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学-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合集下载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 宿根花卉
1)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部分越冬:通常耐寒性较强,春夏生长, 冬季休眠。如芍药、菊花等 2)地上部分常绿:通常耐寒性较弱,无明显休眠期。 如君子兰、非洲菊、花烛、万年青、麦冬、鹤望兰等。
* 其它花卉
木本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与分布有极大关系,有常绿的,有落叶的,有 感温或感光的。如牡丹、腊梅、桃花、海棠等。 多浆类花卉:大多喜强光、不耐寒,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如仙人掌、景 天、燕子海棠、芦荟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短日照花卉:这类花卉要求较短的光照时数如每天日照时数在8-12h 就能成花。若日照时间过长,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如:多数在秋冬季节开花的花卉属于短日照花卉。 一品红、菊花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种子休眠与萌发) *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 * 营养生长期 1)胚胎发育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成熟为止,受精 * 生殖生长期 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2)种子休眠期:大多数花卉种子成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休 眠期(营养繁殖器官如块茎、块根等也有 休眠期),少数没有。休眠期长短差异很 大。利用种子休眠期将其保存在冷凉干燥 环境中可延长种子寿命。 3)发芽期: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遇到适宜环境(温度、 水分、氧气)即能吸水发芽。种子大小及质量 对发芽快慢及幼苗生长影响很大,栽培上宜选 择大而饱满发芽力强的种子。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2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点
1 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1.1 植物的个体发育史:多数植物个体发育含三个时期: 1.1.1 种子(种球)休眠和萌发(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 不经过种子时期)(休眠是植物为度过不良环境如:干 旱、高温、寒冷等的一种适应方式,借以保存物种,这 是它们长期适应所处的环境的结果,因此不同植物的休 眠期的长短就不一样) 1.1.2 营养生长 1.1.3 生殖生长 这三个时期的变化,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但 是,由于花卉植物的原产地不同,因而它们的生长发育 表现出千差万别。
C 中性植物:这类植物对日照长短的适应性较强,在 较长或较短的日照条件下均能开花,在10-16h/d的条件 下均可以开花,如大丽花、香石竹、扶桑、非洲紫罗兰、 非洲菊等。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间的相互关系: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对花芽分化二者间既相互联 系,但又不能相互替代。
第二节

花芽分化
研究花芽分化的意义: 花芽分化和发育在植物的一生中是关键的重要 阶段。对植物本身来说,它直接影响到其后代的延 续———种子的产生。对于人类利用来说,花芽分 化的多少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到成花的产量和观赏 效果,而且也影响到花卉生产中种子的生产,因此 掌握花芽分化的规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就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
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 不一样,通常有两种: 种子春化:以萌芽的种子通过春化阶段; 植物体春化:以具有一定生育期的植株通过春 化阶段。大多数花卉植物是以植物体的形式通过 春化阶段的。
2.2
光周期:
指昼夜交替的时数。
2.2.1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反应,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它不 仅可以控制某些植物的花芽的分化和花芽的发育开放 的过程—成花过程,而且还影响到植物的其它生长发 育现象,如植物的分枝习性、块茎、球茎、块根等地 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它器官的衰老和休眠(如落叶 等)。因此,光周期与花卉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十分密 切的关系。

第2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2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中日性花卉: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对日照长短不敏感。如大
丽花、香石竹、非洲菊等

植物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反应两者之间 有密切的关系,既相互关联又可相互取 代。
第二节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叶芽向分生花芽转
变的过程。 植物经过一定时间的营养生长,植株长到一定的大小 后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植物开花的前提,在正常情况下,一旦花 芽分化完成,环境条件适宜,植物就会开花。 对于观花观果的园林植物来说,了解其花芽分化的规 律,对促进花芽的形成和提高花芽的质量,增加花果 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花芽分化规律为园林植物的促成栽培、催延花期提供 了生物学依据。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生长:植物体积的增大与重量的增加 发育:植物器官和机能的形成与完善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命周期: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三大时期。 年周期:生长期和休眠期 一年生花卉的生命周期即是年周期 常绿多年生花卉无休眠期
二、各类花卉的发育特点
四、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1)植物种类和品种 (2)植株营养生长 (3)矿质营养 (4)环境条件 (光照、温度、水分) (5)栽培管理措施
五、促进花芽分化的农业措施 控制氮肥
控制水分

