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合集下载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2014年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2014年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及答案

图1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2014年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友情提示:1.全卷五大题,共31小题。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 .1米B .1分米C .1厘米D .1毫米 2.2007年4月在我国的南海上空举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的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如图1所示,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则此时(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B .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A .投篮时,篮球上升的过程 B. 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 C .跳伞员从空中下落的过程 D .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过程4.周日,小文跟姨妈逛商场,买碗时,姨妈把两只碗放在一起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碗的好坏,这是因为( )A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品质不同的碗的音色不同 D .品质不同的碗的响度不同5.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 .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6.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7.如图2所示,蹄形磁铁位于水平木板上。

当导体棒向右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则能使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是 ( )A .导体棒竖直向上运动B .磁铁和导体棒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C .导体棒不动,使磁铁向左运动D .对调磁铁的磁极,并使导体棒向右运动图2图48.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 .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C .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9.关于某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B .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都要接地C .电灯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D .电冰箱和电视机是串联的 10.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B .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D .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11.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3所示。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

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黄凯审核:官汉聪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2.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1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4.3 km, 4.3 kmB.4.3 km,0C.0,4.3 kmD.0,03.下列说法中的“时间”,属于时刻的是A.火车开车的时间B.每一节课的时间C.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D.火车从南京到上海的行驶时间4.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路程D.加速度5.对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6.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C.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D.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7.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是倾斜的直线C. 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物体是否有做加速运动,与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只与加速度的方向有关 8.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误差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B. 减小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但是不能消除C. 测量长度时要估读,这可以减小误差D. 误差就是错误,完全可以避免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s=4t+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与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 A .4m/s 与2m/s 2B .0与4m/s 2C .4m/s 与4m/s 2D .4m/s 与010.对平均速度定义式ts 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s v =求出的是t 时刻的速度B.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 它与 tv a ∆∆=一样都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D. 平均速度可以精确的反应物体运动的快慢情况11.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A .10mB .20mC .30mD .40m12.汽车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3s 内加速度是-1m/s 2B .1~3s 内加速度是1m/s 2C .0~3s 内位移是1mD .0~3s 内路程是0.5m13.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在第3秒内速度越来越大B. 从第4秒起质点的位移总为负值图3图2C. 质点在第1秒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 质点在第3秒内和第6秒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1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4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之前两车已经相遇B. 在t 1时刻之后两车才能相遇C. 在t 1时刻两车相遇D. 两车不可能相遇1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D .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将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纸带上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读出0和1两计数点间距离s 1=________cm 。

