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解析版)

合集下载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题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2.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3.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

“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

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

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

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如《论语》引《诗经》中所描绘的那位姑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如苏轼所云“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四是精诚观,《庄子》中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为真,为信,以诚为尊,以信为美。

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

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

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

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

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

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

”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广西桂林市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届桂林中学高三11月月考卷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

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25.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

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C.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D.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28.图8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8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29.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赵太后会见齐国使者问道:“岁(收成,年景)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道:“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不先贱而后尊贵乎?”赵太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与赵太后的思想相近的是()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B.“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D.“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可以看出赵太后是重视民生的,认为只有人民生存了才可以有君主的天下。

A项与赵太后意思相近;B项是君权神授,与题干无关;C和D与题干信息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民本思想3.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

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 B.墨子C.荀子D.韩非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学说不涉及仁,故A项错误;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所提倡的“兼爱 ”思想体现了“群体的仁”,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提倡仁义、王道,但未从群体的角度看待仁,故C项错误;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不涉及仁,故D项错误。

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一、单选题(48分)1.尽管理学从北宋中叶便登上了思想舞台,但对政界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在于A.理学不为封建统治服务 B.理学并未形成系统C.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 D.理学提倡格正君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提倡格正君心,对君主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故受到朝廷的压抑,故D正确。

理学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故A错误。

理宋代学有思辨化、系统化的特点,已经形成系统,故B错误.理学本身糅合了佛、道思想,故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错误,故C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2.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

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B.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C.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强大,统治者利用儒学维系统治秩序,故C正确.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不符合“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故A排除。

材料与小农经济稳定发展无关,故B排除。

材料体现了社会两极分化,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作用3.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样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2017年中考广西桂林市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年中考广西桂林市历史试题(解析版)

历史试题(60分)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2017年1月27日,央视一重大节日晚会的分会场设在桂林市象山景区,为桂林山水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该节日自殷商以来就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此时老百姓阖家团圆,共同守岁,这就是A.春节B.元宵节C.清明节D.中秋节【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常识。

从题干中关键信息“晚会分会场”、“阖家团圆”、“共同守岁”等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春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秋节,又称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故选A。

2.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故选B。

3.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准确识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根据所学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17届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17届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1.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喜好不同),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A。

重点探究了“王道衰微”的社会根源B。

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C. 以史为鉴揭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D. 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根据“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知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迎合诸侯;故可知班固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B 项正确。

材料重点强调是面对这种社会现实,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迎合诸侯,而非探究了“王道衰微”的社会根源,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度,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排除D.所以选B2。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忠孝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从忠孝并重发展到孝先于忠.这主要是因为A。

士族门法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 B. 孝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D.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考察士人的门第和名望,忽视对德行、才能的考察;标榜门第成为博取名望的重要手段,所以世家大族纷纷加强对子孙孝道的训诫,以维护门风和名望,A项正确。

社会主流意识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中央集权削弱,排除C;儒家思想在汉朝开始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

所以选A 3。

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沦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院,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卜遍,却到长安城……”诗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明唐朝A. 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广西区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区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读2010年深圳市农民工和常住人口问题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深圳市A.农民工数量超过常住人口数量B.东西部的人口密度差异大C.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D.龙华新区的人口数量最多2.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区最可能位于A、大鹏新区B、罗湖区C、宝安区D、南山区“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同时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

在成都温江区万春一个叫“土豆传奇”的基地,每亩每年的综合何达近10万元!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坚持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3-4题。

3.发展“第六产业”能显著①扩大农产品出口②提高机械化水平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提升产品附加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土豆传奇”的成功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信息化农业B.促进农业向多元化发展C.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D.发展集约型的生态农业读某山区地质构造景观图,完成5-6题。

5、图中岩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内外力共同作用B、受到一次地震或火山作用C、人们为旅游创造的美景D、流水等外力多次堆积形成6.推测未来该地区地形最可能的变化及原因是A.形成山脉-内力挤压B、夷为平原-风力侵蚀C.形成海洋-板块断裂扩张D、沟谷加深加宽-外力侵蚀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无论风向来自何方,风力多么微弱,都会被引进风塔中,并透过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压力将气流循环到室内。

