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养猪法

合集下载

自然养猪法技术要点

自然养猪法技术要点

自然养猪法与传统养猪法的区别
01
02
03
饲养环境
传统养猪法多采用集中式 养殖,而自然养猪法则注 重散养和户外养殖。
饲料来源
传统养猪法多使用工业化 饲料,而自然养猪法则更 倾向于使用有机、天然饲 料。
生长周期
传统养猪法的生长周期相 对较短,而自然养猪法的 生长周期更长,猪只品质 更高。
自然养猪法的优势
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影响经济效益的不确定因素 及风险。
投资回报率:根据总投入和预期收益,计算投资 回报率。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的分析,可以得出自然养猪法 的经济效益情况。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成本 核算、收入预测和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以确保 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饮水
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定期检查 饮水设施,确保猪饮水质量和数量得 到保障。
疫苗接种与疾病防治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
疾病防治
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治体系,包括定期巡查、隔离、消毒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猪 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饲养员培训与管理
培训
养殖设施成本
包括猪舍建设、设备购置和维 护等费用。
防疫与治疗成本
考虑疫苗接种、药品采购及治 疗费用。
收入预测
猪肉销售收入
根据市场价格、销售量预测猪肉销售收入。
副产品销售收入
考虑猪毛、猪粪等副产品的销售收入。
国家补贴
了解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及补贴情况。
经济效益评估
成本效益比:将总成本与总收入进行比较,计算 出成本效益比。
对饲养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饲养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使 其能够更好地照顾和了解猪只。

自然养猪法猪舍的建造理念

自然养猪法猪舍的建造理念

环 境 。 四是 控 制适 宜 的建 筑 成 本 。 3 猪 舍设 计 的基 本 原 则 懒 汉 养 猪 猪 舍 设 计 , 也 需 要 事 先 考 虑 如 下 原 则 ,这 些 原 则 都 需 要 生 产
体 制 和 栏 圈 来 保 证 。 一 是 “ ” 混 群 零
为 1 ~ 2 。 在 饲养 瘦 肉 猪 时 ,应 尽 量 7 2 给 猪 创造 适 宜 的温 度 环 境 。 光 照 温和 且 时 间适 度 .对 幼猪 发 育 和成 猪 繁 殖 有 利 。 幼 猪 经 常 接 触 阳光 。 可 增 强 【 液 循 环 ,加 速 新 陈代 谢 ,促 进 l } L 细 胞 增 殖 和骨 骼 生 长 ,提 高 发 育 速 度 。
就 需 要 考 虑 隔离 舍 的 准备 。二 是 最 佳存 栏 原 则 。始 终保 持 栏 圈 的利 用 ,这 就 需
要 均 衡 生 产 体 系 的确 定 。 ■是 按 同 龄 猪
6 安龙 县 自然 养 猪 法 猪 舍 的 建造
新 猪 舍 没计 。
20 0 8年 8月 5 日下 午 5时 许 .江

苏 省 宅 应 县 范 水 镇 朱 某 焦 急 告 笔 者 他
例羊有机磷 中毒 的治疗
前 死 的 3只 。另 外 死 亡 1只 。其 它 发 病 的羊 都 痊 愈 。
3 结 论
家 羊病 了 , 已死 亡 了 3只 。
1 症 状
张拥 民 ( 苏省 宝应 县 范水镇农 业技 术推 广服 务 中心 2 5 1 ) 江 2 8 9
饲 料营 养
61 猪 舍 的 主 要 结 构 .
自然养猪法猪舍 的建造理念
张 勇 ( 州省安 龙县 草地 生 态畜牧业发 展 中心 5 2 0 汉

自然养猪法的三种类型及技术推广要点

自然养猪法的三种类型及技术推广要点
粪 .是 一 种 省 工 省 力 的清 洁 养 猪 法 。 第 一 次 实 行 这 种 养 猪 方 式 ,圈 内没 有 发 酵 粪 ,可 法 在 猪 圈 内养 猪 。一 端 设 自动 食 槽 ,另 一 端 设 自动 饮 水 器 。猪 吃 完 饲 料 后 , 必须
需 要 开 支 昂 贵 的 污 水 处 理 费 用 ; 干 清 粪 方 式 也 需 要 大 量 劳 猪 舍 垫 料 准 备 好 后 ,就 可 以 引 进 经 免 疫 和驱 虫 的仔 猪 进 行 饲 养 了 。 一 般 是 引 进 日龄 5 — 0天 ,体 重 2 - 0千 克 的 0 9 53 猪 。 不 管 日龄 多 少 ,相 互 差 别 不 要 太 大 ,一 般 限 制 在 7 1 -0 天 . 以便 于 饲 养 管理 。 饲 养 密 度 大 致 为 06 1 . . 方 米/ ,冬 季平 均 08 — 4平 头 .2平 方
热 夏 季 要 注 意 防暑 ,猪 舍 顶 部 要加 盖覆 盖 物 。 料 型 的 选 择 :颗 粒 料 最 好 ,考 虑 成 本 ,后 期 也 可 以改 用 于粉料。
须有 舍 顶 或 棚 顶及 屋檐 ,防 止 雨 水 进 入 舍 内 。 猪棚 一 般 是 长
1 — 0米 。宽 5 6米 左 右 ,高 3 3 52 - — . 。 舍 内 用 栅 栏 围 成 猪 5米 圈 。 猪 圈栅 栏 尽 量 用 废 旧 材 料 ,高 度 在 1 - . 左 右 ,应 . 1 2 6米
走 到 另一 端 去 饮 水 。所 谓 踏 踩 式 ,就 是 通 过 猪 的运 动 把 排 泄 的 粪 尿 与 垫 在 圈 内 的 已 发 酵 粪 搅 拌 混 合 ,使 其 再 发 酵 的
方法 。
可 用 普 通 的开 放 或 半 开 放 的 猪 圈 或 新 建 猪 棚 饲 养 ,但 必