2013-201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上)段考物理试卷

2013-201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上)段考物理试卷

2013-201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上)段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简谐运动中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B.太阳光是偏振光C.电磁波是横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家电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的遥感【答案】ACD【解析】解: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质点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A正确;B、自然光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上沿一切方向振动且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而偏振光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太阳光是自然光不是偏振光,B错误;C、电磁波是横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正确;D、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D正确.故选:ACD.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质点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根据偏振光与自然光的区别判断;电磁波是横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本题考查了回复力的方向、偏振光与自然光的区别、电磁波的特点以及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64.0分)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答案】D【解析】解:A、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故A错误;B、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而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故B错误;C、均匀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电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则稳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故C错误;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而均匀变化的电场则产生恒定的磁场,故D正确;故选:D.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中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当中的变化有均匀变化与周期性变化之分.考查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中变化的分类:均匀变化与非均匀(或周期性)变化.3.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答案】B【解析】解: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声波的波长变大.故B正确.故选: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本题考查对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了解.波速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4.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上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振幅为零【答案】A【解析】解:A、简谐波横波在x轴上传播,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由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B、质点D此时的运动方向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向下运动.故B错误.C、此时质点B向上运动,而质点C已经在最大位移处,即将向下运动,直接回到平衡位置,则C先回到平衡位置.故C错误.D、此时质点E的位移为零,但振幅不为零,各个质点的振幅均相同.故D错误.故选:A.简谐波横波在x轴上传播,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可判断出波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D此时的运动方向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B向上运动,而质点C向下运动,则C 先回到平衡位置.此时质点E的位移为零,但振幅不为零.本题是波动图象中基本题,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是基本功,要熟练掌握.5.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C.在0~4s内振子作了1.75次全振动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答案】B【解析】解:A、由图可知A在t轴上方,位移x=0.25cm,所以弹力F=-kx=-5N,即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故A错误;B、由图可知过A点作图线的切线,该切线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切线斜率为正值,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B正确.C、由图可看出,t=0、t=4s时刻振子的位移都是最大,且都在t轴的上方,在0~4s 内经过两个周期,振子完成两次全振动,故C错误.D、由于t=0时刻和t=4s时刻振子都在最大位移处,又由于振幅为0.5cm,在0~4s内振子完成了2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s=2×4×0.50cm=4cm,故D错误.故选:B.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力,根据F=-kx求得弹力.x-t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方向.振子一个周期内完成一次全振动,分析时间与周期的关系,确定0-4s内振动的次数.振子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A.本题关键要掌握简谐运动的特征:F=-kx分析弹簧的弹力.知道振动图象,通过分析位移即可分析振子的运动情况.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离一定的P与Q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情况,如图A、B、C、D所示.已知这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均向右传播,则质点P能首先达到波谷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由图,四个波形的波长分别为:λ1=s,λ2=s,λ3=s,λ4=2s四个波的周期分别为:,,,图示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分别为:向上,向下,向上,向下P点第一次出现波谷的时间分别是:可见,t2最短.故选:B根据波形确定波长,求出周期,再研究M点出现波谷的时间,再比较M点出现波谷的先后.本题要根据波形确定MN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和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是学习波动知识的基本功.7.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简谐运动的x-t图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振幅在-2cm到2cm之间变化B.1s末物体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C.1.5s时物体的位移最大加速度最大D.2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答案】A【解析】解:A、简谐运动的振幅是不变的,由图知振幅A=2cm,故A不正确.B、1s末图线切线的斜率为负值,说明物体速度沿x轴负方向,故B正确.C、1.5s时物体的位移为负向最大,根据简谐运动的特点:a=-可知,此刻加速度为正向最大,故C正确.D、2s末物体的位移为零,经过平衡位置,速度和动能都最大,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简谐运动是理想的振动,其振幅不变,等于位移的最大值;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根据斜率的正负判断速度的方向;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a=-;根据位移分析物体的位置,即可判断速度、加速度和动能的大小.本题考查对振动图象的认识,要求直接读出振动的周期、频率及振幅、位移及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造成的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窄C.夏天雨后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答案】C【解析】解: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油膜的上下表面对光的干涉造成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由于波长变大,故条纹间距变大,故B错误;C、夏天雨后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正确;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D错误.故选:C.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油膜的上下表面对光的干涉造成的色散现象,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由于波长变大,故条纹间距变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本题考查了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色散现象和偏振,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9.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其速度比在水中大,其波长比在水中长B.其速度比在水中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短C.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短D.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长【答案】C【解析】解:根据折射率与波速的关系n=,得到v=,c相同,则光在介质中速度与折射率n成反比,单色光在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速度比在水中小.同一单色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相同,由v=λf得,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波长比在水中短.故选C单色光在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根据折射率与波速的关系n=分析单色光在玻璃中与在水中速度的大小.由v=λf分析波长关系.本题要抓住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的特性.折射率与波速的关系n=和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的规律,要加强训练,牢固掌握.10.下列关于偏振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光就是偏振光B.沿着一个特定方向传播的光叫偏振光C.沿着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D.单色光就是偏振光【答案】C【解析】解:A、自然光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上沿一切方向振动且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而偏振光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故A不正确;B、偏振光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故B不正确;C、偏振光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故C正确;D、单色光与复色光区别是前者是只有一种颜色,后者多种颜色重合,与偏振光无关,故D不正确;故选:C自然光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上沿一切方向振动且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而偏振光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搞清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是振动方向不一.11.细红光束和细蓝光束垂直于AB面进入楔形棱镜,并能从AC面射出,如图所示.这两束光从棱镜的AC面射出后的情况是()A.两束光一定相交B.两束光仍然平行C.两束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由于光的折射,红蓝两束光从AC面射出时均向BC面偏折,但由于蓝光频率高于红光频率,其折射率大于红光的折射率,所以蓝光的偏转角大于红光的偏转角,所以从AC面射出的两束光一定相交.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两束光垂直AB面入射,在AB面上部发生偏振,射到AC面上的入射角相等,结合折射率不同,确定出射光线的关系.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知道各种色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难度中等.12.如图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它左方有较大的光屏P,线光源S可沿玻璃砖圆弧移动,它发出的光束总是射向圆心O,若S从图中A向B处移动,在P上先看到七色光带,以后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是()A.红光→紫光,红光B.紫光→红光,红光C.红光→紫光,紫光D.紫光→红光,紫光【答案】C【解析】解: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折射光线的偏折程度不一,而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紫光偏折最大,则紫光在光带最上边.那么红光则是光带最下边.所以七色光带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是红光到紫光.当光束SA绕圆心O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当光线符合全反射条件时,则会发生全反射,从而在光屏上消失,因此临界角最小的首先消失,而由sin C=可得,折射率越大的,临界角则越小.所以紫光最先消失.故选:C.由于光线沿着半径方向入射,所以进入玻璃中的折射光线没有偏折.接着从玻璃在O点射向空气,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出现七色光带.当光束SA绕圆心O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当光线符合全反射条件时,则会发生全反射,从而在光屏上消失,因此临界角最小的首先消失,而由sin C=可得,折射率越大的,临界角则越小.所以可以确定七色光带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注意光带是从下往上是红光到紫光,若是从上往下则紫光到红光,因此要看清题意再答题.由折射定律得出折射率与临界角关系,从而确定入射角变化时,谁先发生光的全反射.13.为了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的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它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0为()A. B. C.4d D.4nd【答案】D【解析】解:本题考查薄膜干涉.设绿光在膜中的波长为λ,则由d=λ,得λ=4d则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nλ=4nd.故选:D.当光照射时膜的两表面产生频率相同的反射光,从而出现光的抵消,最终实现增加透射性.光的透射能力是由薄膜的厚度决定,当厚度正好使得两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半个波长,出现振动减弱的现象.此时光的透射性最强.14.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玻璃三棱镜的界面AB上,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414,这条光线从BC边射出棱镜后的光线与界面BC的夹角为()A.30°B.45°C.60°D.90°【答案】B【解析】解:由sin C==得:光从玻璃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C=45°.画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在BC面的入射角为30°由折射定律知:n=得sinr=nsini=•sin30°=,所以r=45°,则射出棱镜后的光线与界面BC的夹角为45°.故B正确.故选B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向AC面恰好发生全反射,作出光路图,则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和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射出角.正确画出光路图,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根据折射定律即可求解此类问题.15.一束光从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穿过玻璃砖后从左侧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这两束单色光相比较()A.a、b光以同一角度从玻璃射向空气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b光先发生全反射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C.在真空中a光波长较短D.在玻璃中b光传播速度较大【答案】A【解析】解:AB、由光路图可知,b光的偏折程度大,则b光的折射率较大,根据sin C=,知b光的临界角较小,a、b光以同一角度从玻璃射向空气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b光先发生全反射.故A正确,B错误.C、a光的折射率较小,则频率较小,所以a光的波长较大.故C错误.D、根据v=知,b光的折射率较大,则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小.故D错误.故选:A.根据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a、b两光的折射率大小,从而得出波长的大小,根据sin C=比较临界角的大小,从而得知哪一束光先发生全反射.根据v=比较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出光的折射率大小,知道折射率、频率、波长、临界角、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16.用a、b两京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比b光的大C.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D.b光的波长比a光的短【答案】C【解析】解: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知乙图条纹间距大,则b光的波长较长.根据f=知,b光的频率较小,频率小,则折射率小,根据v=知,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通过间距的大小,比较波长的大小,从而比较出频率的大小及折射率大小,再通过v=比较出在介质中的速度大小.本题的突破口通过条纹间距大小比较出波长的大小.掌握波长与频率、折射率、波速等物理量的关系.17.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上的光,则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πRB.