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里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三字一话五能”训练为突破口,以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创新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以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落实管理精细化、教学规范化、学习自主化要求;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管三级常规落实质量与水平。
二、目标任务
1、创新管理制度。
积极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建立起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工作执行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要将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建设作为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2、落实常规要求。
落实“八精心”要求,丰富充实教学常规内容,完善相应落实措施,强化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与指导,规范各类计划、教案、学案和作业等常规要求,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水平。
3、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围绕教师教学基本功、课程实施能力、学科专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创新能力逐项展开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突出抓好新教学模式下预习、展示、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的指导。
4、深化课堂教学创新。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
堂教学效益。
5、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与训练力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水平。
三、活动安排与要求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7日—9月13日)
一是学习文件,明确要求。
组织教干教师认真学习2010年全县小学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新学年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具体任务,准确掌握新形势下落实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认真学习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尤其要明确“八个精心”的规范要求,吃透精神,理解标准,把握要义。
二是深入剖析,找准问题。
各学校对照要求认真总结反思,深刻剖析学校常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研究机制,突出研究解决备课实效性差、作业教学效益低和学生课外学习指导不力、考试与评价不规范等关键环节的问题。
三是制定方案,部署任务。
各单位要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八个精心”要求,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新常规落实方案;及时制定学校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实施方案,确立活动内容及重点,科学安排,明确要求,确保周周有活动,事事有人管。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14日—10月25日)
1、集中开展教学计划的审批、审查活动。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县教研室新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和会议落实方案要求,及时、全面、规范的制定好各类工作计划,确保计划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领导小组要对各类工作计划进行严格审查,凡制定不合要求,操作性差的计划,一律责令其整改、重拟。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一是根据“八精心”要求,进一步充实教
学常规的内容,突出学案编写、课程开发与运用、学习指导等方面的常规要求;二是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相关制度。
突出关键环节,精细常规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计划审查。
各学校及任课教师要层层制订教学研究工作计划做到任务明确,规范使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二是加强备课管理。
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确保每周有两节以上的集体备课时间,坚持独立备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突出重点课时备、说、评、改、演等过程,做到集体备课程序规范;备课内容上要重视全册备课与单元备课,突出课时备课,体现学科特点。
课时备课要做到先周备课,做到上课时要“复备”。
三是要精致作业设计与批改。
作业内容要精选,课堂作业要体现达标要求,要有梯度有针对性,保证达到训练效果;课外作业要分类布置,做到科学、适量、坚持巩固性、实践性和预习性相结合。
作业批改要细致,作业管理要规范,按规定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批改方式要规范,批语要端正,评语要有针对性,体现学科性。
3、大力开展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训练。
各学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初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意见》要求,大力开展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训练。
一是开展“三字一话”训练。
组织教师坚持每天朗读十分钟文章,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每人每天练习50个钢笔字、50个粉笔字、10个毛笔字;积极组织优秀作品展评、学科组比赛,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二是开展学科技能培训。
突出抓好语文教师的朗读和写作能力,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音乐教师的弹唱能力,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教师的实验能力等专业能力的训练。
三是开展专项训练。
从预习、导入、讲解、提问、板书、展示、合作、讨论、交流、探究、课堂小结等课堂教学环节开展专项训练,实施专项
突破。
四是突出课程教材培训。
要严格落实全县集体备课、备课组先周集体备课等制度,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与指导,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要通过任务驱动、建立常规、考核评价等手段,督促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提高课程开发利用能力。
要大力开展试题编拟研究,加强试题交流,提高教师试题编拟水平;积极改革作业内容,优化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和诊断评价效益;完善各类课程评价办法,提高教师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能力。
五是开展实践性操作技能训练。
要通过限时演示、同台表演、讲解展示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学科教师多媒体操作技能比赛和网上学习技能训练,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操作水平,特别要加强理科教师的各类实验技能操作训练,提高操作能力。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各学校要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系列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