自然养猪法猪只越夏解决方案

自然养猪法猪只越夏解决方案
部活动和躺卧, 同时 猪 只又 会 在 垫 料 丘 适 当位 置形 成 新 的 排 泄 经过 一 段 时间 , 将 垫 料 丘 移至 新 形 成 的 排 泄 区去 , 样 持 又 这 5 地板 局部降温。 ) 以地下水为媒介 、 自然养猪法 饲喂台 区 。 在
即可安全越夏。 戋 猪只的固化躺卧区地板下部铺设排管的一种传导降温方式, 续管理,
置 用于 有 地 下水 源 、 以打 井 的地 区 。 可
33 加 强通 风 量 .
上文在猪舍设计方面 已经考虑了猪舍的自然通风 , 设计具
6 设 置水 浴池。 ) 在单列式 自 然养 猪法育肥猪舍 , 设计饲喂
然而 在盛夏, 个别地方仅依靠 自 道整体比饲喂 台 (%-5 3 %的坡 度向过道倾斜, 以防水渗入垫 有扫地 风的空气对流式猪舍。
和生产性能。自 然养猪法的基本饲养模式采用了发酵厚垫料养 21 垫料不同层面温度分布规律 .
猪, 垫料在分解粪尿达到粪污零排放 的同时产生生物 热, 因此
业者非常担心猪只的越夏环节, 现就相关问题做简要介绍。
1 各类猪群对温湿度的要求
不同生理阶段的猪只须满足适宜的温湿度范围 ( 见表1 。 )
时, 应采取措施降低舍温及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这样也能确保 物 或用芦苇 、 窗帘等。 可推广应用林 下自然养猪法, 借助林木树 猪只的正常生产 。 高温、 高湿的条件会使猪增重变慢 , 且死亡 荫达到良好的防暑效果。
7 猪业科学 6
S NE I WI NDUS TRY S I NC 2 0 年 第6 CE E 08 期
2 垫料 生物 热分 布规 律
周开锋 、 焦洪超 (0 7 对夏季垫料表面和垫料1 m深 20 ) 0c

自然养猪法技术原理与优点

自然养猪法技术原理与优点

1 自然养 猪法技术原理
当 前 社 会 上 广 泛 宣 传 的 “ 态 养 猪 法 ” 发 酵 床 养 生 、“
挑选 病鸡进行 了一系列 试验室检 测 ,结果发现 鸡群无 禽 流感和新城 疫感染 。 2 诊疗 结合 问诊 、临 诊检查及 试验室 检测 ,初步诊 断该病 为营养代谢病或 中毒病 。于是对 该厂近2 个月的饲料配方
龄 死 亡 ; 死 胚 主 要 病 理 变 化 表 现 为 全 身 有 出 血 点 、 孵 黄
且 最好适用 于 肉用 畜禽 ,产 蛋禽 饲料配合 应严格控 制用
量 ,尤其禁用于种禽配合饲料 )
自然养猪法技术原理 与优点
张子 蕾 邢秋 菊 ( 高密市畜牧局 2 1 0 65 ) 0
毒 水 平 参 差 不 齐 ,饲 喂 棉 籽 粕 引起 的 中 毒 现 象 仍 时 有 发
21 0 0年第 3 l卷
和速溶乳酸 钙,连用7 。采取该措施 综合防治 1d d 0 ,蛋壳
质 量 恢 复 正 常 : 1d ,公 鸡 “ 鞭” 象 消 失 ;2 d , 孵 5后 掉 现 0后
化率基本正常。
中图分类号:¥ 2 . 88 4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 号 : 10 —732 1 )70 —2 713 (0 0 —t00 0 0 0
囊出血伴 有胚体水 肿 。饲 养场厂 长误认 为种鸡营养 缺乏 症所致 ,于是在饲 料 中增 添复合 维生素制 剂与矿物质 , 但对上述 症状缓解 无明显疗 效。3 曰求助 本站进 行诊 月8 疗,鸡舍 临诊检 查发现 :鸡 群精神 状态和采 食量基本 正 常,部分种 鸡 明显 消瘦 。解 剖消瘦鸡 发现 ,血液稀 薄, 呈 紫红色 ;可见大 量腹水和心 包积液 ,其 中最 明显病 变 是 卵巢 、输 卵管和 睾丸出现不 同程度 的萎缩 ,其他脏器 无 特 征性 病 变 。敲 开病 鸡 鸡 蛋 ,发现 个 别 蛋清 呈 粉 红

自然养猪法——一种回归自然的新型养猪模式

自然养猪法——一种回归自然的新型养猪模式
放。 . ’
养 品 下脚 料 、猪 粪便 、土 壤

现 有 的 水 泥 硬 化 地 面 的
养 猪 方 式 。 该 方 法 集 动
种 以作物秸秆 、旋僦 产
等为 原 料 ,配 以微生 物
猪 制作 成 发酵 垫料 ,替 代

●■一
物 行为 学 、生 理学 、营 养 学 、 环 境 卫 生 学 和 微 生 物 学 等 多学 科 于 一 体 , 顺 应 猪 只 生 存 生 长 对 环
等疾 病 ,其综合 经济效益显著 。 ■麓一 囊法盛进 ■鞠●焉 垫 料 的 制 猪 舍 建 造 自然 养猪 法 不 只是 有 作 原 料 主 了厚 垫 料 发 酵 床 就 万 事 大 吉 了 ,而 是 要 是秸 秆 、
锯 末 、 净 需 要 从 猪 合 的建 造 来 考 虑 ,如 采 光 、 通 风 、保 温性 能 良好 ,夏 季 防 暑 、冬 土 、麸 皮 、
… …