πRC.πRD.πR【答案】B【解析】解:根据折射定律有:°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根据临界角公式: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界面上的临界点为E,此光线在AO界面上点入射D,在三角形ODE中可求得OE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到E之间没有光线射出.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所以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πR,故B正确,ACD错误.选:B.注意两条特殊光线,一是从O点沿半径方向进入玻璃柱体的光线,入射方向不变,二是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的光线,有光透出的部分在这两条光线之间,然后根据几何关系求解.根据光的折射、全反射原理在AB弧面上找到有光线透出的范围,然后依据几何关系求解.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8.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1)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2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___ cm;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6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4),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 s(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图线.【答案】1.52;66.0;9.76;D【解析】解:(1)1所示游标卡尺主尺的示数是1.5cm=15mm,游标尺示数是2×0.1mm=0.2mm,小球的直径d=15mm+0.2mm=15.2mm=1.52cm;图3所示秒表分针示数是1min=60s,秒针示数是6.0s,秒表所示是60s+6.0s=66.0s;(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得=2π,即:t2=400π2故t2-l图象的斜率表的大小,由题意知斜率k=404.0则=404.0,π2取10,得:g≈9.76m/s2(3)、单摆摆长等于摆线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把摆线长度作为单摆摆长,摆长小于实际摆长,t2-l图象不过原点,在纵轴上截距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1)1.52cm,66.0;(2)9.76;(3)D(1)游标卡尺主尺示数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的示数;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秒表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要注意观察指针所指的位置及分度值.(2)由于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T=联立进一步变形得到t2-l图象的解析式,从而根据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求出g.(3)单摆摆长等于摆线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以摆线长度作为摆长,则摆长偏小.要注意,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对秒表进行读数时,要先确定秒表的分度值,秒表示数是分针与秒针示数之和.求解加速的前提是推导出t2-l图象的解析式从而根据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求出g.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9.如图所示,某列机械波沿水平x方向传播,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该波在t2=0.1s时刻的波形图,求:(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波速多大?(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波速多大?(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答案】解:(1)由图线可直接读出波长λ=20m.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得t=0.1=(n+T),周期为:T=s,(n=0,1,2,…)所以波速为:v==50(4n+1)m/s(2)当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t=0.1=(n+)T,(n=0,1,2,…)得:T=s,所以波速为:v==50(4n+3)m/s(3)波传播的距离X=vt=450×0.1=45m=2λ+λ,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波沿+x方向传播.答:(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波速为50(4n+1)m/s,(n=0,1,2,…);(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波速为50(4n+3)m/s,(n=0,1,2,…);(3)若波速为450m/s,波沿+x方向传播.【解析】(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最慢传播的距离为λ,根据波的周期性,得到周期的通项式.再由波速公式求解波速.(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最慢传播的距离为λ,根据波的周期性,得到周期的通项式.再由波速公式求解波速.(3)由波速和时间求出波传播的距离,根据波形的平移,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本题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关键要根据空间的周期性或时间的周期性列出波传播距离或周期的通项式.五、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______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答案】暗条纹;变宽【解析】解: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n=,为奇数,在P点出现暗条纹.根据知,波长变大,则条纹间距变宽.故答案为:暗条纹,变宽.当光屏上的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根据判断条纹间距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以及掌握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答案】C【解析】解:体积很小或很大的带电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点电荷,只要满足如下条件: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其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以看成点电荷处理.故选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体积很小或很大的带电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点电荷.本题考查对点电荷的理解能力.点电荷是理解化的物理模型,与力学中质点模型类似.2.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C.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零D.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答案】A【解析】解: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小.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故A正确,B错误.C、电势为零是人为选取的,则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可以不为零.故C错误.D、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是人为选取的.故D错误.故选A.场强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越高,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是人为选取的.对于电势与场强的大小关系:两者没有关系,可根据电势高低看电场线的方向,场强大小看电场线疏密来理解.3.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D.静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C【解析】解:A、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受力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不一定沿电场线,只有电场线是直线,而且电荷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直线上,电荷才沿电场线运动,故B错误.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由F=q E知,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故C正确.D、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故知静电场中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故D错误.故选C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场强度的方向,不是电荷受力方向.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不一定沿电场线.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的相对大小.静电场中的电场线不闭合.本题关键要掌握电场线的物理意义,能根据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情况,分析其运动轨迹.4.关于等势面的说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等势面和电场线处处垂直B.同一等势面上的点场强大小必定处处相等C.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和该点等势面垂直,并指向电势升高的方向D.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不做功,电荷必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答案】A【解析】解:A、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故A正确.B、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但场强不一定大小相等,等势面越密,场强越大,故B错误.C、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电场线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D、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不做功,则初末位置电势相同,但不能确定轨迹是否在同一等势面上,故D错误.故选A.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但场强不一定大小相等;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电场线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电场力所做的功W=q U,电场力不做功,则初末位置电势相同,但不能确定轨迹是否在同一等势面上.选项D只能确定初末位置电势相同,但不能确定轨迹是否在同一等势面上,此处易错要引起注意.5.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2:7,相距为r,现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则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A.倍B.倍C.倍D.倍【答案】A解:若两球带电量之比为2:7,且同种电荷,有:F=k.则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两球所带的电量大小分别为Q、4Q,则库仑力F′=k=F.若两球带电量之比为2:7,且异种电荷,有:F=k.则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两球所带的电量大小分别为Q、3Q,则库仑力F″=k=F.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接触带电的原则是先中和,再平分,根据该原则求出接触后两球的电量,根据库仑定律得出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注意需讨论初始时,两球带等量的同种电荷或等量的异种电荷.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接触带电的原则,以及掌握库仑定律的公式F=k,注意电荷的正负,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现沿球直径的延长线上放置一个点电荷,球内直径上三点a、b、c,三点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E c三者相比()A.E a最大B.E b最大C.E c最大D.E a=E b=E c【答案】D【解析】解:静电平衡后,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点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金属球内的合场强处处为零,所以a、b、c三点的场强是相等的,都是0.故选:D静电平衡后,金属球内的合场强处处为零,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点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本题静电感应问题,抓住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是关键.常规题.要注意金属球内场强为零是指合场强为零.7.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则()A.电场力做正功B.电场力做负功C.电场力不做功D.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取决于q的正负【答案】C【解析】解:根据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得知,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各点电势相等,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U q可知,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故选:C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各点电势相等,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本题关键抓住等量异种电荷等势线分布特点,这是考试的热点,基本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8.若一个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 A、E 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E PA、E PB之间的关系为()A.E A=E BB.E A>E BC.E PA=E PBD.E PA<E PB【答案】AD【解析】解:AB、由于电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E q=ma可知,电场强度不变,即E A=E B,故A正确、B错误;CD、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只受电场力,因此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E PA>E PB,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判断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A、B 两点电势能的高低.本题比较简单,基础性强;要加强理解电场力和电场强度关系,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关系.三、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9.如图所示,B、C、D三点都在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某同心圆弧上,将一检验电荷从A点分别称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大小比较()A.W AB>W ACB.W AD>W ABC.W AC>W ADD.W AB=W AC【答案】D【解析】解:据题知,B、C、D都在以Q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而此圆周是一个等势线,各点的电势相等,则A到各点的电势差U相等,电场力做功公式W=q U分析电场力做功相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B、C、D在以Q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电势相等,电场力做功公式W=q U分析即可.本题一方面要知道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圆是一个等势面;二要知道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10.一带电油滴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A.动能减小B.电势能增加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答案】C【解析】解:A、粒子由a到b,由运动轨迹可判出粒子受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向上,故粒子带负电且电场力大于重力,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知,油滴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B、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C、D、由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系统中重力势能、动能、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由题易知重力势能增加,故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同理由前面分析知动能增加,则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由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电性,则可求得电场力对粒子所做的功的性质;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动能的变化;由能量关系可知重力势能与电势能总和的变化,及动能和电势能之和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类题目,较好的考查了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及能量关系,综合性较强,故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在学习中应注意重点把握.四、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1.如图所示,a、b是竖直方向上的电场线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小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答案】AD【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带点质点受两个力,重力和电场力,开始由静止向上运动,电场力大于重力,且方向向上.因为在一根电场线上,所以在两点的电场力方向都向上.故A正确.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因为不知道电场的方向,所以无法判断电势的高低.故B错误.C、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所以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故C错误.D、在a点,电场力大于重力,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可知先加速后减速,所以b点所受的电场力小于重力.