2、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一日中日出到日落的时数 光周期现象: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
花卉依对光周期的要求分为:
长日照花卉:要求较长时间(14-16h)的光照才能成花。如
瓜叶菊、唐菖蒲等多数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
短日照花卉:要求较短(8-12h)的光照才能成花。如菊花、
一品红等秋天开花的多年生花卉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和发育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和发育
不定期分化类型:一年一次,无定期,只要达到 一定的叶面积就能开花(因植物自身养分的积累 程度而异)。 凤梨、芭蕉科、万寿菊、叶子花等。
五、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与花芽分化
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 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
六、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光照—光周期 温度—低温春化作用 水分—“蹲苗”
第二节 花卉的花芽分化
遗传特性
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
花芽生理和组织状态
Environment (光、温、水、气、土…)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
碳—氮比学说
C/N↑,有利于花芽分化; 反之有利于营养生长
“成花素”学说
花原基的发生是植物体 内各种激素达到某种平
成的结果。
总之,花芽分化必须具备组织分化基础、物质 基础和一定的外界条件。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生理分化阶段
不可见的,激素、蛋白、 核酸等生理物质的变化
形态分化阶段 性细胞形成阶段
可见的,花瓣、雄蕊、 雌蕊等花器官的形成
两性细胞的发育形 成
1
2
3
4
5
6
7
8
9
菊花花芽分化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成花诱导
1、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效应。 2、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一天之中昼夜的相对长度。 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光周期现象。
发育具有顺序性和局限性。
花木类:数年,数百年; 草本: 一、二年,数年,几天。
2、年周期:指植物一年中生长期与休眠期的规律性 变化。 一年生:年周期即生命周期; 二年生:幼苗状态越冬休眠; 球根:地下贮藏器官(越冬、越夏); 宿根: 春夏生长,冬季休眠;无明显休眠期; 多浆植物:夏季生长,冬季休眠; 木本:因种而异。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二、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和发育在植物一生中是关键性 的阶段,花芽的多少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 观赏效果,而且也影响到花卉事业的种子 生产。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
1、花芽分化的学说
(1)碳、氮比学说:认为花芽分化的
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 ( 即碳水化合物 ) 的积累,并以 C-N 率来表示。
(2)“成花素” ( 也可称开花 激素 ) 学说: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
春性植物 (2)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
要求的低温值 (5-12 ℃ ) 比冬性植物高,也就是说,需
要较高的温度诱导才能开花,同时完成春化作用所需要
的时间亦比较短,约为 5-15 天。一年生花卉和秋季开
花的多年生花卉为春性植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半冬性植物 在上述两种类型之间,还有
许多种类,在通过春化阶段时,对于温度的要求不甚敏 感,这类植物在 15 ℃的温度下也能够完成春化作用, 但是,最低温度不能低于 3 ℃,其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 是 15-20 天。
▪ 不同的花卉种类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也不相同, 通常有两种方式:
▪ 以萌芽种子通过春化阶段的称种子春化。
植 ▪ 以具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通过春化阶段的称 物体春化。
▪ 多数花卉种类是以植物体方式通过春化阶段的, 如紫罗兰、六倍利等。
2.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
( 也即一日的日照长度 ) 或指一日中明暗 交替的时数。光周期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 与发育
一、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 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
种子-----------种子 球根-----------球根 生命周期的变化,年周期的变化 个体发育经历三大时期:种子休眠和萌发、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 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不经过种子时期 ) 。

