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960b5333687e21af45a9eb.png)
i 药物与临床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李娜
( 河北 省 石 家庄 市深 泽 县 中 医院 河 北 深 泽 0 5 2 5 6 0 )
【 中图分类号】R . 9 ( 2 0 1 5 ) 8
摘要 : 目的 对米非 司酮在 妇产科 临床 中的应 用效 果进行探 讨 和研 究。 方法 选 取 自 2 0 1 2 年 5月至 2 0 1 5 年 6月问采我 院妇产科 就诊 的 6 0 0例 患者 为主婀 究对 象 。根 据 患者 的病 因给 予不 同剂量 的米非 司酮 药物进 行 治疗 ,并对 患者 的疗 效进行 观察 和分析 。结 果 所有 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后 ,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 8 6 . 3 3 %,其中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对需妊娠终止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最好 , 治疗的有效率高达 9 5 . 3 2 %,且仅有 2例患者 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妇产科临床 中,具有副作用少、治疗效果显著等诸 多优 势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 医学中进行 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关键 词 】妇 产科 :米 非司 酮 ;妊娠 终 止 米非 司酮是 妇产科 中 常用 的一种 受 体水 平抗 孕激 素 药物 ,在 早 期阶段 的应用 中是 为了 终止妊 娠 。而 近年 来 ,米 非司酮 逐渐 在 妇 产科各 种类 型 的疾 病 中得 到 了大 范 围的推 广 ,而且 治疗 效 果显 著 。为此 ,我 院对米 非司 酮在妇 产科 临床 中的应 用效 果进 行 了研 究 。现报道 如下 。 1资 料和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选取 自2 0 1 2 年5 月至 2 0 1 5 年 6月间来 我 院妇产 科就 诊 的 6 0 0 例 患者 为主要研 究对 象 。所有 患者 在入 院之 后进 行 常规 检查 以及 系 统性检 查 ,均 确定 为妇产 科疾病 。患者 的年龄 为 2 1 ~ 5 O岁 ,平 均年 龄 为 ( 3 6 . 8 ±2 . 4 )岁 ;根 据 患者 的病 发 以及就 诊 原因使 用非 米 司酮药物 进行划 分 ,用于 终止妊 娠 1 7 1 例 ,用 于治 疗子 宫性疾 病 ,如异 常子 宫 出血 、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 子 宫肌 瘤 等疾 病 ,共计 1 8 6例 ,用于 治疗 妇科 恶性肿 瘤 ,如 乳腺 癌 、子 宫 内膜 癌 、 宫颈 癌等 共计 7 9 例, 用 于紧 急避 孕处理 的 1 0 0例 , 用 于治 疗其 它类 型 妇科 疾病 的 6 4 例。
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01b73a376baf1ffc4fadd5.png)
·综述·探讨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于佳丽苏日娜无论是对米非司酮(Mifepristone)药理学机制或是其他实验研究,其目的均是旨在和临床密切结合,提供临床解决疾病与治疗干预的关键问题。
基础研究的深入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如抗粘附、抗侵袭、抗血管形成以及芳香化酶抑制剂,环氧化酶抑制剂,抗孕激素,抗糖皮质激素作用等都为“靶向治疗”带来了生机[1]。
一、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与炔诺酮不同的是在11β位上的4-二甲胺苯基和17α位上的丙炔基侧链,17α位上的取代基与孕激素受体(PR)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即与抗孕激素作用有关。
由于孕激素受体(P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C-末端氨基酸序列50%以上相同,因此它在抗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抗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但因体内皮质激素浓度是孕酮的1000倍,因此治疗剂量的米非司酮主要呈现抗孕激素效应,大剂量时才呈现抗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米非司酮药代动力学特征是吸收快,0·81h达峰值,血药峰值2·34mg/h,但个体差异明显,在体内消除缓慢,半衰期长(约34h)和微摩尔血清浓度高。
血清转运蛋白-al-酸性糖蛋白(AAG)调节米非司酮血清药代动力学[2]。
进入人体后生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代谢产物,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原型药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口服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与剂量和疗程相关,主要为低雌激素效应,包括潮热、多汗、关节疼痛、恶心和乏力等,也可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体重增加、皮肤和色素沉着等。
二、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进展1.终止早孕的作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被认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非手术流产的方法而广泛应用, 它通过竞争性结合孕酮受体,可直接作用于绒毛、蜕膜、胎盘、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及宫颈。
随着国内外对米非司酮终止早孕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并非仅通过受体水平阻断孕酮的作用,而是多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为米非司酮行药流时副反应的克服及临床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ab821603d8ce2f00662332.png)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16期 247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付克力郸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郸城 477150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甾体药物,在妇产科中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米非司酮不仅用于紧急避孕和引产中,还常用于抗肿瘤中,近些年,该药物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上发挥着作用。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理分析;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6-0247-01米非司酮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法国推出的一种药物,一般用在妇产科的早、中期的妊娠终止上,对于妇科肿瘤也有着广泛的普及。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该药物在诸多方面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本文主要针对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现报告如下。