风塔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读图,完成7-8题。

7.与图中建筑物空气环流原理有共同之处的是A、海陆风B、盛行西风C、南亚季风D、台风8.风塔A、气流下沉过程中气温一直升高B、塔身越长,降温效果越好C、下方水池面积越小,降温效果越好D、适宜在冬半年使用扎日南木错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海拔4613米,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

广西区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西区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I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

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三省长官权力受到了限制,这说明了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C正确。

此时,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

B错误,新设官职与其并存,并非融入。

D错误,不符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6.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A.佛教思想融人儒学理论体系B.美洲白银大量进人中国C.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出版【答案】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新发展27.宋元以来,南方士子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

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进士51人,全部是南方人。

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制罪。

之后逐渐形成南北方按比例分南北榜录取的制度。

南北分榜录取制度的实行A.强化了文化专制 B.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C.平衡了南北势力 D.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1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1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2017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A、英国议会B、英国贵族C、英国民众D、英国王室2、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3、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为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4、下列关于党的“十三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系统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系统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5、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汉书》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C、史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6、荷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下列表述符合当时荷兰社会发展状况的是①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数居当时世界首位,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②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重要港口,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③工业资本发达,有强大的舰队④在北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成为纽约市的起源⑤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A、①②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7、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B、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C、灌溉工具D、用来舂米的工具8、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基础是()A、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民族独立国家B、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C、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D、两极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9、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

广西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广西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广西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上·平安月考) 下列传说中的人物,曾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的是()A . 蚩尤B . 黄帝C . 大禹D . 神农氏2. (2分) (2017高一下·三台月考) 下面是把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从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合理的是()A . 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削弱B . 赋税收入不断增加使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C . 非农业税的激增反映了北宋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D . 土地兼并严重直接导致了北宋时期农业税的变化3. (2分)下列能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A . “为田开阡陌封疆”B . “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C .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D . “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4. (2分) (2020高一下·临渭月考)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在()A . 明朝B . 元朝C . 唐朝D . 北宋5. (2分)(2017·汕头模拟) 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这反映了()A . 明太祖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B . 科举制度已影响到周边各国C . 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D . 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6. (2分)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应为()A . 太平天国运动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2分)(2016·遵义模拟)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广西桂林市全州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1月份)Word版含解析

