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张剑——写作B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合集下载

级考研英语解阅读理解B命题特点和规律

级考研英语解阅读理解B命题特点和规律
提出观点—发表异议—驳斥观点—建立观点—论证观点
这类文章虽然与前两类文章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相比较而言,颇为复杂,同时也是考试中出现可能性较大的一种。文章的基本模式是:在文章开始提出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观点或者现象,接着作者阐述自己对此现象或者观点的看法(也可能会涉及到大众的舆论)。在阐述自己看法的同时,作者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赞成或反对。如果作者持赞成态度,就直接对它加以论证;如果持反对态度的话,则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充分论据证明。遇到这一类型的文章时,考生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观全文,弄清楚其中哪个是作者的观点,哪个是作者要驳斥的观点,每个观点都有哪些论据作为支撑就基本完成了。由于这里面大多有明显的转折意思,考生可以去找一些提示语,比如:However/But/Nevertheless/Asamatter of fact。这些词语常常可以作为作者观点和其他观点的分水岭。
这一类型的文章与我们较为熟悉的议论文有很多共同之处,与问题型文章也不乏相似的地方。所以考生解答起来应该颇为容易。其基本模式是:在文章开始,作者列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用所掌握的论据对此观点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阅读这类文章,考生只要细心掌握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据,结论又是什么即可。
3.立论/驳论型:提出观点—表示赞同—论证观点
新题型更加突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在英语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有其表达上的语言规律和篇章结构上的层次安排,所以,如果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可以做到主题突出、段落层次鲜明、行文自然流畅、衔接手法多样、文字连贯,在做此类阅读新题型时必然有所裨益。
(三)文章结构特点
要想准确迅速地解答阅读新题型,我们必须对英文文章的写作思路了然于心,了解并学习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知识,因为他们反映了新题型的出题原则。常见的英语篇章结构包括:

现代文阅读(必考)的命题特征及对策

现代文阅读(必考)的命题特征及对策

2011-2-20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13
备考对策
学生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 五缺” 学生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缺乏结构意识, 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 要点 缺乏文本意识, 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缺乏提炼整合手段, 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缺乏作答规范意识, 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题目设置】 题目设置】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 .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 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 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 者的一种特殊现象。(此项说法正确,符合文意。) 。(此项说法正确 者的一种特殊现象。(此项说法正确,符合文意。)
2011-2-20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8
年广州“ 示例: 2009年广州“一模”(第12题) 年广州 一模” 题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 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 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 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 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 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 意与境交融之后 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 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
2011-2-20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4
认识考纲考点
年普通高考语文( 《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广东卷)命题总 年普通高考语文 广东卷) 紧扣考纲要求设计试题。 结》:紧扣考纲要求设计试题。“论述类 文本” 文本”的考查主要检测考生基础的阅读能 力,在具体考查中着重考查考生的抽象思 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观点, 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观点,能 否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否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着眼于检测基本的阅读能力,以考查信息阅 着眼于检测基本的阅读能力, 读能力立意命题