1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在人体内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孕酮受体结合,与黄体酮相比,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要强上五倍,具有引产效应,因此常作为抗早孕的药物。
米非司酮对垂体、下丘脑和卵巢轴有抑制作用,还能干扰子宫内膜的发育、排卵[1]。
该药物不含有任何激素,在用药之后副作用轻微,并且吸收很快,一般在1小时达到药效的最高峰,半衰期可达30个小时。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胚胎的发育,终止妊娠,促进胚囊蜕膜排出孕体。
2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 2.1 紧急避孕米非司酮常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措施性生活之后的3天至5天内有良好的避孕效果,在女性的排卵期,有效抑制排卵,对黄体激素增长和子宫内膜成熟有着延缓的作用。
米非司酮联合双炔失碳能够使妊娠率有效降低,如果每天服用5mg 的米非司酮,能够抑制受精,起到长期避孕的效果,并且对服用者的正常排卵和雌、孕激素的分泌不会造成影响。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ed9c360912a21614792997.png)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对米菲丝绒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属于受体水平抗孕酮激素,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1982年研制成功,其能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pg),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1]。
其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米非司酮已经由单纯的抗早孕发展到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均获得安全、高效的成功率。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对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就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报告如下。
1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米非司酮的分子式为c29h35no2,在11β位上的4-二甲胺苯基和17α位上的丙炔基侧链,17α位上的取代基与孕激素受体(pr)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即与抗孕激素作用有关。
孕酮又称妊娠激素,在妊娠中起关键作用。
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为孕酮的3-5倍,酮具有使宫颈组织的胶原纤维发生降解的作用。
应用米非司酮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
同时米非司酮还能抑制子宫内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f2a,抑制前列腺素代谢酶,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
米非司酮的药物动力学特点为吸收快,服药后1h达到高峰;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半衰期为25-30min;无蓄积作用[2]。
小剂量息隐片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明显提高其终止早孕效果。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cb3f1684254b35effd3489.png)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摘要】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作用于孕激素和皮质激素受体,最早用于抗早孕。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逐渐扩展。
本文对其应用范围、用药剂量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060-02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RU486,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可以与孕酮竞争结合孕酮。
米非司酮的化学名为11β-[4-(N,N-二甲胺基)]苯基-17β-羟基-17α-(1-丙炔基)-雌甾-4,9-二烯-3-酮。
其11β环与孕酮、皮质醇受体有高亲合力,能阻断孕酮的活性。
米非司酮研制成功后,最早应用于抗早孕。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引产、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和催经止孕、紧急避孕、妇产科手术操作等领域都有涉及,并常与米索前列醇联用。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适应症正在临床试验之中,现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应用原理1.1 阻断孕酮受体孕酮又称孕激素,在妊娠中起关键作用。
而米非司酮能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结合,其亲和力是孕酮的5倍,从而抑制体内孕酮与受体结合。
米非司酮在蜕膜、绒毛、子宫肌层、子宫颈等部位发挥对抗孕酮的作用,能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绒毛退化、剥落,最终导致子宫内膜的蜕膜化无法维持,胚胎停止发育。
1.2 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F2作用米非司酮能抑制子宫内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F2,抑制前列腺素代谢酶,导致子宫平滑肌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增高,引起子宫肌节律性收缩,宫颈胶原分解,张力下降,使子宫颈易于扩张、软化,以利于排出妊娠物。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有协同增强作用。
2.临床应用2.1抗早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7周内的早孕,国内外学者均做了许多相关研究,此作用已得到临床证实,效果确切,且可减少阴道流血量,成功率已达95%以上。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与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研究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与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b49e15763231126edb1192.png)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 料 随机 选 取 本 院 于 2 0 1 4年 9月 一 加 1 7年 3月 期 间 收 治 的
8 O例子 宫肌瘤 患者为对象 ,电脑随机分 为实验组 与参照组 , 各4 0例。所有患者均符 合子宫 肌瘤诊 断标准 ,同意参与 本 次研究 ,并 签署 有知情同意书 。参 照组 ,年龄为 2 4 5 1 岁, ( 3 9 . 5 ± 7 . 9 3 ) 岁 为 平 均 年 龄 。 实 验 组 ,年 龄 为 2 1 ~4 7岁 , 结 果 ( 4 0 . 6  ̄ 7 . 0 4 ) 岁 为平 均年 龄 。对 比分析 两 组患 者 的一 般 资 2 料 ,并无显 著性差异 ,但 具有可 比性 ( P > 0 . 0 5 ) 。 2 . 1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 1 . 2方 法 治 疗 前 ,组 间子 宫 及 子 宫肌 瘤 大小 并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 1 ) 参照组 :接受长效促性腺 激素释放 激素治疗 ,月经 0 . 0 5 ) 治疗 后 ,实验 组子宫及 子宫肌瘤 大小 明显优 于参照 来潮 1 ~ 2 d ,采 用 皮 下 注射 方 式 , 以 3 . 7 5 m g为 标 准 ,注 射 组 ( P < 0o 5 ) 。 如表 1 所示 。 表1 两组 患者 子 宫 及 子 宫 肌 瘤 大 小 对 比分 析
