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石卫东遗产继承纠纷上诉案发展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e8e7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f.png)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遗产继承纠纷是指在遗产分配过程中,由于亲属之间对遗产分割方式、份额等问题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遗产继承纠纷常常牵涉到法律、道德、家庭关系等多重复杂因素,解决起来十分困难。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例,通过深入分析案例,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案例详述1. 案例背景在某市,李先生是一位富有的商人,过世后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李先生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李小明和李小红。
根据李先生的遗嘱,他将全部财产分为两份,一份归李小明所有,另一份归李小红所有。
然而,在李先生去世后,李小红不满意这一划分,认为遗嘱是被李小明在李先生生病期间逼迫签署的,她决定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配遗产。
2. 李小红的主张李小红认为,李小明在李先生生病期间对他进行了胁迫和欺骗,导致李先生在遗嘱上表达了不真实的意愿。
她认为,李先生在生前对她和李小明的照顾是公平的,两人都有平等的权利继承遗产。
因此,她要求法院废除遗嘱,并按照法定继承顺序重新划分遗产。
3. 李小明的辩解李小明坚决否认胁迫和欺骗的指控,并且提供了一系列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
他表示,他和父亲之间一直关系良好,父亲在生病期间表达了将遗产平分给他们兄妹俩的意愿,李小明才在这个基础上起草了遗嘱。
他认为,父亲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遗嘱应该被执行,不应该改变。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判断:三、法律依据和判断1. 遗嘱的有效性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要求才能被视作有效。
首先,遗嘱必须是由遗产人本人亲自签署的,或者是在他人的前面口头表示的意愿,并由证人记载。
其次,证人必须是至少两个具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对于李小红的指控,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遗嘱确实是在胁迫和欺骗的情况下签署的。
如果不能证实这一点,遗嘱将被视为有效。
2. 法定继承顺序在没有遗嘱或者遗嘱被废除的情况下,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子女是第一继承顺序。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处理遗产问题的五个案例分析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处理遗产问题的五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62ec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7.png)
案例:处理遗产问题的五个案例分析案例一:李明遗产分配纠纷事实经过:李明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在去世前并未留下遗嘱。
他有两个子女,分别是李华和李强。
李华是独生子女,而李强有一名儿子李明豪。
在李明去世后,李华和李明豪发生了遗产分配的争议。
李明的财产包括房产和投资组合。
律师解读:根据中国的遗产法规定,如果遗嘱不存在,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李华将成为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李明豪将没有获得任何遗产的权利。
李华有权继承李明的全部财产。
然而,李明豪认为他作为李明的唯一孙子,应该有权继承一部分财产。
李明豪提出了民事诉讼,要求李华与他平分李明的房产和投资组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虽然李明豪没有直接继承遗产的权利,但是作为李明的孙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出合法继承财产的申请。
法院判断情况下,考虑到李华已经成年并且拥有自己的稳定收入来源,判决李明豪继承了一部分李明的房产和投资组合。
建议:在遗嘱不存在的情况下,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然而,作为律师,建议每个人应该制定遗嘱,并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遗嘱可以明确规定财产如何分配,减少争议发生的可能性。
案例二:刘小红的个人财产继承纠纷事实经过:刘小红在去世前并未留下遗嘱。
她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
她的家人包括她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外甥。
她的财产主要包括一处房产和一笔银行存款。
律师解读:根据中国的遗产法规定,如果遗嘱不存在,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刘小红的父母将成为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她的兄弟姐妹和外甥没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父母去世或者放弃继承权利后,兄弟姐妹和外甥可以成为继承人。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刘小红的父母已经去世,法院判决刘小红的兄弟姐妹和外甥成为她财产的合法继承人。
建议:虽然遗嘱可以明确规定财产如何分配,但是对于没有制定遗嘱的人来说,法定继承顺序将决定遗产的分配。
如果你希望财产能够按照你的意愿分配,建议你制定遗嘱并确保其合法性。
遗产继承纠纷经典案例
![遗产继承纠纷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54512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2.png)
遗产继承纠纷经典案例遗产继承纠纷是一种常见的法律争议,尤其在欧美国家更加普遍。