张剑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

张剑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

张剑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附标准答案)1986-2009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历年试题与解析1.从动物智商研究中得到的启示(2009年)2.高智商与遗传疾病(2008年)3.西班牙和葡萄牙前殖民地独立后面临的问题(2007年)4.美国无家可归者增多的现象(2006年)5.人类的嗅觉(2005年)6.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讨(2004年)7.帮助青少年适应成长中的变化(2003年)8.传媒技术的发展(2002年)9.政府对媒体炒作干扰司法公正进行立法限制(2001年)10.农民的生产和消费(2000年)第二部分阅读理解A部分历年试题解析Ⅰ社会生活、伦理类1.通过培养新习惯促进创新思维(2009年Text 1)2.压力对女性健康造成负面影响(2008年Text 1)3.美国社会同化现象(2006年Text 1)4.社会生活中的按字母排序现象(2004年Text 2)5.互联网给谍报工作带来的变化(2003年Text 1)6.捍卫动物医学研究(2003年Text 2)7.在医疗上花费大量财力延缓自然死亡是不值得的(2003年Text 4)8.如何使用幽默(2002年Text 1)9.有关医生协助病人自杀的争论(2002年Text 4)10.网络在第三次电子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2001年Text 2)11.美国人追求简朴生活的潮流(2001年Text 5)12.人类的进化已经结束(2000年Text 2)13.日本人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沦丧现象(2000年Text 4)14.如何正确看待雄心壮志(2000年Text 5)Ⅱ科普类1.DNA检测及其存在的问题(2009年Text 2)2.美国人的身高停止增长(2008年Text 3)3.智商测试不能准确反映人的能力(2007年Text 2)4.海洋物种濒临灭绝的现状(2006年Text 3)5.动物的公平意识(2005年Text 1)6.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急待解决(2005年Text 2)7.梦可以被控制(2005年Text 3)8.机器人科技的发展(2002年Text 2)9.科学发展的专业化和职业化(2001年Text 1)Ⅲ商业经济类1.正规教育的缺乏不会限制生产率的提高(2009年Text 3)2.学术期刊出版的变化(2008年T ext 2)3.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经济风险增加(2007年Text 3)4.企业数据保护的重要性(2007年Text 4)5.莎士比亚故居的经济现象(2006年Text 2)6.帮助求职的个人搜索代理工具(2004年Text 1)7.美国经济的疲软没有引起消费者的恐慌(2004年Text 3)8.铁路公司合并可能造成垄断(2003年Text 3)9.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02年Text 3)10.企业的兼并与收购(2001年T ext 4)11.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的兴衰(2000年Text 1)Ⅳ文化历史教育类1.新英格兰的文化生活(2009年T ext 4)2.美国开国元勋们对奴隶制的复杂态度(2008年Text 4)3.人的成就取决于后天培养而非先天遗传(2007年Text 1)4.艺术的功能(2006年Text 4)5.一本关于正式英语退化的书(2005年Text 4)6.美国学校轻视才智(2004年Text 4)7.美国报业遭受不信任危机(2001年Text 3)8.未来派诗歌不是文学(2000年T ext 3)第三部分阅读理解8部分历年试题解析1.19至20世纪的文化人类学理论(2009年)2.如何写作初稿(2008年)3.父母帮助孩子顺利进入成年期(2007年)4.美国博彩业的兴旺(2006年)5.加拿大建立国家药品管理机构(2005年)第四部分阅读理解C部分历年试题解析1.广义的教育(2009年)2.达尔文论智力(2008年)3.法律教育对于新闻报道事业的意义的(2007年)4.对“知识分子”的定义(2006年)5.欧洲的电视媒体(2005年)6.语言学中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形成(2004年)7.人类学(2003年)8.行为科学(2002年)9.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未来生活(2001年)10.现代政府依赖专家人才(2000年)第五部分写作A部分历年试题解析1.建议信(2009年)2.道歉信(2008年)3.建议信(2007年)4.申请信(2006年)5.辞职信(2005年)第六部分写作8部分历年试题解析1.网络的“近”与“远”(大作文)(2009年)2.合作的重要性(2008年)3.乐观心态是成功的关键(2007年)4.偶像崇拜(2006年)5.年轻人应该赡养父母(2005年)6.终点又是新的起点(2004年)7.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雨(2003年)8.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2002年)9.困难的时候,人人都应该献爱心(2001年)10.自然生态平衡遭破坏(2000年)。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应试策略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应试策略

人生拒绝抄袭
考场上,监考老师会谆谆教诲我们:“考试时不要抄袭,因为 那是自己在骗自己。” 作文课上,语文老师都会细心嘱咐我们:“不要抄袭别人的作 文,要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 看来,许多事都是不欢迎抄袭的,抄袭别人还有可能自己害自己; 虽然抄袭别人的试题得了高分,结果自己不会的东西还是不会; 虽然抄袭别人的作品发表了,最终却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我们的人生也不欢迎抄袭,因为抄袭得来的人生,只是别人人生 的一种复制,难称得精彩,更没有什么价值。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 却那么热衷于“抄袭”别人,甚至恨不得将自己复制成自己所羡 慕的某个人。看到一些歌星一夜成名,不问问自身条件具备不具 备,便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嗓子,练身段,甚至衣着服饰、言谈 举止无一不对其进行抄袭,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很像某某人”, 便是对他最好的称赞。他的浑身上下都成了别人,唯独没有了他 自己。这些人,多像那只模仿着老鹰去叼羊的乌鸦啊——
重庆卷 江苏卷 浙江卷
我和小鸟 他们
生活在自然中 好奇心 触摸城市与 感受乡村
湖北卷
举手投足之间
பைடு நூலகம்
天津卷 广东卷 安徽卷
人之常情 不要轻易说“不” 带着感动出发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河北、河南、陕西、山西、 广西、海南)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 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 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 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 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 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命题说明及试题解析