广西桂林市全州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1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全州高中高三(上)段考生物试卷(11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如图表示正确的是()A.B.C.D.2.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内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其中内层细胞比外层表皮细胞扩张能力强,扩张速度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A.a>b>c>d B.a>c>d>b C.b>d>c>a D.b>a>c>d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4.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2的浓度变化,假设一昼夜5时日出,19时日落,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5.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6.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的改变分析正确的是()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7.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标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值,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8.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9.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D.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10.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11.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按装置1图示装配实验材料和用具,若想得到科学的实验结论,还必须设计装置2.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2中甲是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乙是等量的蒸馏水B.若装置1和2中红色液珠的移动方向相反,则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若装置1中红色液珠左移,则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都能产生[H]和ATPD.降低实验温度,装置中红色液珠移动变慢是由于酵母菌内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12.操纵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小段序列,它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但可与特定的阻遏蛋白结合,从而使RNA聚合酶不能与DNA相关序列接触而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纵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与阻遏蛋白结合后的操纵基因阻止了相关基因的转录C.RNA聚合酶在核糖体合成并主要运往细胞核发挥作用D.操纵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可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13.小鼠骨骼肌细胞接受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需要运载体才能运入细胞)后,该基因可表达出S蛋白,而S蛋白可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如图1所示.图2表示探究接种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小鼠的抗体效价(一种衡量免疫效果的单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树突状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不同的抗原B.1,细抱④和⑥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图2中,对照组指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别D.上述抗体效价实验,应随机挑选若干只小鼠,并均分成5组1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田鼠的能量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其中①被转化成热能,②指未被利用的能量,③流向分解者,④流向下一营养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田鼠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②+③+④B.田鼠与其天敌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田鼠天敌粪便中的能量应有一部分属于②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②③15.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人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人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人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质子泵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氨基酸B.H+从胃壁细胞进人胃腔需要载体蛋自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形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相同的16.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17.如图表示某男性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只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B.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Y染色体携带血友病基因C.FG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H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18.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19.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性别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螺(X r 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O,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Y,由基因重组引起2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图,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35S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32P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A.甲组﹣上清液﹣b B.乙组﹣沉淀物﹣dC.甲组﹣沉淀物﹣c D.乙组﹣上清液﹣a21.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两大实验各自关键组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依次为()A.①②B.③②C.①④D.③④22.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阻断Ⅰ处,刺激Ⅲ处,小腿能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23.如图为神经一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24.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D.氨基酸25.如图表示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获得免疫比较好B.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采用方法①可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二、非选择题26.下列甲、乙、丙三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图中A‐G表示结构或细胞,a‐e表示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中的B代表膜岛B细胞,A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2)若图甲中的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则a 是.激素②与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过程而发挥效应.激素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a和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某些异常抗体,如图乙中的抗体1、抗体2,其中因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与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放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4)图丙为图甲中C 所代表的甲状腺及相关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可推断其中E 细胞在图示过程中的功能为.若某个体产生针对激素b 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激素b 相同的生理作用,但激素②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则与正常个体相比,该个体的体温会.27.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为便于观察,选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最佳,原因是.(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4)如果用纸层析法对小球藻的色素进行分离,其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不同,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色,该色素主要吸收光,该色素分布在上.28.菠菜性别决定为XY型,并且为雌雄异体.菠菜个体大都为圆叶,偶尔出现几只尖叶个体,并且雌、雄都有尖叶个体.(1)让尖叶雌性与圆叶雄性杂交,后代雌性均为圆叶、雄性均为尖叶.据此判断,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填“常”“X”或“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2)菠菜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现用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所得F l的表现型如耐寒与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如果1叶雄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去掉菠菜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29.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缩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型增长;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之间,其主要是通过调节实现的.(2)乙图中A属于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3)乙图中所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4)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30.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绘制的玫瑰精油提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芳香油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及其衍生物.上图所示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为,由于玫瑰精油具有等特性(至少答2点),故而适宜该方法提取.除图示方法外,植物芳香油的常用提取方法还有等.(2)分离装置中常加入氯化钠,目的是.精油收集容器中常加入无水硫酸钠,目的是.(3)提取过程,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玫瑰精油的品质,例如,产品品质就比较差.四、[生物-选修三:现代科技专题]3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乳腺蛋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人生长激素基因与牛的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从而确保人生长激素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细胞中选择性表达.(2)培育转基因牛时,受体细胞是,原因是动物体细胞的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十分困难.(3)早期胚胎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4)为了获得母牛,需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如下: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作为模板;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进行DNA分子杂交,若没有出现杂交带,则胚胎为性.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全州高中高三(上)段考生物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如图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解答】解: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新陈代谢活动逐渐增强,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逐渐升高.故选:B.2.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内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其中内层细胞比外层表皮细胞扩张能力强,扩张速度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A.a>b>c>d B.a>c>d>b C.b>d>c>a D.b>a>c>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由题意可知,在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后皮层细胞扩张的更快,从而向外表皮弯曲;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后皮层细胞收缩的更快,从而向内表皮弯曲.【解答】解:根据题目中“由于纵切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的意思转换一下,就是薄壁细胞的弹性比表皮细胞的大,易伸缩.当吸水时,薄壁细胞的体积扩大更快,所以向外弯曲;当失水时,薄壁细胞也更易收缩,可以使茎表现出向里弯曲.所以由图可知:b向外弯曲最大的说明蔗糖的溶液浓度最低,薄层细胞吸水最多,a向内弯曲最大的也就是失水最多的,蔗糖溶液浓度最高,依此类推,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a>c>d>b.故选:B.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一个中心体(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叶绿体(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核糖体(能进行翻译过程),C正确;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少数酶是RNA,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另外部分激素也不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也不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D.4.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2的浓度变化,假设一昼夜5时日出,19时日落,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准确分析图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题干中提出“密闭的玻璃罩”,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解答】解:A、BC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凌晨时温度较低,因此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故A正确;B、D、H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D点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在D点之前就开始,故B错误;C、FG段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故C错误;D、H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时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故D错误.故选:A.5.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本题分析图解为解题关键.图一中,横轴代表氧气浓度,可以看出,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受抑制,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并且在图中A点时呼吸作用最弱.图二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速率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适宜较强光照,乙植物适宜较弱光照,即分别为喜阳、喜阴植物.【解答】解:A、无氧呼吸不吸收02,只释放C02;有氧呼吸吸收的02和释放C02量刚好相等,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相等,O2的吸收量等于总CO2的释放量的,A错误;B、因研究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的原因不可能是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B错误;C、图二中,从与纵轴的交点可见,品种乙比品种甲的呼吸速率低,且品种乙在较弱的光照强度下其光合速率即达到最大值,故品种乙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C正确;D、图二中F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消耗ADP即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C.6.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的改变分析正确的是()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解答】解:A、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A错误;B、突然增加CO2浓度,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增加,则消耗的C5增加,故C5的含量将减少,B错误;C、降低环境温度,光合作用的过程均会变慢,故C3的C5的含量都将减少,C错误;D、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被还原的C3增多,生成的C5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加,D正确.故选:D.7.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标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值,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本题是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特征是;①在适宜条件能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③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性降低;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生物致癌因子;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解答】解: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之间的粘着性降低,因此它们易分散转移,故A选项正确;B、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故B选项正确;C、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故C选项正确;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就不能使信息传到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制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故D选项错误.故选:D8.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48分)1.尽管理学从北宋中叶便登上了思想舞台,但对政界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