通过领导讲座、撰写理论学习笔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交流会等形式,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生本教育思想等先进教学思想的再认识、再感悟,为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是扎实开展观摩研讨活动。
要大力开展“听---评---议---改”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开展好“六个一”活动,即课堂教学创新教师一节展示课、教研组长一节带头课、备课组长一节示范课、教学骨干一节研究课、新教师一节汇报课,每位教师执教一节教学创新观摩课。
通过观摩研讨,剖析课例,发现问题,研讨整改,共同提高。
三是加强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完善。
各学科要在认真总结现有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归纳校内优秀教师的成功做法,按照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创新要求,修订完善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教学实际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确立评价标准,并通过听评课活动不断完善与丰富,
为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动积累经验。
5、积极开展学生学习常规训练和自主学习指导活动。
一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教育。
各学校要通过校会、年级学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规范学习行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是强化自主合作学习指导能力训练。
围绕学习计划的制定、预习、听课、笔记、作业、讨论、反思等环节,对如何使用学案、如何进行课堂展示、如何合作探究,晨读、晚自习、双休日、节假日学什么、怎么学等学习活动的指导,开展专题研讨,进行专项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完善学习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习常规和自主学习管理制度,落实学习答疑制度,建立自主学习评优制度,开展自主学习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自主学习之星”评选等活动,发挥典型激励作用,激发学习动力。
6、认真组织校本研训活动。
一是完善校本研训模式。
从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性出发,创新研训模式,完善研训内容,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教材培训、集体备课活动。
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精心通研教材,研讨教学设计,观摩优秀课例,提高教学设计与执教能力。
三是突出重点,抓好展评。
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教师普遍存在的弱项,确定研训重点,明确主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性研训活动,保证研训实效。
要适时开展备课、教案、学案、作业、教学反思、单元试题的命制等展评活动,以展评促反思,促改进与提高。
(三)总结检查阶段(10月26日—11月8日)
一是活动结束后,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以“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的收获”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让每位教师写出活动总结或心得体会,分
析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和强化的措施。
二是领导小组对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并对管理月内每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量化、汇总,以通报会的形式对每位教师、学科组、备课组、每个班级的工作作出全面、客观地评价,激励教干教师和学生落实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体师生对落实常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四、保证措施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开展“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对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学秩序、学习秩序尽快进入规范化、有序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此,各学校要把此项活动作为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指导小组。
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与活动效果的管理与督查,精心组织,扎实落实,确保活动有条不紊、收到成效。
2、突出重点,确保实效。
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点,突出重点活动内容和项目,优化活动方案,强化改进措施,狠抓工作的落实与活动效果,突破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决克服面面俱到、要求笼统和假大空的简单做法,坚决杜绝照抄照搬,机械模仿,以方案落实方案的形式主义。
3、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各学校要根据常规落实活动月实施方案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详细的活动日程安排,做到计划周密,安排详尽。
要特别突出学校方案的落实到位,各项工作要做到四明确:明确主责人、明确任务、明确分工、明确要求,各项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
学校领导小组与指
导小组要加强活动过程督导与调控,及时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4、加强评价,严格考评。
学校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做到各项活动有评价、时时处处有考评、样样工作有结果,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工作考评,把成绩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以此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研室也将对各学校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成绩纳入学年学校目标管理考评。
附: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工作进程表
二0一0年九月六日
东里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安排表阶段时间活动内容
宣传发动阶段(9月7日—9月13日)1、组织学习“小学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关于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初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意见》、《课程标准》、生本教育等先进教学理论
2、制定学校教学常规落实管理月方案
3、召开各类会议部署活动任务,制定各类计划
4、修订和完善各类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丰富充实常规内容
组织实施阶段(9月14日—10月25日)5、组织各类计划的审查与审核,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6、组织教师开展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训练、比赛及系列研讨活动
7、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观摩、研讨和评优活动
8、开展学生学习常规训练和自主学习的指导活动
9、针对教学常规管理弱项,有重点的开展各项检查
总结检查阶段(10月26日—11月8日)10、开展“常规管理落实月”教干教师、学生总结与反思活动
11、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和量化,召开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情况通报会
12、形成活动总结并上报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