维普资讯
生素 ,减 轻 猪 的

益 。该技术养猪的发酵
生物不断繁殖发酵,垫料均匀
O 0 2 ( 抗 药性 ,猪 肉安 全 无 药 残 。 自然 养 猪 法使 产 热 ,一 般 垫料 温 度保 持在 3 ~4 *, 解 决 了 冬 季 寒 冷 对 养 猪 的 影 响 。尤 其 用 的 发 酵 床 主 要 是 有 益 微 生 物 在 起 发 酵
的 猪 粪 很 少 再 滋 生 蝇 蚍 , 相 对 的 苍 蝇 也
物提 供 了营 养, , 垫料 睫
r _
就 少了 。形成 了一个 良 循环 的/生物 性 J 、
中有 益 菌群始 终 处于 优 j 。 不仅 改 善 了 锗 场 本身 的 环 境 ,而 ‘也 圈 F { |

自然养猪法简介

自然养猪法简介

2020/3/13
22
乳酸菌
牛奶发酵而成。
2020/3/13
23
汉方营养液
汉方营养剂是用桂皮、当归、甘草等为原料,用生姜、 大蒜做辅助原料制作的。
传统中药白酒糖化浸泡而成。
1:1000倍稀释后猪只饮水,每隔15 天,连用3天。
2020/3/13
24
40c-20m
韩国法(土著菌垫料)
锯末
玉米秸秆
饲养试验
肥城(4月-6月):
头数 天数 始重 末重 增重 日增重
饲料转化 率
试验 70 90 21.00±3.46 90.01±6.58 69.00±6.85 767±76 2.01±0.26b
对照 71 90 20.18±5.85 90.38±8.50 70.20±7.71 780±86 2.44±0.29a
阳面保温卷帘(或窗)高度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改造、新建 大棚
H = L×tan[90°-(θ±23.5°)]
自动采食饮水
注:H——保温卷帘(或窗)高度;L——太阳射入的宽度;θ——当地纬度 值;式中冬至日取+,夏至日取-。
眼肌面积 (cm2)
36.60±6.73
后腿比例(%) 31.54±0. 37
背膘厚(cm) 1.64±0.29
瘦肉率(%) 65.04±2.07
肉色(分)
3.50±0A
大理石纹 (分)
3.23±0.25
pH值
6.12±0.24
失水率(%) 7.16±3.25
肌内202脂0/3肪/13 (%)
1.37±0.12
◆用红糖扩大繁殖,再以麦麸为载体扩大培养,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
2020/3/13

自然生态养猪法之优缺点探讨

自然生态养猪法之优缺点探讨
酵, 将猪粪尿 分解消 化。 料 2~3年或 免疫功能增强 。 垫 就 可以使猪舍达到 1 ℃ 以上 , 5 但是实践
更长时 间清理 一次 , 是上 好的菌 类培 养 基料和 高档 有机肥 料。

二、 缺点
证 明这是不可能的。垫料在 养猪 之前需
要 发酵处理 , 养猪 以后垫料 中间部 分温
建设猪舍 , 内设置 9 舍 0~1 0c 的 地 用 。 O m
留足够 的水泥地 面供猪休 息 , 同时配合
下或地 上式垫料坑 , 充锯 末或 秸秆等 填
5 有 效解 决 了水泥 地面 猪 只腹 感 纵 向通风 、 . 喷雾降温、 帘降温 等措 施。 湿
农 副产 品垫料 , 用菌种 ( 业公 司提 温度难 以解决 的缺 点。 利 专 供 的优 势菌种 ) 对垫 料发酵。猪 粪尿直
益 处 ,很多资 料归纳总结 为 “ 三省 、 两 应用过程 中加 以调 整和改进 。主要集中 晚间温度也在 1  ̄ OC以下 , 如果不增加采
提 、 增 、 排 放 ” “ 省 ”即是 省 水 、 一 零 。三 省 在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暖 设施单 凭 发酵 床 的温度 是远 远 不够 的 。 同 时 发 酵 床 的 湿度 必 须 保 持 在
oI 竺 竺
PI TO DAY GS
自然生态养猪法之优缺 点探讨
0 管 廷 一 谢 海 鹏 侯文博 陈 国花 诸 城 市 畜 牧 兽 医管 理 局 山 东诸 城 2 2 0 620
近两年 来 , 我国很 多地 方的单位 或 了对环境 的污染 。 个人先后 引进 日本 、 国及 国 内相 关企 韩
猪 只生产性能 的发挥 , 保证发酵床 的 更高 。猪 除排泄外很 少到垫 料上去 ,