二章节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GrowthandDevelopment课件

二章节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GrowthandDevelopment课件
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时的日照。否则在较 短的日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二年生花卉需要长日照,才能开花。在春天 长日照下迅速开花。如瓜叶菊、紫罗兰。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锥花福禄考,在 春季长日照下开花。
3、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②短日照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在每天
一、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中温温室花卉:该类花卉大部分种类原产于 亚热带及对温度要求不高的热带。生长期温 度为8-15℃(夜间最低温度约8-10℃)。 如仙客来、香石竹、天竺葵等。
高温温室花卉:原产热带、生长期间温度在 15℃以上,也可高达30℃左右,最低温度达 10℃,则生长不良,如变叶木、筒凤梨、一 品红,冬季最低温为15℃。
一、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4、温室花卉依原产地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低温温室花卉:大部分种类原产温带南部。
为半耐寒花卉。生长期温度在5-8℃(夜间 温度应在3-5℃),如报春花类、小苍兰类、 紫罗兰、山茶花、瓜叶菊、倒挂金钟类等。 这些花卉可在冷室或冷床(阳畦)中越冬。 相反,如冬季温度过高,则生长不良。
原产温带的花卉: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开 始生长。芍药在北京冬季-10℃,地下部分可以越冬, 次春10℃萌发。
一、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3、依据耐寒力的大小,可将花卉分成三类: 耐寒性花卉:原产于温带及寒带,在我国寒
冷地区能露地越冬。能耐0℃以下低温。如二 年生的草花:三色堇、诸葛菜、金鱼草等; 多数宿根花卉:如蜀葵、玉簪、金光菊等。 半耐寒性花卉: 在北方需加防寒才可越冬。 如金盏菊、紫罗兰、桂竹香等。 不耐寒性花卉:不能忍受0℃以下的温度,否 则停止生长或死亡。春天生长、开花,秋季 死亡。如一年生花卉及不耐寒的多年生花卉。 多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4.5 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与花芽分化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 • 良好的营养生长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但是 营养生长太旺,特别是花芽分化前营养生长不 能停缓下来时,不利于花芽分化。 (2)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 • 大量开花结果影响植株同时花芽分化,一方面 是营养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幼果的种子产生大 量抑制花芽分化的激素。
4.6 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温度和水分: • (1)光照:影响花芽分化的光照因素主要 有光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质。 • (2)温度:不同花卉花芽分化的温度不同, 但一般来说花芽分化的温度比枝叶生长的 温度高。 • (3)水分:一般而言,土壤水分状况较好, 植物生长旺盛时不利于花芽分化,而土壤 较干旱时有利于花卉的花芽分化。
4.3 花芽分化的阶段 • (1)生理分化阶段:是形态分化之前生长点 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花芽的生理状态的 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理变化期。 • (2)形态分化阶段:芽内部花器官出现,表 现为花各部各个花器(花瓣、雄蕊、雌蕊等) 发育形成。 • (3)性细胞形成阶段:花粉和柱头内的雌雄 两性细胞的发育形成。
3.高温对花卉的危害及其耐热 力 3.1高温危害
• 高温危害:指超过花卉生长的最高温度对 花卉造成的伤害,其生理变化主要有:呼 吸作用大大加强,使植株出现“饥饿”状 态,有机物的合成不及消耗,水分平衡受 破坏,蛋白质变性,代谢功能混乱。
• 耐热力:是指花卉忍耐最高温度的能力。 不同花卉的耐热力不同,一般耐热力最强 的是水生花卉,其次是仙人掌类和一年生 花卉,以及在夏季开花的扶桑、夹竹桃、 紫薇等,以及大部分原产于热带的观叶植
死亡(一、二年生花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开花 结实 休眠(多年生) 萌发
1.2生长的曲线

花卉栽培-生长发育

花卉栽培-生长发育

三、花芽分化类型
1、夏秋分化类型 2、冬春低温季节分化类型 3、当年一次分化、一次开花类型 4、多次分化类型 5、不定期分化类型
三、花芽分化类型
1、夏秋分化类型
一年分化一次,6-9月高温季节进行,秋末花器 的主要部分已经完成,次年早春或春季开花。 但性细胞形成必须经过低温。
春植球根在夏季生长期进行花芽分化,秋植球 根在夏季休眠期进行(但温度不能太高 )。
嫁接

以基部为接穗,开花晚
以顶端为接穗,开花早
(二)春化作用
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花芽分化或开花的促进作用 (萌芽种子、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
脱春化作用:由于另一条件使春化消除的现象
1、春化作用的时期、部位及刺激传导
(1)时期
萌发种子期:冬黑麦草、香豌豆等 幼苗期:羽叶甘兰、月见草、雏菊、金 盏菊、三色堇
3、花前成熟期(幼年期、童期)
花前成熟期: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或达到一定的 株龄时才会开花。 不同种类:

