定的联络方式通知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通知中的品种和数量安 排配送。由于定时配送在时间上是固定的,对用户而言,便于按照自己的经营情况在最理想的时间进货,也易于安排接货的 人员和设备;对配送中心来说,有利于安排工作计划,有利于实施共同配送,以降低成本。但定时配送也有不足之处,主要 是当用户选定的时间比较集中时,造成配送中心的任务安排不均衡。
• (1)确定型决策
• 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只要比较各个方案的结果,就可选择配送模式。它又 分为单目标和多目标决策两种情况。
• 【例 8-1】某一企业为扩大市场规模,现有3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各配送模式所需的配送成本与可能实现 的销售额如表8-1所示。

表8-1 各配送模式的配送成本、销售额与价值系数
• 3)快速配送。快速配送是一种快速的、向社会广泛提供服务的配送方式。一般而言,这种方式覆盖范围较广,服务承诺的 时限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种配送方式很少用作生产企业“零库存”的配送。正因为快递配送的对象是社会的广 大企业和个人用户,配送的物品主要是小件物品,而且以快速、便利为特色,所以颇受青睐,发展很快。日本的宅急便、美 国的联邦快递、我国邮政系统的特快专递等都是运作得非常成功的快递配送。
1.32
客户满意 度 0.2 1.00 0.99
1.01
综合价值系 数
0.92 0.96 1.12
可以看出,第三方配送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最大,是企业应选择的配送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确定型决策选择配送模式时,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决策的目标要明确;② 至少要有两个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③未来有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或一组确定的约束条件;④各备选方案的 自然状态或约束条件的效益值可以确定出来。
(2)非确定型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可能出现几种结果而又无法知道其概率 时所进行的决策。其条件是:决策期望的目标明确;存在着不以决策者意志 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状态;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不同模 式在不同状态下相应的损益值可以获得。非确定型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方法, 虽带有较大主观性,但也有一些公认的决策准则可供企业参考。下面通过具 体的事例来说明如何用非确定型决策的不同准则对企业配送模式进行选择。
表8-4 各种配送模式不同市场状态的成本
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配送市场规模大 配送市场规模一般 配送市场规模小
自营配送模式 75 58 35
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
80 45 34
第三方配送模式 85 50 15
解:方法一:按乐观准则来决策。首先从每种模式中选择一个最小成本看作必然发生的市场状态,然后在这些最小成本模式中,再选 择最小成本配送模式作为满意方案,即小中取小。此例中,3种模式的最小成本分别为35万元、34万元、15万元。其中,第三方配送
• 5)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是按照约定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进行配送的方式。这种方式兼有定时、定量两种方 式的优点,是一种精密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计划性很强,要求配送中心必须有严格的管理。
• 6)定时定路线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是一种在约定的运送路线上,按照运行时刻表进行配送的方式。此方式要求用 户预先提出供货的品种、数量、到货时间和到货地点,以便合理地配货配装。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配送企业科学地 安排车辆和司乘人员,也便于实施共同配送,以降低配送成本。对用户来说,这种配送方式有利于安排接货,同时 由于成本不高,可以获得低价格的好处。
• 在状态Ⅳ下,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较大,企业自身也有较强的配送能力,在配送成本较低及客户分布 区域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企业可采取自营配送模式,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配送效率,与营销保持一致。
2.比较选择法
• 比较选择法是企业对配送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等进行比较而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定量分析决策方法,一般有 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3种方法。
1.3 配送模式的选择方法
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用的基本战略和方法,不同的配送模式有各 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条件要求。企业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将有利于企业 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利于整个配送业的健康和繁荣。配送模式选择的主 要影响因素有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规模和地理范围、 服务保证及配送成本等。一般来说,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方法主要有矩阵图 决策法和比较选择法。
• 4)定量配送。定量配送是指按照协议约定的数量实施配送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于数量固定,在管理上可以增强备货 的计划性。在计量时可以根据托盘、集装箱及车辆的运载能力进行测算;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类集装方式进行整车 配送,从而大大提高配送的作业效率。这种方式不严格限定时间,便于配送企业合理安排运力,实施科学管理。对 于用户而言,由于每次所收货物的数量相同,所以便于安排人力、装卸搬运机具和储存设施。定量配送的不足之处 是,有时会增大用户的库存量。
• 在状态Ⅲ下,配送虽对企业的重要程度较大,但企业的配送能力却较低。此时企业可采用的策略是寻求配 送伙伴来弥补自身配送能力的不足。此时,可供选择的模式有3种:①加大投入,提高企业资金和设备的利 用能力,采用自营配送模式;②进行少量投入,强化配送能力,采用共同配送模式;③将配送业务交给专 业性的配送企业来完成,采用第三方配送模式。
•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根据自身的配送能力和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组成了如图8-1所示的四个区域,企业可按 下列思路来进行决策。
• 在状态Ⅰ下,企业的配送能力较低,且不存在较大的配送需求。此时宜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将企业的配 送业务完全或部分委托给专业配送企业去完成,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最为擅长的生产经营方面,提高企 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