在历史上,存在着一些经典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例,这些案例对今天的遗产继承纠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例:一、玛丽·安德森案玛丽·安德森是美国一位名贵的美术品收藏家,她去世后留下了一大笔财产,包括价值数千万美元的艺术品。
但是,她在去世前没有立下遗嘱,因此她的财产继承权一直没有确定。
她的亲戚、朋友和律师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终导致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纠纷。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遗嘱的重要性。
如果您拥有大量的财产和资产,请务必立下自己的遗嘱,明确自己的继承人和资产分配方式。
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二、拜伦·德拉加尔案拜伦·德拉加尔是一位加拿大亿万富翁,在去世后留下了一大笔财产。
他在去世前立下了遗嘱,将他的财产遗赠给了一个叫做马伦·布兰杰的女孩。
但当马伦·布兰杰成年后,她开始滥用毒品,财产逐渐荒废。
德拉加尔的家人没有想到他的财产会落到这样的人手中,他们要求法院将财产分配给自己。
最终,法院驳回了家人的请求,遵循了德拉加尔的遗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遗嘱的效力是不容置疑的。
如果您在遗嘱中明确规定了财产分配的方式,法院一定会遵循您的意愿。
三、吉尔伯特·乔丹案吉尔伯特·乔丹是一位美国职业篮球球员,他在去世后留下了一大笔财产。
但是,他的妻子和孩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恶化。
他的妻子要求法院将财产全部分配给自己,但他的孩子则声称自己有继承权。
最终,法院做出了一项决定,将财产分配给了吉尔伯特·乔丹的孩子们。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亲戚之间的纷争可能会对整个家庭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在生前尽量避免矛盾,切勿对亲戚之间产生分歧和误解,应该要将遗产分配的方式与亲戚进行充分的沟通。
总之,遗产继承纠纷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法律争议,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遗产能够合理、公正地分配给我们所希望的继承人,就必须立下自己的遗嘱,并且要遵守法律规定。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4138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6.png)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在现实生活中,遗产继承纠纷并不罕见。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起案件发生在一个小县城,涉及的是一位老人的遗产。
老人是当地一家大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去世前没有留下遗嘱。
根据当地的继承法规定,老人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老人有三个子女,分别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在老人去世后不久,三个子女就开始展开激烈的争夺。
老人的长子是公司的执行董事,一直对公司有很大的工作投入,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就。
他认为自己应该继承更多的遗产,因为他为公司付出了很多,他也是老人唯一一个有能力接班的子女。
老人的次子从小就被认为是个“败家子”,他总是花钱如流水,没有实际的工作,对公司也没有贡献。
然而,他却坚持认为他应该继承相当的遗产,因为他是老人最小的儿子。
老人的女儿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被宠爱,也一直是老人的得力助手。
她认为自己对公司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应该有相应的回报。
由于三个子女对于遗产分配的争夺不休,同时也引起了公司内部的不稳定。
公司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纷纷支持自己喜欢的候选人,形成了势不两立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院决定派遣一个独立的评估团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遗产分配的比例。
评估结果表明,公司的价值在老人去世前已经大幅增加,其中一部分增值可以归功于长子的努力工作。
因此,评估结果建议长子继承较大比例的遗产。
最终,法院判决说长子将继承公司的大部分资产,次子和女儿则将分别获得一定比例的遗产。
这个案例揭示了遗产继承纠纷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尤其是在家庭企业的情况下,遗产继承问题更加棘手。
因此,对于有遗产的人来说,制定和更新遗嘱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财产的合理分配,同时也避免家庭内部的纷争和不和。
此外,法院介入并通过评估来确定遗产分配的比例,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争端,保护各方的利益。
北京西城法院 遗嘱继承纠纷 案例
![北京西城法院 遗嘱继承纠纷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a9c0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4.png)
北京西城法院遗嘱继承纠纷案例北京西城法院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家法院,负责审理该地区的各类案件。
在日常工作中,法院处理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案件,其中包括遗嘱继承纠纷案。
遗嘱继承纠纷是指在遗嘱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涉及遗产继承权益的案件。
这类案件常常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遗产利益的分配以及遗嘱的真实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争议,家庭成员往往会选择通过法院来处理纠纷。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类案件,我们以一起发生在北京西城法院的遗嘱继承纠纷案为例进行讲解。
案件的当事人是董先生和张女士,他们是兄弟姐妹关系。
他们父母在去世前没有留下明确的遗嘱,因此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他们将平等地继承父母的财产。