生态养猪关键技术

生态养猪关键技术

养 猪新模式 ” 的信息清样上 批示 : “ 要认 真总结 和推 广 山东 病发生 ,防疫压力减轻 ,药品 、疫苗用量 降低 。 ( )提高 了 8 省沂 水县环 保型养 猪的新模 式 。以此 积极稳 妥地推进 生猪规 生长速度 。缩短 了生产周期 ,节约 了饲养成 本 ,提高 了劳动
圈栏 面 积大 小 可根 据猪 场规 模 大小 而 定 ,一般 掌 握在 垫料 中有益菌群始终处于优势状态 ,形成 良性循环 。由于微 生 4 右 ;饲养 密度要 根据 猪 只的大 小和 饲养 数量 的多少 0m 左
物 的发酵作用 ,垫料不断地被发 酵而产热 ,使垫料 内部 比 均 进行 确定 ,一 般一头保 育猪 占03 _ m 的面积 ,育肥猪 为 较 .~0 。 8
模 养殖 的发 展和科学 养殖 的水平 。首 先应在全 国选择 若干地 效 率 。 ( 9)提高了饲料消化利用率 。改善 了饲 料结构 ,提供 方进行试验示范 ,并强化技术指导和支持 。”
了饲料 的最佳解决 方案 。 ( 0 改 善 了猪 肉品质 。猪 肉产 品 1)
根据 国务院副 总理 回良玉 的批示 ,河 南省畜牧局 下发文 的有毒有 害物质大 大降低 ,为市场 提供 了绿 色安全保健 的放
1 自然养猪法概念的提出
然 生态进 行配合 ,营造有 利于微生 物生长繁 育的乐 园 ,实际
我 国 养猪 历史 悠 久 ,早年 主 要是 农 民千 家 万 户养 猪模 上把 圈底变 成 了饲 料工 厂 ,猪排泄 出的粪 尿被微生物 发酵后 式 ,养猪方 法采 用土坑填入 生活废 弃物 、秸 秆 、干土 、清理 变成可 口的食物 ,因此 ,猪舍不需 要清 除粪 便 ,也无 臭味 ,
掘生 物潜 能 、降低养 殖污染 、保持生 态平衡 ;核心技 术是 回

“自然养猪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自然养猪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学 、营养学 、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 体 ,遵 循 低 成 本 、高 产 出 、无 污染 的原 则 建 立起

的一套环保 、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体系。它是工 厂规模化养 猪发展 到一定阶段而形成 的一大 亮点 , 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目前 已在2 0 多个国 家得到普及和发展。 自然养猪法 的核心技术是建设 发酵床 ,利用微
使 整 个 发 酵 床始 终 保 持 良性 环 境 ,从 而 大 大减 少 了 生猪 疾 病 的 发生 。与 传统 方 法 相 比, 自然养 猪 法 既
节能减排 、无污染 、无臭 味、保护环境 ,又具有节
水 、省 料 、省 劳 力 、提 高 猪群 抗 病 力 、提 高 猪 肉品
质 、增加养殖效益等优点 ,是一种新的科学养猪法。

文 /许厚 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着规模化养猪场 的发展和猪群规模 的不断扩 大 ,猪粪、尿的排放量急骤增加 ,传统设计的污水 排放净化处理系统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粪污 处理 成 了迫 切 需 要解 决 的 问题 。 山东 济宁 南 阳湖 农 场近些年来采用 自然养猪法技术,实现了粪污全部 循环利用 ,既有效保护 了生态环境 ,又提高 了养殖 效益 。
的池 内温 度 较 高 ,在 冬季 可 达 到 3 5 ℃ 以上 ,有 利于
猪生长发育 。南 阳湖农场的主要做法是 :
1 . 猪 舍 的建 设
{ 8 中国 袭 垦 2 o l 3 7
采用单列式 ,跨度 l l 米,屋檐高4 米 ,窗子宽 3 米、高2 . 5 米 ,房顶每隔6 . 6 米设一 自动排气扇 。 2 . 垫料 池的建 设 根据猪的大小和饲料数量 而定,一般保育猪为 0 . 5 - 0 . 8 平方米/ 头 ,育肥 猪 0 . 8 - 1 . 5 平方 米 / 头 ,母 猪 2 . 0  ̄ 2 . 5 平 方米/ 头 。按 垫 料 与 地 面 高 低 划 分 ,垫料 池有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上半地下式三种。其中,

科学实施“生态养殖法”

科学实施“生态养殖法”
提 高 冬 季 猪 舍 温 度 、增 加 生 猪 抵 抗 能 力 、节 约 成 本 提 高 效 率 和 生 产 优 质 保 健 猪 肉 为主 要 特点 的综合 养 猪 技 术 。
( ) 解 决 了养 猪 业 粪 便 污 染 治 理 1
难 题 ,将 污 染 治 理 关 口前 移 , 粪 便 随
2 “ 态 养 殖 法 ” 的 优 势 生
产 模 式 类 似 ,其 主 要 理 论 是 顺 应 自然
规 律 、挖 掘 生 物 潜 能 、降 低 养 殖 污 染 、
保 持 生 态 平 衡 ; 核 心 技 术 是 回 归 传 统
农 业 方 法 、发 挥 微 生 物 及 酵 素 效 能 、 就 地 取 材 自制 生 产 资 料 .替 代 化 学 产 品 投 入 ; 主 要 目标 是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
饲养 管理
科 学实施 “ 生态 养殖法 ’ ’
初建 军 庄宏 伟 宋淑 华 李春娟 丁 富仁 ( 吉林省 通化 县畜牧 总站 1 4 0 ) 3 10
“ 态 养猪 法 ”也 称 “ 生 自然 养 猪 提 高 产 品 质 量 、节 约 资 源 消 耗 、实 现
到 解 决 ,劳 动 生产 率 大 幅度 提 高 : ( ) 体 现 了 动 物 福 利 , 猪 舍 环 境 6
并 有 显 著 的 节 能 增 效 等 待 点 。 “ 态 生
养 猪 法 ” 与 目前 我 国推 广 的 绿 色 农 业 、 有 机 农 业 、 生 态 农 业 、健 康 养 殖 等 生
善 r饲 料 结 构 ,提 供 了饲 料 的 最 佳 解
决方 案 : (0 1 )改 善 了 肉 质 , 肉产 品 内 有 毒 有 害 物 质 大 大 降 低 ,为 市 场 提 供 了绿 色 安 全保 健 的 “ 心 肉” 放