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故D正确.故选AD.由题意可知,带点质点受两个力,重力和电场力.由静止向上运动,可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根据电场力做的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通过带电质点初末速度为零可比较出两点的电场强度.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a、b两点的速度为0,知道受重力和电场力两个力,且知道电场力的方向.通过电场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比较电场强度的大小.以及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和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12.如图(甲)所示直线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该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B.A、B两点的电势相比一定U A<U BC.A、B两点的场强大小相比一定E A<E BD.该电荷在两点的电势能的大小相比一定εA>εB【答案】BCD【解析】解:A、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点电荷从A向B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故A点的场强小于B点场强.故A错误,C正确.B、由于物体沿电场线运动过程当中做加速运动,故点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由A指向B,又由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反,所以电场线的方向由B指向A,所以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即U A<U B,故B正确;D、因为U A<U B,有因为是负电荷,所以电势能εA>εB,故D正确.故选BCD.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A点的场强小于B点场强;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反,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本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是不可多得的好题,要注意掌握.13.如图,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已知a、b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c、d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甲、乙两个带电粒子经过a点时动能相同,甲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cb,乙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db,由此可以判断()A.甲粒子经过c点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动能相等B.甲、乙两种粒子带异种电荷C.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电势能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电势能D.两粒子经过b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答案】BD【解析】解:A、根据轨迹判定电荷甲受到中心电荷的引力,而电荷乙受到中心电荷的斥力,所以点电荷Q对甲做正功,对乙做负功,所以甲粒子经过c点的动能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动能.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电荷甲受到中心电荷的引力,而电荷乙受到中心电荷的斥力,故两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故B正确;C、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电势能也一定为零),将带电粒子甲从C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粒子甲在C点电势能为负值;将带电粒子乙从d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粒子乙在d点的电势能为正值,故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电势能小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电势能,故C错误;D、据虚线为等势面,可判定沿着acb、adb曲线运动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0,两粒子在a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根据动能定理,两粒子经过b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故D正确;故选:BD.根据轨迹判定电荷甲受到中心电荷的引力,而电荷乙受到中心电荷的斥力,可知两粒子在从a向b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情况.根据虚线为等势面,可判定沿着acb、adb曲线运动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0.根据轨迹判定“电荷甲受到中心电荷的引力,而电荷乙受到中心电荷的斥力”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同时要注意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14.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的三个等势面,其中φ1=10V,φ2=20V,φ3=30V一个带电粒子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由此可知()A.粒子带负电B.粒子的速度变大C.粒子的加速度变大D.粒子的电势能变大【答案】AB【解析】解:A、电场线的方向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由右向左,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知道电场力方向向右,知该粒子带负电.故A正确.B、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则粒子速度增大.故B正确.C、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强,知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所以A点电荷所受电场力大于B点电荷所受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较大.故C错误.D、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B.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根据等势线得出电场线的方向,根据轨迹弯曲得出电场力的方向,从而得知电荷的电性,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速度、电势能的变化.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强,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出粒子的加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等势面和电场线的关系,以及知道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电场能的关系.五、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4.0分)15.如图所示为某区域的电场线,把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放在点A或B时,在______ 点受的电场力大,方向为______ .【答案】A;与电场线相切且与电场线方向相反【解析】解:由图看出,A处电场线比B处电场线密,则A处电场强度大于B处电场强度,同一电荷在A处所受电场力大于在B处电场力.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相切且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故答案为:A、与电场线相切且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判断场强大小,再确定电场力大小.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相切且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本题考查对电场线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基本题.16.电量为2×10-6C的正点电荷放入电场中A点,受到作用力为4×10-4N,方向向右,则A点的场强为______ N/C,方向______ .若把另一电荷放在该点受到力为2×10-4N,方向向左,则这个电荷的电量为______ C.【答案】200;向右;-1×10-6【解析】解:A点的场强为:E=N/C=200N/C,方向:向右.把另一电荷放在该点时,场强不变.由F′=q′E得:q′=′=1×10-6C因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则该电荷带负电荷.故答案是:200,向右,-1×10-6.电场强度等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同一点电场强度不变,由电场力F=q E求解电荷量.本题对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的理解能力.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而电场力既与电场有关,也与电荷有关.17.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 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 N,若将P点的检验电荷移走,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 N/C.【答案】5×103;1.0×10-5;5×103【解析】解:由电场强度公式知,P点的场强为:E==N/C=5×103N/C当将检验电荷的电量减小为2.0×10-9C,则P点的场强仍然是5×103N/C,其电场力为F′=q′E=2.0×10-9C×5×103N=1×10-5N电场强度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将检验电荷移走后电场强度仍为E=5×103N/C.故答案为:5×103;1.0×10-5;5×103已知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根据场强的定义式E=求解P点的场强.当检验电荷电量改变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由F=q E求解电场力.电场强度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将检验电荷移走后电场强度不变.本题关键要理解并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知道公式中E与F、q均没有关系,它是比值定义式.当q越大时,则F越大.18.如图,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9×103N/C.在电场内的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1m的圆,圆心处放置电量为1×10-6C的正点电荷,则圆周上C点处的场强大小为______ N/C,方向______ .【答案】9;与水平成45°角斜向右上方【解析】解:点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9×109×N/C=9×103N/C,方向从O→C.C点的场强是由正点电荷和匀强电场场强的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C 点的场强大小为E C=E=9N/C,方向与水平成45°角斜向右上方.故答案为:9,与水平成45°角斜向右上方.根据公式E=k求出点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判断出场强方向,C点的场强是由正点电荷和匀强电场场强的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C点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本题电场的叠加问题,一要掌握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二要能根据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19.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等势面φ3上时,具有动能20J,它运动到等势面φ1上时,动能为零.令φ2=0,那么,当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求它的动能是______ 焦耳.【答案】6【解析】解:由题,正电荷在等势面φ3上时动能20J,在等势面φ1上时动能为零,动能的减小为20J.由于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电荷经过相邻等势面时电场力做功相等,动能减小量相等,则电荷经经过φ2等势面时的动能为10J,又φ2=0,所以电荷的动能与电势能的总量为10J,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到,电势能为4J时它的动能为6J.故答案为:6由题,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电荷经过相邻等势面时电场力做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电荷经经过φ2等势面时的动能,确定电荷总能量,再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电势能为4J时它的动能.本题要充分运用匀强电场的特点,确定出总能量是关键.基本题.六、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20.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点电荷A、B的带电量分为+4Q和-Q,要引进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都能处于平衡状态,试求C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答案】解:经分析,C应放在B的右侧能满足A、B同时处于平衡,C同时也平衡.设点电荷C置于B的右侧且距离B为x,带电荷为q,则由库仑定律可知:,A处于平衡,B处于平衡联立方程解得:q=4Q所以x=L答:C电荷的电量为4Q,放置的位置为L【解析】由于A处放一电荷量为4Q的正点电荷,B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根据同种电荷排斥,异种电荷吸引,要使整个系统在库仑力作用下都处于平衡状态,对C电荷受力分析,确保C受到A、B两电荷的力方向相反,同理去判定A和B点电荷的受力情况,最终判断C电荷的所的位置.我们可以去尝试假设C放带正电或负电,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能不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不行再继续判断.21.如图所示,A、B为体积可忽略的带电小球,Q A=2×10-8C,Q B=-2×10-8C,A、B相距3cm.在水平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都沿竖直方向.试求:(1)外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2)AB中点处总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答案】解:(1)对B球受力分析有:.解得:E=N/C=2×105N/C.因为B球受A球的库仑力方向水平向左,则外电场给B球的电场力水平向右,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2)A、B两电荷在中点产生的合场强大小为:=1.6×106N/C,方向水平向右.则AB中点处的总场强′.方向水平向右.答:(1)外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105N/C.方向水平向左.(2)AB中点处总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4×106N/C,方向水平向右.【解析】(1)对B球分析,根据水平方向平衡,得出外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2)根据场强的叠加求出AB中点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本题考查了库仑定律以及场强的叠加,难度不大,知道场强是矢量,合场强等于各个场强的矢量和.高中物理试卷第11页,共13页 22.为使带负电的点电荷q 在一匀强电场中沿直线匀速地由A 运动到B ,必须对该电荷施加一个恒力F ,如图所示.若AB=0.4m ,α=37°,q =-3×10-7C ,F=1.5×10-4N ,A 点电势φA =100V (不计重力,sin 37°=0.6,cos 37°=0.8)(1)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场线,用虚线画出通过A 、B 两点的等势线,并标明它们的电势值,求出场强和AB 间的电势差.(2)求q 在由A 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是多少?【答案】解:(1)据题意,点电荷匀速地从由A 运动到B ,电场力与外力F 二力平衡,又根据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则得场强的方向斜向左上方,画出电场线如图.根据等势线与电场线垂直,画出通过A 、B两点的等势线,如图所示.(2)由F=q E 得:场强E=A 、B 间的电势差U AB =φA -φB = cos 37°=500×0.4×0.8=160V则得B 点的电势φB =φA - cos 37°=100-500×0.4×0.8=-60V(3)点电荷从由A 运动到B ,电场力做功W=q (φA -φB )=-4.8×10-5J故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大4.8×10-5J答:(1)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场线,用虚线画出通过A 、B 两点的等势线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500N/C ,AB 间的电势差为160V ,B 点的电势为-60V .(3)q 在由A 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4.8×10-5J .【解析】(1)点电荷匀速地从由A 运动到B ,电场力与外力F 二力平衡,可判断电场力方向,根据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即可确定出场强的方向,从而画出电场线.根据等势线与电场线垂直,画出通过A 、B 两点的等势线.由F=q E 求出电场强度E ,根据U=E d 求出A 、B 间电势差,即可求得B 点的电势.(2)由W=q U 求出电场力做功,即可求得电势能的变化量.本题的解题关键要掌握电场力与场强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关系、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等等电场的基本知识.23.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的A 、B 两点分别放置质量为m 和2m 的两个点电荷Q A 和Q B .将两个点电荷同时释放,已知刚释放时Q A 的加速度为a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荷未相遇),Q B 的加速度也为a ,且此时Q B 的速度大小为v ,问:(1)此时Q A 的速度和加速度各多大?(2)这段时间 内Q A 和Q B 构成的系统增加了多少动能?。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doc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doc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科)试题第一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真核细胞的DNA都以染色体为载体C.遗传物质在亲代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3.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A.绝大多数的生物由DNA携带遗传信息B.DNA分布在绝大多数生物体内C.只有DNA能够自我复制D.DNA是唯一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物质()4.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