然而,在父亲去世后,董先生发现一份被他称为是父亲遗嘱的文件,其中规定了父亲的房产全部归董先生所有,而张女士则没有继承任何财产。
董先生相信这份遗嘱是真实有效的,坚持要求按遗嘱规定进行财产分配。
面对这一情况,张女士认为这份所谓的遗嘱是伪造的,并表示不同意按照遗嘱规定进行财产分配。
她认为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财产应该平等分配给两兄弟。
于是,她向北京西城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法院判决遗产依法平分。
北京西城法院接到案件后,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法院的工作人员首先联系了董先生提供的遗嘱,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据。
经过查证,法院发现遗嘱上的签名和手写文字与父亲生前的样本不符,疑似是伪造的。
此外,法院还联系了其他目击证人,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
在听证过程中,法院发现张女士提供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她提供了目击证人的证词,证明她和董先生的父亲在生前没有提到过任何要将房产给董先生的事情。
此外,她还提供了与董先生父亲生前的朋友和邻居的证词,证实了父亲对他两兄弟的关系一直非常公平和公正。
鉴于董先生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北京西城法院最终判决遗产应平分给董先生和张女士。
董先生对此判决表示不满,提出上诉。
与此同时,董先生也找到了其他的证据,试图证明遗嘱的真实性。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4e16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f.png)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在生活中,遗产继承纠纷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遗产继承纠纷的性质和解决方式。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家庭中。
父亲在世时,拥有一处房产和一笔存款作为遗产。
父亲去世后,子女之间发生了遗产继承纠纷。
父亲并没有留下遗嘱,因此遗产的分配成为了一个争议点。
首先,大儿子认为自己应该继承父亲所有的遗产,因为他在生活中对父亲有更多的照顾和帮助。
而次子认为,父亲的遗产应该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子女,因为他们都是平等的继承人。
在这种情况下,遗产继承纠纷就变得非常棘手。
因为没有遗嘱,根据法律规定,遗产应该平均分配给所有的继承人。
但是大儿子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遗产,而次子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
子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影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同时,遗产继承纠纷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遗产继承纠纷,家庭成员最终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他们找到了一位专业的律师,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律师对这个案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最终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律师首先向家庭成员解释了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让他们明白遗产应该如何分配。
其次,律师建议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协商,尽量达成一个和解的结果。
最后,如果协商无果,律师将会代表他们进行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个遗产继承纠纷。
在律师的帮助下,家庭成员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他们决定按照法律规定,将遗产平均分配给所有的继承人。
虽然大儿子对此有些不满,但是在律师的劝说下,他最终接受了这个决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遗产继承纠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家庭成员首先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白遗产应该如何分配。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进行协商,尽量达成一个和解的结果。
最后,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遗产继承纠纷是一个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基本情况及五个典型案例|北京法院
![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基本情况及五个典型案例|北京法院](https://img.taocdn.com/s3/m/32dff39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1.png)
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基本情况及五个典型案例|北京法院导读:10月10日,北京大兴区法院召开了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及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介绍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审理难点,发布典型案例并给出法官提示。
张磊主持通报会,祁广燕、李玮唯、华琳、赵宝维出席并介绍情况。
以下内容均摘自通报会实录,包括五个案例、审理难点、六条提示,编排时有所调整。
五个典型案例案例一代书遗嘱应避嫌,见证人选任需谨慎案情简介王某与马某原系夫妻关系,二人共育有5名子女,分别是本案的两名原告(称原告1、原告2)和三名被告(称被告1、被告2、被告3)。
现王某、马某先后去世。
马某名下原有宅基地院落一处,该院被拆迁。
三被告分别与拆迁公司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共取得5套回迁安置房及若干货币补偿款。