生态养猪的技术 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 - 养猪技术

生态养猪的技术 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 - 养猪技术

生态养猪的技术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养猪技术对养猪业而言,生态养猪是保障畜产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养猪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由于养殖中缺乏严格的控制,导致养殖环境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养猪的模式与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以保障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生态养猪的技术生态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

1、生态养猪的模式所谓生态养猪技术也被称为“自然养猪法”。

当前,生态养猪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生态养猪模式的应用,首先,应该选择成长性较好的优良品种,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肉质口感风味较好的猪作为父母本,进行相互杂交培育遗传基因;其次,研究人员要重视生猪成长的过程,采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再次,采用先进的喂养技术,合理配置养猪饲料,适度采用放养技术;最后,还需要综合利用沼气技术,将猪粪和猪尿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到沼气池中,并通过发酵之后产生大量的沼气用于生活生产。

同时,还需要将沼气渣和沼液作为灌溉果树和蔬菜的重要肥料,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2、生态养猪中的关键技术(1)猪舍的设置。

由于场地是生态养猪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猪舍在生态养猪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过去,猪舍地面多为水泥地,而现在则是以垫料为主。

垫料主要为锯末、谷壳与采集或培养的土著微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此类垫料厚度在80厘米左右,发酵时间不超过1周。

垫料可使猪舍的环境保持干净卫生且没有臭味,并将猪舍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秋冬季节,23℃的猪舍温度有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

(2)发酵管理。

沼气发酵是生态养猪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其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使大部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目前,地下式与常温发酵是猪场里较为常用的两种发酵方式。

一般来说,沼气发酵方式可分为温度和工艺两种。

第一种又被细分为三种形式,即高温发酵、中温发酵和正常温度发酵。

自然养猪法技术育肥猪舍建设

自然养猪法技术育肥猪舍建设
长、 无污染 、 节水 、 节料 、 型 的科学 养猪方 法 。该技 新
饲喂台最窄不能低于 12m, . 宽度可适 当增加 , 但不
术最早起源于 日本 , 我国从 20 02年开始引进和推
能太宽 , 否则 。 发酵床面积减小, 养猪数减少 。
广, 陕西省从 20 07年底开始应用推广此项技术 , 取
得了比较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每头猪平均增收 5 O 8 O元。自 然养猪法对于猪舍建设要求较高 , 我们

. .



人. + .

经过一 年多试验 研究 , 总结 出 了在 陕西 省气 候 条件
下自 然养猪法育肥猪舍设计和建设要点。
一 +




1 猪场场址选择
猪场 应选择在 地势高燥 、 背风 、 向阳、 水源 充足 、
~ 图 1 自然 养 猪~ 舍 平 面 示 意 图 - ~ O 酵 法猪 ~自动饮水器 ; ~ ~ ~ 为 自动给料桶 走 注 :为
2 4 发酵 床面积 .
一 一 一 一

~ ~
自然养猪法是在猪舍内设置 8 —10e 0 0 m深的 发酵床, 以锯末和农作物秸秆等为垫料 , 在垫料上接 种芽孢杆菌等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 猪粪尿直接排
槽与水饲喂台为一体 , 中和陕南地区宽 15m, 关 . 陕 北地区和陕南较高海拔山区 13m 其中排水槽宽 . ,
泄在垫料上 , 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发酵, 使猪粪尿 1 — 0c 与饲喂台相连 的是发酵床 , 5 2 m; 宽度 5 5— . 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 使猪只健康生 5 8 . m。如猪舍变宽或窄, 其人行走道宽度不能变 ,

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 自然养猪法

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  自然养猪法

9 m, 0a 保育 猪 4 一 0 m、 O 5 育成 猪 a 8 ~ 0a 长槽 的 建 设 与分 隔模 0 9 m,
式 同地 上槽 。 4 发酵 床及 猪舍 的墙体 建 造 41 建 造发 酵床 发 酵床 的 建 .
1 自然养猪 法 的优 点
兽 药 的用 量 ,并 增 强 消 化 吸 收
养 护加 菌 时能 共用 。
27 通 风 设 施 完 整 ,南 方 夏 季 .
11 投 资 少 、 价 低 , 筑 施 工 . 造 建
功 能 ,充 分 吸 收利 用 饲 料 中营
天 然 增 加 动 物 产 品着 色 度 和 食 用 风 味 , 的 皮 肤 红 润 , 色 发 猪 毛
l 省 工 省 力 , 高 效 益 。 人 . 4 提 一
就 可 饲养 上 千 头 生 猪 ,提 高 劳
动 效 率 可达 6 %以上 ,有 利 于 0 生 猪饲 养 的 规模 化 、 工 厂 化 发
展。
5 1 — 矗啊目3I育 猪 8 ~10c 为 宜 , 日目 圈目0(T、 成 0 0 m
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

康 利 蕊
( 南省 濮 阳县畜 牧局 , 南 濮 阳 4 70 ) 河 河 5 10 中 图 分 类 号 :8 8 ¥2 . 4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1 8 6 {0 0 1 - 0 1 0 10 —9 4 2 1 )10 4— 3
l 0 m。为 了便于进 出垫料和 猪 1 a 群转 圈 , 发酵 床上 部相 邻 圈舍 的 隔栏最 好 做成 活动 的铁 栏杆 , 以 便 灵活移 动 。 每个 猪栏 靠近 人 在
定 , 外面 用 石棉 瓦或 其他 防水 最 材 料作屋 面 处理 。 可建成 钢架 也