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另一病毒丙,并以丙感染寄主细胞,则寄主细胞中的病毒具有A.RNA甲蛋白质乙 B.RNA甲蛋白质甲 C.RNA乙蛋白质乙D.RNA乙蛋白质甲()5.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在这片段中,腺嘌呤有A.240个 B.48个 C.800个 D.160个()6.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葡萄糖、碱基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D.核苷酸、磷酸、碱基()7.经分析某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分子,碱基A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5%,碱基U占碱基总数的24%,由此可知该生物是A.玉米B.烟草花叶病毒 C.噬菌体 D.果蝇()8.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9.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DNA完全相同;③DNA 是—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精子中含有的遗传信息量与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量相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1.(

2.对于2H2(g)+ O2(g)2H2O(g)△H- 483.6 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反应吸收热量483.6kJB.氢气燃烧反应的燃烧热为483.6kJC.2个H2分子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3.6kJD.2molH2(g)与1molO2(g)生成2mol水蒸气放出483.6kJ热量.....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23.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 + O2(g) = H2O(l)
ΔH=- 285.8 kJ·mol-1
CO(g) + O2(g) = CO2(g)
ΔH=- 283.0 kJ·mol-1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K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在一
定条件下,N2和H2完全反应生成1molNH3放热46.0kJ。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A .Pt Pt
B. C Cu CuSO4
CuOC. Pt C H2SO4 H2SO4 D. Fe Fe NaCl Na完成反应2HCl + 2Ag2AgCl↓+ H2↑,下列四个实验
,你认为可行的是
19.1 L 0.1mol·L—1 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上增重2.16g时,下列判断正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48分)1.《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

……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

”作者所说的“革新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的表现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西汉时期的新儒学C.宋明时期的理学 D.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潮3.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4.“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5.《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C、仁义为重D、诚信第一6.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

”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试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试试题新人教版

学校 班级 高二( )班 姓名 座号_____________◆◆◆◆◆◆◆◆◆◆◆◆◆◆◆装◆◆◆◆◆◆◆◆◆◆◆◆◆◆◆订◆◆◆◆◆◆◆◆◆◆◆◆◆线◆◆◆◆◆◆◆◆◆◆◆◆◆◆◆清流一中2013—2014学年上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二物理试题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B .体积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C .两个半径是0.25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1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D .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3.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 】A .电场强度B .同一电荷所受的电场力C .电势D .具有的电势能4.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A .消除静电B .除菌消毒C .应用静电D .防止漏电 5.下列静电学公式中,F 、q 、E 、U 、r 和d 分别表示电场力、电量、场强、电势差以及距离①221rq q k F = ②2r qk E = ③q F E = ④Ed U =【 】A .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才成立B .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C .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才成立D .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6.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量为 -q 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若在该点放入电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 】 A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反 B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反 C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同 D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同 7.如图所示,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将检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动到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的B 、C 、D 、E 各点,则电场力做的功【 】ACDA .从A 到B 做功最多 B .从A 到C 做功最多C .从A 到E 做功最多D .做功一样多8.对于电场中的A 、B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势差的定义式AB AB U W q =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AB U 与电场力做的功AB W 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C .将1C 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1J 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VD .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9.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的值均为q ,相距为r ,则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 】 A .22q kr B .24q k r C .28qk rD .0 10.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Array 2.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1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4.3 km, 4.3 kmB.4.3 km,0C.0,4.3 kmD.0,03.下列说法中的“时间”,属于时刻的是图1A.火车开车的时间B.每一节课的时间C.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D.火车从南京到上海的行驶时间4.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路程D.加速度5.对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6.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C.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D.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7.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倾斜的直线C. 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物体是否有做加速运动,与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只与加速度的方向有关 8.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误差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B. 减小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但是不能消除C. 测量长度时要估读,这可以减小误差D. 误差就是错误,完全可以避免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s=4t+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与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A .4m/s 与2m/s 2B .0与4m/s 2C .4m/s 与4m/s 2D .4m/s 与010.对平均速度定义式ts 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s v =求出的是t 时刻的速度B.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 它与 tv a ∆∆=一样都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D. 平均速度可以精确的反应物体运动的快慢情况11.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A .10mB .20mC .30mD .40m12.汽车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3s 内加速度是-1m/s 2B .1~3s 内加速度是1m/s 2C .0~3s 内位移是1mD .0~3s 内路程是0.5m13.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在第3秒内速度越来越大B. 从第4秒起质点的位移总为负值C. 质点在第1秒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 质点在第3秒内和第6秒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1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4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 图2A. 在t 1时刻之前两车已经相遇B. 在t 1时刻之后两车才能相遇C. 在t 1时刻两车相遇D. 两车不可能相遇1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D .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将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纸带上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读出0和1两计数点间距离s 1=________cm 。

福建省清流第一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清流第一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清流第一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表达式中,不是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A.FEq=B.LRsρ=C.QCU=D.FBIL=2、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A.6∶3∶2 B.2∶3∶6C.1∶2∶3 D.2∶3∶13、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1t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2t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 AB=1.5V,R1=R2=R3=10Ω,则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的示数各为A.1.5V,0.1 AB.1.5 V,0.15 AC.1 V,0.1 AD.1 V,0.15 A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固定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S是闭合的,φa表示a点的电势,F表示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现将电容器的A板向上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A.φa变大,F变大B.φa变大,F变小C.φa不变,F不变D.φa变小,F变小6、如图所示,a、b为某电场线上的两点,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把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B.把负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C.把负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D.不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从a移到b电势能逐渐降低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普通班)试卷

201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普通班)试卷

m/s,vC=
m/s,vD= m/s,
⑶在图乙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⑷并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a= m/s2. ⑸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则交点的的物理意义是
难度:0.65 组卷:434 题型:实验题 更新:2013/11/7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4 . (8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到O加速运动,从O到B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0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难度:0.64 组卷:750 题型:单选题 更新:2013/11/7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0 . 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4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g=10m/s2) ( )
难度:0.65 组卷:871 题型:解答题 更新:2013/11/7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6 . (9分)光滑水平面上的一物体在与初速度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0m/s,加速度大小a=5m/s2,求: (1)物体经多少秒后回到出发点?(3分) (2)由开始运动算起,求6s末时物体的速度v?(3分) (3)由开始运动算起,求6s内时物体的位移s?(3分)
A.大小为零 C.方向水平向后
难度:0.65 组卷:839 题型:单选题 更新:2019/10/30
B.方向水平向前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9 .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 到地面的阻力恒定,则 ( )

福建省清流一中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

福建省清流一中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

2021-2021上学期高二生物科(理科)第一阶段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5题每题1分,36-50题每题2分,共65分)1、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青霉菌、发菜B.酵母菌、乙肝病毒 C.乳酸菌、蓝藻 D.HIV、大肠杆菌2、关于生命结构层次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生物的生命结构层次一样 B 、大豆没有系统生命结构层次C、一个变形虫即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D、细胞是最基本生命结构层次3、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和内质网 B细胞膜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4、检测过度肥胖者的油脂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蛋白质B.油脂 C.糖类 D.水5、植物吸收含氮的无机盐离子,主要用于合成( )A.淀粉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核酸 C.葡萄糖和纤维素D.蔗糖和氨基酸6、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 B. C、H、O、N、P C. C、H、O、N D. C、H、O、P7、观察细胞中的核膜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8、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B.小麦、番茄、大豆C. 酵母菌、灵芝、豌豆D.烟草花叶病毒、草履虫、大肠杆菌9、如果数量不限的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最多能形成二肽( )A.1种 B.2种 C.4种D.6种10、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A.999、1016、1046B.996、1、1C.996、24、54D.996、1016、10461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麦芽糖、果糖、乳糖B.葡萄糖、淀粉、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12、关于组织中成分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缩脲试剂 A 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 B.斐林试剂中甲液是为了提供反应物C.所有的蛋白质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D.花生子叶薄片上加 50%的酒精是溶解其油脂13、关于DNA与 RNA 特点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相同B.所含的碱基相同C.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相同 D.所含的五碳糖相同14、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5、对某种有机小分子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含有C、H、O、N、P 元素,这种有机小分子最有可能是( )A.氨基酸 B.核酸 C.葡萄糖 D.脱氧核苷酸的一组是( )16、下列生物大分子与对应的单体,不正确...A.纤维素——葡萄糖B.糖原——葡萄糖 C.糖蛋白——氨基酸 D.RNA——核糖核苷酸1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二糖B.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分子的形式存在D.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18、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4个六肽和一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A.200和200 B.200和215 C。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试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试试题新人教版

