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牛顿运动定律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09年全国卷H ) 15.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
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 t i
分别为
1
A. 3 和 0.30s B
. 3 和 0.30s
C. 3 和 0.28s D . 3 和 0.28s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
(09年上海卷)7•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

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
0点,
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

运动员从
0点自由下落,至 B 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
过合力为零的C 点到达最低点 D ,然后弹起。

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分 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经过B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t 得3玄甲=a 乙
F _ 1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口甲
3

4 0.4
=10m/ s 2
1
0.4 -t ,得 t=0.3s,B
正确。

,乙做匀减速.根据
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A .①③
B .②③C.①④ D .②④
答案:B
(09年上海卷)46.与普通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

下表为某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在额定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为60Kg的人骑着此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
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4倍。

当此电动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为____________ N,当车速为2s/m时,其加速度为 ___________ m/s2(g=iom m/s2)
(09年宁夏卷)2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
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

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答案:BC
(09
年广东物理)8•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
称其体重,t。


t
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
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解析:由图可知,在t o-t i时间内,弹簧秤的示数小于实际重量,则处于失重状态,此时
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在t i-t2阶段弹簧秤示数等于实际重量,则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在t2-t3阶段,弹簧秤示数大于实际重量,则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若电梯向下运动,
则t o-t i时间内向下加速,t i-t2阶段匀速运动,t2-t3阶段减速下降,A正确;BD不能实现人进入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C项t o-t i内超重,不符合题意。

(09年江苏物理)9•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
有接触面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
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 .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BCD
WWW A
(第9题图)
小等于F=210N,然后再对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识得
Mg = F
F
N ,得F N =490N,根据牛顿第
解析: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使用图象处理则可以使
问题大大简化。

对 A 、B 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
F l 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
F
i = F
a 时,对A 有F - F i = ma ,对E 有F i = ma ,得 2,在整个过程中A 的合力(加速 度)一直减小而E 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
A 的合力(加速度)
一直大于E 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 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E 的合力(加速度) 。


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t |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
t 2时刻两物
体的速度相等,A 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 大,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 t |时刻之
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

(09年广东理科基础)4.建筑工人用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

质量
为70.0kg 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 的建筑材料以0.500m /s 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 的压力大小为(g 取10m /s 2)
A . 510 N
B . 490 N
C . 890 N
D . 910 N 答案:B
J]
解析:对建筑材料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 mg二ma,得绳子的拉力大
小等于F=210N,然后再对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识得Mg = F F N ,得F N=490N,根据牛顿第
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间的压力为 490N.B 对。

(09年广东理科基础)15.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
度为a 2,则
答案:D
可知a 2 2a 1 , D 对。

(09年山东卷)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 F 表示
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图甲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
2s-4s 做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
4s-6s 做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受力为负,恒定,6s-8s 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恒定,综上分析 B
正确。

考点:v-t 图象、牛顿第二定律
提示:在v-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受力恒定。

速度一一时间图象特点:
上,大小为F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印;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 2F 时,物体的加速
A . a i =a 2
B . a i <a 2<2a i
C . a 2=2a i
D . a 2>2a i
F —f
解析:当为F 时有印一 m ,当为2F 时有a 2
2F - f
m
2F -2f f m
二 2a 〔 一
m
图甲心
① 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一一时间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 的“正方向”,t 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一一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 “直 线运动”的情况,如果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物体的“位移一一时间”图象;
② “速度一一时间”图象没有时间 t 的“负轴”,因时间没有负值,画图要注意这一点; ③
“速度一一时间”图象上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代表的该点的加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 加速度
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④ “速度一一时间”图象上表示速度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09年山东卷)18.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 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
343千米处点火加速,
判断正确的是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 度
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
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BC
解析: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 A 不正确。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 引力来提供向心力, 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B 正确。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
2 二 T =—
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 24小时,根据
■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
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C 正确。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
引力来提供加速度, 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 所以相等,D 不
正确。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 提示: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 (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
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

t 轴上方代表 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 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 90分钟。

下列
P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
2
Mm v
G —〒=m — 量。

由 r
r 得
(09年山东卷)22.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


质量为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6。

木箱在 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 m 的货物装入木箱, 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 与轻弹簧被压缩 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 然后木箱恰 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
的是
A. m = M
B. m = 2M
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 势能
答案:BC
解析: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
g - % COST ,上滑时加速度为g Jg COST ,
所以 C 正确。