现二原告主张马某生前立有遗嘱,遗嘱表明在其去世后所有财产由二原告平均继承,起诉要求继承马某名下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拆迁利益。
庭审中,二原告提交代书遗嘱一份,称该代书遗嘱由原告2代为打印后念给马某听,马某认可后在立遗嘱人处捺了手印,原告2与赵某、刘某都签了字。
落款时间为2015年12月5日。
该份遗嘱载明:“立遗嘱人马某,本人头脑清楚,身体健康。
本人自愿立此遗嘱,百年之后愿将名下的所有财产由2个女儿原告1、原告2平均继承。
包括(房产、存款及其它)”。
同时,被告3也提交了两份代书遗嘱予以证明。
第一份遗嘱由案外人王某某代书,由马某某、王某某、张某某见证,由马某签字捺印,王某某捺印确认,落款时间为2010年1月24日。
该份遗嘱载明:“王某:……将位于大兴区旧宫镇隆盛庄村丰盛南五条21号住宅一套给小儿子被告3。
……马某:以上我老伴所说的财产处理意见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也用不着处理了。
”针对上述遗嘱的订立过程,马某某、王某某均出庭作证。
第二份遗嘱由陈某某代书,由步某某、王某某见证,由马某捺印确认,落款时间为2014年10月31日。
该份遗嘱载明:“我在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隆盛庄丰盛南五条21号的房产在我去世后由被告3一人继承。
亿元遗产纠纷案二审开庭南北法学大腕”斗法“
![亿元遗产纠纷案二审开庭南北法学大腕”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6823bda8114431b80dd809.png)
亿元遗产纠纷案二审开庭南北法学大腕”斗法“
上海市最大的“婆媳亿元遗产继承纠纷案”又有新进展,8月1日上午,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市已故亿万富翁胡加招遗孀张明娣不服一审判决,要求驳回胡母郑松菊起诉的行政案件。
这起案件因争夺的遗产标的额强大与代理律师的名气洪亮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法庭上担任上诉人张明娣代理律师的为出名行政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树义教授等;担任胡母郑松菊代理律师的为出名行政法专家、浙江大学副校长胡建淼教授等。
本案的基本情况是,浙江省乐清市亿万富翁胡加招去年英年早逝后,留下上海新七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价值超亿元的遗产。
由于其遗孀张明娣与其母郑松菊在遗产分割上出现分歧,致使张明娣与婆婆郑松菊对簿公堂。
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胡母又在老家乐清市,将乐清市民政局告上法庭,要求撤消乐清市民政局颁发给儿子胡加招与儿媳张明娣的结婚证,理由是领取结婚证当日,男女双方都不在场。
由于这个原因,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中止了案件的审理。
5月20日,乐清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消胡加招与张明娣的结婚证。
胡妻张明娣不服这一判决,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庭审中,双方重点围绕胡母郑松菊是否具备原告主体资格,乐清市民政局向一审法院提交的胡加招与张明娣的《结婚登记表》是否真实?有无被调换?民政局颁发的有瑕疵的结婚证是否应该被撤消等问题进行激动的辩论。
庭审进行了整整一天,法庭宣布将择日对本案进行宣判。
1/ 1。
遗嘱纠纷案例分析
![遗嘱纠纷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5fe5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e.png)
遗嘱纠纷案例分析遗嘱纠纷案例:王氏家族遗产纷争1.事件背景2010年,王氏家族地产企业创始人王昆突然去世,留下了一大笔巨额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他的财产应该按照他的遗嘱进行继承和分配。
然而,王昆的遗嘱却引发了一场家族内部的丑闻和纷争。
2.事件经过2.1 2010年5月5日,王昆在北京市某法律事务所制作了一份遗嘱,规定了他的财产继承和分配方案。
根据这份遗嘱,王昆的财产将被平均分配给他的三个子女:大儿子王华、次子王俊和三女儿王丽。
2.2不幸的是,王华在2011年突然去世,留下了他的妻子李霞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然而,李霞并没有得到任何财产,她发现王昆的遗嘱中并没有提及王华的配偶及子女。
2.3李霞和王华的亲属发现,在2010年5月5日之后,王昆在同一家法律事务所进行了另一次会面,并修改了他的遗嘱。
新的遗嘱除去了李霞和孩子们的权益,并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王俊和王丽。
2.4李霞和王华的亲属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无效该遗嘱,并恢复王华及其家庭的财产继承权利。
3.法庭审理3.1 2012年9月,该案在北京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3.2亲属代理人称,王昆的第二份遗嘱没有经过王华同意,并且违背了中国家庭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他们认为李霞和孩子们有权分享王昆的财产。
3.3法庭召集鉴定专家对遗嘱的真实性和王昆的意图进行鉴定。
3.4鉴定结果显示,第二份遗嘱的签字和信封印章都是真实的,但鉴定专家无法确定王昆是否在签署遗嘱时完全知情并自愿进行的。
4.判决结果2014年2月,北京市中级法院做出判决。
法院认为,虽然第二份遗嘱的签字和印章真实,但由于无法确定王昆签署遗嘱时的真实意图,遗嘱被视为无效。
法院恢复了王华及其家庭的财产继承权益,并要求王俊和王丽归还部分已经占有并支配的财产。
5.律师点评通过这起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遗嘱纠纷的关键在于签署遗嘱时的真实意图。
在制作和修改遗嘱时,遗嘱人必须是完全知情并自愿的,否则其遗嘱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而在本案中,由于无法确定王昆在签署第二份遗嘱时的真实意图,法院做出了恢复王华家庭财产继承权益的判决。
遗产分配调解典型案例
![遗产分配调解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39b1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0.png)
遗产分配调解典型案例
以下是一个遗产分配调解的典型案例:
张某某婚前的宅基地院落拆迁,共获得安置房3套,总面积近250平方米,被安置人包括张某某夫妇、张某某的女儿张某云一家三口。
张某某去世后,继母陈某某和张某云就房产分割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陈某某称自己也是被安置人之一,享有50平方米的安置房,而与张某某再婚时,自己的女儿孙某某尚未成年,虽在老家生活,但是自己也经常给女儿抚养费,因此孙某某与张某某已形成抚养关系,享有相应的继承权。