自然养猪法的应用及推广

自然养猪法的应用及推广

态 养 猪 法 、 垫 料 养 猪 法 和 发 酵 床 养 猪
法 自然 养 猪 法 利 用 太 阳 光 照 射 等 自
然 条 件 来 改 善 生 猪 生 长 条 件 .采 用 生
态养 殖 技 术 ,减 少 疾 病 发 生 ,有 效 改 善 了 猪 肉 品 质 。 本 文 简 单 探 讨 了 自然
4 推 广 自然 养 猪 法 的 工作 措 施
4 . 1 加 大 宣传 力度
摘 要 : 自然养 猪 法是 较新 的养 猪 法 , 又 称 零 排 放 养 猪 法 、 环 保 养 猪 法 、 生
温 室 大棚 式 结 构 .避 免 猪 舍 温 度 过 低 , 同时要在 猪舍屋 顶 的南坡面 或猪 舍 南 面 .构 建 采 用 阳 光 板 或 薄 膜 覆 盖 的 采 光 面 .在 猪 舍 屋 顶 开 设 可 、 凋式 气 窗 , 存 南 北 墙 上 要 开 设 上 下 的通 风 窗 。在 南 北 地 区 的 温 度 过 度 区 域 ,可 采 用 双 坡 气 楼 式 结 构 和 双 坡 式 结 构 ,室 内要 根据 实 际情 况增 加 控 温和 降 温设 备 , 在 南 北 墙 上 要 开 设 采 光 窗 。 在 我 国南 方 地 区 .考 虑 高 温 影 响 ,要 采 用 双 坡 双 侧 气 楼 式 结 构 .采 用 方 便 收 放 的 帆 布 卷 帘来 代 替 南 北 墙 。
透气 、确保 生 猪排 泄 物 的快 速分 解 , 根 据 发 酵 床 情 况 , 采 取 喷 水 保 湿 的 措 施 .并 做 好 定 期 补 充 菌 种 的 T 作 , 提 高 生 物 活 力 。 同时 要 沣 意 免 疫 消 毒 T 作 的 处 理 ,做 好 预 防 接 种 丁 作 ,严 格 落 文 物 理 消 毒 措 施 。 除 此 之 外 ,要 根 据 实 际室 内环 境 和气 候及 季节 变 化 , 及 时开f = j j 控 温 、排 湿 、通 风 没 备 ,确 保 室 内 合 理 的温 度 湿 度 。

自然养猪法基本概念及技术要点

自然养猪法基本概念及技术要点

自然养猪法的基本概念及技术要点一.基本概念自然养猪法是韩国自然农业协会赵汉硅会长首创推广的自然农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因地制宜的猪舍和有利于活性土著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发酵床为核心技术,以饲养过程不清粪便、提高冬季猪舍温度、增加生猪抵抗能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优质保健猪肉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养猪技术。

自然养猪法与目前我国推广的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养殖等生产模式类似,其主要理论是顺应自然规律、挖掘生物潜能、降低养殖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核心技术是回归传统农业方法、发挥微生物及酵素效能、就地取材自制生产资料,替代化学产品投入;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条件圈底有机垫料主要是锯末及粉碎的树皮、农作物秸秆等,加上采集和培养的土著微生物,再掺上约10%的取自当地的土和约0.3%的天然盐,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进行配合,营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生长繁育的乐园,实际上把圈底变成了饲料工厂,猪排泄出的粪尿被微生物发酵后变成其可口的食物,因此,猪舍不需要清除粪便,也无臭味,无蛆少蝇,而且发酵的圈底在冬季温度升高,可达到35℃以上,特别温暖,有利于猪的成长发育。

三.技术要点自然养猪法的核心技术是发酵床技术,其要点:以地下式发酵床为主要形式,在地面以下挖深90厘米,填满圈底有机垫料。

自然养猪法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总体可归纳为十大特点:一是解决了养猪业粪便污染治理难题,将污染治理关口前移,粪便随排泄随发酵,生猪饲养过程自始至终不出现污染,真正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

二是提高了猪舍温度。

三是节约了饲料,猪只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补充了部分饲料中的不足成分,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节约了能源,用电、用煤、用水等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是节省了劳动力,猪舍不用清除粪便,繁重的猪场工人体力劳作得到解决,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六是体现了动物福利,猪舍环境得到优化,人畜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畜牧养殖业的国际接轨。

自然养猪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自然养猪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应减 少 。特 别是呼 吸道疾 病和 消化 道疾 病较传 统集 约饲 养有 大幅下 降 。通过 自然 养猪 法养 出的猪 ,屠宰后猪 肉 肉色红 润 ,纹 理清 晰, 肉质有 明显 的提 高 。生 产过程 中
不用抗 生素和 消毒 药,减 少 了药物 残 留,是真 正的绿 色
食 品,达到 了无公害要求 。
转化 ,真正实现 了零排放, 达 到 了环 保要求 。通过 对部分
学 消毒药 不能 使用 ,单纯 靠 隔离 治疗控 制疾病 很难 ,但 是 用药就 会将 酵母 菌杀死 ,不能 再发酵 ,且病 毒会长 期 留存在发酵床上 ,一 旦发病将损失惨重 。
猪场 的监测表 明 ,猪 舍 空气 中的 甲烷、硫 化氢 和氨等 恶 臭气体 浓度极 显著下 降 ,固体 废物 作为有 机肥 料也得 到
1 优点 1 . 1 解决 了污 染问题 自 然 养猪法 不 同于一般 的传 统养
殖 ,猪粪 、尿可长 期 留存猪舍 中,不 向外排放 。在 平时 使用 中,垫料层的发酵温 度也高达4 0  ̄ 5 0 " C,这 样可 以完
全 依靠垫料 的发酵 温度 就可 以灭活 很 多病 原微 生物 和寄
毒费用 ,发酵床产 生热量 ,猪舍冬季 无须耗煤耗 电加温 ; 使用发酵床 可以增 加养殖密度 ,5 0 m 的发酵床 能容纳4 0 头
自然养猪 法又 叫生 态养猪 法 、懒汉 养猪 法 、生物环 保 养猪法 等 多种 叫法 ,其技 术 原理基 本一 样 。既利用微 生物制剂 ,按 比例掺 拌锯屑 或秸 秆 ,以此 作为猪 圈 的垫 料 ,利 用 生猪 的 拱 翻 习性 ,使 猪 粪 、尿 和 垫 料 充 分混
和粪便 对环境 的污 染 。由于污 染物 实现 了零排 放 ,从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任城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的排泄物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养殖业对环境污染问题早就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7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走节能减排,健康环保的路子,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治理、扶持力度,在一些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沼气、生物肥等处理养殖粪尿、污水,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面小量少,处理数量仅占5%左右,由于沼气、生物肥受季节、温度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及时、全部的处理粪尿污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先进环保养猪技术,它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所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