设下滑的距离为 I , 根据能量守恒有
J (m
•M )g |
C0Sd 」Mgl COST 「mgl si ,得m = 2M 。

也可以根据除了重力、弹性力
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 B 正确。

在 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 所
以D 不正确。

考点: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 提示: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09年安徽卷)17.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
G 啤=m ・2r —
r 2

G
M G 啤叫 r , r 2
可求向心加速度。

斜面轨道倾角为30°,
,由
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 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答案:C
解析:在慢慢加速的过程中顾客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 左,电梯对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由 牛顿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对电梯的作用方向指向 向左下;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顾客与电梯间的摩擦力等 于零,顾客对扶梯的作用仅剩下压力,方向沿竖直向下。

(09年安徽卷)18.在光滑的 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 个正点电
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 b 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 动到d 点的过程中
A. 先作匀加速运动,后作匀减速运

B. 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
C. 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由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是变力,加速度是变化的。

所以A 错;由等量正电荷的
电场分布知道,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
0点的电势最高,所以从 b 到a ,电势是先增大后减
小,故B 错;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 所以只有电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故电势能与机械能 的和守恒,C 错;由b 到0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 0到d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 加,D 对。

1、( 08全国卷1)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
abed ,顶点a 、c 处分别固定一 示。

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 线bd 往复运动。

粒子从 b 点运
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 向右做加速运动
B. 向右做减速运动
C. 向左做加速运动
D. 向左做减速运动 答案:AD
解析:对小球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弹簧弹力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必定具有向
右的加速度,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

2、(08全国卷2)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
A 和
B 紧挨着匀速下滑,
A 与
B 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 2倍, 斜面倾角为 a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答案:A
解析:A 、B 两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均为
mg COS 「,所受滑动摩擦力分别为:f A =
快mgcos a, f B =阳mgcos a,对整体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可得: 2mgsin a = ^mgcos a+
^mgcos a, ^且 i_A = 2 JJB , 解之得:J = tan a, A 项正确。

3、(08北京卷)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 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 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 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 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 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 M 、倾角为B 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

把质量为 m 的 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

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M +診9心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 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 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 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 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

A •当二 时,该解给出a=0 ,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A . 2 gta n
a
B . 2
3cot a
3 C . tan a
D .
cot a
B. 当才=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 m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D .当m> 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sin 答案:D
g
解析:当
m…
M
时,该解给出a=si nr,这与实际不符,说明该解可能是错误的。

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及摩擦力,
1 .2
s = — at
v 二at , 2 ,所以B、C
5、(08江苏卷)3.—质量为M勺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 气球在
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
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解析:考查牛顿运动定律。

设减少的质量为△ m,
时:Mg -△ mg + kv = F,解得△ mg = 2(M —£), A正
确。

6、(08宁夏卷)20•—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


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

设斜面对小球的支
右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
4、(08四川卷)18.—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
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

若用
t o滑至斜面底端。

F、v、s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
答案: AD
解析:
故大小不变,A正确;而物体在此合力作用下作匀加速运动,
错;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总的机械能将减小, D正确.
A.
2(M -F)
g
2M
C.
答案:
B.
g
D. 0
匀速下降时:Mg = F + kv,匀速上升
本题要注意受力分析各个力的方向。

A .C.
B.D.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 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 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

对小球受力分析,当N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右,加速度向右,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A对C错;当T为零时,小球的
合外力水平向左,加速度向左,故小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或向左加速运动,B对D错。


题时抓住N、T为零时受力分析的临界条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说明小球和小车只能有水平的加速度,作为突破口。

7、( 08山东卷)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

设投放
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且运动过
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 •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 •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答案:C
解析:因为受到阻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对支持面有压力,A错。

由于箱子阻力
和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最终匀速运动,BD 错,C对。

& (08海南卷)2、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 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
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 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

A . ( M + m) g
B . (M + m) g—F
C. ( M + m) g+ Fsin B
D. ( M + m) g —Fsin B
答案:D
Fsin 0+ N=mg +解析:本题可用整体法的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
Mg ,贝U N= mg + Mg —Fsin0。

9、( 08海南卷)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 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 a与b之间、b 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 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由于人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 对其受力分析可知,人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选项A 正确。