学校 班级 高二( )班 姓名 座号_____________◆◆◆◆◆◆◆◆◆◆◆◆◆◆◆装◆◆◆◆◆◆◆◆◆◆◆◆◆◆◆订◆◆◆◆◆◆◆◆◆◆◆◆◆线◆◆◆◆◆◆◆◆◆◆◆◆◆◆◆清流一中2013—2014学年上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二物理试题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B .体积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C .两个半径是0.25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1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D .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3.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 】A .电场强度B .同一电荷所受的电场力C .电势D .具有的电势能4.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A .消除静电B .除菌消毒C .应用静电D .防止漏电 5.下列静电学公式中,F 、q 、E 、U 、r 和d 分别表示电场力、电量、场强、电势差以及距离①221rq q k F = ②2r q k E = ③q FE = ④Ed U =【 】A .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才成立B .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C .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才成立D .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6.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量为 -q 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若在该点放入电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 】 A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反 B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反 C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同 D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同 7.如图所示,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将检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动到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的B 、C 、D 、E 各点,则电场力做的功【 】CDA .从A 到B 做功最多 B .从A 到C 做功最多C .从A 到E 做功最多D .做功一样多8.对于电场中的A 、B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势差的定义式AB AB U W q =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ABU 与电场力做的功AB W 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C .将1C 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1J 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VD .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9.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的值均为q ,相距为r ,则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 】 A .22q kr B .24q k r C .28qk rD .0 10.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清流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第一阶段〔10月〕考高二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关于点电荷的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与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2、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C、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零D、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3、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D.静电场的电场线可能是闭合的4、关于等势面的说法,如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等势面和电场线处处垂直B.同一等势面上的各点场强大小必定处处相等C.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和该点等势面垂直,并指向电势升高的方向D.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不做功,电荷必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5、两个一样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2:7 ,相距为r,现让第三个半径一样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如此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A.2/7倍 B.3/7倍 C.8/7倍 D.16/7倍6、如下列图,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现沿球直径的延长线上放置一个点电荷,球内直径上三点a、b、c,三点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E c三者相比( )A.E a最大B.E b最大C.E c最大D.E a=E b=E c7、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如此〔〕A.电场力做正功B.电场力做负功C.电场力不做功D.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取决于q的正负8、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此A、B两点电场强度EA、EB与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A、B之间的关系为( )A.EA=EBB.EA<EBC. E PA=E PBD. E PA<E PB9、如右图所示,B、C、D三点都在以点电荷十Q为圆心的某同心圆弧上,将一试探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功大小比拟( )A.W AB>W AC B.W AD>W ABC.W AC>W AD D.W AB=W AC10、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如此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A.动能减小B.电势能增加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16分。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2.用长短不同、材料相同的同样粗细的细绳,各拴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A.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易断B.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短绳易断C.以相同的转速运动时,长绳易断D.无论怎样,都是短绳易断3.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和v 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和t 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 a>t b,v a>v b B.t a>t b,v a<v b C.t a<t b,v a<v b D.t a<t b,v a>v b4.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在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则关于质点在y方向的分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 B.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C.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D.先匀速运动后加速运动5.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可依据装在弹性网上的传感器描绘出运动员对弹性网的压力随时间的F﹣t图象,试估算出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A.1.5m B.1.8m C.5.0m D.7.2m6.如图所示,重物G用轻绳悬于O点,被轻绳OA、OB拉住,现保持O点及OA绳位置不变,缓缓将OB绳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在转动过程中OA、OB绳中的张力变化情况是()A.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一直变小B.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C.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一直变大D.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0 B.C.g D.8.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9.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A.Mg+m(g﹣a) B.(M+m)g C.Mg D.Mg+m(g+a)10.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为()A.B.C.D. M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1.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6﹣8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6﹣l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C.3﹣4min内,潜水员处于失重状态D.4﹣6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360m处12.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得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当此车上坡时,()A.当匀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B.当加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当匀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摩擦力向右D.当加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摩擦力向右13.如图,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推滑块,使滑块静止于粗糙的斜面上,现增大力F,滑块和斜面体始终静止,则()A.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可能不变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增大14.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光滑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v1>v2B.v2>v1C.物体做加速运动D.物体做减速运动15.饲养员在池塘边堤坝边缘A处以水平速度v0往鱼池中抛掷鱼饵颗粒.堤坝截面倾角为53°.坝顶离水面的高度为5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平抛初速度v0=5m/s,则鱼饵颗粒不会落在斜面上B.若鱼饵颗粒能落入水中,平抛初速度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C.若鱼饵颗粒能落入水中,平抛初速度v0越大,从抛出到落水所用的时间越长D.若鱼饵不能落入水中,平抛初速度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不变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1)为了直观地判断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选填“a ﹣M”或“a﹣1/M”)图象.(2)如图2是某同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一部分,图中0、1、2、3、4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0.1s.该同学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采用逐差法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3所示,则:①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而实验中却用表示.(选填字母符号)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4)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并以力传感器示数表示拉力F,则实验时还(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17.某探究小组用如图的甲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可知:被测弹簧的一端被固定于A点,用于悬挂钩码的细线绕过一定滑轮B与被测弹簧相连,悬线旁立有一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实验中,当挂上2个钩码时,指针P指向刻度尺a处,当挂上3个钩码时,指针移至b 处,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图乙为两次实验指针对应刻度处的局部放大图,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1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地面上拉着一个质量为m=30kg的箱子匀速前进,已知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拉力F1与水平面夹角为θ=45°,g=10m/s2.求:绳子的拉力F1为多少?19.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小球p从A点静止下滑.当小球p开始下滑时,另一小球q从A点正上方的D点水平抛出,两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的B处.已知斜面AB光滑,长度L=2.5m,斜面倾角为θ=3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小球p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2)小球q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和D点离地面的高度h.20.一辆质量m1=10kg的足够长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2=2.0kg的木箱(可视为质点)放在平板车的最左端,如图所示.先将小车锁定不动,对木箱施加F=14N的水平推力,使木箱从静止开始滑动,力F作用时间t1=5s时撤去,此时木箱速度v1=5m/s,g取10m/s2.求:(1)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木箱在平板车上滑行的总时间t;(3)若将小车解锁,用同样的力F作用相同时间t1,经过6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21.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m/s 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22.如图,质量不计、劲度系数为k=600N/m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m1=4kg的物块P,与P紧靠的是质量m2=8kg的重物Q,系统处于静止.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 时间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sin37°=0.6,g取10m/s2;求:(1)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x0(2)物块Q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的a大小(3)力F的最大值F max与最小值F min.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平衡力的区别在于: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解答】解:A、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错误;C、由于没有拉动牛,可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以及与平衡力的区别,基础题目.2.用长短不同、材料相同的同样粗细的细绳,各拴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A.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易断B.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短绳易断C.以相同的转速运动时,长绳易断D.无论怎样,都是短绳易断【考点】向心力.【分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拉力提供向心力,然后根据F向=m=mω2r判断.