2011命题说明及试题解析

《命题说明》命题人:华油五中赵淑艳1.命题思想:本试卷以2010《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其形式和结构完全符合《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河北卷考试说明》对理综生物部分的要求。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2.试题范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综)规定的内容。

3.答卷方式:闭卷、笔试4.内容及比例:试题总分72分,包括选择题(共5题,30分)与非选择题(共4题,42分)两种题型。

试题充分体现了2010年《考试说明》的要求,重点考查了高中生物主干知识,如代谢、调节、遗传、实验等,同时也兼顾了选修内容的考查,其中选修部分约占20%。

突出考查了考纲中的四个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预期难度系数为0.5----0.6,符合高考要求。

试题的内容分布章节分布知识要点题号第一册化合物、细胞蛋白质、细胞分裂 3、4 新陈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矿质代谢 1、31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和神经调节4、32第二册遗传和变异基因分离组合定律及应用、基因突变1、 3、34 进化和生态进化、生态系统成分 2选修基因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全能性选择性培养基5、33(其中31、32、33、34题亦考查了实验能力)试题答案、命题意图及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生物学观点,分析生物学现象,并作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本题考察了ATP的知识、主动运输的知识、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等。

【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再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

说明细胞并未死亡,如果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则细胞中不能产生ATP,细胞死亡。

2011MBA北京试卷讲评

2011MBA北京试卷讲评

参考例证(正面例子)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有一天,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两个同学,子张 和子夏哪一个更贤明?孔子回答:子张过分拘泥 于礼节,子夏则是不按照礼仪去做事。子贡又问, 子张能多出一些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超过 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可见,孔子在2000 多年前,已经讲求适度原则,中国的教育改革同 样也该如此。
A1论证有效性分析答案
1、论证中“终身制”、“铁饭碗”、“终身雇佣制”、 “长期雇佣关系”这四个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 体含义,上述论证中忽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 2、论证中证明“铁饭碗”合理的主要依据是“期界问题” 所表述的短期雇佣关系会导致种种职工短视行为。但是, “铁饭碗”和“短期雇佣关系”这两种情况虽然不能同时 存在,但否定“铁饭碗”。并不意味着一定导致“短期雇 佣关系”。 3、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终身制”和“铁饭碗”作 为指称传统体制弊端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日本和德 国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一般适用于那些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 岗位,与中国改革开放前国有单位普遍实行的“终身制” 和“铁饭碗”是不同的,不能证明“终身制”和“铁饭碗” 的合理性。
试卷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题:论说文不准确,无法合理运用方法和 技巧;背诵具体篇章,直接套用。论证分析缺陷 点查找不准确,丢分严重。 二、结构层次:分段不合理,各段内容不均衡, 结构残缺。论证分析完成比论说文好。 三、写作内容:论说文内容不充实,语句重复单 调,例证、名言严重不充足;论证有效性分析从 逻辑角度进行论证,把握不准确。 五、卷面:错别字、字数、标点、整洁程度
A1论说文试卷解析
参考例证(反面例子) 汉景帝刘启,因为担心诸侯势力大过自己,出现 中央无法辖制地方的局面,采用晁错的建议,矫 枉过正的削去所有诸侯王的封地。结果导致,吴 王刘濞以“清君侧”的名义谋反祸乱。最终汉景 帝不得不杀死晁错,而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七 国之乱”。可见,无论治国还是治学,改革都要 适度,切忌过犹不及。

第一时间深入分析2011年考研英语(一)命题趋势及规律

第一时间深入分析2011年考研英语(一)命题趋势及规律

第一时间深入分析2011年考研英语(一)命题趋势及规律万学教育•海文考研公共课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室2011年考研英语大纲与2010年相比,没有任何本质变化,这说明,考研英语出题方向和出题难度跟2010年相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回顾历史,考研英语(一)自从2005年作出一次重大调整之后,考研英语试卷结构就稳定下来,分为三大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10分,阅读部分分为Part A(传统阅读)、Part B(新题型)和Part C(翻译)三部分共60分,写作部分分为Part A(小作文)和Part B(大作文)共30分。

从2005年至今,除了阅读部分Part B(新题型)和写作部分Part A(小作文)发生过微调(2006年新题型增加了两种备选题型;2009年小作文增加了摘要写作),其余题型皆保持稳定。

所以同学们完全可以以近几年考试真题为依托,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应对各种题型的能力。

当然,分析2009和2010年的试卷,同学们还是感觉难度有所增加,比如阅读理解部分,选项的干扰性更强,要求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章,题目区分度更高,真正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不是靠简单的阅读技巧就能获得高分。