12. 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处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
答案:B
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 a 和 b 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
A . a 与b 之间的压力减少,且 a 相对b 向下滑动
B . a 与b 之间的压力增大,且 a 相对b 向上滑动
C . a 与b 之间的压力增大,且 a 相对b 静止不动
D . b 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
答案:BC
a 相对
b 向上滑动
解析: 依题意,若两物体依然相对静止,则 a 的加速度一定水
平向右,如图将加速度分解为垂直斜面与平行于斜面,则垂直斜面 方向,N — mgcosB=ma y,即支持力 N 大于mgcos B ,与都静止时比较, a 与b 间的压力增大;沿着斜面方向,若加速度
a 过大,则摩擦力
a 物块可能相对
b 向上滑动趋势,甚至相对向上滑动,故
A 错,
B 、
C 正确;对系统整体,在竖直方向,若物块 a 相对b 向上滑动,则a 还具有向上的 分加速度,即对整体的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系统处于超重状态, b 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将
大于两物体重力之和,D 错。

10、(08广东理科基础) 2.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 上匀速运动,如图1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11、(08广东理科基础) 阻力为
f ,加速度为a = ,则f 的大小为
f Jm
g A. 3 f /mg
B. 3
C. f = mg
D.
4
=3m
g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f mg
mg _ f = ma ,解得 3 m ,选项
V

B正确。

12、(08广东卷)1 •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答案:B
解析: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
成正比,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有关,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时间与倾角有关,故选项C、D错误。

13、(07北京理综)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就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
利斯581c”。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

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
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 k1,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
E
k1
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 k2,贝y Ek2为C
A • 0.13
B • 0.3
C. 3.33 D • 7.5
14、(07广东理科基础2、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
m/s2, g取10 m/s2,那么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C
A . 1倍
B . 2倍
C . 3倍
D . 4倍
15、(07海南卷)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
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
观点相反的是D
A.四匹马拉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
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16、(07江苏)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
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卩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
m - m -
2m 2m ―
3」mg 3」mg A. 5
力为B
17、(04全国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
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 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
g = 10m/s 2。

由 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
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分别为A
18、( 07宁夏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 .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3」mg
2
D . 3Amg
3 2 1 0
_____ t / s
8 10
A . m = 0.5kg ,卩=0.4 C . m = 0.5kg ,卩=0.2
B. m = 1.5kg ,卩=
15
D . m = 1kg , = 0.2
19、(07全国理综I)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

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
若用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的
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C
A . V1
B . V2
C. V3 D . V4
F F F F
J
i** mg mg mg mg
1-'~:
0.5I i0.5------- h0.5L0.5-':
i 1
1 L ■
ii
!
l 1 L ]
0 1 2: 3 t/s0 1 2 ;
3:
t/s 01: 2」3
t/s 5
1 2:3 t/s
—0.5—0.5—0.5
(a)(b)(c)(d)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 = 2MO , M、N 两点高
度相同。

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
能损失,以v、s、a、E 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
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变化(图中纵坐标是
20、(07山东理
综)
A B C D
21、( 07上海理科综合) 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 A .从第1s 末到第3s 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 .从第3s 末到第5s 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 从第5 s 末到第7 s 末合外力做功为 W D .从第3 s 末到第4 s 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24、( 07重庆理综)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出滴撞击产生
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 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 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 45 mm 。

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
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 度为 1 x 103 kg/m 3) A
A . 0.15 Pa
B . 0.54 Pa
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 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二。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 R 的 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 于B
2
.v arcs in —
(A )
Rg 1 . 2v 2
arcs in
(C )
2
Rg
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 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 ③ 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④ 气球所受浮力不变
A .①③
C .②③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B .①④
D .②④
22、 (07上海理科综合)右图是居民小区内常见的健身器材。

使用时
手可以握在①或②处,脚可以踩在④或⑤处。

手脚一起用力时,器械 :
前半部绕支点③转动。

下列最费力的方式是
D
A •手握①,
B .手握①,
C .手握②,
D .手握②, 23、 (07 上海)
W ,贝U CD
同时脚踩⑤ 同时
脚踩④ 同时脚踩⑤ 同时脚踩④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v — t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 1 s
*v/m s
C . 1.5 Pa
D . 5.4 Pa
25、( 00天津、江西卷) 13.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
路面造得外咼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
2
arc tg 一 (B ) R
g
2
arcctg 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