张某云则称目前只交付了两套两居室房屋,另外一套三居室尚未交付。
法院在调解过程中,采用了人性化的“面对面”和“背对背”调解法。
在法官调解下,双方当事人从见面就激烈争吵到逐步能平心沟通,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刘老太太女儿放弃继承应得房产份额,争议房产归刘老太儿子所有,其子支付刘老太女儿房屋折价款20万元;被继承人王大爷银行账户近60万元存款,10万元归女儿所有,近12万元归儿子所有,剩余钱款归刘老太太所有;王大爷生前转给女儿的100万元,由刘老太太与女儿均分。
江苏法院发布家事纠纷典型案例(2021—2022年度)
![江苏法院发布家事纠纷典型案例(2021—2022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c24a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e.png)
江苏法院发布家事纠纷典型案例(2021—2022年度)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03.07•【分类】其他正文江苏法院发布家事纠纷典型案例(2021—2022年度)人睦千秋福,家和万事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千万小家安康,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多年来,江苏法院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依法妥善审理家事纠纷案件,不断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家事审判定纷止争、情感治愈的功能,致力于以统一的实体裁判规则、便捷的司法服务体系、高效的联动协作机制推动全省家事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芬芳三月,巾帼如歌。
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省法院发布二十个家事纠纷典型案例,旨在通过发挥司法裁判的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讲好法治故事,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目录案例1:恋爱期间转账赠与,表情达意无需返还案例2:给付高价彩礼,悔婚可酌情返还案例3: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婚姻可以被撤销案例4:反家暴刻不容缓,法院首发强制心理干预人保令案例5:保护令岂是儿戏,违反禁令要担责案例6:婚前房产婚后加名,考虑实际出资不均分案例7:祖父母代为抚养,父母法定抚养义务不能免案例8:孩子患病不争抚养权,治愈后诉请变更被驳回案例9:不当教育损身心,多方合力助成长案例10:监护权被撤销,民政局兜底监护案例11:协议约定居住权益,老有所居应予保护案例12:居委会敬老爱老获遗赠,众子女未赡养丧失继承权案例13:受恩不报反讼争,撤销赠与护权益案例14:赡养可以分工,免除赡养义务无效案例15:成年子女闹纠纷,父母有权拒绝“啃老”案例16:赡养方式自主选择,赡养义务必须履行案例17:形成事实抚养教育关系,“养子女”应尽赡养之责案例18:代位继承出新规,侄甥享有继承权案例19:遗嘱自由有限制,必留份应予保留案例20:执行共同遗嘱,尊重逝者遗愿案例1恋爱期间转账赠与表情达意无需返还【基本案情】李某(男)与杨某(女)于2020年7月确定恋爱关系,相恋10个月后分手。
继承前妻遗产第一案
![继承前妻遗产第一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1f8fea300a6c30c229ff9.png)
继承前妻遗产第一案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3年第19期文/ 董震石晓芹夫妻自离婚后,他们之间的一切法律关系就不复存在。
江苏省宜兴市的一位男士却匪夷所思地向法院请求继承前妻的遗产,没有继承权的前夫可以继承前妻的遗产吗?2013年7月13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特殊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认定前夫对前妻在离婚后尽了较多扶养义务,可据此分得适当遗产。
据悉,这是法院判决离异丈夫继承前妻遗产第一案。
离婚后前妻生病前夫尽心照料2007年10月4日,一对50多岁的中年男女一前一后走进了宜兴市民政局。
那女的一副气呼呼的样子,急匆匆地走在前面;那男的却总是慢上半拍,似乎不想往前走又不得不亦步亦趋地跟在女的后面。
进门之后,那男的一把拉住前面的女人,带着哀求的口气说:“我说老婆,咱们还是回家吧!都是我的错,有什么错我以后全部改,我以后一定一心一意对你好,只求你不要离婚了!” 女人把男人的手狠狠一甩,声音很低却决绝地说:“什么都不要说了,迟了!两个字:离婚!”这对夫妻叫李周与陈芝,从陈芝决绝的语气中,李周知道他已经无法挽回妻子离去的脚步,他们30多年的夫妻关系再也无法维持,只好无奈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他们共同的女儿李歆已经26岁,大学毕业后到苏州市工作,在那里成家立业了。
他们的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是两套房子,一套是他们正共同居住着的住宅房,还有一套是他们共同投资的商业用房。
在协商离婚条款的时候,李周主动提出价值较高的商业房归陈芝所有,住宅房归他所有,但陈芝仍然可以居住。
陈芝同意他的分配方案,但表示她不会再居住在现在的住宅房中,她到苏州和女儿一起过。
李周无奈地接受了她对自己的安排,但诚恳地说:“即使离婚了,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可以随时回来住。
” 陈芝苦涩地摇了摇头,未置可否。
离婚之后,伤心失意的陈芝就按照既定的计划,到苏州与女儿李歆一起共同生活,李周则仍居住在原来的家中。
但陈芝对客居苏州的生活始终无法适应,李周从女儿处知道后,主动打电话给陈芝让她还是住回来,反正房间多呢!想来想去,陈芝还是觉得住在自己原来的家习惯、舒适,虽然那里面住着已经离异的前夫。
《民法典进行时》第二集观后感
![《民法典进行时》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98ba1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5.png)
《民法典进行时》第二集观后感《民法典进行时》第2集:生命尊严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彰显民法典,对每一个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北京朝阳法院亚运村法庭付艳法官审理的一起骨灰安葬权案件,正体现了民法典对于死者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
1994年,43岁的王女士与53岁的卢先生登记结婚,王女士与前夫育有一子梁某,卢先生也与前妻有两个女儿。
