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小文摘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 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02JB .O 。

2JC .2JD .20J 2. 图1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3. 水桶掉进水里,打捞时桶里带些水,下列所述中属于有用功的是( )A .把桶中水提高做的功B .手对绳子拉力做的功C .提整个桶做的功D .把桶提高做的功 4. 如图2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 ) A .η甲=η乙 B .η甲<η乙 C .η甲>η乙 D .无法比较5. 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A 做功多B 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多C 做功快D 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少6. 小文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B .乙种方法更省力C .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D .两种情况下,货物机械能都增加7. 今年入春以来, 某市部分林区发生虫灾.为了灭虫,市政府多次调动直升飞机在重灾区上空喷洒农药.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g=10N/kg)8 。

使用机械所做的功_______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甲乙乙甲图1 图2图3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9 .图4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运动员射击比赛的图标,如果枪膛长30cm ,火药在枪膛内对子弹的推力是100N,子弹离开枪膛后前进了50m,则火药对子弹所做的功是J.10 .一个质量为50kg 的人,在10s 内连续向上跳12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m ,则这个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 。

挖掘训练点 巧设小练笔——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挖掘训练点 巧设小练笔——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S]. 北
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浓浓情感、深深的爱 ,牵动着读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11:
1-2.
者的心。阅读教学时 ,让学生“循情而读文”,学生的
[2]张雪艳 .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练笔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
情感被激发起来后,
正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时机。教
[J]. 科教导刊,
2020(9):
202.
师要抓住作者的“动情点”,也就是学生的练笔点 ,引
“我”感到很内疚。
生 2:家里人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为了“我”
付出了太多。
生 3:
“ 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好好学习,用好成绩
报答父母……
学生的练笔重在情感点 ,真正“为情造文”,这样
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两处省略号展开想象,
进行小练
的语言文字训练 ,成为学生自然地流露 ,正所谓言为
笔:
(1)父亲和母亲半夜起来,
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写
下来,
注意细节的描写。
”此时,
学生文思如涌,
描写出
一个个感人的生活场景。有个学生这样写:
去年年底,妈妈带我去万宝商场买新衣服。这里
很热闹,每个店铺张灯结彩,年味十足。我们先逛一
楼的童装店,童装款式新颖、琳琅满目。妈妈一直精
力充沛,不厌其烦地陪我逛了一个又一个童装店。一
楼逛完,我们来到二楼,我好不容易挑了一件满意的
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
挖掘训练点 巧设小练笔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朱志金
(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龙岩 364000)


小练笔篇幅小、形式活、速度快,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挖掘统编教材中的语用训练点,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机械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机械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年11月5日,开州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图中,运动员划着桨板奋勇前进,岸边观众欢呼雀跃。

若说龙舟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运动员B.湖水C.岸边的树木D.终点的广告牌2.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点行驶到E点的过程中,每隔相同的时间所在的位置。

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v DE>v CDC.汽车行驶得越来越慢D.v AE>v BE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C.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便可消除误差D.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4.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

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5.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仅依据下列诗句中的描述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B.天台四万八千丈C.千里莺啼绿映红D.桃花潭水深千尺6.小红坐在列车甲中,先后观察到另一辆列车乙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A.只有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7.轿车与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如图所示。

若轿车速度保持不变,卡车突然减速,此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卡车相对于路牌向东运动B.卡车相对于轿车保持静止C.轿车相对于卡车向东运动D.路牌相对于轿车向西运动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速度为4m/sB.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C.若乙、丙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6D.若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则乙和丙的路程之比为1:69.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低压电机的保护与控制

低压电机的保护与控制

低压电机的保护与控制摘要:现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关于电机应用已经逐步普及到了各个行业领域。

我国作为当今全球范围内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不断加持推动下,工业化生产规模逐渐增长,其发展趋势日渐繁荣,随着当前电机的普遍性应用,关于电机的保护与控制问题也成为了当今电机行业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低压电机的保护与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低压电机;保护;控制;化工行业引言随着当代化工业脚步的不断加快,低压电机的整体运行与应用范围也在逐渐延伸。