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在于A.理学不为封建统治服务B.理学并未形成系统C.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D.理学提倡格正君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提倡格正君心,对君主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故受到朝廷的压抑,故D正确。

理学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故A错误。

理宋代学有思辨化、系统化的特点,已经形成系统,故B错误。

理学本身糅合了佛、道思想,故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错误,故C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2.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

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C.儒学维系统治秩序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强大,统治者利用儒学维系统治秩序,故C正确。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不符合“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故A排除。

材料与小农经济稳定发展无关,故B排除。

材料体现了社会两极分化,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作用3.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样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故B正确。

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故C排除。

明朝内阁辅臣没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度4.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

元朝的这一做法A.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B.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C.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这一做法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故A排除。

材料不能说明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故B排除。

行省制没有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5.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税亩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具有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故C正确。

材料说明土地国有制度开始瓦解,故A错误。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属于商鞅变法,故B排除。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初税亩6.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

这一变化A.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格局的变动导致南北方人口变化,故A正确。

北宋政治中心没有南移,故B排除。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与丝绸之路的受阻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

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经济重心7.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道需要。

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

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

这种变化反映了A.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B.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故D正确。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没有突出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故B排除。

材料未涉及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8.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说“人肉治羸疾”,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

孝子们割股千年,清代的《江南通志》记载了 2000 多个受到朝廷旌表的孝子,其中有过割肉(含割肝,剜眼等)疗亲行为的多达 500 个以上。

导致材料所述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影响B.儒家思想尊崇孝道C.政府、社会鼓励 D.“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推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

孝子们割股千年,清代的《江南通志》记载了 2000 多个受到朝廷旌表的孝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朝廷旌表,即政府、社会鼓励,故C正确。

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只是记载,不是影响,故A排除。

儒家思想尊崇孝道,一直就有,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排除。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在宋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孝道思想·影响9.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故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道家,故B正确。

儒家没有顺应自然的主张,故A排除。

法家也没有顺应自然的主张,故C排除。

墨家也没有顺应自然的主张,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10.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

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故C正确。

唐代草书没有否定楷书的法度规范,而是共存,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故B排除。

材料未涉及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唐朝书法1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倘遇有交沙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籍此条款内容,英国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永久居住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领事裁判权的特点,故B正确。

材料未涉及协定关税的内容,故A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片面最惠国待遇,故C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永久居住权,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12.“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

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成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

中国乃不国矣。

”材料中的“是役”指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

俄、法、德以仗义归辽……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成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的影响,故A正确。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没有导致材料反映的现象,故B排除。

八国联军侵华,与俄、法、德干涉还辽无关,故C排除。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 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13.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B.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C.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国民大革命时期……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放弃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故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