【 中图分类号 】R 4 5 3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献编 号】I S S N . 2 0 9 6 — 3 7 1 8 . 2 0 1 7 . 4 4 . 8 6 7 0 . 0 1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每月 1次 ,连续用 药 3次 。( 2 ) 实 验 组 :月 经 来 潮 1 ~ 3 d ,采 用 口服 方 式 .服 用 1 2 . 5 m g米 非 司 酮 (上 海 新 华 联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 国 药 准 字 : H1 0 9 5 0 2 0 2 ) ,每 日 1次 ,晚 上 睡 觉 前 服 用 ,连 续 治 疗 3 个月 。 1 . 3观察治疗 对 比分 析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的 子 宫 大 小 和 子 宫 肌 瘤 大 小 . 同 时 ,观 察 患 者 治 疗 期 问 出现 的 不 良反 应 情 况 。 1 . 4统计学处理 在E X C E L表格 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 . 采用 S P S S 2 0 . 0软 件 ,用 百分 比 ( %) ,对 计 数 资 料 进 行 表 示 ,予 以卡方 ( 。 ) 检查 ,用 ( ) 对计量资料 进行表示 ,予以 t 检查 ,其 中,统计学意义用“ P < 0 . 0 5 ” 表示 。
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药物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
![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药物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40392d6294dd88d1d26b5f.png)
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药物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46例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患者,根据应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24例、观察组(应用氨甲喋呤药物治疗)22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俩组患者的成功率、失败率及输卵管通畅率、血HCG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结果米非司酮对于宫外孕的治疗疗效较好于氨甲喋呤,输卵管通畅率高于氨甲喋呤组。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外孕药物机理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是一种拮抗孕激素受体药物[1],目前已被妇产科临床广泛应用于妇科、产科治疗领域,特别有创意的是其被应用于宫外孕的保守治疗;现对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药理机制的研究也已从分子发展到了基因水平[2]。
笔者结合我院24例应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实例,对米非司酮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作简单分析,同时给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4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行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年龄范围为21—42岁,停经时间范围为34—60天,表现为阴道淋漓出血者例,下腹隐痛者例,无症状者例;化验检查血、尿hCG阳性者例,妇科检查于附件区触及包块者10例,患侧附件区增厚者,双附件未扪及异常者例。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每天均进行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检测,每周行血HCG、肝功能六项、血例规及超声波检查各俩次。
1.2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适应症(1)输卵管无明显破裂表现;(2)附件区包块经超声波检查显示其直径不超过3.5cm;(3)生命体征无异常,无伴发活动性出血,且腹腔内出血量低于100ml;(4)血β-hCG低于6000U/L;(5)无伴有急慢性器质性疾病,且肝、肾功能无异常。
1.3方法(1)分组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俩组患者在年龄、血β-hCG治疗前化验检查值、停经时间、附件肿块的平均直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米非司酮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e201d46f1aff00bed51efa.png)
米非司酮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对正常妇女的垂体促性腺系统、卵巢、子宫内膜功能均有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其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
1 早期药物流产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抗孕酮药物,同时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活性,而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活性,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促使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胚胎坏死产生流产[1]。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取代手术。
使用方法:首次剂量50 mg,随后每隔12 h口服25 mg,总剂量为150 mg的米非司酮,第3天早上服用600 μg米索前列醇。
目前我国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停经时间规定在49 d内,且随妊娠天数的减少成功率增高[2]。
2 早期人工流产对于孕10~14周的妇女进行人工流产钳刮术有一定难度,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可使蜕膜绒毛退化和凋亡,子宫肌产生节律性收缩,使宫颈扩张,软化效果更好,而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并大大减少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3,4]。
另外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都有很好促宫颈成熟作用,故能保证顺利钳取胎盘及胎体。
研究结果表明[5],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3 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
国外学者[6]提出将米非司酮( 600 mg,口服) 和氨甲喋呤( 50 mg/m2,肌肉注射)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可降低单一应用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失败率。