面对当前新时代的发展局势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处处可见电机的身影,而作为相关人员来说,所需要做的就是要针对电机的保护与控制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促使电机保护与控制技术能够实现与时代发展一致的状态,在绝大程度上能够达到电机的时效性保护与控制标准,并促进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

然而,在现阶段在我国化工生产装置当中,所应用的低压电机的过载保护元件基本上都选择的是热继电器,对于启动次数频繁,启动负荷较大的低压电机热保护继电器来说,经常会发生各种误动,从而导致化工生产无法正常运行下去,在整个过程中,由于一部分电机频繁启动的电流促使热继电器热元件的温度不断增高,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脱扣断电动作,这无疑影响了整体化工生产运行效率。

因此,必须要针对低压电机的保护与控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1低压电机保护与控制概述电机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电力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可以说电机设备的存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下,电机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可谓是十分广泛,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环节当中也经常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用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般在于环境恶劣区域所造成的外力影响。

这是因为,部分电机缺乏足够的保护与控制,导致电机经常会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不可预料的故障现象,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各类安全事故,这不仅对人们造成了生命上的威胁,而且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机械原理实践教学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机械原理实践教学

行 归纳整理、总结提炼 ,形成书面报告材料,做好实 物成果展示的准备 。成果交流的形式要提倡多样化,
收稿 日期 :2 1~ l 1 00O一1
作者 简 介 :江 帆 ,博 士 ,副 教授 。
除 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 告外 ,对学术性 、技术性
较 强 的 内容 可 撰 写 成 学 术 论文 ,还 可 以采 取 报 告 会 、 研 讨会 、答 辩 会 等方 式 ,相互 交流 ,共享 实 践成 果 。
中国 现代款青 备 装
为了培养 具有创新精 神的机械技术人 员,需要克
服 上 述 存 在 的 问题 。研 究 性 实践 教学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充 分 发挥 学 生在 实 践 过程 的主 导 作用 、全 程 参 与 ,将 有 助 于对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不 足 的克 服 。本 文 将 研 究 性 教
其研究性教学需要从方法 、过程 、评 价3 个方面进行
具 体改 革 。 1研 究性 教学 的方 法 .
实例进行模仿设计机构 ,而后创新发展。
2研 究 性教 学 的 阶段 . 研 究 性 教 学 大 体 可 分 为3 阶 段 , 即确 立 问题 阶 个 段 、实 践体 验 阶段 和 成 果交 流阶 段 。 () 立 问题 阶段 。 要 求 教 师 与 学 生 共 同创 设一 1确 定 的 问题 情 境 , 明确 研 究 任 务 ,做 好 背 景 知 识 的 铺 垫 ,激 活 学 生 原 有 知识 和 经 验 的储 备 ,诱 发 其研 究动 机。 () 践 体 验 阶 段 。 学 生通 过 实 践 体 验 ,形 成 一 2实 定 的观念 、态 度 ,掌 握 一 定 的科 学 方 法 与技 能 。此 阶
() 例 分 析 法 。就 是 运 用 真 实 的机 械 实例 进 行 2实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自主学习】一、机械能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则物体就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

2.物体叫做动能。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和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叫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有关,在一定限度内,越大,形变物体可靠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越大,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5.和统称为机械能,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果在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没有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内能1.任何一个物体都___ _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

2.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处转移到_____处,直到温度,高温物体内能__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 的。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______。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

三、热量1.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___ 叫做热量,其符号是___,国际单位是_____。

2.物体吸热公式:;物体放热公式:。

3.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物体没有和外界发生热传递,也没有对外做功,则一定有:Q吸=Q放。

四、热值1.___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其大小只与燃料____ 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单位是。

2.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表示:。

3.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为:。

4.燃料燃烧是获得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燃料的能转化为能。

五、热机1.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转化为的装置。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

机械与压强差

机械与压强差

39.小文的体重为600 N ,当他使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 3的重物A 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 Pa 。

