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P=W/t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
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C.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
D.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从公式可知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有关,大小等于做的功与时间的比,故A、B错误,
C、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根据知知,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故C 正确;
D、根据知,做功多少与功率与做功时间都有关系,只知道功率,不能说做的功就多,故D错误;
故选C.
2.阳光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心,而且也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下面图与对应描述相符合的是()
A.甲图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没有做功
B.乙图学生跑步时,地对脚有力的作用
C.丙图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仍受到球拍的作用力
D.丁图拔河时尽量降低重心,可以减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图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故A错;
B、乙图学生跑步时,脚对地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对脚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由于惯性丙图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此时不再受球拍的作用力,故C错;
D、丁图拔河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提高稳度,不会减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故D错.
故选B
3.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连续弹跳时产生的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
A.在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
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守恒
C.乒乓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D.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乒乓球在地面上连续弹跳中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球与地面碰撞时有能量损失,运动中有空气阻力,所以小球在运动中机械能逐渐变小.小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为机械能在逐渐减小,所以球跳起的高度逐渐减小,AB选项不符合题意.乒乓球在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C 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1
3
×(140N+10N)=50N,故A错误;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
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

×100%=
280J
300J
×100%≈93.3%,故C正确。

D.提升200N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η=W
W
有用

=
Gh
Gh G h
+

=
G
G G
+

可知滑轮组机
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5.水平课桌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知,文具盒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做功(B正确).
故选B.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
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就是做功越快。

由图像知,当时间相同时,甲做
功最多,所以由公式
W
P
t
=知,甲功率最大,做功最快。

故A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的三种场景中,拉力F1、F2、F3大小相等,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的距离也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下列关于它们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C.W1=W2<W3D.W2<W1<W3
【答案】C
【解析】
【详解】
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为s,拉力做的功是:
W1=F1s;
直接拉物体时,拉力移动的距离也等于物体移动距离为s,拉力做的功是:
W2=F2s;
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是费距离,拉力移动距离为2s,拉力做的功是:
W3=F32s;
又因为拉力F1、F2、F3大小相等,综上分析知道:
W1=W2=Fs<W3=2Fs,
8.如图,将铁锁从贴着鼻子尖释放,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子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D.铁锁在最低处的机械能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A错误;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铁锁高度降低,即向下运动了一定距离,所以重力做功。

故B错误;
C .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

故C 正确;
D .铁锁在来回摆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少,所以在最初释放时机械能最大。

故D 错误。

9.如图所示,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电灯将
A .仍受平衡力
B .加速下落
C .匀速直线下落
D .动能变势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和高度。

【详解】
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电灯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若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则电灯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做加速运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变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力和运动及机械能的题目,需要知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为3 :2,则甲与乙( ) A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 :3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 :2 C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 :1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 :2 【答案】B 【解析】 【详解】
解答:做功之比
112232W Fs W Fs == 功率之比1
1122232
W P W t W P W t
=== 牵引力相等,匀速行驶,所以阻力相等,则阻力之比为1:1.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

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V=1/2V0 B.t1至t2时间段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C.F0=1/2f D.t2时刻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
【答案】A
【解析】由题知,t1时刻以前,汽车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则有
P0=F0v0………①
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在该瞬间汽车的速度不变(仍为v0),牵引力F0减小为,所以………………..②
由①②可得,.
AD.由题,t1时刻后汽车的功率保持恒定,由前面分析可知,汽车的功率将保持不变,故D错误;
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由图可知,汽车再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牵引力与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牵引力大小相等,均为F0.
根据P=Fv可得第二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故A正确;B.由图可知,t1到t2时间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增大,功率不变,由P=Fv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减小,所以汽车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F0=f,故C错误。

12.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答案】A
【解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故A符合题意.
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小球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没有力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书包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书包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杠铃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上坡时,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S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A不符合题意.B.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B不符合题意.
C.上坡时,走S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C 符合题意.
D.速度一定,走S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D不符合题意.
14.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

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P1>P2B.F1=F2 P1<P2C.F1>F2 P1>P2D.F1<F2 P1>P2
【答案】B
【解析】
由图象甲可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甲=s
t


=
4m
2s
=2m/s;由v-t图象乙可
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乙=4m/s;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F2。

已知v甲<v乙,由P=W Fs
t t
=Fv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1<P2。

15.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被拉开的弹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故A正确;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有力无距离,故推力不做功,故B错;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C错;
D.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速度小的物体如果质量较大,动能也不一定小,故D错.
16.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知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身高160cm的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
身高170cm的运动员比身高160cm的运动员将杠铃举得高,
根据W=Gh可知,W1>W2;
因为两运动员举起杠铃的时间相同,
根据P=W
t
可知,P1>P2.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1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s时已行驶了150m,速度达到了20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000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B.在0﹣10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
C.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J
D.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象可知,汽车在10~20s内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v2=20m/s,汽车在10~20s内行驶的路程s2=v2t=20m/s×10s=200m,在0~20s内行驶的总路程
s=s1+s2=150m+200m=350m,则在0~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
350m
20s
s
t
==17.5m/s,故A
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在0~10s内,汽车做加速运动,牵引力大于阻力,即牵引力大于2000N,故B错误;
C.汽车在10~20s内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2000N,则牵引力做的功:W2=Fs2=2000N×200m=4×105J,故C正确;
D.汽车在10~20s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2=
5
2
410J
10s
W
t

==4×104W,故D错误.
18.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在d处动能为零
【答案】C
【解析】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由图可知,d、e两点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故A错误;
球在最高点b处时,在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所以此时的动能不是零,故B错误;
不计空气阻力,则说明球在空中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故在a、b、c三处的机械能相等,C 正确为答案;
球达到d点后没有静止,仍然向前滚动,所以动能不是零,故D错误;
19.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答案】B
【解析】分析:(1)(3)根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2)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者运动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A、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
B、小球在B处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B错误;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仍然会静止,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单摆运动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20.如图小红同学正在做“引体向上”。

她先两手握住单杠,两脚离地,两臂及身体自然下垂伸直,然后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

这个过程中,小红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A.2 000 J B.200 J
C.20 J D.2 J
【答案】B
【解析】
小红同学正在做“引体向上”,两臂将身体向上拉起,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G=500N,由题图可知,上升的高度大约是胳膊的长度0.4m,即h=0.4m,所以小红做的功最接近
W=Gh=500N×0.4m=200J,故B符合实际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