米非司酮因与孕激素有相似的结构,从而竞争孕激素受体,使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妊娠的胚胎组织得不到激素有效的支持故而“枯萎”。
氨甲喋呤作为抗代谢药,是叶酸拮抗剂、干扰DNA合成,滋养细胞对其敏感,应用于异位妊娠胚胎可停止发育。
两者配伍治疗异位妊娠,其协同作用,是经济、简便、易于接受的方法。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探析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51ebd2e2bd960591c677b8.png)
2014.12258生殖健康米非司酮是近年来妇产科常用的抗孕激素类药物,主要在避孕、终止妊娠等使用,而有报道显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妇科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中亦有使用。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在育龄期女性中疾病发生率在25%左右,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子宫全切除等,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作用[1]。
为对米非司酮的药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具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0.12±3.25)岁,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及相关妇科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治疗前3个月内接受激素药物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均经诊刮病理证实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其中月经紊乱患者21例,痛经26例,贫血患者41例。
1.2 方法在患者经期第1-3天时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服用,每次10mg,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
分别在用药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探析王小云 樊聪影宁夏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753000【摘 要】目的:对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进行观察,并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超声监测情况、实验室观察情况等进行观察。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均出现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患者黄体生成素、孕酮、卵泡刺激素、雌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
结论:米非司酮药理作用较为独特,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理分析;子宫肌瘤之前、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妇科及盆腔检查,采用彩色超声观察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cb8e8e631126edb6e1a1081.png)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米非司酮时一种新型的抗早孕激素,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临床可作为非处方预防早孕的药物。
米非司酮的疗效与常规的黄体酮对比,其疗效更为显著,具有较强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性也较高,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其引产效果良好。
此外,该药物无雄性激素、抗雌性激素的生物活性,临床服用剂量合理,不会影响皮质醇水平,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随着不断的研究,米非司酮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标签:米非司酮;妇产科;糖皮质激素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主要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实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
起初米非司酮仅用于终止早孕,但是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在妇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传统的单纯抗早孕到终止中期妊娠以及死胎引产,均获得了安全、有效的效果。
此外,在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疾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成功[1-2]。
今后将向着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癌等孕激素受体的肿瘤治疗方面发展。
本文作者仅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希望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良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药理作用米非司酮分子式为C29H35NO2,17α位上的丙炔基侧链为功能基团,可以与受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抗孕激素的作用。
米非司酮在妊娠期间的任何时间断内均有治疗效果,并且效果显著。
酮类有机物质具有降解胶原纤维的作用,因此米非司酮可以将存在于子宫内颈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溶解,进而使妊娠期妇女体内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黄体会发生溶解,子宫颈被软化、扩张,会使胚囊和脱膜被排出,最终实现流产的目的[3-4]。
同时米非司酮还可作用于下丘脑,进一步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有效阻滞排卵或者对已经着床的胚胎发生流产,具有催经止孕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具有口服吸收快的药理动力学特点,在口服1 h内会达到高峰期,吸收后主要作用于大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等器官,未吸收起作用的药物会经过肝脏代谢进入胆汁,或者经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5]。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_0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_0](https://img.taocdn.com/s3/m/4e6ace6ac77da26924c5b086.png)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米非司酮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一种抗孕酮的甾体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由于第11位苯基基团的特点,在与孕酮竞争受体时占据优势,而成为孕酮拮抗剂,其本身不具备孕酮活性。