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2cm 。

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已知重物A 重物B 所受重力之比G A ︰G B =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 。

求:(1)提升重物A 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A 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重物A 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文拉绳的功率P 。

3.一个热水器内盛有20kg 的水,吸收了J 61052.2 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到55℃,水的初温是多少摄氏度?[C 水=4.2×103J/(kg •℃)]34.小文的体重为600 N ,当他使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 3的重物A 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 Pa 。

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2cm 。

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已知重物A 重物B 所受重力之比G A ︰G B =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 。

求:(1)提升重物A 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A 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重物A 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文拉绳的功率P 。

39体重为510N 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1, .如图20所示,用滑轮组拉物体A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 2,一只脚的面积是200cm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一、知识复习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与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

二、新课知识梳理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

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机械效率计算

机械效率计算

《机械效率》计算班级姓名1.用一只动滑轮把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10m,所用的拉力为250N,则有用功为J,总功为J,额外功为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如图,一条长木板,一端垫高,成为一个斜面,斜面的高h=0.5m,斜面的长度s=1.0m。

现用力F=2.5N沿斜面将质量为G=4N的物体缓慢地从斜面底部拉到斜面的顶部。

有用功和总功分别是, .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端压下2m,杠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提升0.5m,他做的有用功是J,总功是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

4.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求:(1)有用功(2)人拉绳子做的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如图20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的重.(2)人拉绳子做的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滑轮组在40s内将重600N的木箱从地面匀速吊上4m高的阳台,所用的拉力为22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木箱匀速上升的速度;(2)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3)动滑轮的重力.7.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如图5所示,已知斜面上木箱的质量m=40kg,人对木箱的拉力F=75N,斜面长s=4 m,斜面高h=O.5 m。

求:①木箱受到的重力(g取10 N/kg);②斜面的机械效率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高2m,已知拉力大小恒为60N,方向总保持竖直向上,动滑轮的质量为3kg,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g取10 N/kg)求:(1)物体所受重力;(2)该滑轮组在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保留1位小数)。

9.如图7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 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物体A与地面的阻力是20N.在这个过程中,有用功是多少?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重力做的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1讲功和机械能第2课时机械能及其转化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1讲功和机械能第2课时机械能及其转化

重力
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位
影响
势能
置越 高 ,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位置相同的物体,

因素
质量越 大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定义 物体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弹性
影响 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
势能
因素 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越大
2025版
物理
考点2:机械能及其转化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要点2:实验情况分析 ①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 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 木块将一直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 较运动的距离 。 ②机械能及其转化情况:小球从斜面滚下,下滑过程中 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直至静止,将 机械 能转化为内 能。
甘肃专版
定义
机械能 转化
动能 、 重力势能 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不计能量损失,质量不变时,能量转化过程如下: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机械能 守恒
常考隐 含条件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 但机械能的总和 不变 ,或者说机械能是 守恒 的 (1)匀速:动能不变;加速:动能增大;减速:动能减小; (2)上升:重力势能增大;下降、下滑:重力势能减小; (3)光滑、不计阻力: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粗糙:有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7)为探究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另一组的小文借助速度传感
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表一 (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 cm/s)

简单机械和功 (第3课时)

简单机械和功  (第3课时)

广洋湖中心初中九年级物理“学思导学”学生学案课题简单机械和功(第3课时)课型复习授课时间主备人潘永飞复备人审核人潘永飞审核意见【导学】1.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疑】1、机械效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为。

2、对于机械效率,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 W总,因此机械效率 1 。

3、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4、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小文同学计算机械效率的过程如下:有用功W有用=(G1+G2)h=(4十0.4)×0.1J=0.44J总功W总=FS= 1. 6×0.3J=0. 48J机械效率:答:当匀速吊起4N重的钩码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1.7%。

小文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在下方空白处写出错误之处并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作出正确解答。

【学思】【例1】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 = W2,η1 =η 2B. W1 = W2,η1 <η 2C. W1 < W2,η1 >η 2D. W1 > W2,η1 <η2【例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2 0.05 0.4 0.15。