下面我们根据近几年真题情况,具体就各个考研题型谈一下2011年考研英语命题趋势及规律。

英语知识运用该题型考查两种能力,一是考研核心词汇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二是对英文文章的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

英语知识运用的词义辨析题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的形近、义近词辨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不仅要考虑文章的中心主线,还要考虑各词本身的功能或特点,比如,动词辨析题就要考虑到动词的及物或不及物以及动词的主语或宾语对其产生的限制。

逻辑关系主要考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时也考查句群与句群间、段与段间的逻辑关系。

归纳起来有六种: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对立关系、总分关系以及条件关系。

其最直接的体现是对连词的考查。

具体参考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考研作文必备张剑考研英语写作历年真题大小作文经典范文及精讲

考研作文必备张剑考研英语写作历年真题大小作文经典范文及精讲

一、真题小作文2011[张剑老师文章]Dear Xiao Ping,How are things with you?I watched the film“2012”on DVD yesterday and found it a wonderful film.I strongly recommend it to you.The film is about an ancient prophesy which forecasts the end of the world in the year2012. Several ancient civilizations,such as Jewish and Mayan,have foretold the disaster and therefore made the story look rather believable.But the film is less an adaptation of the prophesy than a story of escape from the disaster.The film explores the complicated behaviors of people confronted with death and asks a soul-searching question about human nature:Is there altruism or complete selflessness when people face the final moment of one’s life?I find the film one of the best movies produced by Hollywood in recent years.I wish you would not work too hard in your study and would find time to relax and enjoy films from time to time.Sincerely yoursLi Ming [语言亮点]1.wonderful a.精彩的2.forecast/foretold v.预言3.believable a.可信的4.less A than B不是A而是B5.adaptation n.改编6.explore v.探究7.soul-searching a.令人深思的[思路解析]第一段:首先用How are things with you?寒暄,接着写明写信的目的: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推荐给对方。

历年考研英语试题命题特点及规律(知识运用部分)

历年考研英语试题命题特点及规律(知识运用部分)

历年考研英语试题命题特点及规律(知识运用部分)历年考研英语试题命题特点及规律(知识运用部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总体分析2002年《大纲》将“完形填空”调整为“英语知识运用”之后明确规定: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要点是词汇、语法和结构。

英语知识运用采用多项选择完形填空(Multiple Choice Cloze Test)的形式来考查。

完形填空(Cloze)又称综合填空或短文填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测试的实践中,1956年被应用于外语测试。

在我国用于英语测试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完形填空是用来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对考生的语法结构、词义搭配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综合考查(measuring overall ability)。

完形填空的设计和应用,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的理论: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以整体信息为主的。

尽管有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十分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地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来认知。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图1和图2时,我们会自然地把它们分别看做是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而不是一段曲线和三个点。

同样,在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过程中,也需要理解信息的整体。

尽管其中有一些词或短语被抽去,但通过语段提供的冗余信息,人们仍然能够推知被抽去的信息,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根据这一原理,命题人使用完形填空这一种题型——从一篇短文中删去一些信息,留出空格,由考生补全——来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完形填空的形式不仅考查考生对于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

这就意味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试题由过去注重对单句语言点的考查向对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的考查转移,这一考查重心的转移要求考生能够对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篇章特征有较强的辨识能力。

张剑历年作文解析

张剑历年作文解析

91年作文Section IH Writing(15points)Directio ns:A)Title: WHERE TO LIVE—IN THE CITY OR THE COUNTRY?B)Time limit: 40 minutesC)Word limit: 120 -150 words (not including the given opening sentence)D)Your composi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OUTLINE below and should start with the given opening sentence.E)Your composition must be written clearly in the ANSWER SHEET.OUTLINEConvertiences of the city2.Attractions of the country3.Disadvantages of both4.My preferenee审题谋篇提纲第一、二项分别要求讨论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点,第三项要求讨论各自的缺点,显然,对照的写作方法最为合适。