2004年,卢先生罹患癌症,2018年9月卢先生病逝,同年10月,卢先生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殡仪馆骨灰堂,寄存期限为1年。
卢先生去世后,其继子梁某支付了丧葬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并垫资购买了安葬所用的墓穴。
因骨灰寄存合同上载明的购买人为梁某和卢先生的小女儿,故存放证持有人为梁某,存放卡持有人为卢先生的小女儿。
八宝山殡仪馆只能将骨灰交给存放卡持有人,又因梁某与卢先生的两个女儿在遗产分配问题上发生争议,导致卢先生的骨灰安葬日期迟迟无法确定,始终存放在八宝山殡仪馆。
卢先生的妻子王女士遂将梁某、卢先生的女儿以及八宝山殡仪馆诉至法院,要求各方配合其提取骨灰并配合安葬。
朝阳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女生和卢先生二人虽属再婚家庭,但婚姻关系存续24年之久,在此期间三名子女各自成家独立生活,二人生活相伴最久。
此外,在卢先生多年生病后,王女士亦不离不弃的予以照顾,二人感情深厚,因此由王女士就卢先生的骨灰进行安葬最为适宜。
最终,朝阳法院依照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判决卢先生的女儿将老人的骨灰寄存卡交付王女士,并与第三人殡仪馆一同配合王女士办理卢先生的骨灰下葬。
在法律面前,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这是立法的本源,也是司法的核心。
从胎儿到坟墓,民法典秉持对每一个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保护的理念,提升了胎儿利益保护的水准,呵护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并且将人格权独立成编。
家庭遗产纠纷真实案例
![家庭遗产纠纷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8ea16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9.png)
家庭遗产纠纷真实案例我给你说个发生在我身边特真实的家庭遗产纠纷的事儿。
老李家那可真是闹得鸡飞狗跳的。
老李头走得突然,没来得及留下啥特别详细的遗嘱。
他就一套房子,不大不小,可在他们家那就是个大宝贝。
老李头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大刚,小儿子叫小刚。
这俩兄弟平时看着关系还不错,可这老李头一走,就为了这房子,那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大刚呢,觉得自己是老大,这么多年对家里的贡献也大,平时老李头生病啥的,他也没少操心,他就觉得这房子理所当然应该归他。
他就跟小刚说:“弟弟啊,你看我这当大哥的,一直照顾着爸妈,这房子给我不过分吧。
”小刚心里就不乐意了,他虽然年纪小,可也不是好糊弄的。
小刚说:“哥,你照顾爸妈是应该的啊,我也没少孝顺啊。
再说了,爸走了也没说房子就给你啊。
”这时候,大刚的媳妇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说:“小刚啊,你还年轻,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着呢,你大哥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没个安稳的窝,你就别争了。
”小刚一听就火了,说:“嫂子,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也是爸的儿子,这房子我也有份儿。
”然后呢,他们就开始翻旧账。
大刚说:“小刚,你还记得你上大学那会,家里为了给你凑学费,我出了多少钱吗?现在你就不能让让我?”小刚也不甘示弱,说:“哥,你可别忘了,你结婚的时候,爸给你出的钱可比我上学花的多多了。
”这还不算完,为了这房子,他们还把亲戚都搅和进来了。
大刚找了他的大伯,大伯平时在家族里有点威望。
大伯就对小刚说:“小刚啊,你哥不容易,你就把房子让给他吧,咱们家族得讲个长幼有序。
”小刚心里想:“哼,什么长幼有序,这是要合起伙来欺负我啊。
”他就找了自己的舅舅,舅舅也是个护短的,说:“小刚,别怕,你有权利分这房子,不能被人欺负了。
”就这么着,这两家人啊,见面就吵,亲戚们分成了两派,整个家族都乱成了一锅粥。
本来过年过节大家还能聚聚,现在好了,谁也不想看见谁。
那房子就那么空着,也没人敢动,就像个烫手山芋。
最后啊,没办法,他们只能去打官司。
在法庭上,也是各说各的理。
遗产纠纷解决案例剖析与启示
![遗产纠纷解决案例剖析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0411e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8.png)
遗产纠纷解决案例剖析与启示遗产继承是一个涉及家庭财富分配的重要问题,常常引发家族内部的纠纷和争议。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案例,探讨遗产法在解决遗产纠纷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启示。
案例背景在这个案例中,家族的长子马克去世,留下了一笔巨额财产。
根据马克的遗嘱,他的财产应该平均分配给他的两个子女,即他的儿子杰克和女儿艾米。
然而,马克的妻子丽莎却声称遗嘱是伪造的,并要求将财产全部归她所有。
遗产法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遗产法是解决纠纷的关键工具。
遗产法规定了遗产继承的程序和原则,确保遗产的公正分配。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遗产法,遗嘱是被承认为有效的,除非有证据证明其伪造或被迫签署。
在这个案例中,马克的遗嘱是一份合法的文件,因此应该被认可。
然而,丽莎提出了一些证据来支持她的伪造指控。
法庭将根据遗产法的规定和证据的可信度来决定是否承认遗嘱的有效性。
证据分析在这个案例中,丽莎提供了一份专家鉴定报告,声称遗嘱上的签名是伪造的。
然而,马克的律师提出了另一份专家鉴定报告,声称签名是真实的。
法庭需要对这两份报告进行分析和权衡。
首先,法庭将考虑专家的信誉和专业知识。
如果一方的专家在相关领域有良好的声誉和专业资质,那么他们的意见将更有说服力。
其次,法庭将对专家的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对签名特征的比对和技术细节的审查。
此外,法庭还将考虑其他相关证据,如遗嘱的起草过程、证人证言以及可能存在的动机等。
如果有其他证据支持遗嘱的真实性,那么这将加强遗嘱的有效性。
启示与建议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建议,以帮助解决类似的遗产纠纷。
首先,遗嘱的起草过程应该是透明和规范的。
遗嘱应该由专业律师起草,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此外,起草过程应该有证人在场,并记录下详细的过程,以防止后续的争议。
其次,家族成员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遗产继承常常引发家族内部的纠纷,因此家族成员之间应该及时沟通,解决潜在的分歧和不满。