八年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学案

八年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学案
第 9 题 图
三、当堂检测(中考题精选) : 1、09·齐齐哈尔)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3、09·孝感)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 重物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 A 的重力 G=100N,重物 A 上升速度为 0.2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 则拉力 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50N 0.4m/s B.50N 0.1m/s C.200N 0.4m/s D.200N 0.1m/s 4、 (09·安徽芜湖)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 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 __ __ 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图 9 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 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 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 9 中,不改变支点 O 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 侧第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 仍可以水平平衡。 四、课后作业: 1、 如图所示, 一质地均匀的铁棒在始终与棒垂 直的力 F 作用下,慢慢地从水平放在地面上到 竖直立起来的过程中,力 F 的大小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始终不变 D.先变大后边小 2、一把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一部分,则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 实际质量将( )A.变小 B.变大 C.相等 D.无法比较

古代“机器人”之谜

古代“机器人”之谜

古代“机器人”之谜作者:小文来源:《小猕猴智力画刊》2020年第02期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对机器人有过幻想和追求。

在西周时期,一个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向周穆王进献了他精心制作的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能歌善舞,栩栩如生,周穆王十分喜爱。

这可以说是人类关于机器人科技的最早梦想。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

三国时期,一个叫马钧的人制成的机器人能做击鼓吹箫、跳丸抛剑、攀绳倒立等动作。

这就是有关史料中提到的“百戏”机器人。

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步行机器人“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諸葛亮到底有没有发明过木牛流马?1986年,我国工程师潜心研究复制出木牛流马,它能像马一样有节奏地行走,并且步伐和谐、轻快,转弯进退皆自如,让人不由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揭秘许多现代人认为,只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制造自动化机器的梦想才开始走向现实。

但新的证据证明,古人已经制造过许多能够自动运作的机械装置。

那么,在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非常低下的古代,人们用什么手段制造出了能歌善舞的机器人?难道当时已懂得制造计算机?还有,这个机器人的动力系统是什么?是由人暗中操纵,还是采用了什么先进技术?在西方,200多年前,一名瑞士钟表匠和他的儿子发明了一些靠发条驱动的世界最古老机器,它们能写字、画画、弹琴。

只要更换“写字机器人”的40个可替换凸轮,它就可以写出不同的词句。

这意味着这种机器人可以被“编程”,所以“写字机器人”也被一些科学家视为现代计算机的“始祖”。

古代中国和外国都出现过木牛流马之类的机器人,现代机器人与之最大的不同是有一个可以“思考问题的大脑”—精密计算机。

有人说,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

恩格尔伯格于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

近40年来,机器人的队伍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进步不断发展壮大,到20世纪末已达上百万“人”。