不同品种:

花生在种子中花芽原基已经 形成 矮牵牛在短日时于子叶期即 可诱导开花 普通牵牛花在幼苗具有一对 真叶时即可开花 某些木本花卉则需几十年 (银杏、石榴等)
唐菖蒲早花品种需 90天开花;晚花品 种需要120天 一品红、秋菊不同 品种开花所需时间 也不相同
1、生命周期
种子休眠和萌发 无性繁殖种类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不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长短差距甚大。
龙血树可生活几千年
牡丹可成活300—400年
宿根花卉可生活多年 一年生花卉只生长一年
短命菊只有几天
相同种类不同品种花卉间也发生较大差异。
2、年周期
生长期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课件PPT课件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课件PPT课件
花芽分化整个过程分为:生理分化--- 形 态分化--- 性细胞形成。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类型:6—9月进行,适宜温度 17-18℃,春季开花,如牡丹、梅花等木 本花卉;以及水仙、郁金香等球根花卉。
2.冬春分化类型:12—3月进行,如二年 生花卉、原产温暖地区的木本花卉。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 发育课件
§2-1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生命周期 指花卉一生中的变化。不 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长短差距甚大。
年周期 一年中生长发育的变化。 大多数多年生花卉在年周期中表现最
明显的有两个阶段:生长期和休眠期。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根据对低温的要求不同,花卉可分为三 类: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1.冬性植物:春化阶段要求低温,在0 -10℃温度下,30-70天完成春化作用, 近于0 ℃ 春化作用进行最快。如二年生花 卉月见草、毛地黄、虞美人等,以及多年
生早春花卉如鸢尾、芍药等。 2.春性植物:要求的温度5-12℃,5-15 天可完成春化作用。如一年生花卉、秋季
(1)种子春化:以萌芽种子通过春化阶 段。少数种类花卉属于此类,如香豌豆。
(2)植物体春化:以具有一定生育期的 植物体通过春化阶段,大多花卉属于此 类。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二)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依据花卉 对日长条件的要求,可分为: 1 长日照植物:花芽分化时需满足14—16小时 日照时数。春季开花的植物,如瓜叶菊、紫罗 兰、福禄考等。 2 短日照植物:花芽分化时需8—12小时的短 日照下才能开花。秋天开花的植物,如菊花、 波斯菊、一品红等。 3 中性植物:花芽分化时10—16小时日照均可 开花,大丽花、香石竹、非洲菊、非洲紫罗兰、 花烟草等。

第2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第2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1.生理分化时期: 2.形态分化期:指花或花序的各个器官
原始体的发育过程,此阶段可以利用石蜡 切片或做徒手切片观察,这个时期又可细 分为:分化初期(若条件不足,可退回生 理分化期)—萼片原基形成期(此后才能 肯定为花芽)—花瓣原基形成期—雄蕊原 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 3.性细胞分化期:
第二节 花芽分化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 其生理要求(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反应)后,植 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叫做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 1.C/N学说: 2.成花素学说(内源激素平衡学说): 3.积温学说: 4.细胞基团控制论: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4.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的关系:
一般在自然条件下,长日照和高温 (夏季),短日照和低温(冬季)总是 相伴的,有些长日照植物在高温的条件 下被“抑制”,而有些短日照植物用短 日照处理可以代替低温要求,或者低温 处理可以代替光周期的要求,因此它们 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既互相关联又可以 互相代替,在生产中这一原理可以运用 于调控花期、繁育新品种、引种、驯化 等方面。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1.定义:
发育: 生长: 2.生长发育的关系:发育以生长为基础, 发育终止并不代表生长终止,生长终止规律及 特点,人为创造条件满足花卉植物生长发育 的条件就能提高花卉的经济价值和观赏特性。
第一节


花卉的发育特性

3.光周期的感受部位和光敏素: ⑴最敏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位是植物的叶片,
而刚展开的叶片对光周期的敏感度比老叶和 幼叶更高。 ⑵光敏素: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蛋白质 色素复合体,以两种状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 膜中,并以固定的方式排列, 红光(650~690nm) Pr Pfr 钝性 远红外光(730nm) 活性