为了积极探讨养殖业排污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借鉴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从我区养猪数量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养猪为突破口,提出了“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课题,利用锯末、稻壳、农作物秸杆等作为猪舍发酵垫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发酵剂,与猪的排泄物进行混合发酵,不用清扫粪便和冲刷猪圈,净化猪舍环境,无臭无蝇,无污水排出,达到节能减排,健康环保的目的。

生物环保养猪技术原理,就是利用锯末、稻壳、农作物秸杆,加入一定比例的发酵剂作为发酵床,让猪在发酵床上自由采食和活动,恢复自然生活状态,利用猪的拱食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的排泄物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发酵,猪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和转化,消除了臭味和氨气,改善了圈舍内环境,使猪圈免冲刷,零排放,达到了生态环保,健康养殖的目的。

一、技术路线生物环保养猪在日本、韩国等地已广泛应用于育肥猪生产,但因我国地域不同,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也有一定差异,同时,生物环保养猪涉及建筑设计学、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等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

因此课题设计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本着"简单、实用、科学、创新"的原则,从生物环保养猪的关键环节入手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攻关,从基础工作做起,进行试验对比,通过试验研究和创新,达到一定的经济技术指标。

一是设计建造适合当地养猪实际的生态环保猪舍,做到冬暖夏凉;二是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科学选择垫料原料和搭配比例,筛选出成本低,效果好,经济实用的垫料配比组合;三是在引进使用日本发酵剂的同时,用国产发酵剂进行发酵对比试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四是筛选出适合生物环保养猪模式的最佳饲料配方,努力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五是试验研究与生物环保养猪密切相关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防疫、消毒等配套技术,使猪舍环境、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粪污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项指标比传统养猪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总结出一套生态环保养猪模式和配套技术,并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此来取代传统养猪模式,使养猪生产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研究内容和结果(一)猪舍的设计建造1、猪舍设计的基本理念既要吸收借鉴传统猪舍设计建造的优秀成果,又要在科学、经济、实用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空气、气流、风向等自然资源,尽可能少地使用如水、电、煤等能源物质,努力达到科学实用、节本增效,环境优良,体现动物福利的目的。

2、猪舍环境:保持通风透光,干燥卫生,冬暖夏凉,自由舒适。

( 1 )猪舍温、湿度:按照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的适宜生长温度、湿度要求,一般仔猪舍温度控制在25°C-34°C,育肥猪在17°C-24°C,湿度一般在60%一75%。

通风透光,有利于猪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效率。

( 2 )猪舍朝向和日照:猪舍朝向不同,日照效果不一样,从太阳方位角变化范围看,猪舍纵墙上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日照时间和照射角度。

我们根据太阳的变化规律和猪舍采光需要,设计建造的东西走向的单列式猪舍,宽度在8-12米,屋檐高度2. 5-3. 2米,冬季猪舍发酵床采光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3) 猪舍窗户与通风:通过试验分析,我们认为生态环保猪舍以选择自然通风比较经济实用,夏季极限温度期间辅以机械通风。

窗高度按照如下公式计算:H = L×tan[90°-(θ±23.5°)]注:H——窗高度;L——太阳射入的宽度;θ——当地纬度值;式中冬至日取+,夏至日取-。

太阳射入宽度(即L值)保证冬季尽可能大,至少须覆盖所有垫料区;同时,夏季要尽可能小。

我地处北纬35°08′-35°32′,按照保证冬季覆盖4米宽的所有垫料区计算,则窗的高度应为2. 5m,其夏季阳光射入面积仅0.5m左右宽度。

因此,必须科学地设计猪舍窗户大小和高矮。

试验证明,东西走向的单列式猪舍前后墙留窗要大,尽量扩大空气流通渠道,在夏季高温期间,自然通风达不到目的时,在每个后窗上安装上一个引风机,也可安装电风扇,进行通风降温;同时,在每个发酵床内一侧设臵1-1. 5米宽的水泥平台,夏季发酵床温度过高时,猪到水泥平台上睡觉乘凉。