12.3机械效率习题精选2含答案

12.3机械效率习题精选2含答案

12.3机械效率习题精选2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09•南宁)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高10cm,手的拉力F为2N,手移动的距离s为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2.(2011•包头)如图所示,斜面长6m,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使物体在5s内沿斜面移动了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保持O点位置不变,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G的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C、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013•常德)小明用20N的力拉着重50N的物体沿斜面运动了1m,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2m,则小明做的有用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是()5.(2012•乌鲁木齐)如图,某同学用F=300N的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高为3m,底边为4m,斜面的机械效率()6.(2012•铁岭)如图所示,拉力F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拉到4m高的斜面顶端,所用时间为20s,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1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7.(2012•安徽)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15小题)9.(2011•南通)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有用功为_____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10.(2013•太原一模)如图所示,小王站在高3m,长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5N.在此过程中木箱的动能将_________,重力势能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11.(2013•滨湖区二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_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此时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A点上升高度仍为h1,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F1.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_________η1(大于/等于/小于).12.(2013•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 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物体上升的高度为30cm,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20cm,这一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物块的重力为_________N.13.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这时修枝剪刀属于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_________(选填“A”、“B”或“C”)点.使用时,若在轴上加润滑油,则可以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杠杆的机械效率.14.(2014•江阴市二模)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500N,则此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请提出一个提高该装置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15.(2013•徐州)如图所示,将一块1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用50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_________,此时效率为_________,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16.(2013•沈阳)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用大小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7.(2013•南宁)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南宁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奔赴灾区,途中匀速驶上高为20m、长为200m的某斜坡.若救灾货车的总质量为9t,牵引力大小为3×104N,则该货车驶上此斜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牵引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斜坡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g=10N/kg)18.(2013•贵港)用8N的拉力把重为2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高为0.4m,长为1m的光滑斜面顶端,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W;若斜面是粗糙的,把物体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顶端,所用的拉力为10N,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19.(2013•东营)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20.(2012•南宁)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_________(选填“高”或“低”).21.(2012•莱芜)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2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若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_________N;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时拉力F为_________N.22.如图如图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要提高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写出一种简易办法._________.23.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N.(1)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_N.(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6小题)24.(2013•张家界)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600N的力沿斜面把重1800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问:(1)推力对箱子做的功为多少焦?(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25.(2013•孝感)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6.(2013•黔东南州)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块长木块,一端垫高做成斜角30°、高h为0.3m的斜面,现将重5N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到斜面顶端h的位置.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恒为3N,所用时间为12s.求:(1)木块从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的速度.(2)木块从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3)此斜面的机械效率.27.(2012•日照)如图所示为倾角30°的固定斜面,方明同学用平行于斜面500N的推力将质量为70kg的物体在5s 时间内匀速推高1m.(g取10N/kg)求:(1)推力做的总功和推力的功率.(2)斜面的机械效率.(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28.(2011•张家界)在大型场馆和高楼建设工地上,常用起重机吊起建材.起重机掉吊臂上的滑轮组是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其结构简图如图所示,钢丝绳拉力F由电动机提供,大小为2×104N,起重机在60s内将重为5.4×104N的建材匀速提高了12m.试求:(1)建材上升的速度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说一说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需要说出一条就可以)_________.(2)实验后小文想:机械效率还应该与物重有关,并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文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3)小文用滑轮组在t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升高h(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动滑轮重G轮=_________.小文的功率P=_________.12.3机械效率习题精选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09•南宁)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高10cm,手的拉力F为2N,手移动的距离s为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2.