花卉学第2章花卉的生长发育

花卉学第2章花卉的生长发育
(1)遗传因素 (2)树体营养生长状况 (3)光照、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环境因素 (4)栽培技术措施
第二节环境对花卉的影响
本质条件
花 卉 生 长 发 育
遗传因子
温度 光照 水分 土壤 大气 生物 因子
外界环境因子
重要条件
一、温度
1、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即(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概念:生长最适温度:最适于生长的温度,即花 卉生长速度快且生长健壮\不徒长温度。
(无性繁殖可不经过种子时期)
花卉个体发育过程
(1)种子时期
胚胎发育
(2)营养生长 幼苗期 (3)生殖生长
种子的休眠
生长旺盛期 开花期
发芽
休眠期 结果期
花芽的分化期
3、花卉年周期中表现为两个阶段: 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化。 4、花卉童期不同。
二、花卉生长的相关性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源—库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3)不耐寒性花卉 (又称温室花卉) 依其原产地不同分类: A低温温室花卉 B中温温室花卉 C高温温室花卉
A低温温室花卉: 大部分种类原产温带南部。为半耐寒 花卉。生长期温度在5-8度(夜间温 度应在3-5度),如报春类、小苍兰 类、紫罗兰、茶花、瓜叶菊、倒挂金 钟类等。 (如图3)
瓜叶菊
紫罗兰
寒害:0度以上的低温对花卉的伤害, 使细胞原生质活力下降,根吸收能 力衰退。 冻害: 0度以下的低温对花卉的伤害, 组织内结冰而受伤害,导致原生质 脱水变形,或直接破坏原生质结构。
预防低温的措施: 1)选取抗寒品种 2)冷季来临前减少浇水量,并使植株 得到充分光照,积累更多养分提高抗 寒力。 3)对露地花卉秋末或入冬前施肥,冬 季适时浇冻水。 4)可覆盖落叶,塑料膜以挡风 5)对耐寒弱的花卉,用简单方法防寒 难以越冬的,用地窖、塑料棚、温室 设施等。

第二章_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二章_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二章_花卉的生长与发育第二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第一节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一、花卉的生命周期1.定义:每种花卉都有它的生长、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这种过程叫生命周期。

2.生命周期长短:不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的长短不同,差距很大:(1)花木类的生命周期:从数年──百年。

如牡丹所生命周期可达300-400年之久。

(2)草本花卉的生命周期:只有几日如短命菊,──1年、2年、数年如翠菊、凤仙花。

二、花卉的年生长周期1.定义:花卉每年都有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性,叫花卉的年生长周期。

2.生长期和休眠期:花卉在年周期中表现最明显的有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化。

(1)一年生花卉:仅有生长期──春天萌芽后,当年开花结实而后死亡,并且年周期就是生命周期。

(2)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

(3)多年生花卉:多数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则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形成后进入休眠越冬(如芍药)或越夏(如秋植球根类的水仙、郁金香,在越夏中进行花芽分化)。

许多常绿性多年生花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几乎周年色泽保持常绿而无休眠期,如万年青、麦冬等。

三、花前成熟期或幼期1.定义:花卉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把到达开花前的这段时期叫花前成熟。

2.长短:这段时间的长短:因花卉种类或品种而异。

(1)种间差别大:短的数日。

如矮牵牛在短日照条件下,于子叶期就能诱导开花。

长的数年至几十年。

瓜叶菊播种后需经过8个月才能开花。

牡丹播种后需3-4年或4-5年才能开花。

欧洲落叶松需10-15年才能开花。

一般草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较长。

(2)品种间也有差别:如唐菖蒲早花品种种植后90天就可开花。

晚花品种需120天。

四、花卉发育的生理机制(一)春化作用1 定义: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The growerth and developenent of flower
第一节概述
生长是植物体积的增大与重量的增加——细胞的增多和变大(加长生长、加粗生长),发育则是植物器官和机能的形成与完善——花芽的分化、各种组织的分化,表现为有顺序的质变过程。