第四项要求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对前面讨论的一个总结。

按照所给提纲,文章自然分成四段。

参考范文Many people appreciate the conveniences of the city. With so many supermarkets, shopping malls and recreation facilities within easy reach, for example, city dwellers find it easy to enjoy themselves. Also, they are well-informed and have access to better education and better job opportunities. Besides, the city has bett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nd health care・ So, those who live in cities tend to have better sense of security・But country life is also attractive. With the fresh air, the green trees and the singing birds, country people are close to nature and live a quiet life. They can enjoy the peace and calmness of the pastoral environment there・ They can easily make friends with the warmhearted and honest people there・Both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however, have their own disadvantages. Cities are being tortured by many problems, such as heavy traffic and serious pollution. And urban citizens are often under pressure. As for rural inhabitants, they may find life far from being convenient, colorful or vigorous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 hate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city. I like the peace and beauty of the country. As to the inconveniences, countryside in China is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leaving more and more disadvantages behind. So, given the chanee, I would prefer to live in the country.范文点评总体分析:由于从所给材料中较容易确定文章的层次和段落结构,所以,应该在表达上多下功夫。

公共英语一级考试写作命题规律分析 1

公共英语一级考试写作命题规律分析 1

公共英语一级考试写作命题规律分析 1公共英语一级考试写作命题规律分析1公共英语一级考试写作命题规律分析(1)文学创作部分就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因而在命题方面有著不同于其他部分的特点,学生应当介绍其命题规律,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改写句子共有3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意思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句型的表达方式的掌握。

改写句子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的意思大体相同。

以填空的形式命题,考生须填补空白并使补全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一致。

该节要求考生要仔细阅读原句,准确理解其含义,将原句和目标句相互比较,找出需要补全的内容,正确改写句子。

重写句子的常考题型:1、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1.manyworkersbuiltthisfactoryin2001.thisfactorybymanyworkersin2001.「恰当答案」wasbuilt「规律分析」这部分要求熟悉被动语态的构成——不同时态下系动词be的变化形式。

2、轻易该词与间接该词的切换2.heaskedme,“whereareyougoing”洛基国际英语竭诚为您服务heaskedme.「恰当答案」whereiwasgoing「规律分析」这部分要求了解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二者互变时要注意:人称的变化;时间表示法的变化;指示代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中疑问词的变化;特殊疑问句中语序的变化规则等。

3、therebe句型的转换3.theroomisempty.thereisintheroom.4.whatcanidoforyouanythingicandoforyou「正确答案」3.nothing4.isthere「规律分析」这部分建议介绍therebe句型的基本结构,特别注意系则动词be在相同语境下的变化形式。

“成千上万人疯狂下载。

更多价值连城的Classified英语自学资料,洛基内部秘密英语,技巧,策略恳请在网上提出申请报名者”洛基国际英语竭诚为您服务。

张剑命题规律提纯版

张剑命题规律提纯版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1试题命制(考查内容)(1 )语法知识试题:考查基本语法知识。

(2)词汇(12~15题):考查短语搭配、近形词、近义词、惯用法。

新趋势:得体性、规范性及同一词汇的特殊意义篇章结构(2~3题):考查语意结构和语意逻辑关系。

要注意逻辑关系的连词、副词。

2、解题方法(考场应对)一个原则,三步答题:原则:文章主题三步:①浏览全文—找主题②逐句阅读填空位③通读全文—捋通顺关注点:3、考查知识点(复习着力点)(1)语法①主谓致(人称和数)②虚拟语气(尤其一些特殊形式和用法)③非限定性动词④定语从句(选择关系代词)⑤并列连词及词组的用法and, but, or, as well as, 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 either...or...等。

注意:毗邻原则,即谓语应与其相邻的名词或代词保持一致。

⑥ 代词(不定代替、关系代词)nothing else than (只不过,仅有)everything 不与else 连用(2)词汇(70%)①近义词的辨析②固定词组和习惯搭配(3 )篇章结构①词汇纽带:同义词、反义词的使用和关键词的重复②逻辑纽带:转折、引申、列举、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的过渡词,通常是连词、连接性副词和词组。