(2011•包头)如图所示,斜面长6m,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使物体在5s内沿斜面移动了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保持O点位置不变,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G的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C、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0%=4.(2013•常德)小明用20N的力拉着重50N的物体沿斜面运动了1m,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2m,则小明做的有用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是()×5.(2012•乌鲁木齐)如图,某同学用F=300N的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高为3m,底边为4m,斜面的机械效率()=6.(2012•铁岭)如图所示,拉力F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拉到4m高的斜面顶端,所用时间为20s,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1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80%==25W7.(2012•安徽)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100%=二.填空题(共15小题)9.(2011•南通)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拉力所做的功为2J,有用功为 1.8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100%=10.(2013•太原一模)如图所示,小王站在高3m,长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5N.在此过程中木箱的动能将不变,重力势能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80%11.(2013•滨湖区二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100%(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此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A点上升高度仍为h1,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大于/等于/小于)F1.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小于η1(大于/等于/小于).=100%=×12.(2013•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 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物体上升的高度为30cm,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20cm,这一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物块的重力为 1.5N.====13.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这时修枝剪刀属于省力(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B(选填“A”、“B”或“C”)点.使用时,若在轴上加润滑油,则可以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杠杆的机械效率.14.(2014•江阴市二模)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500N,则此杠杆的机械效率为80%,请提出一个提高该装置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车的重力.=100%=100%=15.(2013•徐州)如图所示,将一块1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用50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斜面,此时效率为80%,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10N.××f=====10N16.(2013•沈阳)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用大小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7.(2013•南宁)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南宁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奔赴灾区,途中匀速驶上高为20m、长为200m的某斜坡.若救灾货车的总质量为9t,牵引力大小为3×104N,则该货车驶上此斜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8×106J,牵引力所做的功为6×106J,斜坡的机械效率为30%.(g=10N/kg)=18.(2013•贵港)用8N的拉力把重为2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高为0.4m,长为1m的光滑斜面顶端,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0.8W;若斜面是粗糙的,把物体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顶端,所用的拉力为10N,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P==Fv100%==××19.(2013•东营)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75%20.(2012•南宁)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2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高(选填“高”或“低”).;所以拉力F==21.(2012•莱芜)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2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若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1N;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时拉力F为 1.25N.F===1N=0.5JF==22.如图如图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240 J,总功为300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要提高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写出一种简易办法.加大物重(或减轻动滑轮的重力,或减小机械内部的摩擦).=0.8=80%23.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N.(1)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2.4N.(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6小题)24.(2013•张家界)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600N的力沿斜面把重1800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问:(1)推力对箱子做的功为多少焦?(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60%25.(2013•孝感)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求出速度;求出功率;==P==100%=26.(2013•黔东南州)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块长木块,一端垫高做成斜角30°、高h为0.3m的斜面,现将重5N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到斜面顶端h的位置.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恒为3N,所用时间为12s.求:(1)木块从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的速度.(2)木块从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3)此斜面的机械效率.v===Fv===×100%=27.(2012•日照)如图所示为倾角30°的固定斜面,方明同学用平行于斜面500N的推力将质量为70kg的物体在5s 时间内匀速推高1m.(g取10N/kg)求:(1)推力做的总功和推力的功率.(2)斜面的机械效率.(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求出功率;s==2m==200W×100%=f==150N28.(2011•张家界)在大型场馆和高楼建设工地上,常用起重机吊起建材.起重机掉吊臂上的滑轮组是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其结构简图如图所示,钢丝绳拉力F由电动机提供,大小为2×104N,起重机在60s内将重为5.4×104N的建材匀速提高了12m.试求:(1)建材上升的速度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说一说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需要说出一条就可以)=(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2)实验后小文想:机械效率还应该与物重有关,并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文的实验方法是在滑轮组上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比较.(3)小文用滑轮组在t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升高h(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动滑轮重G轮=﹣G.小文的功率P=.×100%=,=,=;=﹣,.。