通过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减少遗产纠纷的发生。
丁忠基、史卫东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丁忠基、史卫东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8e9a3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0.png)
丁忠基、史卫东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0.23【案件字号】(2020)冀09民终541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梅程晓明余志刚【审理法官】张梅程晓明余志刚【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丁忠基;史卫东;河北鸿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当事人】丁忠基史卫东河北鸿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当事人-个人】丁忠基史卫东【当事人-公司】河北鸿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宋威震河北铭鉴(任丘)律师事务所;郭向东河北海岳(任丘)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宋威震河北铭鉴(任丘)律师事务所郭向东河北海岳(任丘)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宋威震郭向东【代理律所】河北铭鉴(任丘)律师事务所河北海岳(任丘)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丁忠基【被告】史卫东;河北鸿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院观点】上诉人丁忠基认可在被上诉人史卫东处借款150万元,一审法院判决其与原审被告河北鸿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并无不当。
【权责关键词】自认新证据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本院二审查明事实与一审查明事实一致,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丁忠基认可在被上诉人史卫东处借款150万元,一审法院判决其与原审被告河北鸿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并无不当。
上诉人主张一审判决利息计算错误,应予改判,经审核,2016年4月4日上诉人在被上诉人处借款共计150万元(其中100万元按月利率3分计算,50万元按月利率2.5分计算),到借款约定届满日按借条—6—约定共计产生利息127500元,2016年7月4日上诉人偿还135000元,一审法院认定偿还数额扣除127500元利息后,剩余7500元为偿还本金数额,也即至2016年7月4日上诉人共计欠被上诉人借款本金1492500元,对上述数额,上诉人无异议,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47db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e.png)
遗产继承纠纷真实案例在社会生活中,遗产继承纠纷时有发生。
这些纠纷可能源于家族内部矛盾、不当遗嘱、财产分配不公等原因。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例。
某市的王先生是一个有钱人,他有三个儿子。
由于王先生经营的企业非常成功,家庭财富相当可观。
在王先生去世后,他的遗产成为了家族内部的争议焦点。
王先生在去世前并没有留下明确的遗嘱,因此他的遗产分配成为了一个难题。
三个儿子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财产。
长子认为自己在家族企业中付出了最多,应该得到最大的份额;次子则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贡献也不小,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最小的儿子则觉得自己在王先生生前对他的照顾最多,应该得到更多的遗产。
由于三个儿子对遗产的分配意见不一,他们开始了长达数月的争夺。
在这期间,家族内部的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
三兄弟之间的关系恶化,甚至有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终,为了解决遗产继承纠纷,三兄弟决定寻求法律的帮助。
他们分别找到了律师,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律师的协助下,三兄弟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和调解。
最终,他们达成了一项协议,将王先生的遗产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了分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遗产继承纠纷可能会对家庭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及时解决遗产纠纷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案例中,三兄弟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遗产继承纠纷,避免了家族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对于有财产的人来说,留下明确的遗嘱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遗产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纠纷。
其次,家族成员之间应该多沟通,尊重彼此的意见,尽量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后,如果遗产继承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
总之,遗产继承纠纷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纠纷的发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寻求解决途径,避免对家庭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今日说法遗产风波观后感
![今日说法遗产风波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4a9c2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2.png)