米非司酮的研制成功是现代抗生育药物领域的重大成果,对于妇产科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在明确米非司酮药理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妇产科;抗孕激素中图分类号R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150-02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的甾体药物,属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
米非司酮是现代妇产科临床常用抗孕激素,其中不含有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抗雌激素等,在与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等相结合时,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约为黄体酮的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具有较为理想的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
本文就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做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药物机理分析米非司酮是现代妇产科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新型合成类固醇药物,其结构类似于炔诺酮,通过与孕酮争夺受体而达到阻滞孕激素活性的效果。
另外,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米非司酮还具有抑制垂体、下丘脑、卵巢轴等功能,且具有抑制排卵、干扰子宫内膜发育等效果。
米非司酮的药物机理主要是可发挥抗孕激素的作用,促进妊娠蜕膜、绒毛等变性,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子宫收缩,产生宫颈化的作用,促进胚囊蜕膜的排出[1]。
另外,可对丘脑垂体水平产生影响,减少FSH 与LH的指数,促进黄体溶解,起到对抗早孕的作用。
2米非司酮具体的应用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终止早期与晚期妊娠、宫内死胎引产、子宫肌瘤、过期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紧急避孕等。
2.1终止早期妊娠米非司酮作为流产药物已在国内外妇产科临床中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较为理想,对于育龄期妇女以后妊娠的影响不显著。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800a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b.png)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米非司酮又叫抗孕酮,顾名思义,米非司酮就是一种打胎药,一般口服用药,主要针对抗早孕,让月经提前到来终止怀孕。
另外,如果胎死宫内的时候可以用米非司酮进行引产,当然它也可以在妇产手术上进行操作,比如进行刮宫术,排除子宫内膜癌时的取内模标本时都可以应用,也可以应用于子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和放置。
关键词:米非司酮;避孕;妇产科临床应用引言:米非司酮是一个浅发黄的固体,属于一个综合性的抗孕激素,没有孕激素,雄性激素,抗雌性哺乳动物激素,雌性哺乳动物激素的生命力,但是有抗糖皮质激素的生命力,糖皮质激素是在体内应激反应中最主要的一个控制活力激素作用,主要控制于人类机体的生长,新陈代谢物以及人体免疫力功能。
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的亲和性力较大,和黄体酮一样,是黄体酮和孕酮受体亲和性力的五倍,抗孕效果良好。
一、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1.在终止早孕,中期妊娠方面的临床应用早孕终止妊娠就是指在四十九天之内用药,或者通过手术的方法,达到终止妊娠实现引产的目的,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少,引产成功率高,安全性高,是早期终止妊娠最有效,最安全的流产方式。
中期终止妊娠则指的是在孕期八到二十个四周的时候,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引产,对于受孕周期较长的孕妇和胎儿来说,传统办法一般采用的是刮宫术,但是刮宫不仅加剧了孕妇和胎儿的痛苦程度,而且还极有可能引发术后并发症,也有可能刮宫不干净导致宫内遗留,对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服用米非司酮则会改善诸如此类情况的发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流产的成功率。
即便可能会出现胎儿残留没有完全的排干净,但是也可以用清宫术进行彻底清除,米非司酮在临床上增加子宫肌对前列腺的敏感程度,在口服米非司酮三十六小时之后,有效抑制孕酮的活性,使细胞变性坏死,使内膜出血,脱落,达到最佳流产效果。
2.对于稽留流产方面的临床应用稽留流产指的是,胚胎或者胎儿死亡后并没有自然排出体外而是滞留在宫腔内的人,属于自然流产,这种流产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是极大的,尤其是一些晚期妊娠的流产者,因为那时候胎盘发育基本完善,与子宫壁粘连得非常紧密,要想完全脱离非常困难,并且在脱离过程中,胎盘组织很可能释放凝血活酶,在血液循环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血栓,传统方法使用钳刮术,由于宫口较紧,需要等宫口扩开后才能进行清宫手术,多次的清宫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可能会造成不孕,在临床上口服米非司酮,可以有效地把坏死的组织清除,比清宫术,钳刮术更加有成效,并且在术后不会带来损伤,还能缩短手术所用的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浅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浅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05583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6.png)
浅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是阻止孕激素的作用,从而抑制黄体功能和子宫内膜增生。
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对米非司酮在常见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1.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肿瘤容易发生增大。
而米非司酮可阻止孕激素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增长。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
2. 月经失调
米非司酮在月经失调的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减少月经量,缩短月经周期,从而达到治疗月经失调的目的。
针对月经不调的不同原因,米非司酮可单独应用或与雌激素和孕激素一起应用。
3. 早期流产
早期流产是指怀孕12周以内的自发或治疗所致的妊娠终止,米非司酮在此方面的应用也有一定效果。
早期流产主要是由于孕激素不足导致黄体退化,而米非司酮可阻止孕激素的作用,从而减少宫颈口松弛和减少刺激子宫收缩,达到减少流产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它的副作用,如
头痛、乏力、月经量减少等。
总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逐渐得到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它的成分比较特殊,所以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医生指导,并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参考模板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2e1ecf55270722182ef701.png)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摘要】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已不仅限于终止早、中期妊娠,且近年来在妇科肿瘤及紧急避孕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了重视,也用于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