《机械》中胜与负的构造

《机械》中胜与负的构造
冀 机械 中胜 与负 的构造
【 要 】 横光利一是 日 摘 本大正末期的文学流派一 新感觉派的主力作家。 他一生致 力
于 实践 自己不 断 变化 的文 学理论 而努 力创 作 , 笔耕 不辍 。 管 日本 文 学界对 于他 的 文学 尽 作 品 的 评价 历 来 都 是毁 誉 参 半 , 但他 依 然 在 自己的 文 学生 涯 中孜 孜 不倦 。 这种 锲 而不 舍 、 力探 究 、 于 践行 的精 神 受 到众 人 的肯 定 。 品《 械 》 努 敢 作 机 中表现 出来 的胜 与 负的构 造 体现 了横 光 利一 文 学创作 的思 想 , 而且 这 一创 作 思想 在 当 时 日本 文学 界产 生 了非常
巾 j【 焉 鹿 【 c 力 力 才 否 屯 二 =去 、 、 , L
L 一 t 人 云。 屯 c 信 用 古机 、) 、 = i 土 、 了一 广 ) 二弓二 与 弓 鱼 c 、 弓主 人c 、 土L
作 的 身 患肺 病 的 美丽 姑 娘 一 起 离 开 的青 年 的形 象 都表 现 了横 光 自我牺 牲 的 文学 主题 ,
同 时也表 现 了横 光 否 定个 人 利 己主 义 、 定 否
自身 的 失 败 , 者 相 互 交 织 在 一 起 。 我 J 南 乃 j 艺一 度 蚀思 一 承 毛 、 j主人 两 但『 = ) ,毒
既 成价 值 的 文学 创 作 志 向。 到《 械 》 光 直 机 横 才 成 功 地 塑 造 出 自我 否 定 的『 J 一 人 物 我 这
重要 的 影 响 。
【 关键 词 1 胜 负 自 我意识
解体 非存在的存在
实 存主叉
《 械 》 横 光 利 一 确 立 其作 家地 位 的 机 是 作品。 此作 品 从发 表 到现 在 出现 了各种 各 样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四 、 束 语 结 小 义 介 拟 验 技 术 、A 《 xA软 件 、 码 技 : 数 H 减 少 的情 况 、 机 做 ^ 础 ≯ 学 1 教 I 的 川 , 过 使 川 这 埘
些 代 化 的 敦 : r段 , 【 以 】 f 卜, 确 教 f 、 顷 I l _
情 、 f 等 ,f I 仃 l 的 形 , , 难 以 倒 『 】 5 汝 体 学 {
的 t 内 r 刮 ' 1 1 J 晰
胖解 , f这 些 内容 , f , 以迎 过 ( X 刈 『l J 『 】  ̄ A软什 A
} 构 件 术晰 决 , 体 步骤 卜: t 的 儿 1 J :x . ( A 点 A } J 午, J 纠J 的 例: 构什 J 1 或 ¨锁 孔 - 术 中 的黑 f符 号 , }构 件 『 】 弹 I J
二 、 A A 软 件 的 应 用 C X
操f 毕 1
送 别 汁^ 机 . 川 视频播 放 器或 乐川 A ̄ se . 1 ‘ 《 ) 60 [e
版 小播 放 川 数 技 术 米 敦 学 , 、 行 _ 刮 的 足 、体 感 厂 .
Hale Waihona Puke 后 } 进{ 结 果 分 析 , l } 最 0 I 川 实验 报 冉
以 解 , 仃 限 的 教 学 时 川 , 慢求 卜 会 铣 、 、 学

邴分实验 煤郁 足 教 进f : 『 验 , 1 没彳 、
十 j 懈 起水仃 一定的难度 , 于, 牦 的时 州较 多 , 为
刨 、 、 、 等 内 容 , 度 较 夫 饺 锪 难

{键 , 1 J l r解 , 能 材 料 嵌 验 饥 ) ‘
的 i 作昧 4点 实验 步骤 矬 , . J 解实 验 l 饥前 、 J 机

比值与机械

比值与机械

海淀13)39.图20甲是某中学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池中物体出水面的装置示意图。

BOE 为一轻质杆,在其两端分别固定着以OB 和OE 为半径的两段圆弧形的凹槽ABC 和DEF ,支点O 为这两段圆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

轻质绳G 和H 分别固定在圆弧形凹槽ABC 的A 点和DEF 的D 点,杆BOE 旋转时细绳总能在凹槽中,绳G 和H 拉力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电动机M 可以通过拉动绳子H 带动杠杆和滑轮组将水池中物体捞出水面。

电动机M 的质量m 为52.5kg 。

电动机M 用力拉动绳子H 使柱形物体K 始终以速度v 匀速上升。

物体K 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电动机M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物体K 全部露出水面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电动机M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电动机M 对地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0乙所示。

已知物体K 的底面积S =0.1m 2,高h =0.2m , OB ∶OE =3∶4,η1∶η2=27∶28。

细绳和杠杆的质量、滑轮及杠杆与轴的摩擦、细绳和凹槽的摩擦、水对物体的阻力均忽略不计,K 出水前后水面高度的变化忽略不计,g 取10N/kg 。

求:(1)物体K 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动滑轮的质量;(3)若用该装置以同样速度打捞质量为120kg 的物体K ′,求K ′全部露出水面后,电动机M 拉动绳H 的功率。

200 10 26(通州13)40.如图20是某种健身器材局部结构示意图,物体A 恰好被竖直滑道夹紧。

甲图20M乙s26乙在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 1,物体A 恰能沿竖直滑道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 2,物体A 恰能以速度v 1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在物体A 下加挂一个物体B (B 不与滑道相接触),在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3,则物体A 和B 恰能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