这些连词、连接性副词和词组能够显示出作者的思路及文章意义重心的变换(警惕)。

因此,掌握逻辑过渡词,是把握作者思维脉络和篇章结构的重要手段。

转折however (2002年第29题、1998年第47题、2007年第9题、2008年第14题),yet, but, an yhow, any way, nevertheless, while (2005 年第1 题),whereas (1997 年第48 题,2005 年第9 题),in stead, i nstead of( 2000 年第41 题);递进besides, further, moreover, most important,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too, also (2005 年第16 题),and then, again, indeed(2006 年第1 题);条件、让步if, only if (2000 年第42 题),in spite of, despite, though, although (2002 年第31 题,2006 年第7 题),even so, even though (1997 年第44 题),rather, after all, regardless, while (2006 年第14 题);原因、结果because(2004 年第22 题,2003 年第24 题),si nee, as (1997 年第42 题),for, due to, so, therefore, thus, hence, in that , accord in gly, con seque ntly, as a result, as a con seque nee, sothat (2003 年第35 题),to this end ;比较、对比likewi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way, in comparison, in contrast, like, as, just as, conversely, on the contrary (2003 年第38 题),while (2007 年第12 题);歹y举、举例first, sec on d,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 ond place, n ext, ano ther, fin ally, still, namely, that is, for instance (2009 年第14 题),for example (2003 年第28 题),as an example, specifically, in particular ;时间关系before (2001 年第36 题),after, until, till , meanwhile , subsequently。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B部分命题特点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B部分命题特点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B局部命题特点阅读理解B节题型是对阅读理解A节题型和“英语知识运用”所考查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综合测试,以下是跟大家分享理解B局部命题特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考研英语大纲规定,阅读理解局部B节(5题,每题2分,共1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构造的理解。

阅读理解B节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展考查。

备选题型有:(1) 段落填空: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 排序: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构造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 小标题: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

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局部的概括、阐述或举例。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阅读理解B局部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连贯性、一致性、逻辑性等语篇、语段整体性特征以及文章构造的理解,即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根底上把握文章的整体和微观构造。

考生既要理解和掌握文章总体构造和写作思路,又要弄清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由阅读理解B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所限,该局部所选取的文章,逻辑性强,构造严密。

常见的阅读理解B的英语篇章构造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有 1.问题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议论型: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印证结论。

3.正反论述型:提出观点—表示赞同、质疑—总结观点 4因果分析型:结果/现象—原因/成因这类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所选择的文章;逻辑性强,构造严密;二是要求补充的句子往往较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三是,要求补充的句子通常仅次位于段首或段末,在文章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精讲原理,直击热点

精讲原理,直击热点

精讲原理,直击热点——201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命题规律分析2011硕士研究生政治考试刚刚落下帷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考察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小,外延大,考题最灵活。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程考查的特点鲜明:基本概念,原理和范畴众多,理论联系现实紧密,突出考查学员的应用分析能力。

1.基础性强――侧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哲学”和“政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它们主要考两个问题:一是概念,二是观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利益和社会形态的阐述,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基本观点,二是重要依据。

均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今年的马原理考试题目偏重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充分体现了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2.综合性强——考查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随着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都已不再孤立的考查考点,而是考查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同学科不同章节或不同学科的考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某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回答是非常困难的。

3.灵活性强——系统考查对引文、材料的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将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是“运用有关原理、观点或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命题的通常做法是引用一段名言或材料,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要求考生对引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一个“活”字。

4.现实性强——利用中央精神及其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做为命题材料2002年以来,考研政治的命题方向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以往的以理论考点为中心逐步转变为现在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来命题。

结合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卷教学策略

结合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卷教学策略
1 不过于追求知识覆盖面
09年 10年《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均为110个;09 年 10年高考试题分别考查了其中50和47个知识点; 均不到1/2;但其中有1011个知识点在两个或两个以 上小题中被考查到 这反映了新高考并不过于追求 提高知识点的覆盖面 ;有些重要知识点甚至会通过 不同题目从不同角度加以考查
二近年高考试卷特点
4 注重对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
表2:09 10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实验题分布统计
考试说明 所列实验
教材提 供实验
拓展 实验
09年
26分
5分
9分
10年
18分
3分
13分
总计
40分 34分
教材提供实验:如孟德尔科学实验方法 三倍体获得的方法等 拓展实验典型2例:
典型Ⅰ 实验变量的控制 实验结果分析
2010年江苏高考30 8分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 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是有 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请回答问题:
…… 典型Ⅱ 实验结果分析 2010年江苏高考33 8分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 光合速率会产生影响 某课题组测定生长于A地 平原和B地山区银杏叶片不同时时间的光合速率; 结果如右图
……
1 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2 三个统一的观点 1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2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3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 3 辩证的观点 1对立统一的观点; 2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 发展变化的条件
4 生物进化的观点
三突出主干知识的内在;构建核心概念图; 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 《分子与细胞》1例
动计划
一 2011年考试说明解读
考查的110个考点;等级要求比例由2010 年的A:B:C=42:56:12转变为2011年的 38:59:13 ;考查要求明显进一步提升 且 2011年《说明》中59个B级考点有51个在 必修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剑——写作B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英语写作历来是考生的一个难点。

英语写作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用英语组织篇章段落的能力、英语的语句表达能力以及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做好写作部分的试题,要求考生不仅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技能,如: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丰富的想像力。