提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抗孕激素米非司酮的研制成功,使药物替代手术终止早孕成为现实,近年来在抗肿瘤、紧急避孕、晚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异位妊娠、更年期功血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也引起人们的重视。
1米非司酮的药理学特点抗孕激素米非司酮(RU486)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其结构似炔诺酮,是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酮和流产作用,他吸收快,服药后1小时达高峰,半衰期长(25~30小时),无蓄积作用,稳态血液浓度高。
2米非司酮与妊娠2.1早孕流产经研究已肯定,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MP)配伍为目前最佳方法,因此,采用RU486配伍MP药物流产已广泛用于临床,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较肯定,经临床观察认为妊娠≤49天者成功率最高,而副反应较小,而对妊娠90天内的给口服RU486后配伍MP阴道给药,其安全流产率较配伍口服MP高,而副作用较小。
2.2中孕引产由于中期妊娠的生理特点,使中期妊娠引产与早孕流产有显著不同。
中孕引产诱发宫缩不易,失败率高,且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自RU486配伍MP广泛用于早孕流产取得突出成果后,这两种药物配伍用于中孕引产亦增多。
经临床观察米非司酮配伍MP阴道给药中孕引产成功率为90%,显著高于口服,临床实践证明两种药物配伍终止中期妊娠方法简便,无创伤,有效、安全、痛苦小,即使引产不全,清宫也比大月份钳刮术容易,即使失败,药物的促宫颈成熟与扩张宫颈作用也使其它方法易于成功。
3米非司酮与妇科肿瘤3.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迄今病因不明,已知其生长为激素依赖性,一般认为,雌激素过水平过高与长期刺激与肌瘤生长和发生密切相关,近年证实,孕激素也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启动因子,在肌瘤生长中具有同样重要作用,这是RU486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依据。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9c89c50740be1e640e9a60.png)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与炔诺酮类似,其药理作用是与孕激素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而阻断体内黄体酮受体,产生很强的抗孕激素作用,但无雌激素、雄激素或抗雌激素活性。
米非司酮能有效地取代内源性激素的位置,其抗孕激素作用,可用于妇科多种病症的治疗。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科;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类药物,其抗孕激素作用,可用于抗早孕、中期引产、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紧急避孕、治疗子宫肌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治疗异位妊娠等。
本文就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方法加以综述。
一、终止早期妊娠1、对子宫内膜的作用米非司酮是孕酮受体(PR)水平的抗孕激素。
妊娠期蜕膜组织中含有高浓度的孕酮受体,而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比孕酮强3~5倍,米非司酮与孕酮竞争而占有滋养层和蜕膜上孕剽受体的结合位,从而阻断靶器官水平孕酮的作用,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子宫内膜蜕膜化无法维持,致胚胎停止发育。
米非司酮还有明显抗黄体、抗着床、抗排卵及诱导子宫内膜出血作用,也可影响孕卵运行。
2、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子宫的自发活动是通过孕酮和前列腺索之间的平衡来调节的。
孕酮起安静子宫的作用,前列腺素对子宫平滑肌起兴奋作用。
妊娠期高浓度的孕酮抑制子宫的活动,对胎儿发育是霞要的;米非司酮可使蜕膜中前列腺素脱氧酶活性下降,干扰前列腺素分解代谢,从而提高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和子宫肌层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另外米非司酮阻断了孕酮受体,孕酮的失活起不了安官作用,也提高了子宫肌对原有前列腺素的反应,子宫收缩又进一步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加强子宫收缩,最后排出妊娠产物。
3、对子宫颈的作用早期妊娠时,宫颈中胶原组织很丰富,孕酮能抑制胶原分解,使宫颈处于紧闭状态。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孕酮的活性和前列腺素使胶原合成减弱,分解增强,促使官颈成熟、软化和扩张。
4、对妊娠绒毛蜕膜组织的影响米非司酮能促进早孕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蜕膜问质及腺上皮细胞凋亡,从免疫学角度认为是通过改变蜕膜组织局部T辅助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表达,使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免疫微环境破坏而引发流产。
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e069a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8.png)
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彭允中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3(32)1
【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药物,不仅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在精神性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方面呈现一定药理活性.该文通过系统查阅米非司酮的科研文献和临床研究进展资料,概述其在精神性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抗HIV病毒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彭允中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武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12
【相关文献】
1.抗早孕新药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J], 刘金茂;宋维葵
2.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研究 [J], 周璘;张晓红;余韦
3.蜂毒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J], 蒋瑛
4.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分析及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探讨 [J], 李蓉