(如图)猪舍发酵床在地面以上,床面与窗台基本持平或低于窗台10-20厘米,既使于通风降温,又防止地下水位过高,影响垫料发酵。

3、猪舍跨度和高度:设计猪舍跨度应根据现有场地灵活确定。

试验证明,猪舍跨度以8-12米为宜,后墙内留出1米的人行道,再向里留出1-1.5米左右的水泥平台,放上一体式水料桶,供猪自由采食和夏天在上面乘凉。

剩余的6-8 米空间为发酵床,每隔4-5米设一铁栅分圈,每圈一个水料桶,饲养育肥猪25-30头;猪舍前后檐墙高度以2. 5-3. 2米为宜,前后窗尽量要大,窗台离地面1米左右,高于发酵床 10-20厘米,便于夏季通风和冬季采光。

(二)发酵床类型发酵床一般分地上式、半地上式和地下式三种类型,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确定,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发酵床应采用地上式,防止因水位过高造成发酵垫料霉烂;地下水位较低的场地,可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下式,这样可以节约一定的建筑费用,无论哪种形式,发酵床底面必须是土面或沙土面,不能抹水泥地面,因水泥地面不渗水、易反潮,容易造成底层发酵垫料霉烂变质,影响发酵效果,发酵床高(厚)度以90厘米左右为宜,四周墙皮可用水泥抹平。

(三)发酵床制作1、发酵剂选择:选用日本生产的酵母素,每立方米 200克,为了降低发酵剂成本,我们在试验推广日本酵母素的同时,与济宁农校联合培育研制适合本地的发酵菌种替代日本酵母素,每立方米添加200-300克,经在大唐养殖场进行对比试验,发酵温度达到70°C以上,饲养效果与酵母素发酵床养猪没有明显区别。

2、发酵垫料选择:发酵垫料是生物环保养猪的基础,也是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垫料原料的选择和科学配比,是关系到发酵是否成功和成本高低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稻壳、锯末法,即70%稻壳、30%锯末,200克/立方米酵母素.优点是简单易行、效果好,缺点是大面积推广原料取材难,成本不断提高,酵母素存在进口制约隐患。

对此,课题组选择了不同垫料组合,对发酵温度和饲养效果进行试验观察。

从试验结果分析:发酵垫料组成的基本条件是营养、透气、保水、保温,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

所谓营养,即发酵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需要一定的营养源,这些营养源主要来源于垫料原料和猪的排泄物(粪尿等)中的易分解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碳)等,微生物以此作为食物,而无机的氮素(氮)是微生物(细胞)繁殖的结构材料。

所以,垫料中碳和氮的含量高低决定着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效率。

我们将微生物细胞中的或其他有机物中的碳素与氮素含量的比值称为碳氮比。

一般来说,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佳碳氮比为25: 1,微生物每合成一份自身物质,需要25份碳素和1 份氮素。

因此,制作发酵垫料的基本要求就是控制垫料原料的碳氮比,使发酵菌种(微生物)均衡、持续、高效的生长繁殖。

经测定,猪粪的碳氮比为7: 1,是提供氮素的主要原料,垫料原料是提供碳素的主要原料,所以,发酵垫料必须选择碳氮比大于25: 1的原料,才能有充足的碳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发酵,以适应养猪生产中排泄物持续产生并能迅速发酵分解需要。

实验证明,垫料原料碳氮化越高,使用时间越长。

(四)发酵垫料的制作垫料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物料发酵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在垫料里增殖相当数量的有益菌群,进行初步发酵,发酵产生的热量杀死有害菌,猪入舍后再与粪尿进行混合作为微生物营养源进行持续不断的发酵。

1、材料准备:稻壳、锯末、麸皮、玉米秸杆以及发酵菌种。

2、垫料制作步骤:将不同垫料按比例和先后顺序铺设。

方法是:将未发酵的稻壳、锯末、麸皮等各取10%,按200克/立方米加入发酵剂,混合均匀备用。

发酵床垫料层厚度为90厘米,从下往上,第一层垫玉米秸秆10 cm,第二层稻壳50cm,第三层垫锯末30 cm,第四层将3公斤麸皮和200克/立方米发酵剂撒在上面。

首先从垫料中间往两边翻,然后再从两边向中间翻,最后再向猪舍的一侧翻,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断洒水,含水量在45%-50%之间,搅拌均匀后堆成梯形,周围盖上麻袋布保温,开始发酵。

3、发酵时间及垫料厚度: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随着发酵温度逐渐升高到65°C-70°C,即为发酵成功,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说明水分偏高,可适当加入发酵剂继续发酵1-3天。

发酵好的垫料铺开后有酒曲香味,在猪含内摊平后约80cm左右,再将预留的10%的备用料撒在上面,发酵床厚度约90cm左右,24小时后即可进猪。

4、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

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应该是:育肥猪(50-100kg)1.2-1.5平方米/每头育仔猪(50 kg以下)0.8-1.2平方米/每头母猪2.0-3.0平方米/每头5、垫料的日常维护:进猪后如发现圈含内有粉尘,说明水分偏少,可向垫料表层适当喷水,消除粉尘。

如猪集中在某一区域或角落排泄粪尿,可将猪的排泄物向其他区域均匀摊平,正常情况下猪的排泄物集中在表层,可每隔7-10 天用铁耙将垫料翻耙一遍,便于充分发酵,平时注意观察圈舍,以无氨无臭为宜,发酵床20cm以下温度40°C 左右,PH值7-8,圈舍湿度60%-75%,一批猪育肥出栏后,要将发酵床垫料翻起,搅拌均匀,堆积发酵一周左右,杀死垫料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然后摊平备用,如果发酵床垫料压实变少,可在上层撒上一定的稻壳、锯末、麸皮等填平,厚度始终保持原来水平,继续进猪,连续使用2-3年,待发酵垫料腐烂,猪的排泄物比例过高,发酵效果不好时,即停止使用,彻底清除作为有机肥料,重新换上新垫料,继续发酵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