英文写作是一个最能体现考生书面英语水平和技能的测试项目。

一、写作B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评价目标根据《大纲》规定:考生应根据题目以及写作提纲或规定的情境、图表、图画等写出大约200个词的短文。

具体要求概括如下:(1)内容切题,包含提纲或图画的全部要点和信息。

所谓内容切题是指所写的短文切合题意,即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

误解题目或曲解题意,写出来的短文答非所问就是跑题。

另外,也要注意不漏掉提纲或图画中的要点和信息,如果提纲中给出了三个要点,考生却只写了两个要点,显然从内容上就不切题了。

因此,审题是短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写作要求,仔细琢磨题意,弄清题目以及写作提纲或规定情境、图表的内容范围,依此表达题目限定的中心思想,做到内容切题。

(2)表达清楚,意思连贯。

表达清楚是指清楚地表达思想,而不是含糊其辞,使人不得要领。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思路清晰,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意思。

此外,还要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中心提出论点,摆出论据,使短文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意思连贯是指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自然,整体性强。

考生应熟练运用连接词语来正确表达一个观点与另一观点之间的关系。

(3)用词正确,句式有变化,语言比较规范。

语言比较规范是指在遣词造句中应符合英语语法和习惯用法。

首先在词语运用上能够选用恰当的、能够准确表达意义的词,并能显示出一定的词汇量(用词面较宽);其次,写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范,没有重大语法错误,句式上多变,不要只用简单句或陈述句,应适当增加句子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有短句,也有长句,不仅有简单句,也有并列句、复合句等等。

(4)文章的长度符合要求。

长度是指短文的字数。

符合要求的字数应是160至200个词左右。

现将大纲对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摘录如下:(1)20~17分。

内容切题,包括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清楚表达其内涵,文字连贯;句式有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正确。

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2)16~13分。

内容切题,包括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清楚地表达其内涵,文字基本连贯;句式有一定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3)12~9分。

内容切题,基本包含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清楚地表达其内涵,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

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4)8~5分。

内容基本切题,基本包含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语句可以理解,但有较多的句子结构和用词错误。

文章长度基本符合要求。

(5)4~1分。

基本按照要求写作,但只有少数句子可以理解。

(6)0分。

文不切题,语句混乱,无法理解。

二、写作B部分材料的选择(一)选择材料的特点纵观历年试卷,写作的题目多集中在社会伦理、人生哲理、学校教育、人际关系交往、娱乐方式、健康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最近几年的命题多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有关,要求考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有所关注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从命题内容来看,其材料特点有:1. 普遍性: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各种考生都有一定的体验,可以有感而发。

比如2003年的温室里的花和2002年的中国与国际的交流。

不管你身处何处,这些现象和变化都是中国人共同体验的。

考题不会考查一部分考生熟悉,而另一部分考生不了解的内容。

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一般不会涉及。

2. 教育性:论题有警示作用的,可让考生作深层思考。

比如,有关人生哲理的2008年“合作的重要性”,2007年的“乐观心态是成功的关键”,2004年的“终点又是新的起点”。

3. 社会性:社会关心的、典型的事。

如2009年的题目是网络的“近”与“远”,2006年的题目是偶像崇拜,2005年则对赡养老人问题展开讨论,2003年的试题既可以讨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也可以谈孩子的教育问题,2002年的题目是中外文化交流问题。

因此考生平时应关注社会性的问题,加深思考深度,并且阅读英文报纸,积累相关词汇。

在近10年的考题中三分之一是正面现象的分析论证,如2004年的终点又是起点,2002年的“国际化交流”,2001年的“希望工程或爱心工程”。

而其余的考题关注的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题目是有关负面问题的分析解决。

(二)作文的体裁从体裁上看,近10年的作文都为论说文。

论说文的特点是说议结合,一部分为对论题的说明,一部分为议论,或者夹叙夹议。

这种写作的难点在于将说明或描写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衔接自然的文章。

下表为近十年考题特点的小结。

三、写作B部分题型透(一)图画式作文从2000到2009年这十年间B部分写作考的都是图画式作文。

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说,这是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如:理解、推断和书面组织。

由于它只允许考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描述、分析,这就避免考试时套用考试前背好的范文的现象的发生。