5.米非司酮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黄瑞连;欧定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57c8be31b765ce04081408.png)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对于前列腺的终止早孕和早起妊娠的效果代可替手术治疗的特性早在1985年就首次得到了证实,并随之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最终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的临床治疗。
事实证明,米非司酮在抗早孕、子宫肌瘤、软化子宫、避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更年期功能性出血等病症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广受妇科患者的青睐。
就此笔者在本文对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相关报道如下:1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息隐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点,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强5倍,能替代天然孕酮与其受体结合,起到拮抗孕酮活性的作用,由此可引起孕酮支持的蜕膜细胞坏死、绒毛受损,从而导致子宫出血和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增加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使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而易于诱发宫缩,作用到子宫颈使其胶原纤维分解加速,促进宫颈软化扩张。
2 米非司酮的药理应用2.1 终止早期妊娠通过医疗科学的研究并得到证明,对孕早期的健康妇女的流产率相当高。
根据大量临床试验资料证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共同使用对于早期流产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该药物安全、方便且无痛苦,副作用相对较小。
米非司酮的机理:米非司酮能够促进宫颈成熟并且扩张子宫,增加子宫平滑肌的运动,促进子宫运动,宫颈软化。
服用药物后流产成功率高达90%以上,是一种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孕期流产的有效药物。
2.2用于过期流产过期流产时由于胚胎死亡、羊水吸收、胎盘胎膜组织机化与子宫壁粘连,造成出血、残留和刮宫困难。
息隐与孕酮受体结合,拮抗孕酮活性,使胚胎组织与子宫壁分离,子宫肌处于兴奋状态,并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诱发宫缩。
配伍米索后胚胎可自然排出,即使再清宫也轻松安全。
使用方法同抗早孕法。
3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其他应用3.1用于避孕米非司酮为抗孕激素制剂,于1993年用于紧急避孕。
在无保护性生活120h之内服用米非司酮1片,每片10mg或25mg,1片即可。
抗早孕新药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早孕新药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93517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1.png)
抗早孕新药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刘金茂;宋维葵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为微黄色片剂,无臭无味。
商品名叫息隐(Xiyin)。
不溶于水,可溶于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中。
1 药理作用本品为受体水
平抗孕酮激素,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其与孕酮
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强5倍,但不显示生物活性,故可与孕酮竞争受体而显示抗孕激素作用。
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结合力,主要是对子宫内膜与脱膜的直接作用,引起出血与胚胎分离,并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小剂量息隐
片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明显提高其终止早孕效果。
【总页数】1页(P32)
【作者】刘金茂;宋维葵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21
【相关文献】
1.米非司酮抗早孕临床应用 [J], 沈燕萍
2.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临床应用60例 [J], 李莎莎
3.抗早孕新药息隐临床应用100O例心理指导体会 [J], 时虹
4.米非司酮,卡孕栓抗早孕临床应用:附394例分析 [J], 杨佩芳;王士勤
5.国产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临床应用 [J], 刘慧;吴斌;陈嘉政;许烨;杨明明;童建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的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的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950610c1c708a1294a44bf.png)
米非司酮的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探讨米非司酮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效的抗孕激素药物,于抗早孕、催经止孕外,尚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与前列腺素合用)、死胎引产、扩宫颈。
临床上与米索前列醇合用效果较好,疗效显著。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39-02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效的抗孕激素药物,同时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活性,其分子为甾体结构,但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及抗雌激素作用。
它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口服经胃肠道吸收,服药后0.7~1.5h血浆浓度即达到峰值,是目前临床主要的孕激素受体拮抗药[1]。
现对米非司酮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1.药代动力学米非司酮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率约40%。
阴道用药不能达到终止妊娠所需组织浓度,但作为避孕方式可以起效,因为子宫内膜对低浓度的米非司酮有高度敏感性。
米非司酮在血清中与酸性α1糖蛋白结合,口服50~800mg剂量后约1h达到血清最大浓度,主要从粪便排出,经肾排出不足10%。
2.药理作用由于孕酮受体和糖皮质类固醇受体在机体中普遍存在,因此米非司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对非妊娠子宫和妊娠子宫的作用,尤其对宫颈和卵巢的作用,还可能存在抗癌的作用,目前以诱发流产的经验最全面。
2.1 催经止孕米非司酮抗早孕的靶器官是子宫蜕膜,文献报道,蜕膜受其影响,血管充血、出血,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淤血或血栓形成,血管受损破裂,造成间质片状出血,蜕膜与孕囊分离;继而,hCG分泌下降,使黄体分泌孕酮减少,更加速蜕膜的退变,而导致妊娠终止。
2.2 促宫颈成熟米非司酮可促使子宫颈组织内的胶原纤维降解,最后发展为胶原溶解,宫颈软化。