第二节花卉的个体发育
一.花卉的生命周期
花卉的生命周期;从种子(种球)到从种子(种球)。

要经历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三大阶段。

这三大阶段具有顺序性、局限性。

花卉的寿命;最多的数百年,如牡丹300——500年;少的仅仅几天,如短
命菊仅有几天,但仍然将几个过程都完成。

草本(寿命)<木本(寿命)
草本中:一、二年生的<多年生的
木本中;灌木(寿命)<乔木(寿命)
花卉的幼期(花前成熟期);从种子萌发到开花所用的时间。

1.花卉的幼期根据种类的不同也不同;
寿命越长幼期也越长,寿命越短幼期也越短。

幼期的长短关系到何时开花?结果?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
产成本。

例如,果园挂果是4——5年?还是2——3年?君子兰、
牡丹是否早开花?万寿菊、一串红何时开花?果菜类蔬菜何时开
花、结果?
2.不同品种的幼期也不同;
如唐菖蒲、一串红。

所以,有的栽培方法也是为了缩短幼期,如
环剥、环割、拉枝、生长激素。

3.不同的繁殖方法幼期不同;
1)无性繁殖的幼期短 2)有性繁殖幼期长。

4.栽培方法可以改变幼期
通过修剪、激素、控制肥、水可以改变幼期长短。

二.花卉的年周期;花卉在一年中的变化。

主要有生长期与休眠期两大阶段
生长期表现为加粗、加长生长、花芽分化、果实、种子的发育。

休眠期表现为生长缓慢或干脆停止生长。

休眠期分为冬季休眠与夏季休眠。

在寒冷地区冬季休眠表现为落叶;而夏季休眠则不易观察到。

休眠期又分为自然休眠与被迫休眠。

在周年生产中经常需要人为的迫使它休眠或打破它的休眠。

第三节花卉生长的相关性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同化物在叶子上合成,又运到中果实、块茎、种子。

源(叶子)——库(果实、块茎、种子)
地下部分包括根、块根、块茎、鳞茎等;而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等,地的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用根冠比;即地下部分的重量与地上部分的比值来表示。

R/T
1)根系发达,则地上部才能生长好,所谓“根深才能叶茂?。

2)摘除花、果、种子可以增加根系的生长量。

3)摘除叶子会减少根系的生长量。

4)花芽分化前,茎叶是生长中心,即“库”;开花、结实后则果实、种子是生长中心,即“库”。

5)“旱长根,水长苗”水多通气不佳,根/冠下降。

6)土壤中N含量低,地上部更缺N,受到抑制,根/冠增加。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旺盛、光合产物多,则将来花多、花大、果实大。

2)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最终目的,但是如果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则会消耗更多的养分,从而抑制生殖生长。

(树旺长、猪、鸡太肥)。

第四节花卉的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花卉开花、结果的前提,即若属于观花类、观果类、闻味儿类以及欲获得种子,就必须先分化出花芽,对于生产意义重大。

一.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春化作用;(外因)
1.春化作用;
某些花卉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进行花芽分化,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这个低温周期的作用叫春化作用。

1)冬性花卉;
此类花卉在通过春化时,要求0——10°C,时间30——70天。

(1)秋播花卉、秋栽球根花卉;毛地黄、月见草、罂粟、矢车菊、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等(2)耐寒性露地宿根花卉早春开花类型,如鸢尾、芍药、荷包牡丹等。

2)春性花卉;
此类花卉通过春化需要5——12°C低温,5——15°C天。

(1)春播花卉、春栽秋根花卉;如一串红、万寿菊、百日草、矮牵牛等。

(2)耐寒性露地宿根花卉夏秋开花类型,如荷兰菊、蜀葵、地被小菊。

3)半冬性花卉;
界于上述两者之间,对春化不敏感。

不能低于3°C,在15°C以下完成,15——20天,如紫罗兰。

2.春化的部位与春化的解除;
1).部位;
部位;(1)种子春化;(在花卉中尚无报道)
(2)植物体春化;芽子上的分生组织内。

2).解除;
解除;(1)当已经完成春化,再返回常温中,春化效应不会消失。

(2)当尚未完成春化,就返回常温中,春化效应则会消失。

(二)光周期作用(外因)
光周期;光周期是指在一天内的日照时数。

(小时/日)
光周期现象;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周期主要影响和控制1.某些花卉的花芽分化。