今日说法遗产风波观后感《今日说法》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题的新闻评论节目。
近期,该节目推出了一期关于遗产风波的特别报道,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通过观看这期节目,我深感遗产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性,也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期《今日说法》中,介绍了一位姓李的老人因为没有留下遗嘱,导致亲戚之间发生了争执。
李老人的儿女与其争夺财产,并对老人的住房进行了强行占领。
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许多老年人因为没有正确处理自己的遗产问题,最终导致家庭关系破裂。
观看这一部分的报道,我不禁感叹遗产问题的重要性,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遗产。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节目介绍了我国的遗产继承制度。
根据现行的继承法规定,如果一位老人没有留下遗嘱,其财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然而,由于我国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法律执行的不完善,很多家庭发生了争产纠纷,导致社会不稳定。
正因为如此,法律界和相关部门纷纷呼吁老年人及时拟定遗嘱,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通过这期节目,我对遗嘱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遗嘱是个人对自己财产和生活意愿的表达,是一种自由的权利。
通过遗嘱,老年人可以明确安排自己财产的继承方式,确保自己的家人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遗嘱还可以包含对于亲人未来生活的期望和关怀,帮助亲人更好地面对财务和生活问题。
此外,这期节目还让我了解到在制定遗嘱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有效,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其次,遗嘱应当具备真实意思表达,不能存在任何胁迫或欺诈行为。
同时,遗嘱还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并在见证人的存在下进行签署。
这些要求确保了遗嘱制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观看这一期节目,让我也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制定遗嘱。
首先,我应该明确自己的财产状况和家庭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继承人。
其次,我应该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并在遗嘱中做好相应的处理。
例如,如果我有未成年子女,我可以指定监护人并规定遗产用于子女教育和未来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诉讼
理由
是什么?黄绍泉诉石艳华、石艳丽、石卫东遗产继承纠纷上诉案
xx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调解书
(2004)东民一终字第196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黄绍泉,男,1929年6月12日生,汉族,胜利石油管理局物资供应处离休干部,住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物华小区30号楼西单元一楼西户。
委托代理人高伯良,山东崇义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石艳华,女,1962年10月2日生,汉族,无业,住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敬业小区26号楼2单元4号。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石艳丽,女,1968年1月6日生,汉族,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职工,住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四矿102站。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石卫东,男,1969年5月12日生,汉族,无业,住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物华小区30号楼西单元一楼西户。
委托代理人窦策飞,山东天地恒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
上诉人黄绍泉因遗产继承纠纷一案,不服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2004)东民初字第185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
经审理查明,1986年1月30日,上诉人黄绍泉与被继承人姚秀清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
被继承人姚秀清与其前夫生育三子女,即本案三被上诉人石艳华、石艳丽、石卫东。
上诉人黄绍泉与被继承人姚秀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位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物华小区30号楼西单元一楼西户70型楼房1套,交购房款27124元。
2002年4月27日,被继承人姚秀清立
录音遗嘱一份,内容为:将其个人财产70型楼房的一半处分给儿子石卫东继承。
在场见证人有李宝珠、刘莉。
2002年6月14日,被继承人姚秀清因病去世。
2003年7月,姚秀清因生前在原滨南采油厂从事家属工劳动237个月,即自1966年7月至1986年3月,获得退养家属一次性退养金利息差6744.4元,由上诉人领取。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由上诉人黄绍泉居住使用位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物华小区30号楼西单元一楼西户的70型楼房;上诉人补偿被上诉人石卫东房屋分割款7万元;以后双方互不追究。
二、上诉人黄绍泉支付被上诉人石艳华、石艳丽、石卫东利息差各1686.1元。
以上过付款项于2004年12月27日前一次性付清。
一案案件受理费2636元,由被上诉人石艳华、石艳丽、石卫东负担;二审案件受理费2636元,由上诉人黄绍泉负担。
上述协议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