【解答】解:A、m和v一定时,根据F向=m,r越大,拉力越小,绳子越不容易断,A错误;B、m和ω一定时,根据F向=mω2r,r越短,拉力越小,绳子越不容易断,B错误;C、由于ω=2πn,再根据F向=mω2r,m和n一定时,r越大,拉力越大,绳子越容易断,C 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中绳子拉力等于向心力,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向心力公式进行分析.3.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和v 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和t 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 a>t b,v a>v b B.t a>t b,v a<v b C.t a<t b,v a<v b D.t a<t b,v a>v b【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比较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相等,比较初速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h=知,,可知t a>t b.由于水平位移相等,根据x=v0t知,v a<v b.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4.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在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则关于质点在y方向的分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 B.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C.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D.先匀速运动后加速运动【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图象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xOy平面内任意一点的坐标值表示物体离开坐标轴的距离,如果纵坐标增加快,说明y方向运动快,如果横坐标增加快,说明x方向运动快.【解答】解:x方向始终匀速,经过相同的时间水平间距相同,而y方向的高度先增加的越来越慢,说明竖直速度在减小,后来y方向的高度后增加的越来越快,说明竖直速度增大,所以物体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注意此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不同,所以图象问题一定要看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5.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可依据装在弹性网上的传感器描绘出运动员对弹性网的压力随时间的F﹣t图象,试估算出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A.1.5m B.1.8m C.5.0m D.7.2m【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定性思想;估算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运动员离开弹性网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图中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的时间即是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根据平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运动员竖直上抛或自由下落的时间为空中时间的一半,据此可求出运动员跃起是最大高度.【解答】解:由图可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长时间为:t=4.3s﹣2.3s=2s运动员做竖直上抛运动,所以跃起最大高度为:将t=2s带入得:h=m=5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特点,是对竖直上抛运动考查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竖直上抛运动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基础.6.如图所示,重物G用轻绳悬于O点,被轻绳OA、OB拉住,现保持O点及OA绳位置不变,缓缓将OB绳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在转动过程中OA、OB绳中的张力变化情况是()A.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一直变小B.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C.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一直变大D.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两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分析两绳所受拉力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绳OA的拉力F OA与绳OB的拉力F OB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三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则由几何知识得知,F OA始终变小,F OB先减小后增大.故选:D.【点评】本题采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作出力图是基础,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力的变化是关键.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0 B.C.g 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求出各个力,撤去木板瞬间,支持力消失,弹力和重力不变,求出合力后即可求出加速度.【解答】解: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sin30°=0Ncos30°﹣G=0解得N=F=木板AB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N,方向与N反向,故加速度为:a=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各个力,撤去一个力后,先求出合力,再求加速度.8.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受到传送带摩擦力向上,与皮带静止时一样;(2)皮带向下运动时,受到皮带的摩擦力向下,促进物块下滑,使下滑速度加快.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1)当皮带逆时针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重力,摩擦力不能阻止物体下滑,和传送带静止时一样,因此从A点滑到B点用的时间仍为t,故A错、B正确.(2)当皮带顺时针运动时,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与物体下滑方向相同,物体相对与地面的速度比传送带静止时的A的速度大,所以从A点滑到B点用的时间小于t,故C、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点:当皮带逆时针运动时,之所以传送带的转动并未影响物体下滑的时间,主要是因为,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并未受到传送带的影响,因此,运动的时间是不变的.9.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A.Mg+m(g﹣a) B.(M+m)g C.Mg D.Mg+m(g+a)【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量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杆上的人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杆子对人的阻力大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出人对杆的作用力.再对杆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地面上人对杆的支持力,从而得出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解答】解:对杆子上的人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则人对杆子的摩擦力为:f′=f=mg﹣ma对杆子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N=Mg+f′=(M+m)g﹣ma.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的基本运用,处理该题的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10.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为()A.B.C.D. 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以两物块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以物块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弹簧秤的拉力.【解答】解:以两物块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再以物块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μMg=Ma得到T=μMg+Ma=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连接体问题,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综合应用的方法,其结果与水平面光滑结论相同.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1.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6﹣8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6﹣l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C.3﹣4min内,潜水员处于失重状态D.4﹣6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360m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超重和失重.【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要明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其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解答】解:A、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1min内和3﹣4min内加速度最大,6﹣8min 内和8﹣10min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加速度不同,AB错误;C、3﹣4min内,加速度向上,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D、图象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0﹣4min内位移大小为:h=××2m=360m,D 正确;故选:D.【点评】对应v﹣t图象题目一定明确坐标轴、斜率、面积的含义,难度适中.12.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得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当此车上坡时,()A.当匀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B.当加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当匀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摩擦力向右D.当加速上坡时,乘客受到的摩擦力向右【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此车匀速上坡时,合力为零,对乘客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支持力和摩擦力.当此车加速上坡时,整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对乘客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加速度方向知道合力方向,根据合力方向确定摩擦力方向.【解答】解:AC、当车匀速上坡时,乘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乘客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且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不受摩擦力,否则乘客的合力不为零,故AC错误.B、当车加速上坡时,整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乘客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所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乘客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故B正确;D、当加速上坡时,对乘客进行受力分析,乘客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乘客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判断知,乘客受到的静摩擦力必沿水平向右.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乘客和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通过汽车的加速度得出乘客的加速度,能运用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受力分析.13.如图,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推滑块,使滑块静止于粗糙的斜面上,现增大力F,滑块和斜面体始终静止,则()A.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可能不变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增大【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摩擦力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合力为零进行判断.【解答】解:AB、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处于平衡.设斜面的倾角为θ,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N=mgcosθ.在斜面方向上,若开始拉力小于重力的分力,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增加推力F,摩擦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因此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若开始拉力大于重力的分力,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增加推力,则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B正确.CD、整体分析,相当于物体受到斜向上的拉力,则导致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且压力减小,即有受到的支持力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抓住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合力为零进行分析,同时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分析方法.14.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光滑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v1>v2B.v2>v1C.物体做加速运动D.物体做减速运动【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个运动,其中沿绳方向的运动与物体上升的运动速度相等.【解答】解: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个运动,设两段绳子夹角为θ,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v2=v1sinθ,所以v1>v2,而θ逐渐变大,故v2逐渐变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三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出卷:温文丹 审核:戴辉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分别为9N 和4N ,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考虑摩擦,弹簧秤的读数是( ) A. 4N B. 9N C.5N D.13N2、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 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 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 αcos 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G 为重力,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阻为阻力),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 =6kg,m B =2kg.A 、B 间动摩擦因数2.0=μ,A 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 ,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10m/s2)( )A .当拉力F<12N 时,A 静止不动B .当拉力F>12N 时,A 相对B 滑动C .当拉力F=16N 时,B 受A 摩擦力等于12ND .在绳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5、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