2.还控制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控制和影
响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

花卉按花芽分化所要求的日照长度分为;
1.长日照花卉;
该类花卉进行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长度为13小时以上,否则不能分化花芽。

如唐菖蒲、满天星、三色堇、紫罗兰、牡丹等。

2.短日照花卉;
该类花卉进行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长度为11小时以下,否则不能分化花芽。

如秋菊、寒菊、一品红、蟹爪莲、三角梅等。

3.中性花卉;
该类花卉的花芽分化与日照时数无关。

(大多数花卉属于该类型)。

光周期感受部位和传导过程;
叶子是光周期的感受部位(完全展开的叶子最敏感),叶子受光诱导后,形成花青素,花青素从叶片通过茎的韧皮部传送到芽的分生组织,使其分化。

(三)水分作用(外因)
蹲苗与扣水有利于花芽分化。

(四)营养条件(外因)
营养生长结束后,多施P、K肥有利于花芽分化。

(五)控制花芽分化的技术措施(外因)
1.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
少施N、少浇水,多扭梢、环割、环剥,多轻剪缓放、喷施生长抑制剂。

2.抑制花芽分化的措施
多施N、多浇水,摘心、重剪、多短截,喷施生长促进剂GA3。

(六)植物提内的碳氮比与成花(内因);
植物体内的碳氮比,可以决定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导向。

碳——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等;
氮——蛋白质、氨基酸等。

1.当C/N高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有利于花芽分化。

2.当C/N低时,生殖生长受到抑制,不有利于花芽分化。

例如,果树栽培时进行环剥、环割;在花芽分化前,少施N肥。

(七)成花素理论(内因);
认为花芽分化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前提,而花原基的发生是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达到平衡的结果,形成花原基后的生长发育才受营、环境因子的影响,激素也继续起作用。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类型;
(一)花芽分化的阶段;
1.第一阶段;生理分化阶段;
生理分化阶段用肉眼看不见,它发生在生长点内,当分生组织接受到成花信号后,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是核酸、营养物质、内源激素、酶系统的变化。

一般在形态分化前1——7周开始,长短因种类而异。

2.第二阶段;形态分化阶段;
用解剖镜可以观察到,首先是生长点的突出、顺序是;
萼片——花冠——雄蕊——雌蕊
3.第三阶段;性细胞分化阶段;
当形态分化结束后,就开始花粉和胚囊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开花、传粉、受粉、受精打下基础。

(二).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在6——9月高温季节开始;
1)头年6——9月开始,如牡丹、樱桃、杜鹃、梅花、榆叶梅、迎春,秋末时主要形态已经完成,次年春天在低温下性细胞分化。

2).秋栽球根花卉;郁金香、风信子;
(冬)(春)(挖出地下球)(花芽分化)秋栽——生长——休眠——生长开花——地上枯死——贮藏球根3).春栽球根花卉边生长,边分化,6——7月开始。

2.冬春分化类型;
原产于温暖地区的某些花木;(1)柑橘类,从12月到次年3月,分化时间短、连续进行。

(2)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鸢尾、荷包牡丹、芍
药;(3)秋播花卉;金盏菊、雏菊、三色堇、紫罗兰。

3.当年一次分化类型;
即在当年的新梢或茎尖上边生长、边分化。

(1)紫薇、木槿、玫瑰(2)唐菖蒲、美人蕉、大丽花、晚香玉等。

4.多次分化类型:
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够形成花芽,如月季、倒挂金钟、香石竹、葡萄等,四季均可以开花。

当新梢长到一定高度,停止生长,形成花芽,开花后,侧芽或基部芽又生长,顶部又分化花芽。

5.不定期分化类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但不定期,只要营养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如凤梨、芭蕉等种类。

总结:
花卉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三大阶段。

这三大阶段具有顺序性、局限性。

花卉的年周期;花卉在一年中的变化。

主要有生长期与休眠期两大阶段
重点:
1.花卉的个体发育
2.花卉的花芽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