图画常以漫画或照片的形式出现,有的图画还有题目和提示性文字,这是为了帮助考生理解图画的内容。

从应试的角度看,审题、谋篇、语言是写好作文的三要素。

命题,图画及题中的文字说明是用于审题的;而“写作要求”往往是针对布局谋篇的,同时写作要求也影响语言的分配。

1. 图画式作文的审题第一,仔细研读作文指令,从题目中找出中心词,分析修饰词,从而准确地抓住题目的中心。

考生首先要搞清楚作文的要求,如:是否有标题?标题是什么?是否有提纲?文章字数是多少等。

然后,从作文的题目中理解命题者命题的主要意图。

如2002年考题,题目为“Cultur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首先,中心词为“文化”,观察图片发现是一个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西方女孩的照片。

从女孩那灿烂的笑容上我们不难看出她的心里是多么的欣喜,而这种欣喜来自于对中国文化的感受。

而后再看修饰词“本国的,国际的”,这进一步缩小写作范围为文化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反映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接受。

第二,考生要注意题目中的文字说明,看文字说明要做到看清主、谓、宾。

比如,2001年考题是“爱心是一盏灯,在越黑暗的地方越明亮”。

很多考生写到了爱心的比较上,哪里要多给一些爱心,哪里要少给一些爱心,这就是偏题。

之所以偏题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句子主语。

这一句的主语是什么?自然是“爱心”。

再看其谓语、宾语,可以看出本题是提倡在需要的地方献爱心。

第三,要认真解读图画,因为图画是作文的信息基础。

如果说题目与文字提供了中心的骨,那么图画就提供了中心的肉。

图画作文的中心思想通常体现在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画龙点睛的一句或几句话中。

考生可以在抓住题目与说明文字的基础上,对图画进行抽象,点出图画的寓意。

如2009年考题,我们看到了网络既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在人们之间竖起了隔膜。

2006年考题,我们看到了对明星盲目的崇拜。

2002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到欣喜——了解中国文化的欣喜。

2. 图画式作文的谋篇作文的题干中会提出两到三项写作要求,考生在谋篇时要抓住这些要求。

虽然图画式作文的写作要求看似变化莫测,但实际上只涉及5个方面:描述图画、指明寓意、分析原因、联系实际、给出建议。

不仅历年的考查内容有限,考查内容的个数也很相似,一般来说是考查3个考点。

即使只有两条要求,实际上它常包含一个隐性条件,所以考生也要涉及3点才能把文章写透彻。

比如2009年的考题要求:1)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3) give your comment s。

由于这些写作要求类似于提纲,图画式作文也可以当做三段式的提纲作文。

第一段用来描述图画并揭示出其寓意(寓意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可),第二段分析原因,最后一段发表评论或提出建议。

篇幅的比例分配,第二、三段应是文章的重点,应占2/3。

3. 图画式作文的语言组织作文的语言应长短句兼顾,句式变化多样,当然语法的正确性是必需的。

如果实在掌握或控制不好语言,可以采用长短句按1∶3的比例或反之。

句子写完后,也可自问一下是否用了分词结构,不定式,感叹句等多种句式。

如没有,可适当调整句式。

在组织语言中要特别注意连贯性,连贯性不仅从连词、语句的使用中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语意的相互照应。

考生要注意自己的作文中心是否与主题句紧密连接,例子是否直接支持主题,号召是否呼应了主题和例子,等等。

4. 图画式作文的描写描写是再现客观事物,其目的是使人感受到具体的情况。

考研作文中的描写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围绕主题,描写最突出的特征和能够支持主旨的细节;第二,描写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如时间、空间等);第三,描写力求生动、形象、准确。

如:Waller,Texas,is a small town for all other forms of civilization. There is no movie theater,no bowling alley,and certainly no mall. This place doesn t even have a Wal Mart. Residents of Waller have all heard the saying:“There are only two things for kids to do in Waller,and one ofthem is drinking.”This may seem humorous at first,but,unfortunately,there is some truth to it.描述是为一定中心服务的。

本段通过描述Waller精神生活的缺乏引出文章中心:娱乐活动缺乏带来酗酒等社会问题。

(二)图表式作文图表作文是通过提供的一组或几组数据来反映某个趋势或某一问题、现象。

要求考生对图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论,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它是将数据、形象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的过程。

图表作文要求的不是对图表的简单叙述,而是抓住图表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因为图表式作文所要讨论的现象和问题都隐含在数据里,所以考生常会感到比较难写。

因此要想抓住主旨,就要分析图表中那些最有代表性、规律性的数字,或变化大的数字。

它的写作误区是报流水账,对数据面面俱到,却不能指出图表所反映的中心,也不能利用数据进行有力的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