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内容提要复习笔记及强化习题(幼儿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幼儿教育
11.1 内容提要
1.幼儿教育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1)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对应,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相联系的初创阶段;
(2)与以使用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相联系的确立阶段;
(3)与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相联系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2.各国幼儿教育的基本经验:
(1)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开办形式多样的幼儿教育机构;
(2)强调多种幼儿教育模式各有所长,注意多种幼儿教育模式的相互补充;
(3)重视师资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幼儿师资。
3.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1)幼儿教育机构更加多样化;
(2)幼儿教育模式趋于不断融合;
(3)进一步重视幼儿师资的培训。
4.幼儿教育的定义:
(1)广义的幼儿教育指的是以所有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在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育;
(2)狭义的幼儿教育指的是在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育即幼儿公共教育。
本章是从狭义的解释上来使用幼儿教育这一概念的。
与幼儿教育经常一起使用的还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概念。
学前教育特指入小学以前的三至六七岁幼儿的教育。
早期教育以往专指出生至三岁幼儿的教育,目前它常常可以包括学前教育,指出生至入学前幼儿的教育。
鉴于我国的称谓习惯,本章使用幼儿教育的概念。
11.2 复习笔记
一、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
1.初创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幼儿教育的初创阶段是与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它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密切相关。
在这一阶段,幼儿教育产生于妇女就业谋职的客观需要,其功能在于为出外谋职的母亲照看其幼儿,以解除母亲们的后顾之忧。
(1)幼儿公共教育产生的根源
生产力发展及其所造成的妇女就业谋职是幼儿公共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
1816年,欧文在英国自己的工厂中创办“幼儿学校”,即世界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
这所专门招收2~6岁工人子女的幼儿学校不仅解除了妇女的后顾之忧,而且为儿童创造了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3)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布兰肯堡创立了一所新型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这标志着幼儿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单纯的“看管”转向含有“教育”因素,幼儿公共教育机构成为一个独立部门。
(4)美、日幼儿教育机构的创立
①美国
1856年,流亡美国的福禄培尔门徒,德国人卡莱·舒尔茨夫人在威斯康星州的家中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这是一所以德语会话为主的幼儿园。
②日本
日本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则是于1876年在文部大臣田中不二麿的建议下成立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2.确立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此时,幼儿教育已出现越来越多的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幼儿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因素已经超过保育因素,教育功能成为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功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已经确立。
这一阶段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
(1)增加了幼儿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因素
①随着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家长开始要求孩子在被照顾的同时,能够得到有益的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他们迫切希望幼儿教育机构中能增加“教育”的成分;
②一些关于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早期阶段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而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增加教育因素成为可能。
(2)通过立法确立了幼儿教育的地位
这一时期各国政府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重
要作用。
①法国
1881年,政府明令组织“母亲学校”,从而将原来由私人经办的、带有慈善性质的幼儿教育机构转变成了国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②英国
a.1870年,英国政府通过《初等教育法》,确定招收5~7岁幼儿的幼儿学校为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b.1918年又颁布了《母亲和儿童福利法》,要求由地方行政当局为幼儿设立保育学校(招收5岁以下幼儿);
c.同年,颁布《费希尔法》,要求由地方行政当局出资设立保育学校或保育班,为幼儿提供优良的发展条件。
(3)蒙台梭利教育法
最具代表意义的是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成立“幼儿之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这种尊重幼儿、主张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动学习的教育法在当时的世界各国广为传播,蒙台梭利也因其教育法被人们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
3.进一步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1)制定法律法规,保证和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①英国
a.1944年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规定以教育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目的初级学校就是保育学校;
b.1968年,制定《都市发展纲要》,规定在纲要颁布后的12年中,由政府拨款资助
城市贫民子女;
c.1972年,发表白皮书,提出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82年使50%的3岁幼儿和90%的4岁幼儿都能够接受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
②美国
a.1941年,通过《朗哈姆方案》,规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拨专款资助与战争有关的工厂设立幼儿教育机构;
b.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强调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应该重视天才儿童的选拔和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c.1965年,美国政府通过了“向贫穷宣战”的《经济机会法案》;
d.联邦教育总署在1966年开展了旨在帮助贫穷幼儿的“提前开始计划”,以期对“处境不利者”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③日本
a.法律颁布
幼儿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很快复兴并普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保证:
第一,1946年,颁布《生活保护法》;
第二,1946年,通过《儿童福利法》;
第三,1947年,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b.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实施
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64年实施,旨在促使5岁幼儿进入幼儿园;
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72年实施,旨在促使4~5岁幼儿进入幼儿园;
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0年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3岁幼儿入园率。
④各国发展的阶段特征
a.在幼儿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各国政府纷纷通过立法、制定方针政策等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并用法律的强制性保证了幼儿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b.在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幼儿教育的可控性有所增强;
c.与之相应,其他形式的幼儿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经济保证。
(2)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发展
①二战中,世界第一个为儿童谋福利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成立。
②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宣言认为:
a.承认儿童的权利是人类解放运动总体的重要一环,在人类解放运动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b.特别强调必须保护儿童,使其免遭一切放任、虐待以及剥削,并呼吁人类承认儿童的基本权利,并逐步采取立法及其他措施,为捍卫儿童的权利而努力。
③世界学前教育组织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④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
a.为儿童权利的保护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
b.是人类决心“将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并建立机制加以实施的表示。
(3)评价
①意义
幼儿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初创阶段的幼儿教育以保育为主,确立阶段的幼儿教育其真正的教育因素迅速增加,而在进一步发展阶段的幼儿教育从偏重于智力训练走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