已知曝光时间为11 000 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的距离约为( )A .6.5 mB .10 mC .20 mD .45 m6、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当时利 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7、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时期考试试题(1)

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时期考试试题(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时期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关于电荷、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界只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B.足够小(如体积小于1mm3)的电荷,确实是点电荷C.一个带电体可否看成点电荷,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阻碍是不是可忽略不计D.物体的带电量能够是2×10-19C2.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式上来讲属于:【】A.操纵变量法B.类比法C.理想化模型法D.等效替代法3.关于电场中的某一点,以下各量中,与查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A.电场力F、电场强度E B.电场强度E 、电势φC.电势能Ep 、电势φD.电场力做的功W、电势能Ep4.类比法是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式,比如能够将静电力与重力进行类比。

以下几组关于物理量的类比中,合理的一组是:【】A.电势能与机械能B.电势差与高度差C.电场强度与重力D.电势与重力加速度5.关于静电平稳状态的导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净电荷只散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B.导体内部场强为零,C.导体内部的电场只是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D.导体上各点的电势相同,是一个等势体6.由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式C=Q/U可知:【】A.假设电容器不带电,那么电容C为零B .电容C 与所带电量Q 成正比,与电压U 成反比 C .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它所带的电荷量Q 就越多D .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V 时所需增加的电荷量7.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 、B (都可视为点电荷),带电量QA=2×10-9C ,QB=-3×10-9C ,固定于相距为r 的两点上,作使劲为F ,用一带绝缘柄的不带电的并与A 、B 等大的金属球C 去接触A ,再同B 接触,最后移去C ,那么A 、B 间的作使劲大小变成:【 】A. 2FB. 4FC. 5FD. 6F8.如下图,质量、电量别离为m 一、m 二、q 一、q2的两球,用绝缘丝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它们恰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别离为α、β,且α<β那么可推断:【 】 A q1<q2 B q1>q2 C m1=m2 D m1>m29.如图是某静电场的一部份电场线散布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那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B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C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D .负电荷在B 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该处电场方向相同10.电场中有A 、B 两点,把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的进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那么:【 】 A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B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 .A 点的场强比B 大D .A 点的场强比B 小11.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维持两板间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转变情形是:【 】A .C 和U 均增大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D .C 和U 均减小12.如以下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等势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假设粒子所受重力不计,那么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 A .粒子所受电场力向下 B .电场线方向水平向左C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13.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开始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加速度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电荷、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B.足够小(如体积小于1mm3)的电荷,就是点电荷C.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忽略不计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2×10-19C2.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C.理想化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3.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A.电场力F、电场强度E B.电场强度E 、电势φC.电势能E p、电势φ D.电场力做的功W、电势能E p4.类比法是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比如可以将静电力与重力进行类比。

下列几组关于物理量的类比中,合理的一组是:【】A.电势能与机械能B.电势差与高度差C.电场强度与重力 D.电势与重力加速度5.关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B.导体内部场强为零,C.导体内部的电场只是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D.导体上各点的电势相同,是一个等势体6.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Q/U可知:【】A.若电容器不带电,则电容C为零B.电容C与所带电量Q成正比,与电压U成反比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它所带的电荷量Q就越多D.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V时所需增加的电荷量7.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 、B (均可视为点电荷),带电量Q A =2×10-9C ,Q B =-3×10-9C ,固定于相距为r 的两点上,作用力为F ,用一带绝缘柄的不带电的并与A 、B 等大的金属球C 去接触A ,再同B 接触,最后移去C ,则A 、B 间的作用力大小变为:【 】 A.B. C. D. 8.如图所示,质量、电量分别为m 1、m 2、q 1、q 2的两球,用绝缘丝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它们恰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则可推断:【 】 A q 1<q 2 B q 1>q 2 C m 1=m 2 D m 1>m 29.如图是某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 C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D .负电荷在B 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该处电场方向相同10.电场中有A 、B 两点,把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则:【 】 A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B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 .A 点的场强比B 大D .A 点的场强比B 小11.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板间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 A .C 和U 均增大 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 D .C 和U 均减小12.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等势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粒子所受电场力向下B .电场线方向水平向左C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2F 4F5F 6F13.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开始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加速度变小。

则这一电场可能是图中的:【 】1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处在真空中,电容为C ,带电荷量为Q ,板间距离为d ,今在两板的中点d /2处放一电荷q ,已知静电力常数为k ,则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 A.B.C. D.15. P 、Q 是等量的正点电荷,O 是它们连线的中点,A 、B 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OB ,用E A 、E B 和φA 、φB 分别表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则:【 】 A .E A 不一定大于E B ,φA 一定大于φB B .E A 一定大于E B ,φA 一定大于φBC .E A 一定大于E B ,φA 不一定大于φBD .E A 不一定大于E B ,φA 不一定大于φB16.如图所示,a 、b 和c 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a 和c 的电势分别为U 和U ,a 、b 的电势差等于b 、c 的电势差.一带电粒子从等势面a 上某处以速度υ释放后,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经过等势面c 时的速率为2υ,则它经过等势面b 时的速率为:【 】A .υB .υ C .υD .1.5υ 17.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M 、N 竖直放置,它们的电压恒为U 。

一电子(不计重力)从N 板静止释放,电子运动到M 板时速率为v ;现将M 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再次将电子从N 板静止释放,则关于M 板移动前后的判断,正确的是:【 】CdQq Cd Qq228d Qq k24d Qq k 5122523A .M 、N 板上的带电量没有变化B .M 、N 板间的电场强度没有变化C .电子在M 、N 板间运动的时间没有变化D .电子从N 板运动到M 板时的速度没有变化18.如图,图中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9V ,U B =3V ,U C =3V ,由此可得D 点电势U D 为:【 】A.6VB.0VC.-3V B.-6V 19.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20.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带电微粒以一定初速度沿图中虚直线由O 运动至P ,关于其能量变化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B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C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加 D .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1414三、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在答题框外答题一律不给分............,共40分)21.(8分)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

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2.(12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

将一个不知道电荷性质,电量绝对值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电势能增加了0.2J。

求:(1)判断电荷带正电还是负电?由A到B电场力做的功W AB?(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3)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23. (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不可伸长)悬挂于O 点,并处在场强为E 、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0(sin370=0.6,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q 是多少?(2) 现将小球拉至虚线所示位置(细线水平拉直,与O 点相同高度)后从静止开始释放,求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v 的大小和细线所受拉力T 的大小.(3)如果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细绳刚好断裂,最后小球竖直落地,求下落高度h. (电场充满整个空间)24.(12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 =8cm ,板长为L =25cm ,接在直流电源上,有一带电液滴以υ0=0.5m/s 的初速度从板间的正中央水平射入,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P 处时迅速将下板向上提起cm ,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求:(1)将下板向上提起后,液滴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液滴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时的速度大小;(3)液滴从射入运动到P 点所用时间。

(g 取10m/s 2)3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二、计算题(共40分)21.(8分)【答案】(1)F=9.0×10-3N (2) 方向沿y 轴正方向【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库伦定律,A 、B 两点间的库仑力大小为:代入数据得:F=9.0×10-3N(2)A 、B 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 A 、B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代入数据得,方向沿y 轴正方向考点:本题考查库伦定律、电场强度22.(12分)(1)-0.2J ;(2)104V ;(3)106v/m【解析】试题分析:(1)带负电,电势能增加0.2J 即电场力做功为W=-0.2J (2分) (2)∵ 由A→B 电场力做负功 , q=-2×10-5c (2分) 则: (2分) (3)根据匀强电场中的关系式有:U=Ed (2分)由几何关系可知: d=cos60°=0.01m (2分) 则E=106v/m (2分)考点:匀强电场、电势能、电势差23.(1) (2) (3)4L/9 N E 3108.7⨯=22Lq k F =21L q kE =oE E 30cos 21=37.810N/C E =⨯V qWU AB 410==AB 34mg q E =32mg(1)小球静止,受三个力:重力mg ,水平向左电场力F=qE ,绳子拉力F T 可知:小球带正电由平衡条件得: 求得: (2)小球从水平位置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 求得: 小球在最低点,由动力学规律: 求得:(3)小球竖直落地瞬间,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为0水平加速度大小为: 则空中运动时间: 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运动、自由落体、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24.(1)带电液滴在板间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因为液滴做匀速运动,F=qE=mg 又∵ ∵ 当下极板向上提时:电场力F /=E /q=1.2Eq=1.2mg 液滴向上做类平抛运动∴ 方向:向上 (2) 从P 点到板末端飞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或用速度合成方法)得:(3)设从P 点到板末端飞出过程的时间t 1, 有:得: 设刚进入电场到飞出电场时间为t 2 ,tan37oqE mg =34mgq E=212mgL qEL mv -=v =2T v F mg m L-=32T F mg =g g a 4337tan 0==gLa v t 2320=--=L gt h 94212==2.156/////====dd d U d U E E 2//22.02.0s m g mmg m F F a ===-=2022121212.0mv mv d mg -=⋅s m v /41.0=21212at d =s adt 2.01==有: ∴ 液滴从射入开始匀速运动到P 点的时间t=t 2-t 1=0.3ss v lt 5.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