米非司酮还可提高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及刺激子宫前列腺素的合成,并有诱导合成子宫缩宫素受体等作用,这些都能刺激诱发宫缩;在子宫体收缩牵拉作用下宫颈变短、扩张及消失,这一过程与足月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为产科中晚期引产,提高了成功率[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5年16期 247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
付克力
郸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郸城 477150
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甾体药物,在妇产科中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米非司酮不仅用于紧急避孕和引产中,还常用于抗肿瘤中,近些年,该药物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上发挥着作用。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理分析;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6-0247-01
米非司酮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法国推出的一种药物,一般用在妇产科的早、中期的妊娠终止上,对于妇科肿瘤也有着广泛的普及。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该药物在诸多方面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本文主要针对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现报告如下。
1 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
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在人体内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孕酮受体结合,与黄体酮相比,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要强上五倍,具有引产效应,因此常作为抗早孕的药物。
米非司酮对垂体、下丘脑和卵巢轴有抑制作用,
还能干扰子宫内膜的发育、排卵[1]。
该药物不含有任何激素,在用药之后副作用轻微,并且吸收很快,一般在1小时达到药效的最高峰,半衰期可达30个小时。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胚胎的发育,终止妊娠,促进胚囊蜕膜排出孕体。
2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 2.1 紧急避孕
米非司酮常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措施性生活之后的3天至5天内有良好的避孕效果,在女性的排卵期,有效抑制排卵,对黄体激素增长和子宫内膜成熟有着延缓的作用。
米非司酮联合双炔失碳能够使妊娠率有效降低,如果每天服用5mg 的米非司酮,能够抑制受精,起到长期避孕的效果,并且对服用者的正常排卵和雌、孕激素的分泌不会造成影响。
2.2 早期妊娠的终止
米非司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流产药物。
该药物在国内外都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的妊娠终止,不会对妇女以后的妊娠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使用该药物流产之后,出血量比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米非司酮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时要先进行临床检查之后再慎重使用。
当妇女在避孕失败后,米非司酮药流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补救方法,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必要时要立即采取剖宫产,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于妊娠90天内的妇女,通常会联合米索前列醇一起使用,安全性会更高,而且能够减轻单药的副作用。
2.3 中期妊娠的终止
中期妊娠的流产与早期流产差异较大,因为中期妊娠的引产很容易造成子宫收缩,引产过程中的副作用较大,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危险性较高,因此中期妊娠妇女引产的失败率也大为提升。
一般对于中期妊娠妇女的引产,要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可大大增加引产的成功率,也能减少妇女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
当引产不全的情况发生,需要采取清宫
措施治疗时,米非司酮能够促进宫颈的成熟,对清宫术治疗起到辅助的作用,促进手术的成功。
2.4 晚期妊娠的流产
对于晚期妊娠的妇女,米非司酮的药用效果也十分可观。
通常而言,该药物每天的用量为25到100mg ,其效果比常规的催产激素小剂量静脉滴注更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对母婴的安全性也比较高,造成的影响是可恢复的。
但晚期妊娠妇女在使用本药物的过程中,宫内血流量可能会减少,使得孕妇发生程度不等的缺氧状况,缺氧严重的孕妇可能会引起胚胎干细胞坏死,并影响胎儿的肾脏和肺等重要器官。
因此对于晚期妊娠的孕妇,在使用米非司酮的过程中,一定要监测胎儿的生命体征。
米非司酮对过期流产和宫内死胎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能够促使二醇的增加,使子宫的敏感性提高。
2.5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据研究,孕酮会影响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因此对于子宫肌瘤的患者会采用米非司酮来治疗。
该药物主要是使孕酮和孕激素结合的概率得到有效降低,或者是避免两者的结合,从而对子宫肌瘤的生长起到控制的作用。
根据医学实践表明,子宫肌瘤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三个月后,能够明显缩小肌瘤的体积,并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和禁忌
在使用米非司酮避孕时,可能会出现下腹胀痛、恶心呕吐的症状,但症状比较轻微,部分服用者会出现子宫出血的情况;部分早孕的妇女在服用该药物时会发生皮肤的不良反应,比如红疹、手心发痒等症状,因此在服用该药物之前,应该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对于一些心肝肾等器官缺陷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使用米非司酮,另外还有可能
发生宫外孕的患者也不宜使用[2]。
4 结语
除以上这些应用之外,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上一般将该药物同甲氨蝶呤一起使用,能够明显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另外,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疾病也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用于异位妊娠等。
总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在使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该药物的一些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确保孕妇和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彭允中.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新进展[J ].医药导报,2013,32(1):60-61.
[2]孙清华.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